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巨野县人民医院>

黄显博

>

“虚不受补”应该怎么补

“虚不受补”应该怎么补
发表人:黄显博

“虚不受补”是怎么回事?

有人一补就上火,不是爆痘痘,就是长口腔溃疡,不然就牙龈肿痛;有人一补就便秘;有人一补就拉稀;有人一补感觉精神特好,连觉都睡不着了,感觉三天三夜不困。

谈到进补,自然而然就要说到脾胃。脾胃将吃进去的食物,运化成水谷精微,并输送全身,滋养我们身体。

为何总是一补就上火?一个是“堵”,一个是“满”。

我们把脾胃理解做一辆货车,那我们在进补的道路上,最常会遇到 2 个问题:

① 堵:进补的通道太拥堵

这就像车子在道路高峰期开进了拥堵路段,想往前前进不了,想退绕不出去,卡在路上,哪也去不了。

要知道现在很多人体质是多偏瘀堵的,各种痰湿、寒湿、瘀血、气滞把身体的气机、营养的输送通道堵住了。

如果没有先把路面疏通,吃再多滋补的东西,它都不会去到该去的地方,就像源源不断的车辆开进拥堵路段,反而让瘀堵的地方更堵,在局部堆积,最终郁结、化热,结果就是出现一系列“上火”的症状。

② 满:脾胃承载量太大

这就相当于这辆货车本身可以承载 20kg 的货物,你偏偏要给它放上 30kg 的货,结果就是车辆行驶缓慢,损耗性能,甚至可能导致爆胎,发生交通事故。

现在的人一般吃得比较好,一日不仅三餐,还要加上下午茶、宵夜,其实很多时候脾胃都超额运作了。

如果我们进补前,没有先把脾胃腾出空间,又继续滋补,一旦脾胃运化的能力,跟不上食物营养的节奏,吃再多都是浪费,反而成为垃圾。不仅不能补虚,反而对脾胃造成伤害。

所以,想要让吃进去的补品转化成我们需要的气血,一定要在脾胃壮、身体通的情况下,才能补进去。

“虚不受补”,怎么补?

进补之前,一定会先确保你的气血、经络、脏腑是疏通状态,再有针对性的进行进补。

1、调理脾胃

胃气指脾胃之气,是后天生化的源泉。不仅食物,药物也要经过脾胃功能的运化,才能够输布全身,发挥其疗效。

同时,脾胃不适影响药物的消化吸收,而某些药物也会增加脾胃负担,甚至损害脾胃功能,加重其病变。

因此,在进补时,应慎重选用药材、食材,并兼顾脾胃的功能,保护胃气。

2、调理体质

一个人的年龄、身体状况不同,病证有别,季节有变,体质各异,体质问题,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形、气、神”三和层面的损伤。

“形”的损伤常来自于坐卧体态、运动姿势;“气”的损伤,常来自于饮食、起居;“神”的损伤常来自于天生性格、情绪创伤、教育风格、家庭氛围等。

上热下寒是现今比较常见的一种体质。这样的体质,日常一定要注意避风保暖,尤其是下肢的保暖。艾灸时候可以多在下焦取穴、日常泡脚、按揉涌泉,来引火下行。

3、急补不如缓补

日子一天一天过,身体一天一天养。司外揣内,见微知著,摸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身体长期以来慢慢形成的问题,这些都是中焦不化的外现。

如果平时还有胃酸、胃痛,容易着凉,更要注重脾胃的健康,不要吃太滋腻的东西,比如,大枣等甜食滋腻碍胃,容易给脾胃增加负担。

久病虚损及年老体弱的人,不易急补、峻补,只能平补、缓补。尤其需要平调阴阳、流畅气血,最好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到最佳剂量,且宜选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的药物。

4、扶阳+温通

疾病的表现形式虽然千千万万,但是疾病的根源,与身体的寒、瘀有直接关系。现代人的亚健康状态,很多是因为身体寒湿、瘀滞、瘀堵,进而导致各种问题。

诸如:

脾胃虚弱,易腹满胀气;

身体肥胖,肚腩明显;

经常应酬,饮酒过量;

手脚冰冷,宫寒经痛;

短衣短裤吹空调,多受风寒;

久睡不醒,起床困难;

长期熬夜,体力透支;

……

这些症状人群,有一个共同特点:

“脾胃运化不良与经脉不通”。

扶阳就是扶助身体的“小太阳”,温通可以驱寒,可以化瘀。通过扶阳温通的力量,来化掉寒湿、疏通瘀滞、荡涤痰凝。

年老体弱、脾胃虚弱的人,生冷、油腻、煎炸、熏烤与容易胀气的食物最好少吃,辛辣刺激食物最好不吃。

推荐两个日常健脾养胃的方法

 ●吃温性食物

脾胃喜温恶寒,日常饮食要多吃一些温性食物,比如羊肉、糯米、韭菜、南瓜、香菜、生姜、大枣等,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同时,吃饭要细嚼慢咽,七分饱为宜,以减轻脾胃的消化负担。脾胃差的人群,可以饮用扶阳茶,吃养生粉,温养脾胃。

● 揉揉腹

揉腹有健脾和胃、消食导滞的作用,能促进气血运化。饭后可用掌心轻柔地按摩腹部 100 次左右。还可取腹部的关元和气海两穴进行按揉,有条件的情况下,艾灸 15 分钟左右效果更好。

本内容由署名作者转载,作者对本内容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涉侵权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查看全部
推荐科普文章
  • 一提起补血,多数会想到用阿胶,阿胶确实有补血效果。阿胶作为名贵中药,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自古以来是强身健体之佳品。 阿胶功效与主治 【药名】阿胶 【别名】傅致胶、盆覆胶、驴皮胶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肝、肺、肾经 【功效】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不眠,肺燥咳嗽。 要对症,不能滥补!阿胶更多的是针对血虚证,表现为脸色苍白、萎黄无泽,舌头、眼睑、嘴唇、牙龈、指甲都是淡白色,会出现心神不宁、多梦、记忆力不好、健忘、心悸等症状。 阿胶还是一个滋阴药,作用是滋阴润燥,主要用于阴虚肺燥,表现为久咳不愈、干咳无痰或痰稠带血等症。 食用的量要适当! 服用阿胶除了要对症,服用的量也要适当。例如阿胶补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注意“小量常服”。就是说,每天少服,只要坚持服用就可以了! 禁忌人群 正是因为阿胶是一种很不错的滋补佳品,所以很多人都会盲目的认为阿胶具有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其实不然,阿胶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而且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吃阿胶补血的,如果吃错了,反而会让你越补越虚。 所以除了对症,还要对人,下列人群最好少吃阿胶! 1、脾胃虚弱,呕吐泄泻,腹胀便溏、咳嗽痰多者慎用。 2、容易上火的人不宜多吃。 3、感冒病人不宜服用。 4、小儿、孕妇、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以上信息来自于阿胶药品说明书。 阿胶糕 阿胶糕是用阿胶 、黑芝麻、核桃仁、冰糖,黄酒等制作出的食品。具有补血养气、美容养颜、润肠通便、提高免疫力的综合保健功效,是老少皆宜的具有复合保健价值的补品。 在《周礼·考工记·弓人》中就有记载:“鹿胶青白,马胶赤白,牛胶火赤,鼠胶黑,鱼胶饵,犀胶黄。”郑玄注:“皆谓煮用其皮或用角。”早在周代,人们对动物皮制胶就有了比较精细的研究与分类,而且在当时,牛皮并没有作为首选原料,驴皮、鹿皮反而备受青睐。 关注【不药博士】,关注健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中医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了,现实中很多人也比较信奉中医,并且认为中药有很大的优势,最起码在很多人眼里中药是没有什么副作用的,而且它们还能起到治本的作用。 然而中药并没有想象的这么神奇,它和大多数西药一样,也都是存在一些副作用的。在医学上副作用就是指和治疗目的无关的效应,比如我用苯海拉明治疗过敏性疾病,结果同时产生了口干、犯困的效果,那口干和犯困就是它的副作用。 普通人说的副作用其实就是医学上说的不良反应,只要产生让患者不舒服的效应,都可以认为是不良反应。虽然很多人相信中药对人没有副作用特别是中成药,比如六味地黄丸,但是长期吃心里有点不放心,为了解开大家的疑惑,我来分享一下相关知识。 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会不会太伤身体? 中医的理论主要是阴阳平衡,它认为人体要想维持正常的生活活动,必须要保持一个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人就容易生病,而且中医一直强调辨证治疗,每个人用的中药也会有不小的差别,因为这些人的情况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性。 六味地黄丸的主要作用就是治疗肾阴虚,也就是说适合那些容易出汗、特别容易感觉到疲劳、肢体发凉、腰膝酸软等。对于正常人来说,他们的阴阳是平衡的,而阳虚的人失去了平衡,表现为阴盛阳衰,这个时候再去补阴,毫无疑问会更加让人体偏离平衡的轨道。即便是正常人,也会因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而打破身体的平衡。 要问我六味地黄丸的不良反应有哪些,这个确实是为难我了,因为它的说明书上都说不明确了,那我更不能乱说了。不过不管如何,都要记得,任何药物都不能乱吃,哪怕是中成药,否则可能会打破人体的平衡。

