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辨别山寨药品有妙招

辨别山寨药品有妙招
发表人:医疗新知速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保健品和药品,其中不乏一些以假乱真的“山寨药”。那么,如何辨别这些“山寨药”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山寨药”。简单来说,就是模仿正规药品的外观、包装、名称等,但实际上并不具备药品的功效,甚至可能含有有害物质。这种药品往往以低价吸引消费者,严重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

那么,如何辨别“山寨药”呢?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1. 看包装标志:正规药品的包装上通常会标注“国药准字”字样,而“山寨药”则可能标注“健”、“消”、“食”等字号。

2. 看批准文号:正规药品的批准文号格式为“国药准字+1个字母+8个数字”,而“山寨药”的批准文号则可能以省简称+卫健(食、消)用字+数字的形式出现。

3. 阅读说明书:正规药品的说明书通常包含成分、功能主治、不良反应等信息,而“山寨药”的说明书则可能缺失这些重要信息。

4. 观察外包装:如果发现保健品的外观与正规药品极为相似,可以通过外包装上的相关信息,通过互联网查询其真伪。

5. 购买渠道:尽量选择正规药店或官方网站购买药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药品。

此外,以下是一些与医疗相关的科普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辛辣食物。

2. 适量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

3.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调整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情绪。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5. 遵医嘱: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用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药物中毒疾病介绍:
药物中毒,是指短时间内误服或服药过量、注射药物过量引起的药物累积导致的中毒。以服用和静脉注射中毒,最为常见。最常见的中毒原因是自杀。严重者会迅速危及生命,其主要中毒表现为呼吸困难、头晕、恶心、呕吐、发绀等症状。需要尽快处理,短时间内排出毒物,紧急情况需要心肺复苏。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轻微药物中毒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现象,其症状表现多样,但常见的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恶心、胸闷、心悸等。

    药物中毒的主要症状以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等。部分药物还可能引起呼吸循环系统的症状,如胸闷、气短、心悸等。

    除了上述症状,药物中毒的患者还可能出现乏力、皮肤巩膜黄染、无尿等临床症状。针对轻微药物中毒,可口服蒙脱石散、整肠生、奥美拉唑、复方消化酶、培菲康、四联康等药物对症治疗,缓解不适症状。

    若症状严重,建议及时挂号消化内科,进行胃肠镜、腹部CT、基础生化、血常规、粪常规等相关检查。如有催吐、洗胃的需要,应尽早进行,一般在胃排空的4-6小时内。同时,导泻、大量补液、适当给予碳酸氢钠等措施也有助于加速药物排泄。

    若患者出现无尿现象,应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此外,若患者出现低血压、惊厥、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进行对症治疗。

    为预防药物中毒,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烧烤等刺激性食物。

    2. 讲卫生,不吃未煮熟食物,不吃变质过期食物,不喝生水,尽量不吃路边摊。

    3. 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 患者的生命体征要进行监测,如血压、心率、体温、呼吸等。

    5. 家人要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和心理疏导,尽量缓解患者紧张、焦虑和其他不良情绪。

  • 随着暑假的到来,孩子们在家的活动时间增多,这也使得误食药物的事件频发。据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急诊室护士王晓凤介绍,1-5岁年龄段的孩子最容易发生误食药物的情况。

    好奇心驱使下的危险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旺盛,喜欢探索周围的一切,尤其是喜欢把各种东西塞进嘴里。然而,他们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鉴别能力,很容易将药物误食。例如,2岁多的小宝就因为好奇妈妈床头的胃药,误食了药物,导致身体不适。

    及时处理,避免悲剧发生

    一旦发现孩子误食药物,家长应立即采取行动。如果孩子服药时间不长,在4-6小时之内,家长可以尝试进行催吐。王晓凤护士介绍,采用俯卧位催吐可以提高催吐成功率。如果孩子误服的药量过大或时间过长,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家庭药物管理的重要性

    为了避免孩子误食药物,家长需要加强对家庭药物的管理。将药物存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并在给小儿服药时仔细核对药物名称和剂量。此外,家长还应注意农药等危险物品的存放,避免孩子误食。

    医院救治与科普宣传

    误食药物的事件在各大医院急诊科都时有发生。医院在救治误食药物的孩子时,需要家长提供相关信息,如孩子误食的药物种类、剂量等。同时,医院也积极开展科普宣传,提高家长对误食药物危害的认识。

    总结

    误食药物是儿童意外伤害的常见原因之一。家长需要加强对家庭药物的管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悲剧的发生。

  • 儿童误服药物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他们对药物的危险性缺乏认知,好奇心又强,很容易发生误食。本文将围绕儿童误服药物这一话题,从误服的原因、危害、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科普,帮助家长提高警惕,保护孩子的健康。

