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这3类人容易成重症患者!各国都在鼓励老人打疫苗

这3类人容易成重症患者!各国都在鼓励老人打疫苗
发表人:京东健康

近日,北京疫情突然紧张,据报告,4月22日至25日16时,北京新增新冠感染者70例,其中有不少是未接种新冠疫苗的老年人。

 

上海卫生健康委最新信息显示,4月24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死亡51例,本轮疫情已累计死亡超百例。这些病例平均年龄超80岁,且多数有基础性疾病、没接种过新冠疫苗。

 

国外情况更为严峻,意大利新冠累计死亡人数超16.1万,大多为未接种疫苗的高龄老人;

 

希腊死于新冠者,九成为老人,重症患者七成为未接种疫苗的高龄老人;

 

保加利亚因早期未推进老年群体接种疫苗,2021年上半年就有近9000名未接种疫苗的老人死于新冠。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曾表示:“此前导致感染者重症和死亡的两个风险因素,一个是高龄,一个是有基础性疾病,现在又增加了一个因素,那就是没接种疫苗。”老年人是疫情中最需要保护的人群,在年龄和基础病无法规避的情况下,提高疫苗接种率已刻不容缓。

 

受访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  李侗曾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精准分子医学研究所 胡中华

 

老人接种率在艰难中推进

 

去年11月底,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数据称,全国还有约5000万60岁以上老人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约一半没有接种加强针,呼吁老年人加快接种。

 

然而,记者近日从两个大型社区和三家养老院了解到,很多高龄、体弱、患慢性病、卧床的老人都未接种新冠疫苗。工作人员不仅要动员老人,还要说服子女,可谓“艰难推进”。

 

北京市石景山区苹果园社区有60岁以上老人2.3万人,约78%接种了新冠疫苗,目前还有近5000人没打。

 

苹果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穆琳说,考虑到老人出行不便,他们就在各社区轮流设点,派出疫苗流动车,尽量让居民在小区内就能打疫苗,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少老人接种。最近,他们又对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实施入户接种。目前,接种率虽在缓慢增加,但不得不承认,社区医务人员已是超负荷运转,因为人手不够或应急保障,还需要二三级医院支援。

 

 

“动员很多次,一些老人还是不愿意打疫苗。”北京市东城区朝阳街道新鲜社区党委书记皮蓓蓓说,社区里60岁及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疫苗已达六七成,但80岁以上老人却不到三成。

 

因为一些老人认为自己不怎么出门,无需接种;有的老人体质弱、有基础病,担心打疫苗有不良反应,或加重已有疾病;还有老人认为,疫苗研制时间不长,保护效力尚未可知,以后会有更完善的疫苗,不着急打。

 

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北京龙振养老院的老人接种新冠疫苗,其中最高龄者107岁

 

记者调查的几家养老机构中,入住的多数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有基础病、卧床的老人约占九成,接种率在60%~90%。

 

几位负责人都一致表示:“推进疫苗接种可是费了老大劲。”北京龙振养老服务中心理事长张玉介绍,刚开始只有三五人打,大家观望打过的老人没什么不适后,逐渐开始接受,但有严重疾病的老人,家属仍然犹豫。

 

家属认为,老人高龄、卧床多年、基础病又多,接种疫苗风险大,而且养老院全封闭管理,只要不出门,就没必要打。

 

“事实上,为了老人们的安全,护工们一直封闭在养老院,大家都希望早日解封,回家看看。”福寿苑养老驿站站长谢莹说。

 

记者了解到,北京养老机构都是封闭管理,接种新冠疫苗的工作靠民政部门、社区和街道、基层医院等的工作人员帮助调度。与普通人群接种疫苗流程不同的是,养老院里的老人需先经医生上门评估,如果没有禁忌症,养老院工作人员再跟家属沟通,家属签字同意后,医护人员才能为老人打疫苗。

 

完成两剂接种,医护人员至少要跑三次养老院,有时“战线”更长,比如老人当天突然出现血压高或拉肚子等不适,就只能改时间再接种。“每次打疫苗的老人都不太多,目前基层医院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已经来我们养老院几十次了。”西井养老院一位工作人员说。

 

为鼓励老人接种新冠疫苗,有些社区发放奖励,比如大米、鸡蛋、购物券等,接种的人确实能多些。不过,几位社区工作人员说,这是无奈之举,因为还有老人在观望。

 

各国绞尽脑汁做老人工作

 

新冠疫苗问世后,“疫苗犹豫”现象全球普遍存在,尤其在老年群体中,各国政府不得不采取多种措施提高老人接种率。

 

丹麦首相接种新冠疫苗

 

法国、希腊、意大利:实施强制措施

2020年末,法国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启动后,半数以上法国居民犹豫观望,约30%坚决拒绝接种。

 

2021年7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向全国发表电视声明,公布强制的“新冠通行证”措施,要求16周岁以上法国公民进入餐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以及乘坐所有国内航班和列车时必须出示“新冠通行证”;持虚假通行证者会被处以罚款。

 

法国老人正在医院接种新冠疫苗

 

去年11月末,希腊政府对60岁以上公民实行“新冠疫苗强制令”。据悉,希腊60岁以上公民仍有约17%尚未接种,该人群在2022年1月16日前如未完成第一针疫苗接种,需要在1月支付50欧元(约合人民币352元)的罚金,次月罚金增至100欧元(约合人民币705元)。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说,他无奈颁布该法令,因为希腊死于新冠的人中90%超过60岁;重症患者中七成是高龄,且未接种疫苗。

 

截至4月24日,意大利新冠累计死亡人数超16.1万,但全国仍有超710万人未接种疫苗,大部分为50岁以上公民。罗马杰梅利综合医院传染病科主任罗伯托·考达表示,意大利新冠死亡病例中大多为未接种疫苗的高龄老人。

