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秋分刚过,也提示我们2020年的秋季,已经过了一半以上了!而就在9月20日的一场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网红张文宏医生走进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交大“安泰交响”高峰论坛三大主题论坛上,发出了“疫情第二波是必然的,至少做一年的打算,毒力不强反致命!”等关于疫情的经典阐述。
张文宏主任讲话中称““今天英国首相也说了,英国已经出现了第二波;法国已经第二波半个月了;西班牙第二波也已经半个多月了,”在中国,老百姓一直问今年冬天有没有第二波疫情,对此张文宏解释:第二波是必然的。”
大家看清了,张文宏医生说的是在中国第二波疫情也是必然的,这估计和很多因素有关系!
一、气温变冷为疫情传播带来便利
低温更为有利于病毒的传播,因为新冠病毒耐冷不耐热的特性,决定了在秋冬季节更适合新冠病毒,甚至是其他病毒的传播。世界上大多数地区每年的秋冬季节的流感传播也侧面证实了这一论断。
二、气温变冷为疫情防控增加 难度
气候变冷,不仅仅让病毒存活性更强,实际上在天气越冷的情况下,我们防控的难度越大,总体上秋冬季节的到来,是不利于疫情防控的。因为秋冬季节行动不便,衣物偏厚等,都是疫情防控中难度增加的原因之一。
三、气温变冷导致我们更易感染
病毒气温变冷,会使得我们的免疫力下降,进而从个体角度来讲,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由此可见秋冬季节病毒传播更容易也是有其传播基础的。
疫情的第二波,极大可能是输入性的,但即便是现在零新增的情况下,也要严防疫情在国内的死灰复燃。面对可能到来的第二波疫情,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方面:起居规律,增加自身免疫力
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们能做的首先就是起居规律,饮食规律,做好自身工作,增加自身免疫力,才能抵御病毒,防患于未然。
二方面:做好防护,避免大规模聚集
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就像新冠疫情刚刚发生的那样,减少聚集是减少疫情重要的预防措施。当然做好防护,勤洗手、戴口罩、勤通风、多消毒等,也是预防疫情反复的重要手段。
三方面:良好心态,战胜疫情指日可待
其实国内的抗疫形势和国外相比,大家已经清楚的知道我们已经做得很好。而且目前已经有很多个新冠疫苗进入三期临床,疫苗的出现指日可待。无论怎样,良好的心态都有利于我们冷静的面对疫情,做到不慌乱,不盲从,才能更好的战胜疫情。
秋冬到,你做好疫情防护了吗?
面对第二波疫情,你准备好了吗?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要开始供暖一周后,辽宁多地持续雾霾围城,多个城市PM2.5指数爆表。11月9日,沈阳全市PM2.5均值1155,局地指数突破1400。网络上大家调侃着“我一拉窗帘以为我瞎了呢。”“天空飘来五个字:东方饺子王。”其实这些段子一点都不好笑,雾霾就在我们身边,尤其马上要到秋冬了。
有相关的食谱可以推荐吗?