  • 艾灸可以去除体内湿气。 艾灸所用的艾炷或艾条是由艾叶制成, 艾叶的药性是生温熟热,艾火的热力能深透肌层、温经行气 。因此 艾叶用作灸料,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等功用。 艾灸的火力进入体内,可以促进停聚在体内局部、无法疏散的寒湿温化,同时也可以扩张皮肤毛孔、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使体内湿气温化之后,通过皮肤毛孔、呼吸、大小便等途径排泄出去。所有寒湿体质的人在做艾灸的时候会出汗、艾灸后可能会腹泻的表现,都可能是在排出体内的湿气。 参考文献: [1] 张奇文 . 中国灸法 [M].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 曾几何时,夜半三更,好梦正酣时,却被痛风痛醒,那种感觉真是让人痛苦不堪。而痛风这种疾病,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记载,那时候叫“痹症”,后来,在张仲景时代,又有“历节”的记载,直到朱丹溪的时代,才正式叫“痛风”。 痛风发作时,那种疼痛可谓是令人撕心裂肺,用锥心之痛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而痛风在以前是多发于中老年人的,而现在已经逐步年轻化,不少青年人也备受痛风折磨。痛风这种疾病,在古代就有内服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和外敷金黄散来治疗的,也可以运用中医的辨证论治来治疗。但是,中医素有简便验廉的特性,尤其是一些单方验方,更是能够妙手起沉疴。 土茯苓是防治痛风的专药,效果较好,再加上与车前草同用,效果更好。运用时,用车前草、土茯苓各15克,加水煮沸后,代茶饮。 金钱草具有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等作用,对于结石可谓是良药一味,与车前草搭配,对于痛风也是良配。运用时,用金钱草和车前草各15克,加水煮沸后,代茶饮。 车前草在防治痛风时,有时候用草,有时候用子,不过一般情况下用全草即可。这样一味路边野草就能防治痛风,对痛风患者来说真是太方便了。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一是车前草和车前子药性偏于寒凉,建议适量使用,不要过度使用,如果是脾胃功能不太好的人或者属于寒性体质的人,不适宜用车前草和车前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这种疾病不挑人,也不挑性别,可在任何人、任何年龄段发作,并且往往是发无定处,伴有水肿型瘙痒的风团骤起骤降,让人防不胜防。更棘手的是,这种疾病超过四分之三的患者无法查明具体原因,所以常常是一朝得,年年得,那么面对这个难缠的对手,中医是如何认识的? 荨麻疹反反复复发病的原因 在中医文献中,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最早见于《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载:“少阴有余病皮痹隐疹。”其后《金匮要略》提到:“风气相搏,风强则为瘾疹身体为痒。”《诸病源候论》也载:“人皮肤虚为风邪所折则起瘾疹。”不过,具体到“荨麻疹”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由于过去西方国家有人与荨麻接触后出现风团和瘙痒而得名,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这种病情即便在没有接触荨麻时也会发作,但这个名称被沿用至今。 由此看来,中医对于荨麻疹这种疾病的认识,不仅要比西方早,认识的也更加深刻和到位。其中 《素问·风论》说过:“风者,病之长也”“风者,善行而数变”。中医素来将“风”看作很多疾病致病的主要因素。对于荨麻疹这种疾病,中医更是将其与风做了紧密的联系,因此荨麻疹所起的疹子,也被称之为“风团”。 “风”虽然被中医认为是致病因素,但却只是诱因,属于外部因素。中医认为荨麻疹多由禀赋不耐、腠理失密所致,如果正好赶上外感风热、风寒、风湿之邪或者饮食失节,过食辛辣、膏粱厚味之品,致脾胃失调、湿热困脾、化热动风或卫外不固,风邪就会最终郁于皮毛肌腠之间,导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这个时候正邪就会相搏,相搏就会导致起疹。 “引起风邪入侵这场战争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自身免疫力下降所致,因为如此才给了邪气趁虚而入的机会。再加上吃辛辣食物、调料等诱因,最终才会导致荨麻疹的发生。”中医在对待荨麻疹这个问题上秉持的态度依然是扶正才能去邪。 中医对治疗荨麻疹的认识 对于荨麻疹患者而言,应该做到平日避免接触可诱发瘾疹的常见因素,比如花粉、屋尘、动物皮屑、汽油、油漆、杀虫喷雾剂、农药、煤气等。忌食某些易引起过敏的食物,比如鱼、虾、蟹、贝类、羊肉、牛奶、蘑菇、竹笋、酒类等。同时应该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加强体质锻炼,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建议大家在十一点前睡觉,切莫熬夜。荨麻疹患者自身的注意才是战胜这种疾病的关键因素。

