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结核病:一个“会传染的癌症”

结核病:一个“会传染的癌症”
发表人:京东健康

造就世界上最多死亡人数的传染病是什么?

 

有人会想起曾经闻之色变的黑色病,有人会想起最近两年的新冠肺炎。

 

但实际上,结核病才是至今为止人类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

 

古老而顽固的疾病

 

虽然不同时期的名字有着差异,但结核病几乎是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出现而出现。

 

在公元前两千四百年,神圣的古埃及金字塔,留给我们的不仅有各种神秘传说,也有木乃伊遗体中的结核病痕迹。

 

 

在我国马王堆汉墓,其中出土的栩栩如生的辛追夫人遗体上,也能够检测出结核病痕迹。

 

甚至,考古学家发现,结核病的致病菌——结核分枝杆菌,甚至能够在八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遗骸中检测出。

 

人类对抗这一古老疾病的经验也是有迹可循。

 

公元前460年,希波克拉底警告医生不要接近晚期结核病患者,要让患病者拥有充足的食物、多喝牛奶、增强锻炼,从而强健体魄抵抗疾病。

 

 

我国古代名医——华佗,也曾在其名著《中藏经》中的一篇《传尸论》中,明确“痨病”具有传染性,同时指出只有抵抗力不够强的人,才会感染这种病。

 

直到近代,在1839年,这种传染病被一名德国医学家正式命名为“结核”。

 

而同样是在德国,1882年,一名细菌学家通过抗酸染色法发现了结核病的罪魁祸首——结核分枝杆菌。

 

在此期间,结核病在欧洲中世纪被称之为“白色瘟疫”,成为当时世界上全人类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直到现在,我们仍然没有摆脱这种疾病,仍旧在全力与之对抗。

 

免疫力究竟有多重要

 

根据统计估算,全球大概有二十亿人感染了结核病的元凶——结核分枝杆菌。

 

也就是说,全球将近三分之一的人,都有患上结核病的风险。

 

也就是说,你看看周围,平均三四个人就会有一个人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这一数字并不是危言耸听,但也不必因此惊慌失措。

 

因为只要我们免疫力正常,哪怕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一生也只有不超过十分之一的概率会患上结核病。

 

结核病与免疫力,可以说是息息相关。

 

我们大多数人第一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之后,只有极少数免疫力低下的人才会发展成结核病。

 

结核病虽然具有传染性,但免疫力强的人,甚至可能不断接触结核病人都不会发病。

 

例如西方著名作家大仲马,因为当时西方上流社会对结核病的错误追求,曾热切地和结核病接触,希望自己被传染,却怎么也得不上结核病。

 

 

但具备有免疫力,并不是说就高枕无忧。

 

结核分枝杆菌会长期在人体内生存,很难被完全消灭,它静静地潜伏着,当我们免疫力剧烈下降,它就有可能重新复苏,开始在人体内繁殖导致结核病的发生。

 

目前,针对结核病的疫苗——卡介苗,是我国儿童必须接种的一类疫苗,就是为了让我们从小就拥有针对结核病的免疫力。

 

可怕的死亡率

 

作为一种古老传染病,结核病并不像天花一样,通过疫苗就能够将其解决,也不像鼠疫一样,能够通过清除老鼠来控制。

 

从发现结核分支杆菌以来,根据统计,一百多年来,因结核病而死亡的人数已经多达2亿!

 

根据《2021年全球结核病报告》,2020年,全球结核病病人的病死率为15%!

 

在曾经,结核病更是一度被认为是绝症,无药可救,也无医可治。这也是结核病曾经被称之为“会传染的癌症”的原因。

 

在曾经19世纪的中世纪,英国有将近四分之一人因结核病而死。我们也在一系列笔墨中见到结核病的可怕——咳血而死的林黛玉、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

 

 

因结核病而死的名人更是不计其数,肖邦、雪莱、鲁迅、林徽因……

 

一直到20世纪,卡介苗、链霉素等预防和治疗手段的相应出现,才导致结核病的死亡率逐渐降低。

 

但目前哪怕针对结核病的抗生素治疗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耐药结核病、复发结核病,仍然是让医生头痛的治疗难题。

 

可以被治愈

 

不过,在目前,绝大多数结核病患者,只要经过正规的系统治疗,坚持下去,都能够痊愈恢复!

 

例如2018年的南非选美比赛的冠军塔玛瑞·格林,便是一位痊愈的结核病患者。

 

 

最开始,患上结核病的她,中断了梦想,觉得自己成为了家庭的负担,但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励下,经过正规的治疗,痊愈后的她一举在选美比赛中夺冠!

 

她也因此一直在为此宣传,鼓励着更多人——

 

“我是一个痊愈的结核病患者。结核病是可以被治愈的,得病不需要感到羞耻。让我们携起手来抗击疾病,迎来更光明的未来。”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26岁的小陈在天气潮湿之后,突然间觉得腿疼,一开始不在意。

     

    后来慢慢的,发现走路腿越来越疼,甚至开始发现走不动路了。

     

    同事把他送进医院,一检查,竟然是股骨头坏死!

