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药煎煮事项

中药煎煮事项
发表人:邱海新

熬中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煎中药首先要注意火候,煎中药前需要提前泡半个小时,一般水没过中药2~3厘米为宜,在煎煮的时候,大火烧开之后小火慢炖,总的时间大概在40分钟左右,把7碗水熬成三碗水倒出,之后再加水,重新再熬,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再倒出3碗水,一副中药就煎完了。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先煎或者后下的中药,需要久煎的中药,包括附子或者矿石的药,比如珍珠,龙骨,牡蛎的这些都要先煎,后下的中药,比如花类、砂仁都需要后下,一般在出锅5分钟左右前下药即可。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选用合适的器皿煎药,最好用陶罐,砂罐或者不锈钢器皿,不要用铁、铝的器皿,煎药用自来水即可。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临床常用到的中药,无论是中成药颗粒剂还是熬的中药汤剂,大多数情况下都应喝温热的,尽量不要喝凉的。

    中药汤剂加热可以采用水浴加热法,或倒在砂锅里用炉火加热。但要注意的是,中药最好不使用微波炉加热。

    在临床上一些患者使用微波炉加热中药,结果影响了药物的临床疗效,使疾病治疗阶段停滞不前。

    中药为何不能用微波炉加热?

    这其中的原理包含了中药学、分子物理学、微波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具体原因如下:

    • 1、微波炉的加热原理是通过微波作用于食物,使食物内部分子产生震动而产热。利用微波炉加热中药的同时,药物分子震动产热的过程中,药物分子也会发生破坏变质,容易失去原有的药物功效;
    • 2、不同药物对微波加热功率敏感性不同,这一点与药物本身的结构组成特性相关。药汤是多种药物的混合溶液,不适宜一同加热;
    • 3、相比于传统加热方法,微波炉加热中药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但其不良反应是否明显可能与个人体质有较大关联。有研究报道发现,某患者服用微波炉加热的冷冻中药汤剂后引起呕吐,而使用砂锅对同样的冷冻中药汤剂加热后服用并未出现呕吐症状。因此,建议在以后的服药治疗中最好不要使用微波炉给中药汤剂加热,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 凤仙花,想必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恐怕基本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吧?但是我说起他的花名:指甲花 恐怕贵州人山里人一定不会陌生的吧!没错!今天,黄医师我要讲的就是这个指甲花的养生秘方!

     

     

    花色丰富,有红色,白色,蓝色或紫色,若将它的花瓣捣碎,能制成色彩缤纷的天然指甲油,很受小女孩的喜爱。所以某些男同胞们还拿这种鲜花来跟女孩表白呢!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家乡贵州,指甲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还是一味很重要的养生草药。

     

    《贵州草药》中记载了它的性味功效:性平,味甘,能清热解毒,祛淤通络。

     

    它的花瓣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捣烂后用来包患处,可以治疗风湿关节痛,若是用指甲花杆50克至150克来煨水洗患处,效力更强。用花瓣来熬水煎服,则可以治疗慢性咽炎和百日咳。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个药还能够治疗女子的难言之病痛经,取指甲花,月季花各等分,熬水服之,能让患者的疼痛顿减。

     

    由于在古代,贵州是蛮荒瘴疬之地,指甲花这种草药这种能解毒镇痛的药物对于贵州山民而言太珍贵,所以他们将指甲花秘制成一种养生食材,使得它既能长期保存,又可方便服用。

     

    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这种鲜美食材的制作方法,请大家一定要细看哦,其间有要诀:

     

    在夏天的第二个月,采下整株指甲花洗净,晾干,切成段装坛,装坛容量占坛子的3/ 4。坛子上部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然后在面上撒少量的食用碱,炒焦的小麦,切记不要放盐。

     

     

     

    密闭坛子任其溶解,食用碱的作用是使其加速溶解,小麦的作用是产生香味色泽偏黄。在发酵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多次的冒坛,也即是菜料涌出坛口。要用干净的竹棍使劲搅动使其气体释放回落。经过几次冒坛的过程,逐渐趋于平静。再过一段时间酝酿,就告功成。

     