  • 在操作得当,也适合做艾灸的前提下,做艾灸一般没有副作用。 做艾灸产生的危害,一般是因操作不当或者个人情况不适合做艾灸导致的。操作不当,如艾灸时间太长、艾灰脱落或艾炷倾倒会烫伤皮肤;个人情况特殊,如空腹、过饱、极度疲劳和对灸法恐惧者,或者为 中暑、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 患者,可能会出现晕灸。 参考文献: [1] 程莘农.中国针灸学 [M] . 5 版.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 [2] 梁繁荣,王华 . 针灸学 [M] .4版 . 北京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2016.

  • 要说治疗失眠,中医从来不乏经典方剂,比如说黄帝内经记载的半夏秫米汤,还比如万病回春中的天王补心丹,还比如出自《体仁汇编》的柏子养心丸。这些都是治疗失眠的经典良方,只要运用得当,自然是药到病除。 然而,大自然就是很神奇,有一味中药就是安眠良药,尤其是对于失眠,堪称圣药。这味药的外观也是很帅的,远远看去树形姿势优美,叶形雅致,盛夏绒花满树,有色有香,能形成轻柔舒畅的气氛,若是在将其作为行道树、庭荫树、四旁绿化和庭园点缀,那也是极好的。 中医认为,合欢却有解郁安神的功效。合欢味甘,性平,归心、肝经;具有解郁安神,理气开胃,活络止痛等作用,可用于心神不安、忧郁失眠等症。总体来讲,合欢不仅可以治疗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等症,还能安五脏、和心志、悦颜色,具有较好的强身、镇静、安神、美容的作用,也是治疗神经衰弱的良品。 合欢的第一标签是解郁安神,除此之外,还有活血消痈的功效,对于内外痈疡、跌打损伤等症也有效果。但合欢也有一些禁忌证,比如溃疡病及胃炎患者就需慎服合欢皮,还有风热自汗、外感不眠者也不要服用合欢皮。