     

    年纪轻轻的小陈,怎么会犯上这种疾病呢?

     

    我们今天来了解一下股骨头坏死。

     

    一、股骨头坏死的概况

     

    股骨头坏死又叫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多种原因引起的股骨头血运不良,从而引起骨细胞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病变。

     

    据美国的统计材料,美国每年新发生的股骨头坏死在5万例左右,现存约有30~60万例。我国人口为美国的五倍,股骨头患者人群肯定更加庞大。

     

    发病年龄广泛,多见于中青年,致残率高,中医中称为“骨蚀”。

     

     

    二、股骨头坏死的分类

     

    股骨头坏死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第二类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一)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外伤导致的股骨头坏死,像髋部外伤、股骨颈骨折、髋臼骨折和股骨头脱位等,都会引起股骨头坏死。

     

    (二)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

     

    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是没有外伤参与的股骨头坏死,例如:大量长期使用皮质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等)、长期大量酗酒、血流高凝状态等其他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坏死。

     

    三、股骨头坏死的致病因素

     

    1、髋部外伤

     

    股骨颈骨折、髋臼骨折和股骨头脱位等,均可导致股骨头坏死。

     

    骨折引起股骨头血供遭到破坏,没有血供氧,股骨头就会坏死。

     

    2、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因各种原因需长期服用皮质激素,例如:可的松、强的松、甲强龙等,都是最常见的导致股骨头坏死的药物。

     

    3、长期大量酗酒

     

    酒精会导致体内脂代谢异常,通过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能力,造成股骨头坏死。

     

    4、某些疾病引起

     

    患有镰状细胞贫血、减压病、系统红斑狼疮等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导致股骨头坏死。

     

    三、健康建议

     

    1、长期酗酒、大量食用糖皮质激素、髋部外伤、在减压环境下工作等股骨头坏死高发人群,最好注意定期检查。

     

    2、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多吃燕麦等全谷物食物,食用核桃等坚果代替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3、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多食用深海鱼,促进心血管健康。

     

    4、戒烟戒酒,积极进行适量的康复锻炼,保持舒畅的心情。

     

    5、避免负重,必要时拄拐。

     

     

    股骨头坏死,被称为“不死的癌症”,不会致死,但是致残率很高,给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但是,希望股骨头坏死患者不要自暴自弃,放松心情,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看待疾病,这样对自己的康复有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发炎”,一个人人都经历过的症状,鼻炎、扁桃体炎、肠胃炎……严格来说,炎症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临床上一类常见的病理过程。

     

    我们生活在充满细菌的世界里,可以说没人能逃过炎症的侵袭。有人认为,炎症是小毛病,扛一下就过去了;还有人视它为洪水猛兽,稍有苗头就开始吃药。

     

     

    我们常说的炎症到底是什么?它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影响?如何才能与炎症和平相处?《生命时报》邀请权威专家,为你一一解答。

     

    受访专家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 任菁菁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牟建军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石正莉

     

    1/6的癌症由炎症引起

     

    炎症属于基本免疫反应,是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损伤因子)时,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

     

    在机体组织出现损伤时,会引发炎症反应,以防止感染的扩散、清除坏死组织、恢复器官功能。如果人体没有炎症反应,机体将不能控制感染并修复损伤。

     

     

    放任发炎不管,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当炎症局部病变较严重,病原微生物在体内蔓延扩散时,会出现全身性反应,例如发热、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寒战、厌食等。严重的全身感染还可引发败血症,甚至导致休克。

     

    炎症反应是一些重大疾病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世界卫生组织属下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一项报告显示,世界上1/6的癌症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这些感染,多数就是我们俗称的“发炎”。

     

    炎症是多种疾病的源头

     

    一般认为,在可控范围内的炎症反应是有益的。一旦失衡,会产生一些炎症因子,对正常的器官和组织造成伤害。

     

    糖尿病

    炎症反应引起胰岛素抵抗;此外,炎症刺激脂肪细胞异常代谢,分泌过量的炎症因子,进一步损伤胰岛细胞,加速了糖尿病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

     

    神经系统疾病

    炎症失控会产生神经毒性,损伤神经元细胞。比如,老年痴呆症患者脑内的一些细胞会释放炎症因子,加剧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

     

    肥胖

    当脂肪堆积分泌过量的脂肪细胞因子时,会引起全身性的慢性炎症,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会加剧这种慢性低度炎症状态。

     

     

    心血管疾病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究其根源都是由免疫紊乱导致炎症因子侵入血管壁内部,从而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疾病的发作。

     

    癌症

    在慢性炎症中,修复再生需要细胞增殖,细胞分裂越多,DNA复制出错的几率就越大,增加了产生癌细胞的几率。若微小癌细胞日积月累集结成团,就会形成恶性肿瘤。

     

    抑郁

    炎症是抑郁症的病因之一,慢性炎症的轻微增加都会导致抑郁症风险增大。抑郁症发病期间,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和炎症反应都比较活跃。

     

