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亲人患癌该不该告诉他?一项涉及3万人的数据给出结论

亲人患癌该不该告诉他?一项涉及3万人的数据给出结论
发表人:京东健康

在我国,每7分钟就有1人确诊癌症。虽然癌症不等于绝症,但确诊患癌对很多人来说无异于一道“晴天霹雳”。

 

假如自己的亲人不幸患癌,你会将病情告诉他吗?

 

说了,怕影响情绪对病情恢复不利;不说,对配合医生的治疗不利……

 

 

这个纠结的问题,最近有了“最优解”:一项针对近3万肺癌患者的研究表明,让癌症知晓病情反而活得更久。

 

《生命时报》结合这项研究告诉你隐瞒病情的隐患,以及怎样告知病情对患者康复最有利。

 

受访专家

天津市肿瘤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  王昆

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郑广赋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水欣

本文编辑 | 高阳

 

七成家属不将病情告知肿瘤患者

 

确诊癌症后,医生通常会告知家属,再由家属决定是否告诉患者。出于担心和关爱,家属往往会向癌症患者隐瞒病情,认为这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方式。

 

然而,最近一项针对近3万肺癌患者的研究表明,让癌症患者“蒙在鼓里”可能更不利。

 

这项研究中,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的学者分析了2002至2017年间3万肺癌患者的随访数据。结果发现,知晓诊断结果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8.33个月,而不知道自身病情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77个月。

 

数据显示,肺癌患者了解诊断结果,有助于延长他们的生存时间。研究者表示,在完全告知肺癌患者诊断结果后,患者虽然有可能会感到焦虑和痛苦,但从长远来看,这对他们有益。

 

当亲人被确诊为癌症,你会如实告知吗?对此,《生命时报》发起一项网络调查,549人参与投票调查,结果如下:

 

是否会告知患者

 

16%的人选择如实相告,17%的人选择隐瞒实情,还有67%的人会视患者心理承受情况而定。

 

隐瞒患者的主要原因

说明:选项百分比结果采用四舍五入计算,存在一定误差

 

患者不知道,心态可能会好些(36%);怕告诉实情后,病情更快恶化(26%);怕病人接受不了,不配合治疗(23%);不知道该如何告诉家人和其他社会原因(约14%)。

 

由此可见,多数家属都担心患者难以承受重病的打击而三缄其口。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医生、家属就患者“知情权”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

 

欧美国家

 

天津市肿瘤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王昆指出,在一些欧美国家,医生往往选择直接告知患者病情,只有患者同意才会向家属通报,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

 

我国现状

 

在我国,患者的知情权往往是被家属代理的,我国并没有明确告知病情的对象、尺度,因此医生通常会先告知家属,再由家属选择是否告诉患者真实的诊断结果。

 

隐瞒有时也是避开医疗纠纷的无奈之举。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王昆时常陷入两难境地。他表示,虽然法律规定医师应如实向患者介绍病情,但同时又有“避免对患者产生不利后果”的规定。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隐瞒病情违背法律规定,但直接告知又担心患者无法承受压力,从而诱发其他不利事件。

 

王昆说,现实生活中,如果未经家属同意,医护人员向患者泄漏了真实病情,出现任何不良后果,家属都可能对医护不满甚至诱发医疗纠纷。此外,医护人员每天承担着大量的诊治、手术等繁重工作,告知患者后,没有更多时间给予患者有效的、循序渐进的心理干预,而家属正好弥补了这部分的心理疗愈。

 

隐瞒病情可能适得其反

 

在大多数人看来,患者得知患癌后,可能会一蹶不振,果真如此吗?

 

患者心理变化

 

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广赋表示,其实患者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脆弱,很多癌症患者都经历过类似过程:

 

刚知道真实病情,犹如当头一棒,难以接受,不吃不喝,想不开。

 

但慢慢地,会有各种不舍,觉得哪怕活一天也是好的,开始进食、有说有笑。

 

研究显示,癌症患者的心理变化一般要经历从“恐惧-否认期”转变为“过渡-接受期”,精神和心理的不适表现会在7~14天后自然消退。在良好沟通下,患者是可以慢慢接受病情的,而如果不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更可能造成各种不良后果。

 

 

1.隐瞒不能稳定情绪

 

王昆说,患者在不知情时,虽然暂时会较少产生负面情绪,但家属异常的举动和过分关怀等,都可能引发患者的高度怀疑和焦虑。并且,患者可能通过各种途径打听真实病情,一旦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获悉,所遭受的心理冲击可能会大大严重于主动告知的后果,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2.隐瞒对治疗不利

 

家属不告知患者确切病情,患者就不能充分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导致治疗的配合度、治疗诉求与实际病情不符。

 

比如,患者对放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没有心理准备,继而抗拒治疗。

 

有的患者始终被动治疗,却迟迟看不到家属承诺的“马上就好”,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

 

3.隐瞒忽视患者意愿

 

郑广赋讲述了一个20多岁小伙子的人生最后一夜,他年纪轻轻被确诊绝症,但全家向他隐瞒病情,卖掉房子,举债治病。在他病危之际,医生才将他的病情如实相告。小伙子那一刻内心充满遗憾,他多希望家人不要卖掉房子,多希望再陪陪家人。

 

现实中太多这样的悲剧,如实告知虽然很艰难,但隐瞒却会让患者丧失宝贵的人生选择机会,这对患者来说更残忍、更痛苦。

 

告知病情意义重大

 

郑广赋强调,告知病情除了可能延长生存期,还有更多意义。

 

真相是患者的迫切需求

 

多项研究显示,大部分癌症患者希望了解真实病情和预后情况,即使无治愈希望,也不希望被隐瞒。

 

告知才能尊重患者的自主权

 

与生命相关的,只有当事人本人才有决定权,代理人并非当事人,哪怕是最亲的人也不能代替。

 

科学治疗需要患者知晓病情

 

