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正确煎煮中药 让汤剂更为有效

正确煎煮中药 让汤剂更为有效
发表人:精准医疗探秘

汤剂,作为中医临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凭借其辨证施治、随症加减的优势,以及制备简便、吸收显效迅速的特点,深受医患双方的青睐。

然而,面对一包包的中药,很多人却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煎煮中药的技巧,帮助您更好地发挥汤剂的功效。

一、煎药器具的选择

煎药器具对汤剂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传统的砂锅因其传热均匀、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等优点,是煎煮中药的首选。此外,搪瓷锅、不锈钢锅和玻璃煎器也可以使用。但需避免使用铁锅和铜锅,以免影响药效。

二、煎药的水量

煎药的水量会影响汤剂的质量。一般而言,加水量控制在药材重量的5-10倍左右。具体加水量需根据药材的质地进行调整,如花叶类药材需多加水,而矿物类药材则需少加水。

三、煎药前的浸泡

煎药前需将药材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变软,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浸出。花叶类药材浸泡1-1.5小时,根茎类药材浸泡2-3小时。

四、煎煮次数和时间

一般建议煎煮两次,每次煎煮时间约为20-30分钟。具体时间可根据药物和疾病的性质进行调整。

五、特殊药的煎煮方法

对于一些特殊药物,如先煎药、后下药、包煎药等,需根据其特性采用相应的煎煮方法。

六、服药方法

一般将两次煎煮的药液合并后,分两次服用。儿童可分2-3次服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科研用药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科研用药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近年来,我国中药行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良好,但今年上半年却出现了出口增速放缓的罕见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大因素:成本上涨、药材价格波动以及政策调整。

    首先,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用工成本增加,使得中药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不断加大。尤其是占据中药出口半壁江山的植物提取物行业,上半年面临严峻挑战。

    其次,中药材价格的波动也给中药出口带来了难度。自然灾害和游资炒作等因素导致中药材价格上涨,部分品种价格波动异常,给中药生产及出口企业造成很大冲击。

    此外,政策调整也对中药出口产生了一定影响。年初,国家质检总局、海关总署联合对《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2012年)》进行调整,对植物提取物行业产生了较大影响。

    面对当前形势,医保商会建议政府应慎重出台影响外贸出口的相关政策,以确保中药出口的稳定增长。

  • 随着新医改的推进,药品零售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在新形势下发挥自身优势,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围绕订单式集成供应链的概念,探讨其在医药商业性联盟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订单式集成供应链,顾名思义,是一种以订单为导向,集成供应链各方资源的模式。它通过精准的市场调研和品类分析,由药品零售企业提出满足市场需求的采购订单,并与供应商、制造商等各方形成战略联盟,共同推动市场需求。

    在医药商业性联盟中,订单式集成供应链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通过集中采购、按需生产等方式,可以实现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其次,它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精准的市场调研,可以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然而,订单式集成供应链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如何保证供应链各方的利益平衡是一个关键问题。其次,如何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是一个挑战。此外,如何应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变革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总之,订单式集成供应链是医药商业性联盟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创新模式,提高供应链效率,满足消费者需求,医药商业性联盟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的认可度不断提升,中药产品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其中,重金属残留问题尤为引人担忧。近期,一篇关于“六味地黄丸”重金属残留检测分析的论文引发了社会对中药重金属残留问题的关注。

    重金属超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长期摄入重金属超标的中药,可能导致重金属在体内积累,引发慢性中毒,甚至导致器官损害。因此,中药重金属残留检测标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对中药重金属残留的检测标准尚不完善。虽然《中国药典》中已对部分重金属元素进行了限量规定,但检测方法和检测范围仍有待进一步拓展。此外,中药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增加了重金属残留的风险。

    为了保障中药产品的安全,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环节的监管,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其次,要完善中药重金属残留检测标准,提高检测方法和检测技术的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对中药产品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重金属超标的中药产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择中药产品时,要关注产品的质量认证和检测报告,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同时,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和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中药。

    总之,中药重金属残留检测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中药产品的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近年来,随着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太空育种技术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一项最新的研究表明,经过太空培育的西红柿,其抗癌物质番茄红素含量比普通西红柿高出3至4倍,为人类健康带来了新的希望。

    据了解,这批太空西红柿种子是由中国第20颗返回式科技试验卫星搭载,在太空中运行了18天后返回地球。经过深圳市农科蔬菜科技有限公司的培育,这些西红柿不仅个头大、口感好,而且营养价值更高。据该公司副研究员金星介绍,太空西红柿的抗癌物质番茄红素含量比普通西红柿高出3至4倍,可以有效降低心脏病和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

    除了西红柿,太空育种技术还在其他作物上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太空黄瓜的产量比普通黄瓜高出20%,太空茄子个头大、口感好,太空生菜更是无土栽培,更加健康环保。这些太空种苗的培育成功,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太空育种技术是一种利用太空环境进行作物育种的高新技术。在太空中,由于失重、辐射等因素的影响,作物种子会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新的品种。这些新品种具有抗病、抗虫、高产、优质等特点,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太空育种技术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蔬菜,太空育种还涉及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多种作物。未来,随着太空育种技术的不断成熟,相信会有更多高品质、高营养价值的太空作物走进我们的生活。

    太空育种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太空育种技术将为人类健康带来更多福祉。

  • 近年来,医疗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尤其是在新药研发领域。然而,新药研发回报率却跌至四十年来最低谷,这背后的原因引人深思。