    6种饮食习惯会“促炎”

     

    日常饮食与炎症的发生息息相关。以下6种饮食习惯,可能让炎症悄悄找上你。

     

    1 吃得太精细

    大米饭、白馒头、白面包等,这些精加工主食富含精制碳水化合物,血糖反应较高,而高血糖会使炎症反应上升。

     

    2 高糖、高盐饮食

    蛋糕、巧克力、甜品等高糖食物,会让血糖波动较大,导致胰岛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水平升高;还会消耗体内大量的B族维生素,导致炎症反应升高。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发现,高盐会通过活化血小板,激活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进而造成血管炎症。

     

    3 常吃加工肉类

    熏肉、腌肉、火腿、烤肉等,都会带来促炎物质,包括多聚芳烃、杂环胺类等。

     

    牛肉、羊肉、猪肉等红肉,都富含饱和脂肪,长期摄入过多易导致肥胖,这也是一种特殊的炎症。

     

    4 零食吃太多

    包装上有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植物奶油、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这样的字眼时,这些食品中大概率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会升高多种炎症因子的水平,可能与它造成的脂质代谢途径紊乱有关。

     

    5 常吃快餐、油炸食品

    常见的西式快餐和一些油炸食品的饱和脂肪含量很高,不但会促进炎症反应,对体重、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6 经常饮酒

    酒精不仅会加重肝脏负担,还会杀死肠道中的正常健康细菌,破坏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诱发炎症反应。

     

    做好4件事给身体“消炎”

     

    引起炎症的原因,可分为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

     

    ▶内源性因素:DNA的损伤、端粒功能异常、表观基因组破坏、有丝分裂信号异常和氧化应激等;

    ▶外源性因素:感染、外界环境及毒物刺激、不良饮食习惯等。

     

     

    内源性因素难以改变,但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外源性因素的影响,来避免或控制炎症。

     

    远离污染环境

    高温、低温、紫外线和放射线等物理因子,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因子,强酸、强碱和甲醛等化学因子,以及不当使用药物和其他生物制剂,都可能引起炎症。

     

    生活中要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家中要勤打扫,保证室内环境干净整洁,不乱用药,尽量不要使用杀虫剂、染发剂等产品。

     

    学会处理压力

    持续的心理压力可能破坏机体调节炎症活动的能力。

     

    要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每天睡够7~8小时,遇到不顺心的事学会调节情绪,必要时应求助心理医生。

     

    养成运动习惯

    肌肉收缩时能分泌一些细胞因子和分子量较小的肌动蛋白,这些物质进入血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全身的炎症反应。

     

    运动时不只要做有氧运动,还要注意增强肌肉力量,建议身体条件允许的人适当做一些负重练习。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要尽量改掉前面提到的“促炎”饮食方法,并逐步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医学教授安德鲁·威尔博士有一个著名的“抗炎食物金字塔”理论。

     

    • 果蔬的抗炎效果最佳,每天至少摄入4~5份蔬菜,每份约80克;
    • 粗粮、面食、豆类次之,每天要搭配食用;
    • 有机菜籽油、坚果等健康脂肪居第三,每天应摄入5~7份;
    • 鱼和海鲜每周可摄入2~6份(1份约113克)。

     

    此外,要减少食用方便面、饼干、外卖等快餐食品,远离烟酒。

     

    如果患有较为严重的急性炎症或由急性炎症引发的疾病,仅靠改变生活方式难以控制,应及时就诊,遵医嘱接受治疗,避免炎症恶化引起各类并发症。

  • 癌症有很多种,在现代社会中也很普遍,癌症是否会传染在于对“传染”一词的定义为何。

     

    “传染”在现代医学中有两种含义:

     

    1. 是指病原体从原本有病的生物体侵入别的未发生此种疾病的生物体中。

    2. 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后,破坏机体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性,在一定部位生长繁殖,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这个过程称为传染。

     

    若从第2点看而言,癌症不会传染,以为癌细胞不会通过空气、口水唾液等跑到另一个人身上去。若从第1点看,癌症会“传染”——包括遗传及同癌症患者相同的生活习惯、生存环境下可能增高的患病几率,当然此“传染”明显异于流感病毒的“传染”。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日常生活的接触会导致癌症的传播,故即使正常生活接触,包括握手、吃饭、亲吻等都不会有问题,肿瘤病房并未见设置针对癌症传染的防护措施也在于癌症的传播渠道异于一般传染病。

     

    有很多癌症是由传染病发展而来,积极预防各类传染病并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比讨论癌症是否传染更为重要的问题。

     

    常见可能致癌的传染病有如下几种:

     

    1. 因HP(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出现的胃炎、胃溃疡、胃糜烂等常见消化系统疾病。

     

    研究发现,在众多胃癌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几乎高达百分之九十多,几乎每个胃癌患者在发现癌症前都有不同程度的胃炎、胃溃疡、胃糜烂等疾病,这也是胃癌防治中大力宣扬根治幽门螺杆菌的原因。另外,因HP可通过患者口水、唾液等传播,故HP呈家族聚集倾向,也是胃癌呈现家族遗传倾向的重要原因。

