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汗腺在人体中几乎遍布全身,一般来说,通过运动的方式,我们很容易将体内的汗液排出。这是因为在运动的过程当中,我们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会变得活跃,此时,身体的新陈代谢速度就会加快,在这种情况下,体内的有机代谢产物就会迅速被排出。
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其实不难发现,生活中一部分人稍微一动就大汗淋漓,而还有一部分人,即使天气很热也不怎么出汗,那么这两类人群,哪一类更加健康呢?
其实,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汗,未必是好事,因为人体本身具有一定的平衡作用,在天气比较热的时候,身体出汗可以适当调节体温,但若是体温处于正常范围,却依然动不动就出汗,那么极有可能是身体阴虚的表现。同时,若是平日里身体不怎么出汗,也并不意味着身体比较健康,因为这类人比普通人更加畏寒,这也是体内阳气不足的表现。
那么为什么在相同的温度下有人出汗多,而有的人出汗少呢?一般来说,这主要是受以下3个因素的影响。
1.疾病因素
无论是经常出汗还是不爱流汗,都有可能是受到了疾病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若是经常容易出汗,可能是甲状腺疾病导致的,当甲状腺受到损伤后,很容易导致体内的激素分泌异常,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影响到汗液的正常分泌,从而出现容易流汗的现象。
而出汗少则有可能是受皮肤病的影响,生活中常见的鱼鳞病、硬皮病或皮肤萎缩,都有可能导致患者的排汗量减少。
2.心理因素
现在的生活节奏比较快,一些年轻人往往面临着更大的压力,这就导致一部分朋友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当中,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人体的交叉神经持续兴奋,从而使人体的温度调节出现异常,此时人体的排汗量就会受到影响。
3.气血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肾阳虚的朋友一般不容易出汗,即使在炎热的夏季,这类朋友的出汗量往往也比较少,这主要是由于体内缺乏阳气导致的,对于这一类人来说,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给身体补充阳气,并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与之相反,若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汗,则有可能是肾阴虚的表现,这类朋友往往处于气血亏虚的状态当中,因此,经常出现潮热盗汗的现象,对于这类人来说,平日里需要多给身体补充气血。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潜意识里认为出汗是身体排毒的表现,事实上,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人体的汗液当中并没有毒素,一般来说,汗液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水分、尿素、钠、钾等物质,因此,我们并不能将出汗与排毒划等号。同时,出汗过多与出汗过少都可能与身体健康状态有关,建议大家平时引起重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汗液其实是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产物。皮肤是人体最大的防御器官,同时通过皮肤将人体内的一些毒素排出体外。那么,是不是出越多的汗就对人越好呢?其实不是的,中医上讲发汗太过,是耗气伤津的,因为津血同源,气随血脱。