 

此前,意大利颁布新规要求,只有出示“疫苗接种证明”才能进入商店、银行、理发店等公共场所,之后感染及死亡人数均明显下降。

 

截至2022年3月,意大利12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已达90%,83%接种了第三剂加强针。此外,奥地利也推出强制接种疫苗措施,拒接者会被罚款;丹麦等国家正积极推进老年人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

 

截至2022年3月,意大利12岁以上人群疫苗接种率已达90%,83%接种了第三剂加强针。此外,奥地利也推出强制接种疫苗措施,拒接者会被罚款;丹麦等国家正积极推进老年人接种第四剂新冠疫苗。

 

保加利亚:推广现金奖励

2021年上半年,保加利亚有8813名60岁以上未接种疫苗的老人死于新冠。到2021年底,保加利亚累计新冠死亡人数近31万人,成为欧盟成员国中疫苗接种率最低、死亡人数最高的国家。

 

欧盟多国须持电子“新冠疫苗护照”才能进入公共场所

 

不堪重负之下,2021年12月23日,保加利亚新任总理佩特科夫宣布,每名接种疫苗的老人将获得75列弗(约合人民币265元)的一次性现金奖励,接种3剂疫苗的老人还会得到加奖。此举立竿见影,仅1个月后,保加利亚就有超30%的老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英国、新加坡:利用名人效应

数据显示,英国60岁以上人口疫苗接种率在80%以上,接种率高的原因有:

 

  • 疫情时常肆虐,民众有警觉性和接种的迫切性;
  • 大量研究证实了新冠对老人的危害;
  • 政治家和社会名流以身作则打疫苗,如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接种疫苗;
  • 大量有公信力的医生和科学家参与宣传;
  • 接种时老人优先。

 

新加坡是全球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国家,疫苗第二针接种率达92%,第三针为73%。

 

其实,新加坡老人最初也存在疫苗犹豫,原因包括:不正确的疫苗信息造成老人误解;担心疫苗副作用;一些医疗人员和家属影响老人接种疫苗的积极性。

 

为此,新加坡采取诸多措施,一方面,为接种疫苗的老人发放生活补助、乘车优惠等。一些银行为包括老人在内的储户提供免费的短期疫苗保险,若接种后14天内出现副作用住院,可以获赔;另一方面,政府、医务人员合力科普,比如68岁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打疫苗时全国直播。

 

美国:巧用奇招和反例

在崇尚自由的美国,疫苗接种存在很多戏剧性的故事。田纳西州61岁的广播主持人菲尔·瓦伦丁坚决不打疫苗,还在节目里劝人别打疫苗,结果自己感染新冠不治身亡。

 

他的家人表示,菲尔临终前后悔莫及,他去世的新闻也给美国老年人提了个醒。为鼓励老人打疫苗,俄亥俄州、纽约州、马里兰州、西弗吉尼亚州等推出“彩票疫苗”,中奖者可获得20美元到500万美元的奖励。

 

伴随各种激励政策、信息透明和事实的教训,愿意打疫苗的美国老人越来越多。但不可否认,美国老人早已深受“躺平防疫”之害,75%的死亡病例是65岁以上老人,每100名美国老人中就有1人死于新冠。

 

消除误解、疑虑和障碍

 

近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发出《关于提高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和加强针比例的倡议书》,超600名学者、专家以个人名义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推进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

 

签名倡议的专家之一、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精准分子医学研究所研究员胡中华说,整个科学界公认,疫苗是最健康、有效的保护武器。新冠已持续两年多,在今后一段时间仍会带来威胁,疫苗是非打不可的。

 

“我国约有1/5老人没有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比例相当大,他们完全在无保护状态下暴露,一旦遭遇病毒侵袭,后果很严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呼吸与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李侗曾表示,纵观世界各国,绝大多数新冠重症、死亡病例是没有接种疫苗、有基础病的老人。

 

虽然奥密克戎毒株的出现,使新冠疫苗预防感染率有所下降,但预防重症和死亡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

 

因此建议,无绝对禁忌症的老人“应接尽接”,已完成全程接种的老人,满6个月后尽快接种第三剂加强针。

 

专家们表示,如今各地都在大力协助老人接种疫苗,但还有一些工作需要重视。

 

 

消除误解

香港老人新冠疫苗接种率低的一大原因就是,听信小道消息,夸大了副作用。目前一些患慢性病的老人还是对疫苗副作用存在误解。

 

其实,接种疫苗后,有些普通的反应很正常,有的反应可能只是因为精神紧张。从我国数据来看,国产新冠疫苗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仅为千万分之七,安全性已得到充分验证。

 

消除疑虑

自4月16日起,北京市通州区政府出资为60岁以上接种新冠疫苗的老人购买新冠疫苗保险,解除接种疫苗的后顾之忧。很多地方还专门针对老人开展疫苗科普,通过讲实例打消接种顾虑。

 

专家建议,除了社区工作人员,媒体也应加强科学宣传。医务工作者则要做好老人疫苗接种的安全性评估,遇到病情复杂的老人,基层医生可与上级医院医生一起进行评估,确保安全接种;也可尝试开设专科疫苗接种专场,例如心血管疾病新冠疫苗接种专场,邀请相关专科医生现场辅助疫苗咨询和接种事宜。

 

消除障碍

针对有困难的老人,社区可采取上门宣传、专车接送、全程陪同等方式,消除接种不便等客观障碍。尤其要针对养老机构,做好老人和家属的动员,再协调集体接种,有条不紊地提升工作效率。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冬病夏治」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很多人都知道是冬季频发的疾病在夏季来治,而关于冬病夏治更具体的治疗方式和方法,相信大家会比较模糊。

     

    我们今天就来讲讲三伏天应如何做到冬病夏治,以及普遍有效的方法之一——三伏贴。

     

