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日常如何避免心律失常发生?

日常如何避免心律失常发生?
发表人:杨士伟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脏疾病,这种疾病可单独发病也可以与心血管疾病伴发,严重者还有造成心脏衰竭的风险,所以对于心律失常的预防必不可少,心律失常的预防措施有:

第一、定期检查

心律失常如果不检查是很难发现的,所以患者要在平时定期的去做体检,尤其是对于年纪大的人,定期的检查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健康。

第二、生活规律、合理运动

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睡眠。运动要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过量运动。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饮食要定时定量。节制性生活,不饮浓茶、不吸烟。

第三、保持平稳的情绪

情绪不稳定或者暴躁会引发疾病发生,也会让已经患有疾病的患者病情加重

第四、正确用药

擅自改药量容易给身体造成伤害。因此我们在用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医嘱。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多种心脏疾病,对于心律失常来说,绝大多数没有遗传性,可能与身体情况、心脏情况、环境、工作压力、睡眠质量等生活因素有关。因此心律失常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

    第一:避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不要因为患了心律失常而忧心忡忡,因为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心律失常也是可以控制的。

    第二: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宜清淡,少辛辣;不宜暴饮暴食;少饮浓茶、咖啡、冷饮等;戒烟、戒酒。

    第三: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心律失常患者应减少劳累,保证睡眠充足。适当地进行锻炼,对心律失常患者而言,绝不是运动量越大对身体越好,要本着“量力而动”的原则,不可勉强运动或活动过量。中老年人宜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较柔和的运动。

    第四:定期体检。很多心律失常患者没有心慌、胸闷等典型症状,是在体检时才发现心律失常的。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是否需要住院治疗,需要对心律失常进行评估再决定。有效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性质、严重程度、是否具有器质性病变、是否对健康安全带来影响等综合分析,采取有效治疗方法。

    大部分的心律失常,比如偶发的早搏、频繁发作的早搏、阵发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等,这些心律失常在发作时,都不需要住院治疗,有一些在门诊治疗就可以。即使是心房纤颤,也可以在门诊用药治疗,定期复查。

    但是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比如出现了三度或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有预激综合症、心室扑动、心室颤动。这类心律失常,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非常大,一旦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所以这类心律失常一旦发生,需要立即住院抢救。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主要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负荷心电图、食管电生理、心腔电生理、基因检测等检查来确诊。

    第一种、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

    第二种、动态心电图,即24h心电图,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心律失常检查方式,可以明确大部分的心律失常。通过连续、动态的观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观察每时每刻的心跳变化。

    第三种、负荷心电图,可提高心律失常的诊断率。

    第四种、食管电生理,这是一种无创且简单易行的心脏电生理检查,通过对食管电极的刺激诱发心律失常,可以随时开启并终止心律失常,帮助进一步明确病因。

    第五种、心腔电生理,这是评价心脏电生理功能的精确有创方法,即可明确诊断,同时还指导导管消融和药物治疗。

    第六种、基因检测,它对某些遗传性心律失常的确诊有一定的价值。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不建议饮酒。临床上,有很多的心律失常患者,都是由于过量饮酒导致病发的。

    由于酒精能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阻力,而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肌血液的重要通道,当过量饮酒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在心肌供血不足的基础上,就会导致心脏起搏传导系统异常、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心肌细胞代谢紊乱等病理变化,最终引发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早搏、房颤、传导阻滞等种种心律失常。

    另外,酒精可以刺激大脑皮层使之产生兴奋感,比如平常很内敛、安静的人饮酒后行为不受自我控制,会产生兴奋感做出平时不会做的事情,如高声歌唱、大声说话等,造成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引发心律失常,所以不建议心律失常患者大量饮酒。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是否需要治疗,还得看自觉症状的轻重。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则需要及时治疗。

    第一、出现头晕、乏力、气短、呕吐甚至晕厥等与心跳缓慢明显相关的症状,不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第二、心动过缓明显,每分钟心跳经常低于50次,活动后也不能升高,此时即使没有明显不适也需治疗,以改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避免其功能受损。

