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1、一定要去有抢救设备的地方输液,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过敏反应,严重时就会休克,这个时候就需要积极抢救,如果突发意外连抢救都不能完成的地方你怎么敢去输液。2、输液时一定要告诉医生你的过敏史,前面说过过敏性休克很常见。3、输液过程中不可随意调整滴速,有些心功能不好的病人过快输液可能诱发心衰。4、输液不喝酒,酒会和很多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引起严重后果,比如头孢和酒发生双硫仑样反应,可导致休克死亡、5、输液结束后需要在医院坐一会,看看反应在走,也有迟发的过敏反应。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麻醉前说明:
在手术麻醉之前不要吃东西,因为一不小心吃了东西可能会掉进气管,从而导致死亡。
患者一定不要紧张,做手术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平常的心态来对待就好了,比如你拿它当吊针用也没问题。
有些不明白的,就去问医生,医生是最专业的,不能擅作主张,以免引起严重后果。
用药要适量,家人也要多关心这些事情,以免哪位医生疏忽,做错了,一般实习医生都不会做危险系数高的手术。
麻醉术后不同手术方式的注意事项。
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有:病人回病房后要卧床休息两个小时,两个小时后再给病人进食,以免发生误吸麻醉后呕吐,在两个小时内对病人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病人家属也要多叫一声病人,两个小时内不要让病人睡得太沉,以免发生麻醉后呼吸抑制。
半身麻醉要注意的是:一般去枕平卧4-6小时,可防止术后出现头痛,要尽量多给病人补液。当病人能够喝水时,应尽量多喝水,以保证脑脊液压力的平衡,这可降低病人术后头痛的发生率。
因为目前介入治疗主要是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例如心肌梗死后支架介入治疗和脑血管支架介入治疗。
心内支架介入治疗,常用局部麻醉,一般选用桡动脉穿刺置管术,穿刺前桡动脉局部注射麻醉药,如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术后麻醉成功后,行桡动脉穿刺置入导丝;在穿刺及置入支架过程中,应严格监控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与病人沟通,有无不适,确保介入手术的顺利进行及病人生命的安全。
并且对脑血管支架介入,需要在全身麻醉下完成,使病人处于睡眠状态,防止病人因身体活动而影响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应严格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术中保持适当的血压水平,以保证脑供血,防止脑缺血缺氧性损伤;必要时应用脑血管解痉药,防止因脑血管痉挛而造成支架放置困难。
首次房颤患者麻醉前需详细了解病史及用药情况。
病史包括病人是否有过与晕厥有关的病史,是否有过持续的房颤,是否在此期间转归正常心率。
用药历史包括了解病人是否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速率,是否服用抗凝药,抗凝药是否已影响到凝血功能,抗凝药必须在手术前停止使用,以确保手术时出血减少。
脑梗塞的预防护理
一、饮食营养问题:发病的当天需禁食,以静脉输液维持营养,48h后根据病情而定,可给予鼻饲饮食,供给药物和营养。每天要准确记录患者液体出入量,以便了解每日输入量和排出量是否平衡,能否满足机体需要。
二、卧床休息: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不必要的搬动,以降低脑代谢,减少脑需氧量,减少感染的机会。病室要保持安静,空气流通。有躁动不安者特别注意环境安静,适当避光,减少刺激,并加床栏以防坠床碰伤。
三、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急性脑血管病均有发生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如果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快、血压低、频繁呃逆、有咖啡样胃液从口角流出,或者从鼻
四、饲管内抽取咖啡样胃液,提示有消化道出血。应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四、褥疮防治:由于昏迷,老年人皮肤干燥多皱、弹性差、抵抗力差,皮肤损伤后修复能力弱,易发生压迫损伤或褥疮。因此,要做好皮肤护理,定时更换卧位,翻身1次/2h,同时给受压部位做环形按摩,以减轻体重对局部的压迫,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给患者擦浴2次/d,随时清洗大小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舒适,防止褥疮发生。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多、不易咳出,且因舌肌松弛易引起舌后坠、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鼻咽部及口腔的分泌物、呕吐物等易积聚在喉头而发生呼吸道阻塞,并易被吸入肺内引起吸入性肺炎。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及呼吸道通畅,随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定时翻身拍背,患者取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利于分泌物排出。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如果有舌根后坠现象,就用舌钳将舌轻轻拉出。
