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孩子有这些表现,可能是哮喘

孩子有这些表现,可能是哮喘
发表人:京东健康

天气越来越暖和,是带孩子踏青的好时候。不过京东健康提醒大家:带着孩子外出的同时,也要警惕户外的一些过敏原环境诱发儿童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

Part1:为什么孩子已成为哮喘圈的“老病号”?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

哮喘儿童的气道反应性非常高,对外界的刺激,如冷空气、吸入花粉、灰尘、尘螨、动物皮毛、气候变化等十分敏感,可以引起气道的收缩、狭窄造成呼吸不畅,常在夜间或(和)凌晨发作或加剧。

很多人误以为哮喘是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多见,儿童得哮喘的少。其实,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我国儿童青少年哮喘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010年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为3.02%[1]

当前,我国儿童哮喘控制得仍不太理想,但仍有约30%的城市儿童哮喘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并有20%以上的儿童哮喘未达到良好控制[2]

由于不少家长对哮喘的认知仍有所欠缺,存在就诊不及时、治疗不规范、环境控制不理想等情况,不少孩子的哮喘病情总是时好时坏,年纪这么小就已经成为哮喘圈的“老病号”。

Part 2:孩子有哪些表现?可能是哮喘

很多家长朋友容易将支气管炎和儿童哮喘混淆,今天京东健康帮大家快速识别哮喘。

支气管炎与常见哮喘、不典型哮喘的区别[2,3,4]

疾病

症状

支气管炎

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胸闷变异性哮喘

典型症状

咳嗽、咳痰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夜间和清晨发作或加重

慢性咳嗽

胸闷

其他症状

喘息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才有可能出现气喘

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

病程>4周,咳嗽多发生在夜间或凌晨,常为刺激性咳嗽,存在持续气道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

病程>4周,无喘息、气促,肺部听诊无哮鸣音,存在气道高反应性,或/和可逆性呼气气流受限

因此,如果孩子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一定要高度警惕哮喘的可能,及时到呼吸内科做肺通气功能检测、过敏状态评估、气道炎症指标检测和胸部影像学检查。 

Part 3:哪些孩子容易患上哮喘?如何预防?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过敏体质、呼吸道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患上哮喘。

也就是说,当您的孩子经常患湿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或有哮喘和过敏的家族史等情况时,家长就该引起重视了。

哮喘虽然难治,但也可以早期预防,想要孩子不得哮喘,家长主要注意下面7点 [1]

1. 母亲孕期宜进食富含维生素 D和维生素 E的食物。

2. 母亲孕期及婴儿出生后避免烟草暴露。

3. 提倡自然分娩。

4. 鼓励母乳喂养。

5. 出生1年内婴儿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生素。

6. 母亲孕期和儿童生命早期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7. 避免二氧化氮( NO₂)、二氧化硫( SO₂)和细颗粒物( PM 2.5)等室内外环境污染物的暴露。

Part 4:孩子患了哮喘,怎么处理?

儿童哮喘发作大多具有季节性、反复性等特点和规律,家长要帮助孩子尽可能发现自己的发病特点,寻找可能的环境和过敏原诱发因素并进行回避。

比如感冒,接触尘螨花粉等过敏原,剧烈运动大笑哭闹等因素,容易诱发哮喘。

哮喘的本质是慢性气道炎症,需要长期的规范化治疗。

儿童哮喘发作时,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轻度哮喘发作时,可使用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SABA)类药物,以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气道阻塞症状。

中度至重度哮喘发作时,可使用短效β₂受体激动剂(SABA)和糖皮质激素(ICS)联合治疗,以迅速缓解症状并减轻气道炎症。

对于中至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如果规范使用SABA和糖皮质激素仍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可酌情考虑静脉使用茶碱类药物。在使用茶碱类药物时,应严格控制给药剂量及速度,注意监测心电图、电解质和血糖等[2,5]

需要提醒的是,遵医嘱、规范治疗是控制哮喘最有效的途径,家长应注意不可擅自停药。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战胜哮喘!

审核专家: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呼吸科主治医师董文芳

 

参考文献
[1]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等.上海儿童哮喘健康教育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9):641-646.DOl:10.3760/cma.j.cn101070-20210223-00213.
[2]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等.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诊治建议(2020年版)[J].中华儿科杂志,2020,58(09):708-717.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等.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9):641-646.DOl:10.3760/cma.j.cn101070-20230719-00017.
[4]韩鹏,申昆玲.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2022青少年哮喘管理解读[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4):260-265.DO1:10.3760/cma.j.cn101070-20221125-01329.
[5]上海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常用哮喘药物不良反应识别及预防专家共识[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1,36(20):1521-1528.D01:10.3760/cma.j.cn101070-20210720-00845.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老年人一活动就喘,大体上有几种可能,但怎样缓解,需要根据是什么疾病来判断!咱们一起来看看一活动就喘的可能性都有那些?