癌症治疗不是一锤子买卖,需要多学科、多方法、多疗程治疗,会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还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只有病人知晓病情的程度和治疗过程,承担一定的风险,充分理解和配合,才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研究发现,在肿瘤治疗中,知道真相并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更能获益。

 

沟通病情也要懂点技巧

 

处于对患者的关爱,怎样告知病情让他更容易接受?对医生和家属来说,这些沟通技巧必不可少。

 

 

医生需要掌握4个技巧

 

王昆指出,在我国,很多医护人员没有接受过病情告知的专业培训,也并没有非常好的告知模式。

 

医生们可以参考国外的一些告知模式,比如日本心理肿瘤医学学会设计的“SHARE”模式,包含4个要素:

 

  1. 支持环境:沟通时,建议家属一同在场;
  2. 告知坏消息:诚实、清楚地采用患者能听懂的方式告知,用词谨慎、委婉,避免反复使用“癌症”字眼;
  3. 提供附加信息:尽量提供患者希望了解的信息,包括今后的治疗方案、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等;
  4. 提供保证及情绪支持,表现出真诚温暖的态度,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情绪,维持患者的求生意志。

 

家属需要掌握3个技巧

 

对于家属来说,告知患者病情也讲究方法和时机。

 

 

尽早告知

 

尽管担心患者会出现负面反应,但为了最大程度尊重患者知情权,应在确诊后及早将真实病情告诉患者,以便患者能自主对生活和治疗做出规划。

 

表达支持

 

在经历重大事件的时候,亲人的爱与支持是对患者战胜病魔最好的鼓励。家属应帮助医生掌握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推测和观察告知后的反应等。使患者尽量了解当前一些先进的治疗措施、治疗药物,使其对自己病情拥有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积极坦然

 

面对死亡的威胁,患者会有恐惧和遗憾,家属也会有焦虑和不甘。挽留家人在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要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比如是否要继续或放弃治疗,要多问问患者的心声。遇到矛盾和坏情绪时,家属和患者可以咨询心理医生,做相关心理疏导。▲

 

本期编辑:张杰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医院的病床上,有一对双胞胎,两个人看上去非常消瘦,医生说他们两个都患上了肝癌。据了解,两人都在上初三,兄弟两个学习很是努力,都想以中考成绩“击败”对方。

     

    父亲看到两个儿子学习都那么努力很是开心,就买来核桃来给兄弟二人补脑。刚买回来,兄弟两个非常开心,没过两天就吃光了,父亲见到两个孩子都喜欢吃,就又在网上买了好多。

      

    这一多,反而孩子都不吃了,都过去几个月了,还有一大半都没有吃,放的都有些变味了。给孩子买来补脑的零食,父母也不舍得吃,本着不要浪费的原则,父亲就给两个孩子说尽量吃完。

     

    谁知没过多久,两个孩子都闹着说肚子疼,甚至疼的直打滚,父母见状,赶紧把他们俩送到医院,医生检查之后,却告诉他们一个噩耗,说两个孩子都患上了肝癌。

     

    父母俩听到这个结果,简直就像晴天霹雳,俩人抱头痛哭。医生也很好奇为什么两个孩子那么小会患上肝癌呢,就开始询问父母,孩子近期都吃了什么干了些什么。

     

    当医生听到孩子俩竟然吃了变味的坚果之后,怒斥道:“你们父母怎么能让孩子吃变味的坚果,这就是导致肝癌的一大杀手啊!不要因为不舍得浪费,就酿成大祸,有些东西是不能吃的。幸好两个孩子都是肝癌早期,还是有希望治愈的,要不然你们俩后悔也晚了。”

     

    这两种是导致肝癌的“元凶”,要远离

     

     

    一、发霉食物

     

    当食物发霉之后,最好赶紧扔掉,不要因为不舍得浪费,最后酿成大祸,后悔已晚。发霉食物也是最容易导致肝癌出现的原因之一。

     

    这是因为发霉的食物,会产生大量的黄曲霉毒素,它经过代谢产生的黄曲霉毒素b1,非常容易导致癌症的出现。致癌的时间甚至只有半年。

     

    所以食物一旦发霉,就要立刻丢掉,尤其是黄豆、花生、水果等。

     

    二、变质的动、植物油

     

    储存时间过长的动、植物油也不宜食用。存放时间较长的油中含有大量的丙二醛,它能够生成一种聚合物,并且可以和人身体中的蛋白质、脱氧核糖核酸产生一定的反应。

     

    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改变,还会损伤蛋白质细胞,使其向初期癌细胞转化。而且,存放时间较长的油还会产生哈喇味,炒出来的菜味道也不好。

     

    多吃这两物,保护肝细胞,远离肝癌

     

    一、奶制品

     

    多喝奶制品可以预防肝癌,因为牛奶中还有大量的钙元素和维生素D,可以和体内的致癌物相结合,清除那些有害物质。

    酸奶中乳酸菌含量比较多,可以抑制体内的腐败菌,减少肠道中的有害物质,大大降低肝癌物质的生长速度。

      

    二、海带

     

    肝癌患者在平常可以多吃一些海带,海带不仅可以帮助杀灭体内容易产生致癌物的细菌,还能够抑制癌细胞的增长。

    海岛中还含有大量的海藻酸钠,能够清除体内容易导致致癌物质的锶、镉。

     

    做到以下3点,减轻肝脏负担,保护肝脏

     

    一、注意饮食卫生

     

    病毒也是引起肝癌的一大原因,所以我们要保证自己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以免乙肝病毒找上门。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饭前饭后勤洗手,不吃发霉、烧糊的食物,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肝炎患者不能当厨师。

     

    二、多补充营养

    缺硒是肝病变的重要因素。

     

     

    硒元素可以促进人体中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增强人体细胞的防御能力,保护肝细胞不受到损伤,抑制肝细胞病变。

     

    硒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有:鱼类、奶制品、胡萝卜、三笋等。

     

    三、不喝污染水源

     

    在喝水的时候,要远离受过污染的水源,含有化学物质的水容易导致细胞癌变。

     

