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张清友
如果怀疑室间隔缺损需要做以下检查:
第一、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能够确诊室间隔缺损的大小类型,制定效应治疗方案,是选择介入封堵术、开胸修补术,还是选择随诊观察就可以。
第二、心电图检查,能够看到室间隔缺损引起来心室肥厚,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有没有合并心律失常等情况。
第三、X线检查,通过X线可以了解室间隔缺损引起的心脏大小,了解肺部有没有合并感染、肺血增多等情况,从而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第四、心导管检查,对于复杂的室间隔缺损,也就是室间隔缺损不典型的才进行,否则直接可以根据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进行确诊。完成这些检查后,确诊为室间隔缺损,根据医生判断决定治疗方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张清友
室间隔缺损的平均寿命和缺损的大小以及缺损是否早期干预有关。
如果缺损的大小比较小,或室间隔缺损及时得到手术治疗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孩子的寿命;但是如果室间隔缺损发现较晚,或患者出现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可能就会使寿命有明显缩短。
因此建议室间隔缺损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性治疗,防止出现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和心衰的发生。在除了规范治疗,平常还要注意饮食的控制、预防感染,减少运动量,减少心脏负担。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张清友
室间隔缺损可以治好,这是肯定的。因为室间隔缺损属于常见的先天心脏病,是由于心室之间发育出现障碍引起来的,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但是该病是可以彻底治愈的,不需要过度的担心。
如果缺损不严重,有能够自愈的可能性,而如果缺损的部位是在干下行,或者是比较大的室间隔缺损,一般要选择手术进行干预。手术干预的方式分为微创的介入封堵术,就是从大腿跟通过封堵器把缺损堵上,还有开胸的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但是无论是微创的介入封堵术,还是开胸的室间隔缺损修补术,都可以使室间隔缺损得到完全的纠正,使孩子的心脏完全恢复,而且没有什么明显的后遗症和并发症,所以说室间隔缺损是可以治愈的。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张清友
室间隔缺损术后大多没有后遗症,只有一小部分有后遗症。
因为室间隔缺损属于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左右心室之间存在缺口所引起,治疗以手术方式为主,但是术后有少部分孩子出现后遗症,比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这种干下行的室间隔缺损,因为与主动脉瓣的距离太近,有一部分在手术过程中,会造成传导束的受损,从而出现传导阻滞,比如严重的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补片或者选择封堵器的大小不合适,出现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但是后遗症的发生几率非常低,所以不需要过于担心。
对于年龄较小缺损程度不严重者可以观察,因为有自然愈合的可能性,不能自然愈合的是年龄比较大的孩子,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方式分为微创的介入封堵术和开胸的室间隔缺损的修补术这两种,选择根据缺损的大小和缺损的部位进行决定。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张清友
室间隔缺损的护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饮食。尤其是大的室间隔缺损的孩子,护理、饮食一定要注意限制水分的摄入,防止水分在体内的淤积,从而加重心力衰竭的可能性,所以一定要限制液量,对于大型的室间隔缺损要保持皮肤干燥,防止出现过多水分摄入,加重心力衰竭。还要保证营养的摄入,多吃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肉、鱼。
第二、控制活动量。大的室间隔缺损会引起孩子的心力衰竭,而如果运动量再增加,那会使心脏的做功明显增加,加重心力衰竭,从而影响疾病的恢复和生长发育。
第三、时刻观察身体发育情况。定期去医院里进行体检,如果有身高、体重消瘦的情况就意味着需要采取干预措施或者服用药物,或者进行手术。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张清友
室间隔缺损是患者的心脏左、右心室室间隔不完整,从而影响左、右心室血流动力紊乱导致的疾病,属于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类型。
室间隔缺损根据缺损的位置,可分为膜周部室间隔缺损、肌部室间隔缺损和干下型室间隔缺损三种,如果缺损不是很严重,一般不会产生有明显的不适,但是如果缺损的部位比较大,就可能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疾病的发病几率就明显的增高。
如果患者的病情不是特别严重,有能够自愈的可能,自己能够长上。但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会需要进行手术的干预和治疗,以免给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张清友
室间隔缺损不需要长期吃药,室间隔缺损患者在没有手术之前,如果缺损面积比较小,不影响孩子的活动,也没影响到生长发育和反复得肺炎的情况,不用特殊的药物进行处理,然后等它自然愈合,这是处理方式。
如果室间隔缺损面积比较大,出现明显的呼吸急促、反复肺炎、浮肿、少尿、呼吸困难,先在手术之前服用改善心脏功能的药物,包括利尿剂、福塞米、地高辛以及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合并心律失常进行处理。这种药物在手术完全纠正以后,孩子的心衰症状会得到改善,心脏大小恢复正常以后,可以停药,所以不需要终生服用药物。
孩子术后是不是服用药物,还要根据孩子手术的效果、心脏大小恢复的正常情况决定,所以还需要进行定期进行医院的随访,决定服药的疗程和时间。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张清友
室间隔缺损不治会有影响。
即便是小的室间隔缺损,由于左右心室的压力间差比较大,会出现高速的血液分流,高速的血液分流对于心脏的内膜有损伤,因此容易出现心内膜感染。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如果比较大的室间隔缺损,不仅出现心内膜炎,还会出现左边的血液都跑到右边去,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肺部的血液增多以后,反复出现肺炎,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严重的室间隔缺损会出现心力衰竭、呼吸急促、肝脏肿大浮肿、少尿、活动耐力下降等,有少部分会出现肺动脉高压、脂肝。一旦出现肺动脉高压,就失去手术机会。