     

     

    一、心功能不全

     

    心衰病人,尤其是左心功能不全以及全心功能不全的病人,会出现一活动就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活动耐量下降的情况。而鉴别是否是心功能不全,除外症状以后,还需要有心脏彩超的支持,以及BNP的升高,可以诊断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的治疗,主要是改善症状及改善预后治疗。

     

    二、肺动脉高压

     

    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会出现活动后就喘的情况,诸如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的,肺栓塞后引起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肺动脉高压的诊断需要结合胸部x线或者胸部CT等发现肺动脉增宽,心脏彩超证实肺动脉压力升高,才能诊断。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主要是降低肺动脉高压以及延缓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

     

    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的患者,到肺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下,也会出现活动后就喘的情况,而慢阻肺的诊断,需要肺部CT以及肺功能的测定才能诊断,而诊断后的治疗,需要氧疗以及改善肺功能预后及对症处理。

     

    四、严重肺部感染

     

    严重的肺部感染,因为感染较重,也会出现活动后就喘的情况,此时诊断主要依据感染学的相关指标,比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降钙素原、肺部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治疗主要是抗感染以及对症处理,注意相关并发症。

     

    五、哮喘

     

    哮喘会出现活动后就喘,但哮喘的病人有明确的发作性的规律,诊断需要有肺功能测定以及影像学检查来诊断。治疗主要是缓解气道痉挛,以及相关并发症。

     

    六、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也会出现活动后就喘,因为神经官能症可以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表现,其诊断主要是排除器质性疾病才能确诊,治疗也主要是心理疏导、心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

     

    其他疾病也会出现活动后就喘的症状,比如甲亢,比如严重的恶病质,比如电解质紊乱等等,需要综合考虑,根据证据做出正确判断,并给以对症处理,才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

     

     

    活动后就喘,也需要因病试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引起胃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容易被忽视——幽门螺杆菌。

     

     

    我们的胃是一个高酸环境,一般情况下细菌很难在里面生存,但幽门螺杆菌是个例外,它能顽强地待在胃中,给身体捣乱,还会通过餐具、食物等进行传播。

     

    除了让你的胃受伤,一项新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还会悄悄影响血压。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为你解读幽门螺杆菌是如何影响健康的,并教你科学防住它。

     

    受访专家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成虹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杨爱明

    重庆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陈伟庆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副教授 孙凌宇

     

    幽门螺杆菌与高血压相关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联合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高血压相关[1]

     

     

    研究共纳入17100名受试者,他们全部接受了尿素呼吸试验和常规健康检查。结果发现,受试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7.75%。

     

    在校正了年龄、性别、高血压家族史、吸烟和饮酒状态、体重指数、血脂、肝肾功能、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

     

    • 未感染幽门螺杆菌者和感染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55.1%和57.5%;
    • 高血压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8.8%,高于非高血压人群(46.4%);
    • 与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相比,感染人群出现高血压的风险增加11.7%,平均舒张压高0.9毫米汞柱。

     

    研究还发现,幽门螺杆菌呈阳性的成年人血压明显高于呈阴性者;幽门螺杆菌感染还与较高的舒张压有关,与收缩压、平均动脉压无关。

     

    近一半国人被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其进入人胃内酸性环境后生长繁殖,会引起组织损伤,诱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感染后,大多数人无明显症状,有的会因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表现就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

     

     

    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目前我国人群感染率在40%~50%,多数患者在儿童期就被感染了。

     

    我国由于感染因素导致的癌症负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的癌症占45%,其感染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4~6倍。

     

    人体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正常的胃黏膜会产生炎症,即发生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数据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如不经治疗,部分患者会慢慢演变直至胃癌。

     

    感染后,胃黏膜细胞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它既可以在人的胃内生长和繁殖,也可在人类的粪便、唾液、牙垢和呕吐物中被检测出来。排出体外的幽门螺杆菌会污染水源和食物,苍蝇也可以通过接触粪便进而污染食物。

     

    4件事染上幽门螺杆菌

     

    俗话说,病从口入,对于幽门螺杆菌来说也是如此。

     

     

    在餐桌上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吃进去的细菌”,它的传染性很强,最常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