    待这种食材制作好后,舀一瓢出坛,会闻及一种清新的臭味,这其实是花香太过浓郁的缘故,你大可放心。目前在贵州仅有独山县的老艺人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制作工艺,制作出的食材叫“臭酸”,味闻起来虽臭,但是食起来鲜美之极。其食用方法是,舀一小碗臭酸,配一小锅荤菜,豆腐,豆芽,青菜同煮便成。臭酸煮肥肠是独山县的火锅臻品,有开胃祛淤,解毒镇痛的养生效果,品之能让人食欲大开。

  • 泡温泉时,我们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药浴汤,甚至可以闻到浓浓的中药味道。是不是噱头呢?其实啊,这确实属于药浴中的全身浴,也就是俗称“药水澡”。时下流行的“足浴”,也是药浴的一种,属于局部洗浴,另外还有像“烫洗”、“熏洗”、“坐浴”等等,都是药浴的形式。

     

    药浴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历代的中医药著作中几乎都有关于中药洗浴防病治病的记载,比如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载有熏浴方8首,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关于药浴的文字资料;而《黄帝内经》中也指出“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上以合百一升,以水一斗,渍之—宿,以洗身……”,就是记载了治疗百合病的百合洗方。可以说药浴的历史奠基于秦代,发展于汉唐,充实于宋明,成熟于清代。

     

     

    泡泡水为什么就能治病呢?

     

    是的。药浴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之一,是一种内病外治的方法,其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皮肤具有吸收、渗透的生理特性,将药物作用于全身肌表、局部、患处,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机理不外乎局部作用和整体作用两个方面。局部作用是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肌表,以及肌肉、关节,改善皮肤、肌肉、关节的代谢,恢复功能;而整体治疗是通过药物渗透、吸收进入血液,通过调整全身的阴阳气血,来调整脏腑功能。

     

    日常工作生活忙碌的我们,总不可能天天去泡药浴温泉呀,什么药材能治什么病呢?有没有我们自己可以操作的药方呢?下面来介绍几个常用的药浴方。

     

     

    1、关节疼痛:

     

    丝瓜络、千年健、海风藤、桑枝、五加皮、透骨草、虎杖各12 g,煎熬取汁,倒入浴盆中,加热水至能够浸没患处为度。水温应该保持在45-50度左右,每天洗浴1次,每次30分钟,适用于腰背部以及各个大关节的风湿宿伤疼痛。

     

    2、小儿感冒:

     

    白芷、防风、荆芥、生姜各15克,入季葱6根,薄荷8克。煎水洗浴,祛风解表,对风寒感冒有显著疗效。

     

    3、肩周炎:

     

    伸筋草、威灵仙、续断、麻黄、桂枝各15g,当归、红花、川乌、草乌、木鳖子、乳香、没药、川芎各 12g。将药用冷水浸泡于铁瓷盆内,2小时后,文火煎熬 20分钟,不去渣,待放置温度适宜后,用毛巾蘸药液热敷患处,或直接用药液洗浴患处,再次用时加温即可,加温前可续水。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每剂药可用1周。

     

    4、头痛:

     

    川芎15g、晚蚕砂30g、僵蚕20g、香白芷15g。将药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5碗,煎至1碗,用厚纸将沙锅口糊封,并视头疼痛部位大小,盖纸中心开1孔,令患者痛位对准纸孔熏之;满头痛者,头部对准沙锅口,上面覆盖一大块毛巾罩住头部,以热药熏蒸。

     

    这么神奇的药浴,即使不能够经常泡药浴温泉,日常在家也可以选择相应的药方进行调理,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呢。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李奇

    文章首发于 | 儿科李奇大夫

     

    中草药汤剂是目前中医最常用的药物剂型之一。但是门诊中很多家长咨询如何煎制中药,也有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喂药困难,所以今天的话题是:小儿汤药的煎服。

     

     

    材料要求

     

    锅:

    煎药时最好用材质安全、受热均匀的砂锅、陶锅及搪瓷锅,不建议使用铁锅、铜锅及铝锅;也不建议使用带油垢的锅,煎药锅最好与烹煮食物的锅分开使用。

     

    水:

    煎药用水就是日常生活中的饮用凉水,不要加热水。

     

    药材:

    许多中药都是经过炮制加工过的,无需清洗。

     

     

    常规药材怎么煎?

