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同名同姓中药切勿混淆

同名同姓中药切勿混淆
发表人:魏礼玲

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疗效显著。然而,中药名称繁多,同名异物现象普遍存在,容易造成混淆。为了避免误用,本文将介绍中药同名异物现象,并列举一些常见的中药进行区分。

一、中药同名异物现象的原因

中药同名异物现象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同名同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对同一药材的命名不同,导致同名异物。

2. 异名同物:同一药材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名称,导致异名同物。

3. 药材加工炮制不同:同一药材经过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会产生不同的药材品种,导致同名异物。

二、常见同名异物中药

1. 紫金龙和虎杖:紫金龙为罂粟科植物,具有镇痛止血、消炎降压之效;虎杖为蓼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活血通经、祛痰止咳等多种功效。

2. 桂皮和肉桂:桂皮为樟科植物,具有散寒止痛、温通血脉之效;肉桂为障科植物,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引火归元之效。

3. 豆蔻(姜科、肉豆蔻科)和草豆蔻:姜科豆蔻具有温化中焦之寒湿、宣化上焦之湿之效;肉豆蔻科豆蔻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之效;草豆蔻具有燥湿行气、温中止呕之效。

4. 金不换、三七、菊三七和土大黄:金不换为防已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止痛之效;三七为五加科植物,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之效;菊三七为菊科植物,具有解毒消肿之效;土大黄为蓼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行瘀杀虫之效。

5. 文蛤和五倍子:文蛤为帝蛤科动物,具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之效;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具有收敛固涩、降火之效。

6. 重楼和拳参:重楼为百合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之效;拳参为蓼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收敛之效。

7. 竹黄和天竺黄:竹黄为肉座菌科真菌,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经、定惊化痰之效;天竺黄为禾本科植物,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之效。

8. 黑脂麻和亚麻子:黑脂麻为胡麻科植物,具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之效;亚麻子为亚麻科植物,具有祛风润燥、善治风毒所致皮肤干燥瘙痒或津枯便秘之效。

三、如何避免误用同名异物中药

1. 学习中药知识:了解中药的名称、性味、功效、用法用量等基本知识,提高对中药的识别能力。

2.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药品说明书上会注明药品的名称、成分、规格、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仔细阅读说明书有助于避免误用。

3. 咨询专业医生:在购买和使用中药时,如有疑问,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用药安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科研用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科研用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重视,保健品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国家药监局近日宣布,将开展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试点,这一政策将有望对整个中药行业产生积极影响。

    冬虫夏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养生功效。研究表明,冬虫夏草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虫草素、虫草酸等,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此次试点方案提出,要规范冬虫夏草原料采购管理,严格控制来源;研究冬虫夏草原料技术要求和相应检测方法,严格控制原料质量;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开展上市后产品功效性监测和验证工作等。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推动冬虫夏草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受此消息影响,相关股票价格出现上涨。业内人士表示,此举表明了政府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态度,将对中药行业产生中长期提振。

    专家认为,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试点,将有利于推动中药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安全、有效的保健品。

    此外,试点还将促进相关企业的研发投入,推动冬虫夏草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

    总之,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试点,将为中药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望推动中医药产业的繁荣发展。

  • 菊花具有辛、甘、苦、微寒的属性,归肝、肺经。其含有丰富的香精油和菊色素,能够有效抑制皮肤黑色素产生,柔化表皮细胞,去除皱纹,使皮肤白嫩。菊花内含菊甙、氨基酸、黄酮类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特别适合容易上火的人群。菊花还可用于治疗粉刺、油性皮肤、眼疾、头发问题、轻微腋臭等,并有多种茶饮和药剂配方可供选择。

  • 2016年12月19日至20日,北京医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暨“药品临床研究和发展及风险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医院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药界专家学者、临床研究机构代表及制药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的创新发展。

    北京医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领域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该中心将致力于开展临床试验研究,为我国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在成立大会上,多位医药界专家学者发表了精彩演讲。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院士指出,我国药物临床研究正处于历史性机遇期,国家政策鼓励新药创新,企业研发意愿强烈,药监部门监管水平逐步提升。他强调,要加快构建符合国际规范的新药临床评价研究技术平台,为我国新药研发提供有力支撑。

    原卫生部副部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教授表示,北京医院作为国家卫计委直属医院,在临床研究、药监及药品审评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希望北京医院临床试验研究中心能够成为行业内严格执行GCP的表率,推动我国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的创新发展。