     

    在外就餐,若餐馆的碗筷消毒不达标,或几个人一起吃饭时不使用公筷,互相夹菜,都可能会造成传染。

     

    刺激性食物

     

    此类食物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

     

    生吃

     

    很多人钟爱西餐、日餐,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就吃,涮火锅肉还没烫熟就下肚了,这就为感染幽门螺杆菌埋下了隐患。

     

    接吻

     

    唾液中也可检测到幽门螺杆菌,如果情侣深度接吻,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将畅通无阻。

     

    5个细节预防感染

     

    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不必恐惧,只要规范治疗,90%以上患者可根除。

     

    建议以下6种情况根除幽门螺杆菌:

     

    ▶ 明确的消化性溃疡;

    ▶ 胃淋巴瘤;

    ▶ 胃癌;

    ▶ 胃大部切除术后;

    ▶ 长期服用镇痛药、计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 患有不明原因的血液病。

     

    预防幽门螺杆菌,最重要是管好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1.采用家庭分餐制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并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

     

    同时,应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2.注意饮食卫生

     

    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肉类,不喝生冷水。

     

     

    不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以及酒和辛辣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3.不要“口对口”喂饭

     

    杜绝用嘴喂孩子,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

     

    还有人会不自觉地用舌头感知食物温度,或在喂奶前先用奶嘴尝一口试试温度,有些家长还会跟孩子吃同一碗饭,这些习惯都应该摒弃。

     

    4.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必须洗手,避免幽门螺杆菌传播。情侣间亲热前,要充分清洁口腔。

     

    5.定期体检

     

    到医院体检时,可通过胃镜和碳13尿素呼气实验两种方式,有效检测幽门螺杆菌。一旦确诊,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对于年龄大于35岁、有胃癌家族史、有上胃肠道相关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以了解胃内情况。

     

    参考文献:
    [1]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the prevalence of hypertension in Chinese adults: The Dongfeng‐Tongji cohort. J Clin Hypertens, First published: 20 July 2020
  • 白血病,又被大家俗称为血癌,是一种由于造血干细胞出现异常而导致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白血病多发于儿童,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大概为4/10万,且每年以9000的增长速度持续攀升。白血病一般分为急性白血病(AL)和慢性白血病(CL),儿童一般患急性白血病的居多,约占80%。

     

     

    白血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极大,而且愈后差,这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如果早期及时发现治疗,白血病的治愈率还是极高的。

     

    因此,了解并掌握白血病发作的早期症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及时地发现白血病的存在。

     

    今天,我来给大家科普一下白血病早期的常见症状。

     

    如果自家孩子出现以下表现中的一种或多种,那可千万不要拖,一定要尽早就医!

     

    01贫血

     

    白血病的贫血症状经常在早期出现,根据患儿的病情,轻重不等。

     

    家长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会出现脸色苍白、手指甲发白以及皮肤和口唇黏膜发白的情况,稍微大点的孩子可能还会出现头晕、乏力的情况。

     

    大部分家长看到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可能会以为孩子只是因为营养不良而引起的贫血,只需要多补充营养就好了。


    但其实不然,这主要是由于患儿体内的红细胞生成被抑制了,所以会出现贫血的症状。

     

    同时,如果孩子突然出现运动后呼吸急促、心悸或是脸面水肿、虚弱等情况,也有可能是白血病的初期表现之一。

     

    02反复感染和发热

     

    患白血病的儿童,虽然体内的白细胞计数很高,但却是因为异常细胞正在不断替代健康的白细胞。

     

    因此,缺乏白细胞保护的白血病患儿比健康孩子更容易感染,且容易反复持续发作。

     

    如果孩子突然出现没有原因的发热或是感冒,且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体温不退反升,那么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03出血

     

    出血也是白血病预兆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主要是因为孩子体内造血系统受到破坏,血小板数量减少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因此很容易出血且难以止住。

     

    如果孩子在无明显磕碰的情况下,出现出血或是淤青的情况,一定要警惕是否是白血病在作祟,及早带孩子去检查。

     

    04无原因的无痛性肿大

     

    由于白血病细胞是在骨髓中恶性增生,并浸润至其他组织和器官,所以会导致患儿出现不明原因的身体某部位肿大,比如合并肝、脾大及淋巴结肿大。

     

    如果孩子感到右上腹肝区、左上腹脾区不适和疼痛,或是胸骨下端明显的压痛,或是检查发现有不明原因的肿大,这都可能是白血病发出的信号。


    05关节疼痛

     