从雾霾致病机理来看,理论上说雾霾天应多摄入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维生素A等营养素的食物。蛋白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鱼、肉、蛋、奶、大豆都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维生素C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作用。蔬菜水果一般都富含维生素C,比如菠菜、鲜枣、油菜、橙子、番茄、黄瓜等。维生素A可提高上皮组织(包括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眼睛的黏膜和皮肤等)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预防雾霾对黏膜造成的损伤。
但是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主要是动物肝脏、鸡蛋黄等高胆固醇的食物,不宜大量吃。胡萝卜素大多数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也具有相同效果。代表食物主要是胡萝卜、南瓜、木瓜、芒果、柑橘等橙黄色蔬果,以及菠菜、小油菜等深绿叶菜。
医师建议
雾霾天里,除了饮食方面的注意事项,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装个手机应用随时查PM2.5指数,200以上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出门戴N95口罩。
2、口罩理论上是一次性的,可以戴得不透气或者黑了再换。权威机构并无“佩戴N95口罩不能超过半小时”的规定,没有证据表明会对呼吸系统造成永久性损伤。当然了,口罩会增加呼吸的阻力,如果心肺功能羸弱的老人、儿童,最好遵医嘱。
3、带包湿巾。对皮肤敏感的人来说,大气中的颗粒物吸附的病菌和有害物质,容易粘在皮肤上,引起过敏症状。外出时,不妨带一包湿巾,随时清洁。
4、多喝水。可以保持呼吸道湿润。
5、 尽量用鼻子呼吸。研究发现,人体吸入颗粒物不同大小,在体内沉积的部位也各不相同。大于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鼻毛可以阻挡95%。
6、外出回家,洗脸、漱口、清洁鼻腔。清洁鼻腔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
夏季天气炎热,容易诱发各种胃肠道疾病,尤其是腹泻、溃疡性结肠炎等。溃疡性结肠炎常反复发作,多见于年轻人,需要及早治疗,而且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调理是很重要的。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专家指出,腹泻、腹痛,大便中常伴有粘液和脓血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症状。每日大便2~4次,严重者可达10次以上。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病人往往表现营养不良状态、消瘦贫血。
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总原则是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油少渣膳食。专家建议,患者的饮食应保证足够的热量、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尽可能避免出现营养不良,以增强体质,有利于病情缓解。但是,溃疡性结肠炎的饮食也是有禁忌的,不是什么食物都可以吃的,下面具体有四点饮食禁忌。
1.少吃粗纤维食物
忌选粗纤维的食物和加工粗糙的食品。因为大量的粗纤维食物会刺激肠道,并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对原本就营养不良的患者而言更会加重病情。所以,应尽量限制食物纤维,如韭菜、芹菜、白薯、萝卜、粗杂粮、干豆类等。疾病活动期应忌食生蔬菜、水果,可制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等食用。不要用大块肉烹调,要经常用碎肉、肉丁、肉丝、肉末和蒸蛋羹、煮鸡蛋等形式。
2.慎吃海鲜
中医将海鲜列为发物是有一定道理的,海产品中的蛋白质不同于我们经常吃的食物中的蛋白质,某些异种蛋白质易引起过敏,加重炎症反应,所以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定要慎重食用海鲜。疾病活动期也不建议喝牛奶及乳制品。
在饮食调养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观察病情:哪些食物对患者效果好,哪些食物患者食后感到不适或有过敏反应。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摸索适合的饮食。
3.忌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对胃肠道造成不良刺激,因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禁忌辣椒、芥末、酒等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大蒜、生姜、生葱。也不要食用过冷、过热的食物。夏天尤其要避免食用冷饮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
4.不宜吃油腻食物
溃疡性结肠炎的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对伴有脂肪泻者,可采用中链脂肪酸油脂,如椰子油。腹泻时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各种菜肴应尽量少油,并经常采用蒸、煮、焖、氽、炖、水滑等方法。
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一般都是由于吃的东西导致的,所以在生病期间要严格注意饮食,不能吃油腻、辛辣的食物,而且还要多吃清淡饮食、容易消化的饮食。在急性期要吃禁食,但是可以静脉补充营养,等稍微有点好转的时候,在适当的吃点流食。如果发现病情严重,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后遗症之四:增加糖尿病风险
《柳叶刀》发文称新冠病毒与糖尿病存在双向关系。新冠病毒会破坏人体产生胰岛素的细胞,从而增加糖尿病风险,而本身患有糖尿病的新冠患者,死亡风险则更高!
