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今天,是中国第15个“全国疟疾日”。
我知道,今天可能很多人都只在电视上听过这个病,至于生活中谁患了疟疾,好像很少听到。
这说明我们“不是生在了健康的年代,而是生在了健康的国家”——就在去年6月30日,中国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颁发的“消除疟疾认证”,这也意味着中国已经实现了“连续多年无疟疾”,并具备了有效的防控方案。
2015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女士因为对青蒿素的研究而荣获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青蒿素就是一种对抗疟疾的药物。
今年疟疾日的主题是“防止疟疾输入再传播,共创无疟世界”。
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可以从此躺平了,对它的宣传、防治应该是永无止境的。
所以,今天就让Dr.京来带领大家,一同了解一下“疟疾”吧~
应该说,疟疾是一种相当古老的疾病。前几年,有科学家发现:2000万年前就已经有疟疾病毒存在了。不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古文明,都有关于疟疾的记载。可见,这种疾病对人类健康的侵害由来已久。
疟疾,在有些地方也被称为“打摆子”,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最常见的情况是通过蚊子,特别是雌性按蚊(也叫疟蚊)的叮咬而传播。
疟疾分为4种不同类型:间日疟、卵形疟、三日疟、恶性疟。其中“间日疟”是最常见的类型,因两次发作之间的间歇期约为48小时而得名,主要症状就是发高烧、打寒战,大量出汗,周期性地“先发冷后发热”。
总体来说,疟疾的病死率不算高,但可不要因此而认为疟疾只是个“大号的发烧”——我们有先进的医疗条件,如果能得到及时的治疗,那还好说;一旦拖延,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那就不好说了。
所以在古代,疟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甚至有历史学家认为,古罗马帝国就是亡于疟疾。
那么,人类的抗击疟疾之路,是如何走过来的呢?
说起人类辉煌、曲折的“抗疟之路”,其实远不是青蒿素这一个诺贝尔奖能涵盖的。
这可能就要从17世纪讲起了。
我们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美洲便迅速沦为了欧洲人的殖民地。当时,一位驻扎于此的总督发现自己的夫人患上了疟疾,但随行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只能向当地的土著求助。之后,只见当地人送来了一包树皮,说只要把它磨成粉,调在酒里喝下去,病就能好。果然有效。
这种树便是金鸡纳树,用它的树皮制成的金鸡纳霜(也叫“奎宁”),也是人类第一道治疗疟疾的药。它不仅风靡欧洲,还治好过康熙皇帝的病。
但是:一来,奎宁的副作用稍微有些大,如腹泻、哮喘、头晕、耳鸣等症状,甚至导致孕妇流产;二来,疟原虫逐渐对它产生了抗药性,疟疾的死亡率又重新开始上升。
直到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科学家屠呦呦女士进入了旨在研制抗疟新药的国家“523”项目,她从中医典籍中得到灵感,依据科学实验,最终研制出了抗疟效果达到100%的青蒿素,并于1984年实现了人工合成。
终于,人类与疟疾的战争进入了“青蒿时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从世纪初开始,全球至少有2.4亿疟疾患者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
当然,还是那句老话:最好的治疗是预防。青蒿素再好,也只能事后救火,而不能帮你预防。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多注意:
如前所言,疟疾的主要传播渠道是蚊虫叮咬。所以如果你身处疟疾高发区,请尽可能采取一切措施防治蚊虫,比如尽量穿长袖衣服,减少皮肤暴露;在皮肤和衣服上涂抹一些驱虫剂或喷雾;睡觉时尽量使用蚊帐等。