脑梗塞的发病先兆
1、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2、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的脑梗塞预报信号。
3、语言与精神改变,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
4、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扼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拙血,常为高血庇脑拙血的近期先兆。
5、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报警信号。
6、躯体感觉与运动异常,如发作性单侧肢体麻木或无力、手握物体失落,原因不明的晕倒或跌倒,单侧面瘫,持续时间花24小时以内。追访观察,此类现象发生后3~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脑梗塞。
7、剃须刀落地现象,是指茬刮脸过程中,当头转向一侧时,突然感到持剃须刀的手臂无力,剃须刀落地,可同时伴有说话不清,但在1~2分钟左右完全恢复正常。这是由于颈部转动时,加重了已经硬化的颈动脉狭窄程度,导致颅脑供血不足、发生一过性脑缺血。提示缺血性脑梗塞随时可能发生。
8、一过性黑檬,指正常人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物体,数秒或数分钟即恢复常态,既没有恶心、头晕,也无任何意识障碍。这是因视网膜短暂性缺血所致,提示颅内血液动力学改变或微小血栓暂时性堵塞视网膜动脉,为脑血管病的最早报警信号。
1831年的苏格兰,一名医生望着自己眼前几个奄奄一息的病人,决定赌一把。
当时,一场源于南亚的霍乱通过国际贸易网络传播到了整个世界。感染者上吐下泻,很快就会虚脱,进而危及身体健康。所以在当时,如何给患者进行补液是所有人都在思考的一个难题。
而这个名叫托马斯·拉塔(Thomas Latta)的医生,提出了一个想法:将煮沸过的盐水溶液直接 注射进病人的血液里。
尽管这次尝试算不上完全成功(部分患者接受输液后出现了发热),但与没有接受输液的病人相比,死亡率降低了不少。所以此后,他的这种方法便在临床上广泛流行开来,托马斯·拉塔本人也被认为是输液疗法的奠基人。
只不过,当时的他一定想不到:
这个疗法在后世普及得太迅猛,甚至在某些地方达到了“泛滥”的趋势。
大家可以看到:输液在诞生之初,只是为了挽救濒死病人的生命。
今天在国际上,它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最后一种给药方式。临床上,输液主要用于昏迷、急性肾功能衰竭、无法或不宜口服药物等情况,以及当某类药物仅有注射剂型时才使用。
然而, 在中国国内,却似乎是另一番景象:
不少人认为:“生病了,就输液,好得快”,似乎把它看作是治病的首选方法。尽管很多病其实并不需要输液,如普通的发烧感冒。这也与“能吃药就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原则完全背道而驰。
或许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很复杂,但毫无疑问的是:国人这些年,在输液上可以说是大踏步前进——仅2009年一年,我国总输液数量就达到了104亿瓶,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挂了8瓶,远高于2.5~3.3瓶的国际平均水平。与之相关的抗生素、抗菌药物年消耗量也都远超国际水平。
那么,在这背后,究竟都存在着哪些风险呢?
首先,输液使得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没有消化吸收的过程,因此比口服等用药方式 风险更高,更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根据2011~2013年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因静脉注射而产生不良反应 从55.8%上升到了58.7%。在注射过程中,一旦发生药物被污染或是消毒不彻底,都可能让病毒进入体内,引起局部发炎,甚至败血症。万一输入了过敏药物,后果更是不堪设想。长期使用浓度过高或是刺激性过强的药物,还可能引起静脉炎。
其次,正所谓“是药三分毒”,所有进入人体的药物都需要肝脏这个“解毒工厂”来代谢、并经肾脏排出体外。所以,大量的输液无疑会 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而且,不论大病小病都依赖输液的话,还可能 影响人体的正常免疫力,增强病菌的耐药性。
再次,经常输液还可能使注射剂微粒在体内积蓄。注射剂内一般都存在微粒,它们会一直留在体内,且不能被吸收,在医学上被称作 “微粒污染”,可能会造成微血管血栓等病症。被巨噬细胞吞噬后,还可能使巨噬细胞增多,形成肉芽肿。
另外,过度输液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支出,特别是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而一旦出现失误,也给医患关系埋下了隐患。
造成如今“输液泛滥”的原因或许很多,想解决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
但欣慰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输液一定是不好的,该输液的时候还是要输。
只是说,患者们首先要明白: 输液并非一个必选项,更不是首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