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素食:一种帕金森患者的饮食干预策略  

素食:一种帕金森患者的饮食干预策略  
发表人:京东健康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脑黑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导致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出现。虽然目前没有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但适当的饮食干预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近年来,素食饮食模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诸多研究显示其对帕金森病患者或许具有积极作用。

素食饮食的好处

素食饮食主要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和种子,这些食物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抗氧化剂和膳食纤维。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维生素E和类黄酮可以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延缓神经细胞的退化。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而肠道微生物失衡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有关。

素食与帕金森病症状的关系

一些研究指出,素食者患帕金森病的风险较低。这可能与素食中丰富的抗氧化剂和抗炎成分有关。这些成分可以减少神经炎症,保护神经细胞免受损害。此外,素食饮食中较低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也可能对神经保护有益。

实用生活小建议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饮食建议:

1.增加抗氧化剂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草莓、猕猴桃、西兰花和坚果。

2.含铁和蛋白质的搭配:素食者应注意铁和蛋白质的摄入。豆类、鹰嘴豆、扁豆和全谷物是良好的植物性蛋白质和铁的来源。

3.保持肠道健康: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水果,有助于肠道微生物的平衡。

4.谨慎摄入高草酸食物:一些蔬菜如菠菜和甜菜含有较高的草酸,可能会影响某些矿物质的吸收。适量食用并与其他食物搭配。

5.注意维生素B12:由于素食饮食中缺乏维生素B12,建议通过强化食品或补充剂来补充。

6.保持水分:帕金森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问题,多喝水有助于缓解这一症状。

7.定期评估:由于帕金森病患者的饮食需求可能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建议定期与医生或营养师沟通,以调整饮食方案。

虽然素食饮食可能对帕金森病患者有益,但饮食干预并非万能。帕金森病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物理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素食饮食可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实施任何饮食改变之前,应咨询医生或营养专家的意见,确保饮食计划适合个人的健康状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审核专家:山西省人民医院神内科   主任医师   柏雪   

     

    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虽然现代医学迅猛发展,但目前仍没有完全治愈这种疾病的方法,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减缓帕金森病的进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做才有利于减缓病情进展。

    一、早诊断

    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在疾病的早期进展是最为迅猛的,因此对帕金森病做出尽早的诊断是延缓疾病进展的重要举措,那么如何做到早诊断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在身体出现什么变化时需要警惕帕金森病,在针对众多帕金森病患者的研究中,医生们总结出 “静止性震颤”是大多数帕金森病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患者常表现为“搓丸样”震颤,也就是具有规律性的手指屈曲和拇指对掌运动;此外,运动迟缓也是帕金森病的重要表现之一,患者会发现自己系鞋带费劲、刷牙困难等,此外还会出现面部表情的消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面具脸”,部分患者还会存在吞咽困难、流口水等症状,走路时脚还会像粘在地上一样无法迈出自己的脚,一旦迈出就会以小碎步的形态向前冲,无法停下;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医生们发现嗅觉障碍可以在帕金森病的最初期发生, 90% 以上的患者在肢体没有出现任何异样时,会出现嗅觉变得不灵敏的情况 [1] 。因此当身体出现这些不对劲的情况时,我们就需要高度警惕帕金森病了,这个时候需要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治,做到早诊断!

    二、早治疗

    诊断明确后,很多患者觉得症状不是很严重,或者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服药,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尽早地接受药物治疗对延缓疾病进展至关重要。

    在疾病的早期,我们可以选择疾病修饰疗法,所谓疾病修饰疗法,目的就是在改善症状的同时减缓疾病的进展,比如雷沙吉兰、司来吉兰就被证实可能具有疾病修饰作用;而针对帕金森患者早期出现的症状,复方左旋多巴是最有效的药物 [2] ,但是要注意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小剂量药物,也就是说在能控制症状的前提下,服药的量越少越好,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异动症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普拉克索等多巴胺激动剂也可以作为早发型帕金森病患者初期的治疗药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少量的与复方左旋多巴联合使用;苯海索等抗胆碱能药和金刚烷胺对改善症状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地使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也是延缓帕金森病进展的重要举措 [3]

    三、综合治疗

    除了早期诊断和早期接受规范治疗外,科学规范地配合其他治疗手段同样是减缓帕金森病进展的重要方法, “多管齐下、综合治疗”也是帕金森病治疗的又一重要原则。

    1. 康复与运动疗法

    康复和运动疗法对于改善患者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均具有一定的帮助,此外还可以延缓疾病的 发展 。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的步态障碍、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等症状通常无法通过药物进行改善,但是可以从康复和运动疗法中获益 [3] 。比如对于步态障碍的患者可以选择瑜伽、太极拳等锻炼方式,可以增加肢体的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对于语言障碍、吞咽障碍的患者,我们可以选择增加言语训练,这样不仅能增加沟通能力,还可以防止唾液分泌过多进入气管导致误吸。

    2. 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同样十分重要,但其实这也是大多数患者和患者家属们最容易忽视的一点。很多帕金森病的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焦虑、抑郁、失眠等情况,这时可以及时地进行认知行为治疗、康复锻炼,也请家属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同时给予情绪疏导和陪伴,这些方法对延缓患者病情的进展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 [4]

    帕金森病是一种长期的神经系统疾病,虽然无法彻底治愈,但是我相信,通过我们大家一起不断地努力,一定可以阻止病魔前进的脚步,直到未来某一天,我们能彻底打败它!