前些天在针灸科门诊接诊了这样一位患者,王某,女,30岁,生产后6个月,听别人说发汗法对身体有益,就去了当地一个专门发汗的诊所,进行为期2周的发汗排毒治疗,第8天发汗治疗之后,忽然发现自己说话不清楚,且有舌头的活动不利,四肢活动均无明显异常,查头颅MRI 未见明显异常,为求中医治疗,就来了针灸科,通过详问病史后发现该患者气血不足。我们都知道,产后多虚,该患者就属于这种体质,因此在通过大量的发汗排毒治疗后加重了其气血不足的状况。
中医上讲津血同源,津液与血都源于饮食的精气,并且相互资生,相互作用,津液耗损常使气血同时亏虚,因此气血不能上荣于舌窍则出现了舌头的活动不利及说话不清楚。
同时结合患者的舌、脉均属气血不足之征。治疗上以补益气血为基本原则,予中药口服及针刺治疗约2周后,患者症状基本缓解。这是很典型的一个案例,足以可见过度发汗的弊端。但这也与其体质虚弱密切相关,并不是所有的发汗者都会出现这样的症状。
既然如此,不出汗是不是就好?自然也是不行的,上面提到了发汗其实是新陈代谢的过程,所以发汗要适度,适量的发汗对人体是有好处的。比如:《伤寒论》就提到风寒感冒,恶寒无汗时要发汗,选用麻黄汤,有汗时就要选用发汗力度较小的桂枝汤治疗,同时,发汗中强调“蛰蛰汗出”,就是指轻微的发汗,使腠理适度开合,营卫和则表证解。
但是也强调了要避免“亡汗”现象的发生。而临床上医生们也确实是这样运用的,因此医生提倡适度发汗。如果不可避免会大汗淋漓,一定要及时补充水分,及时补充一些淡盐水或者糖盐水,维持体内的水钠失衡,也就是西医上讲的避免电解质紊乱。
胡须是身体的附属物,与其它的毛发一样,需要不停地修剪、生长,完成其固有的新陈代谢。胡须是男人的象征,所以拥有健康的胡须,也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不同的人群,可能胡须生长的速度不太一样,这也就导致人们剃胡须的时候,每天的频率也不太一样。比如,有的人一天需要剃一次胡须,而有的人两天才剃一次胡须,相比这两种不同的方式,究竟哪一种方式对人的身体更健康呢?这3个健康常识需了解清楚。
胡须、头发,其实是一类物质,只不过相比头发来说,胡须受到的影响因素会更多一些。通常来讲,胡须与雄激素有一定的联系,特别是雄激素分泌旺盛的人,可能毛发相对而言要更为浓密一些。
但是,这并不代表雄激素分泌越多,就是一件好事,因为有时候雄激素分泌多了,反而会对毛囊造成不利的影响,可能会出现毛囊堵塞,甚至还会导致脱发等问题出现。所以,胡须的生长速度可以从侧面反映人体的激素分泌水平,不要过分高兴,也不要掉以轻心。
有的人可能不喜欢留胡须,所以会选择一天剪一次胡须,但是有的人喜欢留着胡须,所以选择两天剪一次,不过这都不是主要的。因为,一天一次或者两天一次本来没有太大的区别,除非是因为其它的原因,导致自己必须将胡须修剪掉,否则是没有严格的评价标准的。
胡须的生长速度跟一个人的睡眠、精神状态、压力等,都有着明显的关系,所以当你发现自己的胡须生长比较快的时候,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最近是不是没有休息好,或者是否存在内分泌代谢失调等,如果排除了这些问题,基本上可以认定,身体的新陈代谢比较好,是健康的一种外在表现。
胡须的生长状况,其实对健康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因此,建议大家在平时呵护胡须的时候,不要一次修剪得太勤,除非是在公共场合,必要的时候可以修改一下。
绝大多数时候,留一点儿胡须,对于代谢、皮肤保养等,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在此提醒大家,胡须生长太快或太慢,背后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健康“密码”,需要大家去发掘,从细节去观察自己的健康,才能够及时发现健康问题。
一般来说,夏季炎热,出汗多一点是正常现象。因为汗是调节人体温度的重要物质,当温度升高时,通过排泄汗液,使人体温度相对恒定。
《黄帝内经》中记载,人与人之间是有个体差异的,比如体质偏胖的人就会更容易出汗,而体质偏瘦的人就不容易出汗,这都属于正常范畴。
但是,有很多人会"出虚汗",出虚汗跟正常的出汗可不一样,出汗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出虚汗却是不正常的表现。
那么怎样区分"出汗"与"出虚汗"呢?
