当前位置:首页>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发表人:京东健康

糖尿病前期,又被称为“糖尿病的预警期”或“糖耐量受损”,是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值但低于糖尿病诊断标准的状态。这是一个疾病的临界阶段,如果不及时干预和调整生活方式,很可能会发展为糖尿病。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FPG)水平在6.1-6.9mmol/L(110-125mg/dl)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G)水平在7.8-11.0mmol/L(140-199mg/dl)被认为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年龄、家族糖尿病史、超重或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高血压、高胆固醇等。此外,孕妇患妊娠糖尿病或生育巨大儿,也会增加糖尿病前期的风险。

糖尿病前期的症状并不明显,往往容易被忽视。一些可能的症状包括频繁的尿尿、口渴、疲劳、视力模糊、反复发生的皮肤、口腔或阴道感染等。但许多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只有通过血糖检测才能发现。

尽管糖尿病前期的血糖水平已经超出正常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展为糖尿病。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增加运动、改善饮食、减轻体重等,可以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防止或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更有效地使用胰岛素,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或骑自行车,以及每周至少两次的抗阻力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饮食调整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减少饮食中的糖分和精细碳水化合物,增加蔬菜、全谷物和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可以帮助稳定血糖水平。此外,定期、适量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也有助于控制血糖。

减轻体重也对防止糖尿病前期发展为糖尿病有重要作用。对于超重或肥胖的人来说,即使只减轻5%-7%的体重,也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的风险。

总的来说,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的重要预警期,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通过定期检查血糖、调整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如果你有糖尿病前期的风险因素,应尽早寻求医生的帮助,制定个人化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糖尿病疾病介绍:
糖尿病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点的代谢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胰腺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储存和利用食物中的糖和脂肪。当胰腺分泌胰岛素减少,或身体对胰岛素反应敏感性降低时,就会导致糖尿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我们知道,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控制,并且无法彻底治愈。但是你知道吗?糖尿病也有“预警期”,即糖尿病前期。如果能在糖尿病前期进行科学的干预,那么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被认为是一种标志或分水岭,糖尿病前期的出现标志着将来发生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微血管病变、肿瘤、痴呆等疾病的风险增高。已有证据显示,有效干预糖尿病前期可明显降低其转化为糖尿病的风险。

     

    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发病前的过渡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糖耐量受损(IGT)以及两者的混合状态(IFG+IGT),处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之间的高血糖状态。

     

    (1)IFG:空腹血糖≥6.1mmol/L,但<7.0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

    (2)IGT:空腹血糖<7.0mmol/L;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7.8mmol/L,但<11.1mmol/L。

     

     

    我国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为15.5%,预估有1.48亿人,与糖尿病患者数量相比更为庞大;及时发现这一庞大人群,并进行有效管理,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糖尿病前期的临床表现

     

    糖尿病前期一般临床症状不典型, 可表现为形体肥胖, 腰臀围比和体质指数异常升高,食欲亢盛,体质壮实,但耐力降低,多数患者往往是在健康体检或因其他疾病检查时才发现。

     

     

    在体征方面,糖尿病前期大多会呈现形体肥胖或超重, 其他体征不明显。

     

    辨证论治

     

    糖尿病前期重在早期预防,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其中肥胖或超重者多属痰浊,中等体型或消瘦者多属阴虚。痰浊者治以消膏转浊,气滞痰阻者治以理气化痰,脾虚痰湿者治以健脾化痰,阴虚气滞者治以养阴理气。

     

     

    (1)饮食推荐:

     

    ①阴虚肝旺者推荐使用山药萸肉粥。

     

    做法:山药60 g,山萸肉30 g,粳米100 g;将山药、山萸肉煎取浓汁,去渣,再与粳米煮成稀粥;每日1次, 佐餐食用。

     

    ②阴虚阳亢这推荐饮用鲜芹菜汁或葛根粉粥。

     

    鲜芹菜汁做法:芹菜250 g,用沸水烫2 分钟,切碎绞汁, 可适当调味;每日2次, 每次1小杯。

     

     

    葛根粉粥做法:粳米100 g, 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改文火再煮半小时,加葛根粉30 g,拌匀,至米烂成粥即可。每日早晚服用,可连服3~4周。

     

    ③气阴两虚这推荐食用山药面。

     

    做法:面粉250 g,山药粉100g,豆粉10 g,鸡蛋1枚;将面粉、山药粉、豆粉、鸡蛋和盐用水和好, 揉成面团, 按常法切成面条, 下锅煮熟;每次50~100 g, 每日1~2 次;可连用3~4周。

     

     

    糖尿病前期人群虽不属于糖尿病患者,但也需要及时进行科学干预哦。抓住这个“预警期”,便可以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等.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20, 36(5).
    2. 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6(5).
  • 对于高龄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确实可以适度放宽,但并非无需控制血糖。首先,老年人的身体往往较差且可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预期寿命相对较短,这些都会影响血糖控制的难度和效果。这种情况下,如果过于严控血糖,由于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弱,对低血糖的耐受性较差,可能还会增加低血糖的风险。其次,老年患者更需要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因为低血糖可能对他们身体造成的危害更大。

    一般来说,对于老年糖友应当基于“控制低血糖风险”和“不因血糖过高而出现感染、高危症状”两个原则,制定适宜的个体化血糖管理目标。但如果血糖水平过高,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长期高血糖也会加速衰老过程,导致免疫力下降等。因此,对于高龄糖尿病患者,制定血糖控制目标时应考虑具体情况,包括年龄、预期寿命、慢性疾病状况等。在控制血糖时,要避免过于严格导致低血糖,也要注意适当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长期高血糖带来的危害。同时,老年糖友需注意饮食管理。要控制糖分和热量的摄入,同时保证营养均衡。应定期检测血糖,根据情况调整饮食计划。高龄糖尿病患者需综合考虑多方因素来制定适当的血糖控制目标,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血糖管理和饮食调整。