后遗症之五:肾脏损伤
肾脏负责过滤血液,由于新冠患者肺部通气不畅,容易影响血液质量和新陈代谢,对肾脏也有损害。《国际肾脏》杂志的一份研究表明,武汉因为新冠病毒去世的被调查的26人中,有9人患有急性肾损伤,其他7人肾脏中也被检测出了新冠病毒。也就是说,病毒可以依附在肾脏细胞上攻击肾脏。
后遗症之六:味觉、嗅觉失灵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一项针对欧洲新冠患者的研究发现,分别有85.6%和88%的患者报告了嗅觉和味觉功能障碍。按这个比例计算,目前全球超过1亿的新冠患者中,有多达数百万人现在正在被嗅觉问题困扰。由新冠导致的嗅觉方面后遗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从患病初期开始,人们可能会完全闻不到气味(嗅觉缺失症);在从新冠中康复后的一周左右,病中的嗅觉缺失会逐渐缓解;之后则可能发现某些气味被扭曲(嗅觉倒错症),常常使事物闻起来令人恶心,或者闻到不存在的东西(幻嗅症)。
遗症之七:心脏受损
肺是氧气交换的重要器官,当病毒侵犯了肺部,就会影响氧气的交换,使得细胞内氧代谢紊乱,易导致缺氧、细胞损伤坏死、心血管系统功能受损等。另外,病毒感染,还可能会引起急性心肌炎和心脏衰竭。美国心脏协会的专家说,可能有40%的重症患者出现了心率不齐,还有大约20%的患者经历了心肌炎等心脏损伤。
后遗症之八:肺功能下降,肺纤维化
新冠病毒攻击肺部,所以肺部损伤不难预料。中国网的一篇刊文指出,有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新冠患者,治疗后肺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例如肺间质纤维化。这主要是肺间质修复过度留下的痕迹,同时患者的气体交换能力也是受损的。而且对于纤维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晚期可能要进行移植手术。
因此,防新冠容不得大意和侥幸!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离,勤洗手、不聚集……这些依然要严格执行。另外,现在国家已经开放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大家也要尽快预约打疫苗~
最近几天,气温下降的厉害,让人倍感凉意。而伴随着冷空气而来的,可能还有种种疾病威胁。
妈妈们发现,家里宝宝出现了咳嗽、流涕等症状。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家不免有些担心害怕。
可妈妈们别忘了,疾病盯上的可不仅仅只是孩子,家中老人同样也需特别关注。
就拿流感来说,重症流感除了会发生在孩子身上,老人感染流感病毒后也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如果不给予重视预防,便容易让病毒或疾病乘虚而入,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
带状疱疹,作为一种中老年人易发且可能易被忽略的疾病,尤其偏爱50岁以上的人群,给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扰。
有些人不清楚,带状疱疹是什么?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蛇缠腰、生蛇等)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
和流感一样,带状疱疹也有自己喜欢欺负的“对象”。
得了带状疱疹后,患者常常会感到疼痛难忍。急性期疼痛如灼烧、电击、刀刺般,可能更甚于分娩阵痛、类风湿关节炎、慢性癌痛等。
(图片来源于彩虹育儿公众号的读者留言,个别案例,症状因人而异)
除此之外,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30%~50%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甚至达10年或更长。
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仍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即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标是缓解急性期疼痛,缩短皮损持续时间,防止皮损扩散,预防或减轻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等并发症。
临床上,带状疱疹存在着误诊的情况。特别是带状疱疹前驱期无皮损仅有疼痛时诊断较困难。
发生在胸部——容易误诊为心绞痛;
发生在腹部——容易误诊为胆结石、胆囊炎、阑尾炎;
患者皮损不典型时——可能被误诊为其他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虫咬性皮炎、脓疱疮等。
带状疱疹患者可能因为误诊错过24-72小时的有效治疗时间。
抗病毒药物治疗能有效缩短病程,加速皮疹愈合,减少病毒播散到内脏。
具体治疗应咨询专业医生。
带状疱疹治疗方法有限,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手段,可以显著降低带状疱疹疾病负担。
对于子女来说,父母晚年身体健康,便是面对生活最大的底气。
最好不要等到父母患病才注意到他们的身体健康,父母等不起,我们也等不起。注意预防,及时行孝,善待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他们好了我们才能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 年版)[J].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8(1): 1-5.
2.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51(6):403-408.
3. Dworkin RH, et al.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rpes zoster. Clin Infect Dis. 2007 Jan 1;44 Suppl 1: S1-26.
4. Harpaz R, Ortega-Sanchez IR, Seward JF;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Prevention of herpes zoster: recommendations of the 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 (ACIP). MMWR Recomm Rep. 2008 Jun;57(RR-5):1-30.