就算不在疟疾高发区,也应该保持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注意消灭蚊虫,避免叮咬。
总而言之,虽然现在中国已经实现了“无疟疾”,但我们不能从此就采取“躺平”的态度。
比如:近些年,顽强的疟原虫又开始对青蒿素产生耐药性,这一方面是在提醒我们要慎用、用好青蒿素,另一方面也对新型药物的研发提出了要求。
或许,这也是大自然在提醒我们:“生存”这个游戏,永远没有躺平一说。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电视剧《神医喜来乐》,演的是一民间中医悲欢离合的辛酸故事,让人百看不厌,在欢笑或悲伤之后引人深思。
民间中医因无官府庇护,无权无势,自古至今倍受官方医生的欺凌,何况现在西医在各方面占尽优势。西医的贬斥排挤不在话下,国人的崇洋媚外,或用西医的一套管理办法来要求和压制中医,致中医特别是民间中医于绝境,尽管没象王太医那样谋杀、纵火、污蔑、中伤、陷害之能事。民间中医大多只有一技之长,即使像喜来乐那样钻研古代经典著作,理论深厚、经验丰富,但没有官方承认的学历,照样没有地位,也就难免处处受人排挤、刁难。
剧中不难看到喜来乐虽然常用简、便、廉、验单方为人治病,但从为格格治病,为太医、为皇妃、为袁世凯治病,从字体中看出王太医有痰疾在身等等,不难看出他也是饱学之士,对中医的经典理论下过一定的功夫。就连洋相百出,憨厚可爱的徒弟张德福,也能从望、闻、问、切中预见疾病的苗头,对汤头、脉诀、药性倒背如流,令人想到今天许多年轻人一方面抱怨中医难学,一方面不愿下死力气,背诵必背的歌诀。
为什么老中医在诊断用药时娴熟自如,手到擒来,正是“童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受用终身,加之勤思考,多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所以说学中医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中国中医药报》今年四月三日登载的陆金国先生《中医高等教育繁荣下的隐忧》一文,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很有同感,但是,最后提出中医应该走精英教育之路的观点,我觉得远离实际,不敢苟同。
王太医、卢忠等人应该算作精英人物吧?理论深厚,经验丰富,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却视为贫贱之民诊病有失身份。
为格格治病和防治瘟疫,王太医的方剂应该是最合乎标准的方案,但因胶柱鼓瑟,生搬硬套,不知变通而束手无策,到了喜来乐手上,无非是换了种使用方法,却收效天壤之别。如果中医人才都走精英教育之路,也就没有《串雅》一书,民众也就小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与医疗不沾边了。
现在为什么病人都朝城里挤?不光是经济条件好了才去找精英医生治疗,主要是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工作,基层缺少中医人才,你还要走精英教育之路吗?即使培养出来的博士、硕士都能到基层工作,且不说大材小用,还不一定开展得了工作局面。基层需要的是面面俱到的全科人才,而好一点的中医即使一点不懂西医,通过临床实践,内、外、妇、儿、骨伤,哪方面都能成为全科人才。
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艾滋病如何诊断呢?
HIV感染的诊断:
①流行病学史:不安全性生活史、静脉注射毒品史、 输入未经抗HIV抗体检测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HIV抗体阳性者所生子女或职业暴露史等。
②临床表现:各期表现不同,见下述。
③实验室检查:诊断HIV感染必须是经确认试验证实的HIV抗体阳性,而HIV-RNA和P24抗原的检测有助于HIV/AIDS的诊断,尤其是能缩短抗体“窗口期”和帮助早期诊断新生儿的HIV感染。
(一)急性期
诊断标准:病人近期内有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即可诊断。80%左右HIV感染者感染后6周初筛试验可检出抗体,几乎100%感染者12周后可检出抗体,只有极少数患者在感染后3个月内或6个月后才检出。
(二) 无症状期