    我们平常用的自来水也不一定就是干净的,5层以上的高楼楼顶有水箱,水箱应有专人清洁,最好进行二次消毒,水箱的箱体也应使用不会污染水的化学物质。

  • 提到胆固醇,很多人将它视为“洪水猛兽”,认为摄入过量会给血管添堵。

     

    胆固醇水平主要包括三个指标:

     

    • 总胆固醇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种“好胆固醇”,有助保护心血管。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偏高会让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聚集,血管变窄,血流不足,引发冠心病等。

     

     

    坏胆固醇指标越低越好吗?一个新研究可能颠覆你的认知: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低,癌症风险可能会翻倍。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为你解读新研究,并教你科学调控胆固醇。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 王拥军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刘菊英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胆固醇过低,癌症风险翻倍

     

    《美国癌症研究杂志》近期刊登我国一项新研究称,胆固醇过低是个危险信号,或可导致癌症风险倍增。

     

     

    为了评估血清胆固醇、血糖状况和癌症风险间的相互作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卫庆教授团队于2014~2016年对中国心血管代谢病与癌症队列研究项目进行了再研究,对涉及全国16个省份、20个社区站点的13.8万名参试者展开平均为期3.8年的追踪调查。

     

    研究人员监测参试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和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代谢指标。

     

    参试者接受了相关病史、用药情况及生活方式因素(吸烟、饮酒、久坐行为、运动及饮食习惯等)的问卷调查。

     

    随访期间,平均1710人确诊偶发癌症(所有部位任何类型癌症的首次发生)。

     

    分析发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100毫克/分升的参试者,罹患肝癌、消化道癌症、胰腺癌和宫颈癌的风险分别比其他人群高出2.59倍、1.03倍、1.97倍和0.92倍,其中糖尿病患者患癌风险最大。

     

    如果一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既差,而且LDL-C<100 mg/dl,则会增加42%的癌症罹患风险。其中尤其是胰腺癌风险最高,增加197%。

     

    有无糖尿病患者不同LDL-C水平的癌症发生风险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免疫系统在对抗癌细胞的过程中,需要一定量的胆固醇参与,以激活免疫信号传导,调节免疫功能。

     

    如果同时能很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癌症风险会进一步降低。

     

    坏胆固醇过低,提示3个问题

     

    不同人的理想胆固醇水平是不一样的。

     

    血液里的胆固醇总量,正常范围应为3.6~5.2毫摩尔/升;含量若在5.2~6.2毫摩尔/升,表示有中度患病风险;超过6.2毫摩尔/升则有高度风险。

     

    “坏胆固醇”正常值:

    如果没有冠心病、脑梗,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危险因素的人,坏胆固醇应该不高于3.4毫摩尔/升。反之,则需要积极管理坏胆固醇,通常应控制在1.8~2.6毫摩尔/升以下。

     

    “好胆固醇”正常值:

    男性为1.16~1.42毫摩尔/升,女性为1.29~1.55毫摩尔/升。在标准范围内,好胆固醇是高点好,但也不能过高,那样总胆固醇也可能相应偏高。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正常值太多,可能提示身体出现了下面这3种问题:

     

    消耗性疾病

    如果不是药物或饮食导致的胆固醇过低,就需要警惕某些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甲亢等。如果胆固醇过低并且消瘦,就要考虑是否有患肿瘤的可能。

     

    胆固醇过低一样会影响健康。比如,使细胞膜稳定性减弱,导致血管壁脆性增加,甚至引起脑出血。同时还会减少糖皮质激素合成,减弱人体的应激能力和免疫力。

     

    饮食习惯

    坏胆固醇过低,也有可能是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的。

     

    例如素食者,或是过度减肥者,都有可能因摄入脂肪过少而形成严重营养不良,胆固醇自然也会偏低。

     

    肝脏问题

    严重肝病患者,会因为肝脏代谢异常、胆固醇合成功能障碍,造成坏胆固醇值偏低,老年人更易出现肝脏合成功能障碍。

     

    总之,坏胆固醇不是越低越好,指标是否过低还应该征求医生的建议。

     

    不同人群,这样调胆固醇

     

    不同的食物胆固醇含量如何?生命君为你总结一张表,看清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中胆固醇含量。

     

    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

     

    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各有一套调胆固醇的方法。

     

    年轻人

    “坏胆固醇”水平超标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这一过程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因此,针对年轻人,最重要的是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做好预防。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营养均衡”和“食物多样化”,其中就对蛋类、内脏类、脂肪类有明确的建议:

     

    • 蛋类建议每天40~50克(大约1个鸡蛋的量),吃鸡蛋不弃蛋黄;
    • 动物内脏胆固醇含量较高,尤其是动物的脑部,建议每月食用2~3次,每次25克(半两)左右;
    • 脂肪尤其是动物性脂肪(动物油、肥肉),摄入量为每人25~30克(半两左右)。

     

    中年人

    中年是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的关键阶段。

     

    防治重点是将饱和脂肪酸控制在全日总能量的8%~10%左右。比如,少吃肥肉、奶油、牛油、肉类外皮等动物性食品,烹调选择玉米油等。

     

    严格将每日胆固醇摄入控制在300毫克以下,同时配合减重、规律锻炼、戒烟、限盐、控制血压等手段。

     

    老年人

    老年人除了配合医生进行药物干预和控制摄入胆固醇以外,还应重点摄取一些有助于降低胆固醇的成分。

     

    比如,植物甾(zāi)醇和可溶性膳食纤维:

     

    小麦胚芽、麦麸、花生、杏仁、孢子甘蓝以及植物油(玉米油、芝麻油、芥花油、橄榄油等)等食物含有植物甾醇。

     

    水果、燕麦、洋葱、黑木耳、海带等富含膳食纤维成分。

     

    《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已患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饮食要注意几个细节:

     