     


    2. 乙肝及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容易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在肝癌的致病因素中,乙肝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占有重大比例,而恰巧我国是肝炎大国,特别是广东地区为甚,积极控制乙肝及丙肝的重要目的一是减少传染几率,二是防治肝炎恶变为肝癌。

     

    3. HPV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癌出现几率增加。

     

    前段时间报道的HPV-14价疫苗获得优先审批权,就足以说明目前在我国HPV感染导致的宫颈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还是比较多的。

     

    4. 另外还有结核病菌感染者罹患肺癌的可能性增加。

     


    虽然传染病有很多,还有如痢疾、艾滋等,这些未曾提及的传染病一般很少有癌变几率,但即使是可能发展为癌症的如HP感染等疾病,也不应该害怕其一定会恶变。要做的反而是如何积极治疗防止其出现癌变的可能。

     

    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生活习惯的调整同时积极配合专业医生、按时科学服用相关药物,并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自身体质。因为据各个年代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研究发现,人体的酸性体质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癌症恶变发生的温床。

  • 一些人是慢性肝炎,早期没有接受正确的治疗,一直拖延着,慢慢变成了肝硬化。

     

    然而,肝硬化的患者早期也没有什么症状,都不怎么留意,久而久之就拖成了肝癌。

     

    大象不会一口吞下,癌也不是一天形成的。一些不被关注的“小肝病”,最终会发展成“肝癌”,其实是比癌本身更可怕的!

     

    酒精肝不全是喝出来的

     

    酒精肝患者真是不少,有传言说:“十男九酒精肝”。长期饮酒的人自然患病的风险很高,还有2类人也要注意!

     

    二类易患酒精肝人群

     

    1. 心脏疾病者:

     

    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的病患非常容易被酒精肝盯上。而且,酒精具有使情绪激动、大脑兴奋的作用,在饮酒后患者会出现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心跳加速的症状,这种情况非常危险!

     

     

    2. 胃肠疾病及糖尿病患者:

     

    因为患者的肝脏本身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荷,过量饮酒对机体的损伤是多系统、多器官的,可导致患者出现胃炎、消化不良、酒精肝等现象,严重者还会出现胃出血。

     

    程度决定症状

     

    1.轻症酒精性肝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可表现为乏力、腹胀、食欲差等;

     

    2.酒精性脂肪肝: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纳差等,同时合并有尿黄、眼黄等症状;

     

    3.酒精性肝炎:明显的腹胀、全身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

     

    4.酒精性肝硬化:食欲不振、乏力、纳差、消化道出血、神志不清、腹水、胸水等。

     

    脂肪肝也不是胖子的“专利”

     

    正常人的肝脏只含有少量的脂肪,约占4%至7%。

     

    这少量脂肪中的一半为中性脂肪,其余为卵磷脂和少量的胆固醇。肝脏是中性脂肪合成和利用的主要器官,而不是储存脂肪的场所。

     

    脂肪肝瞄准大腹便便

     

    腹部肥胖者最容易发生脂肪肝,因为肝内脂肪酸的去路除部分合成磷脂和胆固醇外,主要合成甘油三酯,新合成的甘油三酯再与肝细胞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载脂蛋白结合,形成甘油三酯释放入血。

     

     

    当肝内合成的甘油三酯超过了肝脏将其转运出去的能力,或形成输出发生障碍,就可导致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而发生脂肪肝。

     

    程度决定症状

     

    1.轻度脂肪肝:一般无临床症状,多于体检做B超时偶然发现;

     

    2.中度脂肪肝:乏力、纳差、腹胀等消化道症状,转氨酶轻度到中度升高,B超显示前方回声增强,后方有衰减;

     

    3.重度脂肪肝:明显的食欲不振、疲倦乏力、黄疸等症状,如合并肝硬化可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表现。

     

    酒精肝和脂肪肝不及时治疗就会发展到肝硬化,而肝硬化的终点就是肝癌。

     

    肝硬化就是肝癌的“上一站”

     

    近年来,肝硬化的比例在上升,很大原因是因为酒精肝、脂肪肝的患者比例的上升。

     

    这两个疾病都是导致肝硬化的诱因,而肝硬化就是肝癌的“上一站”。

     

    一旦发展到肝硬化,应该先多补充维生素和锌,因为肝硬化的患者常常是多种维生素缺乏。这类患者本身对维生素摄入就少,小肠的吸收肝脏的提取储存也比较低。

     

    另外,吃一些高碳水化合物也是很有必要的。高碳水的食物可以提供能量,增加肝细胞以及糖原的含量。

     

    上述两样补充足够后,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就会增强。

     

    日常如何护肝?

