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律失常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呢?

心律失常需要做什么检查确诊呢?
发表人:京东健康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主要通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负荷心电图、食管电生理、心腔电生理、基因检测等检查来确诊。

第一种、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有效和最常用的方法。

第二种、动态心电图,即24h心电图,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心律失常检查方式,可以明确大部分的心律失常。通过连续、动态的观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观察每时每刻的心跳变化。

第三种、负荷心电图,可提高心律失常的诊断率。

第四种、食管电生理,这是一种无创且简单易行的心脏电生理检查,通过对食管电极的刺激诱发心律失常,可以随时开启并终止心律失常,帮助进一步明确病因。

第五种、心腔电生理,这是评价心脏电生理功能的精确有创方法,即可明确诊断,同时还指导导管消融和药物治疗。

第六种、基因检测,它对某些遗传性心律失常的确诊有一定的价值。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等多种心脏疾病,对于心律失常来说,绝大多数没有遗传性,可能与身体情况、心脏情况、环境、工作压力、睡眠质量等生活因素有关。因此心律失常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

    第一:避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不要因为患了心律失常而忧心忡忡,因为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心律失常也是可以控制的。

    第二:注意合理安排饮食。宜清淡,少辛辣;不宜暴饮暴食;少饮浓茶、咖啡、冷饮等;戒烟、戒酒。

    第三: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心律失常患者应减少劳累,保证睡眠充足。适当地进行锻炼,对心律失常患者而言,绝不是运动量越大对身体越好,要本着“量力而动”的原则,不可勉强运动或活动过量。中老年人宜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较柔和的运动。

    第四:定期体检。很多心律失常患者没有心慌、胸闷等典型症状,是在体检时才发现心律失常的。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是否需要住院治疗,需要对心律失常进行评估再决定。有效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性质、严重程度、是否具有器质性病变、是否对健康安全带来影响等综合分析,采取有效治疗方法。

    大部分的心律失常,比如偶发的早搏、频繁发作的早搏、阵发性的室上性心动过速等,这些心律失常在发作时,都不需要住院治疗,有一些在门诊治疗就可以。即使是心房纤颤,也可以在门诊用药治疗,定期复查。

    但是比较严重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导致的,比如出现了三度或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有预激综合症、心室扑动、心室颤动。这类心律失常,对心脏血流动力学影响非常大,一旦处理不及时,还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所以这类心律失常一旦发生,需要立即住院抢救。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沈爱东

    一般冠心病可以通过心电图看出异常,但是不能通过心电图来确诊。

    冠心病的患者心电图也可能是正常的,虽然是正常,但是绝对不能说心电图正常就排除了冠心病的可能,冠心病患者更应关注的是心电图的一些动态的变化,而不是一次单一的一份心电图是否有缺血的表现。

    有的即使患上了严重的冠心病,在不发作心绞痛的时候心电图也会是完全正常的;有时即使正在发作心绞痛,甚至出现心肌梗死,心电图有的表现也不是很严重的不正常。

    冠心病患者在安静状态下,可能不发作,这时心脏冠状动脉的供血可以,满足心脏的一些需氧的要求,这时做心电图可以是完全正常的。而对于正在发作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患者,临床上也确实有部分患者心电图表现为假正常化,所以冠心病的诊断不能光靠心电图的诊断,而要根据其他的一些检查,包括血液的检查等等。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疾病,而且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特别高。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心律失常,主要从几个方面考量:

    第一、既往病史和原发病

    如果心律失常为首次发作,既往健康,未患过心脏病、糖尿病、甲亢等疾病,可观察一段时间。相反,则要引起重视。

    第二、发作诱因

    如果心律失常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发热、大量饮酒、喝咖啡等类似行为之后出现,则属于正常现象。相反,若查不出明显诱因,应进一步检查。

    第三、起病快慢及持续时间

    一般心律失常若起病迅猛且持续时间较长,则多表现病情较急、较重,应及早就医。

    第四、频发或偶发

    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与病情轻重关系密切。若每分钟发作5次以上,则提示病情较重,不可掉以轻心。

    第五、伴有症状

    若发作时伴有头晕、胸闷、多汗或四肢发冷、抽搐等,则提示病情较重、较急。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中日友好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李琳

    适合心肌缺血患者做的检查有:

    第一、心电图,心电图是最常用的明确心肌缺血的手段。但是心电图也有一些缺点,如果患者不是正在发生心肌缺血,心电图可能不发现异常的情况,不能明确的诊断。

    第二、心脏彩超,心脏彩超诊断心肌缺血是通过室壁的运动来判断的,假如正在发作心肌缺血,做心脏彩超能看到室壁运动异常,也能够诊断心肌缺血。

    第三、心肌核素显像,心肌核素显像是核医学科进行的检查,是准确的、可靠的能够反应心肌是否存在缺血的检查。

    第四、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是明确冠状动脉是否存在病变及狭窄的金标准。

    无论上面哪种手段初步判断出患者存在心肌缺血,最后都需要冠脉造影来明确。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罗亚玮


    心电图可以查出一部分心脏病,也不是所有的心脏病都有心电图的异常表现。


    心电图是心内科医生非常重要的武器,也是临床上常用的检测方法,借助心电图可以用来诊断很多心脏病,比如临床上很常见的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室、心房肥大。如果是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发病时做心电图,是可能检查出来的,因为心绞痛发作的时候,心电图可以表现为T波的双向倒置,ST段的压低或者是抬高。


    但是并不是所有心脏方面的病情变化,都可以通过心电图来检查出来。对于结构性的心脏病,比如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等,还需要结合心脏彩超等才能够判定。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会导致患者长时间出现心慌、胸闷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但对于这类病症,目前只能通过药物等方式减轻病症对患者的影响。常用治疗方式有:

    第一、病因治疗

    针对引发病因进行治疗,比如纠正心脏病理改变、调整异常病理生理功能等。

    第二、药物治疗

    通常对于相对缓慢的心律失常患者,可以使用增强心肌自律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出现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可以使用减慢传导的药物。

    第三、非药物治疗

    心律失常患者还可以选择心脏起搏器、电除颤、射频消融等多种方式,但是需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四、导管治疗

    这种治疗方式适合针对非急症的患者,可以选择半择期的手术。心律失常患者在进行治疗前,需要先进行全面的治疗评估,然后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果后,再选择合适的机会进行相应手术操作。

  • 视频简介: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梁金锐

     

    发生了心律不齐,最简单的办法是即刻赶快做一个体表心电图。心电图的检查可以快速的帮医生诊断心律不齐的特点和心律不齐的性质,也就是说很容易找到心律不齐的原因。

     

    如果做一个普通的体表心电图发现不了心律不齐的表现,可以采用一个叫24小时心电图的办法,在临床上也都叫它holter,这个holter可以长期的监测心跳,一般是用24小时,甚至48小时监测。

     

    现在也有一些很新式的埋藏式监测心律不齐的器械,比如说可以做三年的心律不齐的监测。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杨士伟

    心律失常在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发生过,只不过有的症状轻,有的症状重,因此了解出现心律失常的一些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心脏问题

    冠状动脉疾病、其他心脏病和以前的心脏手术、心脏瓣膜异常、心力衰竭等其他心脏损伤是几乎所有类型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第二、高血压

    高血压会增加患冠状动脉疾病的风险,也可能导致左心室壁变硬和变厚,这可能会改变电脉冲穿过心脏的方式。

    第三、甲状腺

    甲状腺过度活跃导致的甲亢,产生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也可能导致快速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低下或激素水平低,也会可能导致慢性心律失常。

    第四、药物

    某些非处方止咳和感冒药,以及某些处方药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的发展。

    第五、兴奋剂

    咖啡因,尼古丁和其他兴奋剂可以使心脏跳得更快,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心律失常的发展。

  •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积水潭医院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徐新娜

    心脏神经官能症需要进行心电图的检查,通过心电图的检查可以明确患者有没有器质性的心律失常的疾病,包括窦性的心律失常,房性或者室性的早搏,或者心动过速等。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在临床上的诊断,首先是要除外器质性的心脏疾病,心电图就是可以帮助诊断或是排除器质性心脏病,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心脏神经官能症在临床上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会由于人格的因素,心理社会的因素而诱发,表现为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的症状,会出现胸闷,心前区的疼痛,呼吸困难,伴有失眠、多汗、耳鸣等。

    对于初步怀疑神经官能症的患者,应该到心内科进行检查,除了心电图还需要进行其他的化验检查,以及心脏彩超、冠脉影像的检查等,来除外器质性心脏病。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