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肿瘤标志物升高怎么办?

肿瘤标志物升高怎么办?
发表人:主任医师雷丰丰

在平时诊疗中,常常碰到这样的病人:拿着肿瘤标志物化验单着急的问大夫:大夫,我的肿瘤标志物升高了,我是不是得了癌症?首先明确的是,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就是恶性肿瘤,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主要是因为第一,肿瘤标志物只是诊断肿瘤的辅助指标,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具有100%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第二,医院化验的项目是按照80%的人定的参考值,所以有些人稍微高一点,低一点都没事,不是说偏高一点或者偏低一点就一定有问题。第三,某些肿瘤标志物还代表其他疾病,例如糖类抗原CA123,患结核的时候也会升高。所以如果看到指标升高检查者又没有明显症状时,检查者首先不要恐慌,然后定期监测最好是两周或1个月后进行复查,如果指标没有明显变化,这种升高可能是一过性或代谢异常引起的;如继续升高,则还需要进一步进行CT、B超等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才能确诊。总的来说,一过性轻度升高没有临床意义,只有明显升高或者检测期间持续升高才有比较可靠的临床意义。迄今为止,两个最具有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是癌胚抗原(CEA)和甲胎蛋白(AFP),如果这两个指标升高很大程度上代表您身体出了问题,一定要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甲状腺肿瘤是人体出现的一种颈部慢性病变,在临床当中好发于颈前部,形状似核桃,质地也相对来说较硬,因为在发病初期多数的患者无明显的不适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所以很多的患者都是因为体检时才被发现。但需要注意的就是有的患者的肿瘤可短期迅速增大,导致颈部变粗,继发甲亢,也有些患者可发生恶变。那么长了甲状腺瘤怎么办呢?

      

      目前在临床当中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但是手术治疗的方法对于病患来说,即使患者属于是良性肿瘤手术采用切除的风险,在临床当中也比一般开刀手术风险大,而且手术治疗之后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往往都是巨大的,主要是因为甲状腺腺体在人体当中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甲状腺手术的复杂性,而且在临床当中还有很多的患者在手术切除以后,也还是有很高的几率复发几率,有的患者就需要以后生活当中长期服药来维持。

      在治疗当中考虑到甲状腺腺瘤有癌变的可能,病会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因此患者要注意,发病之后应早期手术切除。手术虽然说存在诸多的顾虑,但是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治疗当中无论患者的肿瘤大小,患侧腺叶切除或腺叶次全切除等等方法是目前常用方法,而不宜行腺瘤摘除术。恶性甲状腺肿瘤,术后需要进行化疗辅助杀死癌细胞,对高危年龄的患者来说,如果甲状腺发生了局部病变较晚,颈部如果出现了转移广泛,或出现了肿瘤分化较差,那么这时候患者应采取甲状腺全切除及术后同位素治疗。

      以上就是关于甲状腺瘤怎么办的相关介绍了,发生了这个病的患者也不要太过担心,因为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有助于这个病恢复,减慢发展的,但是患者一定要注意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才可以少走一些弯路,早点恢复健康。


  • 肺癌是著名的“无声杀手”,它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步入晚期。所以,肺癌防治的关键就在于早期诊断。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低剂量螺旋CT,这种方法能检“揪”出非常微小的肺部结节。然而,我们都知道,CT具有一定的辐射性,也可能反过来增加我们患上癌症的几率。相较而言,还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也有助于肺癌的早期筛查,那就是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我们一般会看哪些指标呢?对于肺癌来说,就是特有的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顾名思义,是恶性肿瘤特有的标志[1]。它可以由恶性肿瘤自己分泌或者脱落,也可能来源于机体的“对抗”反应。肿瘤标志物还会进入组织液和血液,我们就可以通过常规的抽血对它进行检测,进而“佐证”恶性肿瘤的存在与否。那么,肺癌究竟有哪些肿瘤标志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  酶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顾名思义,是神经细胞所特有的一类酸性蛋白酶。正常情况下,它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在血清内的含量极低。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最“凶险”的当属小细胞癌,它就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会大大提升血清中NSE的浓度。所以,NSE就是小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如果在血清中的浓度过高,往往提示着癌症的发生[2]