    新药研发是一项耗时耗力的过程,需要巨额的投资。然而,随着研发成本的不断上升,新药的成功率却逐年下降。过去几十年,每花10亿美元研发经费发明出来的新药数量每隔九年减少一半,这就像是微芯片性能迅猛提升的反转。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新药研发回报率的下降呢?首先,研发过程的复杂性增加是主要原因之一。新药研发需要经历漫长的临床试验,且成功率并不高。其次,专利保护力度减弱也导致了新药研发的投入产出比下降。此外,市场竞争激烈,新药上市后很快就会被仿制药替代,导致药企的利润空间缩小。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新药研发仍然是推动医学进步的重要力量。为了提高新药研发的回报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加强基础研究,提高新药研发的源头创新能力。

    2. 优化临床试验设计,提高临床试验的成功率。

    3.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新药研发的投入产出比。

    4. 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新药研发成果的转化。

  •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上海市政府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九大高新技术产业带动六大支柱产业,其中生物医药产业成为重点发展领域。

    上海市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如设立专项资金、引导创新要素集聚、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作为产业龙头,吸引了众多创新企业和研发机构入驻,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创新药物研发中心。

    上海市通过多种措施,如提供金融扶持、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三业并举”等,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将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药品质量问题依然备受关注。根据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发布的《影响药品质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分析》报告,我国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存在明显的质量差异。报告从监管、产业政策和企业自身层面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首先,药品标准的落后是导致质量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共有16695个药品标准,其中《中国药典》仅收载了4567个品种,仅占药品标准品种总量的27%。而美国药典收载了约批准上市的80%药品标准。这说明我国药品标准体系仍有待完善。

    其次,仿制药再评价工作滞后也是导致质量差异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现有18.9万余张药品的上市许可中,94.7%均为2007年实施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之前发放。这些产品仿制药占绝大多数且多数没有与被仿制品进行对照性研究,只有极少数产品进行了生物等效性试验研究。

    此外,国产制剂与进口药品不合格率相差30倍,也反映出我国药品质量的现状不容乐观。低质量的药品相比高质量的药品有着巨大的成本优势,当监管标准允许这种低质量产品的存在时,企业往往缺乏提升质量的动力。

    为了提高我国药品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完善药品标准体系,提高药品标准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2. 加强仿制药再评价工作,确保仿制药质量。

    3. 提高监管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4. 加强企业自律,提高企业质量意识。

    5. 提高消费者用药知识,引导消费者理性用药。

  • 近日,我国生物制药企业长春高新宣布,其持股46.15%的子公司百克生物与荷兰疫苗研发企业Mucosis达成合作。双方就新型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RSV)和Mimopath技术许可达成协议,百克生物将分两期投入350万欧元认购Mucosis公司25%股权。

    Mucosis是一家专注于粘膜疫苗研发的企业,其研发的Mimopath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流感疫苗FluGEM,目前处于I期临床研究阶段。此次合作,百克生物将获得Mimopath技术和SynGEM的相关专利在中国和亚洲的独占许可及非独占许可,并有权在中国和亚洲开发新型RSV疫苗及基于Mimopath技术的其他新型疫苗。

    RSV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可引起婴幼儿和老年人严重疾病。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RSV疫苗上市,而百克生物与Mucosis的合作有望为我国RSV疫苗的研发和上市带来新的突破。

    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我国疫苗研发技术的提升,也体现了我国企业在全球疫苗研发领域的影响力。未来,百克生物将继续致力于疫苗研发,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合作还涉及到了知识产权保护、研发资金投入、产品上市销售等关键问题。双方将通过紧密合作,共同推动新型疫苗的研发和上市进程。

    此外,百克生物表示,应用Mimopath技术的疫苗可以有效诱导免疫反应,特别是粘膜免疫反应。以鼻喷方式接种的疫苗,可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这对于我国疫苗研发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是我国医药行业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近年来,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在提高药品质量、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医药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将从政策背景、实施效果、存在问题等方面,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政策背景

    1.1 改革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然而,药品价格过高、医药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依然存在。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

    1.2 政策目标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降低药品价格、提高药品质量、规范医药市场秩序、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等。

    二、实施效果

    2.1 降低药品价格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实施以来,药品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据统计,2000年至2020年,我国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超过30%。

    2.2 提高药品质量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促使医药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药品质量。同时,监管部门对中标药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抽检,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2.3 规范医药市场秩序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政策有效遏制了医药领域的商业贿赂、回扣等违法行为,规范了医药市场秩序。

    三、存在问题

    3.1 招标过程不够透明

    部分药品招标过程存在不透明、不公平现象,导致部分优质药品无法进入市场。

    3.2 药品质量难以保证

    部分医药企业为降低成本,降低药品质量,甚至使用假冒伪劣药品。

    3.3 患者用药负担依然较重

    虽然药品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但部分高价药、特殊药品的价格仍然较高,患者用药负担依然较重。

    四、政策建议

    4.1 加强招标过程监管

    建立健全招标采购制度,提高招标过程透明度,确保招标过程的公平、公正。

    4.2 完善药品质量监管体系

    加大对药品质量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等违法行为。

    4.3 优化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降低药品价格,减轻患者负担。

    4.4 加强患者用药指导

    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药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由于中药材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以及部分企业存在管理不规范、自律意识不强等问题,中药材质量问题频发,严重影响了中医药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亭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建立统一的中药材质量标准。国家应尽快制定并实施统一的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中药材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

    其次,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通过建立GAP种植基地,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减少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问题。

    第三,严格把控中药材炮制工艺和产品检验。从药材入厂、中间品检验到产品检查,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把关,确保中药材的质量。

    第四,加强对中药材流通环节的监控。建立健全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实现中药材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

    第五,加强中药材销售、管理环节的监管。加强对中药材销售企业的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

    此外,房书亭还指出,电商平台在中药材交易监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电商平台交易,可以节省现场看货、议价等流程,同时也有利于中药材的监管,实现从源头追溯中药材的来源。

    总之,通过加强中药材质量监管,提高中药材质量,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