  •   节食能减少摄入的热量被证明能降低胆固醇和糖尿病风险,甚至研究表明,节食还能延长人类和动物的寿命。最新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以上这些即使不节食也可以实现。而秘密就是: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饮食。

      悉尼大学的教授斯蒂芬·辛普森说“以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为饮食的老鼠,其摄入的热量降低了40%。研究人员认为,这种饮食习惯更加健康、实用。

      好消息是,整天以碳水化合物为食的动物的新陈代谢明显高于节食的动物。如果该研究的结果放到人类身上,则意味着人类可以享用高蛋白质含量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下是能帮助减肥的碳水化合物食物。

      碳水化合物#1: 藜麦

      藜麦除了能给人饱腹感,还含有大量的优质植物蛋白。此外,藜麦还富含镁和铬元素,这两种元素能减低皮质醇(皮质醇是一种应激激素,直接将脂肪储存在腰上)。

      碳水化合物#2:豆子

      你可以将豆子或者扁豆看作一粒减肥药丸。豆类富含抗性淀粉。抗性淀粉能降低血糖含量。一项调查发现,每天食用¾杯豆子会比不食用豆子的人减重6.6磅。

      碳水化合物#3:    意大利面   

      减肥小妙招:变冷的意大利面,就成了抗性淀粉,这也意味着你可以尽情享用意大利面,而不用担心胰岛素上升。只要意大利面保持冰冷状态即可。一旦加热意大利面,其抗性淀粉的含量将大大减少。

      碳水化合物#4: 燕麦

      用一碗燕麦片开启新的一天吧!燕麦片可以增加饱腹感,提供人体所需的葡聚糖。据发表《营养》杂志上一项研究表明,在食用燕麦时,再搭配上水果,那么效果将加倍。

      但是不要选用即溶燕麦、预包装燕麦以及快餐店所售卖的燕麦食品。麦当劳售卖的枫糖水果燕麦粥含糖量高达32克,比一块士力架的含糖量还高。(提示:这款燕麦粥未在中国大陆进行售卖)。

      碳水化合物#5: 爆米花

      尽管爆米花似乎是一种能让人上瘾的小吃,但实际上爆米花是高纤维谷物。试试这个食谱:在制作爆米花时,选用椰子油代替黄油或者植物油。再溶化一块黑巧克力,滴在爆米花上。两杯爆米花就可为你提供3克的植物纤维,而热量仅为143卡路里。

  • 糖尿病常常被人称为“甜蜜的负担”。它是一种慢性病,如血糖长期控制不好,身体各系统都会受到损害,也相对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一项针对55万余名中国人和新加坡华人的研究表明,即便是糖尿病遗传风险高的人,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也可显著降低风险。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告诉你让血糖变高的几个指标,并教你远离糖尿病。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王世东

    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杨国庆

     

    5大指标与高血糖密切相关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亚洲人糖尿病增长率直线上升。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更是呈爆炸式增长,近30年增长了10倍,已超过1亿,占全球1/4,已然成为全球糖尿病大国。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由北京大学等完成,针对55.8万余名成年中国人(51.29万人)和新加坡华人(4.54万人)进行了长达10年调查随访,研究包括体重指数(BMI)、饮食结构、体育锻炼、酒精摄入量、吸烟量。

     

    结果发现,在糖尿病遗传高风险人群中,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出现2型糖尿病的风险,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降低了57%,10年标化发生率为2.45%,生活方式不健康者则为7.11%。

     

    与遗传风险高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相比,遗传风险中等或低的人如果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更低,降幅分别为66%和75%。

     

    2019年,《中国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我国近50万人进行调查,发现99%的中国人生活方式不健康,均在“慢慢养病”。

     

    数据显示,91.3%的人饮食习惯不健康;47.4%的人体重不健康;41%的人体脂不健康;有吸烟、过量饮酒等不健康习惯的人分别占29.4%和7.4%。

     

    吃得多、营养不均衡是饮食习惯不健康的主要表现。

     

     

    今年4月,上海市公布“不良生活方式排行榜”。调查显示,上海市一般人群常见不良生活方式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

     

    • “久坐不动,缺乏体育锻炼”,占82%;
    • “常吃油炸、烧烤和烟熏食品”,占79%;
    • “三餐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或深夜餐食”,占78%。

     

    同时,“久坐不动”也是职业人群“生活方式病”的“第一名”。作为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最高的上海市尚且如此,其他省市可想而知。

     

    此次社会调查特聘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王慧教授表示,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手机、电脑普及,导致人们久坐时间增加、体力活动减少,然而久坐不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患病风险。

     

    4个习惯增加患病风险

     

    王世东表示,家族遗传导致的糖尿病比例很低,吸烟、饮酒、缺乏锻炼、不良饮食和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糖尿病占到80%左右。

     

    糖尿病可引发心、肾、眼、神经等部位多种并发症,需终身治疗,造成家庭和社会极大的经济负担。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又是如何导致糖尿病的呢?