     

    肝脏是人体的大化工厂,有较强的解毒作用,每个人都需特别好的保护肝脏:

     

    1.饮食清淡:

     

    多吃一些蔬菜,白菜,油菜,西红柿,菜花,而羊肉狗肉什么的,胡椒花椒,大辛大热的东西和过于肥腻的食物也会加重肝火。

     

    2.好好休息:

     

    能减少体力消耗,增加肝脏的血流量,使肝脏得到更多的血液、氧气及营养的供给,促进肝细胞的康复,减轻肝脏的生理负担。

     

    但对所有的肝病患者过分强调卧床休息与睡眠反而会加重病人的精神负担,影响大脑的调节功能和内脏功能的协调,也不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

     

    每晚睡眠不足4小时者,免疫系统功能下降50%,获得充足睡眠时,免疫力完全恢复。

     

    3.戒烟戒酒:

     

    日常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应酬什么的,当你说身体有问题的时候,相信没人会勉强你!

     

    4.多喝蜂蜜红糖红茶:

     

    茶养胃,而蜂蜜和红糖温中,所以此茶有温中养胃、驱寒的功效。

     

    5.运动不要太过剧烈:

     

    运动之后,气血顺畅,吐故纳新。但是如果过度,肝火就会过燥,会伤及肝阴,切莫过于剧烈运动。

     

    6.正确睡觉:

     

    中午有可能的话,尽量要午睡,晚上要尽量减少夜生活,保证8小时以上睡眠;

     

    7.戒骄戒躁:

     

    保持情绪的安定,不烦躁。

     

    肝脏有较强的代偿功能,但中年人要格外关注,对肝区出现的任何不适,都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要知道肝癌就是一点一点形成的!

     

    作者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张振江

    责任编辑 | 黑凤梨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一、接触了肺结核的病人一定会被传染么?

     

     

    肺结核病不一定会传染。肺结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痰涂片,痰培养检测不到结核分支杆菌。但是胸部CT显示肺内有结核病灶。或者结合其他的确诊实验证明有结核。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但是因为痰涂片,痰培养检测不到结核分支杆菌。所以说他没有进行传染的途径。因为集合是通过消化道途径或者呼吸道飞沫途径传播的。这种情况下,他不会通过呼吸道途径传播。所以说痰涂片,痰培养检测是阴性的话就说明没有传染性。有的患者,不知道自己得过肺结核,去后期检查的时候发现自己,肺上怎么有个钙化灶,有个纤维增殖灶,然后得知自己,曾经感染过肺结核的。这一类的患者,其实他并没有什么传染性。

     

    相反在结核病人中,只有显微镜检查发现痰液中有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医学上称为排菌病人,是结核病的传染源。当你身边有肺结核病人时,首先要了解他是否是排菌病人、是否已经抗结核化疗。如果是痰菌检查阴性病人或是已经化疗的痰菌阳性病人,传染性极小,你不必担心受传染。如果是未经治疗的排菌病人,应尽快督促其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规范的治疗,尽快消除传染性。

     

    二、肺结核是否感染性受什么影响?

     


    1.痰中是否带菌


    要看你接触的这个肺结核病人的痰中是不是带有结核菌,一般认为痰涂片或痰培养阳性者为带菌者,接触痰中带菌者,比较容易被传染上结核病。其他一部分患者是不带有结核菌的,他们几乎没有传染性。


    2,吸入病菌的多少


    既使患者的痰中带有结核菌,也要看你接触时吸入的结核菌的量有多大;病人距离你较近,或者患者正在咳嗽、打喷嚏时,如果你在他身边,你会吸入更多量的结核菌,这时你会容易被传染上结核病,因此应当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3,抵抗力的高低


    既使你已经吸入了较大量的结核菌,也还要看你自身抵抗力的高低;如果你的抵抗力足够好,就可以抑制结核菌在体内的繁殖,并杀死它们,而如果抵抗力不高,则结核菌会在体内大量繁殖生长,对肺部造成破坏,形成肺结核。对于我们普通人群,只要自己免疫力正常,也不大容易被感染上肺结核。所以不要听到周围身边患者是肺结核,就觉得特别的恐怖,绝大多数的肺结核患者,他的传染性是很弱的。

  • 大部分人知道乙肝,一旦患上就会比较“棘手”,但丙肝又有多少人了解呢?丙肝这个疾病,在医学界,一直被称为肝炎里的“艾滋病”,是沉默而阴险的“杀手”。

     

     

    大部分病人感染上丙肝病毒,都是没有症状的。只有少数出现乏力、食欲变差、恶心和肝脏部位的疼痛,所以说,患者很容易忽略它的治疗。

     

    肝脏在丙肝病毒长时间侵袭的情况下,很多患者会发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丙肝的发展

     

    丙肝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的感染比较隐匿,发展比较迅速。一般感染后6个月,HCV RNA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就会发展成慢性感染,而且慢性化的概率是65%-85%。[1]

     

    一旦变成慢性感染,在6-12个月里自愈的可能性几乎就会变成0。如果没症状或者得不到正规的治疗,肝慢慢就会发生纤维化,最终硬化甚至变成肝癌,[2]这一切可能会迅速发展。

    丙肝完全可以治愈!