    白血病会引起患者骨痛,对于儿童和成人来说,骨痛的部位和性质不同。

     

    儿童一般发生在四肢,疼痛比较剧烈而且局限。

     

    年龄较大的孩子一般可以自述关节疼痛症状,但对于无法言语的婴幼儿来说,则可体现为睡姿或是走路的异常。

     

    因为儿童骨髓腔内充满红髓,所以白血病细胞在髓腔内大量增殖后没有足够的余地可供扩展,于是就向骨皮质及邻近组织侵犯,因此儿童急性白血病的骨关节症状较成人多且严重。


    同时还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白血病患儿可能会出现眼痛、结膜充血、水肿、流泪、视力下降等眼部状况。

     

    由于白血病的发病症状较为多样复杂,且大部分症状都比较常见,因此很容易引起家长的忽视和医院的误诊。

     

    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以上五种表现,家长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早检查及早医治。

     

    同时,家里有肿瘤史的孩子更应该定期进行体检,注意饮食上的均衡,少吃高糖、油腻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 “男人40一枝花,女人40如残花。”

     

    这句话并不是夸大夸张,有科学表明,女人要比男人更加容易显老。

     

    若在芳华之时不好好保养,女人要面对的是松弛的皮肤、黝黑的肤色,甚至是颜色或深或浅的黄褐斑。

     

     

    而且由于生活的环境、生活的习惯不同,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女性要比其他亚洲国家的女性更容易有黄褐斑。

     

    而导致黄褐斑的发生,无非就是下面这4种情况,看看你中了多少条?

     

    一、黄褐斑发生的4大原因,注意避免和防护,防止皮肤老化

     

    1.更年期的来临

     

    很多女性朋友其实无法完全避免更年期的到来。

     

    女性朋友到达40岁后,会经常出现月经时间絮乱、肌肉的酸痛、情绪波动大、夜晚不容易睡眠等情况,这会影响到女性朋友的日常生活。

     

    随之引起更大的情绪波动,周而复始。情绪压力和身体原因,皮肤代谢缓慢,黑色素也开始沉淀在脸上。

     

    2.情绪波动大

     

    女性朋友很多还是偏向感性的,容易为一件事情生气、难过、痛苦。

     

    这些负面情绪会让身体的压力更大,无法保持身体的舒畅感,让身体和皮肤处于紧绷的状态,皮肤状态也逐渐下降。

     

     

    3.不做防晒

     

    像妈妈辈的人从贫苦生活一路走到现在,很多都没有做防晒的概念,实际上,黄褐斑的形成很大原因就是来源于日晒晒伤引起的。

     

    紫外线对皮肤有一定的伤害,会加速黑色素的分泌沉淀,导致黄褐斑的形成。

     

    4.有不良的饮食习惯

     

    不少年轻女孩都喜欢吃油炸、辛辣的食物,因为美味,但是这一时的快乐可能会刺激到黄褐斑的生长。

     

    因为油类食物食用过多会刺激皮脂油脂过剩,皮肤水物的不平衡也是皮肤屏障受损的第一步。

     

     

    二、独属于女性朋友的3种“零食”,秋冬可常吃,或淡化黄褐斑,亮白皮肤

     

    1.银耳桃胶红糖水

     

    将银耳、桃胶、红枣清洗处理之后用水煮至1个小时粘稠出胶,再放入百合、红糖进行熬煮10分钟。

     

    这一碗无论是哪个食材都是女性朋友的滋补品的糖水,正适合秋冬天冷哪个,滋阴养颜,减少皱纹、痘疮。

     

    2.百合杏仁露

     

    将百合、杏仁、黄豆、清水放入豆浆机打成豆浆,每天早上喝一杯,舒缓焦虑的心情,保持开心迎接新的一天。

     

    尤其对于熬夜后容易泛黄、暗沉的皮肤,有提亮肤色的作用。

     

    3.麦冬百合水

     

    这一款主要是祛心火,消痘降燥。

     

     

    对于容易发脾气、长痘痘的女性朋友而言,这是很好的消除额头痘痘的水,但是对于留下的黑色痘印是无法消除。食材是百合、麦的、红枣。

     

    不过我们都知道,如果食补的效果非常好,也就没有护肤品的存在了。

     

    而且有些时候因为生活工作上的忙碌,很多女性朋友难以给自己一个空闲的时间,煮一顿美颜餐给自己。

     

    只能不断的使用护肤品给皮肤补水保湿,但是黄褐斑并不是保湿就能解决的事情。

     