另外还有部分会出现心包积液、心律失常等并发症,所以室间隔缺损都需要处理。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张清友
室间隔缺损的身体多久复查1次,要根据室间隔缺损的严重程度造成的影响来进行分析。如果室间隔缺损不是特别严重,缺损的面积比较小,3~5mm的缺口,对身体的生长、发育影响都比较小,孩子也没有明显的心衰的症状,这种孩子建议1年复查1次。
如果4岁以后还是不能够治愈,就要选择手术进行干预。可以选择微创的介入封堵术,也可以选择开胸手术,但是如果室间隔缺损的面积较大,缺损面积在5mm以上的患者,治愈的可能性相对比较小,而且由于左向右分流导致的左心血量减少,孩子会出现生长发育障碍,会出现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右心血量增多,反复的肺炎,这种孩子复查就比较频繁。
要了解孩子的心脏功能,必要的时候进行药物干预,防止出现生长发育障碍,防止出现明显的器质性衰竭,防止肺动脉压力增高太过迅速,可以服用药物,比如利尿剂、强心药物,改善心脏重构降低肺动脉高压的药物,比如ACEI。这种孩子的复查可能就比较频繁,比如3个月复查1次,或者是1个月复查1次,从而来决定最佳的手术时间。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张清友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产检能够查出来。尤其现在胎儿超声心动图广泛采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可以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四维超声等检查方法来进行明确。
因为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对于比较明显的室间隔缺损,诊断的几率非常高,但是由于受到孕周、孩子大小、在宫内体位影响,有时候小的室间隔缺损在胎儿时期可能会出现漏诊,这也是有可能的。
室间隔缺损具有一定遗传性,因此对有家族遗传史的孕妇要定期进行产检,或孕妇在怀孕期间感染过病毒,有酗酒、吸烟不良行为,或有过感染、接触过放射线等,孕妇都应该进行胎儿筛查疾病,确定是不是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因为有些室间隔缺损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有自然愈合的可能性,因此要定期复查,而且如果发现了之后要及时进行处理,以免对孩子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
视频简介
作者信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儿科 主任医师 张清友
婴儿室间隔缺损术后注意的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定期复查。室间隔缺损术后半年之内还会出现心脏的增大、心功能的减低的情况。因此,术后还要定期的复查,遵医嘱服用药物,继续服用改善心脏功能的药物,如地高辛、呋塞米、ACEI类的药物,使心脏恢复正常大小。
第二、饮食控制。要限制液体的过分摄入,过分摄入水分,孩子术后心功能的恢复会受到影响,而且心脏大小恢复程度也会变得比较缓慢。
第三、术后避免着凉,防止出现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从而加重对心肌的负担。
第四、避免剧烈运动。术后增加运动量,对心脏功能恢复不好。另外,介入封堵术室间隔缺损,半年之内都不能进行剧烈的活动,防止由于剧烈活动,引起来封堵器的脱落或者移位。
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简称VSD)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指的是心脏的室间隔(分隔左右心室的壁)存在缺损。这种缺陷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引起一系列症状。
那么,室间隔缺损该如何治疗呢?以下是三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 一般治疗
对于症状较轻、缺损较小的患者,可以考虑一般治疗。这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定期监测身体变化、定期到医院检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通过这些措施,有助于促进室间隔缺损的自然闭合。
2. 手术治疗
对于室间隔缺损较大的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案。手术方法包括介入治疗和心内直视手术。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技术将补片送入心脏,修补缺损;心内直视手术则需要开胸手术,将补片缝合在缺损处。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心脏功能,缓解症状。
3. 并发症治疗
室间隔缺损可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需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治疗。例如,心力衰竭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控制病情。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定期复查
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监测心脏功能和缺损情况。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预防并发症。
(3)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可能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引发病情恶化。
总之,室间隔缺损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做好日常保养,提高生活质量。
室间隔缺损,作为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其影响不仅局限于患者本身,还可能波及到家庭后代。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室间隔缺损对生育的影响,包括疾病本身、治疗方法、遗传因素等方面。
首先,室间隔缺损本身并不直接影响生育能力。然而,由于其可能导致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从而间接影响患者的生育健康。例如,心功能不全可能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肺动脉高压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缺氧。