     

    参考文献    

    1. BANG Y J, LIM J, CHOI H J. Recent advances in the pathology   of   prodromal non-motor symptoms olfactory deficit and depress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clues to early diagnosis and effective   treatment[J]. Arch Pharm Res,2021,44(6):588-604.
    2.  Poewe W, Antonini A, Zijlmans JC, et al. Levodopa in the treatment of Parkinson′s disease: an old drug still going strong[J]. Clin Interv Aging, 2010, 5: 229‐238.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 第四版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53(12):973-986.
    4.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 , 认知训练中国指南写作组 . 认知训练中国指南 (2022 年版 )[J]. 中华医学杂志 ,2022,102(37):2918-2923.
  • 你了解帕金森病的症状吗?

     

    你有手抖、动作变慢、越走越快、肢体不稳、易怒、失眠这些现象吗?

     

    两百多年前,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漫游在伦敦街道,陆续观察到了一些奇怪的行人,他们运动迟缓,行走姿势异常,并且伴随着手或者腿的不自主抖动。他将这种病命名为“震颤麻痹”。

     

    后来,为了纪念它的发现人,这种病被命名为——帕金森病。在1997年,欧洲帕金森病联合会将帕金森病发现者詹姆斯·帕金森的生日——4月11日定为世界帕金森病日。

     

     

    时至今日,在我国已有超过三百万的帕金森病人。但是绝大多数老百姓对于帕金森病仍然没有清晰的认识,甚至部分非神经科的医务工作人员对其也不尽了解。它的许多隐匿症状,正在悄悄蚕食我们的正常生活。

     

    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包括运动迟缓、肌张力高、静止性震颤。通俗来讲,就是动作变慢不灵活、四肢变得僵硬、手或脚出现控制不住的抖动。手抖,或者脚抖,很容易被人忽视,毕竟累了,手轻微的抖一抖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抖腿也是很多人经常做的一种动作。

     

    如果只有单纯的手抖或者脚抖,没有其他症状,并且不影响自己正常生活,那么确实不用担心,但如果还存在下面这些症状,那么就要注意了!

     

    第一,动作变慢。

     

    相比从前,吃饭、穿衣服、走路、做一些动作,突然觉得不够灵活,动作变得慢了一些,千万不要只以为是年龄变大的影响,动作出现问题几乎是每一个帕金森病人都有的症状。

     

    第二,走路姿势不对劲。

     

    帕金森病人走路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刚开始走路时觉得很费劲,迈不动腿,但是开始走路后就会好一些,并且可能出现越走越快的现象。并且很多帕金森病人走路时,上半身容易前倾,双臂摆动的幅度会比正常人小,甚至不摆臂。如果走路时出现上述症状中的任何一种,必须要引起重视。

     

    第三,肢体僵硬、站不稳。

     

    很多帕金森病人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容易站不稳的现象,肢体僵硬,仿佛不听自己使唤一样。

     

    第四,情绪问题。

     

    失眠、易怒是很多帕金森病人都表现出来的症状,因为帕金森病容易引起病人精神出现一些症状,引起患者焦虑、抑郁,焦虑、抑郁会导致帕金森病人出现失眠、易怒等表现。

     

    第五,便秘。

     

    很少有人会将便秘和帕金森病联系起来,但是帕金森病人很多都存在便秘现象,通常和肢体症状一起出现甚至提前出现。

     

    如果出现了手抖,并且出现了上面这些症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就像许多癌症一样,帕金森病现在依旧无法彻底被治愈,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是如果不及时进行干预,到了疾病后期,帕金森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很难令人满意,甚至只能卧床,无法生活自理。

     

    药物治疗是目前最主要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及早并合理地进行药物干预和调整,能够使病人的症状减少,生活接近正常人。

     

    所以千万不要让帕金森的隐匿症状,悄悄蚕食我们的生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 帕金森病有着 “不死癌症”的威名,这种疾病虽不致命,但却也难以治愈,我们在医院中也不难发现,有些焦虑的患者三天两头去医院和医生汇报病情,而有的“心大”患者一年到头一次医院都不去,那么我们在得了帕金森病后,到底多久复查一次才是最科学的呢?

    第一步,我们要弄清楚去医院复查的目的是什么?