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结合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或仅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即可诊断。
(三)艾滋病期
原因不明的持续不规则发热38℃以上,>1个月;腹泻次数多于3次/日,>1个月; 6个月之内体重下降10%以上; 反复发作的口腔白念珠菌感染;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或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肺孢子虫肺炎(PCP);反复发生的细菌性肺炎;活动性结核或非结核分支杆菌病;深部真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中青年人出现痴呆;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弓形虫脑病;青霉菌感染;反复发生的败血症;皮肤粘膜或内脏的卡波氏肉瘤、淋巴瘤。
二、关于艾滋病如何传播
1.传染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
2、HIV的传播途径
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
①性行为: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②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
③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
④血液及血制品(包括人工受精、皮肤移植和器官移植)。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吸毒者、与HIV携带者经常有性接触者、经常输血及血制品者和HI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
4、HIV的传播途径条件
⑴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⑵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⑶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
5、HIV不会经以下途径传播
⑴同室工作、学习、生活
⑵共同进餐
⑶日常生活接触(浅吻、拥抱、握手、游泳、共用马桶/浴盆/电话机,接触病人的衣/被/钱等一般生活用品)
⑷汗液、泪液、唾液、尿液
⑸蚊子叮咬
大家好,我是一名普通的急诊室医生。听我们这科室名字也知道,我们平时就负责应对那些事发突然的急病。所以通常是医院里最忙碌的地方,即使是春节期间也不例外,甚至这段时间的就诊率还会比平时更高一些——
春节阖家团圆,长期在外奔波的人纷纷回到家乡,长久不见的亲朋好友互诉衷肠,可以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甚至有人说:“过年就是中国人的信仰”。
但,一热闹,往往就可能出事。像喝酒喝高的、放炮被炸的、吃饭吃出毛病的……不胜枚举。
今天,我就给大家说几个典型的例子,希望大家伙能引以为戒,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在这大过年的时候搞得“乐极生悲”~
过年期间亲人朋友团聚,有一样东西肯定是少不了的——酒。“感情深一口闷”,哪怕平时再不喜欢喝酒的人,逢年过节在餐桌上,往往也很难推辞。
我之前就见过一位酒精中毒的病人,当时他送到医院的时候,已经是重度酒精中毒状态了,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十分危险。等治好后一问,才知道:他本来酒量就不行,一喝酒就上脸(即喝酒脸红),但架不住朋友在一旁起哄,还嚷嚷说“喝酒上脸说明能喝”,他虽然想拒绝,但毕竟都是多年没见的朋友,碍于情面,最后还是喝了,结果造成了这个局面。
诸位一定要谨记:喝酒脸红,绝对不是“能喝”的表现——通常,乙醇(酒精)进入体内之后会被先代谢成乙醛,然后被代谢成乙酸,最后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而所谓“喝酒上脸”,就是这第二步出了问题,乙醛无法被转化,积聚在体内,造成血管扩张,导致脸红。