    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院士表示,北京医院将全力推动临床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加快临床研究能力提升,为我国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做出更大贡献。

    本次大会还就新药研发政策、临床试验管理、药物审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国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 近年来,中药材质量问题频发,不仅影响患者的用药安全,也损害了中医药行业的声誉。安徽药监局近日查获一批违法染色增重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暴露出中药材产业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染色增重是中药材作假的一种常见手段,不仅破坏了中药材的天然属性,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除了染色增重,硫磺熏蒸、重金属超标等问题也屡见不鲜。

    中药材质量问题的根源在于多个方面。首先,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农民和收购中介为追求利益,违规使用农药、化肥,导致中药材中残留有害物质。其次,中药材加工环节缺乏规范,小作坊式的加工方式难以保证质量。最后,采购单位受利益驱动,容易出现染色增重等作假行为。

    要解决中药材质量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先,要加强中药材种植管理,推广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其次,要规范中药材加工环节,提高加工工艺水平,确保产品质量。最后,要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寿仙谷药业作为一家专注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的企业,积极探索全产业链模式,从种子种苗、种植、加工到销售,全程把控产品质量。公司自主培育了铁皮石斛、灵芝等名贵中药材优良品种,采用有机产品与GAP相结合的仿野生栽培方式,以及现代化规范的加工,有效保证了中药材产品的品质。

    打造全产业链模式是中药材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全产业链模式,可以确保中药材从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可控,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中药材产品。

  • 近年来,肺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挑战,全球各大制药公司都在积极研发新的治疗手段。近日,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公司与生物科技公司CureVac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一种针对肺癌的新型mRNA治疗性疫苗CV9202。

    据悉,勃林格殷格翰将支付3500万欧元购买CureVac公司研发的CV9202疫苗,该疫苗主要用于治疗肺癌。根据双方协议,一旦CV9202疫苗研发成功,CureVac公司还可获得4.3亿欧元的全球研发和商业权。

    CureVac公司首席执行官Ingmar Hoerr表示,此次合作对于公司而言意义重大。作为一家生物科技公司,CureVac公司与强大的合作伙伴建立伙伴关系,有助于加速其化合物的研究和商业化进程。

    勃林格殷格翰公司首席医学官Klaus Dugi教授表示,通过与CureVac公司合作,勃林格殷格翰将进一步拓展其在肺癌领域的研发管线,并探索将现有的治疗手段与持续激活免疫系统相结合的方案,以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除了CV9202疫苗,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目前在抗肿瘤领域的产品线还包括阿法替尼、尼达尼布和volasertib等。其中,阿法替尼是一种针对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

  •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中药产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其中,重金属残留问题尤为引人担忧。近期,一篇关于“六味地黄丸”重金属残留检测分析的论文引发了社会对中药重金属残留问题的关注。

    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长期摄入重金属超标的中药,可能导致重金属在体内积累,引发慢性中毒,甚至导致器官损害。因此,中药重金属残留检测标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对中药重金属残留的检测标准尚不完善。虽然《中国药典》中已对部分重金属元素进行了限量规定,但检测方法和检测范围仍有待进一步拓展。此外,中药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增加了重金属残留的风险。

    为了保障中药产品的安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环节的监管,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其次,要完善中药重金属残留检测标准,提高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对中药产品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重金属超标的中药产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中药产品时,要关注产品的质量认证和检测报告,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同时,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和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

    总之,中药重金属残留检测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中药产品的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近年来,药品单独定价一直备受争议。近期,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公开表示,药品将以统一定价为主,但单独定价不会完全取消,而是寻求机制革新。这一观点将在《改革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中体现。

    对于外资原研药单独定价的敏感问题,该人士表示,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药品,即使不符合条件,也要与仿制药保持相同的价格。美国大使馆商务处官员柯敏芝对此表示关注,并希望进一步沟通。

    尽管统一定价成为大势所趋,但单独定价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存在,只是其审评方式将发生重大变化。以往决定单独定价都是由专家开论证会来探讨,但新的定价政策要求符合四项条件:门槛高、事先设定企业申请单独定价的具体标准、便于操作、公开透明。

    原研药和仿制药价格是此次改革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过了专利保护期的原创药必须符合事先设置的定价条件,否则,将执行与仿制药相同的定价,不再享受价格优待。