     

     

    2.  癌胚类

     

    主要有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两大类。它们一度存在于人体的胚胎中,其后则会在人体内消失。当肺癌“来袭”时,它们才会重新出现在血清中。不过,这两类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低,不但会出现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在其他癌症,如消化道癌症中也会出现[2]。所以,在临床上,我们还要联合检查其他肿瘤标志物,以便进一步的诊断。

     

    3.  蛋白类

     

    包括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5-3(CA15-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2]。它们在正常人的血清中的含量极低,却在肿瘤细胞内被大量合成,随后释放到血液中。其中,两种糖链抗原被很多种恶性肿瘤所“偏爱”,因而特异性较低,主要用于辅助诊断[3]。而SCC-Ag和Cyfra21-1的特异性比较好,主要来源于肺癌细胞,特别是非小细胞癌,临床上常用它们来进行肺癌的诊断和分型[4-5]

      

     

    及早发现肺癌确实能救命!肿瘤标志物检查来帮你!抽血化验做检查,简便快速还准确!NSE、AFP、CEA、CA12-5、CA15-3、SCC-Ag、Cyfra21-1……化验单上的这些指标,你会读了吗?

     

    【参考文献】
    [1]杨丽萍,陈冬玲,陈振奋.联合检测血清SCC、TSGF和CEA在宫颈癌诊断与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0):52-54.
    [2]雷宇,赵洪文.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02):166-169.
    [3]张宝凯,张静,马希祥.临床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22):3279-3280+3282.
    [4] Song WA, Liu X, Tian XD, et al. Utility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yfra 21-1 and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in lung cancer diagnosis: a prospective study from China[J]. Chin Med J (Engl). 2011;124(20):3244-3248.
    [5] Pujol JL, Boher JM, Grenier J, Quantin X. Cyfra 21-1,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and progno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rospective study in 621 patients[J]. Lung Cancer. 2001;31(2-3):221-231.
  • 作者:刘祥礼

    红细胞是血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红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携带氧气,把从肺部获得的氧气输送到全身。红细胞升高分为反应性红细胞升高和原发性红细胞升高。反应性红细胞升高主要是患者存在低氧的情况,但是当患者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多都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那么红细胞偏高怎么办?

    1.如果是大面积烧伤导致红细胞偏高应该立即给予补充液体。红细胞偏高分为生理性、病理性。生理性多为反应性增高,多见于缺氧所致,如高原地区、抽烟、烧伤等;还有机体大量失水,血液浓缩,红细胞数目也相对增多。需要根据引起红细胞偏高的原因,对症治疗。如果是由于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等失液过多引起的红细胞偏高,给予补充液体就可以。

    2.心肺疾病导致红细胞偏高应积极治疗心肺疾病。如果是因为心肺慢性疾病,如慢阻肺,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需积极的治疗心肺疾病。如果是肿瘤引起的如肾癌,肝细胞癌等,需要积极的治疗肿瘤。如果是血液系统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症引起的,需要给予静脉放血和红细胞单采术,应用羟基脲等化学治疗。

    3.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导致红细胞偏高应该马上对应治疗。首先要明确红细胞偏高的原因,再给予对症治疗。如果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可以高达7-10乘以10的12次方每升,可以应用羟基脲,干扰素,静脉放血等治疗。

    4.生理性导致红细胞偏高平时注意饮食即可。如果是单纯红细胞偏高,其它指标都正常的情况下,首先考虑有没有跟近期的日常饮食结构不当有关,像平时喝水喝的少了、活动减少了这都有一定的相关性,这种情况建议要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适当的运动,观察一段时间以后再去复查,一般都可以恢复正常。

  • 作者 | 王素娜
    文章首发于 | 感染科王素娜微博

     

    经常有人体检发现胆红素升高,会觉得困惑,别的检查都正常,为什么胆红素会升高呢?需要治疗吗?