     

    一胖毁所有

     

    杨国庆表示,肥胖是中国糖尿病大幅增加的最主要原因,特别是儿童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

     

    这是由于肥胖会导致代谢紊乱,包括糖耐量低减、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引发糖尿病。

     

    腹部脂肪堆积过多比单纯体重超标的危险性更大,也就是说,腹型肥胖者更易发糖尿病。

     

    吃得太精细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精制谷物、加工肉类、红肉摄入较多是中国人主要的饮食危险因素。

     

    杨国庆说,精白米面等精制食物会造成血糖急升,增加胰岛素抵抗,降低胰岛素分泌和消解的效率,长此以往导致糖代谢系统紊乱,诱发糖尿病。

     

    久坐不运动

     

    研究发现,中国人的体力活动水平正急剧下降,1991年到2011年间,国人平均身体活动时间下降近50%,预计到2030年,仅体力活动不足这一项就会导致4240万中国人患糖尿病。

     

    杨国庆指出,缺乏运动减慢脂肪分解,降低胰岛素受体数目,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抵抗。与不良饮食一样,长期不运动也是糖尿病防治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之一。

     

    烟酒不离手

     

    研究表明,戒烟和禁酒都可降低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

     

    烟草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不仅提高糖尿病发病风险,还会导致糖尿病病情加重,诱发心血管、微血管病变等并发症。

     

    过量饮酒影响糖代谢,引发胰岛损伤,与糖尿病发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及时戒酒可降低糖尿病发病,反之,则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至少养成一个好习惯

     

    杨国庆表示,近年来,我国居民健康素养一直在稳步提升。2018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升至17.06%,但很多理念并未真正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希望大家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积极主动地减少和纠正不良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糖尿病。

     

    1.控制腰围

     

    《中国糖尿病防控指南》规定,成年人BMI应控制在18.5~23.9之间。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应每年至少评估2次体重指数,保证其在正常范围内。

     

    另外,每个月要测量一下自己的腰围,男性腰围在85~90厘米为腹型肥胖前期,大于90厘米为腹型肥胖;女性腰围在80~85厘米之间为腹型肥胖前期,大于85厘米为腹型肥胖。

     

     

    如有肥胖和超重情况,要及时调整饮食,多做运动。

     

    2.饮食科学

     

    合理饮食的原则是营养平衡、食材多样、控制热量、结构合理、高纤维素、低盐低糖。

     

    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应保证蛋白质占全天热量的15%~20%,脂肪占20%左右,碳水化合物占50%~60%;

     

    糖尿病前期患者可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同时,要减少精制主食摄入,用全谷物或杂豆类代替白米白面等精制谷物,增加水果、蔬菜、坚果、低脂乳制品、鱼类和海鲜的摄入,减少加工肉类和含糖饮料摄入。

     

    从中医养生保健角度讲,宜多食用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等。

     

    平素畏冷、舌淡胖嫩的阳虚体质,宜多食牛羊肉等温补阳气的食品,少食梨、西瓜等生冷寒凉食物。

     

    手足心热、舌红少津的阴虚体质,宜多食瘦猪肉、鸭肉、绿豆、冬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少食羊肉、韭菜、辣椒、葵花子等温热易“上火”的食物。

     

    3.坚持运动

     

    根据个人年龄、性别、体能等特点量力而行,进行有规律的适量运动,可进行每周3~5天,每天30分钟的慢跑、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运动时,心率应控制在最大心率(运动时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0%,以全身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同时,坚持循序渐进原则,避免高强度、高对抗性运动。

     

    4.禁烟限酒

     

    糖尿病患者要远离烟酒,偶尔抽烟喝酒都不可取, 最好戒掉烟酒。

     

    如因一些原因难免需要喝一点酒,男性和女性成年人每日饮酒应该不超过酒精25克和15克。

     

    换算成不同酒类:

     

    25克酒精相当于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38°白酒75克,高度白酒50克;

    15克酒精相当于啤酒450毫升,葡萄酒150毫升,38°白酒50克,高度白酒30克。

  • 包子、油条、豆浆、大饼卷一切……这些都是我们日常最爱吃也最常吃的早餐。天天这样吃,真的健康吗?主食那么多,早餐的主食应该选择什么比较好呢?

     

     

    哪些早餐主食是错误的选择?

     

    不少人为了图省事,会把前一天晚餐的主食留一部分当做第二天的早餐。馒头、大饼、米饭、包子等等,都是常见的早餐食物,一热就可以吃了。但其实,这几种主食都不是早餐的好选择。

     

    首先,精米精面的升糖指数高,到了体内会被快速分解成葡萄糖,所以会饿的更快。

     

     

    另外,吃进去的米饭、馒头会一股脑的全部被转化成了葡萄糖;但是呢,机体利用营养物质进行代谢是逐步进行的,大量的葡萄糖不能被完全利用,那么就会堆积在体内慢慢形成脂肪。

     

     

    粗粮做早餐主食更健康

     

    粗粮的升糖指数低,容易产生饱腹感,所以早餐最好吃一些粗粮,尤其是减肥人士,甚至可以全天的主食都以粗粮为主。比如:全麦面包、杂豆饭、薯类等。

     

     

    全麦食品好在哪里?

     

    全麦面包的原料只有全麦粉和水,全麦粉将麦粒的胚乳、胚芽和麸皮都进行了完整的保留,因而虽然质地粗糙、口感欠佳,却富含更多的营养物质:如B族维生素、膳食纤维和一些必须氨基酸。此外,它还富含碳水化合物,保障了人体内这一“第一能源物质”的正常供应和代谢。

     

     

    全麦面包如何选择?

