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看懂肿瘤基因筛查报告
如何正确服用蜂巢素以最大化其健康益处?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呼吸内科 主任医师 林英翔
小儿肺炎与感冒有点相似,但其区别在于:
第一 、体温:
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度以上,并且持续达到2~3天以上,体温仍然不退,感冒也可以出现发热,但多数感冒的发热,是在38℃以下为多,持续时间也比较短,用退热效果也比较明显。
第二、精神状态:
宝宝患病的时候,一般精神状态比较好,但是如果说小儿患肺炎的时候,精神状态就欠佳,常烦躁、哭闹不安。
第三、咳嗽、呼吸:
呼吸方面的症状,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常引起呼吸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第四、查体:
由于宝宝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用耳朵就可以听到水泡音,肺炎患儿在吸气末往往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小儿感冒一般不会有这种声音。
第五、饮食:
宝宝感冒,饮食尚正常,或吃东西、吃奶减少。但患肺炎时,饮食显著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常因憋气而哭闹不安。
第六、睡眠:
宝宝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睡易醒,爱哭闹。
糖尿病,是一辈子的持久战吗?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耳鼻喉科 副主任医师 王冰
小孩鼻炎往往是由于免疫特点造成的。如果小孩能够注意平时的生活作息,加强运动增强抵抗力,有一部分小孩鼻炎是能够自愈的。对于急性鼻炎和急性鼻窦炎,往往在小孩长大的过程当中,随着鼻腔的宽敞程度加重,发病是会越来越少的。
临床上有些患儿,患有过敏性鼻炎,到青春期过敏性鼻炎往往能够好转,但是这种情况不是特别常见。因为过敏性鼻炎是这种过敏体质造成的,能够治愈的可能性不大,往往是终生伴发的。
绝大部分患有过敏性鼻炎的小朋友,想要让过敏性鼻炎在成长过程中逐步消失。最重要的是要控制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尤其是要有效的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性鼻炎一定要有效的避免接触过敏原,才能够使小朋友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发病越来越少。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谢鹏雁
胃肠炎分急性、慢性,急性发病在两周之内,慢性是指着迁延不愈长达4周以上。不叫长期胃肠炎,只有急性慢性之分。针对病因进行抗病原药物治疗,包括对于细菌、病毒和蠕虫类的直接治疗。治疗胃肠炎最主要的是补液,不让水电解质失衡,避免和减少一些酸性的饮料,或者茶、咖啡这类物质。长时间患腹泻的病人可能会造成机体其他系统的障碍。
在诊断带状疱疹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症状来判断:第一、明显的神经痛,伴局部淋巴结肿大。第二、有时需要和单纯疱疹来进行鉴别,单纯疱疹容易发生于皮肤和黏膜交界部位,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容易破,疼痛不明显,多见于发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偶尔也和接触性皮炎相混淆。而接触性皮炎是有明显的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第三、带状疱疹表现为簇集成群水疱,延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中间皮肤正常。第四、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著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多次复发的病史,而且没有明显的免疫缺陷的就是说这样的情况。
视频简介
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肛肠科 副主任医师 曹锡本
中医完全用泻药治便秘是错误的,因为个体病人的情况不一样,患者的便秘有的是热,有的是虚热,有的是属于精液亏损引起的,还有的是气虚,所以在用药上不能一概用泻药。
用泻药只能让患者越陷越便秘,而且有的病人甚至造成肠道的其他疾病,所以在治疗上,需辨证施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消化内科 主任医师 白杨
少数急性胃肠炎有可能转归为慢性胃肠炎。常见于拖延治疗和不配合治疗的患者,故对急性胃肠炎的患者,建议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而导致不良后果。
因此出现急性胃肠炎后,一定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要做好生活护理,以促进疾病康复,比如患者应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如果有呕泻等症状,失水较多则需要补充液体和供给鲜果汁、藕粉、米汤、蛋汤等流质食物,酌情多饮开水、淡盐水。
此外,为了避免胃肠道发酵胀气,急性期应忌食牛肉等易产气食物,尽量减少蔗糖的摄入,也应注意饮食卫生,忌食高脂肪、油煎、炸及辛辣的鱼肉、含纤维素较多的蔬菜、水果、食物和调味品等。
10岁小朋友椎管内肿瘤,手术前真的很纠结 #手术日常 搜索#郑帅的生活 一起学#健康科普
室性早搏与房性早搏是两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起源部位的不同。
室性早搏起源于心室,表现为心室肌肉提前收缩,导致心电图上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ST段和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房性早搏起源于心房,表现为心房肌肉提前收缩,心电图上出现提前出现的P'波,PR间期可以正常或异常。P波后可以有QRS波,也可以没有QRS波。