    黄褐斑是因为黑色素沉淀引起的,因此建议女性朋友在做完日常的护肤之后,补充皮肤营养补充剂,以营养素的形式为皮肤细胞进行“滋补”。

     

    利用里面的维生素C清除黑色素,利用烟酰胺对被破坏的皮肤细胞进行修复和补水保湿,最后利用美容界“扛把子”硒给皮肤上一层保护。

     

     

    防止外界的紫外线、灰尘等刺激皮肤底层细胞,减少日晒的危害和黄褐斑生成的几率。

     

    三、结语

     

    女人要学会对自己好一点,让自己变得更加漂亮,自信与开心是自己给自己的,每天照镜子看着漂亮的脸孔也会让自己心情愉悦不少。

     

    所以,要学会控制饮食,调整正确的饮食习惯以及补充皮肤细胞的营养剂,别忘了每天进行帮助出汗的有氧运动,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皮肤更有光泽感。

  • 小儿近视属于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和成人近视的特点有所不同。近视(近视眼)指眼睛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小儿近视指发病为儿童时期,存在调节异常,进展性,易受多因素干扰的特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日趋低龄化和严重化,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儿童青少年近视,是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问题。

     

     

    导致近视的原因

     

    1、用眼距离过近。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cm。

     

    2、用眼时间过长。一般主张连续看书写字或看电视30~40分钟就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3、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

     

    4、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调节的负担,经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5、躺着看书。两眼不在水平状态,眼与书本距离远近不一致,两眼视线上下左右均不一致,书本上的照度不均匀,都会使眼的调节紧张而且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这样可加重眼睛负担,日久就形成近视。

     

    6、营养不良。缺钙、锌、等维生素。

     

    近视的早期表现

     

    远距离视力的减退:对远处目标辨别不清,也因看远不清,故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室外活动,而对看书、看电子产品、玩玩具等室内活动的兴趣较大,这也反过来加深了近视的程度。

     

    揉眼、流泪:近视的孩子看电视、看书等时间长了之后喜欢揉眼睛、容易流眼泪,这是眼球过度调节而出现的视疲劳现象,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疲劳喊累的情况。

     

    眯缝眼、抬头纹:近视的孩子看远处时常使用额肌、眼睑肌及眼球外肌协助,常眯着眼睛看,或者较早的出现抬头纹。

     

    厌学情绪:有些学龄期儿童看书时距离很近还紧皱眉头,往往看书、学习缺乏耐受性,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无症状者:有些患儿由于长期的视力障碍,也未曾配戴过眼镜矫正,看不清、看不远已成为常态,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从未出现任何不便和不适,这种表面现象往往会掩盖真实的视力问题。

     

    眼前小黑影、眼球改变:如果儿童时期近视度数已经很高,患儿有时眼前会有小黑影飘动或者有闪光的感觉,有的孩子还会伴有眼球突出或单眼外斜视的情况。

     

    早期筛查的方法

     

     

    1. 视远发现法:选定一远方目标,经常观看,如果目标变得模糊、看不清时,说明视力开始减退。

     

    2. 小孔法:看不清的远方物体能通过小孔看清楚时,说明眼睛开始近视。

     

    3. 两眼对比法:可选定某一物体,相隔一段距离,经常检查双眼特别是单眼的视力情况,发现一眼视力减退,提示可能为近视。检查时应注意不要按压眼球。

     

  • 正常情况下人的产热和散热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如果人体的产热大于散热,那就会引起体温升高,临床上认为如果腋下测量体温>37.2℃,那就考虑为发热。 调节体温的中枢主要位于脑部,如果体温调节中枢出现了问题或者某些微生物产生了致热源都可以引起发热。

     

    很多人发热的时候,心里都比较害怕,担心会有产生什么后遗症,特别是婴幼儿,因为他们本身的发育不成熟,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甚至最近有传言说某些常用的退烧药对小儿的危害比较大,那真相到底如何呢?今天医者良言一文解除大家的疑惑。

     

     

    小儿退热药危害性很大,而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吗?