而如果不顾这种情况还要勉强喝,就可能会造成急性酒精中毒——短时间内大量摄入酒精,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严重伤害脏器功能,甚至呼吸循环衰竭,可能危及生命。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帮助患者醒酒,如有必要可采取催吐,不过需要人在一旁辅助,防止呕吐误吸。
最后,还是要向诸位强调一下:酒精是一级致癌物,只要喝了就是有害的,不存在“适量饮酒有益健康”这回事。如果在一些社交场合一定要喝,那一定要适量,同时要多吃东西多喝水。
虽然现在的政策对烟花爆竹的燃放有一定的限制,但显然还是会有很多难以监管的地方,特别是爱玩闹的孩子们,甚至会偷偷燃放。因此过年期间,被鞭炮炸伤的事也是屡屡发生。
燃放烟花爆竹时,其瞬间的能量会形成高压冲击波,直接作用在人体上的话,会造成“冲击波损伤”;另一方面,爆炸产生的火焰也会造成烧伤,伤口还可能引发感染,造成破伤风等情况。
一旦发生意外,如果受伤部位位于手上或皮肤上,且程度比较轻微的话,可以用流动自来水对伤口进行冲洗(可以持续10分钟左右),然后对伤口进行包扎;而如果受伤程度较严重,如出现肿胀或皮肤破损,就要紧急送医,注意先用干净的纱布等盖住。
如果伤口不幸位于眼睛,就要注意不要擅自扒开眼睛、用水冲洗,也不要用力揉、挤,应该马上用干净毛巾覆盖,然后立即送医。
正所谓“逢年过节胖三斤”、“有一种饿叫奶奶觉得你饿”,过年,向来是减肥事业的天敌。
但其实,如果只是“增肥”还好,应该担心的是饮食而造成的其他问题。春节期间的饮食往往是大鱼大肉、高油高脂高热量,饮食往往没平时那么规律,很有可能引发如消化不良、胃肠炎,或孩子的“小儿积食”等情况。
腹胀、腹痛、有烧灼感,或是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那就可能是吃东西吃坏了。可以调整一下饮食结构,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大鱼大肉等“硬菜”还算不要一次性吃太猛。饮食的规律性也要注意,特别是晚上不要吃太饱。家长朋友们要关注孩子的饮食,如果孩子出现肚子疼或肚子胀,甚至恶心呕吐等情况,那就要想想是不是小儿积食,需及时送孩子去看医生。
春节期间,饮食多以重口味为主。年轻人聚餐还喜欢吃火锅、烧烤,三天一小聚五天一大聚,一来二去,容易给自己吃“上火”了。
口腔溃疡,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口腔疾病,平时所说的“上火”指的就是它。口腔溃疡的众多发病原因中,饮食不节制是很重要的。目前认为,可能引发口腔溃疡的主要是辛辣、油炸、烧烤类食物。另外,如果饮食的种类较为局限,营养不均衡,也可能导致口腔溃疡。
日常的饮食,应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注意饮食平衡,多吃蔬果类、动物肝脏、海产品、肉蛋奶等,保证充足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特别是铁锌硒等微量元素,都有能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口腔溃疡;而维生素A和维生素B等,则有利于促进溃疡的愈合。
至于烧烤、辛辣之类的食物,还是尽量节制一些吧,至少不能一直吃。
总而言之,过年期间,适度地“放纵”一下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一定要量力而为,不论是饮食还是喝酒,都要视身体情况而行,不要搞出“乐极生悲”的状况。
虽然我是一名医生,但大过年的,还是希望业务能少一点,大家都能平安过年~
有网友在网上提问,“出门去玩,然后遇到了一个同学,她看见脸色不太好,然后她和我说儿子得了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然后我不知道这是什么病,所以想了解一下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是什么?”
事实上,先天遗传代谢病,是由于维持人体正常的某种酶或者载体蛋白等基因编码出现错误而导致的疾病。先天代谢异常疾病种类繁多, 目前已知的就已达500多种。
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中最常见四种包括苯丙酮尿症、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