    很多帕金森病的患者不知道什么时候去医院复查,究其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去医院复查的目的是什么。

    帕金森病是一种具有进展性的疾病,不管用什么治疗方法,只能延缓它的进展,要想彻底逆转病情或者治愈疾病,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尚有一定的难度 [1] ,因此帕金森病的这种特性决定了我们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前往医院进行复查。

    而我们前往医院复查的目的总的来说可以归为两点:第一,我们需要配合医生对自己的病情进行评估,看看疾病是处于稳定的阶段还是所有加重;第二,我们需要咨询医生,现阶段的用药方案是不是需要调整,或者需不需要考虑其他的非药物治疗方案。

    第二步,制定自己的复查计划

    虽然弄清楚了复查的目的,但是在患病的过程中进行复查也是需要有计划的,患者对自己病情的判断只能通过自身的症状改变,这是一种主观的感觉,但某种程度上这种主观的感觉也是判断病情最准确的依据,所以患者的复查计划应该根据自身的症状变化进行制定。

    计划一:患病初期,积极复查

    在患病初期,患者没有摸清这种疾病的 “底细”,会更加需要医生的帮助。帕金森病在早期时进展是最为迅速的,这个时期是疾病治疗的关键,早期积极使用雷沙吉兰等具有疾病修饰作用的药物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1] ,除此之外,帕金森病早期的用药方案需要严格遵守 “剂量滴定”的原则,力求用最少的药物来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 [2] ,以服用复方左旋多巴的患者为例,患者最开始用药应该从最小剂量开始,而起始的剂量可能无法很好地控制帕金森症状,患者原有的震颤、肌肉强直、运动迟缓等症状可能在服药后没有出现明显的好转,甚至有加重的趋势,部分患者可能还会在疾病的早期就合并出现其他的非运动症状,比如抑郁、失眠、感觉障碍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增加使用药物的剂量,并评估是否需要配合其他的药物进行治疗。

    因此在刚确诊疾病的这个时期,患者前往医院复查的时间间隔应该缩短,通常每个月可以前往医院进行复查一次,由医生判断病情的进展趋势,并调整用药方案。 若患者病情逐渐稳定,也已经在医生的帮助下制定了一套长期用药方案,在患者主观症状没有任何加重的趋势下,可以每三个月至半年左右前往医院进行复查。

    计划二:患病中晚期,定期复查 + 随时复查

    当疾病发展至中晚期时,帕金森病患者们通常已经和疾病是老对手了,在这个阶段,患者要密切注意自身出现的任何变化,并以此制定复查计划。

    帕金森病中晚期的患者,即使病情控制稳定,也需要定期进行复查,特别是针对一些老年人而言,很容易忽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可能合并有其他的疾病,因此需要每半年左右前往医院进行一次系统的检查,来评估自身的病情。

    此外帕金森病进展至中晚期时,患者的身体极有可能出现新的状况,这个时候就要做到随时复查,一旦身体发生变化,需要立刻前往医院,我们需要重点观察以下几个方面:

    1. 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常会出现震颤、强直、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的加重,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性的下降,甚至难以维持姿势的平衡,容易出现摔倒等情况,这个时候意味着可能需要调整用药方案,比如增加之前使用药物的剂量,或者增加一些不同作用机制的抗帕金森药物,或者考虑进行 DBS (脑起搏器植入)治疗 [2] 需要得到医生具体指导,此时便需要立刻前往医院进行复查。

    2. 相当一部分的帕金森病患者在中晚期会出现所谓的运动并发症,其中包括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和异动症等,剂末现象是指患者在使用药物后,药效维持的时间明显缩短,开关现象是指患者突然出现症状的好转,又突然出现症状的加重,而异动症则是指患者出现了肢体舞蹈样动作、肌张力障碍等异常动作的表现,这些现象的出现常与左旋多巴的使用以及疾病的进展有关 [3] ,此时也意味着用药方案需要进行调整,因此我们也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复查。

    3. 帕金森病患者在中晚期还会出现很多非运动型症状,在这个时期的患者需要密切注意自身的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白天嗜睡等表现,还可能出现嗅觉减退、肢体疼痛麻木等感觉障碍症状,还可能会由于病情的进展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此外对于认知障碍等非运动症状,通过患者本人往往难以察觉,需要家人协助观察自身的变化,当出现这些变化时,通常也意味着疾病可能出现了进一步的发展,患者同样需要及时进行复查。

    总而言之,帕金森病是一种需要进行长期管理的疾病,复查对于疾病的控制是极为重要的,患者需要根据自己的病情,在医生的帮助下制定个体化的复查计划,这样才能时刻掌握疾病的动态,只有摸清了疾病的 “脾气”,才能更有效地治疗疾病。

    参考文献
    • FoxSH,KatzenschlagerR,LimSY,etal.InternationalParkinsonandmovementdisordersocietyevidence basedmedicinereview:updateontreatmentsforthemotorsymptomsofParkinson sdisease[J].MovDisord,2018,33(8):1248 1266.
    •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 .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 ( 第四版 )[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20,53(12):973-986.
    • 刘振国 , 李文涛 . 帕金森病运动并发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2020)[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20,27(04):247-252.