出汗:大部分是由于温度高而产生的,相当于被动出汗。
出虚汗:不受温度的影响,导致全身或局部出汗。比如自汗、盗汗等。
(自汗是指本身不热、也没有运动,还是会出汗,同时还容易疲劳、感冒、心慌,特别怕风怕冷。是气虚的表现。而盗汗是指夜晚一睡着就出汗,是阴虚的表现。)
中医认为:虚汗流越多,身体则越虚!而出汗部位的不同,也能反映出不同的身体健康,如果你身体的这3个地方出汗多,那么就要小心是否"病也跟着来"。
1、鼻子出汗多——肺气不足
鼻子总爱出汗,并且汗多,说明身体缺少肺气,是肺功能不足的表现。而肺气不足主要是因为天生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造成的。
建议:每天需要多运动,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把氧气输送到全身的每一个部位,还可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可以多食木耳、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保持营养充足
2、颈部出汗——内分泌失调
颈部的汗腺分布非常稀少,所以很少有人颈部会出汗。如果你的颈部经常出汗,那么就要小心是否是内分泌出现了问题。
建议:最好去医院接受全面检查,尤其是激素水平的检查。
平时调节内分泌主要从饮食、运动上入手,饮食上要多吃新鲜果蔬、高蛋白类的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同时多参加各种运动锻炼,增加免疫力,不熬夜,保持心情愉快。
3、 手心、脚心出汗——气虚血虚
情绪紧张、激动、害怕导致的手心或脚心出汗过多。中医认为,这可能是脾失运化、脾胃湿热、血虚的表现。
中医推荐小妙招:
中医认为,顺则补、逆则泻。所以,我们可以在每天餐后进行按揉腹部,先顺时针揉36圈,再逆时针揉24圈。
另外,可以多吃温补的食物,同时学会放松心情,避免因精神紧张而过度出汗。
到了炎热的夏季,大汗淋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温度升高,身体需要散热,所以毛孔会加大排汗量,经常会有人说,自己没动也会出汗,这是身体开启的散热模式。
但是,生活中也会有一些人,出现了一些异于常人的现象。比如,有的人不动就出汗,且不分春夏秋冬,有的人却怎么也不会出汗。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人,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呢?老中医告诉你3个健康常识,需仔细了解,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
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能够进行新陈代谢,依靠的是阴阳调和,只有这样才会将身体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否则毒素会在身体不断聚集,最后给身体的五脏六腑带来麻烦。
对于动不动就出汗的人,说明体虚,因为阴气过重,而阳气过弱,这就是典型的虚弱体质,所以出的汗也被称之为虚汗。
另外,有的人怎么也不会出汗,与体虚之人刚好相反,导致体内的水分不足,所以皮肤会尽可能地减少发汗,以此来保住体内的水分,故而会表现出少量的发汗现象。
气血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气血相伴相随,为人体提供营养、氧气,所以气血不畅的人,身体健康就会出现故障。汗液是气血排出的代谢废物,经由皮肤表面的毛孔散发,但是有些人会频繁出汗,这不是因为气血旺盛的缘故。
相反,因为体内的气血不和,所以身体会表现得比较虚弱,这个时候出的汗也可以视为虚汗。
另外,有的人不喜欢出汗,因为气血不畅,不能够及时将代谢废物从体内排出体外,所以会表现出无汗,这种人多会伴随有湿热,属于体内湿气比较重的一类人。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很多看不见的经络,这些经络会受到激素的调节,比如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还有肾上腺素、胰岛素、雌激素、雄激素等,这些激素在体内形成了一道无形的网,调节着身体的新陈代谢。
但是,如果哪一种激素的分泌增多或者减少,均可以导致出汗量增加或者减少。所以,内分泌失调的人,就会表现出出汗频繁,即使不活动也会如此。
另外,有的人出汗很少,也跟某些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系。所以,导致出汗异常的背后因素,还应该考虑内分泌调节失衡。
很多人一到冬天,就会手脚冰冷,特别是女性朋友,就更加明显了。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会容易怕冷,手脚冰凉呢?按照中医的观点,气血两虚、肾阳虚、气滞血瘀的人,临床会出现手脚冰凉。
如果怕冷的症状比较严重,需要及时就医,根据具体症状,通过服用补肾益气、补血、活血类的药物等来进行调理,同时配合食疗,对于那些症状并不严重的人来说,可以多注意保暖,通过饮食来进行调理。
手脚冰凉的人吃点什么调节身体比较好?