    一、儿童误服药物的原因

    1. 家长对药物保管不严:将药物放在孩子容易触及的地方,或者将药物与糖果、零食混放,容易导致孩子误食。

    2. 家长喂药方式不当:为了让孩子吃药,家长可能会骗孩子说是“糖果”,或者将药物混入食物中,孩子误食后容易发生误服。

    3. 孩子好奇心强: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容易模仿成人的行为,包括吃药。

    二、儿童误服药物的危害

    1. 药物中毒:误服过量药物会导致孩子出现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昏迷等。

    2. 药物副作用:误服某些药物可能会引发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脏损害等。

    3. 损伤器官:某些药物对器官具有损害作用,如误服肾脏毒性药物可能导致肾脏损伤。

    三、预防儿童误服药物的措施

    1. 家长应妥善保管药物,将药物放在孩子不易触及的地方,并定期检查药物存放情况。

    2. 不要将药物与糖果、零食混放,避免孩子误食。

    3. 不要骗孩子说是“糖果”,以免孩子养成模仿吃药的行为。

    4. 家长喂药时要认真核对药物种类和剂量,避免喂错药物或剂量。

    5. 教育孩子了解药物的危害,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 儿童误服药物中毒是家庭中常见的紧急情况,家长们需要了解如何预防和应对。

    儿童误服药物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好奇心驱使、模仿大人行为、药品存放不当等。家长应该将药品妥善存放,避免孩子接触到。

    当发现孩子误服药物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及时观察孩子的症状,如呕吐、腹泻、嗜睡等。对于一般性药物,可以让孩子大量饮水,促进药物排出。但对于毒性较大或腐蚀性较强的药物,应立即送往医院,并携带药物信息以便医生及时采取解毒措施。

    除了紧急情况,家长还应该了解一些常见药物的副作用,避免孩子误服。例如,误服安眠药可能导致呼吸抑制,误服避孕药可能导致激素失衡等。

    预防儿童误服药物的关键在于家长的安全意识和药品管理。家长应该:

    • 将药品存放在高处或加锁保管,避免孩子接触。
    • 教育孩子不要随意触碰药物。
    • 了解常见药物的副作用,避免孩子误服。
    • 定期清理药物,避免过期药物造成安全隐患。

    总之,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安全,预防儿童误服药物的发生。

  •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各种药品质量问题也频繁被曝光。近日,云南白药被检出水分不合格,再次引发人们对药品质量的关注。

    云南白药作为我国知名的中药品牌,在牙膏、洗发水等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在药品主业上却频出问题。从2007年到2012年,云南白药因药品质量、夸大广告疗效等问题多次登上食药监局的“黑榜”。

    此次云南白药被检出水分不合格,与其热衷跨界经营有一定关系。多元化发展虽然带来了新的盈利模式和可观利润,但也使其在药品主业上分了心。据了解,云南白药近年来在跨界经营上乐此不疲,从牙膏、洗发水到日化产品,涉足领域不断拓展。

    对于此次水分不合格的问题,云南白药方面表示,胶囊吸潮导致水分超标,但没有确切数据证明水分超标会影响胶囊质量。公司最新公告称,该批次产品均符合标准要求,不合格极有可能是因为流通环节的运输、储存、保管过程中受到外界物理或极端环境影响所致。

    事实上,药品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也关系到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因此,药品生产企业应加强质量把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药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并注意查看药品的生产批号、有效期等信息,以确保用药安全。

    总之,药品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希望相关监管部门能够加强对药品质量的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 核心提示:所谓‘山寨药’,指的是那些与正品药品包装相似、名称相似或相近,且宣称具有相同或类似功效的非药品类产品。这些产品在市场上广泛存在,误导消费者,导致用药错误,甚至引发不良反应,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隐患。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山寨药’案例,以及如何辨别真伪药品的方法。

    一、常见‘山寨药’案例

    1. **止咳药‘金嗓子喉片’和‘金嗓子喉宝’**:虽然外观相似,但前者是药品,后者是食品。喉片含有石斛等药材,而喉宝则不含。

    2. **妇科用药‘妇科千金胶囊’和‘妇科千金凝胶’**:前者是胶囊剂型,后者是凝胶剂型。两者成分和功效存在差异。

    3. **止咳药‘京都念慈庵川贝枇杷膏’和‘御慈庵金装蜜炼膏’**:前者是药品,后者是食品。两者外包装相似,但功效不同。

    4. **其他‘山寨药’**:如‘斯达舒’变‘斯大舒’、‘999皮炎平’变‘666皮炎平’等,通过更换字词或形状相似的字来迷惑消费者。

    二、如何辨别真伪药品

    1. **查看批准文号**:正品药品的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字母+8位数字’,而‘山寨药’的批准文号通常为‘国食健字+数字’或‘某省卫健用字+数字’。

    2. **查看说明书**:正品药品的说明书包含成分、功能主治、不良反应等信息,而‘山寨药’的说明书则可能只有成分和适用范围等。

    3. **警惕‘白大褂’医托药托**:一些身穿白大褂的人冒充医生,推销‘山寨药’,消费者需提高警惕。

    三、总结

    ‘山寨药’的存在给患者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消费者在购买药品时,一定要仔细辨别真伪,避免用药错误。