     

  • 三者都是来自蜜蜂的馈赠!都得益于勤劳的小蜜蜂们。要说区别,我们其实大可不可区分它们怎么来的,重点讲讲三者的营养价值、对人体的好处以及食用禁忌等方面的区别。

     

    蜂蜜

     

    蜂蜜是这三者里面是产量最大,也是食用范围最广的。主要来自采集的花蜜或分泌物,色泽和味道因花卉种类等会有所区别,也会有不同的功效。但就整体而言,蜂蜜营养价值确实很高。

     

     

     

    蜂蜜味甘性平,归脾、肺、心、胃、大肠经。具有润燥解毒、调理肠胃、缓解便秘、缓解疲劳、提高人体免疫力等诸多方面的优势。

     

    从营养成分方面分析一下蜂蜜的特点。绝大部分是果糖和葡萄糖,特别容易被人体吸收。蜂蜜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这些有机酸能刺激人消化液分泌,促进食欲。研究表明,蜂蜜的组成与人血清很相近,特别是矿物质种类和含量较为相近。活性酶是蜂蜜很重要的特点之一,比如丰富的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多种酶类物质。越好的蜜,含酶量越多,但极易被温度破坏。所以蜂蜜最好用温开水冲泡,而非沸水。

     

    在三种蜂产品中,蜂蜜是适用人群范围最广的,一般人均可食用,特殊人群如糖尿病人,儿童则要注意控制食用的量。

     

    蜂王浆

     

    吃了蜂王浆的幼蜂,将来会发育成蜂王,而普通工蜂只能食用蜂蜜和花粉。可想而知蜂王浆强大的营养价值。蜂王浆来自于青壮年蜜蜂食用花粉后分泌的一种乳状物,所以蜂王浆中含有类似性激素的活性物质,调节人体激素,并能促进血管生成。此外,蜂王浆还具有预防动脉硬化、增强记忆力、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和调整内分泌的作用。

     

     

    蜂王浆中仍然主要是糖分为主,但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均极易被人体吸收,几乎包含了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论特点,除了富含高活性蛋白以外,蜂王酸(癸烯酸10-HDA)算是蜂王浆的特色,主要在提高免疫能力方面发挥作用。含有乙酰胆碱,能使自律神经失调恢复正常,有助于神经恢复,助眠。因富含活性成分,所以蜂王浆对温度最为敏感,仍需要温开水送服,以早晚空腹服用效果最好。

     

    营养越强大,越有禁忌人群。蜂王浆较为适合年老体衰者,易疲劳人群以及睡眠不佳的人群,而儿童,孕妇等要避免食用,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量。蜂王浆不适合病后或术后使用,肠胃不适者也不建议使用。有报道称,蜂王浆会使血压降低。

     

    蜂胶

     

    由采集的树脂混合以蜜蜂的腺体分泌物组成的胶状物,有一定的粘性,抗菌消炎效果最佳,但是产量很少。蜂胶被誉为天然的广谱抗生素,并有强大的免疫活性,已被成功地运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例如我们常见的蜂胶口腔膜,成为治疗口腔溃疡的首选药物。

     

     

    从成分上来看,较为突出的是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槲皮素具有扩张冠状血管、降血脂、抗血栓、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的功效。蜂胶还含有对人非常重要的一些微量元素,如硒、锰、钴、钼等。

     

    适用人群方面,蜂胶对中老年朋友特别适合,尤其是有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的人群。蜂胶含糖量很低,所以糖尿病人是可以食用的。禁忌人群依然是孕妇、儿童、过敏体质等人群。

  • 有一句来自远古时期的谚语是这样说的: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虽然,时代不一样了,我们现在基本上都不能见到猪跑,但是很多人都吃过猪肉。益生菌也是这样的,我们也许不一定服用过,但是一定听说过,特别是有家有孩子的家庭。


    进行月龄保健的时候,医生看到宝宝的身高,体重数据不理想的情况下,通常会建议让宝宝服用益生菌,调理一下肠胃。益生菌到底是什么呢?它能够带给我们什么好处呢?


     

    益生菌的全名是: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益生菌的安全性很高,没有毒,没有副作用,而且稳定性也很高。益生菌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以及保护肠道粘膜。益生菌可以维持肠道菌群结构平衡,改善我们的吸收能力,消化水平等等。益生菌最主要的作用是调节肠道里面菌群的平衡,促进我们日常食用食物的营养吸收,让肠道有一个很好的运行以及身体能吸收更多的营养,对于婴幼儿来说可以加快发育和生长。

     

    我们人体里面,有着很多有益的菌群,比如说乳杆菌,双歧杆菌等等,不仅仅在人体里面有这些有益的菌群,而且动物体内也有。


    益生菌最让我们喜爱的其中一个功能是可合成消化酶,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对于动物而言,能够长得更壮实,对于人类而言,能够发育和成长得更好。

     

     

    益生菌的功能远远不止以上说的这些,它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起到保护机体健康的作用,还可以改善肉质,提高肌肉的嫩度。还可以抑制肠道炎症,缓解机体炎症反应等等的多种功能。