    • 每天可吃一个鸡蛋,但不要炒或煎,最好改成煮蛋、蛋羹和蛋花汤;
    • 每天一两肉或一两鱼,不要煎炸和红烧,多用蒸或炖,并去掉浮油和肥肉;
    • 蛋白质不足的部分,可以把以前过多的主食、零食和肉类砍掉,换成每天半碗豆腐和一杯酸奶;
    • 主食吃至少一半的全谷杂粮,特别是多喝杂粮豆粥;
    • 多吃少油烹调的蔬菜,绿叶菜每天至少半斤,水果每天一个即可,坚果每天一小把;
    • 在烹饪方式上,建议选用不粘锅,改爆炒为蒸、煮和凉拌,烹调油减半,或改用玉米油。
     
    参考资料:
    Li M, Lu J, Fu J, et al. The association and joint effect of serum cholesterol, glycemic status with the risk of incident cancer among middle-aged and elderly population in china cardiometabolic disease and cancer cohort (4C)-study.Am J Cancer Res. 2020, 10(3): 975-986. eCollection 2020.
  • 2月27日,68岁中国香港著名艺人吴孟达因为肝癌抢救无效去世,永久得离开了。


    2月21日时,有报道称吴孟达因重病秘密住院,进入肿瘤科,之后进入化疗阶段,没想到短短几天的时间,人就这样没了。


    陪伴我们多年的老戏骨就这样去了,实在令人难以接受。难道肝癌真的这么可怕吗?短短的几天时间,就发展如此迅猛?今天咱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肝癌的一些知识,希望大家都能够对它有所了解,及早预防。


    什么是肝癌


    肝癌指的是发生于肝脏的肿瘤,是我国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肝癌分为两大类:


    原发性的肝癌:起源于肝脏本身的肿瘤。


    继发性的肝癌:其它部位的肿瘤转移到肝癌。


    很多时候,肝癌是其他脏器癌症转移到肝脏,即继发性的肝癌居多,在临床上,单纯肝脏本身而引起的肝癌,还是比较少见的。

     


    肝癌可以治愈吗?


    肝癌具有生长迅速、易肝内转移等特点。


    对于肝癌是否可以治愈的问题,跟其他所有癌症一样,发现得越早,肯定治愈的机会就会越高,肝癌亦是如此,越早治疗疗效越好。


    对于早期肝癌患者来说,通过早期诊断、早期采取根治性的手术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临床数据显示,肝癌经积极的治疗,早期5年的生存率可达50%-70%。


    对于中晚期肝癌的治疗,多为姑息治疗,也就是要控制肿瘤发生发展,减少患者不适症状,以达到长期生存的目的。


    在不经过任何治疗的情况下,肝癌的生存期只有1-4个月,对于终末期肝癌,主要治疗目标是保证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


    不过,由于肝癌临床症状一般比较隐匿,很多时候当被发现的时候,大多是中晚期了。如果被发现得晚,已经处于晚期,即便经过积极的治疗,生存期也相对较短,一般不超过1年。

     


    如何预防肝癌?


    接种乙肝疫苗,预防病毒感染,预防肝炎的发生,定期复查肝功,从源头上预防。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尽量少吃发霉的、霉变的食物,减少黄曲霉菌毒素的暴露。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要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情,戒烟戒酒,适当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等;


    尽量避免接触有毒的化学物质。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筛查,尤其甲胎蛋白AFP以及肝脏超声影像学等检查,发现可疑病灶积极治疗。


    综上所述,肝癌并不是不能治愈,在早期阶段,还是有可能的,但到了中晚期,主要以延长患者的寿命为主要目的,以目前的技术,治愈的难度还是很大的。


    预防肝癌,中老年人应该定期体检,特别是患有肝病疾病的人群,更应该注重肝脏保养,对于健康人群来说,平日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癌症。


    希望老戏骨达叔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病痛!感谢您的陪伴,感谢您给我们带来的经典作品,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

  • 小凯与小莉(化名)是夫妻俩,在酒吧工作,小凯是名调酒师,小莉是个DJ,俩人的兴趣爱好非常相似,生活过得也是十分甜蜜,遗憾的是在今年十月初,俩人相继产出肝癌。

     

    夫妻二人在睡前调了几杯酒喝,这个习惯已经持续了多年,事发当天,小凯喝完一杯酒后,感觉自己右上腹疼痛的难以忍受,疼得他冒出了冷汗,脸色还有些发白。

     

     

    小莉看到后,赶紧上前查看,发现情况不对赶紧叫了救护车,经过多项检查,小凯确诊为肝癌,随后小莉在医院照看小凯的时候,腹部也出现了隐痛的症状,医生得知后,建议小莉也检查一下,不幸的是小莉也确诊为肝癌,夫妻二人知道后相拥而泣!

     

    医生了解后,叹息道:与睡前经常喝酒有关!

     

    小凯和小莉经常在晚上一起调酒,几乎每天都会调试很多酒,这也让他俩都染上了酒瘾,不喝醉不睡觉,殊不知经常喝酒对肝脏的损伤非常严重。

     

    酒里头都含有酒精,它在医学上被称为"乙醇",人体饮用后,肝脏会参与代谢、转化,最终形成有害肝脏健康的成分乙醛。乙醛具有一定的毒性,它会损害肝细胞,易诱发肝细胞病变、坏死、甚至导致肝硬化。

     

    他们夫妻二人每天都饮酒,肝脏功能早已出现了问题,由于缺乏健康意识,这才导致悲剧发生。

      
    肝癌患者三大典型症状

     

    症状1:黄疸

     

    黄疸是肝癌患者的典型症状,此症状的表现非常明显,有眼白发黄、尿液发黄、皮肤发黄,主要原因与胆红素含量超标有很大关系。

     

    肝细胞病变后,对胆红素代谢能力不足,随之会导致胆红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增多,并沉积在皮肤、粘膜、泌尿系统中,最终就会出现发黄的现象。

     

    因此,你若察觉自己在短时间内出现了眼白发黄、皮肤发黄、尿液经常发黄的症状,劝你早做检查。

      
    症状2:右上腹疼痛

     