     

    答案是:无需治疗。

     

    这是怎么了?

     

    这其实是一种叫做Gilbert综合征的情况。

     

    为什么叫Gilbert综合征呢?按照综合征起名的一般规律,这一定是一个叫做Gilbert的人首先报道的。

     

    Gilbert综合征是UGT1A1基因突变引起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基因突变造成肝脏内胆红素尿苷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胆红素-UGT)活性下降,大约只有正常值的30%,不能正常的处理胆红素,从而引起胆红素升高。

     

     

    这种情况在人群中很常见,总的患病率约4-16%,男性多于女性。

     

    Gilbert综合征临床上表现为间断的轻度的总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

     

    总胆红素常低于3mg/dl(51.3μmol/L)。在胆红素生成增加的情况下,总胆红素也可能更高,但通常低于6mg/dL(102.6)。

     

    黄疸发作的诱因包括:禁食,发热,溶血,重体力劳动,应激,月经等。比如,每日总热量摄入低于400Kcal(体重正常的成年女性一天推荐的进食量是1800Kcal)会导致总胆红素在48小时内升高2-3倍。

     

    如何确诊?

     

    那么,怎么诊断Gilbert综合征呢?它主要是排除性诊断,需要排除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等情况。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是:

     

    一,反复检查发现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的高胆红素血症;

     

    二,血常规,血涂片和网织红细胞计数正常;

     

     

    三,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正常。

     

    现在还可以进行基因检测,查UGT1A1基因也可明确诊断。但一般没有必要,因为Gilbert综合征通常并不会引起严重后果,不需要治疗,也不会影响寿命。

     

    有什么坏处?

     

    胆红素-UGT也参与一些药物的葡萄糖醛酸化,所以Gilbert综合征的患者应用某些药物时毒性反应增加,比如抗肿瘤药伊立替康。

     

    另一些药物可能会诱发Gilbert综合征的黄疸。比如治疗艾滋病的药阿扎那韦,阿扎那韦可以抑制胆红素-UGT活性,引起高胆红素血症。

     

    什么?生病还有好处? 

     

    也有好消息,胆红素水平轻度升高可能是有益的,因为胆红素有抗氧化的作用。Gilbert综合征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子宫内膜癌和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率较低。

     

    所以呢,体检发现仅仅总胆红素轻度升高,别的检查没有问题,就不要担心了。那是因为空腹体检,饥饿诱发了高胆红素血症呀!美美的吃一顿就好了!​​​​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有网友问我,王医生,我现在每天胃里都不舒服,上网查了查就开始担心了,怕是胃癌。然后去做了个胃镜医生说是萎缩性胃炎,也开了药,但是还是不放心,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能预测是不是胃癌呢?我说有的,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肿瘤标志物。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正常是没有或者含量很少的,而在恶性肿瘤时,因为肿瘤代谢,变异,坏死等原因,导致生成了肿瘤标志物,此时在患者的血液、组织或者排泄物中就能找到这些肿瘤标志物。也就是说,找到了超过一定数值的肿瘤标志物,就基本代表确诊为癌症,胃癌有其特有的肿瘤标志物。

     

     

    胃癌的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肿瘤标志物其实非常多,但是要想成为公认的对诊断有帮助的肿瘤标志物需要有一定的灵敏性以及特异性。也就是说需要很早地,很灵敏地预测出癌症(灵敏性),而且其他疾病并不会大量出现该肿瘤标志物(特异性)。胃癌最常用的有CEA、CA19-9、CA72-4。

     

     

    哪个肿瘤标志物更好呢?