  • 小时候,经常咳嗽,一个老中医用车前草治好了我的咳嗽。后来在田间路旁看到一片车前草,不禁感叹,这山野路旁的草,随手一抓都是治病的良药啊。车前草全草入药,大多用子,但治病时,全草入药,疗效更佳。对于车前子的功效,在《药性赋》中记载,“车前子止泻利小便兮,尤能明目”,也就是说,车前子的三大基本功能是止泻、通利小便和明目。当然,每一味中药材其实功效非常多,除了主要功效之外,还有很多待挖掘的功效。 小便不通,可以用车前子适量,泡水喝,就有通利小便的作用。也可以用新鲜的车前草捣烂取汁,半杯车前草汁加蜂蜜一汤匙,调和服用,也有效果。 小便尿血,可以用车前草捣汁,空腹服用,也可以用车前草、地骨皮、旱莲草各10克,水煎服, 车前草全草入药可以治疗咳喘,颇有疗效。对于干咳、百日咳,可用车前草10克,水煎服。如果是痰嗽喘促,伴有咳血症状,可以用新鲜的车前草60克,加冬蜜15克(或冰糖30克),水煎服。 车前草在古代军旅中也颇为实用,可以用来治疗金创血出不止,可以用新鲜的车前草捣烂取汁,外敷金创。车前草止血作用较好,除了金创出血之外,还有尿血。当然,对于鼻出血也是有作用的,可以将车前草研为细末,用水冲服。 车前草对于妇科白带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可以用车前草根10克,捣烂,用糯米的淘米水兑服;也可用车前草10克,马鞭草10克,水煎服。 黄疸大多由湿热熏蒸引起,所以,用利尿祛湿之法也是可以治疗的。而车前草具有很好的利尿作用。可以用车前草15克,观音螺30克,加酒一杯,炖服。 对于普通的感冒咳嗽,可用车前草、陈皮各适量,水煎服。 一味普普通通的路边野草,往往有着很好的临床疗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也许就在山野路旁,会有很多治病的良药,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尿酸,是嘌呤的代谢终产物,主要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研究发现,80的尿酸属于内源性,是体内核酸代谢的产物,20属于外源性,来自于我们摄入的食物。 "1多"——多喝水 白开水,绝对是高尿酸者的最佳选择。多喝水,可稀释尿酸,减少结晶,还可增加尿酸,促进尿酸的排泄。 主动喝水,小口慢慢喝,少量多次,是尿酸高者需要注意的。至少要保证每天2000ml的水。此外,也可以用茶来帮助溶解尿酸盐、降尿酸。 念露菊,富含胆碱、菊甙、类黄酮,是降尿酸的"小帮手"。研究表明,常服有助于减少嘌呤合成,抑制尿酸水平提高,减少尿酸结晶在血管、关节沉淀。同时利尿消肿,加速尿酸排出。和类黄酮结合,起到双向降酸作用。 "2少" 1、少熬夜 熬夜,易导致身体的内分泌失调,从而引起体内嘌呤物质的新陈代谢出现紊乱,最终造成体内的尿酸无法及时排出,对尿酸有一定影响的。此外,睡眠不足,还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不利于尿酸的排泄。所以,尿酸高的人,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可熬夜。 2、少久坐 长期久坐,对身体危害很大,会导致身体水钠滞留,易引发水肿而导致血流不畅,影响尿酸的代谢和排出。还有研究显示,每天久坐的时间超过8小时者,痛风发作的概率会大大提高。为此,平时一定要养成学会运动的习惯,尽量增加减脂的有氧运动,少做一些无氧运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俗话说:“百病始于脚,养生先养脚”,这就充分的说明了我们脚的重要性。不过,很多人在平时比较容易忽视就是我们的脚,因为脚在我们身体的末端,位置太低一般不去看,再加上经常穿鞋子裹得严严实实,很容易忽视它。其实,我们的脚能够反映身体的健康情况。特别是肝脏的情况,因为足厥阴肝经,是肝脏的经络,它将肝脏与足部相连,肝脏出现问题,足部最先出现症状。 肝不好的人,脚上会有这5个异常 1、脚趾甲苍白 正常人的脚趾甲都是呈现淡红色的,并且光滑、润泽、条纹清晰。而当我们的肝脏受损之后,身体的造血能力会下降,体内毒素的排泄也会受阻,那么,下肢就容易受到影响,营养供应不上,脚趾甲就容易出现苍白的现象,也变得容易断裂。 2、脚部麻木 肝脏是身体重要的循环和代谢器官,起到维持体内稳定不紊乱的作用,且还能够解毒排毒的功能。而当肝脏受损之后,那么,身体就会出现问题,体内环境会紊乱,这会影响到人体局部的血液循环,这对脚的影响会比较明显,新鲜血液不易运输到脚部,那么就有可能导致脚部麻木。 3、脚掌纹增多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其功能下降时,解毒能力减弱,血液首先受到影响,足部纹路将会增多,变深。肝脏每天都能帮助我们分解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残渣和毒素,当肝脏受到伤害的时候,肝功能下降,血液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双脚是距离心脏比较远的地方,血液无法供应到你的双脚上,导致你的脚掌纹增多。 4、脚掌发白 因为我们的肝脏是主要的解毒器官,当肝脏出现问题,解毒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因此血液中的有毒害垃圾也会增多,从而导致血管内部发生堵塞,出现脚掌发白的现象。 5、脚底发黄 正常人的脚掌是粉红色或者淡黄色的,与正常的肤色基本相同,并且有光泽。但如果发现自己的脚掌颜色发黄,并且颜色比较深,那么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肝脏出现问题了。肝脏功能还会影响到胆汁的排泄,当功能下降时,血液当中的胆红素将会升高,此时足底会表现为明显的黄色,严重者全身皮肤发黄。