    虽然发改委方面已经强调了定价不能依据主观判断,但业内专家指出,标准应当以明确的文字和数字的形式确定下来,才能保证判断的客观性。而外资企业凭借其在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上的成本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在单独定价审评中仍然具有较大优势。

    对于外资原研药在中国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外企认为这无可厚非。但有人认为,过了专利期却仍享受单独定价的“超国民待遇”就讲不通了。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在未来的单独定价审评中,将引入药物经济学的概念,同一种成分的药物,如果治疗效果相同,该类药品价格将和治疗成本较低的药品价格相同。

  • 近年来,基层医药市场逐渐成为医药企业争夺的焦点。然而,在这一领域,暗箱操作和违规行为也日益引起各方关注。

    近期,山东郯城传出消息,该县医院医药配送招标存在暗箱交易行为,且该县人民政府与某医药集团签订了“郯城县药品及医用耗材配送保障平台合作框架协议书”和“郯城县药品及医用耗材配送保障平台合作框架协补充议书”。协议内容被指涉嫌医药回扣被当地政府“合法化”。

    协议中第七条关于设立政府卫生发展基金的内容引发争议。该基金由医药公司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供,由县卫生局、财政局共同监督管理。具体按照县卫生局、县第一人民医院、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等与乙方签订合同规定的总额提取比例进行返还,用于医疗机构、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据悉,该医药公司除与郯城县政府签订协议外,还与当地卫生局及第一人民医院签订了配送协议及配送补充协议。协议及补充协议内容几乎都涉及到按销售额一定比例返还为政府卫生发展基金。

    针对此事,郯城县政府表示,相关招标工作都是按照省厅的要求来做的,此次协议的签订也是为了更好的落实医改。有了这个协议的履行,可以更好的做到药品零差价和避免药品回扣及相关腐败问题的滋生。同时,对药品公司配送过程中的税收做到严格执行,也能解决地方的劳动力和带动地方的经济。

    对于“按销售额一定比例返还政府卫生基金”的问题,该县财政局也明确表示未收到医药公司一分钱。因为合同履行中出现问题,所以医药公司没有支付这笔钱,也就等同于该项内容终止!

  • 近年来,我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

    12月3日,备受关注的“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专题讲座”正式开播,标志着我国在推广基本药物使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用药水平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讲座由卫生部药政司委托健康报社组织制作,默沙东公司提供支持。讲座内容丰富,涵盖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中的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基层医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基本药物。

    讲座分为72讲,共70多集视频,涵盖了各类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用药原则等内容。讲座形式多样,包括案例分析、专家讲解、互动答疑等,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强调实际操作技能的提升。

    此次讲座的开展,对于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用药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基层医务人员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基本药物,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此外,讲座还通过网络平台向公众开放,让更多的人了解基本药物制度,提高用药意识,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

    未来,我国将继续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完善基本药物目录,加强基本药物供应保障,提高基本药物使用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 2012年,药品招标采购成为热议话题,其中五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是现行招标制度只招标,不采购,导致药品供应链出现问题;二是企业公关成本增加,影响药品价格;三是中标后采购的药品质量难以保证;四是药品流通秩序混乱,商业贿赂难以杜绝;五是“以药补医”扭曲了医疗机构的价值取向。

    2012年10月,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会议指出,未来推动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重点将发生三个转变:从注重平台建设向深化机制创新转变;从注重降低药品价格向注重药品质量价格综合效果转变;从注重药品招标向注重采购合同履行和药品使用转变。

    未来,规范基本药物采购机制、完善基本药物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建立短缺药品监测机制、建立省级基本药物集中采购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等,仍将是我国药品集中采购的重要内容。

    未来药品招标趋势预判:

    • “双信封”应用范围扩大
    • 降价仍是主题
    • 限价或将趋严
    • 按剂型招标成主流,合并剂型组为趋势
    • 基药与非基药招标进一步联动
    • 药价加成管制或调整
    • 药品质量抽检和飞行检查日常化
    • “二次议价”试点增多
    • 细化并科学评价企业质量保障能力
    • 符合各类新标准的企业将获益

    宏观航标指向:

    • 市场机制作用加大
    • 让医疗机构有参与改革的意愿与动力
    • 建明折扣机制
    • 健全质量监督体系
    • 建行业诚信体系
    • 打击制售假劣药
    • 打击商业贿赂
    • 消解地方保护主义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