    腹部疼痛的症状与肝细胞癌变有很大关系,此症状也是肝癌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你若有经常腹痛的症状,劝你早做检查。

     

    肝的位置处于腹部右上方,它没有痛感神经,发生癌变后会牵扯到肝包膜,传出痛感,此症状大多数情况下是肝脏损伤较为严重以及癌变的时候才会表现出来。

     

    肝细胞癌变后,会有肝肿大的现象,受到刺激的肝包膜,会传出痛感。

     

      
    症状3:经常乏力

     

    经常乏力是肝癌中晚期患者中较为常见的症状,你若察觉自己近期在频繁出现乏力的症状,劝你早做检查,莫忽视。

     

    乏力在生理上的原因或是劳累过度,通过休息能得到一定缓解,而肝病导致的乏力与体内缺少一种酶有很大关系。

     

    胆碱酯酶是帮助神经与肌肉之间传导的,这种酶主要由肝脏进行合成,肝发生癌变后,此酶的含量就会降低,最终人体就会感觉乏力、浑身无力的症状。

      
    养肝2件事

     

    首先,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补充人体体液,稀释血液中的毒素,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滋润肝脏。

     

    其次,经常运动

     

    人在运动的时候能加快血液循环,有效提升肝脏代谢毒素的效率,预防体内堆积大量毒素。

     

    有氧运动对养肝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因为有氧运动可以加快脂肪代谢,促进脂肪燃烧,减轻肝脏代谢负担。

     

    每周参加3次有氧运动,持之以恒,才能有效提升肝脏代谢效率,降低肝脏病变几率。

     

      
    小知识:

     

    细嚼慢咽有益肝脏健康

     

    吃饭的时候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能抑制体内自由基数量增多,减少自由基对肝脏的损害。

     

    自由基是一种有害肝脏健康的成分,数量越多肝脏代谢负担越重,所承受的伤害也越大。

     

    吃饭的时候,建议每次咀嚼30次,可有效减少自由基数量增多,呵护肝脏健康。

  • 肺癌是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连续好几年,位列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每年因为肺癌而死亡的人数超过60万人。

     

    更致命的是,将近8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阶段,令人感到恐惧,而在导致肺癌的诱因中,吸烟是诱发肺癌的关键因素,但吸烟并不是诱发肺癌的唯一因素。

     

     

    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症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以下3个状况,如在睡觉时经常发生,就要警惕肺癌了,及时就医,尽早治疗。

     

    1、睡觉时胸部或背部疼痛

     

    如果体内有癌细胞,癌细胞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导致我们的组织和神经受到压迫,从而使得肺部出现疼痛,就会感受到胸痛。

     

    我们肺部有很多臂丛神经,癌细胞不断发展会使得此处受到压迫,自然会导致背部出现疼痛,尤其在睡觉的时候非常明显,务必引起重视。

     

    2、睡觉时爱咳嗽

     

    如果肺部出现病原体、异物等,身体就会通过产生咳嗽等症状来排出异物,这也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而尤其是肺癌不断发展,咳嗽的症状会加重,出现干咳,严重的甚至会咳血等,睡觉的时候会更严重。

     

    3、失眠

     

    其实,引发失眠的原因非常多,而肺癌也是其中的一种,这主要是因为体内有癌细胞时,使得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导致中枢神经受到影响,出现烦躁失眠的现象,这种情况非常容易被忽略,从而导致肺癌不算被恶化。

     

     

    因为这些症状在肺癌前期不是很明显,导致患者容易以为是感冒等疾病,而当成感冒去治疗,使得患者错过最佳的时间,所以,及时发现肺癌信号非常重要。

     

    肺癌恶化程度非常高,但1种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生存希望!

     

    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还属于综合性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会进行手术治疗,或者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而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目前靶向药物的研发,给广大肺癌患者的生存带来了无限的希望,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肺癌靶向治疗总体的效果根号,大约有65%的患者通过靶向治疗后肿瘤都被缩小,并且疗效很持久。

     

    但不管是癌症还是其他疾病,一旦发生对身体影响非常大,不仅发展迅速,而且死亡率很高,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早早被病魔夺取生命,因此,及时关注身体异常,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尽早发现肺癌信号,是最有益的对抗疾病的方法。

     

     

    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我们需要警惕这可能为肺癌的早期信号:

     

    1、活动后胸闷、感觉气喘;

    2、咳嗽时带血丝,或咳血;

    3、经常出现胸部或者肩背部疼痛;

    4、反复咳嗽,用药后连续2-3周仍然没缓解;

    5、不明原因的发热、身体疲乏、声音嘶哑;

     

    提前预防与治疗,仍然是治愈肺癌的重要途径,这5个信号如果出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吸烟人群,平时更应该及时养肺,并及时关注身体的信号。

     

     

    肺癌在防不在治!谨记“3多”,清肺护肺,肺部毒素一扫而空

     

    1、饮食多元化

     

    日常饮食按照全餐概念去吃,要做到膳食均衡、营养多元化,尤其在秋冬、也可以多吃一些润肺去燥的食物,增强免疫力,提高心肺功能。

     

    2、坚持多运动

     

    运动不仅能帮助加快新陈代谢,排出体内毒素,还能帮助提高免疫力,对抗负面情绪的侵扰,从而帮助养肺,此外,定期体检也是预防肺癌很重要的手段之一。

     

     

    3、多喝清肺茶

     

    从中医角度来讲,我们的肺喜润恶燥,保持每天充足的饮水量,不仅能帮助帮助身体排毒,还能加快代谢血液毒素,对于养肺很有帮助,水中加入养肺的小植物,效果更好。

     

    推荐养肺食疗小经方:准备金银花,百合,罗汉果,栀子,桔梗,枇杷叶,配成茶包,配成茶包,开水冲泡后饮用,养肺润肺,排出肺部的毒素“垃圾”,肺好免疫力强!

  • -“他病了,你爸他病了,别和他闹了!”