1、阳虚体质
一般手脚冰凉的人,大多是先天禀赋不足,从小畏寒深冷,属于阳虚体质。
临床表现:经常畏冷、四肢不温、口淡不渴、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或大便清稀、尿清长、腰酸腿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
饮食调理:经常喝当归生姜羊肉汤、红糖生姜水等。多吃补阳的食物,如鸡肉、羊肉、狗肉、鹿肉、鸽肉等。
适当多吃些动物瘦肉、鱼、豆类、芹菜、香菇、大枣、黑木耳等富含铁的食品。多摄入含碘丰富的海带、鱼虾、海蜇、牡蛎等。
药物调理:可在中医指导下,选择温阳益气药物,比如制附子、桂枝、肉桂、鹿茸、巴戟天、肉苁蓉等。
2、长期生活在阴寒环境或着凉
还有一种手脚冰凉的情况,主要是后天形成的,与长期在寒冷的环境下或者穿衣太少受寒等原因有关。
饮食调理:在中医指导下,服用大枣、当归、阿胶、鹿茸、冬虫夏草、蛤蚧、胡桃、益智仁、杜仲等,多吃燥热类的食物,如牛肉、羊肉、生姜红糖水、生姜煲汤等。多吃一些补气血的食物,例如红枣、红糖、桂圆等。
局部加温治疗,如穿棉袜、棉手套,注意保暖,早晚用温水泡手足,或者用生姜、花椒、艾叶、辣椒等熬水外洗手足等,或采取针灸的办法,如龙蛇灸。
对于因为受寒引起的手脚冰凉,一般通过饮食调理,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运动,多晒太阳,多出汗,有条件的朋友,可以每天晚上泡泡脚,或者去汗蒸,排出身体里边的湿气,一般能够慢慢调理好身体,当然,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还是不建议个人随意用药,以免起到反作用。
如果一个人都不出汗的话,那才是不正常的。在室外走不到五分钟,不少人都会汗流浃背,人的手掌、脚掌、头、脖颈等都是比较容易出汗的区域。对于出汗,我们把所有的出汗都归结于“排毒”,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想法。有些部位出汗是排毒,但是如果只是某些部位老出汗,那我们就有必要重视起来了,它可能是身体患了某些疾病的预兆。
人为什么会出汗?为什么有些汗比较臭?
正常情况下的出汗,主要是为了调节人的体温,防止体温过高对人体器官的伤害,所以要通过出汗这种方式来“排汗”。通常情况下,人在紧张、温度较高的时候都会有这种现象。有的人出汗多,有的人出汗少,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所导致的。
有些人尤其是男性打完球后出汗脚臭,这不是汗液的问题,而是汗液遇到了皮肤上的细菌或者是衣服的材质所导致的,汗液和细菌,汗液和衣服发生化反应,有时候会导致汗变臭,所以,建议大家要注意卫生了。如果平时比较注意卫生,出的汗还是比较臭的话,就应该去医院检查了。但是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一些异常的出汗现象,主要是温度不高,活动较少,心情比较平静的情况下,别人都不出汗,自己却不停出汗的情况。
身体这些部位不正常的出汗现象,可能会影响生活的正常运转
手掌、脚掌、腋窝等个别地方的原发性出汗
人的身体个别地方出汗被称作“原发性出汗”,意思也就是说,如果你的手掌、脚掌或者是腋窝总是在正常情况下不由自主的出汗,而这个时候身体其他部位则不出汗。这种现象虽然对健康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却会对我们平时的生活、社交等带来尴尬和困扰。出现这种情况的话,我们可以使用有收敛作用的沐浴露或者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焦虑的药物。
全身性的没有原因的继发性出汗
这种异常的出汗现象是身体哪儿都比较容易出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冠心病、心衰等的病情,出现这种现象一定要及时就诊,确认病情。
除了文中提到的几种不正常的出汗现象,另外,低血糖患者有时候也会出大量的“虚汗”,这个时候有必要补充一些能量。总的来说,入股哟经常性的全身异常出汗,或者是某个部位异常出汗,可能会是某些疾病引起的,应该注重起来。
心脏病是全世界范围内三大重要疾病之一,我们往往能够看到或者听到某某人因为心脏病突发而不省人事,而且有很多的足球运动员在进行激烈比赛中的时候突然心脏病突发而离开了我们,心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心脏病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因为以前可能从事着比较操劳的工作,或者是因为先天性的心脏问题从而导致了在中老年阶段会出现心脏病。心脏病患者发病起来是很痛的,因为心脏是人体器官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心跳暂停了人也就升天了。
