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慢性肾病 血压控制更严格

慢性肾病 血压控制更严格
发表人:生物医疗创新站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肾脏功能逐渐下降。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水分。当肾脏功能受损时,这些废物和水分会在体内积累,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高血压是CK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会导致肾脏血管硬化,加重肾脏负担,加速肾脏功能下降。此外,高血压还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如中风、心肌梗死等。

因此,对于CKD患者来说,严格控制血压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控制血压的方法:

1. 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降压药物,如ACE抑制剂、ARBs、钙通道阻滞剂等。

2. 生活方式干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控制血压。

3. 定期监测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

4. 遵医嘱: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规范用药,切勿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

5. 预防并发症:除了控制血压外,CKD患者还应积极预防其他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

除了高血压外,CKD患者还可能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肾功能下降、微量白蛋白尿、贫血、高尿酸血症、糖尿病等。因此,CKD患者需要全面管理自己的健康,降低疾病风险。

总之,CKD患者应重视血压控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以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高血压疾病介绍:
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不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无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不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当你的头接触到枕头的那一刻,你是否意识到,睡眠不仅仅是一种休息,更是一种神奇的生理过程,它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影响着我们的记忆、心脏和牙齿。

    睡眠与记忆

    睡眠与记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研究表明,在睡眠过程中,大脑会重放近期的经历,并加强记忆。这种过程被称为睡眠依赖性记忆巩固。例如,学生通过睡眠能够更好地记住单词的顺序。此外,睡眠还能够帮助我们区分记忆事件的先后顺序,使我们的记忆更加清晰。

    睡眠与心脏健康

    缺乏睡眠会增加患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长期缺乏睡眠会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心脏健康至关重要。

    睡眠与牙齿健康

    睡眠不足也会影响牙齿健康。一项研究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比睡眠时间充足的人更容易患牙周病。这是因为睡眠不足会削弱免疫系统,导致口腔细菌滋生,从而引发牙周病。

    睡眠与基因

    研究表明,基因会影响我们的睡眠模式。一些人的生物钟与大多数人不同,他们更喜欢在深夜活动。这种差异可能与基因突变有关。

    睡眠与基因

    有些人可以承受较少的睡眠,而有些人则需要更多的睡眠才能保持清醒。这种差异可能与基因有关。一项研究发现,一些人的基因使他们更容易进入慢波睡眠,这种睡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 近年来,儿童睡眠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一项针对我国儿童的睡眠状况调查发现,儿童打鼾的发生率高达5.7%,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为0.4%。许多家长认为打鼾只是小事,但事实上,儿童打鼾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隐患。

    儿童打鼾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最常见的是扁桃体肥大和腺样体增生。这些情况会导致呼吸道狭窄,从而引起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长期打鼾会影响儿童的睡眠质量,导致白天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影响学习成绩。

    除了手术治疗,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孩子改善打鼾症状: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孩子接触过敏原。
    • 让孩子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避免过度肥胖。
    • 鼓励孩子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

    如果孩子出现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加重。

    总之,儿童打鼾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家长应引起重视,及时发现并治疗,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睡眠,健康成长。

  • 高血压,作为我国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除了按时服药外,做好日常护理同样至关重要。事实上,良好的护理甚至可以避免高血压的复发,甚至比药物治疗更为有效。

    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呢?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1. 心态调节

    首先,高血压患者要积极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长期的精神压力和心情抑郁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患者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减轻心理负担。

    2. 控制体重

    肥胖是高血压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控制体重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建议将体质指数(BMI)控制在24kg/m2以下。控制体重的方法包括减少热量摄入、增加运动量等。

    3. 适度锻炼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功能。建议选择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运动强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4. 饮食调理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减少盐分摄入。建议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等。

    5. 定期复查

    高血压患者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血压变化。一旦发现血压波动较大,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高血压患者要做好日常护理,包括心态调节、控制体重、适度锻炼、饮食调理和定期复查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率在老年人中逐渐上升。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慢性疾病。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及时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至关重要。

    1、利尿剂:对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老年人,利尿剂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它能够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水分和钠离子,从而降低血压。对于伴有心力衰竭和水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利尿剂具有很好的疗效。然而,长期使用利尿剂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糖脂代谢异常。

    2、钙拮抗剂: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等,对降低血压具有显著疗效,且没有其他禁忌症。然而,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避免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摄入。

    3、β受体阻滞剂:对于舒张压明显升高、心率偏快的老年人,酒石酸美托洛尔类药物是较好的选择。这类药物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使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老年高血压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方面:

    1、饮食:尽量少吃高盐、高脂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2、锻炼: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