5. Katz, Joel & Melzack, R. (2011). The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and usefulness of the long form, short form, and short form-2. Handbook of Pain Assessment. 45-66.
6.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共识编写专家组.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 22(3):161-167.
7. 权娅茹, 李长贵. 水痘和带状疱疹及其疫苗.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9, 183(04):87-91.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近期,欧洲新冠疫情形势不容乐观。截至巴黎时间2020年11月22日23时,欧洲地区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病例16084455例,相比22日8时新增194646例。欧洲平均每17秒就有一人死于新冠肺炎,目前多国已进入第二波疫情阶段。
不仅英国新冠肺炎新增病例增多,法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及西班牙等欧洲其他国家,新冠确诊病例都在不断增加,疫情全面反弹。
1.欧洲多国放宽了疫情防控禁令及措施
目前温度并没有明显下降,但是欧洲却开始暴发第二波疫情,新增确诊病例不断飙升,跟欧洲过度、过早放宽疫情限制措施有关。
为了促进经济,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及立陶宛在欧洲区内推出首个“旅游气泡”,互相开放边境。匈牙利与斯洛文尼亚也随之效仿,意大利及德国也对欧盟国家民众开放,旅游人数不断增加。
在疫情并没有完全控制的情况下,过早放宽防控政策、放松旅游政策,使得不少欧洲旅客在旅游过程中,感染新冠病毒,将病毒带回自己所在国家,令疫情反弹,造成本国输入病例不断增加。
2. 欧洲很多年轻人喜欢聚会聚餐
欧洲多个国家曾在2020年初采取防疫限制,包括关闭了很多商店及娱乐场所。很多人趁疫情防控放宽限制措施后,开始旅游,甚至大肆聚会。尤其一些年轻人,喜欢聚会聚餐,到酒吧玩乐聚集,而且无视戴口罩的必要性,造成当地疫情爆发。
3. 欧洲各国疫情防控力度不一
欧洲各国人口流动频繁,但是不同国家在疫情防控上,措施不一。比如比利时国家严格要求戴口罩,而意大利、荷兰对口罩要求并不严格,甚至意大利还出现过民众拉横幅抗议戴口罩的情况。不同国家对疫情的防控力度不一致,而人员流动一直存在,很难保证彻底遏制疫情。
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和西班牙巴伦西亚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新冠病毒的一种新变体,名为20A.EU1。20A.EU1是在2020年6月西班牙阿拉贡和加泰罗尼亚暴发的两次临时工超级感染事件中发现的。2020年7月开始,随着欧洲国家间边境开放和疫情防控放松降级,20A.EU1变体已传播至欧洲多个国家,在欧洲不同国家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
另外,2020年6月开始,在丹麦的不同水貂养殖场发现了新冠病毒突变的情况,丹麦已发现了5种不同的貂类变异新冠病毒,即cluster1~cluster 5。研究发现,“cluster 1”变异影响不明显, “cluster 5”影响最大,已发现12名患者感染了这种“独特的”变异新冠病毒cluster 5。感染这种新病毒的人,病情并不严重,但他们全部对抗体敏感性降低,变异的这种新冠病毒不会受到抗体抑制,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即将上市的疫苗无法发挥作用。而“cluster 2”到“cluster 4”变异病毒会不会也像“cluster 5”一样,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出于对变异新冠病毒的恐惧,考虑到丹麦是世界上最大的貂皮生产国之一,丹麦政府不得不做出一个沉重的决定,下令捕杀该国所有水貂,数量高达1500万~1700万只,给丹麦水貂养殖业和丹麦国家经济造成创伤和打击。
世界卫生组织于2020年11月7日表示,不仅是丹麦国家,其他欧洲国家包括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也都在水貂养殖场发现了新冠病毒。至于其他国家新冠病毒突变情况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报道。
不少民众发出疑问,7月辽宁大连爆出新冠疫情、9月山东青岛出现疫情、10月爆出新疆喀什疫情,与此同时欧美第二轮疫情来势汹汹,我国会暴发第二次疫情吗?