     

    市面上的全麦面包质量良莠不齐,全麦程度也各有不同,这里教给大家一个诀窍:一闻二嚼三看。首先闻一闻:有酸酸的发酵味道。再嚼一嚼:觉得粗糙刮舌头还越嚼越香。最后再看一看:外形呈淡褐色、气孔较多、且麸皮粒肉眼可见;配料表中只含或主要含全麦粉,小麦粉、食品添加剂都较少。如此三步,就基本可以确定是全麦面包了!

     

     

    在保障了基本碳水供应的基础上,杂豆饭和薯类的热量低,约合等量大米饭的一半;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能阻碍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释放,延缓消化和吸收,在单位时间内热量也就不容易大量剩余而转化成脂肪;同时也能增加饱腹感,让我们不容易过早“肚子饿”而忍不住加餐。

     

     

    早餐很重要,选对早餐的主食更加重要,既有营养和能量供给,又不会囤积脂肪、升高血糖,该怎么吃、怎么选,你学会了吗?

  •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然而,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糖尿病并非一蹴而就的,它存在一个被称为“糖尿病前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血糖水平已经超过正常值,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那么,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来说,他们的血糖还能恢复正常吗?答案是肯定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糖尿病前期并不等同于糖尿病,它是一个警告信号,提示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在这个阶段,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甚至可能恢复到正常范围。

    那么,如何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来降低血糖水平呢?

    首先,饮食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健康的饮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我们应该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而选择富含膳食纤维、低糖、低脂肪的食物。此外,定时定量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运动也是降低血糖的有效方式。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我们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瑜伽等。

    再次,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长期的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最后,定期检查血糖也是必要的。只有了解自己的血糖水平,才能及时采取措施来控制它。

    总的来说,对于糖尿病前期的人来说,他们的血糖是有可能恢复正常的。然而,这需要我们积极地改变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定期检查血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防止糖尿病的发生,保持健康的生活。

  • ”都怪我不好,都是我的错……“

     

    看着被截瘫躺在病床上的父亲,儿子赵小宝在床前泪如雨下。

     

    这是赵大爷患糖尿病的第13个年头,一直在吃降糖药,自我感觉血糖控制得还不错。

     

    8月7日,赵大爷自己在家剪鸡眼的时候,不小心割伤了右脚左侧脚面,只是一个小伤口,赵大爷就没当回事。

     

    2天过去了,这个小伤口不仅一点要好的样子都没有,还开始发炎。

     

    据赵小宝回忆,他跟父亲也因为这个事去附近的诊所做过简单的包扎,等到8月27号再换药的时候,赵大爷的脚开始流脓。

     

    诊所医生这才重视起来,知道赵大爷有糖尿病,怒斥:”你怎么不早说,赶紧去大医院清创,否则可能还会发展成败血症。“

     

    等到了离家最近的三甲医院,医生仔细检查过后,很遗憾地通知家属:”伤口已经严重感染,必须得截肢!“在一番简单地急救后,29号就给赵大爷做了截肢手术。

     

     

    前几天看到一个数据,令人震惊!中国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突破了1.14亿,预计到2030年,糖尿病人数会增加到1.4亿。

     

    为了避免像赵大爷这样的悲剧重演,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血糖控制在多少最安全?血糖控制不达标,我们该怎么办?

     

    血糖控制到多少最安全?


    血糖的标准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刚确诊、没有吃过降糖药,并且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0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就严格一点,最好是能把:

     

    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0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

     

    相对的,年纪比较大、降糖药已经吃了一段时间,甚至还合并有其它慢性疾病、微血管病变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可适当放宽一点,最好是能把:空腹血糖控制在5.0~8.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在8.0~11.0,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0以下即可。

     

    血糖控制不达标,别急着加药


    很多人对糖尿病不以为然,认为吃了降糖药,血糖肯定就降下来了,万一降不下来,只能说明降糖药效果不行,换一种药就行了。

     

    但事实上,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降糖药上,自己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一点都不改正,最后的结局往往都不太好。

     

    血糖控制不好,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按照发病速度,会分成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急性并发症包括酮症酸中毒、乳酸性酸中毒,严重的患者会当场丧失意识,直接致命。

     

    而慢性的并发症就比较折磨人了,主要是高血糖引起的血管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会累及我们的心脏、大脑以及肾脏,造成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足等等。

     

    睡前做好3件事,血糖也许会悄悄降下来


    1、晚餐尽早吃,少吃主食,以粗粮为主,少吃红肉

     

    按理来说,糖尿病患者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饮食上是没有绝对禁忌的。

     

    而且,研究发现,每天只需用糙米、燕麦、荞麦代替三分之一的精米、精面,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会下降16%。

     

    所以说,不是让你完全不吃白米、白面这样的细粮,只要粗细搭配,完全可以吃。

     

     

    2、少吃盐

     

    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少吃盐。盐吃得越重,血管受到的刺激就越大,加上糖友本身血糖就比较高,这样一来,发生血管病变的风险就更大。含盐量高的食物有咸菜、熏肉以及酱油等调味料。

     

    3、晚餐后喝一杯降糖茶

     

    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含糖饮料,很可惜,糖友都不能喝。不过,糖友可以喝茶,茶水无糖无热量,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非常适合糖友饮用。

  • 体检查出乳腺结节或增生,不少女性就慌了,忍不住担心:我会不会因此得乳腺癌?