     

    目前来说小儿常用的退热药主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物的退热效果还可以,而且对于小儿来说也是比较安全的。

     

    从本质上来说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它们都具有退热、止痛、抗炎的作用,所以也被称之为解热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之所以能治疗疾病,主要和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有关,环氧化酶是前列腺合成的关键酶。

     

    在人体内环氧化酶(COX)主要有两种,即COX-1和COX-2,虽然看似这两种酶比较像,但是功能却大不一样。环氧化酶-1主要存在于血管、胃、肾脏等脏器中,主要的功能是促进某些物质分泌,具有保护胃肠粘膜、调节血小板聚集、调节外周阻力和肾脏血流的作用,环氧化酶-2就是一种比较坏的酶了,它能够促进前列腺素的生成,能够诱导炎症反应,可使血管扩张、组织水肿。

     

    正常情况下调节体温的主要神经是下丘脑,它能保持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平衡,体温升高的时候,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使升高的体温恢复到正常,但是这类药物对正常的体温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人发热的时候,多数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产生了致热源,它们能促使免疫细胞分泌前列腺素而增加产热,而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到退热的作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够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产生抗炎、解热、镇痛的药理作用。但是由于它们都抑制了环氧化酶-1的活性(要知道这种酶能够保护胃肠道、肾脏、肝脏),所以能引起胃肠道反应(比如恶心、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等)、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异常等。

     

    但是需要注意,虽然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并不是说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这些不良反应也明显。对乙酰氨基酚没有明显的胃肠道刺激,它之所以能有退热的作用主要是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对外周的环氧化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

     

    布洛芬被美国FDA推荐位比较安全的儿童退热药物,既然能得到推荐,那说明它也是比较安全的。当然了,我们说的安全是在推荐的剂量范围内,超过了推荐的量的时候,大多数药物也都不会再安全。

     

    可能提到对乙酰氨基酚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如果说扑热息痛,估计大家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用于年龄比较小的婴幼儿,而布洛芬主要用于6个月以上的小儿。

     

    综合以上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比较安全的小儿常用的退热药,但是大家也都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这个也是很难避免的。大多数药物如果在推荐的剂量下使用,也都是比较安全的。这就好比坐飞机吧,虽然它可能会出事,但是出事的概率是比较低的,我们总不能因为担心出事就取消飞机这个交通工具吧?所以退热药并没有说的危害这么大,可能是有些人别有用心夸大了它的不良反应。

     

     

    小儿体温多高能用退热药?

     

    之前我在儿科的时候,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发烧,就一直催促医生进行输液处理。即便采取了一些措施,因为小儿的体温没有明显的下降,这些家长们也都像热锅上的蚂蚁。

     

    不过发热并不是像大家想的对人体不利,发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反应,它可以帮助人体增强免疫力,加速新陈代谢,这样更有利于恢复健康。站在中医的角度来看,容易发热的小孩阳气比较足,他们通过发热可以把寒邪逼出体外。

     

    看看那些年龄大的人,他们体内即便存在感染,但是也不一定会有发热,因为他们的身体衰老了,对一些刺激不敏感,这就好比一个快死亡的人,你无论怎么打他,他都很难有什么反应,但是如果打的是年轻人,那这个人的反应肯定是比较明显的。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每年的发热一两次,反而更利于提高免疫力。

     

    可能不少人觉得发热会烧坏脑子、引起肺炎、脑膜炎等,但是需要注意发热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不是疾病,它本身并不会烧坏脑子、引起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发热只是一个表象。只要把引起发热的疾病治好,那人也就会退烧了。这就好比烧水一样,锅下的火只要一直在,无论你往锅里倒多少水,只要烧的时间足够长,那还是会起烧的。

     

    按照最新的指南,小儿发热不超过38.5℃,一般是不服用退热药的,而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退热,比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散热,也可以用退热贴。一般小儿发热体温超过了38.5℃,那就需要口服退热药退热。

     

    但是需要注意,在吃退热药的时候,两次口服药物的时间间隔应该超过4小时,而且每天退热药一天最多吃4次。吃退热药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缓解症状,但是它本身是不能治病的,只要去除引起发热的疾病,那体温自然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 有的家长认为,既然流感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那打了流感针,孩子就不会得流感了?这里要注意,我们用的词是“预防”,并不是完全阻断,虽然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疫苗的保护力可以达到100%,因此无法保证孩子接种后就肯定不得流感。

     

    而且,即使打了流感疫苗,接种后抗体增加到足以预防流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大概需要14-30天才能发挥保护效应,所以接种流感疫苗后的2-4周内还是会有得流感的可能。

     

    流感的潜伏期通常为 1~4 天,如果在疫苗产生抗体之前就已经感染了病毒,也会出现得流感的情况。由于普通感冒和轻症流感有相似症状,家长应学会识别孩子是否得了流感,以便早做处理。

     