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都可以见于正常人群,也可以见于器质性疾病患者。
在诊断方面,可以通过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来明确。
治疗方面,室性早搏需要前往正规医院心血管科就诊,根据患者症状和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对于无明显症状、未出现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可以暂不特殊处理,密切观察;对于有器质性病变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及时治疗,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如胺碘酮、利多卡因等)和射频消融治疗。
房性早搏患者可以服用倍他乐克、心律平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如不熬夜、不喝酒抽烟、不喝茶叶和咖啡等刺激性饮料,保持良好心态。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且每天发作的心脏早搏次数较多,可以考虑射频消融手术。
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室性早搏,作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频发情况不容忽视。频繁的室性早搏可能对心脏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我们应充分了解其严重性,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首先,我们要明确,频发室性早搏通常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如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此外,一些非心脏病因素,如电解质紊乱、精神焦虑、过度饮酒等,也可能导致室性早搏。
为了避免室性早搏的频发,我们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其次,要限制咖啡因等兴奋性饮料的摄入;此外,还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当出现室性早搏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评估室性早搏的频率、心肌缺血和心功能减低等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可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等,以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
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可能需要进行射频消融等治疗。射频消融术可以彻底消除室性早搏触发病变,避免心功能恶化。
总之,对于频发室性早搏,我们要提高警惕,积极预防,及时就医,以保障心脏健康。
近年来,心律失常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其中,室性早搏是心律失常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针对室性早搏的治疗,传统西医主要依靠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而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逐渐受到关注,其中,参松养心胶囊作为一种中成药,在治疗室性早搏方面展现出良好的疗效。
参松养心胶囊是一种由多种中药材制成的中成药,具有调节心脏功能、抗心律失常、改善心悸等症状的作用。其成分通过多离子通道及非离子通道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室性早搏的发作次数,改善心功能。
2014年,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轻中度收缩性心功能不全伴室性早搏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参松养心胶囊在减少室性早搏次数、提高室性早搏下降率、改善心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且安全性良好。
参松养心胶囊的疗效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认可,为室性早搏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发展,相信在心律失常的治疗方面会有更多突破。
对于室性早搏患者来说,除了药物治疗外,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都有助于改善病情。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室性早搏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相信在未来的医学研究中,会有更多成果出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方案。
室性早搏,这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困扰着许多患者,无论是健康人还是心脏病患者都可能遭遇。那么,室性早搏三联律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和治疗呢?
室性早搏三联律,顾名思义,是指室性早搏连续发生三次,且每次早搏之间的时间间隔大致相同。这种情况在健康人群中较为罕见,但在心脏病患者中较为常见。那么,如何判断室性早搏三联律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呢?