  • 孩子生病是每个家长都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喂药环节,孩子们往往因为对药物味道的抗拒而拒绝服用。为了让孩子顺利服药,有些家长会采取一些错误的方法,比如捏鼻强灌、擅自更改剂量、自行喂退烧药等等。这些方法不仅对孩子的健康不利,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捏鼻强灌容易导致孩子将药物呛入呼吸道,造成窒息等危险。擅自更改剂量和次数,会导致药物过量,甚至引发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自行喂退烧药,尤其是成人感冒退烧药,可能会延误病情,甚至导致疾病恶化。

    那么,如何正确地给孩子喂药呢?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病情,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其次,家长要学会正确的喂药方法,比如将药物与食物混合,或者使用儿童专用的药物剂型。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有耐心,不要强迫孩子服药,以免造成孩子的心理负担。

    除了正确的喂药方法,日常的保养也非常重要。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如果孩子生病了,要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用药。同时,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用药情况,确保药物的正确使用。

    总之,给孩子喂药需要耐心和细心,家长要掌握正确的喂药方法,避免使用错误的方法,确保孩子的健康。

  • 先天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听力障碍,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本文将详细介绍先天性耳聋的可能原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措施。

    一、先天性耳聋的原因

    1.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耳聋病史,尤其是近亲结婚,孩子患先天性耳聋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2. 药物中毒:孕妇在孕期使用庆大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可能导致胎儿耳聋。

    3. 疾病损害:孕期感染风疹、梅毒、弓形虫等疾病,可能导致胎儿耳聋。

    4. 分娩损伤:分娩过程中,如使用产钳不当,可能损伤胎儿听觉器官。

    5. 胎儿耳组织发育畸形:胎儿在母体内发育过程中,耳组织出现畸形,导致耳聋。

    二、先天性耳聋的症状

    1. 听力下降:儿童对声音反应迟钝,甚至听不到声音。

    2. 语言发育迟缓:儿童语言能力较差,难以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

    3. 行为异常:儿童可能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易怒、多动等行为异常。

    三、先天性耳聋的诊断

    1. 听力测试:通过听力测试,可以判断儿童是否存在听力障碍。

    2. 耳部检查:通过耳镜检查,可以观察耳部结构是否正常。

    3. 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可以观察耳部结构及大脑发育情况。

    四、先天性耳聋的预防

    1. 避免近亲结婚,减少遗传因素导致的耳聋。

    2. 孕期注意健康,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3. 孕期定期进行产检,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

    4. 分娩过程中,注意保护胎儿听觉器官。

    五、先天性耳聋的治疗

    1. 噪音管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

    2. 听力辅助: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

    3. 语言康复:进行语言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 行为干预:针对行为异常进行干预,改善儿童行为。

    先天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听力障碍,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应重视儿童的听力健康,及时带孩子进行相关检查,发现听力障碍及时治疗。

  • 随着全球医药市场的不断扩大,假药问题也日益严重。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假药比例高达5%至10%,年销售额约为40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750亿美元。这一现象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警惕。

    为了打击假药流通,世界卫生组织呼吁各国政府制定严格的药品供应链行为规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遏制假药。同时,各国也纷纷采取措施,提高药品检测水平,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中国作为全球医药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也面临着假药问题的挑战。为了加强药品监管,中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购买了353辆药品流动快速检测车,并已在全国28个省份投入使用。这些快速检测车配备先进的技术,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药品初筛,有效提高药品检测效率。

    除了药品检测,公众对假药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也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识别假药的方法:

    1. 仔细观察药品包装,注意是否有破损、印刷模糊等问题。

    2. 查看药品的生产批号和有效期,确保药品来源可靠。

    3. 注意药品的外观和气味,与正品进行对比。

    4. 购买药品时,尽量选择正规渠道,如医院、药店等。

    5. 如发现假药,应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 炎炎夏日,一碗清凉解暑的绿豆汤无疑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绿豆,作为清热解毒的佳品,其功效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熬制绿豆汤并非易事,时间长短、火候掌控都至关重要。

    绿豆性凉,味甘,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其清热之力在于皮,解毒之功在于内。因此,根据不同的需求,熬制绿豆汤的方法也有所区别。

    若仅是为了消暑,可以将绿豆洗净,用大火煮沸,保持10分钟左右即可。此时熬出的绿豆汤颜色碧绿清澈,口感清爽,饮用时无需将豆子一起食用,即可达到消暑的目的。

    若是为了清热解毒,则需要将绿豆煮至烂熟。这样熬出的绿豆汤色泽浑浊,消暑效果稍逊于前者,但清热解毒的作用更强。

    此外,绿豆还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发挥出更好的疗效。例如,绿豆银花汤,具有很好的防暑效果。绿豆100克,金银花30克,水煎服用,可有效预防中暑。

    需要注意的是,绿豆性凉,脾胃虚寒、肾气不足、腰痛的人不宜多吃。在熬制绿豆汤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 绿豆不宜与鲤鱼、猪肝等食材同食。
    • 绿豆不宜与碱水同煮。
    • 绿豆不宜与鸡肉、狗肉等食材同食。
    • 煮绿豆汤时,不宜加入香料和调味品。
    • 绿豆汤不宜煮得过久,以免破坏其营养成分。

    总之,熬制好喝的绿豆汤并非难事,只要掌握好火候、时间,并根据个人需求调整熬制方法,即可享受到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美味佳品。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