    第三、既有心动过缓,又有阵发性心动过速,尽管心动过缓时无症状,但治疗心动过速用药后会使心动过缓程度加重。

    第四、出现过很短暂的心脏停搏情况,因为当心脏停搏超过三秒,就可能导致病人意识丧失等严重后果。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罗亚玮

    预防心力衰竭的急性发生在日常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预防感冒:在感冒流行季节或者是气温骤变的时候,患者要尽量减少外出,出门时应该佩戴口罩并且适当增减衣物。患者还应当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如果发生了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会非常容易使病情急剧恶化。现在有流感疫苗,建议患者在病情稳定的时候可以打疫苗来减少感冒的发生。

    第二、适量活动:得了心衰还是可以活动的。心衰的患者,尤其是稳定期,一定要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在活动中也要避免出现活动过多过猛,尽量不要参加特别剧烈的对抗性的活动,以免发生心衰的突然加重。

    第三、饮食应当少油腻,多吃蔬菜水果:对于心衰的患者,控制盐的摄入是非常重要的,盐摄入过多会增加体液的储留,加重水肿。一般来说,慢性稳定的心衰患者一天之内的盐要控制在6克以内。

    第四、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包括戒烟戒酒、保持平稳的心态、情绪不易过于激动。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罗亚玮


    一部分心脏病可以治愈,和病因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一些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早期发现并且在没有引起心脏结构严重损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微创的介入封堵手术以及外科的修补手术治疗,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对于心律失常的患者,如果是室上性心动过速,能够发现旁道传导的具体位置,从而进行电生理射频消融术,也可以进行彻底的根治,而不会复发。


    一些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尽早给予介入封堵或者手术修补,完全纠正了心脏结构的异常,就基本可以和正常人一样。
    如果是心脏瓣膜疾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这一类的心脏病,如果症状比较轻,通过瓣膜修复也可以治愈。严重的心脏瓣膜病有可能要进行瓣膜置换术。


    冠心病的患者通过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者是冠状动脉搭桥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不能够完全治愈,属于慢性疾病,而对于心衰的患者也是没有办法治愈的,但是可以在综合治疗的干预下改善患者的愈后,从而提高远期的存活率。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梁金锐

    在临床上通常大多数患者不会给他吃这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当然这里边可能有一些患者自身长期吃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不齐的患者长期吃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

    对发生过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发生过猝死的患者,或者是有冠心病、心肌梗死,搭过桥、放过支架的患者,这些患者一旦发生了心律失常,都是基本上是恶性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猝死。

    所以这些患者需要长期吃药,而对大多数心律不齐或者心律失常的患者而言,我们的药物由于副作用比较多,所以一般不建议永久的接受药物的治疗。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患者可以运动,不过运动的类型及运动强度取决于所患心律失常的类型。并且运动频率推荐每周4~5 次,每次20~30分钟的低运动量耐力运动,或每周3次以上中等量耐力运动,每次持续40~60分钟。心律失常患者运动还需要注意:

    第一、心律失常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经过正规药物治疗使病情得以控制后再参加锻炼。

    第二、运动的强度、持续时间及运动量要循序渐进,运动量掌握在小到中等度。如果运动量过大,导致心脏应激性增加,会诱发器质性心律失常。

    第三、一般来说,患有心律失常的人适合做的运动有:散步、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保健操等。

    第四、运动中应保证自我感觉良好,不伴有胸闷、胸痛、气慌、气短和咳嗽、疲劳等,若有上述不适出现,则应立即停止运动。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除药物及其他临床治疗措施外,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也不容忽视。

    第一、合理休息及控制情绪

    心脏的搏动也受精神神经因素的影响,精神不安、紧张激动会影响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心律失常,因此要注意自我情绪调节。另外要养成按时作息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第二、适量运动

    可以运动,但要注意量力而行,不勉强运动或运动过量,不做剧烈及竞赛性活动,若有胸闷、胸痛、气慌等不适出现,应立即停止运动。

    第三、养成好的饮食及排便习惯

    限制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应多食用新鲜蔬菜及水果,禁食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调味品。另外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第四、正确服药

    一定要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擅自增减剂量,因为抗心律失常药物既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又有促心律失常作用。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