     

    2014年WHO正式向世人宣告:丙型肝炎已经成为一种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丙肝病毒侵入人体感染肝细胞后,只待在肝细胞浆内,随着丙肝病毒复制之谜揭开,目前的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可以直接作用于病毒复制中的“非结构蛋白”,达到最终清除丙肝病毒的目的。

     

    但是,因为丙型肝炎病毒有多种基因分型,不同基因型在DAAs治疗方案中的药物选择和疗程均不同,需要丙肝专家协助方案治疗制定。

    规范化治疗才是治愈之门

     

    1)干扰素+利巴韦林抗病毒:目前是治疗丙肝的首选治疗方案,国内外已经达成了共识。经过实验验证,通过连续用药24周,病毒的应答率就可以达到40%甚至更高。[3]

     

    2)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这一治疗方式不但可以增强病毒的应答率,而且还能境地复发率。

     

    3)单用利巴韦林:这种方式在12周内病毒应答率是8%,长期使用可能会出现疼痛、水肿、皮疹等副作用。

    记住7点,应对复发

     

    丙肝在痊愈后,是非常容易复发的,这对医患双方都是考验。比如患者康复后,长期饮酒或者患有其他的疾病,复发的几率都会变高。

     

    这个时候,患者一定不要灰心,只要把握7条原则,就能彻底和丙肝告别了!

     

    1) 停药后复发的患者,可以将普通干扰素换成长效干扰素;

    2) 单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可加用利巴韦林;

    3) 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的患者复发后,可增加胸腺肽,这样可以调节免疫,还可以增强干扰素的疗效。

    4) 适当延长疗程,6个月变为12个月,12个月可以延长成18个月或24个月。

    5) 使用干扰素+利巴韦林较小剂量的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加大药物剂量。

    6) 使用派罗欣(干扰素药物)治疗的患者,可改换佩乐能(另一种长效干扰素)。

    7) 戒酒、戒保健品:酒精具有“活化”和“激活”丙肝病毒的作用,保健品对肝损伤是很明确的,服用这些前需要咨询自己的治疗医生。[4]

     


     

    参考文献:

    [1]郭顺明.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准种及干扰素敏感决定区对干扰素应答的影响机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3(3).

    [2]魏显招,祁敏.他汀类药物治疗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J].国际病毒学杂志,2009,16(6).

    [3]王国见.丙肝的危害及其防治进展研究[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8):177-178.

    [4]王振坤.丙肝复发后如何应对[J].求医问药,2010,(4):15-16.

     

    审稿医生 |北京地坛医院 感染科 主任医师 杨松

    责任编辑 | 黑凤梨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家住江苏无锡,56岁的老李最近住院了,曾经以为“乙肝携带”无碍的他不幸被确诊为“肝癌”。以下是老李的自述:

     

    知道自己是“乙肝携带”是在二十年前的一次健康体检,不过当时肝功能正常,而且能吃能喝,身体没什么不舒服,仗着自己年轻,我就认为自己并无大碍。后来,我带着我妈、我姐也去做了检查,我才知道我们家是“乙肝家族”。

     

    20多年来,一直没觉得身体有不舒服,再加上平日工作繁忙,应酬也多,就没再去过医院检查过。

     

    问题出现在今年2月份,我感觉肚子经常隐隐作痛。

     

    到医院一做B超——“肝癌”,大夫说都已经转移了,我当时就懵了!

     

    “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无碍是认知错误!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感染科殷晋伟主治医师指出老李的病例实在让人可惜。据统计,中国约10%人群可能携带乙肝病毒。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要求,过去诊断为 “乙肝病毒携带者”,需更名为“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因为状态是不稳定的,是随时可以变化的,所以更强调随访监测。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并不代表着绝对的安全,这类人群体内依然存在一定量的乙肝病毒。如果体内乙肝病毒处于复制活跃阶段,就会导致患者肝脏组织逐渐受损,进而病情有可能发展成为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乙肝携带状态的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

     

    我们不应该像老李那样把年轻当成我们挥霍健康的资本,虽然身体没什么不舒服,也应该定期随访监测。

     

    乙肝病毒携带状态的患者定期随访监测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乙肝两对半;

    ②肝功能;

    ③HBV-DNA;

    ④腹部彩超;

    ⑤AFP;

    ⑥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

     

    必要时需进行肝组织学检测。

     

    为什么有症状,就成“肝癌”晚期了?

     

    早期肝癌通常没有症状,导致很多肝癌病人不能得到早期的诊断、早期的治疗,使肝癌的治疗很难取得很好的效果。

     

    通常来讲,肝癌的早期症状包括身体乏力,腹部不适等,但是这些症状没有特别的针对性,其他疾病也可以出现,因此导致病人不能早期察觉。

     

    当早期肝癌得不到及时治疗就会发展成晚期,肝癌晚期症状主要是肝区疼痛,消瘦,出现腹水引起腹胀等。

     

    远离“肝癌”,做到1点

     

    提醒:长期病毒携带,30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乙肝病毒可能会出现复制活跃!