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方法主要有微创介入封堵术和外科开胸修补术。微创介入封堵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仅适用于较小的室间隔缺损。外科开胸修补术则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室间隔缺损,但手术风险相对较高。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室间隔缺损患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孕期要密切关注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进行产前诊断,以评估胎儿是否受到母体疾病的影响。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保养也非常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劳累等,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室间隔缺损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就诊,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此外,患者还需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室间隔缺损虽然不影响生育能力,但其对生育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患者应积极寻求专业治疗,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保健,以确保母婴健康。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一些症状会逐渐显现出来。
首先,喂养困难、体重不增和生长发育迟缓是室间隔缺损常见的早期症状。这主要是由于心脏分流导致心脏负担加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生长发育。
其次,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功能下降的症状,如呼吸急促、多汗、乏力等。在活动后,这些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
此外,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以及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等问题。
对于室间隔缺损的治疗,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逐渐增加运动量,术后3个月内避免过度劳累,以免诱发心力衰竭。
2. 关注气候变化,尽量避免公共场所和呼吸道感染。
3. 注意休息,监测体温和心率的变化。
4. 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
5. 饮食调理:婴幼儿应加强喂养,儿童应摄入高蛋白、易消化的均衡饮食。
总之,室间隔缺损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得到诊断和治疗。
宝宝的心脏健康一直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在众多先天性心脏病中,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是比较常见的两种。那么,这两种疾病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我们将从发病位置、临床表现、治疗建议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正常情况下,心脏由四个房室组成,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这四个房室之间通过间隔隔开,类似于房子的墙壁。先天性心脏病导致墙壁上出现缺口或缺损,就称为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是指右心房和左心房之间的间隔缺损,而室间隔缺损则是指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的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在发病位置上有所不同,导致其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房间隔缺损的杂音位置相对较轻柔,因为两个房室之间的压力差更小。而且,房间隔缺损的位置更高一些,所以杂音位置在第二、三肋之间。而室间隔缺损的杂音更响,位置更偏下一些,大概在第三、四肋之间。此外,由于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的压力差更大,室间隔缺损对心脏的影响也相对更大。
在病情较轻的情况下,无论是房间隔缺损还是室间隔缺损,患者除了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外,一般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但如果病情较为严重,室间隔缺损患者可能会出现发育障碍、运动后心悸、肺部感染等情况,甚至可能出现心衰竭。而房间隔缺损患者可能会出现气急、乏力等症状。
对于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的治疗,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症状和预防感染,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则是治疗缺损本身的有效方法。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除了积极治疗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总之,房间隔缺损和室间隔缺损都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家长们要关注宝宝的心脏健康,一旦发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室间隔肌部缺损,作为一种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其严重程度与缺损范围密切相关。较大的缺损会导致血液从左心室向右心室分流,增加心脏负担,若不及时治疗,甚至可能引发心力衰竭。
室间隔缺损的形成,主要源于胚胎发育期间室间隔肌部发育不全。根据缺损面积,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轻度缺损可能无明显症状,而中度以上缺损则可能出现心悸、乏力、活动耐力下降等症状。因此,早期发现并治疗至关重要。
针对室间隔肌部缺损,治疗手段主要包括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介入治疗通常采用伞状封堵器进行封堵,创伤小,风险低;手术治疗则需开胸进行修补,创伤较大,恢复较慢。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而定。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注意休息,适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不必要的创伤。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确保病情稳定。
室间隔肌部缺损虽为严重疾病,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