    1、CEA:胃癌时该肿瘤标志物比胃镜可以更早2个月发现,因此,可以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但是CEA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仅为10.6%~57.6%,反而乳腺癌以及直肠癌时CEA更容易升高,似乎不是个最好的指标;

     

     

    2、CA19-9:CA19-9诊断胃癌的灵敏度为 8.7%~50%,比CEA要高,但由于胰腺炎、胆管炎、胆石症、急性肝炎等患者 CA19-9水平也会异常升高,因此,似乎也不是个最好的指标。

     

    3、CA72-4:CA72-4灵敏度为 18.6%~58% ,是目前临床上诊断胃癌灵敏度最高的肿瘤标志物,特异度也大于90%,但是,似乎这个灵敏度也不足以说是个最好的指标。

     

    4、如果将上述3个指标都一起做了,灵敏度可达 88.9% 、特异度可达90.4%。因此,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比较以上某个指标哪个更好,而是联合CEA、CA19-9、CA72-4一起检测胃癌,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怎么预防胃癌呢?

    目前公认胃癌和幽门螺杆菌的慢性感染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成为预防胃癌的首选策略。也就是说,对于有症状的胃病,尽早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并根治是有效防止胃癌的措施。办法如下:

     

    阿莫西林:每日2次(餐后);


    克拉霉素:每日2次(餐后);


    胶体铋:每日2次(餐前);


    质子泵抑制剂:每日2次(餐前);


    如果青霉素过敏,阿莫西林改为左氧氟沙星(餐后);


    以上4种药物联合应用,共服用10-14天,因厂家不同剂量不同,按说明书服用。


    总结:

    肿瘤标志物可以比胃镜还早期发现胃癌,因此建议体检时加上肿瘤标志物;

     

    体检筛查胃癌的肿瘤标志物,建议联合检查CEA、CA19-9、CA72-4;

     

    同时也建议检查幽门螺杆菌,因为根治幽门螺杆菌可以有效预防胃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之所以又叫做老年性血管瘤,是说中老年人发病多一些,而且70岁的老年人得的比较多。这种血管瘤老百姓也会把它们叫做血管痣,对人们的健康没什么影响,如果不是很大可以不用治疗。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什么是老年性血管瘤?

     

    老年性血管瘤,又叫做樱桃样血管瘤。俗称血管痣。

     

    因为它是血管瘤,所以它是血管痣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年轻人。可以长在身体的各个部位,以躯干部为主,在手足和颜面一般比较罕见。

     

     

    皮疹一般称鲜红色,像成熟的樱桃,所以叫做樱桃状血管瘤。一般直径在1-5mm,高出皮肤1-2mm,半球状、质软,压之可褪色,数量多少不等,随着年龄增大会增多。

     

    有的丘疹周围可有贫血晕。一般是不疼不痒,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而且这个病对健康没有任何影响,仅仅是影响美观。

     

    青少年长不长老年性血管瘤?

     

    这个病叫做老年性血管瘤,并不只是老年人独有,有些青少年也有发病。这个命名可能是由于当时医学不发达造成的。

     

     

    但是究其原因,现在仍没有明确答案,有人说是由于皮肤老化引起的,有人说和年龄增大有一定关系。但是有人怀疑的和体内病变有关,纯属无稽之谈,因为至今仍然没有证据支持。

     

    有些人会问这个东西有什么办法去除吗?

     

    这个当然是可以的,而且非常简单。用冷冻,电解,电灼,激光等方法都可以去除。

     

    只要是破坏了增生的血管组织就可以了,好了以后有可能会有一个白色的小瘢痕。当然一些皮肤愈合能力好的人,可能和正常人一样,看不出任何瘢痕。

     

  • 在颈前的甲状腺,可以从血液中吸收碘,产生并分泌甲状腺素,对人体细胞的代谢,生长和发育具有调节作用。一般甲状腺在正常状态下是摸不到也看不出,所以当甲状腺肿大时,要留意是否为甲状腺病变。甲状腺肿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约占颈部肿瘤疾病的一半左右。

     

     

    甲状肿瘤主要是手术切除,医生诊断为甲状肿瘤后,会根据肿瘤大小,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细针穿刺检查及后续手术,一般穿刺病理检查发现问题或肿瘤大于3~4公分时,建议手术切除。

    甲状腺手术现在不影响美观

    在甲状腺手术中,早期最担心的风险是术后出血,以及术中损伤靠近甲状腺的喉返神经,从而导致声音沙哑。伴随着医学的进步,手术方式和技术不断发展,变得纯熟,风险相对降低,“兼顾美观”成为另一项评价手术方式的项目。