1、适量运动是心脏病患者最好的药:心脏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不爱运动,研究表明,一直坐着不动的,患心脏病的概率比活动者高出2倍。运动可以让心脏的血管延长并扩张,有效果的改善供氧状况,改善血液中的脂质代谢。运动也有助于心肌代谢,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和代谢功能。德国有专家报道指出,心脏病病人如果每周可以规律的运动,在一年之后,85&的患者不会出现其他的心脏问题,然而那些通过手术治疗的显示比率仅仅为70%。
2、心脏病人定期运动能延长寿命:新的研究表明,相比于那些整天窝在家里面看电视的中年人来说,那些有规律的步行或者缓慢跑步的中年人,他们的死亡的危险低了很多。如果在60岁以上的人规律性的做运动,和其他同年龄的人危险减少了35%,而对于那些吸烟或者有血管疾病的人来说,概率可以减少为45%。
3、心脏病患者适合的运动的方法: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扩张,从而达到降低血压,预防心脏病的效果。但是每次的话量不能太多,基本上800-2000米这个距离是比较正常的。速度的话和平时走路的速度差不多就行了。身体比较好的人可以选择慢跑,慢跑对于心肺功能的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如果在慢跑过程中感觉到心脏难受了应立即暂停,不要过量就行。
生命在于运动,即使心脏病患者也要进行微量的运动,不要觉得可能运动了累了心脏受不了了,适当的运动也是对心脏有良好的作用,只是运动的时候不要过量,或者说出现难受立即停止,要尽力而为,增强自己的体质,减少发病的概率。
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我们人体通过流汗的方式来适当的调节我们的体温,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更是如此。但是,除了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出汗以外,还有一些情况,明明不该出汗,却也是汗流不止。这种时候,对于这种异常现象的流汗,我们就需要多多注意了。有关专家讲,身体的哪些部位出现了异常,通过出汗就能判断出来。
第一:手心、脚心出汗
可能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现象,就是手心脚心经常出汗。首先,对于这个问题,中医专家认为,这是血虚造成的。中医上讲,因为脾胃的失调,对摄入体内的食物进行不了很好的运化作用,所以就会造成体内湿热血虚现象的发生。当遇到紧急事件发生的时候,因为情绪的激动或者是内心的恐惧,都很容易引起手心和脚心的出汗。
所以,建议大家在调节心态的同时,还要每天进行腹部的按摩。不要吃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过饱。
第二:胸口出汗
如果,你在安静的时候胸口经常出汗,并且经常需要换衣服才能保证胸口干燥的话,有可能是你的脾胃失调引起的。中医上讲,当脾胃失调时,血液循环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循环的速度会变得非常的慢,容易导致体内的氧气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淤堵的现象。
所以建议大家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缓解一下压力,饮食上要多多注意,不要吃太多油腻的东西,适当的吃一些水果蔬菜。这样的话可以很好的缓解胸口出汗的这个症状。
第三:背部出汗
对生理知识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其实在我们的背部,汗腺的分布是相当少的。如果,有的人背部容易出汗的话,很有可能是身体达到了极度疲劳的阶段。或者是身体太过于虚弱,体内的阴阳之气都不够充足,不能够供人体所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首先要进行食补来把体内的阴阳之气调节上去。饮食上不仅要加强营养,并且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建议可以在睡前做一做瑜伽,来相应地改善一下。
除了以上这些部位出汗外,可能还有的人会出现其他部位的出汗。比如:鼻子出汗,可能是我们体内的肺气不足,中医上讲肺气不足需要进行食补来调理补气的。换句话说,在西医上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免疫力低下,所以我们一定要增强我们的体力免疫力,来抵御外界病菌的侵袭。
对于有一些人群来说,还没有进行多少体力活动,额头上就是满头的大汗。如果额头上经常出汗的汗的话,大夫说可能就是肝阳太过于旺盛而引起的。建议额头经常出汗的人,在平时一定不要随意的发脾气,要保持心平气和,并且还要保持睡眠质量的问题,还有睡眠的时间。另外最好是多喝一些枸杞和玫瑰花泡的茶水,滋阴养肝,达到清肝的功效。