     

    过度紧张和置之不理,都是错误的做法。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针对不同症状告诉你正确的应对措施,为你的乳腺撑开一把保护伞。

     

    受访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  王翔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   罗斌

    北京市妇产医院肿瘤科主任  吴玉梅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 何建军

     

    乳腺增生是一种“大众病”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不必恐慌,很多被戴上“乳腺增生”帽子的人,并不是真的有乳腺疾病。约70%~80%的女性都不同程度的有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

     

    增生是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一种现象,发生在乳腺组织的增生就叫做乳腺增生,有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两种。

     

     

    生理性增生

    女性在月经前,有可能出现一侧或两侧乳房或轻或重的周期性胀痛,月经过后胀痛又自然消失,不妨碍生活、学习和工作,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和肿瘤没有任何关系,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

     

    病理性增生

    简单地说就是有病了,需要乳腺专科的医生给出诊断,并要通过活组织检查,弄清楚增生到何种程度,是一般的增生还是非典型增生。

     

    生理性增生不会癌变

     

    轻度的乳腺增生与癌症并无关联,是由于女性体内环境中雌激素水平长期较高,刺激乳腺导管造成的,既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

     

     

    有囊肿、非典型增生要警惕

     

    如果乳腺增生严重,或伴发了囊肿,最好能半年到医院检查一次,预防乳腺良性疾病发生恶变。

     

    如果是“非典型增生”,其发生癌变的机会比普通人群高4倍,如果体检时发现了,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当然,女性也不必过于担心,乳腺增生并不等于乳腺癌的早期。

     

    乳腺增生不需要治疗

     

    乳腺增生没有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部分病人发病后数月至1~2年后常可自行缓解,多不需治疗。

     

    症状较明显,病变范围较广泛的病人,实在疼痛严重者,已经影响到日常工作和睡眠,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提示:30岁以上的女性可以一到两年检查一次,4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每年检查一次。

     

    乳腺结节,九成是良性的

     

    乳腺结节本质上是一种乳腺囊性增生病,癌变的可能性并不大,通过诊疗发现的乳腺结节90%以上都是良性的。

     

    正常乳腺与囊性增生的乳腺

     

    乳腺纤维腺瘤

    常发于育龄期女性,生长缓慢,边界清楚,触感光滑,移动好,质地较硬,无痛感。总体来看,这些乳腺腺病和增生转变为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小。

     

    乳腺囊性增生病

    属于乳腺增生的后期阶段,主要以多数中小乳管扩张形成囊状为特点。少数患者可见到乳管上皮由增生而后转变为癌。与单纯性乳腺增生相比较,该病与不典型增生共存,存在恶变危险,应视为癌前病变。

     

    乳房导管内乳头状瘤

    发生于乳头及乳晕区大导管的良性乳头状瘤,症状一般不明显,部分患者会因为无痛性乳头溢液而就诊。通常为单发,少数亦可多发,多发的乳头状瘤有10%~20%可能会变成恶性。

     

    提示:

    有不典型增生、或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史者,有明显的家族病史者,建议30岁后最好每半年做一次乳腺检查。

     

    乳房自检有个最佳时间

     

    除了定期体检,有乳腺增生或结节的女性,经常自查也很重要。

     

    在月经来潮后第9~11天是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这时雌激素对乳腺的影响较小,乳腺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容易发现病变。

     

     

    1.视诊

     

    脱去上衣,双臂下垂,在明亮的光线下,面对镜子观察乳房的弧形轮廓有无改变。

    两侧乳房是否在同一高度。

    乳房、乳头、乳晕皮肤有无脱皮或糜烂。

    乳头是否对称、提高或回缩,腋窝有无肿块或淋巴结肿大。

    然后双手叉腰,身体向左、右旋转继续观察。

     

    2.触诊

     

    取立位或仰卧位,左手放在头后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手指要并拢,从乳房上方顺时针逐渐移动检查,按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下顺序,检查有无肿块。

    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是否有带血的分泌物。

    触摸腋窝和锁骨上窝有无肿大的淋巴结。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用指尖压或挤捏,不要遗漏任何部位,如果发现肿块或其他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重要提示!当肿块增大,疼痛失去规律,乳头出现溢液、乳房皮肤出现橘皮样改变时,要及时就医,这通常是乳腺癌的信号。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癌不是女性的专利。

     

    男性出现乳房结节或肿胀感、局部皮肤凹陷或皱褶、乳头内陷或溢液、乳头或乳房皮肤泛红等症状,也要尽快就诊。

  • 目前来说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这些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因为它们都是慢性疾病,而且需要长期服药,所以这些疾病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不小的经济负担。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特别是对于那些长期大鱼大肉、抽烟、喝酒、熬夜、精神压力大的人群,他们得这些疾病的风险就更高了,而且这些心血管疾病有年轻化的趋势。之前我在心血管内科和神经内科都见过不少30多岁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因此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重点。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预防这些疾病,今天我来分享一下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知识。

     


    1.哪些食物能使血管变得年轻?


    蔬菜、水果:很多人看了估计会嗤之以鼻,觉得这个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蔬菜、水果确实可以使血管保持年轻。随着我们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我们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很多人因此喜欢大鱼大肉,而不喜欢吃蔬菜和水果了,于是乎我们的血管就会承受很大的负担。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抗氧化成分,特别是维生素E、C和维生素pp,它们可以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从而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另外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很多的膳食纤维,它们的存在可以延缓或者减少我们我们的胃肠道对于脂肪和糖类的吸收,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血脂和血糖保持稳定。我们在选择蔬菜和水果的时候尽量选择糖分低的,比如茄子、桃子、山楂橙子、芹菜、茄子、海带、卷心菜等,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鱼类:我们知道鱼儿经常在水里面游动,所以它们体内的脂肪相对减少,而且大部分都是不饱和脂肪酸,长期吃鱼类也可以有效调节我们体内的血脂代谢,能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我们在选择鱼类的时候尽量选择天然的鱼而不是那样人工养殖的。