     

    1、首先将药放入锅内,加入适量凉水,水位要高于药物约2-3cm。

     

    2、浸泡约15-20分钟。(先煎药无需浸泡,可以在煎先煎药时把其它药物浸泡好)

     

    泡药水不必倒掉,浸泡后直接煎煮。

     

    3、开始煎药(头煎药):煎药时先用大火(武火)煮开,再用小火(文火)煮约15-30分钟,这样药物的有效成分才能彻底溶解出来。

     

    有些药物因质地粘稠、易成糊状,故应频频搅动,以免水干药糊。

     

    解表药和清解药煎药时间要稍短,约10-15分钟,而调理和滋补的中药煎的时间要长,约20-30分钟,具体可遵医嘱。

     

    4、将溶剂倒入盛药容器,在煎药锅中再次加凉水至淹没药即可,重复步骤3,第二次煎药。

     

    煎药一般要煎两次,第二煎不需要浸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在一起,分2-3次服用。

     

    特殊煎法的药物如何煎?

     

    先煎药:需要在煎群药之前先煎煮20分钟后再与群药同煮。

    后下药:在头煎药出锅前5-10分钟放入。

    包煎药:用纱布包裹后再与其它药一起煎煮。

    另煎药:单独煎煮取汁,服用时兑服。

    冲服药:用药液直接冲服,不用煎煮。

    烊化药:放入热水或药液中加热溶化再服用。

     

    药煎糊了怎么办?

     

    倒掉,并且把煎药锅彻底清洗干净,重新取药煎煮。药物煎糊以后,成分会发生变化,切不可因为节省、害怕重新煎药的繁琐等心理而继续服用。

     

    为避免药物煎糊,除选择好的药锅外,还应保持药锅干净,煎药时应专心,期间不时翻动,避免糊底。

     

     

    服药的常见问题

     

    1、服药方法及用量优先遵从医嘱。以下服药方法适用于无严格医嘱的情况:

     

    服用中药汤剂比较困难的孩子,煎药时尽量煎的少一些,可分多次温服,一日服完。

     

    1岁左右的孩子,可煎60毫升,每服10-20毫升,日服3次;

    2-5岁的孩子,可煎100-150毫升,每服30-50毫升,日服3次;

    6岁以上的儿童,可煎200毫升,每服100毫升,日服2次。

     

    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或发热、饮食不佳者,可减少每次服药量,多次服用,效果更佳。

     

    2、什么时间服药比较合理?

     

    服药时间最好在餐前或餐后0.5-1小时。

     

    对于上幼儿园不方便中餐前后服药的小朋友,通常我们会建议早上上学前、下午放学后,晚上睡觉前服药。

     

    3、服药需要忌口吗?

     

    服药期间,一般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有的需要忌食油煎、油炸、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有的需要忌食鱼虾螃蟹,牛羊肉,香菜、茴香等发物。

     

    一些特定疾病,比如咳嗽、便秘等,还需要根据病情适当忌口。

     

    另外,服药前后间隔1小时再喝牛奶。

     

    4、是否可以在汤药中加糖调味?

     

    能够顺利服药的孩子,我们不建议加糖。但中药汤剂酸苦,有些孩子难以下咽,适量加糖影响也不大,对于临床上服药困难的孩子我常建议在服药后,再给糖吃,这样可以很快解除口中的苦味。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很多中药除了能治疗疾病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充当了很多其他重要的角色,常常被我们戏称为“不务正业”。

     

    大青叶染布大青叶与大家熟知的板蓝根同出一物,都来自于草本植物菘蓝。大青叶是一味清热解毒的中药。在生活中除了药用外还常作为染料,大青叶提取的靛蓝是染布的基本色,扎染布料时大多采用这一天然染料。化工产品横行的今天,植物染料染出的布匹更受大家的喜欢,扎染后的靛蓝色布匹搭配丰富多彩的图案,民族气息浓郁,更像是一件件手工艺品。

     

     