    -“我惹不起他,房子写的我名,他就至于这么恨我?”

     

    面对邻居四邻异样的眼光,周丽蓉阿姨早就习以为常,因为只要儿子一回来,父子俩就吵个没完,最厉害的时候,还摔盘子、摔碗…..

     

    受访者 | 北京 周丽蓉阿姨
    线索提供机构 |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文 | 黑凤梨

     

    自从老伴行动不便之后,她已经照顾6年多了。

     

    联系到周阿姨的时候,她千叮咛万嘱咐:“千万千万下午一点准时给我打电话,你叔叔他半点会醒,不给他扶下来,他往死里闹!”

     

    就这样,周四下午一点,我们准时拨通了电话。

     

    两辈人

     

    谈起叔叔的病,周阿姨和我们讲起了两辈人的过往和恩怨。

     

    周阿姨婆婆嫁给公公的时候,是旧社会。没什么文化的婆婆,一辈子听命于有学识、有家境的公公,寡言少语、惟命是从。作为儿媳的周阿姨,在结婚20年后,发现没什么话的婆婆几乎不再张嘴,经常只会怔怔的坐在大门口。

     

     

    “你叔叔和我结婚,是倒插门,入赘到我们家的。我和我妈比较强势,什么都是我娘俩说了算,”周阿姨谈到这里,语气有点怅然,“他在国家机关做政治工作,家里家外都不敢多言语。”

     

    两辈人,一个是婆婆,一个是爱人,同样的症状,相同的经历。周阿姨常形容为是“遗传”。

     

    “这一生,我是愧疚的。我一辈子拔尖,让老伴少言寡语了,以至于他出现问题了,我都很难发现,没能引起重视!但是,现在即使他傻了、忘了,我也不能丢了他。”

     

    考验金钱

    人均12万6千

     

    在中国,现有800万到1000万个痴呆的患者,有2000多万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其中因阿尔兹海默症(AD)导致痴呆的患者数已经超过600万。

     

     

    75岁以上的老人10%患有智能障碍,85岁以上的老人中1/3为失智老人。老年痴呆症已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导致老人死亡的“第四大杀手”。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的调查数据显示,仅在2015年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人均年花费为19444.26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12万6千元)。

     

    “北京当地人不是都有钱,我们老两口就是工薪阶层。”周阿姨说,“我们请不起护工,我腿是滑膜炎,也就这么挺着,艰难着呢…”

     

    癌症有可能变好

    这个,没可能

     

    2016年,周阿姨的老伴摔了一跤,当时就站不起来了。北京医院、东方医院先后诊断,前前后后住院1个月,最后还是建议回家静养。

     

    自那之后,叔叔就开始了自我否定,他时常喃喃自语,旁人也挺不请他说的什么。周阿姨回忆起开始那段日子,只觉得他像是情绪低落而已。

     

    直到他开始大喊大叫,开始介意房产证上儿子的署名,慢慢记不清面前这个相伴50年的爱人的名字……

     

     

    来串门的老同学提醒了一句:“他是不是老年痴呆了?”

     

    意识到的时候,距离骨折已经有1年之久,随着年纪的增长,老年痴呆的症状会越来越重,发展的也会越来越快。都说癌症可怕,但总有战胜的案例,也总能有好转的可能。而老年痴呆,没可能!

     

    周阿姨每天要看住了叔叔,防止他把厨房当卫生间、防止他自残自伤、防止他偷偷把药倒掉,还要饭菜打成糊状、烂泥状,哄着骗着让他吃下。“咱跟了他一辈子,照顾他是应该的,他不吃就要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吃,咱不能让他绝了,是不是?”

     

    用疾病来衡量亲情

    难免片面、偏颇

     

    叔叔患病差不多快6年了,阿姨就整整陪了6年。叔叔现在的状态就是不会爱,也感知不到爱了。陪护的人是他们的感情源泉,你狂躁,他就会大闹,你愉快,他可能就会平静一点。

     

    家里有足够的条件的,会把老人送专门的照护中心。一个月6000-8000/人(平均每个护理照顾2.5个老人,另配护士大夫康复师厨房,社会上请修脚理发等),家人只用陪伴,也会轻松很多。

     

    但是资金不充裕,又没有很多子女的老人是非常受罪的,儿女也一样。不是他们,不能体会个中艰辛,同样也不要随便抛出“久病无孝子”“大难临头各自飞”之类的言语。

     

     

    我们作为社会群体,更多的是应该理解家属们的不易,邻里、居委会、社会公益组织需要尽所能的帮助他们。

     

    现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代表会经常去周阿姨家,无论是出钱还是出力,都能让周阿姨感受到社会的关怀。

     

    笔者也想借京东健康的平台,向大家传播老年痴呆症家庭的困顿。同时,希望更多人关爱在疾病中痛苦挣扎的老年痴呆病人。

     

    结语:

     

    我们无法选择爱人、父母,却可以选择怎样和他们度过人生。

     

    衰老是生命的必然,谁也无法逃避衰老,但我们要更多的给予他们尊重与爱戴。

     

    人老了不是没有价值,价值也不是以生产性作为衡量的标准。

     

    毕竟,只要人还在,亲情和爱就还在。

  • 肿瘤病人护理,肿瘤病人很多都患有焦虑、恐惧、犹豫,因此护理技术及人文关怀缺一不可。

     

     

    心理方面护理:

     

    肿瘤病人早期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精神压力大,不能接受自身被确诊肿瘤检查结果。

     

    这阶段的心理护理主要是多给予安慰和鼓励,主动发挥对病人的咨询和支持作用。

     

    肿瘤手术、放化疗等治疗阶段主要表现为绝望,悲观,但是又怀着希望。这阶段主要用疏导方式为多鼓励、陪伴支持,增强肿瘤病人战胜癌症的信心和决心。

     

    认真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支持、配合医生治疗。必要时适时恢复部分工作,使病人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及在社会中的作用,加强肿瘤病人的心态调整。

     