首先,医生会通过心电图来评估室性早搏三联律的性质。如果心电图显示多源性室性早搏、成对或连续出现的室性早搏、RonT现象、特宽型室性早搏等特征,则提示室性早搏三联律可能为病理性的,需要及时治疗。
针对病理性的室性早搏三联律,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等。非药物治疗方面,医生会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如心肌梗死后或心肌病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心脏功能、心律失常的程度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室性早搏三联律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控制室性早搏三联律的症状,降低患者的心血管风险。
室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脏跳动的提前和异常,给患者带来不适感。面对室性早搏,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帮助改善室性早搏的症状。
首先,调整生活方式是改善室性早搏的重要一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助于减轻室性早搏的发生。此外,避免过度饮酒和吸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也是改善室性早搏的有效方法。
其次,药物治疗是治疗室性早搏的常用方法。针对不同患者的情况,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对于部分症状较重的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成为改善室性早搏的最佳选择。手术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等。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消除室性早搏的起源,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保养也是改善室性早搏的重要环节。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同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总之,面对室性早搏,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注意日常保养,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频发室性早搏,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却与我们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室性早搏,顾名思义,就是心室肌的过早收缩,它可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却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并非所有的室性早搏都会导致猝死。但是,当室性早搏频繁发作时,它就会增加心脏猝死的风险。这是因为,频繁的室性早搏会导致心脏射血效率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等。
那么,频繁的室性早搏具体有哪些危害呢?首先,心室颤动是室性早搏最严重的后果之一。心室颤动是一种快速而紊乱的心律,如果不及时进行电击除颤,就会导致患者迅速死亡。其次,室性心动过速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它会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头晕、胸闷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晕厥和休克。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室性早搏呢?首先,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其次,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此外,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也是及时发现和治疗室性早搏的重要手段。
总之,频繁的室性早搏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它可能会对我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我们需要提高对室性早搏的认识,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才能保障我们的健康。
室性早搏,这个名字听起来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实际上,它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那么,室性早搏究竟是不是心脏病呢?这取决于其背后的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室性早搏。室性早搏是指在心脏正常的搏动节律下,心室提前发生的搏动。这种情况下,心脏的跳动会变得不规则,给人一种“心跳漏了一拍”的感觉。
室性早搏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部分与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有关,这部分情况下,室性早搏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心脏病。例如,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室性早搏的发生。
然而,也有一些室性早搏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如贫血、低钾血症、甲状腺机能亢进、运动和情绪紧张等。在这种情况下,室性早搏并不是心脏病,而是一种生理现象。
那么,如何判断室性早搏是否为心脏病呢?这需要通过专业的检查来判断。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磁共振等。
对于室性早搏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部分暂时不需要治疗,只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则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症状,如美西律、普罗帕酮、胺碘酮等。此外,针对原发病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建议患者戒烟限酒,少喝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此外,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偶尔吃无盐餐,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少吃辣椒等。
总之,室性早搏是否为心脏病取决于其背后的原因。对于室性早搏,患者不必过于恐慌,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心脏室上速,顾名思义,是一种起源于心脏上部的快速心律失常。其病因复杂,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先天性异常:心脏传导系统先天存在缺陷,导致异常的传导通路形成,如房室旁道、房室结双径路等。
2. 病理性因素:心脏瓣膜病、心肌病、心包炎等疾病可能导致心脏传导系统受损,引发室上速。
3. 激素影响: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素水平升高、电解质紊乱等激素因素也可能引发室上速。
4. 生活因素: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诱发室上速。
5.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能导致室上速。
室上速的治疗方法包括:
1. 非药物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导管消融等。
2. 药物治疗:通过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室上速发作,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3. 电生理治疗:通过导管消融等方法,阻断异常的传导通路,治疗室上速。
4.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预防室上速的发生,应注意以下方面: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吸烟、饮酒等。
2.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瓣膜病等。
3.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室上速。
早搏,又称过早搏动或期外收缩,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指的是心脏在正常跳动规律之外,突然出现的一次或多次提前跳动。正常心脏跳动间隔时间基本相等,而早搏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规律,导致心跳提前。
早搏的成因多样,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疾病因素等。心理因素如情绪激动、紧张、焦虑等,生理因素如过度劳累、睡眠不足、饮食不当等,疾病因素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等。此外,某些药物、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也可能引发早搏。
早搏的症状表现因人而异,轻者可能没有明显不适,重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对于早搏的诊断,心电图是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以明确早搏的类型和程度。
治疗早搏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非药物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植入等。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预防早搏的发生,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其次,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食物。此外,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也是预防早搏的重要措施。
总之,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和治疗早搏具有重要意义。
室性早搏三联律,这种心律失常情况不容忽视。它指的是在正常心跳之后,连续出现两次早搏,这种状况属于较为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
为了明确诊断,医生会建议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评估室性早搏的数量和起源。此外,还需要进行电解质测试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确定病因。
治疗方面,主要针对原发的心脏疾病和电解质紊乱。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胺碘酮、利多卡因、美西律等,以及β受体阻滞剂。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建议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情绪波动,戒烟限酒,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在饮食方面,应保持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肉、鸡肉、鸭肉等,同时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强身体素质。
室性早搏三联律的病因众多,包括情绪紧张、兴奋、熬夜、疲劳、饮酒、喝咖啡等,以及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因此,对于出现室性早搏三联律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积极治疗室性早搏三联律,很容易发展为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甚至导致心脏骤停。因此,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