    辛夷、蝉蜕做“毛猴”毛猴是老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品,去王府井玩的时候在一个摊位上见过毛猴,便被其吸引了,其制作的主要原材料是两味中药辛夷和蝉蜕。辛夷作为身体,蝉蜕用来做手足及头部,通过白及把它们连接起来,再把毛猴与不同的生活场景相结合,真是妙趣横生。相传,清朝时京城的一家药铺里的小伙计挨了账房先生的骂,正在摆弄药材的他灵机一动,用辛夷、蝉蜕制作了一个尖嘴猴腮的“账房先生”。后来流传到社会上加以完善后,成了很受大家喜爱的手工艺品——毛猴。

     

    阿魏是令人掩鼻的一种中药材,具有强烈而持久的蒜臭味,很多人都受不了。古代阿魏难得,所以有“黄金无假,阿魏无真”之说。因为气味难闻,竟然被讹传为尸水所制。有人说这种记载来自《本草纲目》,笔者查阅后并没发现这些荒诞言论,倒是发现历代本草学家都认为阿魏来自植物。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国内阿魏的主产地是新疆。有一些钓鱼爱好者利用它的臭味儿去吸引鱼类。至于效果,则众说纷纭,笔者没有试过,不敢妄言。

     

     

    白及是一味止血的中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因白及富含胶质和淀粉,具有很大的粘性,用白及熬制的白及水可以用来制作拓片。拓片是以湿纸紧覆在碑碣或金石文物上,用拓包沾墨打拓其文字或图形而成的。而白及水在这一过程中主要起到粘附拓纸的作用,而且用白及制作的拓片干后更容易从文物上取下来。“白及”是标准的写法,药典和中药学教科书里都写作“白及”,但很多人习惯写成“白芨”。

     

    石膏点豆腐是传统的豆腐制作方法,相传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安在炼制丹药的时候,偶然用石膏点豆汁发明的。考古学证明,豆腐的发明不晚于东汉。虽然现代科学家发明了葡萄糖酸内脂来制作豆腐,但是在农村还有很多人在用石膏点豆腐。

     

    博学多识的读者们,您还知道哪些中药的妙用呢?

  • 中药治病,正确的服用方法是保证疗效的前提。清代名医徐大椿云:“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服法中忌口是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忌口即服用中药时饮食方面的禁忌。

     

    《本草纲目》中也有许多服药忌口内容,如甘草忌猪肉、菘菜、海藻;黄连、胡黄连忌猪肉、冷水;苍耳忌猪肉、马肉、米泔;桔梗、乌梅忌猪肉;仙茅忌牛肉、牛乳;吴茱萸忌猪心、猪肉;丹参、茯苓、茯神忌醋等。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药)记载服药忌口112条之多。

      

     

    服药忌口是人们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阻碍药物吸收的食物

     

    油腻、肥厚、生硬的食物,不易消化,阻碍药物吸收,无论服用何种药物,都应避免,这属于服药忌口的一般通则。如《本草经集注·序录》载:“服药不可多食肥猪、犬肉、肥羹、鱼鲙腥臊。”《千金要方·服饵》载:“凡饵汤药,其粥、食、肉、菜皆须大熟。熟即易消,与药相宜;若生则难消,复损药力。”

     

    2.改变药物药性的食物

     

    某些食物会改变某些药物的药性,降低药物的疗效。服用滋补中药时,忌食生冷、油腻食物;服用活血化瘀药时,忌食蚕豆、鱼、酸冷食物;服用温里药时,不宜食生冷瓜果等;服用清热药时,忌服烟、酒、薤、姜、花椒、胡椒等辛辣之物;服用化湿药物时,忌食生冷瓜果、饴糖、糯米、猪肉等。

      

    3.会加剧病情的食物

     

    有一类食物称“发物”,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发疾病。

     

     

    如蘑菇、香菇等,过食这类食物易致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眩晕等宿疾。

     

    海鲜类大多咸寒而腥,如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对于体质过敏者,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症。

     

    发物易引起发热、发疮、上火、动风、生痰、胀气以及诱发痼疾等,常见的发物有羊肉、猪蹄、鹅肉、牛肉、海鲜、香菜、韭菜等。治疗皮肤疮疡肿毒,禁食发物。

     

    4.和药物同用后导致其他病变的食物

     