    豆制品:女性在绝经以后体内的雌激素的分泌量会减少,这样的话女性就缺少了雌激素的保护,因此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而有一些研究表明豆制品内含有的一些物质有类似于雌激素的作用,因此经常食用豆制品可以延缓或者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另外豆制品中含有一些物质如膳食纤维、磷脂等,因此它具有一定的降低血脂的作用,从而间接起到保护血管的作用。


    茶:我国是茶的故乡,在现实中确实有不少人喜欢喝茶,但是很多人估计不知道经常喝茶可以保护血管吧。茶之所以有这种功效主要是因为它里面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和黄酮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进而减少这些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从而能够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2.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去除一些不好的习惯来减少血管的损伤:


    戒烟酒:吸烟喝酒相必大家都知道它们对身体不好吧,这个主要是因为烟酒中含有一些可以直接损伤血管的物质,如果长期的吸烟、饮酒,那得高血压、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风险就会增加,因此为了保护血管应该戒烟酒。


    清淡饮食:即使我们别的生活习惯都很好,如果每天还是大鱼大肉,那血管肯定也不会太好。因此在饮食上应该做到清淡饮食,不吃一些甜食或者糖果,不吃油腻性食物,吃饭尽量控制在8分饱。


    坚持运动:运动可以锻炼血管的舒缩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但是需要注意运动需要长期坚持才会有明显的效果。优先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快走等,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运动的时间每天应该不少于30分钟,每周应该不少于5天,运动期间如果有不舒服应该立即停止运动。


    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很多人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如果这些疾病不控制好,它们对于人体也会有损伤,因此应该积极治疗这些疾病,按时服药。


    最后小结:经常吃蔬菜、水果、鱼肉、豆制品以及喝茶等可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但是还需要注意别的一些生活习惯,具体的总结如上。

  •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如果肝脏功能出现了问题,那么解毒造血和凝血等功能势必会受影响,久而久之,往往会有一些临床表现,不过也不排除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症状,只是在体检的时候才发现了肝功能异常。


    女人肝不好,身体会有那些表现?


    实际上,肝功能不好的人,临床表现与性别无太大关系,区别不大。


    不论男女,肝脏不好时,或会出现一些共同的临床表现:

     

    消化道症状


    譬如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厌食油腻、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等,这是因为当肝功能不好时,会影响胃的消化能力,从而出现诸多胃部不适的情况。


    建议:饮食方面,尽量清淡,多吃不油腻、易消化的食物。

     

     

    眼睛的症状


    正常人的眼睛是灵活有神的,当肝功能出现异常的时候,输送到眼睛的养分也减少了,眼睛会出现有血丝、视力模糊、眼部干涩、疲劳、巩膜发黄等表现。


    建议:当眼睛出现异常时,特别是巩膜发黄,建议及时去医院做肝脏检查。


    全身症状


    肝区疼痛,乏力,有些患者会感觉右侧肩背部沉重感,有明显的不适。当然具体的临床症状与肝功能病变的程度也有关,当肝炎发展成肝硬化时,就会出现肝掌、蜘蛛痣,会出现腹水、腹胀、小便少、双下肢浮肿等表现。


    严重的患者还有可能出现呕血、黑便、嗜睡、昏迷、少尿、无尿、高热等表现。


    建议:对于肝炎患者,需要做的是早发现早治疗,积极调理。


    其他症状


    相对于男性,女性朋友在肝功能不好时,还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闭经、尿量减少、内分泌失调、皮肤无光泽、面色晦暗等等情况。


    建议:女性与男性朋友,对于肝脏病变的治疗是一样的,特别是要针对病因来进行治疗。


    肝不好的时候,因个人的病情不一,所以对应的临床表现也是多种多样的,以上只是部分症状,仅供朋友们参考。


    肝脏不好要如何调养?


    肝不好的原因有很多,很可能是正常的现象,比如如果是因为休息不好、饮酒、服药、劳累、熬夜等等导致的,在体检的时候会提示一过性的转氨酶升高,对于此类情况,只要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就可以慢慢调养好。


    如果是因为疾病导致的肝功能异常,比如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乙肝或者丙肝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等。在抽血查肝功能时,会提示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因为不同的疾病对应的治疗方案是不同的,所以需要对症调理。


    不论是以上哪种情况引起的肝不好症状,都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理:


    生活方式的调整


    多休息、不熬夜、不劳累,拒绝烟酒,饮食主要以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为主,同时注意补充维生素,多吃新鲜的蔬果,不吃肥肉、动物的肝脏,油炸或者是油煎的食物。

     


    心情方面,避免烦躁、易怒、紧张、焦虑,保持心情愉悦,保持适当的运动,最好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必要时候口服药物


    对于肝炎患者,如果出现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若合并有病毒的复制,需要积极考虑抗病毒治疗,还要避免食用一些可致肝功能损害的药物。


    如果肝病已经处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时期,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有腹水,需注意低盐饮食;如有肝性脑病,注意限制蛋白;如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注意不吃坚硬、粗糙的食物。

     

    总之,肝不好时,可能会有诸多的临床表现,比如消化道症状、眼睛的症状、全身的症状等等,但也有患者无明显症状。


    所以对于一些风险比较高的人群,比如经常饮酒或有脂肪肝、肝炎的人群,需要定期体检,及早预防疾病,平日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我们的肝脏!