    现在,常见的甲状腺切除术有3种

    常规甲状腺手术:从早期到现在,它是一种典型的甲状腺切除手术,直接从颈部切开进入甲状腺,切口约4至6公分,如果配合内视镜,切口可缩小至1至2公分左右。

     

    腋内视镜甲状腺手术:典型的传统术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为了满足患者的需要,开始考虑美观的问题。因此日本外科医界发展了一种从腋下或胸壁及乳晕上切开的方法,可将伤口隐藏在衣服中。配上内视镜,切口只有三个1-2公分的孔,一个让内视镜进入,另外两个就可以操作器械了。

     

    经口内视甲状腺手术:最近几年,医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无论是从腋下还是胸壁或是乳晕部位来开孔进行手术,也绕不开留疤这一难题,于是“经口内视甲状腺手术”应运而生。此术式是由口内,即经口进入甲状腺部位,借助于内视镜辅助,仅需三个0.5至1公分的孔,但孔在嘴内,只要保持清洁,几乎不需要特殊护理,从外观上完全没有伤痕。

     

    常规外科切口大小,与患者肥胖、肿瘤大小、执刀医生的习惯及技术有关;而内视镜手术,如手持筷子操作,因管子和器械都是直的,操作困难;而经口内视镜甲状腺切除术,因前口三孔集中,可操作范围小,技术门槛高。

     

     

    每种术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当诊断为甲状腺肿瘤时,医生建议手术切除时,一定要和医生讨论评估,确定适合自己的手术方式。

  • 肺癌早期隐藏性很高,很容易会在早期出现时被忽略掉,一般来说一旦被确诊,超过8成以上都是晚期的,往往会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其实有关专家学者表示,成年人每年都应该进行一次健康体检,而在健康体检时,很多人对肺部肿瘤标志物这项很不明白。那肺部肿瘤标志物是什么东西?常见的肺癌肿瘤标志物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

    肺部肿瘤标志物是什么东西?

    肺部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抗原,或肿瘤分泌的特殊蛋白,如癌胚抗原、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CA153、CA125等,肿瘤标志物的异常改变只是提示有肿瘤的可能,并不一定就是肿瘤患者,具体诊断需进行进一步检查。肿瘤标志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常见的肺癌肿瘤标志物有哪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病理学分析,肺癌分为两种主要组织类型: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80%以上的患者是非小细胞肺癌。

    医学上,这两大类的肺癌对应的肿瘤标志物类型,也各不相同:

    (1) 小细胞肺癌

    小细胞癌又称为燕麦细胞癌,临床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其相关肿瘤标志物主要有:NSE、ProGRP、CA125、Cyfra21-1、CA153。

    (2)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高发种类,一般可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及腺鳞混合性癌等。其相关标志物主要有:CEA、Cyfra21-1、 CA125、 CA153、TPA及SCC-Ag。

    以上就是关于肺部肿瘤标志物是什么东西的相关内容介绍,相信很多人对肺部肿瘤标志物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大家也不需要紧张,因为查出肺部肿瘤标志物化验数值高并不一定就是有肿瘤,具体还应该进行胸部的X线或者CT检查。

  • 体表肿物是指位于身体表面,发源于皮肤及附属器、皮下深部软组织而在体表可以触及的肿块。体表肿物的种类非常多,主要是根据其组织学来源分类的。本文会介绍最常见几种体表肿物,包含了良性的和恶性的肿瘤,从来源、部位、表现和治疗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尽量做到简单易懂。

     

    01 脂肪瘤

     

    1、来源:起源于脂肪组织的良性软组织肿瘤。

     

    2、部位:可发生于身体的各处,肩、背、颈、乳房和臀部多见。

     

    3、表现:质地柔软,圆形或分叶状,边界清楚,一般无疼痛。最初多为隐匿性缓慢生长,长大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极少恶变。多单发,也可多发。多发性脂肪瘤要考虑脂肪瘤病的可能,具有遗传倾向和家族性。

     