    有些食物和药物同用后会导致其它病变或不良后果。如《东医宝鉴》载:“服地黄、何首乌,人食萝卜则能耗诸血,令人发早白。”意思是服用地黄、何首乌时,食用萝卜,则会耗诸血,使人头发早白。

     

    总之,中医治病离不开辨证论治,忌口也不能忽视“辨证论忌”。如疾病属寒证,症见体质虚寒,大便溏薄,胃痛喜热,四肢发冷等,则应忌食寒凉生冷之食物,如西瓜、雪梨、香蕉;热证见面目赤红、发热、痔疮下血、心烦失眠者,忌食生姜、辣椒、大蒜、油炸食品等。

  • 我们通常判定上半身最关键的部位在于肩颈,而下半身则是骨盆定江山,从人体结构来看,骨盆处于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好比是人体的一根“平衡木”。所以一旦盆骨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像多米诺骨牌倾倒一样,引起连锁反应,例如高低肩、长短腿、脊柱侧弯等等,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手麻、颈肩腰腿疼等等症状。如果说自己在家按摩,怕手法不当,适得其反,吃药又怕吃“苦”,那不如就来看看今天我们要说的熥药方吧。

     

     

    熥药方是宫廷正骨派的一大特色,自清朝时起就开始使用,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发展,形成了适合不同部位疾病使用的特色熥药,而颈肩和腰腿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两个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

     

    1、颈椎熥药方

     

    葛根30克,桑枝20克,红花15克,当归20克,牛膝20克,川椒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川芎20克,桂枝20克,大青盐100克,片姜黄20克,海桐皮20克。头晕、头痛为主的,热敷时往上,敷在风池穴周围;颈部疼痛,伴有上肢发麻的,热敷时往下,以颈椎下段为主;也可用于肩膀、手臂的敷用。

     

    2、腰椎熥药方

     

    骨碎补20克,透骨草20克,伸筋草20克,牛膝20克,桑寄生30克,川断20克,海桐皮20克,红花15克,鸡血藤30克,羌活20克,独活2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木瓜15克。此方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敷用时,以腰带处和腰椎的交点为主。

     

    3、独家熥药-四子散

     

    紫苏子60克,莱菔子60克,白芥子60克,吴茱萸60克,紫苏子可以降气除寒,白芥子和莱菔子有利气的作用,吴茱萸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疼的功效。

     

    以上的药材都经过粗加工粉碎做成糙末,将药一齐倒进一个大点的容器中,加入度数高些的白酒(对酒精过敏者可不加)、大青盐(可用食盐代替),拌匀后静置一会,让酒被药材充分吸收,达到提升药力的作用。装入大小合适的两个布袋中,袋口缝合,制成药包,上锅蒸制,开锅后再蒸5分钟即可。蒸时不要加锅盖,用一条毛巾替代,这样水蒸气可以散发而不至于打湿药包,只热不烫。蒸好后,取出一个热敷于患处5分钟后重新放回锅中加热,再换另一个药包继续热敷,如此反复交替热敷一小时即可。中医对热敷讲究:一通皮,二通肉,三通血脉,四通筋骨,五六七八直通病处,所以药包起码要换10次效果为佳。

     

     

    当然也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1. 每天热敷一次的话,药包大约可反复使用5天,用完的药包不要直接扔掉,可以把药倒出来加水煮开泡脚,同样有舒筋活血的功效。
    2. 因为药包需要不停更换加热,建议可以使用电磁炉配合蒸锅加热,这样不受空间限制更方便。
    3. 皮肤有外伤者、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不建议使用此法。

     

    熥药,舒服又治病,自古传承,是个不错的选择。

  • 很多患者取得中药后,经常会咨询我中药如何煎服的问题,而我的回答往往与坊间流传的中药煎法不同,让他们很诧异,所有我觉得我有必要撰文写一下我的看法。

    坊间或很多中医师通行的方法是:

     

    1、中药煎前先浸泡药物30分钟,然后以先武火后文火的方法煎药。

     

    2、中药煎三次,三次的水混合在一起,然后分三次喝。

     

    3、中药煎煮时,第一煎以沸腾开始计算需要20-30分钟,第二煎30-40分钟,第三煎则时间更长,以便将所有成分提取出来。


    但是我使用经方时,不赞同这种方法,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按照《伤寒杂病论》的原方法,就是叮嘱患者只煎一次,分三次服用。