    又湿又热的中伏来了

     

    简单来说,中伏是伏天里最热的时候,从中医角度来说,中伏暑湿交加,湿热熏蒸,也就是「湿」和「热」很重,就像蒸笼一样。

     

    此时人体的心(心神)、脾(脾湿)、阳(阳气)最易受伤。

     

     

    而艾灸、三伏贴等方式就是通过温阳、散寒、除湿的方式来治病,不仅能够把身体当中隐藏的寒湿去除,也能够补回因为大汗或吹空调电扇而折损的阳气。

     

    很多养生达人在此时就会开始「冬病夏治,调养身体」,这也意味着三伏贴可以派上用场了。

     

    不过三伏贴,莫要轻易跟风,先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此方法,用对了方法,身体舒畅,才能「事半功倍」。

     

    冬病为什么要夏治?

     

    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主要就是针对冬天易发生的疾病,在病情相对稳定的夏季进行调养,以达到缓解的一种方法。

     

    冬病:好发于冬季的寒性疾病,比如哮喘、老寒腿、腰痛等等。

     

    夏治:在夏季阳光充足、阳气旺盛、人体阳气最高峰的时候,通过中医传统方法助阳气生发,驱散夏至未退寒邪,恢复阴阳平衡,从而预防或治疗冬病。

     

    就像家里煮速冻饺子一样,无论是水温还是环境的温度不够,饺子馅都有可能夹生,甚至里面的冰都没有化开。

     

    利用三伏天来治病就类似于把锅盖盖上,增加环境的温度,而治疗方法就像是提高水温。

     

    总之就是利用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冬天的一些宿疾反复发作的疾病得以缓解和恢复。

     

    趁热要打「贴」

     

    常见的三伏贴的主要是以延胡索、甘遂、细辛、生姜、白芥子等作为基本方。

     

    尤其是里面的白芥子,在中药学中白芥子擅治因寒而生的痰、疼痛、麻木等症。

     

     

    根据不同的疾病,三伏贴的配方和比例各不相同,用法用量更需要遵循医嘱。

     

     

    使用方法

     

    一般而言,三伏贴成人一次可贴敷6~8小时,儿童一次可贴敷2~4小时,贴敷时应注意贴敷部位的清洁干燥。

     

    贴敷之后,应适当忌食生冷,油腻等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利用排毒促进新陈代谢;同时也要避免空调或风扇直吹贴敷部位。

     

    若出现红肿,刺痒等不适症状,应立刻停止贴敷,清洗残留药物,观察症状是否减轻,如未缓解应及时就医。

     

    判断自己适不适合「三伏贴」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用三伏贴来进行养生,所以我们要先看看自己是否适合贴「三伏贴」。

     


     

    ● 适用人群

     

    1. 呼吸系统疾病人群:如患有过敏性鼻炎、咽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人群。

    2. 阳虚体质人群:如平素畏寒肢冷、脾胃虚寒性腹痛、胃痛、泄泻、宫寒痛经的人群。

    3. 疼痛性疾病人群:如患有关节疼痛、颈椎疼痛、腰部疼痛的人群。

    4. 养生保健人群以及亚健康的人群。

     

    ● 不适用人群

     

    1. 皮肤损伤:贴敷部位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或患有严重皮肤病者不宜贴敷治疗。

    2. 肝功能损伤:有发热、出血、皮肤瘀斑以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和血液病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

    3. 三高患者:糖尿病、血液病、恶性高血压、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的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

    4.过敏体质:过敏体质或者瘢痕体质的人不宜进行贴敷治疗。

    5. 特殊人群:孕妇、传染病患者不宜进行贴敷治疗。

    6. 局部疾病:在适应症内但处于急性发病期间,也是不宜进行贴敷治疗。

    7. 湿热或内热体质:湿热体质及身体有内热、容易上火的人不适合,如有黄痰或黄鼻涕,舌红、舌苔黄腻、口苦、口臭等症状。

     

    在了解了自身的身体情况之后,就可以进行「三伏贴」的有效治疗了。

     

    让身体享享「伏」

     

    在三伏天当中,湿气很盛,所以养生上要注意祛湿,同时也不能让湿气在身体中停留。

     

    首先来说,不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太低,可以调到「除湿」档位,也不要回到家就立刻吹空调。

     

    因为夏季本就是激发人体阳气,通过汗液将寒湿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果在伏天经常不出汗,那么有可能造成湿气在身体当中滞留,到了秋冬季节引发疾病。

     

     

    三伏贴偏于热性,不适合体热、阴虚火旺、皮肤易过敏、疤痕体质的人群贴敷,可以选择泡脚或食用药膳来提升阳气,减少生病。

     

    比如使用红豆、黑豆、茯苓、薏仁米、红枣同煮,来达到有效的健脾利湿的效果。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一剂敷贴,常常能起到缓解病痛、治愈疾病的效果。

     

     

  • 高血压一直是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血压一高,头晕、心慌是小事,各种并发症才是他们最畏惧的。然而,长期不良的饮食习惯,加上血管老化,让老年人的血压居高不下,这种状态到了秋冬季节,表现得尤为明显!


    天气渐渐凉了,如果大家有每天监测血压的习惯,就会发现这个季节血压水平比起以往,有了上涨的趋势。其实高血压的高发时节也就是秋冬季节,外界的低温也会给血管带来压力,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在降温的时候,老年人应该更加重视血压的异常波动,谨防血压飙升。

     

    高血压为什么容易找上我们?