    肿瘤晚期主要表现依赖、忧郁,孤独,消极等特点,此阶段的护理主要是保持病人的尊严;重视病人的微小愿望,尽可能满期足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要。

     

     

    治疗期间护理:

     

    比如术后护理,放疗期间毒副反应及皮肤粘膜护理、化疗期间恶心、呕吐、腹泻等毒副反应护理,化疗后护理,造袋口护理,留置尿管护理,负压袋护理等,康复期间护理:肿瘤病人饮食、运动、心理等都需要科学的管理。

     

    保持合理的饮食    

     

    癌症患者应保持一个均衡的膳食,膳食结构可以参考“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多摄入谷物类(粗细搭配)和蔬菜水果类(每天至少五种蔬果)。如有吞咽困难可将蔬果榨汁食用;适量摄入动物源性的食物,如禽畜肉、水产品和蛋类,其中以白肉(如禽肉和鱼肉等)为佳;适量摄入乳制品和大豆坚果类食物。

     

    许多癌症患者对食用豆制品有疑惑,事实上食用豆制品不仅是安全的,而且豆制品中富含的大豆异黄酮对癌症复发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烹饪方式上尽量少用煎、炸、烤的方式,过高温度的烹调会产生一定的致癌物质。    

     

    糖本身并不会提高肿瘤进展的风险,但是糖(包括蜂蜜、白糖、糖浆等,以及饮料中含有的糖)摄入过多会增加总体热量摄入,使体重增加,从而影响癌症预后。因此,糖的摄入需要适量

     

    在手术之后患者一定要做好护理工作,不论是哪种手术对身体都是有损伤的,尤其是肺癌这种切除部分器官的手术,会影响到器官正常工作,还容易使患者产生应激反应,危及到生命。

  •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突然就有人罹患了癌症,然后是各种治疗,到最后依然落了个人财两空的局面,看到身边的人罹患癌症,也越发担心,有一天自己也会罹患癌症。


    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医疗水平越来越高,但是癌症,却越来越近,癌症的发生率,却越来越高。


    来自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92.9万例,死亡估计约233.8万人;近10多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每年保持约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按照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92.9万例来算,我国平均每分钟就有七人被确诊癌症,平均每天被确诊癌症的患者高达一万人。


    检查出来没有癌症,如释重负,检查出来确诊癌症,顿时世界坍塌,由于大多数癌症被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导致癌症五年以上的生存率其实很低。


    如何才能远离癌症呢?事实上,从晨起开始,你就应该保持健康的好习惯。


    第一,晨起坚持多运动,生命在于运动,从晨起的那一刻开始,你就要有运动的概念,能走就一定不要坐着,只有养成多运动的好习惯,才能控制你的体重,增强你的免疫力,让你离癌症更远。


    第二,晨起坚持多喝水,一个健康的成人,每天的饮水量最好在八杯,多喝水有利于代谢废物的排泄,多喝水还能增强你的免疫力,从而让你远离癌症。

     

     

    第三,晨起坚持多笑口常开,快乐是一天,悲伤也是一天,开心是一天,愤怒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能保持更好的心情,这样才能离癌症更远,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还真的有道理。


    第四,晨起坚持多清淡饮食,多吃蔬菜和水果,才能更有利于肠胃的健康,蔬菜和水果里富含的纤维素,微量元素,都对健康极为有利。


    第五,晨起坚持少吸烟,晨起时第一件事就是吸烟,却不知道长期吸烟,香烟里的有害物质很容易诱发肺癌等多种癌症。


    第六,晨起坚持少喝酒,一日三餐少不了酒,却不知道,酒精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会诱发DNA的突变。


    第七,晨起坚持少吃腌制,烟熏和油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大大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


    第八,晨起坚持少空腹,很多人早上起床不吃早餐,其实这样做对胃的伤害很大,早上的时候胃酸分泌很多,此时不吃早餐,胃酸很容易破坏胃黏膜屏障。

     

  • 肠癌已成为危害我国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肠癌。且肠癌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但多数的肠癌患者为五十岁以上的人,医学界认为,如果及早发现,肠癌是最易治愈的癌症。但是因为肠癌的症状比较隐匿,且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所以并不容易被发现。

     

    小李和丹丹是一对90后小夫妻,两人的家庭条件都很好,生活也过的很充实。可是本想平淡幸福的在一起就知足了,可是两个人最近却查出了肠癌。

     

    最近这一段日子,两个人先后出现肚子不是舒服的情况,不是腹泻,就是排便困难,以为是吃坏了东西,也没怎么在意。

     

    于是,二人就去医院进行一番检查,结果双双查出肠道肿瘤。在不断的了解的过程中,医生发生,两个人的病与饮食有直接的关系。

     

      

    医生惋惜,他们夫妻确诊肠癌,主要是一样东西吃的太多了:‍‍

     

    原来,生活中两个人最经常吃的就是,香肠类食物。

     

    两人个人不仅平时作为零食,而且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会把各种的香肠作为一道菜。加工肠,脆脆肠,熏肠,烤肠,松花肠等各式各样的肠,二个人都很爱吃。

     

    香肠这类加工食物中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如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亚硝酸盐,阿斯巴甜等。偶尔吃一顿倒是没什么,但是如果每天都是,长期则会增加胃肠道病变的风险。

     

    同时过度腌制,熏制的食物,很难消化,改变肠道的内环境,有可能导致便秘,慢性的肠炎,肠道息肉肿瘤等。

      

     

    肠癌并不是悄无声息,排便时有4个症状要小心:‍

     

    1、出现血便

     

    大便变黑或者是出现便血的情况,都是肠道异常的表现,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大便带脓血。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认为只是简单的痔疮引起的,这可能是结肠下段或直肠有部分出现病变或糜烂导致的大便出血。

     

    2、经常性便秘

     

    便秘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情况,有时候上火或者吃的食物难以消化,就会出现便秘的情况。而直肠癌引起的便秘与一般的便秘不太一样,它是癌肿绕肠壁周径浸润,使肠腔狭窄引起的梗阻现象,同时还会伴随着强烈的腹胀、腹痛等感觉。