    简单地说,我们可以把益生菌理解成是由很多种有益菌群集合而成的一种对身体起到益处的营养补充剂。一般而言,常见的益生菌含有菌群有酵母菌,益生芽孢杆菌,丁酸俊菌,乳酸菌,双歧杆菌这几种菌群。

     

    多种类型的人群都适合补充益生菌,比如免疫力低下人群,便秘或者腹泻,以及消化不良的人群,当然,如果腹泻的程度比较严重,建议还是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不要耽误了时间。

     

    肠道功能比较弱的中老年人,早产儿,低体重儿,化疗和放疗患者,适当地服用适量的益生菌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益生菌很好,但是个人建议,最好还是咨询医生以后再进行服用为最佳的选择,因为再好的东西,如果过了量也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最好在服用之前咨询医生,让医生给予服用意见再进行服用。

     

    我们只有科学地使用益生菌,不过量服用,不盲目乱补充的情况下,才能够做到身体内部微生态平衡,有益于身体的健康发展或正常生长。


     
    益生菌虽然不是药,但是有益的菌群也不能过量服用。过度补充益生菌很可能会导致人体内脏负荷过重而产生一些负面的作用,从而导致以补充益生菌促进营养吸收而变成严重扰乱肠道环境。这样是非常没有必要的。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补充益生菌要合理,合量。

  • 鱼属于高蛋白类的一种食物,而且脂肪含量低,所以是比较适合高血压人群食用的,那么,什么鱼最适合高血压朋友食用呢?一起来了解下。

     

    带鱼

     

    带鱼属于一种深海鱼,肉嫩体肥,味道鲜美。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具有一定的补中益气、祛风杀虫的功效,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经常食用带鱼,还具有补益五脏的功效。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带鱼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离子、铁离子等成分,营养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为什么推荐高血压人群食用?

     

    带鱼的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鱼类,且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的碳链较长,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带鱼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常吃带鱼还有养肝补血、泽肤养发健美的功效。

     

    带鱼身上的白色鱼鳞是一种无腥无味的优质脂肪,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防治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功效。烹饪时记得不要去掉。

     


    金枪鱼

     

    金枪鱼,性平、味甘,入肝、肾经,是一种大型远洋性食用鱼。含有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ω-3脂肪酸、维生素B1、维生素B6、叶酸、钙、钾等矿物质、DHA、EPA等营养物质,经常食用,能够增强体质,降低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力。

     

    为什么推荐高血压人群食用?

     

    金枪鱼中富含DHA,这是一种自身无法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维持大脑的正常活动,提高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

     

    金枪鱼中富含二十碳五烯酸,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增加,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金枪鱼中富含铁元素以及维生素b12,对于预防贫血有一定作用。

     

    金枪鱼中富含氨基酸,可以快速被机体吸收,有利于身体健康。

     

    金枪鱼肉质鲜滑柔嫩,入口即化,适于生吃、油爆、红烧等,在烹制金枪鱼时,可以加入少量酒,去除腥味,也可以与土豆、玉米粒、洋葱、生菜、紫甘蓝等做成沙拉食用。

     

     

    三文鱼

     

    三文鱼属于一种鲑鱼科的鱼类,价值比较丰富,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有效的降低血压、降低血脂,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为什么推荐高血压人群食用?

     

    三文鱼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能够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可以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

     

    含有虾青素,是一种很强效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抵抗自由基,起到减少皱纹、延缓衰老的功效。

     

    三文鱼还可以消除水肿,维持钾钠平衡,可预防多种慢性疾病,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三文鱼中的DHA和EPA比较丰富,能够营养脑神经,对于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现象也有很好的调节功效。

     

    三文鱼容易变质,所以最好吃新鲜的,烹饪至八成熟即可,味道最为鲜美,建议搭配绿芥末、姜汁等食用,调味又杀菌。

     

    总的说来,高血压患者食物一般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主。鱼是比较适合高血压患者的,不过需要注意,不论是吃什么鱼类,最好采用清蒸,清炖,不建议吃油炸、烧烤的鱼。

  • 中医有言:发为血之余。头发的健康与气血息息相关。如果气血旺盛,头发就能得到充足的滋养正常生长。而若气血不足,头发就会干枯、发白、脱落。

     

    白发会让人看起来显老、不精神。但除了外形之外,白头发还可能预示着身体健康出了问题。特别是两鬓的白发。

     

    中医认为,在头部两鬓对应的脏腑反射区是肝胆,肝胆火偏盛,或者脾气暴躁,或者爱生闷气的人,常伴有口干、口苦、舌燥,眼睛酸涩等症状。这是由肝胆火旺引起,俗称“火气大”,进而影响到头发。

     

     

    体内肝火太旺,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中医认为:肝脏是我们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如果它出现了问题,身体会产生各不良反应。同样,肝火旺的后果也是非常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长色斑

     

    当体内肝火旺盛时,会让我们很容易发怒,当人在发怒的时候,往往会导致血涌到头上,这样血中的氧含量就会下降,毒素也会上升,导致色斑出现。

     

    2、胃溃疡

     

    人在生气时,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并直接作用在心脏和血管上,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变差,严重时还会引起胃溃疡。