  • 沙棘茶,一种源自寒冷地区的传统饮品,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抗寒特性,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然而,关于沙棘茶的副作用,许多消费者仍然存在疑虑。本文将围绕沙棘茶的副作用展开,为大家提供全面的了解。

    一、沙棘茶的潜在副作用

    1. 过量饮用可能导致不适:虽然沙棘茶本身并无副作用,但过量饮用可能导致一些不适,如呕吐、腹泻等。这可能与人体对沙棘茶中某些成分的耐受性有关。

    2. 对沙棘过敏者需谨慎:对沙棘过敏的人群不宜饮用沙棘茶,否则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影响身体健康。

    3. 不宜与滋补性中药同服:沙棘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与滋补性中药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4. 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沙棘茶中的糖分可能对糖尿病患者造成影响,因此,糖尿病患者应谨慎饮用。

    5. 老年人和儿童需遵医嘱:老年人和儿童体质较弱,饮用沙棘茶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二、沙棘茶的适宜人群和饮用注意事项

    1. 健康人群:沙棘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适合健康人群饮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

    2. 脾胃虚弱者:沙棘茶具有调理脾胃的功效,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群饮用。

    3. 饮用注意事项:

    (1)避免空腹饮用沙棘茶,以免刺激胃黏膜。

    (2)饮用沙棘茶后,不宜立即饮用冷饮或进食油腻食物。

    (3)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饮用沙棘茶。

    三、沙棘茶的最佳饮用时间

    1. 早晨饮用:沙棘茶具有调理脾胃的功效,早晨饮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清理体内废物。

    2. 上午饮用:上午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段,饮用沙棘茶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

    3. 避免过度饮用:过量饮用沙棘茶可能增加肠胃负担,影响健康。

    总之,沙棘茶是一种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健康饮品,但饮用时需注意适宜人群和饮用方法,避免潜在副作用。

  • 糖尿病足作为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早期症状不容忽视。患者常常会出现局部发冷、皮肤发紫或发黑的情况,这是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发生的信号。

    除了皮肤症状,糖尿病足患者还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即在行走一定距离后需要坐下休息或出现肌肉疼痛。这是由于下肢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的。

    神经病变也是糖尿病足早期的一个典型症状,表现为局部感觉减退、麻木、汗腺分泌异常,甚至出现皮肤裂口。

    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中西医结合的手术切开引流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从根本上治疗损伤。同时,正确的治疗、护理和预防相结合,可以控制疾病发展,促进康复,减少残疾。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注意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合理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水平。外治法方面,应遵循减压、清除坏死组织、保持伤口引流通畅、控制局部感染、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组织再生和修复的原则。

    此外,糖尿病患者应戒烟、远离吸烟环境,少吃辛辣食物和酒精。在冬季户外工作时注意保暖,选择合适的鞋子和袜子,每天将脚泡在温水中,避免足部创伤或感染。进行患肢运动,促进患肢侧支循环形成,调节饮食,控制血糖。做好足部护理和保护工作,每天检查双脚,使用专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减压鞋,防止足部受伤。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糖尿病患者可能会有自杀的想法,家属应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并在出现异常想法时及时告知患者。

  •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给女性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本文将从病因、症状、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病因与症状

    复发性VVC的病因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免疫力低下:长期处于压力、劳累等状态,导致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念珠菌。

    2.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阴道菌群失衡,增加念珠菌感染风险。

    3. 长期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使用会抑制阴道正常菌群的生长,导致念珠菌过度繁殖。

    4. 性生活:不洁性生活、频繁更换性伴侣等,容易导致念珠菌感染。

    复发性VVC的主要症状包括:

    1. 外阴瘙痒、灼痛感

    2. 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稠厚、豆腐渣样

    3. 性交疼痛

    二、治疗方法

    复发性VVC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和日常保养。

    1.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2)阴道抗真菌药物:如咪康唑栓、克霉唑栓等。

    2. 日常保养: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

    (2)避免穿着紧身衣物,尤其是化纤材质。

    (3)控制血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4)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5)注意性生活卫生。

    三、预后与随访

    复发性VVC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短时间内复发。在治疗结束后,建议患者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枸杞作为传统的滋补食材,近年来备受关注。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是否可以饮用枸杞泡水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

    枸杞中含有一定的糖分,但含量相对较低。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饮用枸杞泡水,但需注意不要过量,以免造成血糖波动。同时,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若血糖控制不佳,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障碍密切相关。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唯一激素,当胰岛素出现问题,会导致血糖升高。糖尿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但遗传、生活方式等因素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预防糖尿病,首先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保持健康饮食,避免高糖、高热量食物,增加蔬菜摄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此外,定期体检,监测血糖水平,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除了生活方式的调整,糖尿病患者还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常用的降糖药物包括磺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胰岛素等。在选择药物时,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自身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总之,糖尿病患者适量饮用枸杞泡水是可以的,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同时,患者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血糖,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 糖尿病,一种困扰着全球数亿人的慢性疾病,在过去的100年里,我们对它的认识、治疗和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从最初的饥饿疗法,到如今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方法,糖尿病患者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一、胰岛素治疗:从无到有的奇迹

    1920年,胰岛素的发现是糖尿病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此之前,糖尿病患者面临着死亡的高风险。而胰岛素的发现,使得糖尿病患者得以存活下来,为后续的治疗和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药物治疗:多种药物助力血糖控制

    除了胰岛素,还有许多药物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例如,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等口服降糖药,以及胰岛素增敏剂等。这些药物的应用,使得糖尿病患者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

    三、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戒烟限酒

    除了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合理的饮食、规律的锻炼、戒烟限酒等,都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四、血糖监测:实时掌握病情变化

    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血糖监测,糖尿病患者可以及时了解自己的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避免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发生。