除此之外,临床上还有一些常见的疾病还与出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1、容易夜里出汗
除了一些失眠盗汗之外,如果经常在夜里出汗的话,很有可能是结核病。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结核病的症状表现:夜里盗汗比较明显,并且午后会出现低热的现象。并且,对于结核病这种情况,很多人出汗是不分季节的,无论春夏秋冬,往往在半夜醒来的时候,都会发现睡衣和被子都被汗水浸透了。其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都知道结核病是一个传染性的疾病,现在在我们国家,结核病仍然是一个令人发愁的一个疾病。所以,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去医院及时去看医生。
2、出汗多,伴有头晕
当我们比较饥饿的时候,或者没来得及吃饭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比较头晕,并且还会出现全身出汗的现象。这是因为我们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已经不多了,不足以给我们提供充足的能量了。特别是对于容易低血糖的人群。还有一些不恰当使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来说,都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那么如果出现全身出汗多,身体控制不住的颤抖,并且还会有乏力恶心和头晕的表现,很有可能是低血糖而引发的,建议赶紧吃一块糖,来缓解一下症状。
身体各部位出汗,都意味着出现了哪些健康问题,你了解清楚了吗?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大家都知道,很多人也都告诉自己要多做运动健身,但由于下班时间晚、懒惰、天气等各种原因,能坚持运动的人很少,大多是运动几次就放弃了,真的很可惜。要知道经常健身和不健身的人,差别很大。
身材有所差距
经常健身和不健身的人相比,最明显的差距就是身材。常健身的人,脂肪消耗的多,因此体重一般控制的都比较好,健身时间久了,还有可能练出腹肌、人鱼线、马甲线,身材的线条会非常的流畅。而疏于健身的人,尤其是工作党,随着脂肪多堆积,慢慢的身材就会变的很臃肿,还容易出现小肚腩、大象腿,非常大影响身材。
精力更旺盛
经常运动健身的人,精力也会更加的旺盛。首先是因为运动会让身体里的脂肪变成肌肉,整个人会变得更有力量;其次运动会让人的脏器功能更加的强大,改善体力和体质;最后运动还能助消化,让肠胃功能变得更加的健康。身体好了,精力自然更上一层楼。
另外,经常运动健身还会促进血液循环,让新陈代谢更旺盛,这会使人的面色看起来红润有光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气色好,这点是经常宅在家里,不运动的人难以比拟的。
学到更多的营养知识
经常健身的人,一般都会自学一些营养知识,日常还会下意识的关注食物里面富含的营养成分,让自己吃的健康,无营养的垃圾食品,会被摒弃。对于不常健身的人来说,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去了解营养知识,吃东西的时候也少很多顾及,常常是味道比营养重要。
但生活里面有很多食品,对健康都是有影响的,比如腌制食品里面的亚硝酸盐,方面食品里面的防腐剂、色素等等。
更加的自律
经常运动健身的人也会变得更加的自律,因为健身本身就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没有点自律的精神,是做不到的。另外,在健身期间,可能还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例如动作不会做、身体太疲惫、时间发生冲突等。
这些都需要一点一点点去解决,在解决这些困难的时候,也是在成长,让自己更加的自律自强。自律这个美好的品质,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都能为你加分不少。
心情更好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生存成本在提高,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失眠、焦虑、抑郁成为不少人逃不掉的噩梦。健身是纾解情绪的一个好办法,当运动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体内会分泌出一种叫做脑内啡的激素,它会让人感觉非常愉悦,所以可以说运动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而且在运动时,大脑会比较专注,如果这个时候你脑子里有不好的情绪,会随着运动慢慢的消失。所以,经常运动健身的人,一般性格都会比较开朗,日常生活中开心的时候也会多一些。
什么时候运动健身最合适?