张伯礼院士指出,我们国内疫情防控有力,像武汉这样大规模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会再出现,但个别地区小规模暴发及散点、多地发生的情况很可能会出现。
我们已经掌握了应对疫情的很多经验,比如北京新发地疫情防控治疗;大连快速筛查;青岛一千多万人的新冠筛查五天就完成了,我们对于新冠病毒检测能力和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钟南山院士也表示,从全球角度看,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开始,一些国家已再度强制封城。按照现在中国的防疫制度和强度,第二波疫情在中国暴发的可能性很低。因为我们国家有一套完整的群防群控机制,但社会还是需要对此保持警惕,继续做好防控,因为最近已有几次零星的暴发,而且每两次的时间间隔都更小。
中国目前最主要的是警惕境外输入病例和进口国外冷冻食品带入的新冠病毒。而且随着冬季流感高发季节到来,我们将会面临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带来的双重挑战,我们大家要充分做好防护。
作者 | 张银玲
文章首发于 | 心理咨询师张银玲微博
在疫情隔离期间,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再加上对被疫情传染的恐惧。有些人出现了烦躁,睡不着觉,担心,害怕等症状。其实大部分的症状等疫情过去之后会消失的,大家不用太担心。如果这种情况对你的生活影响很大,可以进行心理疏导。
来访者:男,30岁;自诉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感到恐慌,总是担心自己和家人被感染,但上班和生活又必须每天出行,导致每天焦虑,甚至有些强迫症。
不敢靠近人,不敢打车,坐地铁只敢站着,不敢摸门把手,每天多次量体温、洗手,总觉得口罩不安全,一天换三次。每天一进门就赶紧换衣服,觉得衣服上有病毒,又担心病毒会从衣服上带到家里。
每天清洗很多次,自己也觉得非常麻烦,但是控制不住自己!每天高度关注疫情信息,手机不离手;每天活在恐慌之中,盼望疫情早日结束。
咨询次数:3次
咨询方式:网络咨询
案例类别:疫情防控
运用的技术:认知行为疗法
咨询经过:
经过三次咨询,分析原因主要是对当前疫情认知不准确、不充分,甚至有夸大、盲信各种小道消息,导致恐惧和焦虑叠加;
加之不知道怎么合理应对,被各种信息困扰,觉得无论怎么做都不“保险”。通过认知梳理、行为指导,数次咨询引导后,其恐慌心态得到有效缓解。
疫情当前,作为普通大众,对病毒感染的恐慌、对亲人安危的关切、对疫情防控的不确定认知、对各种真假信息的迷茫、对突然被隔离被待业以及各方面严峻态势的惯性紧张,造成了较为深重的焦虑心态,如处理不当可能出现创伤后心理应激障碍。
近期不少来访者咨询疫情心理建设问题,我梳理此文以供大家参考,让我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期待疫情过去、春暖花开。
第一,对疫情要有正确的认识
疫情确实有很强的传染性,死亡率也比较高,大家对疫情有恐惧情绪其实是很正常的。
这些恐惧和焦虑可以激发我们身体的能量,可以帮助更好的保护自己!像来访者这样的人一般很少被感染,因为他们处事小心谨慎,身体往往还不错!
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的一些失眠呀,呼吸困难呀,头晕,胃口不好,嗓子不舒服往往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反应,他们很可能没有真正的身体疾病。
第二,自己通过官方渠道、正规渠道了解疫情的基本知识
保持对疫情的正确认知,相信国家和政府、各方面的专业人士,会以比我们所能想象的更专业、更全面的能力去防控和阻击疫情。
第三,处理好焦虑心态
疫情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社会变化,影响到每一个普通家庭。在大事件面前,要有大事件的心态,看淡一些小情绪、小得失,有效纾解焦虑心态。
把不期而至的假期延长、被迫宅家、不能上班,当成一种额外的福利,补课家庭生活,体验居家快乐,做好自我修行,改善亲人关系,把假期当成幸福的加分期。
第四,严密做好个人防范
对疫情保持敬畏,按官方指导切实做好科学、严密防范,勤洗手,多通风,勤洗手,戴口罩。
第五,更加关注身体健康
这次疫情,等于给全民做了一次健康教育,大家都真正懂得了免疫力才是核心竞争力的道理。
利用居家时间,坚持做“三好学生”,吃好、睡好、心态好,保持积极心态,按时吃饭、规律作息,固定上床、起床、用餐时间,通过科学饮食和合理作息增强免疫力,给自己一次健康的机会。
我们一起好好努力,科学应对疫情,期待春暖花开!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2022年12月以来,各地经历了新冠感染高峰,近日,多地发布最新研判,已度过第一波感染高峰。随着春节临近,回乡探亲、走亲访友的人员流动性增大,是否容易发生「二次感染」?在出行路上又该如何做好防护?以下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刘泽英的解答。
问题一:「阳康们」最怕听到哪些词?