    4、治疗:如果无自觉症状,无碍外观和功能,可以不治疗。对于位置较深的,有触痛的,或者较大的影响活动的脂肪瘤建议手术切除。手术治疗也是目前唯一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02 黑痣

     

    1、来源:表皮、真皮层黑色素细胞巢状排列,是良性肿瘤。

     

    2、部位:全身各处都可能生长。

     

    3、表现:分为交界痣、皮内痣和混合痣,其中交界痣和混合痣的交界成分有恶变可能。可凸出或不凸出皮肤,颜色为黑色、褐色或皮色,皮内痣和混合痣可有毛发,交界痣不会有毛发,边界清楚。发生于手掌、足趾及外阴部的黑痣几乎均为交界痣。

     

    4、治疗:痣为良性病变,每个人都长有黑痣,所以绝大部分都不需要治疗。手掌、足底、外生殖器处的黑痣易发生恶变,建议密切观察,及时手术切除。另外,如果痣出现不断增大、形状不规则、破溃出血、瘙痒刺痛、周围出现“卫星灶”等情况,都提示有恶变可能,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明确。

     

     

    03 皮脂腺囊肿(粉瘤)

     

    1、来源:由于皮脂腺导管阻塞,腺体内分泌物聚积而形成的囊肿,多见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青年。

     

    2、部位:好发于头皮和颜面部,躯干次之。

     

    3、表现:呈圆形或卵圆形,质软或稍有张力,高出皮肤,表面光滑。中央可见黑色小孔,从小孔可挤出白色恶臭味内容物。常继发感染出现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破溃流脓。若处理不当,病情会有反复。少数会进展为基底细胞癌或鳞状细胞癌。

     

    4、治疗:手术完整切除囊壁及内容物,若囊壁有残留,会增加复发几率。彻底清创,精细缝合。急性感染期的皮脂腺囊肿,应先抗感染治疗,待炎症消退后再考虑手术。

     

     

    04 皮样囊肿

     

    1、来源:由于胚胎发育异常,导致表皮细胞偏离原位,沿胚胎闭合线处形成的先天性囊肿。

     

    2、部位:好发于眼眶、眉弓外侧、鼻中线及口底部。

     

    3、表现:好发部位的皮下肿物要高度警惕皮样囊肿可能。半数患者出生时即已出现,表现为缓慢增大的皮下结节,质地可软可硬,肿物位置深,常与下方骨膜粘连,活动度差,不易推动,一般无瘙痒疼痛。

     

    4、治疗:诊断明确或高度怀疑时建议积极手术治疗,皮样囊肿囊壁较薄,内包裹有毛囊、汗腺、皮脂腺、毛发、纤维组织等,且位置深,与骨膜粘连较重,手术难度较大,应彻底切除囊肿和粘连的骨膜,否则术后极易复发,二次手术难度明显增大。

     

     

    05 神经纤维瘤

     

    1、来源:神经系统来源的良性肿瘤。

     

    2、部位:可分布在全身各处的真皮或皮下,严重者也可以累及深处组织。

     

    3、表现:缓慢生长的无痛性结节或肿块,质地松软,面部的体积较大的神经纤维瘤会严重影响外观和功能,例如上睑部神经纤维瘤遮挡视线,面中部神经纤维瘤拉扯鼻和口唇移位。若同一患者有多个神经纤维瘤,周身有6个以上的咖啡牛奶斑,合并有骨骼的异常,有腋窝或腹股沟雀斑样色素斑,有家族遗传史,应考虑I型神经纤维瘤病。

     

    4、治疗:单发的或数量较少的体积适当的神经纤维瘤,可以考虑手术完整切除。对于多发的或体积很大的神经纤维瘤,手术无法全部切除,应重点去除影响功能的瘤体。神经纤维瘤往往血供丰富,大的神经纤维瘤应备血,往往不能完整切除,术后复发可能性大。

     

     

    06 黑色素瘤

     

    1、来源:起源于黑色素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

     

    2、部位:好发于下肢和会阴部,其次于头、颈、上肢。

     