     

    遗传因素

     

    其实超过一半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因为遗传因素而陷入“困境”的,如果你家里有人患有高血压,那么你出现高血压的几率也会比普通人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你需要更加重视预防高血压,避免高血压找上门。

      
    饮食因素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都好了,在“吃”的方面几乎不用发愁,很多人为了品尝美食,早已放弃了“减肥计划”,面对诱人的食物,多数人的选择都是饱餐一顿。“不辜负”美食的想法,确实没什么值得诟病的,但是,不控制热量摄入,经常吃一些高脂肪、高糖分、高盐分的食物,也是高血压频发的重要原因。

     

    情绪因素

     

    虽然大家的生活条件好了,但也意味着工作压力大了,很多朋友都需要长期加班、熬夜,为工作、生活烦恼,其实这些精神压力也是能“压垮”一个人的,长期处于这种生活状态下,人的神经也会过度紧张,心情压抑,很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长期吸烟饮酒

     

    可能大家觉得烟和酒都是生活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但你知道它们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多大的伤害吗?烟酒无度,我们的血管也会受到刺激,血管的压力大了,老化的速度加快了,心血管疾病说来就来。

     

    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几种原因以外,体重超标、体脂过高,血糖偏高,胆固醇偏高等问题都可能诱发高血压,如果你有这些困扰,也需要注意一下。

     

    血压升高在很多朋友心里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只有患者自己才知道,每一次血压波动,都让人胆战心惊。所以,稳定血压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如何稳定血压?

     

    口服降压药

     

    相信很多高血压患者身边都会随时准备这降压药,这种药物在关键时刻,就是“救命良药”。如果发生了紧急情况,降压药就是高血压患者最需要的。其实,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都是无法完全治愈的疾病,只能依靠药物和个人的良好习惯进行改善,稳定血压。

     

    而高血压之所以在很多人眼里都不是事儿,就是因为在血压控制得很好的时候,高血压患者跟正常人无异。但是,一旦忘记服药,或者血压飙升,随时都可能出现脑梗、心梗等问题。所以大家一定要严格遵循医嘱,切不可盲目停药。

      


    注意保暖

     

    到了秋冬季节,早晚温差大,这个时候也是高血压的频发时期,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在这段时间做好保暖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关系到血压的稳定以及身体的健康。在出门的时候,一定要记得添衣防寒,避免受冻。

     

    饮食要清淡

     

    可能我们在饮食上已经习惯了重口味食物,但为了预防高血压,这种习惯也是时候该改变了。高盐、高油、高脂是血压升高的“助力”,为了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我们平时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无论面前的食物多么诱人,你需要考虑的只有稳定血压的问题。

     


    定期复查,每日监测血压

     

    除了日常饮食习惯的调整以外,每天监测血压和定期去医院进行复查,也是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及时调整,与医生沟通。当然,即便是没有高血压的症状,为了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也建议大家养成监测血压的习惯,能帮我们更好地预防高血压。

     

    总结: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随时备上降压药是最不能遗漏的一点,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多出去散散心,不要长时间处于悲伤、抑郁、愤怒的情绪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我们抵御疾病的关键。

  • 临床上常见到肝癌病人因肝外症状就诊,肝区肿块已增大至数公分,甚至于十数公分,让医生扼腕叹息的是,这时候病人已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肝病患者一旦发展到肝癌阶段,那么病情就发生了一个质的改变,肝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其疗效目前来讲,并不是那么理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难以早发现。直径小于5cm的肝癌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而大于5cm的肝癌又很难根治。从无症状的肝癌发展到有轻微征兆的临床早期,月需要三到六个月的时间,而如果错过这一段时间,治愈率将大受影响,因此,肝病患者如何发现早期肝癌就成为了治疗中的重点。

    观察症状判断早期肝癌

    对于肝病患者来说,一旦出现早期肝癌,患者可有食欲下降、疲乏无力、肝区不适、上腹胀满等肝癌症状。然而这些症状并非肝癌患者独有,肝病患者如病毒性肝炎患者或者重度脂肪肝、酒精肝等患者都可出现此种症状。而且出现这种症状时,在没有详细诊断的情况下,往往会误诊为肝炎发作、胆囊炎等而贻误病情。

    哪些人属于肝癌高危人群

    ①五年以上的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②40岁以上男性有慢性肝炎病史;③长期嗜酒者;④临床诊断为持硬化者;⑤有肝癌家族史者;⑥目前有肝区不适或疼痛等症状,曾检测甲胎蛋白有过异常,但未证实是肝癌者。

    通过检查发现早期肝癌

    ①抽血查肿瘤标志物,尤其是AFP,如AFP≥400ng/ml持续1个月,或≥200ng持续2个月,无活动性肝炎证据,并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即可做出肝癌的诊断。

    ②B超声显像可确定肝内有无占位性病变,好的超声仪以及有经验的医师仔细检查能检出1cm直径的肝癌。并鉴别占位病变是囊性或实性,了解肝癌与肝内重要血管的关系和肝内及邻近器官的播散及浸润情况。显示肝内门静脉及其属支是否有瘤栓等。

    ③CT和磁共振成像扫描是进一步诊断肝癌的重要手段。CT是目前检出肝癌最敏感的方法之一,采用适当的增强方法,病灶检出率可在90%以上。有时。CT对小肝癌、等密度肝癌和不典型肝癌的诊断仍有一定困难,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诊断。

    肝病专家指出,如果你是属于以上肝癌高发人群中的其中之一,那么一定要提高警惕,不仅要做好目前的疾病控制,更要在生活中等各个方面多加注意,以更好的预防、发现早期肝癌。

  • 相信大家都知道免疫力的重要性,作为人体的防御系统,免疫力有着抵御外来细菌、病毒的功能,保护人体不受伤害,是免疫系统的主要任务。我们所羡慕的不容易生病的人,往往都有着强大的免疫系统,免疫力越强,预防疾病的能力就越强。