专家观点1:「复阳」≠「二次感染」
目前接诊的病人,致病因素仍是奥密克戎病毒及其变异株,我在临床上,尚未见到二次感染的病例。而病人陈述的「复阳」,可能是因为首次感染的病毒,未完全排出体外。个体不同,对抗病毒的能力也存在差异,有的3天转阴,有的能持续10天阳性。当前,病毒检测手段主要为「居家抗原检测」,假阴性的现象存在,未捕捉到病毒样本的情况也存在。所以,大家所提及的「复阳」,大部分还是属于首次感染的阶段。
专家观点2:「二次感染」是因为抗体的消失
能造成「二次感染」,一定要具备2个条件:1)患者在康复后,机体的抗体消失;2)再次接触了新型冠状病毒。北京、上海地区BA.5、BF.7感染后的「阳康们」,在转阴后3个月内抗体会维持较高水平。理论上,「阳康」后3个月左右,「二次感染」的机会不会太大。
且首次感染与「二次感染」症状差异不大,仍采取对症治疗就可以;若体感症状有明显的加重,排除新冠与流感叠加的情况,建议要及时寻医问药。恐慌真没必要,实在怀疑,去医院做个核酸!我在出诊时,经常劝病人,焦虑情绪会引起抵抗力的下降,更不利于对抗病毒侵犯。
专家观点3: 「新冠重症」:老年朋友要高度警惕
现在「重症」这个词,制造的焦虑仅次于「癌」了,大众获取信息时,往往习惯对号入座。看见「心肌炎」了,觉得自己心慌;看见「白肺」这个词了,就觉得自己气短。有的年轻人「阳康」半个月了,看了一个新闻,就非要来医院做个CT才安心,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大众对医学知识的判定良莠不齐,症状加重来医院看没问题,但是出现「疑病」就没必要了。
大部分「新冠重症」是发生在脆弱人群中,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常年卧床、高龄、患慢性基础病,免疫力也差,身体损害几率很大,一旦出现精神差、饮食差、摔跟头、嗜睡等,还是要重点关注、及时就医的。门诊接诊的老年人,超80%检查提示出现肺部损伤。而年轻人肺部问题,仅筛查出10%左右,几乎历史都诊断过甲减、糖尿病或者体格肥胖、长期吸烟等。
问题二:春节放假,能串亲戚吗?能一起吃饭吗?
专家观点1:彼此确定「阳康」,可保持正常交际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很多朋友3年没回家了,亲人们想见见,同学们想聚聚。但人口流动,的确会存在危险因素。
归家路上,在密闭空间(比如:飞机、高铁)建议佩戴N95口罩,切勿乱摸乱碰,未洗手的情况不要摸揉粘膜(眼、口、鼻)。到了家中,明确彼此是「阳康」,正常交流、一起就餐也没问题。如果对方还「阳」,或者您首次感染,视频拜年、视频「云吃饭」也是不错的选择呀!
问题三:过年期间,南方比较温暖,能去旅旅游吗?