     

     

    3、精神抑郁,记忆力下降

     

    肝火旺盛,会导致我们整天精神不足、气色不好、心烦意乱、脾气暴躁、乏力嗜睡、情绪容易激动、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

     

    4、引起耳鸣

     

    肝火旺会导致耳聋,而引起耳鸣,这是因为肝肾同源,肾开窍于耳,所以当肝火影响到肾时,就会因肝火而导致耳聋耳鸣。这种耳鸣如钟,或如风雷声,或如潮水声,伴有耳胀痛、口苦咽干,面红目赤等症状。

     

     

    俗话说,肝是全身的将军之官,肝一旦出问题,全身都会表现出来,一旦大意,6种“丑态”会接踵而来,根本藏不住。

     

    1、脸:面部多黄斑、色斑,且爱出油。

     

    2、腹:肚子容易胀气,爱放屁。

     

    3、眼:眼睛常会干涩爱流泪,眼屎特别多。

     

    4、口:早起经常口干口苦、口臭的症状。

     

    5、精神:心烦意乱、脾气暴躁;

     

    6、睡眠:入睡困难、失眠多梦,经常早醒。

     

    中医来说,肝火旺盛往往跟我们长期吃辛辣刺激的食物、经常熬夜、劳累或烟酒过度、工作压力大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饮食、运动以及药物,来调理改善症状。

     

     

    长期肝火旺盛别担心,牢记3个秘诀,让肝火悄悄熄灭。

     

    秘诀1、调节情绪

     

    烦躁、暴怒等不良情绪会使肝火旺盛,所以要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时刻保持好心情和平常心可以避免怒气郁结在肝脏。

     

    秘诀2、饮食调理

     

    这种情况下,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可以多喝一些八宝粥、莲子粥、莲子白木耳粥等来达到泻肝火的效果。如果口苦、口干严重,还可适当吃莲子心和苦瓜。

     

     

    秘诀3、常喝养肝花茶

     

    肝火旺,易出现口干舌燥、嘴破、胸闷、头痛等问题,平时可以对症喝一些茶饮,帮助调理肝气、解热降火。

     

    准备:决明子、枸杞、菊花、金银花、桂花、牛蒡根,蒲公英,沸水煮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杯,肝好精神好!精心研制、科学配伍,相辅相成,比单吃一种食物的养肝效果要强的多。

     

    每天喝1-2杯,清肝泻火、疏肝解郁,肝毒少了,肝脏会越来越轻松,这样平时也会少生病。

     

  • 酸、甜、苦、辣、咸……如果按照喜爱度排序,苦味可能会被你排在末位。虽然有些人对苦瓜、黑巧十分喜爱,但苦味还是让多数人避之不及。

     

    近日一项新研究显示,中国人对苦味更敏感,相对更不爱吃“苦”。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告诉你大多数人不爱吃苦的原因,并推荐一些对健康有好处的苦味食物。

     

    受访专家

    中科院植物所植物学博士 史军

    美国普度大学农业与生物系食品工程专业博士 云无心

     

    新研究:国人对苦味更敏感

     

    近日,美国医学快报(Medical Xpress)网站刊文,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食品科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进行的两项研究发现,丹麦人在辨别苦味方面不如中国人,绝大多数中国人对苦味更敏感。

     

     

    相对而言,丹麦人更能“吃苦”。这种现象与丹麦人和中国人舌头表面的解剖差异有关。

     

    研究人员分析了152名测试对象舌头上的“菌状”舌乳头的数量,其中75名是丹麦人,另外77名是中国人。参与者的年龄在18~55岁之间,均为身体健康的非吸烟者,其中女性占71%。

     

    “菌状”舌乳头位于舌尖,它含有大部分味蕾,在食物和味觉体验中起核心作用。要想理解舌乳头在不同文化和种族的食物偏好中的意义,需要更多地了解它们的分布、大小和数量。受试者对苦味的敏感性是通过他们品尝苦味物质丙硫氧嘧啶来检测的,该物质被认为是味觉差异的遗传标记物。

     

    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受试者通常比丹麦受试者有更多舌乳头,这一结果解释了为什么中国人对苦味更敏感。

     

    此外,丹麦人和中国人对食物质地也有不同偏好。77%的中国人属于“平滑吮吸型”,更喜欢质地柔软的食物,用舌头和上颚挤压食物。73%的丹麦人则是“大快朵颐咀嚼型”,更偏好咀嚼食物。在丹麦,黑麦面包、生胡萝卜等食物更受青睐。

     

    不爱吃苦跟舌头、大脑都有关

     

    苦味并不是一种让人感受很好的味道,但有些人却对这种味道很耐受。从心理学上解释,口味偏好是一个人内在状态的外在表现。

     

    心理学家珍·纳什认为,对口味的偏好,与一个人的性格有关。有很多词语,是用“味道”来形容一个人特性的,比如很火辣、很平淡、很甜美……这并不是什么巧合,爱吃的东西和自身的个性确实能对应上。

     