    3、表现:早期为正常皮肤上出现黑色病损,或者原有黑痣突然扩大、色素加深。病变逐渐隆起,可呈结节状或菜花状,表面易破溃出血,病损周围可以有色素脱失,周围可以有卫星状病灶。可伴有淋巴结肿大。 

     

    4、治疗:手术治疗仍为首选方法。手术需要扩大切除,保证切除范围,继发创面需要皮瓣或植皮。肢端的病变需要性截指(趾)手术,若淋巴结有转移需要行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辅助以放、化疗和免疫治疗。

     


     
    07 皮肤基底细胞癌

     

    1、来源:来源于表皮基底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

     

    2、部位:好发于头、面、颈等处,与日光照射相关。

     

    3、表现:早期可表现为边缘隆起的圆形斑片,伴有暗褐色浸润的小结节;或表现为淡红色苔藓样丘疹,伴有浅表糜烂、结痂或溃疡。后期逐渐扩大,进展为中央凹陷溃疡,呈大片状侵袭性坏死,可以深达软组织和骨组织,边缘为珍珠状隆起。

     

    4、治疗:发现后应尽早手术,扩大切除,术中通过冰冻病理检查明确性质以及切缘是否切净,修复创面,必要时放射治疗。

     

     

    08 皮肤鳞状细胞癌

     

    1、来源:来源于表皮或附属器细胞的恶性肿瘤。

     

    2、部位:好发于头、面、颈等部位,与日光照射相关。

     

    3、表现:早期为红色硬结,逐渐进展为斑块或结节,表面形成溃疡;或者进展成菜花状,基底有浸润,边界不清。易出血。癌组织发生坏死,脓性渗出,产生恶性臭味。

     

    4、治疗:发现后应尽早手术,扩大切除,术中通过冰冻病理检查明确性质以及切缘是否切净,修复创面,必要时放射治疗。

     

     

    写在最后的话:

     

    对于大多数体表肿物,都是良性病变,可以密切观察,而不是着急手术切除。

     

    符合手术指征的肿物,才会考虑手术切除。孙医生总结了几条手术切除的指征,能覆盖大部分体表肿物的规律,但一定是不全面的,需要大家辩证着使用:

    ①肿物性质为恶性或者有恶变倾向;

    ②肿物严重影响生理功能,例如张口、闭眼、听力等,且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

    ③肿物伴有疼痛、瘙痒,严重影响日常生活,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

    ④面、颈部肿物,特别介意影响外观和形象;

    ⑤激光治疗后再次复发的肿物。

     

    很多人会有疑惑,如何判断肿物是否为恶性。其实专业医生也没法保证自己能准确判断每一个肿物的性质,诊断性质的金标准是行病理检查。

     

    孙医生提供一个简易版的判断标准,适用于大部分体表肿物,共各位参考,符合以下症状的时候,需要警惕肿物为恶性的可能:①肿物进行性增大;②肿物形态变得不规则;③肿物与正常组织边界不清;④经常性的破溃。

     

    当然,如果怀疑有恶性的可能,一定要尽早来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时机。

     

    最后,祝每位朋友健康快乐。

  • 男性早泄的判断标准包括病史与临床表现、体格检查、问卷调查表、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1.病史与临床表现:了解男性是否有头敏感、前列腺炎、甲状腺疾病、勃起功能障碍等疾病。原发性早泄从初次开始,常常在插入阴道后约1分钟射精。继发性早泄之前无早泄发生,后出现射精潜伏时间显著缩短,通常在3分钟精。

    2.体格检查:医生将根据患者自身的症状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目的为排除继发于生殖器畸形、勃起功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的可能

    3.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主要是通过早泄诊断工具、早泄指数量去评估。

    4.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秒表评估射精潜伏期、生物感觉阈值测定、背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背神经躯体感觉诱发电位、交感神经皮肤反应试验等。

    5.影像学检查:为了明确诊断早泄,需要进行前列腺、精囊彩超检查。男性早泄的诊断要去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判断,需要与勃起功能障碍、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相鉴别。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