    五、新技术:胰岛素泵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

    近年来,胰岛素泵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等新技术的发展,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治疗方式。胰岛素泵可以模拟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而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则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实时掌握自己的血糖变化,提高治疗效果。

    糖尿病的治疗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医生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未来会更加美好。

  • 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治疗离不开饮食、运动和药物的有机结合。然而,许多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陷入误区,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本文将针对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八个错误进行解析,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治疗。

    首先,饮食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均衡饮食的原则,避免高糖、高脂、高盐食物的摄入,以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帮助其恢复功能。

    其次,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血糖水平合理调整降糖药的用量。盲目根据自觉症状服药或随意调节药物剂量,都可能导致血糖控制不理想。

    此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复诊,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等指标,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不定期复诊、不监测血糖、血脂和血压,是导致我国糖尿病患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

    对于一些糖尿病患者,当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可能需要接受胰岛素治疗。然而,一些患者对胰岛素治疗存在误解,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此外,糖尿病患者应了解不同降糖药的特点和适用人群。避免盲目追求价格高的药物,而是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最后,糖尿病患者不必过分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药物的副作用是可以控制的。

    总之,糖尿病患者应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积极面对疾病,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

  • 糖尿病前期,这个看似平静的词汇,背后却隐藏着健康隐患。很多人认为,糖尿病前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实际上,它已经悄悄地侵入了我们的身体。

    糖尿病前期,血糖只是轻度升高,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口渴、体重轻度下降等症状。这些症状往往被人们忽视,导致病情恶化。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糖持续升高。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因此,及时发现并控制糖尿病前期,对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至关重要。

    糖尿病前期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本脲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缓解病情。同时,患者还需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饮食方面,糖尿病前期患者应注重均衡饮食,食物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主食的厚度要匹配,副食肉类和蔬菜搭配。提倡少吃多餐,定时定量进食。高膳食纤维饮食对于控制血糖尤为重要,可以添加到日常饮食中。烹饪时,只放少量植物油,避免油炸或油炸食品。少吃高胆固醇食物,如内脏、蟹黄、虾蛋、鱼蛋等。少吃精制糖食品,如炼乳和蜜饯。

    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适度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同时,患者还需保持正常体重,注意控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措施。

    糖尿病前期患者,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需定期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糖尿病前期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让我们共同关注糖尿病前期,为健康保驾护航。

  •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零食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零食,在美味与营养健康之间找到平衡,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零食的定义。零食并非指垃圾食品,而是指在正餐之外,补充能量和营养的小吃。因此,在选择零食时,应优先考虑其营养价值。

    对于儿童而言,零食的选择尤为重要。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需求较高。因此,家长在选择零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低糖类:优先选择水果、蔬菜等低糖类食物,如苹果、黄瓜、鲜枣等。这些食物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儿童健康成长。

    2. 坚果类:坚果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如葵花籽、核桃、开心果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3. 奶制品:奶制品富含钙、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有助于儿童骨骼和牙齿的发育。如奶酪、酸奶、奶糖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成年人而言,零食的选择也应注重营养均衡。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坚果类:坚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提高记忆力、保护心血管健康。

    2. 奶制品:奶制品富含钙、蛋白质和维生素D,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增强免疫力。

    3. 水果:水果富含维生素C、膳食纤维和多种微量元素,有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

    4. 蔬菜: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消化、预防便秘。

    总之,在选择零食时,我们要注重其营养价值,平衡美味与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 脑血栓,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预防脑血栓的发生,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药物治疗。

    一、预防脑血栓的药物

    1. 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预防血栓形成。对于老年高危人群,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脑血栓的风险。

    2. 氯吡格雷:氯吡格雷也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与阿司匹林作用机制相似。对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以选择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3. 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主要用于降血脂,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预防脑血栓的发生。

    二、预防脑血栓的日常保养

    1. 饮食:老年人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高盐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2. 运动: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老年人可以选择散步、太极等运动方式。

    3. 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4. 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治疗: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的持续发展和恶化。

    三、预防脑血栓的医院和科室

    1. 神经内科:神经内科是负责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室,包括脑血管疾病。

    2. 心血管内科:心血管内科是负责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科室,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3. 内分泌科:内分泌科是负责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科室,包括糖尿病。

  • 芹菜,这种常见的蔬菜,不仅口感脆嫩,更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它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人体所需营养,被誉为食疗养生的健康佳品。

    芹菜中,维生素B和维生素P的含量尤为突出,矿物质元素中的钙、磷、铁也高于一般蔬菜。研究发现,每100克芹菜中含有蛋白质2.2克,钙150毫克,钾160毫克,铁的含量更是西红柿的二十倍。此外,芹菜中还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对人体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芹菜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对多种疾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例如,芹菜可以降低血压,预防高血压及其引起的疾病;有助于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改善贫血症状;预防血管硬化;调节月经不调等。

    芹菜中的铁含量丰富,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理想食材。其高钾含量和降压作用,特别适合高血压患者。芹菜中的粗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预防便秘。

    芹菜还具有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可以帮助身体吸收、补充各种营养,增强抗病能力。尤其在寒冷干燥的冬天,经常食用芹菜可以缓解身体不适。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钙和铁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应多吃芹菜。芹菜的香气浓郁,炒煮时更具吸引力,有助于增进食欲。

    值得注意的是,芹菜的绿叶营养价值远高于茎部。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是茎的88倍,维生素C是茎的13倍,维生素B1是茎的17倍。因此,在食用芹菜时,应将茎和叶一同食用,以获取更高的营养价值。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