     

    对苦味的敏感性,每个人都不同,有些人可以接受很苦的食物,有些人则一点苦都吃不了。能分辨苦味的基因叫做TAS2R38,这个基因的显隐性状态,决定我们对苦味的敏感程度。多数人怕吃苦,正是因为人体内进化出了苦味受体。

     

    此外,我们的全身,包括从舌头到大脑都有感受苦味的受体,虽然它们存在的意义大多数都还不清楚,但很多研究表明对苦味的感受性和接纳性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

     

    适当吃苦对健康有好处

     

    食物中一些吃起来发苦的天然成分,对健康颇有益处,大家应该常吃。

     

    1.柚皮甙:预防血栓

    柠檬、柚子等柑橘类水果的皮中往往含有柚皮甙等类黄酮物质,所以吃起来有淡淡的苦味。研究发现,柚皮甙具有抗炎和抗氧化活性,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的形成。

     

    例如,吃完果肉后,不妨学着利用柚皮。把青黄的柚子皮切成丝,中间柔软的白色海绵部分切成片,和蜂蜜一起制成柚子茶,有辅助消食、祛痰、解酒的功效。

     

    还可以与肉类搭配,做成柚皮扣肉、柚香粉蒸肉、柚皮蒸排骨等,柚香和肉香互相渗透,别有风味。

     

    2.奎宁:消暑解热

    苦瓜的苦味主要来自奎宁(又称金鸡纳霜),作为一种生物碱类物质,它是人们对抗疟疾的良药,研究发现,它还有消暑解热的作用。

     

     

    整体而言,苦瓜中维生素C、钾含量丰富,是蔬菜中的佼佼者。苦瓜还含有铬和类似胰岛素类的物质,是糖尿病人理想的食疗选择。

     

    最好挑选果瘤较大、饱满的苦瓜,不仅瓜肉较厚,营养价值也更高。

     

    3.咖啡因:清醒头脑

    茶、咖啡中的苦味主要来自咖啡因,它能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使人保持头脑清醒。

     

    哈尔滨医科大学评价国内外46篇文献后得出结论,饮茶对人体有积极作用,适量饮茶可降低2型糖尿病、脑卒中、心血管疾病、卵巢癌和胃癌的发病风险。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集19篇文献进行评价后发现,每天饮用1~2杯咖啡可降低总死亡风险,2~4杯总死亡率显著下降,同时可降低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喝咖啡时,尽量避免加糖和咖啡伴侣,以免增加热量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孕妇要减少咖啡摄入量,高血压患者则要注意喝咖啡的时间,尽量不要一早起床就喝咖啡,避免血压快速升高。

     

    4种“苦味”可能很危险

     

    咖啡、黑巧等苦味美食虽然让人无法拒绝,但有些苦味可能是“危险食物”。

     

    发苦的瓜菜

    平时吃的瓜菜如西葫芦、瓠子、黄瓜和南瓜等,如果吃着明显发苦,可能是瓜菜与其他植物嫁接,或者高温的环境下植物“自我保护”形成了大量苦味葫芦素(苦瓠子里面的碱糖甙生物毒素也属于葫芦素),吃后可能食物中毒甚至休克。

     

    这类食物经烹饪加热后生物毒素的毒性也不会减弱,瓜菜买回来去皮去瓤后,可先用舌头舔一下,苦的就不要吃。

     

    需要提醒的是,苦瓜中含有的苦瓜素也比较危险,建议不要天天吃、顿顿吃。

     

    变味的柑橘

    西柚和橙子都属于柑橘属,它们本身的清苦味是因为含有特殊的柠檬苦素,吃进去对人体没有危害。

     

     

    有的橘子可能外观上看不出来,但是吃着有些变味,甚至发苦。这是由于长期低温储存的橘子,因其原生质脱水,蛋白质及胶体凝固,降低了对微生物的抵抗力,霉菌等腐败菌易侵入果体生长繁殖,使橘子苦味加重。

     

    橘子若部分发霉,其余部分也不要吃了,因为霉菌产生的毒素可以扩散到果实的其他部位,对健康造成威胁。

     

    薯心发硬的红薯

    红薯在一些霉菌作用下会染上黑斑病,表皮出现褐色或黑色斑点,加热做熟也无法完全去除,薯心会因此变硬发苦。人吃后数小时至数日,会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出现。

     

    因此,生吃或熟吃有黑斑的红薯,都可能会起中毒。建议碰破皮的红薯保存时间不要过长,要经常检查,及时挑出有褐色或黑色斑点的红薯。

     

    鲜杏仁

    苦的鲜杏仁含有“苦杏仁甙”,水解后会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和苯甲醛,吃多了以后会中毒,甚至可能致命。

     

    虽然中医上会用苦杏仁与其他中药搭配治疗感冒咳嗽、气喘、慢性气管炎等疾病,但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食用。

     