    当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是各种疾病、病毒、细菌入侵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我们自身的防御机制是无法抵挡得住病菌的攻击的,很容易被疾病击垮。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免疫力也是呈下降趋势的,因为各个器官都逐渐老化,各个功能也不如从前,导致人体的防御机制越来越差。

     

    但我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也会对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免疫力越来越弱,不妨好好反思一下,身上有什么不良习惯。

      
    老年人免疫力下降,或许跟4种行为有关

     

    睡眠不足

     

    虽然有些朋友觉得睡眠时间长短跟人体健康没什么关系,一个人每天需要睡多久,跟他的体力恢复情况有关,但研究发现,睡眠时间经常低于4小时的人,体内对抗病菌的抗体就会直线下降,相比于每天睡8小时左右的朋友来说,他们更容易生病,而且生病后恢复期更长。

     

    很多老年人普遍都有睡眠不足的问题,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激素紊乱,神经衰弱,导致失眠越来越频繁出现。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轻视失眠问题,要及时找到解决办法,以免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给疾病可乘之机。

      
    不注意个人卫生

     

    虽然我们经常强调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但很多老年人却经常因为节俭、对过去习惯的依赖等原因,没有做到勤洗澡、勤换衣服、饮食卫生等。在很多老年人心里,水是非常宝贵的,即使不需要他们付水费,他们也不舍得“浪费”一点水,经常用洗过蔬菜、米的水洗手,也不舍得用洗衣机洗衣服。

     

    其实个人卫生跟免疫力强弱也有很大关系,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人,不经意间也给病毒留下了滋生和传播的机会。不吃剩饭剩菜、用清水洗手、口罩不重复使用、勤换衣物等习惯,都能极大地减少我们与病菌接触的机会。


    经常抽烟喝酒

     

    很多老年人都有抽烟喝酒的爱好,对于他们来说,喝酒和抽烟是自己坚持了一辈子的事,不是那么容易戒掉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烟龄、酒龄的增长,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和酒精中的乙醇,对人体健康的损害也会更加直接,长期抽烟喝酒,会增加肺脏病变、肠胃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上了年纪以后,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守住健康,虽然很多不良习惯都具有致命的诱惑力,但为了降低生病的风险,避免人体免疫力下降,我们还是要做到戒烟限酒,别拿生命开玩笑。

      
    不良情绪多

     

    人老了以后,空闲的时间变多了,人也就更容易瞎想了。很多老年人平时也不爱出门,经常一个人待在自己的屋子里,也不爱与人交流,这些习惯都会让老年人变得越来越孤僻,心里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免疫功能紊乱。

     

    人的年龄虽然在增长,但心态却可以保持年轻,希望大家都能学会坦然面对衰老,拥有自己的生活,不要总是陷入不良情绪当中。

      
    总结:很多人一生都在追求健康,但健康其实一直都在离我们不远处,只要大家多改掉几个不良习惯,少做几件伤身事,积极提高身体免疫力,健康也会主动靠近。

  • 如果把人比作一个机器的话,一个机器使用的时间长了,由于零件的磨损,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人也是一样的,人到了老年,各个脏器经过长时间的工作,也会出现功能下降。再加上,老年人免疫力的下降,更增加了各种疾病的患病率。除此之外,一些不利因素的长时间作用下,例如:长期吸烟、饮酒、熬夜、不规律饮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在身体上有一些影响。

     

     

    老年人常见的疾病有很多,先举例说明一下。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是发病率很高的,轻者的可能是高血压,严重的会有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心力衰竭的危险。

     

    由于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的弹性下降,所以在老年人中血压会偏高,并且脉压差增加。较高的血压会压迫血管壁,对其造成损伤,血管内膜损伤后,会容易导致粥样斑块的形成,这也就是冠心病形成的机制。年龄在冠心病的患病中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患病人群中老年人口占有大比例,也验证了年龄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在逐渐的增加,并且这也是一种老年人极易得的疾病。了解内分泌科的人应该会知道,这里大部分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是中老年人,可能是老年人胰岛功能的下降,以及内分泌调节机制的紊乱,导致血糖的控制异常,发生的高血糖。

     

     

    老年人易患有骨质疏松,骨关节炎等,尤其发生在膝关节的比较多。由于老年人骨质的流失、关节的磨损,所以会容易出现关节变性,骨折等。相信家中有老人的应该会比较了解,要注意补钙、适当的活动关节、保证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会容易感染细菌、病毒,例如:常见的感冒、肺炎、泌尿系感染等。人到老年,就像是一个生命的回归,回归到婴儿,也就是最初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样子。我们对待老人也要用足够的耐心像对待一个婴儿一样细心照顾。这也正如父母曾给予我们的无微不至的关爱一样。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各种疾病的易患人群。所以疾病的预防是很重要的,平时生活中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每天进行体育活动,保持健康的体格。饮食方面保证充分的影响,补充蛋白质、钙、维生素等。

     

    安享晚年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前提是保证健康的身体。我们不能左右疾病的发生,但是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每年的体检是非常关键的,并且如果出现不适,就要及时检查,早期发现疾病,才能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不断攀升,估计到2026年,社会将进入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超高年龄社会”,即占全国人口2成的老年人群体。失智可以说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疾病,而阿兹海默症是其主要病因。所以,怎样减少阿兹海默症的流行,就需要平时做好预防工作。

     

     

    五种防治阿兹海默症的方法。

    一、有规律的运动。

    锻炼可以治疗百病,通过刺激大脑的运作,可以减缓认知功能的恶化,并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降低阿兹海默症的发病风险。推荐挑选出自己喜欢的运动,比如去公园散步,让自己有动力坚持下去,但是时间不能太长,养成正常的习惯就很重要了,另外,还要小心运动损伤。