    3、心理: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

    4、定期复查:定期到医疗机构进行血压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注意饮食、锻炼和心理等方面,以降低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焦虑紧张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情绪问题,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那么,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呢?本文将为您解答。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通常是短暂的,一般三天到五天左右就能恢复正常。这是因为焦虑紧张状态下,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但是,当焦虑情绪得到缓解后,血压和心率也会随之恢复正常。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年龄和生活习惯不同,恢复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些有助于血压恢复的方法:

    1. 调节情绪:通过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

    2. 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心理素质,有助于降低血压。

    3. 合理饮食:保持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

    4.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缓解压力。

    5. 避免饮酒:饮酒会加重血压升高,应尽量避免。

    如果焦虑紧张引起的高血压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头晕等,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会导致顽固性高血压,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压力,对预防高血压至关重要。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慢性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为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管理水平,构建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于2019年10月18日启动了“华佗工程‘健康血压-云计划’”专项行动项目。

    该项目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科帮扶、人才培养、远程指导、技术赋能等多种形式,为基层医疗机构搭建智能化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综合监控管理网络体系。项目重点关注县域医疗机构,帮助其建设一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高血压专科,提升乡镇社区高血压及相关疾病规范化诊疗能力。

    项目启动会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主办,邀请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等机构的专家代表和医师代表100余人参加。会上,专家们就高血压的防治策略、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远程医疗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项目启动后,将在北京丰台、河南巩义等地进行试点,逐步推广到全国。通过项目的实施,有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高血压综合防控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华佗工程‘健康血压-云计划’”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相信在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血压防治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 冠心病,一种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其发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积累的结果。因此,预防冠心病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和积极调整生活方式。

    肥胖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血脂异常、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进而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因此,控制体重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环节。

    除了控制体重,饮食也是预防冠心病的关键。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会加重心脏负担,而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则有利于保护心血管健康。建议患者选择低脂、低胆固醇、低盐、低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

    吸烟和饮酒也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酒精则会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律失常。因此,戒烟限酒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此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因此,积极控制这些慢性疾病,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手段。

    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的患者,除了积极治疗外,还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疾病复发风险。

  •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各种疾病也随之而来。高血压便是其中一种典型的老年疾病。许多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了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导致病情加重。本文将详细介绍老年高血压的常见症状,帮助大家提高对这一疾病的认识。

    1. 浮肿: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早晨起床后,手脚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浮肿,活动后可消失。若活动后脸部仍存在明显的浮肿,尤其是眼睑处浮肿严重,可能是心脏或肾脏疾病的信号。这类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心脏和肾脏。

    2. 肢体麻木: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会出现肢体麻木的症状,常见于手指、脚趾或背部肌肉。经过治疗,麻木症状可以好转。但若麻木持续较久,且固定在某个部位,应警惕中风风险,及时就医。

    3. 头晕:高血压患者有时会在起床时感到头晕,这是因为颈椎动脉受到压迫,大脑血液循环受阻。若头晕症状频繁发作,应及时就医。

    4. 心悸失眠:老年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心悸失眠的症状,常伴有急躁、易激动等情绪。晚上难以入睡,易惊醒,可能与大脑皮层功能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5. 其他症状:老年高血压患者还可能出现胸闷、气促、乏力等症状。

    为了预防高血压,老年人应定期体检,关注血压变化。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对预防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生活方式干预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

    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选择正规医院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 高血压,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会导致心脏、大脑、肾脏等多个器官受损,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高血压的范围,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高血压的范围是多少呢?一般来说,正常血压的范围是90-140mmHg。如果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就被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波动,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血压测量仪器,如电子血压计、腕式血压计等,方便患者在家中随时测量血压。学会使用这些仪器,了解高血压的范围,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

    除了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调整饮食:减少食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总热量摄入。

    2. 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3.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

    4.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高血压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等。

    总之,高血压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并控制血压波动,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女性注重产后恢复和营养补充。然而,过度进补却可能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健康问题,例如高血压。本文将探讨产后高血压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新妈妈们更好地恢复健康。

    产后高血压是指女性在分娩后血压升高,常见于产后42天内。原因主要包括:

    1. 产后气血亏损:分娩过程中,女性会消耗大量气血,导致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血压升高。

    2. 进补过度:产后进补是必要的,但过度进补会导致体内热量摄入过多,引起肥胖和血压升高。

    3. 缺乏运动:产后新妈妈需要卧床休息,缺乏运动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高血压风险。

    产后高血压的危害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以下并发症:

    1. 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脑梗死等严重疾病。

    2. 心脏疾病: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绞痛、心力衰竭等疾病。

    3. 肾脏疾病:高血压会损伤肾脏功能,引发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疾病。

    为预防产后高血压,新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合理饮食:产后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避免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2. 适当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3.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有助于降低血压。

    4.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及时发现高血压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产后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新妈妈们需要引起重视。通过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良好的心态,可以有效预防产后高血压,保障母婴健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