其中,最常见的先天性代谢紊乱是苯丙酮尿症,它是由体内缺少一种酶引起的,这种疾病是不可能治愈的。
另外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是由于是由于调控葡萄糖6磷酸酶的基因突变引起的。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常常可以由蚕豆、氧化药物:解热镇痛药、磺胺药、硝基呋喃类、伯氨喹、维生素K、对氨基水杨酸等,有时细菌或病毒感染也可以引起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症。
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这类疾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 在新生儿期比较容易误诊为窒息、感染等,从而耽误治疗。多在新生儿期起病, 可由饮食和应激等因素诱发, 发病急、症状进行性加重, 对中枢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如果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和给予适当的治疗, 多数会在新生儿期死亡, 幸存者也会有生长发育落后、惊厥、严重的智力残疾等问题。
先天性遗传代谢疾病常规的筛检方法是,可以采集新生儿足跟血, 保存于专用的干燥滤纸上。应用高效液相串联质谱技术进行包括11种脂肪酸代谢疾病、12种氨基酸代谢疾病和12种有机酸代谢疾病, 共35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的筛检。
虽然目前对这类疾病中大多数尚无根治的方法, 但尽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治疗,还是可以使相当一部分患儿得到有效的控制, 减轻或抑制不良神经系统症状的发生, 甚至可以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在发病前期和无症状期的早期发现是决定预后的基础和关键。
人体内每个器官,在不同时间区段的表现是有波动的。比方说早上是心脏病与中风的好发时间,到了下午,心脏跟肺都会变得比较有力。西方人研究时间医学,因时间医学而获得诺贝尔奖,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而早在几千年前,东方人就已经把时间医学运用得淋漓尽致。综览东西方医学,随顺时辰、完美的一天该如何度过?顺时钟完美的一天健康大规则,随顺不逆天从一早醒来开始说:
【早上六点起床】:来杯温开水
喝一杯温热开水,帮助排便,预防便秘。六点前后起床,是迎接展新一天的好时机。久卧伤气,人不是睡越多越饱,睡了超过自己需要的时间,有可能越睡越虚。冬天太阳出来得晚,可稍微睡晚一些,等大地回暖再起身活动,忌过早的晨练。避免寒气伤身。
【早上八点上班前】:晨光走路更棒
运动一下、吃少许早餐。人体生物钟的一天并非精准的廿四小时,晒到太阳有助于人体小宇宙与外在大宇宙校准调对。沐浴阳光升高白天血清素的浓度,不但改善心情低落,还能调节夜晚褪黑激素的水平,助你一夜好眠。
如果你想要有更棒的学习力、记忆力,不需要吃什么聪明药,早晨的走路,就能帮你达成目标。身体动起来,大脑也会开机,开始进入良好的学习、判断状态,人体,就是这样设计的。
【早上十点暂停一下】:起来活动一下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上班族坐办公桌记得换个姿势动一动。做做肩颈背的伸展,敲敲大腿捏捏小腿。
子午流注九点到十一点属巳时,这是脾的时间。久坐伤肉,等于是在伤脾。经常觉得‘困倦湿重’提不起劲的人,可留意自己是否有久坐活动量不足的问题。心情上最好保持愉快、存善念、说善语,脾气好、命气也会跟着变好。
【中午十二点享受营养午餐】:减肥,午餐吃丰盛一点
怕吃太多下午昏沉沉,采取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饮食法,可解决这个问题。若想减肥,不妨把午餐当成一天中份量最大的一餐。晚餐减量,甚至不吃,觉得饿时喝蜂蜜水或无糖奶。
【下午两点三十分~太阳下山前】把握第二个排毒时间
把一天该喝的大部分水,慢慢喝完。这是一天中第2个排毒的好时机。傍晚前就喝够一天的8、9成水量,还能避免夜尿扰眠。在这段心与肺的高峰时间,你要专注学习、认真工作,或加强锻炼身体,都是极好的。