    二、积极地与人民联系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会渴望和别人联系,我们不一定要成为群体的焦点,但是我们需要和周围的人进行真实的交流,绝对不要把自己孤立起来,而是要积极参与所属的社交圈,有机会约朋友出去吃饭,或者参加社区的志愿者活动,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三、锁定饮食保健方法

    根据研究推论,阿兹海默症可以归为第三型糖尿病,即病人的大脑会产生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大脑血压过高。在这方面,饮食控制就变得非常重要,比如吃低碳水化合物,吃脂肪酸含量高的食物,吃椰子油。如果要挑战超低碳水化合物食谱,可以尝试生酮饮食或者地中海饮食。

    另外,正确使用保健产品,包括鱼油,维生素B12,维生素D,叶酸,镁,也有助于治疗阿兹海默症。但是请记住,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你必须向专业医生咨询他们的疗效和你的身体状况。

    四、不断学习,但要知道如何休息

    大脑的锻炼和训练非常重要,即使退休了也要不断地自我激励学习,这才算是健康的生活方法。不过,也要适时让自己休息一下,长期工作压力会给大脑带来沉重的负担,甚至妨碍记忆和神经的发育。所以,多安排一些放松的行程是很好的,比如泡温泉,或者去郊外散步。你还可以尝试从未做过的事情,但是要考虑到身体的安全性,玩一款乐器也是不错的选择。

     

    五、优化睡眠质量,排除干扰因素

    阿兹海默症患者常常有睡眠障碍的困扰,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发现,睡眠质量差的人,通常在大脑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样蛋白,这些蛋白会影响睡眠,从而使大脑中的毒素难以清除,同时还会干扰记忆的产生。所以,病人一定要调整好生理闹钟,注意寝室环境和气氛,排除一切可能影响睡眠的因素(比如不要把手机和电脑放在床边),让大脑习惯你睡觉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优质睡眠。

  • 全国人民为了防疫,不仅要戴口罩,勤洗手,避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社交距离等行为,提高自己的身体保护力也很重要,所以摄取进入体内的营养是提高抵抗力,使身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的主要因素之一,基本原则是均衡营养,平时多在饮食中注意或加强营养。防疫饮食三重点均衡饮食多样化。

     

     

    良好的均衡饮食习惯,饮食多样化,才能真正落实防疫饮食。

     

    具体如下:

     

    一、足够的蛋白质:构建免疫系统的基本原料是蛋白质,肺免疫防御、全身免疫细胞都是蛋白质构建的。蛋白质的来源是我国发表的每日饮食指南中的豆鱼蛋肉类食物,大豆制品的豆腐、豆浆、豆干、鱼类优先于Omega-3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鱼类、鸡蛋和低脂肪品。

     

    二、摄取丰富蔬菜:丰富不仅适量,也是多样性。因为食物中的许多重要营养素,如抗氧化营养素(包括维生素他命c、e、镁、锌、硒、β胡萝卜素、植化素等),以及人体各种新陈代谢所需的维生素b,这些营养成分需要合作发挥最佳作用。如何摄取这些营养素,最简单的方法是平衡饮食和丰富蔬菜。

     

    三、少精致糖类:精致糖类促进身体炎症,削弱白血球功能,无助于免疫力,人们应减少或避免摄取这种食物。

     

     

    3大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健康

     

    相关资料显示指出,除了饮食,生活习惯也与免疫力有关,其中影响最大的生活习惯大致分为:

     

    (1)睡眠充足:研究表明,一天只睡4小时,体内流感抗体减少一半。所以每天必须睡7个小时。

     

    (2)经常锻炼:如果人们不能每天坚持锻炼30分钟,可以划分锻炼时间。例如,当他们有空的时候,他们可以每天运动10分钟,每天运动3次,累积30分钟,这对保持身体的保护有效。

     

    (3)压力适当:生活压力促进身体糖皮质素浓度上升,免疫系统失调,台大沈立言教授也指出抑郁会影响身体免疫力。

     

    我在这里呼吁大家,在这场疫情蔓延到世界范围内,人们需要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平衡多样化的饮食,保持乐观的感情,保持充足的睡眠,营养搭配,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照顾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真正实现全面的防疫。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有些人年龄到了70岁头脑仍然很清晰,身体仍然很灵活,而有些人刚刚过了50岁就开始变得爱忘事,脑袋变得糊涂。

     

    年纪大了之后出现脑袋不清楚的几率越来越高,一方面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神经细胞的数量都减少了,小脑体积也变得比以前小,这会导致我们的思考能力变慢,甚至出现痴呆的表现。

     

     

    除了细胞的自然退化之外,不好的生活习惯也会增加我们痴呆的风险。年纪的增加是难以避免的,但是生活中不好的习惯我们是可以进行改变的。


    不良习惯一,喜欢吃高糖高脂食物

     

    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吃甜味的东西,因为甜味的东西吃了之后能够改善我们的心情,让人变得开心。糖类食物吃的太多会影响我们血液中糖的水平,严重的血糖升高会使我们患上糖尿病这种疾病。

     

    糖尿病发生之后,过量的糖会破坏血管内正常的环境,还会使神经受到损伤。神经细胞受到过量糖类物质的损害之后,大大增加了神经细胞退化的速度,也会导致我们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的下降。


    同样的,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是损害我们血管的一大杀手。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吃的太多以后,油腻腻的脂滴会随着血流漂到全身的血管中,并且在管壁上形成沉积物。

     

     

    血管的内壁受到损害以后会形成斑块样物质,还会使管径细小的血管被填塞。

     

    血管被堵塞以后神经的营养来源就被切断了,神经细胞长时间得不到营养就会死亡。所以很多脑血管病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神经系统都会出现损害。


    不良习惯二,吸烟和饮酒

     

    烟草中损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太多,吸食烟草不但会损害肺部细胞还会损伤脑内的细胞。烟草中的尼古丁能够使大脑神经的兴奋性得到提高,并且使神经容易享受这种感觉,于是吸烟的次数也会变得越来越多。