     

    所以要记住1点,定期随访监测,必要时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强调对患者进行动态评估,决定是否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并明显扩大了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如果血清HBV-DNA阳性,ALT>40IU/ml,就应该积极考虑抗病毒治疗,尤其是对于年龄大于30岁者,更应该积极考虑抗病毒治疗,可以降低疾病进展风险。

     

    如果血清HBV-DNA阳性,虽然ALT在正常范围,如果出现下述五种情况:

     

    ①肝脏组织学检查提示明显炎症和或纤维化(G≥2级和或S≥2);

    ②乙型肝炎肝硬化或乙型肝炎肝细胞癌家族史且年龄超过30岁;

    ③ALT持续正常、年龄超过30岁,建议行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或肝组织学检查提示明显肝脏炎症或纤维化;

    ④乙型肝炎相关肝外表现;

    ⑤代偿期肝硬化,我们就应该积极考虑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何选择?新版中国慢乙肝防治指南优先推荐的核苷(酸)类似物药物: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酯(TDF)、丙酚替诺福韦(TAF)。目前对这三个药物都是一线推荐,这三种药物孰优孰劣?客观说,三者只有细微差别,所以初治患者药物的选择由医生来选择,指南中对这三个药物没有特别推荐优先。

     

    给乙肝病毒携带状态患者的5点建议

     

    1. 建议6-12个月进行肝功能、乙肝两对半、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腹部超声和肝纤维化无创诊断技术等检查,必要时进行肝组织学检查,若符合抗病毒治疗指针,及时启动治疗。

    2. 年龄超过30岁,肝功能正常也不是就进入了保险箱,如果肝组织有明显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需要规范抗病毒治疗;

    3. 规律用药,也要坚持用药,保证药物在体内保持一定的浓度,不可随意停药;

    4. 均衡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但要注意蛋白质的摄入量;

    5. 不要熬夜,也不要过分劳累,保持心情愉快,戒烟戒酒。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临床肝胆病杂志.2019,35(12):2648-2669

    [2]《乙肝病毒携带者不需要治疗,一查就是肝癌为什么?》.肝博士.2019年06期

    [3]《乙肝病毒健康携带者并不健康》.家庭医学.2020年02月

     

    审稿医生 |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 感染科 殷晋伟 主治医师

    责任编辑 | 黑凤梨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一、肺结核痊愈后能要小孩吗?

     

    肺结核是传染病,并非遗传病,痊愈后自然可以要小孩,只是不能马上要孩子。因为结核病刚刚治愈就怀孕,对孕女身体不利,怀孕后身体的很多脏器负荷加重,易疲劳,体质相对较差,而结核病在体质差及劳累时又容易复发,这时怀孕应格外注意,是不太好的。

      

     

    二、肺结核痊愈后多久能怀孕?

     

    一般肺结核痊愈停药半年后可以怀孕,不过,隔时间长点更好,如1、2年。并且经过一系列检查后才能最终确定。具体还是得根据身体状况决定:怀孕前应到医院进行系统的孕前检查和咨询。肺结核停药要等药物从身体代谢完后才能怀孕,一般是半年到一年。肺结核痊愈后,定期复查看肺结核是否存在复发的迹象。得过肺结核说明你的体质并不再像以前那样好了,痊愈后身体还很虚弱,至少需要半年的调养,才能达到怀孕的条件。

     

    三、怀孕后肺结核复发了怎么办

     

    1、及时就医:怀孕后肺结核复发了,及时到医院接受内科及妇产科的联合治疗,根据具体病症采取对症处理。

    2、抗结核治疗:根据孕妇具体病症采用合理的抗结合药物治疗。但是,一般抗结核治疗药物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可能会导致流产、胎死。

    3、考虑终止妊娠:怀孕后肺结核复发了,这些情况应考虑终止妊娠:怀孕后肺结核复发,严重肺结核或其他部位结核,不宜妊娠,若已妊娠应在3个月内终止妊娠;妊娠早期早孕反应严重,对症治疗无效者,应终止妊娠;已有子女的经产妇,或病情严重再妊娠可使其显著恶化者,应考虑绝育手术。

     

    四、肺结核治愈后怀孕会遗传给孩子么?

     

    肺结核治好后不会遗传给孩子。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传染的呼吸道传染疾病,是通过病人大声讲话、咳嗽、打喷嚏等进行传播的,所以,是不会遗传给孩子的。但是在妊娠期间建议注意定期复查结核相关指标,避免复发。

     

     

    五、肺结核会引起淋巴结肿大吗?

