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已成为普遍现象。不少白领阶层因高压工作而猝死的新闻屡见不鲜,这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广东省人民医院省心研所心内科钱卫民主任医师指出,近年来,因工作压力大、情绪紧张而患病的人群比例逐年上升。这些人群普遍存在以下不良生活方式: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长期睡眠不足、情绪不佳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心脏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并非心血管疾病的偏好人群,因为绝经前的女性可受到雌激素的保护。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职业女性因工作压力导致心脏问题。一些女性因过度劳累而出现心跳过快、血管收缩等问题,甚至出现冠状动脉痉挛,导致血运不畅,引发严重后果。
钱卫民主任医师指出,压力对心脏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五十岁以上人群:
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度升高,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损害血管和心脏。同时,心率加快还会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机会。此外,长期处于紧张兴奋状态还会导致茶酚胺分泌增多,心肌细胞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最终导致心脏病。
2. 五十岁以下人群:
五十岁以下的人群则表现为胸闷、心慌、胸痛、全身出汗、肌肉紧张等类似心脏病的反应。这些症状可能与精神压力有关,如焦虑、抑郁、躁狂、惊恐等。这些精神疾病会引发心脏问题,如室性早搏、心律失常等。
钱卫民主任医师提醒,要预防心脏病,首先要学会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其次,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戒烟限酒等。此外,还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问题。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源性猝死,一种看似突如其来的致命疾病,其实并非毫无征兆。它往往以胸闷、胸痛、憋气、心慌等症状为前兆,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左肩背部、上腹部、咽喉等部位的疼痛,甚至牙疼。那么,如何预防猝死呢?以下五大法宝助您远离猝死威胁。
首先,要关注“魔鬼时间”。医学研究表明,上午6时到12时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段,约70%至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发生在这个时间段。因此,早晨锻炼要尽量避免这个时间段。
其次,饮食清淡,均衡营养。红葡萄酒、西红柿、胡萝卜、青菜、燕麦粉、黑木耳、黑芝麻等都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佳品。同时,每天喝牛奶250克,吃鸡蛋每周不超过4个,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第三,选择合适的居住环境。中老年人最好住在城区,以便在发病时能够及时得到救治。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应减少外出,尽量避免在拥挤的环境中活动。同时,外出时随身携带必备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并确保家人联系方式畅通。
第四,学会减压。工作压力过大是导致猝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要学会给自己减压,学会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工作之余,可以和家人一起旅游,放松身心。
第五,掌握急救知识。当家人出现呼吸或心跳中止症状时,应在10分钟内进行如下抢救:首先,拨打“120”或“999”紧急呼救。其次,让患者头部后仰,下颌上抬,头部偏向一侧,使呕吐物尽量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患者带假牙,需要摘掉,避免抽搐时造成危险。最后,进行有效的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争取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
随着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追求苗条的身材,盲目追求减肥。然而,不当的减肥方法,尤其是误用减肥药物,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因药物减肥不当导致厌食症的案例屡见不鲜。这些青少年往往并不肥胖,却为了追求更完美的身材而盲目服用减肥药物。其中,一种名为“苯丙胺”的成分被广泛添加在非法减肥药物中,可能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如心跳加快、心慌、失眠等,甚至引发心脏病等严重疾病。
哈尔滨市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指出,近年来,该所已接诊多例因药物减肥不当患上厌食症的青少年,其中已有2例不幸去世。这些患者在去世时体重仅剩十几公斤,令人触目惊心。
除了药物减肥,一些不科学的减肥方法,如过度节食、过度运动等,也可能导致厌食症的发生。因此,青少年在追求减肥时,应谨慎选择减肥方法,避免盲目跟风。
专家建议,青少年在减肥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此外,家长和社会也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避免盲目追求苗条的身材,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总之,减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青少年在追求完美身材的过程中,应注重健康,选择科学的减肥方法,避免误用减肥药物,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猝死,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每年,都有无数的人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离世,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因为猝死。
那么,什么是猝死呢?猝死是指因自然疾病或意外伤害而突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是最常见的一种,约占猝死的80%以上。
心源性猝死的发生,往往与以下几种情况有关:
1. 冠心病:冠心病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患有冠心病的人,心脏血管狭窄,血流受阻,容易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引发猝死。
2. 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将血液有效泵送到全身各部位,导致全身器官缺血缺氧,容易引发猝死。
3. 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不规律,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引发猝死。
4. 家族史:有猝死家族史的人,患猝死的风险更高。
那么,如何预防猝死呢?