     

    吸烟能够使我们的脑细胞和脑神经退化速度变得更快,从而加快了我们智力和反应力的减退速度。吸食烟草的人比不吸食烟草的人更容易发生记忆力减退的症状。


    酒精能够麻痹我们的神经,过多的酒精在肝脏内堆积会使肝脏的解毒系统瘫痪。夹杂着酒精的血液被运送到身体其他微小血管时就会对远端的部位造成损伤,其中就包括神经的末梢。

     

    经常喝酒的人脑神经和细胞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容易患上痴呆的风险也比普通人要高出很多。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少喝一点酒,能不喝酒尽量不要喝。


    不良习惯三,喜欢睡觉,不愿动脑

     

    大多数朋友在60岁以后就不再继续工作了,因为体力和脑力都达到了一定的限度。很多朋友退休之后没有什么事情做就会经常闲着,睡觉的时间会比较多。

     

    经常不动脑筋会使我们的脑细胞运行速度变得越来越慢。没事的时候找其他伙伴适当进行一些锻炼,下一下象棋,打一打牌,读一读书或者看一看报都能够避免我们的脑细胞工作效率降低。


    可能有些朋友认为脑细胞的数目是一定的,用了一部分之后就会变少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虽然很多细胞是永久性的,不能够重新生成,但是大部分的功能细胞都是在不断更新、不断更替的。

     

    疲惫衰老的细胞淘汰下去,新的健康细胞替换上来。脑细胞用的越多,替换的速度也就会加快。新的细胞会比之前细胞更加强大,所以我们会感觉脑袋越用越灵活一些。


    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会使老年的朋友出现脑袋迷糊的表现,一些不良的情绪也会抑制神经细胞的活动。长时间的不高兴或者长时间的紧张高压状态也会使我们的神经细胞受到损害。为了防止出现痴呆的症状我们除了要保持良好的习惯外还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

  • 当出现头发变白、面部出现皱纹和老年斑等的时候,您应该认识到自己已经进入了衰老的进程了。这个时候,不仅仅是我们的精力不如从前,而且各种健康问题也都接踵而至。


    面对一系列的健康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正视它们,然后以积极的心态应对这些变化。毕竟,人一旦没有了健康,生活就会没有质量。


    今天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50岁以后的朋友能够科学应对可能出现的3大健康问题,具体的总结如下。

     


    1.癌症:


    有大量的调查发现,癌症和年龄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一般来说,年龄越大,癌症的风险也就越大。虽然也有一些年轻人得了癌症,但是相对来说,癌症的主要高发人群依然是中老年人。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中老年人容易得癌症也是有依据的。一般来说,癌症的发生、发展是需要时间的,这个过程可能长达10~40年,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是致癌潜伏期。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会或多或少接触致癌因子,正常情况下,年龄越大,接触致癌因子的机会和时间就会越长,自然就会增加癌症的风险。如果从20岁开始接触致癌因子,那50岁以后癌症的风险肯定会增加的,所以就会出现年龄大的人得癌症多的现象。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免疫力也是下降的。免疫力不仅仅具有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还具有监视作用。


    可能大家并不知道什么是监视功能,这里我来解释一下。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免疫系统和癌细胞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警察和小偷的关系。当人体内出现癌变的细胞的时候,免疫系统可以及时识别出来,然后派出“部队”杀灭癌细胞。


    然而,50岁以后,中老年人的免疫力下降,对于癌细胞的监视能力肯定也是下降的。这样的话,当中老年人体内出现了异常细胞的时候,免疫系统不能有效杀灭它们,自然就会增加癌症的风险。


    与此同时,中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他们的细胞也是衰老的,而衰老的细胞对致癌物也更敏感。暴露在同样的致癌因素下,得癌症的风险就会增加。


    对于50岁以后的朋友来说,应对癌症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体检、采取一些措施预防癌症。癌症在早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如果不体检也很难发现,因此中老年人可以每年进行1~3次的体检。


    另外,为了预防癌症,还需要注意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少吃红肉和加工肉、坚持锻炼身体、戒烟酒、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2.肥胖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人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就比较容易变胖,不信您可以看看身边的中老年人,很多都是大腹便便的。


    中老年人肥胖的原因有很多,这里我来一 一解释。


    不得不说,相对来说中老年人的睡眠时间是减少的,一些人表现为难以入睡,还有一些人表现为入睡容易,但是在夜间特别容易醒来,醒来后就难以入睡。有很多研究发现,睡眠时间减少或者不足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这个主要是因为睡眠不足的会,人体分泌的瘦素就会减少,而瘦素是帮助人瘦身的一种重要激素。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基础代谢率会下降,对于能量的消耗就会减少,这样的话就会在体内形成脂肪。还有一点,中老年人相对来说可能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会增加,而碳水化合物吃多了以后,就会使得血糖升高,进而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胰岛素多了以后,就会促进脂肪和糖原的合成。


    与此同时,相对来说中老年人的活动量也是减少的。基础代谢率降低、活动量减少,所以肥胖也就不足为怪了。


    中老年人肥胖可不是什么好事情,这会带来很多健康问题,比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因此,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应该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内。


    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要想控制好体重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在饮食上应该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适当增加蔬菜、低糖水果和优质蛋白的摄入,控制每天摄入的能量。


    与此同时,还需要坚持运动。运动需要长期坚持,每天运动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每周运动的次数不低于5次。运动的方式可以优先选择散步,这种方式不仅仅容易坚持,而且还比较安全。


    3.睡眠障碍: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 他们普遍存在着睡眠障碍的问题,要想拥有健康,必须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毫不夸张滴说,大多数的人的一生约有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如果睡不好的话,会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内分泌紊乱等的风险,甚至还有可能会猝死。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保证充足的睡眠是比较重要的。要想改善睡眠,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出引起失眠的原因。如果失眠是因为家里发生的某件事,那就应该去解决好这个事情,然后失眠就会好了。有的中老年人朋友失眠是因为某些疾病,那一般来说,在改善症状以后,失眠也会得到好转。


    与此同时,还需要注意,在睡眠之前不要进行剧烈的活动、不要看引起激动的视频、不要吃得太饱、不要喝太多的水、不要喝含有咖啡因的饮品,保证室内的安静和黑暗、规律作息。


    如果通过上述的措施,还是不能改善失眠的情况,那就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改善睡眠的药物了。虽然药物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但是和失眠带来的危害相比,压根就不算什么。

  • “医生,为何胃痛一查就是胃癌晚期了呢?”