    一般流感出现高烧的频率较高,部分可高达39℃-40℃,而且高烧往往会持续3-5天,吃退烧药也不容易降下来。常伴有呼吸道和全身症状如: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食欲也比较差,可能还会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重症还可能出现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此外,流感疫苗接种后产生的抗体水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而流感病毒的流行毒株可能每年都在变,不同地方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也不同,因此疫苗都是针对当年的流行毒株进行研制的。还有监测数据表明,流感病毒抗体大概只能维持一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即使新一季将流行的流毒株没有变化,也需要每年接种才能持续获得免疫力,获得有效保护。

     

    并且我们不能一味的单靠流感疫苗来保护自己,坚持良好的生活起居习惯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1.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嘱咐孩子勤洗手,避免触摸眼睛、口鼻等,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居家隔离: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家人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注意居家隔离,为避免交叉感染,应戴口罩、勤洗手、分开就餐、不共用毛巾,更不应带病上学、上班等;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不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

     

     

    3.注意均衡营养,适当运动,规律作息:营养均衡,饮食有节,注重顾护脾胃;多做运动,坚持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注意保暖防寒,适时增减衣物,保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

  • 晚上干咳厉害无法入睡有可能是空气干燥、咳嗽过敏性哮喘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引起的,需要针对病因通过加湿空气、使用抗过敏药物,以及止咳药物来治疗。

    • 空气干燥:如果室内空气过于干燥,容易导致咽喉黏膜干燥,会引起刺激性干咳,可以通过加湿空气的方法来缓解室内空气过度干燥的状态,有助于缓解干咳症状。
    • 咳嗽过敏性哮喘:主要是由于接触致敏物质之后,导致气道出现变态反应所引起的,可以使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利替嗪片等抗过敏药物来治疗。
    •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出现感染时,咽喉黏膜会出现充血、水肿,引起咳嗽的症状,伴有咽喉疼痛、发热等症状。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治疗的,可以自愈,但是如果干咳厉害可以服用止咳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溴己新片、枸橼酸喷托维林片等止咳药物治疗。

    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的病因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期间不要私自用药。

  • 现在肾不好的男人越来越多了,大部分人一提到肾虚,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夫妻生活过度,或者平时太累、压力太大了,其实肾脏健康跟我们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

      


    男人过了30岁以后,纷纷开始出现肾虚、体力不支等问题,如果你已经有腰酸背痛、白发增多、容易健忘、易出虚汗等问题,说明你的肾可能需要好好调理一番了。

     

    肾虚“加速器”发现了,与夫妻生活关系不大,这5类食物或是祸端

     

    过咸的食物

     

    相信很多人平时在吃东西的时候,都不会考虑这些食物会不会危害身体健康,大部分人觉得,知道食物味道可以,能填饱肚子就足够了。其实这种想法是时候该转换一下了,毕竟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如果在饮食上总想着凑合的话,那身体很快就会“报废”。

      
    食盐是一种调味品,但很多人却太过依赖盐分,平时爱吃重盐食物、腌制食品,这类食物确实更有滋有味,但对身体尤其是肾脏的伤害却不小,不仅会加重肾脏的代谢负担,还容易诱发肾病。

     

     

     

    各种饮料

     

    以前人们渴了,会主动找水喝,现在的人渴了,有各种各样的饮料供你选择。饮料的问世,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但却永远无法代替白开水。因为大部分饮料中都含有大量糖分甚至色素,平时把饮料当水喝,除了会影响钙质的吸收以外,还会对肾脏造成伤害。

      
    浓茶

     

    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喝茶能养生,平时总是茶杯不离手,以为这样就能长命百岁了。其实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喝茶的,喝茶的时间、茶的浓度都是有讲究的,如果一无所知,光顾着喝浓茶的话,反而会损伤肾脏健康,影响肾功能。

     

    高嘌呤食物

     

    众所周知,高嘌呤食物是诱发痛风的“罪魁祸首”,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人分不清哪些食物嘌呤“超标”。像动物内脏、红肉、骨头汤、海鲜、菌类等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平时若不注意忌口的话,体内尿酸超标,很容易堵塞肾小管,诱发肾病,希望你能管住嘴。

      

    刺激性食品

     

    对于有些人来说,食物味道越刺激,他们就越有食欲,那些无辣不欢的人,平时最爱吃的就是各种蘸满调味料的食物,但很多调味料都是需要肾脏来代谢出去的,经常吃的话,会增加肾脏的工作负担,不利于肾脏自我修复和调整。

     

    男人若想肾“强壮”,坚持一事、吃二物,肾功能会慢慢恢复

     

    及时排尿

     