     

    以我前面写过的小青龙汤为例,我是这样嘱咐患者煎药的:小青龙汤一共有八味药。先往锅中用“度量勺”舀水2000毫升,然后放麻黄,小火熬之。等水只剩1600毫升后,用勺子滤去麻黄的沫,然后放其他七种药物,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服用,每次服用200毫升。

     

     

    不用先浸泡,也不用再煎!理由如下:

     

    一、多数药物浸泡与否,对于其有效成分的滤出影响微乎其微。实际上按照汉代的古法,严格控制水量,其有效成分已经可以有效煎出。即使,先浸泡有利于中药成分释出更多,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中药“释出”成分都有用,会不会改变原方的功效,这又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二、再煎后,会稀释药物的有效浓度,改变组方的药物配伍比例,降低临床疗效。

     

    以小青龙汤的主药麻黄为例,麻黄的主要起效成分是生物碱类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一般来说麻黄的最佳煎煮时间为 30分钟左右,之后 ,随时间延长 ,煎出率降低,原因可能是麻黄碱的成分跟随水蒸气蒸发了。

     

    其他含有挥发油的药物不宜久煎的药物,例如薄荷,荆芥,香薷,生姜,紫苏,羌活等等,其有效成分更是在第一次煎煮时已全部释出,待到第二次煎,或者第三次煎,除了让患者喝的中药浓度下降,别无它用!

     

    而且,第二次煎,第三次煎,再混合的办法,还会彻底改变原方的药物比例,君臣佐使,仍以小青龙汤为例,第一次煎煮后,麻黄,桂枝的大部分成分已经全部释放出了,如果连煮三次,然后把汤液混合在一起,此时麻黄,桂枝的有效成分比例就会大大降低,早已经不是原方的比例了。

     

    由此,可见翻煎法彻底破坏了中医方剂的组方配伍比例,使得医师的精心辩证配伍,变得毫无意义!事实上,所谓二煎,三煎法在唐及唐以前是没有的,当然,对于一些比较昂贵补益类药物,例如人参,西洋参,灵芝,鹿茸,枸杞等等倒是可以嘱咐患者反复煎煮,开水浸泡,反复饮用,不分青红皂白地要求患者一付药煎三次,然后混合服用,是没有道理的。特别是使用经方,绝对不能让患者使用翻煎法。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在不破坏原方比例的情况下,提高药物使用率呢?有的,那就是煮散法。

     

     

    所谓煮散法,就是把药物制成碎末的散剂加水煮汤,最后去渣取汁。这种方法,开始于唐,鼎盛于宋,衰退于明清。

     

    我们可以从宋代的经典方书中窥见当时煮散法的兴盛,在《太平圣惠方》中几乎全用煮散之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汤剂方共128 首,采用煮散法的即有68 首。

     

    宋代人口增多,有比较完善的医疗服务、救助体系,社会对中药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有关,而煮散法将中药粉碎后使得药材表面积增大,有效成分的浸出率增大,有利于药材有效成分煎出,有助于节省药材。

     

    煮散法的诞生,有可能是宋代后,中药方剂用药剂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当然,由于煮散法有一些弱点,例如,富含油脂的种子类、胶质类、角质类和含黏液质的生地、枸杞子等,粉碎有难度;粉碎后,患者辨认不出药材,容易混入假药;煎煮后,汤液浑浊,需要用纱布过滤;制作工艺繁琐——这种方法便逐渐被美观的切片煎煮法取代了。

     

    不过,我发现现在部分民间中医,草医依然喜欢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保持药物的神秘感,增加药物的浸出率,提高药物的疗效,所以受到了对保密处方非常重视的民间中医、草医的青睐。

     

    我个人认为,煮散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 作者 | 李晓强

    文章首发于 | 李晓强医师公众号

     