【晚上六点三十分理应结束工作】晚餐避免吃过多
最好能陪伴爱人或宠物或朋友。改掉熬夜加班后暴饮暴食的习惯,甘油三酯、胆固醇红字的人,请避免晚餐吃过晚、吃过多。
【晚上八点三十分~入睡】宜缩短‘屏幕时间’
从事令你愉悦的静态活动。忌情绪大波动、生气吵架、激烈运动。宜阅读纸本书籍、练习呼吸、静坐静心、泡澡足浴、按摩放松。改善睡眠障碍、肥胖、代谢综合征,宜缩短‘屏幕时间’。
在睡前一段时间关闭所有会亮的屏幕,暂别手机、电脑、平板和电视,不追剧、不聊天、不收发E-mail 。眼睛避免电子产品蓝光与强光刺激,心脑避免思虑过度,并尽量在十点半前上床躺平。
以上是建议的理想作息时间。但养生没有绝对,掌握顺时钟原则,怎样最顺、最舒服,请自由弹性调整。
避灾远祸不分中西医,会保养最重要
西方医学从临床经验上注意到了时间与病理变化间的关系。某些病在某个时间点,特别容易发病。除了心肌梗塞大多集中在早上六点到中午这段时间,还有季节交替时的眩晕、夏天的湿疹,以及上班族每周一的心情低落。
包含荷尔蒙的分泌、血管血压的变化,你不用拥有超能力也能未卜先知,对时间医学理解越多,预防的时机就能抓得越准。
比如要预防气喘,除了日常排除过敏因素,凌晨时分的冷空气也要注意。有趣的是,在中医子午流注理论中,凌晨3点至5点寅时,恰好是真气运行于肺经的时间,若肺气失调、在属于它的时段气血运输不畅,有人会咳嗽,而有人会在这时间转醒。
了解时间医学,除了提前避灾远祸,另一方面,也让人更准确地察觉自己的弱项,以作为保养时的参考。
自入冬以来,我国疫情“小风波”不断,国内疫情防控也面临两大风险:一是外部因素影响及境外输入;二是新冠病毒通过环境传播。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钟南山表示:新冠病毒的环境传播已是新出现的课题,需要科学家寻找规律并研究预防措施。同时,英国政府确认出现新冠病毒变异,且传播速率提高了70%。
这两则消息一出,在国内外可谓是激起千层浪,疫苗无效论、物品有毒论等各种信息扑面而来。
那环境传人、病毒变异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今天就来谈一谈~~
入冬以来,我国确实陆续出现本土散发病例,如 成都、绥芬河、大连、北京和广州等地 接连报告出现本土疫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散发病例与进口冷链食品有密切的关系。
钟院士所说的环境传人其实就是指“物传人”!物传人,多数是指物品受到病毒污染,人接触后造成感染。
而且,从目前的现象来看,在我国一般由进口物品引起,同时必需满足三个条件才会感染:
所以,大家不用太夸张,菜可以买,快递可以拿,冷冻食品可以吃。
而且,物传人一般发生在疫情的早期,起到导火索的作用,但在疫情传播扩散中的作用非常有限,人传人才是新冠病毒流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最后提醒大家,不管是人传人,还是物传人,我们坚持做到“少聚集、戴口罩、手卫生、勤通风”这些措施,一定程度可以杜绝感染。
相比环境传人,病毒变异给大家带来的震撼更大。目前多款疫苗都已紧急批准使用,这就让大家产生疑惑:是否病毒变异会导致疫苗没用?那疫苗还需要接种吗?
首先,需要跟大家表明的是,目前并无证据或数据显示变异的新冠病毒对疫苗的有效性会产生影响。因此,疫苗无效论是个非常错误的观念。
其次,病毒变异属于正常现象。比如大家熟知的流感疫苗,为什么需要每年都接种呢?就是因为流感病毒家族太过庞大,且非常容易变异,目前还没有开发出一种针对全部流感病毒的疫苗,所以,需要每年根据WHO监测出来的毒株来生产疫苗,也就需要每年都要接种。对于新冠病毒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大家不需要对新冠病毒的变异“特殊”对待!
目前,由复星医药和BioNTech共同开发的mRNA新冠核酸疫苗在今年的新冠疫苗研发中脱颖而出。原因何在?
究其原因,不外乎其四大技术优势:
1、不含病毒成分,没有感染风险;
2、研发周期短,能够快速开发新型候选疫苗;
3、体液及T细胞双重免疫机制,免疫原性强,不需要佐剂;
4、易量产,mRNA以化学合成即可生产。
其他的技术层面我们先不看,单单看研发效率和产能优势就足以让我们兴奋。即使后期新冠病毒真如流感病毒一样,容易变异,需要每年接种,相信凭借mRNA独特的技术,也能很快开发出新的新冠疫苗,且能够量产。
有这样强大的技术和生产优势支撑,大家还担心什么呢?