    很多男性在忙的时候,如果有尿意也会憋着,想等工作完成再进行排尿,其实这种习惯是最伤肾的,因为尿液储存到一定程度,是会刺激和损害肾脏的,及时排尿才是最不费力的养肾方式。

      
    多吃黑米

     

    很多人平时喜欢把主食换成各种各样的粗粮,把紫米、黑米、糙米等一起混合煮,其中,黑米是有名的养肾“高手”,能滋阴补肾,男人平时适量食用,对肾功能有很多益处,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多吃大蒜

     

    大部分人吃大蒜,是因为大蒜的味道,很少有人知道大蒜的功效和价值。其实,大蒜并不仅仅是一种调味品,它除了能抗菌消炎之外,还能降低人体胆固醇,保护肾脏,男人若爱吃大蒜,好处多多。

      
    总结:相信大部分男性都比较重视肾脏的健康,其实肾功能强大不仅对人体健康有益,还能展现男性的魅力,希望大家平时都能保护好肾脏,少做伤肾事,多吃养肾食物。

  • 喝酒应酬、熬夜加班、食不定点……快节奏的生活不断侵耗着我们的身体,更在一点点地吞噬着我们的免疫力!不容瓦解的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是人体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异物,处理衰老、损伤等细胞的能力。

     

    一般体质虚弱、营养不良、精神萎靡、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情况的朋友免疫力往往都比较差。免疫力低下极易招致细菌、病毒、真菌等!

     

     

    经常听到某某保健品宣称,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甚至一些非处方药也在大肆的宣传。而免疫力低下的人群确实也不在少数,这也让这部分保健品和药品有了巨大的市场。但实际上,作为普通人,根本不用吃这些保健品或药品的,在平常生活中,注意饮食的调整,就能恢复正常的免疫力了。

     

    免疫力低下

     

    如果经常有感冒、头痛、腹泻等反反复复,且生一次病就需要很长时间恢复。这种情况不可小视,免疫力低下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容易生病,生病反过来也加重了机体的消耗,这是一种恶性循环,而通过药物治疗,又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式。

     

    人体免疫系统

     

    通俗讲,有一部分免疫力是先天性的,比如第一道防线是皮肤。第二道防线是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一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体天然的,不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敌人,谁来都防着,包括冠状病毒。

     

    另一重要部分是后天的第三道防线免疫系统,比如感染过水痘治愈后,就基本再也不会得水痘了,因为体内已经产生了抗体,这是后天获得的,用于保护机体不再受同种异物的入侵。但是第三道防线只针对某一种特定的外源微生物,而未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的人,根本没有对抗这一病毒的抗体,所以很明显,免疫系统只能干着急,得至少等15天,才能起作用。

     

    三道防线都失守,人就彻底沦陷了,只能请求外界药物干预治疗了。

     

    说的提高免疫力,一般是指先天免疫力降低。只能是提高第一和第二道防线,确切说是第二道防线,提高溶菌酶的活性,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所以,可参考以下6个方法,儿童同样适用:

     

    1、及时补水。皮肤和黏膜系统需要水的滋润,特别是粘膜系统,如果缺水,则不能正常分泌黏液,纤毛摆动能力也会减弱,不能及时的清除异物,人就容易生病。

     

    2、多食用含VC丰富的蔬菜水果。这一点多数人都知道,VC可增强免疫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性和变形能力,提高杀菌杀病毒的能力。如果VC不足,杀菌能力下降,人体也容易感染。

     

    3、营养均衡充足。比如感冒时是要清淡饮食,少吃各种油炸、熏烤、过甜的食品,但不代表不吃有营养的东西,因为对抗外界细菌病毒时,免疫细胞会大量的扩增,免疫因子也是,所以这时候营养一定需要跟上,肉、蛋、新鲜蔬菜水果尽可能平衡的跟上。

     

    4、食用多糖类食物。多糖类食物确实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但是最好的方法不是吃,而是静脉注射,吃进去,大部分的多糖就分解了,效果大打折扣了,但是也有报道称,口服也能提高溶菌酶的活性。所以比如香菇、木耳、灵芝等可以适当的吃,聊胜于无。

     

    5、保持充足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沐浴阳光,呼吸新鲜空气都能很好的帮助免疫系统恢复正常。

     

    6、对于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没别的办法,只能是等疫苗除了再注射了。疾病康复病人的血清也具有治疗效果。

     

     

    以上几点,尤其是前5点,其实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免疫力低下的人尤其应该照着做,并持续保持。养一个身强体壮的棒棒身体!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