    一监生,中年妻丧,继娶幼室,乃娇态人也。自服补肾助阳之药,以致肾水受伤,不能上制心火,左颧发生一泡,先紫后黑,麻木不知痛痒。凡黑者肾经之毒也,其毒岂浅?且喜疮之四边尚未走散,此犹可取。随用针刺疔上,量别药不济其事,用冰蛳散厚糊作条插入患孔,用糊纸密封,勿令泄气。朝服加减八味丸以滋肾水,午服盖气养荣汤接补真气以滋不足,晚用琥珀蜡矾丸护心解毒。候至十一日外,疔根与药结成一块,根据期脱落,次用生肌敛口、补助调理脾胃之剂,二十日而愈。后因此公不慎调理,失于保节,几及三年,复成虚损劳瘵而殁。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疔疮论第十七·疔疮治验》

     

     

        解析:

     

         疔疮是中医外科常见病之一,一直以来都占据中医皮肤浅表感染性疾病的重要位置。西医以病原学为基础的命名疾病,因此,在西医进入中国时,将很多皮肤感染性疾病命名为中文时,直接用了痈、疽、疖、疮等,没有借用疔的概念,因此,现代很少有人知道疔疮这个曾经广泛使用的名词,至于其确切意义更是知之甚少。总而言之,疔疮是急性感染性疾病,起初多位皮肤浅表感染,后发展迅速,甚至出现败血症等全身症状。正如陈氏在《疔疮论第十七》中说:“夫疔疮者,乃外科迅速之病也。有朝发夕死,随发随死,有三日、五日而不死,一月、半月而终死。”

     

        对其病因,西医以病菌致病说统而概之。而中医却较为多元化。具体如下:

     

        “且如毒气发于心经者,生为火焰疔。其患多生唇口、手掌、指节间,其发初生一点红黄小泡,抓动痒痛非常,左右肢体麻木;重则寒热交作,头晕眼花,心烦发躁,言语昏愦,此等出于心经之病也。

     

        毒气发于肝经者,生为紫燕疔。其患多生手足、腰胁、筋骨之间,初生便作紫泡,次日破流血水,三日后串筋烂骨,疼痛苦楚;重则眼红目昧,指甲纯青,舌强神昏,睡语惊愦,此等出于肝经之病也。

     

        毒气发于脾经者生为黄鼓疔。其发初生黄泡,光亮明润,四边红色缠绕,其患初生口角、腮颧、眼胞上下及太阳正面之处,发之便作麻痒,绷急硬强;重则恶心呕吐,肢体木痛,寒热交作,烦渴干哕,此等出于脾经之病也。

     

        毒气发于肺经者生为白刃疔。其发初生白泡,顶硬根突,破流脂水,痒痛骤然,易腐易陷;重则腮损咽焦,毛耸肌热,咳吐脓痰,鼻掀气急,此等出于肺经之病也。

     

        毒气发于肾经者生为黑靥疔。其患多生耳窍,胸腹、腰肾偏僻软肉之间,其发初生黑斑紫泡,毒串皮肤,渐攻肌肉,顽硬如疔痛,彻骨髓;重则手足青紫,惊悸沉困,软陷孔深,目睛透露,此等出于肾经之病也。”

     

        此等细致入微的症状描述,是值得我们今天的临床医生学习的。虽然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诊断技术和辅助工具,但我们仍然应该继承医学前辈的观察能力和发扬古人以临床为基础的探索精神。我们必须承认西医在病原学上的成就,但我们应该明白,在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病原体并不是全部的“因”。任何结果都是有着多元化的“因”。疾病也不例外。

     

        根据病史和症状本案之病当为黑靥疔,既然病位在肾,那治疗原则基本也就相差不言了。

     

         古人用药讲究因时因地因人,从来就不会拘泥于某方,用法也不会拘泥于一日一次或一日两次。很多古人的医案都记述了很多种复杂的中药服用方法,有餐前服、有餐后服、有餐后服、有清晨服、有晌午服、有日暮服、有子时服、有一日一次、有一日两次、有一日三次、甚至有一个时辰(2小时)服一次、有冷服、有热服,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至于药引那就更是复杂多样了。不知何时几乎所有的汤药都变成了一日两次,试看今天的所有的中医医生,几乎用药都是一日中药,分早晚两次服用。陈氏以早晨服加减八味丸以滋肾水,中午服盖气养荣汤接补真气以滋不足,晚上服用琥珀蜡矾丸护心解毒。这种用药思路恐怕是我们今天的中医人都应该学习和深思的。自古用药之病都有联合配伍、联合方法、多样化、多靶点的治疗思路。西医常用多路径、多靶点的条理分明的体系化诊疗思路。而中医却仅仅满足于方剂内的配伍,给病人仅喝一碗汤药就想要立竿见影,这岂非痴人说梦?