    前两天肿瘤内科门诊来了一个50多岁的阿姨,她告诉接诊医生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胃痛。疼的时候就吃一点止痛药,停药后胃痛的症状又出现了,她觉得总靠止痛药减轻症状也不是办法,所以今天就来门诊看病了。


    医生大概了解了病人的情况后,就开了一些检查。检查结果出来后,提示胃癌,并且发生了多处的转移,门诊医生跟阿姨说基本可以诊断为晚期胃癌了。阿姨听了这个答案后,特别惊讶,所以就发出了文章开头的那个疑问。


    其实,大多数的癌症早期并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即便有轻微的症状,很多人也不会往癌症那方面去考虑。为了让大家对癌症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的知识。

     


    1.相对来说,中老年人更易患癌,因此定期体检很有必要:


    根据权威的数据,我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平均每分钟就有7.5个人被确诊为癌症,而且这个数据还有增长的趋势。


    癌症和年龄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癌症的发病率也有增加的趋势。一般来说,40岁以下的人群中,癌症的发病率是比较低的,而40岁以上的人群中癌症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增加。虽然说也有年轻人得癌症的,但是总的来说,中老年人还是癌症的主力军。


    虽然,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是比较高的,但是癌症进入中晚期的时候,治疗的效果大都不是太好,而且花费也是比较大的。因此,癌症的早发现、早治疗是比较重要的,这样不仅能减少花销,还能增加治愈率。


    我们都知道,大多数的癌症早期都是没有啥明显的症状,要想依靠症状早期发现癌症是不太可行的,这个时候定期体检就很有必要了。对于中老年人来说,至少一年体检一次,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一年体检2次。


    很多人不愿意体检,主要考虑花销大,而且不少人觉得自己身体没有问题,所以也没有必要去体检。但是您想一想,比起癌症中晚期的花销,体检的这点费用又算得了什么?


    还有一些人,害怕检查,他们担心越检查毛病越多,所以干脆就不去体检,其实这跟掩耳盗铃有啥区别?体检的意义在于早点发现问题,不管你体检与否,问题都是一直存在的,它并不会因为你不体检而自愈。本来是一个可以通过体检发现的癌症,但是却有可能因为不进行定期的体检而演变成转移扩散的中晚期肿瘤。


    2.中老年人出现以下4大症状,要引起重视,该去医院检查了:


    近期出现明显的体重下降:在临床上,引起体重减轻的疾病不仅仅包括癌症,还包括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如果中老年人在近期出现了明显的体重下降,那就需要排除是否是癌症在作祟,这个时候就需要去医院做相关的检查了。


    我们都知道,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它在增殖的过程中肯定也是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的。


    癌症体积小的时候,它可以依靠附近的组织“接济”存活,但是随着肿瘤体积的变大,周围的组织就不能提供充足的能量了。这个时候,癌症就会想办法“制造”出很多血管,以此来和人体抢夺营养和能量。


    与此同时,癌症在增殖的过程中会产生某些物质,这些物质会影响癌症患者的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近期体重出现明显的下降。


    原因不明的疼痛:癌症在扩散、转移的过程中会侵犯、压迫周围的组织,所以可以引起某个部位的疼痛。


    癌症引起的疼痛和一般的疼痛不太一样,它具有持续性的特点,而且一般来说,服用一般的止疼药效果不好,或者压根就没有效果。在开始的时候,疼痛主要是隐痛或者钝痛,夜里比较明显。随着癌症的进展,疼痛逐渐加重,直到让人难以忍受。


    癌症引起的疼痛可以是全身疼痛,也可以是关节疼痛,很多人出现疼痛的时候,就去吃一些止痛药止痛,殊不知这样做会掩盖病情,从而容易耽误治疗。

     


    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那就要引起重视,千万不能麻痹大意。


    某个部位的肿块:当中老年人朋友的身上突然出现肿块的时候,可以先自我做一些简单的评估,比如按压肿块看看是否有疼痛、肿块是否能推动、质地如何、是否有波动感、是否边界清楚、移动度如何。#健康科普大赛#


    一般来说,如果按压肿块有疼痛、边界分界清楚、移动度大,那就不考虑恶性的。不过这种评估并不是太准确,具体的还是需要取一块做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良恶性。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身体有肿块,就特别担心是癌症,其实这个不一定的。有不少肿块都是良性的,而且对身体可能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比如脂肪瘤、纤维瘤等。


    不过需要注意,中老年人发现某个部位出现了肿块,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要去医院排除恶性肿瘤。


    大便带血:在临床上,引起大便带血的最常见的疾病就是痔疮,它比较典型的症状就是间断性便血,而且便血多是鲜红色的。


    但是需要注意,如果大便带血同时合并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的性状发生改变(比如大便变细、不成形等)、排便总感觉排不尽等症状,就需要高度怀疑肠癌了。


    一般的检查是比较难以发现肠癌的,比较准确的检查方式就是做肠镜。如果中老年人出现了持续性的大便带血,那就要引起重视了!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