说了那么多运动健身的好处,那么一天中什么时候最适合运动呢?专家给出的时间是下午3-5点。因为早上是人体血糖水平比较低的时候,而运动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血糖,早上运动容易导致低血糖,从而影响一整天的身体状态。
而下午4-7点,人体内的激素活性处在非常好的状态,而且身体比较放松,适应能力也好,是比较适宜运动健身的时间。不过运动时要注意强度,以免太过兴奋,影响晚上的休息。
从以上我们可以得知,健身和不健身区别还是很大的,有时间的小伙伴,收起自己的惰性动起来吧,不仅能收获一个好的身材,还能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不过现在新冠还没有结束,运动健身的小伙伴,记得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还要做好防护!
俗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很多人都习惯饱餐一顿后运动运动消消食。但是,不是你想怎么运动都可以的,饭后剧烈运动容易引发“肠扭转”,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1.什么是肠扭转?
肠扭转,是一段肠管沿着一个固定点发生一定角度的旋转,这将导致旋转肠腔两端受到压迫而引发临床症状。
肠扭转也可以用“肠子打结”来形象理解,由于肠腔旋转角度不同,则将导致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肠子打结”属于旋转角度较大的严重肠扭转,病情凶险严重。
2.肠扭转的易发部位
肠管主要分为小肠、大肠和直肠三大段,它们在腹腔中弯弯曲曲,有序排列。而肠扭转则主要发生在小肠以及大肠的盲肠和乙状结肠部位,不同部位的肠扭转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小肠扭转
通常发生在餐后剧烈运动或进行了重体力劳动时,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腹痛,可阵发性加剧,在腰背部常伴有放射性疼痛,以及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反应。
盲肠扭转
主要表现为阵发性下腹疼痛和腹胀,伴有恶心、呕吐,一般比小肠扭转的进展速度更快。
乙状结肠扭转
典型的三联征表现,即腹胀、腹痛和便秘,也常常伴有恶心、呕吐。多发生于具有长期便秘史的老年人,易出现肠坏死、穿孔等危急并发症。
3.饭后剧烈运动更容易得肠扭转?
外因
即肠道以外的原因。包括导致肠系膜未关闭的腹部手术史、肠道肿瘤、肠腔内蛔虫等,以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比如暴饮暴食,习惯性便秘,冰冷、辛辣食物刺激,饱餐后的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饱餐后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是青少年常见的肠扭转诱因。在这种状态下,肠道内容物较多,重量增加,其蠕动收缩也会更加剧烈,且肠道各段不同步,导致肠道位置发生改变,使其更易发生扭转。
内因
即肠道本身的因素。主要是肠袢和(或)肠系膜过长导致肠道活动度较大,从而更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扭转。简单来说,就是“较长的绳子更容易打结”。
4. 肠扭转还会危及生命?
肠扭转往往发病急、进展快以及病死率高,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因此有“肠道杀手”的称号。肠扭转发生时,旋转的肠腔两端受到压迫,会形成一段封闭的管腔环路,造成“闭袢性肠梗阻”。
这种封闭以及压迫使肠管供血严重受阻,从而导致此段肠壁发生瘀血、水肿以及坏死,变得非常脆弱,一旦肠腔压力增大,发生膨胀,肠壁则极易发生肠穿孔。
一旦怀疑发生肠扭转,应立即送诊,肠扭转患者的死因多数是由于治疗不及时导致的。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进展成肠穿孔,肠管内容物会扩散至腹腔内,引起急性腹膜炎。病情严重者还会发生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甚至中毒性休克,死亡率高达15-20%。
如何预防肠扭转?
既然肠扭转这么可怕,该如何预防肠扭转的发生呢?
首先,要避免餐后的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最好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后先进行相对轻柔的运动,再逐渐科学增加运动量。
其次,避免暴饮暴食、摄入冰冷辛辣食物,也不宜吃太饱,加重肠道的刺激和负担。
最后,应定期体检排查肠道疾病。一旦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特殊不适,应立即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