    不过,苦杏仁经过加工之后,大部分苦杏仁甙已经被除去了,这样就不必担心中毒的问题。

  • 真菌毛囊炎考虑与免疫力低下、真菌感染等有关,建议饮食上不要吃高脂、高糖、高盐、奶制品、酒精类食物,避免对疾病的恢复造成影响。

    1.高脂:各种坚果类食物、肉类食品,如核桃、杏仁、巴旦木、猪肉、肥肉、奶油等,避免抑制身体免疫力,造成细菌滋生。

    2.高糖:真菌可能利用糖分来生长,建议饮食上限制高糖类食物,包括红糖、白糖、蜂蜜、糖果、蛋糕、甜饮料等。

    3.高盐:包括猪肉、羊肉、牛肉、薯条、油条、奶油等,建议尽量避免使用,避免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4.奶制品:包括各种海产食物、各种熟肉、熟鱼类制品、各种咸味零食、鲜味调味品、各种汤料、调味酱等,可能增加身体酸度,造成细菌滋生。

    5.酒精类:建议疾病期间最好不要饮酒,因为各种含酒精的饮料可能降低免疫力,对疾病的恢复不利。

    建议疾病期间注意皮肤的卫生,注意饮食的调整,必要时到医院皮肤科进行诊断,还要遵医嘱给予抗真菌类药物进行治疗。

  • 盐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

     

    古人调味,先要用盐和梅,《尚书》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酸、苦、甘、辛、咸这五味之中,以咸为首,所以盐也是"百味之首"。

     

     

    有了盐之后,我们的食物才变得有滋有味。可是,我们在享受味蕾刺激的同时,也被食盐中的“钠”悄悄伤害了健康:“钠”元素摄入过多,让我们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

     

    怎样在兼顾美味的情况下,让自己吃得更健康?《生命时报》结合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杂志(BMJ)》的一项研究,教你健康吃盐。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肾内科主治医师 陈燊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师  宋新

     

    换种盐,每年减少45万人死亡

     

    《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发表了一篇模型研究,评估在中国用低钠盐取代普通盐(在餐桌上或在烹饪过程中使用的任意一种盐)的干预措施,对中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tti Marklund联合北京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中国食盐替代与中风研究(SSaSS)的数据,发现如果在中国使用含25%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食盐,将能每年减少45万例心血管死亡,减少了11%[1]。

     

    低钠盐是一种含钠较少的盐,一般使用25%~67%的氯化钾替换掉食盐中的氯化钠。

     

    使用低钠盐大约能降低5mmHg的收缩压和2mmHg的舒张压。在中国台湾进行的一项研究也显示,使用低钠盐与较少的心血管死亡相关[6]。

     

    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发现,每3名成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据估计,中国大约1/7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为高钠摄入,也就是盐吃多了[3]。而因此减少钠的摄入十分必要。

     

    低钠盐,每天可以吃多少?

     

    “低钠盐”,即在氯化钠(NaCl)、碘酸钾(KIO3)或碘化钾(KI)的基础上,添加了一定量的氯化钾和硫酸镁,低钠盐适当降低了食盐中的钠含量,增加了钾含量。

     

    正常成人每天钠需要量为2200毫克,我国成人一般日常摄入的食物本身大约含有钠1000毫克,需要从食盐中摄入的钠为1200毫克左右(大约3克食盐)。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摄入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上限是6克,而我国居民的摄入量远高于这一标准。因此,在营养师看来,即使吃低钠盐,也尽量控制在6克以内。

     

     

    低钠盐,3类人慎吃

     

    虽然食用低钠盐可降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不是人人皆宜。

     

    低钠盐中钠的含量减少了,为了不降低咸味,会添加钾。大多数情况下摄入钾离子是安全的,但以下三种情况除外。

     

    1.肾功能不好的人

     

    钾离子是通过肾脏排出体外的。

     

    当肾功能受损时,人体内的钾离子不能顺利排出,会在体内蓄积,久而久之就会出现血钾升高。当血钾超过5.5毫摩尔/升,就会对心血管造成威胁。

     

    2.服用“普利”及“沙坦”类降压药物

     

    高血压患者常用贝那普利、依那普利等、氯沙坦、缬沙坦等降压药,会抑制了体内的激素——醛固酮的作用,导致钾离子排出受阻,血钾也就自然升高。

     

    因此服用上述两种降压药物的同时,再食用低钠盐,高血钾的风险就会显著增加。

     

    3.服用螺内酯的人

     

    螺内酯是一种常用的利尿剂,也同时是一种降压药物,它也会抑制醛固酮发挥作用。

     

    因此,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也不宜多吃低钠盐。

     


    参考资料:
    [1] MARKLUND M, SINGH G, GREER R, et al. 2020. Estimated population wide benefits and risks in China of lowering sodium through potassium enriched salt substitution: modelling study. BMJ [J], 369: m824.
    [2] Newberry S J, Chung M, Anderson C A M, et al. Effects of dietary sodium and potassium intake on chronic disease outcomes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J].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 (AHRQ), 2018.
    [3] Mozaffarian D, Fahimi S, Singh G M, et al. Global sodium consumption and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caus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4, 371(7): 624-634.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