     

     

        古人的治疗思路连贯有序、严谨慎密,才能仅靠中医治愈复杂多变的疾病。而今,只以一剂汤药之病,当然疗效不佳。自知疗效不佳,便只能佐以西药,既然中西医同用,疾病治愈了,恐怕连医生也不知道是何药起了作用。当然,为并不反对中西药并用,只是忧心本末倒置后,中医就危险了。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写在前面的话


    每个中医师的用药习惯都有所不同,我个人特别喜欢用生姜这味药。这味药是经方中用途最广泛的药物之一,在《伤寒论》中出现39次,在《金匮要略》中入方51次。若中药世界也有“世界杯”,那么生姜就相当于球场上的“自由人”,能够根据场上形势,灵活变换自己的位置与职责。

     

    当风寒感冒来袭,生姜能够辛散温通,祛风解表;当患者出现脾胃虚寒时,生姜则能鼓舞胃气,温中散寒;当患者罹患寒痰咳嗽时,生姜能温肺散寒,化痰止咳;此外,生姜还能解鱼蟹毒及半夏,天南星的毒性。

     

    也就是说,生姜就如同“足球皇帝”贝肯鲍尔一般,活动范围覆盖全场,既可以作用于胃,心下,促进胃气的生成,鼓舞胃气;又可以将胃气全方位的输出,温养肉,骨,筋,皮,肌。

     

    在人身体最危险的时候,胃与五脏即将中断联系时,可以用大剂量生姜使胃气供给到五脏。但是,有朋友会问,如果不想让胃气四处发散,就想让它收敛一点,老老实实地做一个中场选手,效果局限于局部,可以吗?当然可以,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一种奇妙的煎煮方法。

     

     

    去滓再煎法

     

    在《伤寒论》中有七个处方煎煮法清楚标明去渣再煎。它们是:重用生姜或干姜三两~五两的: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覆花代赭汤。

     

    重用柴胡的: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并用的:柴胡桂枝干姜汤。通过去滓再煎,生姜(干姜),柴胡,桂枝这四种药物的挥发油(也称为精油)消失殆尽,其功效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桂枝:在柴胡桂枝干姜汤中,通过去滓再煎,桂枝发汗解肌的功效被减弱了,主要作用于胸腔与腹腔之间。

     

    生姜(干姜):生姜,干姜在中药中都属于比较广谱的药物,作用广泛。但通过去滓再煎,在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中,它们的药性被集中于心下,胃脘。将胃气全方位的输出的能力被减弱了,而鼓舞胃气的能力则被增强了。

     

    柴胡:柴胡有两种主要的功效:


    一、是直达腠理,透表泻热,具有发汗的作用。

     

    二、是和解少阳,疏肝解郁。

     

    在第一个作用中,柴胡的作用部位是:皮肤腠理,此时不再煎,代表方剂是柴葛解肌汤。在第二个作用中,柴胡的作用部位是:胸胁,此时再煎,代表方剂是大、小柴胡汤。

     

     

    具体实践:

     

    既然是以“生姜”点题,那么就继续用“生姜”结尾吧。在“旋覆代赭汤”中生姜用到了五两,五两是多少?按照汉代一两为15.625克换算,就是70多克。


    这个方子,是治疗心下痞硬,同时呃逆不已的方子。其病机主要是胃气虚弱,胃饮内生,守胃功能失调,浑浊之气被胃饮所阻不能下达于小肠,被人体向下棑出,于是只能向上,形成打嗝。在2000毫升水中,纳入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甘草,半夏,大枣等药物。

     

    煮到1200毫升时,把所有的药物渣滓捞出来。去滓,再煎,煎到只剩600毫升。每日服用三次,每次200毫升。这个方子的煎煮方法就是去滓再煎法。

     

    当然现在我比较喜欢开中药配方颗粒,一般来说,如果我需要药力作用于里,我会让患者多放些水,将颗粒泡好后,再小火煮几分钟。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