小赵今年30多岁,阳光帅气,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计算机编程工作。小赵的妻子漂亮贤惠,有一儿一女,父母也都健在,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前段时间,小赵发现自己嘴里长了2个口腔溃疡,并没有多想,以为是自己加班熬夜导致的上火,于是去药店买了点治疗口腔溃疡和败火的药。
可是,一个星期多过去了,小赵的口腔溃疡并没有消失和变小的迹象,反而还多了几个溃疡,而且小赵发现自己的下阴部位也出现了溃疡,并伴有瘙痒疼痛的不适感,小赵这才意识到可能自己并非仅仅是简单的口腔溃疡。
当然,小赵去医院就诊后,医生针对他发生的这种症状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最终对其做出的诊断也确实并非仅是口腔溃疡疾病,而是一种非常难治且易反复发作的全身慢性免疫性疾病,也就是白塞氏综合征(又被称为贝特切赫病),这可把小赵和家人吓坏了。
可能大多数人并没有听说过白塞氏综合征这种疾病,主要因为这种病并非是生活中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白塞氏综合征通常以口腔内出现溃疡为首发临床表现,且此病最为典型表现是“口-眼-私密部位三联征”,即口腔、眼部和私密部位三个部位同时有溃疡发生。
当然,这种3部位同时发生溃疡的典型症状者并不多见,而多数是以口腔溃疡为主,而且也并非仅仅这3个部位会发生溃疡,身体其它各个地方皮肤都可能有溃疡出现。很多不典型的患此病的病人以口腔发生溃疡为常见。
这种病的发病有明显的区域性,即中国、日本、伊朗和土耳其等古代丝绸之路沿途国家的此病发病率较高,因此也将这种病称为"丝绸之路病"。此病因其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所以通常被误诊为单纯口腔溃疡病,最终因治疗不当而使病情继续发展,出现身体多部位溃疡,身体关节疼痛等,严重者会发生全身各系统脏器等的病变。
此病属于风湿免疫科疾病,建议对于容易反复发生口腔溃疡的朋友,为了自己的健康,一定要尽早前往风湿免疫科进行就诊,以确认是否患有白塞氏综合征,做到对此病的早发现、早干预,以免贻误病情而出现更为严重病情。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惊蛰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处于冬春过渡时期,气温变化大,易引发各种传染病,提高免疫力十分重要,饮食的均衡、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好习惯的培养都有助于免疫力的提升。
同时,根据气温变化合理的着装也很重要,既要有风度也要有温度,切不可过早的就把厚重的衣服抛之脑后。
关于流感,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它属于呼吸道飞沫传播疾病。通常,被感染的患者会出现持续高热,体温高达39℃至40℃,这在后疫情时代尤为重要,很可能会引起大家心里上的恐慌、同时伴有畏寒、头痛、咽痛、咳嗽、咳痰、肌肉酸痛、明显疲乏等,病程持续发展,可诱发肺炎、心肌炎、肾炎等其他重大疾病。
所以,“小感冒”却也不可轻视,不要觉得感冒只是一种小病,从而抱有不用管他的侥幸心理。尤其是老人、儿童以及有慢性病的人群,必须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对症下药,避免延误病情,引起严重后果。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婴幼儿发病最高,其次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小孩子们不仅仅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还是祖国的未来,可见这个病毒是多么的可恨。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急性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畏光、皮肤瘀斑等。该病一般可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其中,普通型最常见,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临床上可分四期: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恢复期。但也存在少数为暴发型。此型病人起病急骤,病势凶险,病死率高,如不及时诊治24小时内可危及生命。此外,还会存在非典型表现者,发病前有一定的潜伏期。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一般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或由直接接触患者的口、鼻、眼的分泌物传播。潜伏期14-21天。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轻微咳嗽,乏力、食欲差和眼发红等症状。通常在发热1-2天后出现皮疹,24小时蔓延全身,一般在3天内迅速消退。
目前正值初春,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因而春气通肝。
中医认为,春天肝火旺盛而升发,趁势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而过于补肝又怕肝火过旺,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那我到底应该怎么调理身体呢?请继续往后看。
要随着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调整生活,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养生原则,调理起居时间、规律饮食、按时睡眠。还要结合一日十二时辰脏腑循行规律养生。比如11:00-13:00 是午时,也是心经最旺的时候,心属火,此时出去走圈,不仅仅是为了运动,更多的是为了吸收天地之阳气。
适当的再辅以艾灸。艾灸主要靠对人体局部的温热刺激发挥作用,能增强局部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艾灸产生的温度或者是烟对人体的刺激使人进入一种特定的应激状态,调动激发人体潜能,激活免疫系统,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