1. 积极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心脏功能,降低猝死风险。
2. 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有利于预防冠心病。
3.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增加猝死风险。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病。
5. 植入ICD:对于有猝死风险的患者,可以考虑植入ICD,这是一种可以自动纠正心律失常的设备,可以有效预防猝死。
总之,猝死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了解其高危人群,积极预防,就能有效降低猝死风险。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其中,心肌梗死和心性猝死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为严重的类型。近日,一项发表在国际药物流行病学大会上的研究结果显示,使用大剂量罗非昔布(>25mg)的病人,心肌梗死和心性猝死发病危险是很少用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病人的3.15倍。
该研究由美国FDA药物安全署资深科学家Graham等人进行,对参加Kaiser保险(美国最大的保健组织之一)的140万例病人的病历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1999-2001年期间共发生心梗和心性猝死8199例。其中,小剂量罗非昔布组(≤25mg)病人的心梗和心性猝死发病危险比塞来昔布组(使用任何剂量)病人高(P=0.04)。
那么,罗非昔布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会增加心肌梗死和心性猝死的发病风险呢?罗非昔布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NSAID),常用于治疗各种炎症和疼痛症状。然而,近年来,关于NSAID的心血管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NSAID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出血风险、心肌梗死风险和心性猝死风险。
除了罗非昔布,其他常见的NSAID,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也可能存在类似的风险。因此,在使用NSAID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并注意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如果出现胸痛、气促、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那么,如何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呢?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等。其次,要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此外,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应更加注重预防措施的实施。
总之,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使用NSAID等药物时,应谨慎行事,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才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近年来,冠心病这一原本被认为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疾病,却越来越青睐年轻人群。许多青壮年由于生活习惯不健康,如熬夜、酗酒、吸烟等,导致冠心病提前发作,甚至引发猝死。
武汉市武昌医院心内科主任饶玲璋指出,青壮年冠心病往往表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容易被忽视。在熬夜、酗酒等诱因下,冠脉血管内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从而引发猝死。
那么,如何预防青壮年冠心病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其次,要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家族冠心病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人群,更要引起重视。此外,保持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也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
一旦确诊为冠心病,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丹参丸等急救药物。一旦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应立即服药,并及时就医。
总之,青壮年要重视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远离冠心病,拥有健康的生活。
近年来,一种被称为美洲锥虫病的致命疾病正在从美洲蔓延至全球。这种疾病与艾滋病症状相似,因此被称为“新型艾滋病”。那么,这种疾病究竟是什么?它如何传播?如何防治?本文将为您一一揭晓。
一、美洲锥虫病:新型艾滋病的威胁
美洲锥虫病,又称查加斯病,是由锥蝽传播的一种寄生虫病。锥蝽是一种吸血昆虫,当它叮咬感染者后,会将锥虫传播给人类。锥虫进入人体后,会进入心脏并在其中生存繁殖,导致心脏肥大,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心脏爆裂,危及生命。
美洲锥虫病的症状与艾滋病相似,包括发热、体重下降、乏力等。由于症状与艾滋病相似,许多患者在初期难以确诊,延误了治疗时机。
二、美洲锥虫病的传播途径
美洲锥虫病主要通过锥蝽叮咬传播。锥蝽主要生活在美洲地区,随着全球人口流动的增加,这种疾病正在逐渐向全球蔓延。
此外,美洲锥虫病还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三、美洲锥虫病的防治
美洲锥虫病是可以预防的。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美洲锥虫病是可以治愈的。在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情况下,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四、我国对美洲锥虫病的防控
我国对美洲锥虫病高度重视,已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包括加强口岸检疫、开展健康教育等。目前,我国尚无美洲锥虫病病例的报道。
五、总结
美洲锥虫病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病,被称为“新型艾滋病”。了解其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有助于我们预防和控制这种疾病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