专家观点1:旅途中就餐,要错峰
旅途中除了佩戴N95外,也可随身带些消毒物品,飞机上不能带酒精的话,酒精湿巾也是不错的选择。交通工具上吃东西也尽量错峰,大家一起摘下口罩就餐,也会通过呼吸道传播病毒。
专家观点2:人多的景点,勿扎堆
基础的防护必不可少的。戴口罩、少聚集,1-2米的社交距离,可有效减少二次感染的可能性。特别火爆的场所,我们可以少靠近,比如人群拥挤的景点、通风较差的室内公共场所、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等室内外场所。
专家观点3:南北方温差大,常备旅行药箱
冬季南北方的温差比较大,且南方经常会出现阴雨天气,出行一定要携带感冒药、止泻药、止疼药等应急类药品。根据环境增减衣物,减少感冒的发生。
新冠病毒能在常温下存活多久?
近日,美国新闻网刊登一篇文章,对比了新冠病毒不同毒株常温下在塑料表面和人体皮肤表面的存活时间。
受访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主任医师 吴安华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李春辉
从2019年底至今,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在全球大规模流行,且病毒仍在不断变异中。
新冠病毒真实的全病毒三维结构
其中,给全球疫情带来重大变化的有5种变异株,世界卫生组织将它们列为最高级别的“须关切变种”,分别是阿尔法变异株、贝塔变异株、伽马变异株、德尔塔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
不同新冠毒株在常温下存活力如何?一图带你看懂。
数据来源:美国新闻网 Omicron Survives Longer on Plastic, Skin Than Prior Variants; Nose Swabbing Found Best for Rapid Tests
新冠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很“顽强”,因此大家要格外重视消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截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感染科主治医师赵钢德在《瑞金感染·大家谈》栏目中表示,居家消杀的重点,是物体表面的消杀。
一次有效的消毒,必须保证有效浓度和有效时间。
酒精
医用酒精的浓度是75%,其实60%以上的酒精就有效了,但要注意的是,作用时间一定要在30秒以上。
消毒提示:用一小块酒精湿纸巾擦一大块地方属于典型的无效消毒,酒精很快就干了,作用时间不够。
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等)的有效浓度为500~1000毫克/升,需要根据具体标签换算配比。
以84消毒液为例,最方便的配比方法为:找一个容量550毫升的矿泉水瓶,其瓶盖大约是7毫升。两瓶盖的84消毒液和3瓶清水混合,搅拌均匀即可。
消毒提示:用含氯消毒水喷洒物体表面,让它在几分钟内自然干燥,作用时间就够了。含氯消毒剂现用现配,存放不能超过一天。
滴露消毒液
用稀释20~30倍的滴露消毒液作用5~10分钟,同样可以灭活新冠病毒。
消毒提示:有些家庭备有的医用免洗消毒洗手液、碘伏、碘酒,作用30秒以上,也可当作消毒剂来使用。
如果没有以上消毒条件,该如何做好家庭消杀?
暴晒
把需要消毒的物品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至少一个小时,保证每个面都要晒到、晒够时间,也可达到灭活效果。
别隔着玻璃晒,玻璃能挡住一部分紫外线。
通风
放到室外通风处静置,起到“稀释”作用。比如放在室外下风处,通风一天。
肥皂
新冠病毒是亲脂病毒,除了消毒剂,脂溶剂如肥皂里的表面活性剂也可以杀灭它。
用肥皂(普通肥皂即可)洗手,肥皂搓手大于30秒,再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如果是物品消杀,可以用浓肥皂水擦拭或浸泡物体大于3分钟。
高温
用水蒸、煮,或者用热水壶烧水产生的高温蒸汽持续熏,56~75℃持续半个小时,85℃持续20分钟,95℃持续5分钟就能起到消杀效果。
怎样将潜在的病毒“拒之门外”?注意3个重点位置。
1.手接触过的地方(如门把手、开关、扶手等);2.外来物品(如快递外卖、外出穿的外套);3.地面。