     

    出现肺结核的时候是可以导致淋巴结肿大的,一般肺结核是结核杆菌感染导致的肺部的炎症。早期的肺结核比如原发性肺结核,一般会有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局部淋巴结炎等。出现局部淋巴结发炎以后就会导致淋巴结增生肿大,所以就会导致淋巴结肿大。

  • 有一天,和一个人聊天,聊到老实人这个话题。他们说,有些人,真的很老实,有些人却是看上去很老实。看上去老实的人,比真正老实的人看上去更老实,因为他们更会装。 

     

    他的一个朋友,平常觉得很老实,表面上很是正常,工作也顺风顺水。突然有一天,朋友打电话给他,让去派出所救他。原来朋友在一洗浴中心干坏事,被警察叔叔抓个现行。后来怎么救的,不表,只是说老实人未必真的老实。

     

     

    前几天,有一个患者咨询我,在他的外生殖器、会阴、肛周等部位长了好多疙瘩,不疼不痒。照片不是很清楚,我就建议他来找我看看。检查发现,他说的地方长了好多表现为多个或单个,肤色、红褐、褐黑色,大小不等的丘疹。 

     

    刚开始,我觉得是疥疮结节。但是迅速我这个想法被否定,因为患者没有感觉到瘙痒,要知道疥疮会很瘙痒很瘙痒的。

     

    我说,你去做个活检吧。也就是说,需要在他的阴囊上切一块下来,然后确诊是什么东西。可以看出他是犹豫的,但是为了确诊,他还是听我的做了。鲍温样丘疹病,结果是这样说的。

     

     

    什么是鲍温样丘疹病?

     

    这是一种发生在性生活较为活跃的人群中的一种疾病,多发年龄是在21~30岁之间。这是一种比较有趣的疾病,此病的临床表现与尖锐湿疣相似,组织病理学类似原位鳞癌和鲍温病的组织学改变,往往造成误诊。这种病的发病,通常认为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有关,尤其是和16型人乳头瘤病毒关系密切。 

     

    治疗方法有哪些?

     

    这种病,部分会痊愈,所以不是典型意义上的癌症,是良性的。治疗方法也很多,比如采用药物、冷冻、电灼、微波联合局部注射α-2b干扰素等治疗均有效。关键问题是,这种病容易反复!

     

    (附:鲍温样丘疹病与HPV感染,特别是HPV-16感染相关。好发于生殖器部位,临床表现为多发红棕色疣状斑块,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呈良性经过,部分患者可自行消退,预后较好。但组织病理呈原位癌表现,类似鲍温病改变。

     

    好发于性活跃的年轻患者,一般在21~30岁之间。皮损多发于外生殖器、会阴、肛周,表现为多个或单个色素性丘疹,肤色、红褐、褐黑色,大小不等,直径2~10毫米,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境界清楚,丘疹表面可光亮呈天鹅绒外观,或轻度角化呈疣状。一般无自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瘙痒或烧灼感。病程呈慢性经过,少数病人皮损可消退,但反复发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当今社会,我们的医疗卫生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好,医疗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然而,癌症的攻克仍然是一个很难的问题,今天,我们就让肿瘤医生来讲述下,癌症患者要想痊愈,必须熬过去的三道“生死坎”。

     

     

    第一道坎:手术切除目前为止,手术能够做到将绝大部分的癌症细胞切除,当癌症在早期或者中期被发现的话,就可以采用手术的方式及时切除癌细胞,效果非常不错。但是,癌症切除手术带给人体的伤害是很大的。

     

    手术前,围术期的准备;及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的把控;手术后患者个人身体情况的恢复,都是一个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第二道坎:放化疗放疗和化疗,虽然能够有效地杀死大量的癌症细胞, 但是由于低特异性,也会把体内其他的正常细胞大量杀死。

     

    因此,机体在做完放化疗之后,会出现掉头发、牙齿脱落、恶心呕吐、面黄肌瘦等等一系列严重的副作用,很多癌症病人在做完放化疗之后痛不欲生,非常的难受。

     

    除此之外,放化疗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长期的放化疗需要耗费整个家庭的积蓄。

     

     

    在这个阶段,很多的癌症病人会产生放弃治疗的想法,不仅仅是由于难忍放化疗的副作用,还因为患者会产生一种拖累家人的内疚的负面情绪。

     

    因此,我们对于癌症患者的痛苦与煎熬不仅仅落在身体层面,更要在精神层面去帮助患者。


    第三道坎:五年生存率在做完癌症手术和后期一系列放射疗治疗后,最重要的就是癌症患者的预后情况,五年生存率能够很好地体现一个癌症患者的预后情况。

     

    因此,在这五年内,医生要保持和患者的密切联系,定期的询问患者最近的身体状况,如果有不适的身体状况,一定要及时检查,看看是不是出现了癌症复发的情况。


    我们要贯彻人文关怀精神,及时地安慰患者的情绪。即便患者最后的预后情况不好,出现了癌症复发的情况,也要将宁养医疗带给他们,让他们在最少的痛苦中去世,让他们的家属也能够用一种最安然的心态去面临这些生离死别。

     

    当然了,患者个人的心态也是与五年生存率有着一定关联的,如果总是郁郁寡欢,想着自己将不久于人世,那么将不利于病情的康复。如果能够以一种乐观积极的心态去享受现在,过好当下的日子,那么就能够更好地促进身体的康复。


    总而言之,要想癌症痊愈,就得熬过的3道“生死坎”——手术切除、放化疗、五年生存率,每个环节都需要医生和癌症患者的互相信任、理解与配合,医生要将医术和人文精神贯彻到底,患者要正视自己的病情,在疾病面前坚强起来,打倒病魔。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