接诊医生
黄显博
黄显博
主治医师
擅长: 擅长:咳嗽、补气养血、腹泻、肾阴虚、脾虚、气血不足、祛湿排毒、积食、疏肝益阳、疏肝健脾、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肾精亏虚、通宣理肺、消食、降火、祛湿气、清肝明目、补中益气、湿热、疏肝、养阴清肺、头痛、清肝、祛痰、上火、舒肝、干咳、清肠、止痛镇痛、清肺化痰、养肝补肾、补脾、肾精亏虚、阴虚火旺、湿热体质调理、肝脏排毒、去肝火、舌诊、脾胃调理、活血、清热、肝火、肝肾滋、肝火旺、肝气郁结、流鼻涕、卵巢保养、乏力、痰湿、阴阳两虚、肝郁脾虚、舒筋活络、小儿积食、脾肾阳虚、脾胃虚寒、肾气不足、儿童积食、宝宝积食、呕吐、活血止痛、胃寒、脾胃湿热、肝血不足、养血、脾肾、肝火旺盛、补血益气、排湿气、滋阴降火、腹胀、咽痛、湿热下注、肝肾阴虚、养肝明目、气血不足气血两虚、风寒、心肾不交、虚汗、胃火、寒湿、下焦湿热、肝胆、体寒、湿毒、肝胆湿热、肾气虚、肝排毒、脾胃虚、肺热

好评率

99%

在线问诊量

32063
立即咨询

扫一扫 立即下单

仅支持手机扫码购买
黄显博
黄显博
主治医师

已认证

巨野县人民医院 中医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