     

    3、大便变细

     

    肠腔本身就是一个圆柱体状态,所以在正常情况下,大便形状就呈现出了圆柱形、垂直下降的状态。一旦直肠内出现肿瘤,不仅粪便的储存空间会减少,同时肿瘤在大便通过时,也会对其进行压迫,从而出现扁条或细条状大便。

     

    4、大便次数明显增多

     

    大便次数明显增多,由于直肠肿块及其癌肿溃疡产生的分泌物,可产生肠道刺激症状,引起便意,很多直肠癌的患者总是跑厕所,大便次数多,但每一次大便的量并不多,而且常常伴有明显的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由于直肠癌离肛门很近,有经验的医生,有时通过肛门指检就可以摸到菜花样的直肠肿块,从而发现直肠癌。

     

    保护肠道,预防肠道病变,4件事情要做好:‍

     

    1、多纤维,促排便

     

    膳食纤维对于肠道的健康而言,意义重要,不仅可以调节肠道的菌群,还可以促进大便外排,预防长期便秘。它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清理肠道内的垃圾废物,减少致癌物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降低肠癌发病危险。

     

    2、少久坐,防便秘

     

    现在很多年轻人的工作方式都离不开电脑,每天几乎都是从早做到晚上,有时还会加班。这种生活方式的活动量过于少,长期如此,肠道的蠕动能力减弱,就会引发便秘。

     

    3、慢咀嚼,减负担。

     

    人的一生要吃将近70吨的食物,而肠道要不断的排出食物的残渣和身体的代谢废物。肠道是身体"最累"的器官,所以我们通过充分的咀嚼,更吃的的将食物研磨碎,让食物在口腔中和唾液淀粉酶接触,可减轻肠道再一次消化的食物,为消化系统减轻负担。

     

    同时,肠道可充分吸收营养,可降低食物残渣在肠道内的堆积,避免便秘,腹泻,食物不耐症等问题的出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肺癌是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连续好几年,位列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第一,每年因为肺癌而死亡的人数超过60万人。

     

    更致命的是,将近80%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阶段,令人感到恐惧,而在导致肺癌的诱因中,吸烟是诱发肺癌的关键因素,但吸烟并不是诱发肺癌的唯一因素。

     

     

    所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症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以下3个状况,如在睡觉时经常发生,就要警惕肺癌了,及时就医,尽早治疗。

     

    1、睡觉时胸部或背部疼痛

     

    如果体内有癌细胞,癌细胞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导致我们的组织和神经受到压迫,从而使得肺部出现疼痛,就会感受到胸痛。

     

    我们肺部有很多臂丛神经,癌细胞不断发展会使得此处受到压迫,自然会导致背部出现疼痛,尤其在睡觉的时候非常明显,务必引起重视。

     

    2、睡觉时爱咳嗽

     

    如果肺部出现病原体、异物等,身体就会通过产生咳嗽等症状来排出异物,这也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而尤其是肺癌不断发展,咳嗽的症状会加重,出现干咳,严重的甚至会咳血等,睡觉的时候会更严重。

     

    3、失眠

     

    其实,引发失眠的原因非常多,而肺癌也是其中的一种,这主要是因为体内有癌细胞时,使得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导致中枢神经受到影响,出现烦躁失眠的现象,这种情况非常容易被忽略,从而导致肺癌不算被恶化。

     

     

    因为这些症状在肺癌前期不是很明显,导致患者容易以为是感冒等疾病,而当成感冒去治疗,使得患者错过最佳的时间,所以,及时发现肺癌信号非常重要。

     

    肺癌恶化程度非常高,但1种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生存希望!

     

    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还属于综合性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的需要,会进行手术治疗,或者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而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目前靶向药物的研发,给广大肺癌患者的生存带来了无限的希望,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肺癌靶向治疗总体的效果根号,大约有65%的患者通过靶向治疗后肿瘤都被缩小,并且疗效很持久。

     

    但不管是癌症还是其他疾病,一旦发生对身体影响非常大,不仅发展迅速,而且死亡率很高,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早早被病魔夺取生命,因此,及时关注身体异常,定期体检非常重要,尽早发现肺癌信号,是最有益的对抗疾病的方法。

     

     

    当身体出现以下症状时,我们需要警惕:这可能为肺癌的早期信号:

     

    1、活动后胸闷、感觉气喘;

     

    2、咳嗽时带血丝,或咳血;

     

    3、经常出现胸部或者肩背部疼痛;

     

    4、反复咳嗽,用药后连续2-3周仍然没缓解;

     

    5、不明原因的发热、身体疲乏、声音嘶哑;

     

    提前预防与治疗,仍然是治愈肺癌的重要途径,这5个信号如果出现,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吸烟人群,平时更应该及时养肺,并及时关注身体的信号。

     

     

    肺癌在防不在治!谨记“3多”,清肺护肺,肺部毒素一扫而空

     

    1、饮食多元化

     

    日常饮食按照全餐概念去吃,要做到膳食均衡、营养多元化,尤其在秋冬、也可以多吃一些润肺去燥的食物,增强免疫力,提高心肺功能。

     

    2、坚持多运动

     

    运动不仅能帮助加快新陈代谢,排出体内毒素,还能帮助提高免疫力,对抗负面情绪的侵扰,从而帮助养肺,此外,定期体检也是预防肺癌很重要的手段之一。

     

     

    3、多喝清肺茶

     

    从中医角度来讲,我们的肺喜润恶燥,保持每天充足的饮水量,不仅能帮助帮助身体排毒,还能加快代谢血液毒素,对于养肺很有帮助,水中加入养肺的小植物,效果更好。

     

    推荐养肺食疗小经方:准备金银花,百合,罗汉果,栀子,桔梗,枇杷叶,配成茶包,配成茶包,开水冲泡后饮用,养肺润肺,排出肺部的毒素“垃圾”,肺好免疫力强!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