针对这3个重点位置,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这样做。
进门先换鞋
中国疾控中心提醒,注意保持鞋底清洁。回家进门后应立即将鞋子脱下来,放在通风性好的门外或玄关处,更换干净的居家鞋子。
有条件、必要时可以用消毒水喷洒、拖地,没有条件可以尝试用洗涤剂清洗,注意做好通风。
区分外出衣物和家居服
外出衣物和家里穿的衣服分开,外出穿的衣服可以放在室外或通风处,暴晒、通风一天。
如果感觉到衣服可能被“污染”,需要对衣服进行消毒处理。
及时处理口罩
可将口罩悬挂在洁净、干燥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如果口罩已经变潮湿或被分泌物玷污,建议最好扔掉。
收取快递戴手套
取快递时最好戴一次性手套,尽量别把外包装带回家。
在室外用消毒水擦拭或者喷洒,或者肥皂水清洗外包装,或者放在室外通风、各个面暴晒一小时以上。
注意玄关处清洁
门把手、开关、扶手等器件表面,可以用消毒剂擦拭,用浓肥皂水清洗,并做好通风工作。
对带回家的手机、钥匙进行消毒,可用医用酒精喷洒,然后用纸巾擦拭。
正确处理食物
对快递及超市买回的冷冻生鲜,做好外包装消毒,可用75%酒精进行擦拭处理,也可以用肥皂清洗。
清洗加工时,准备专门清洗生食品的容器,用流动水进行清洗时防止水花飞溅。
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冷冻冰鲜所用的容器、刀具和案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避免与处理直接入口食物的器具混用。
平常活蹦乱跳的宝宝在接种完疫苗以后一下子蔫儿了,要么又哭又闹、要么不吃不睡、有的甚至发烧。
痛在宝身,疼在爸妈心,每每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就会对着医生来一波灵魂发问:
是不是疫苗有问题?接种疫苗是防病的,这怎么还病了呢?发烧会不会烧坏了脑子?要不要吃点退烧药?
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谈谈接种疫苗后宝宝发烧了,要怎么办呢?
在接种疫苗之后,宝宝一旦出现发烧等不良反应,爸爸妈妈们请先深呼吸并在心里默念 3 遍:「发热不是病,这是宝宝在长大,免疫系统在完善」。
如果还没有冷静下来,就重复以上动作,直到恢复理智为止。
随后,确定一下宝宝的体温:
(1)如果只是单纯发热而无其他症状,并且体温在 38.5℃ 以下,一般不需要采取任何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其他疾病。
(2)热度较高时,可适当服用退热药,或采用物理降温。
(3)但如果出现高热、持续不退或发热之外的其他症状,应高度怀疑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应及时就医,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其实疫苗接种,就是把疫苗制剂接种在宝宝体内,使身体内产生抗体,从而获得特异性免疫,预防疾病的发生。
可以理解为,将病毒「大 Boss」主动引入宝宝体内,来刺激和调动宝宝自身的「守卫」。
有的宝宝打完疫苗,没有反应,就是因为自身的守卫强大,轻而易举将「大 Boss」灭掉了;有的宝宝会发烧,则是因为守卫战斗力比较低,需要搏斗一番才能胜利。
所以说,宝宝接种完疫苗是否发烧,跟他当时的抵抗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带宝宝打疫苗之前,做好检查、确保宝宝身体状况良好也尤为重要。
尤其要确认宝宝是否已经感冒、是否有打喷嚏、咳嗽、明显的精神不是很好、胃口比较差、明显睡不安稳、大便明显不正常等表现。
也可以用手电筒看一下宝宝的喉咙,如果扁桃体有明显的红肿, 那么,要延迟打疫苗。
而宝宝在打完疫苗后,家长也要特别警惕:
(1)不要带孩子去游乐场、商场等人群密集细菌多的地方
(2)不要剧烈运动
(3)不要让宝宝太兴奋或者太伤心
(4)不要给宝宝吃大鱼大肉
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因为担心宝宝打疫苗,有不良反应怕发烧,本该要接种的疫苗迟迟不敢去。
要知道疫苗本身要预防的疾病,一旦中招,那危害是远大于一过性发烧带来的危害!
快接种起来吧!
小王现在还在ICU里躺着,年仅25岁,1周前在球场上挥汗如雨的他可能无法想象,现如今的他会在病床上躺着,身上接满各种仪器,动弹不得,甚至一度徘徊在鬼门关。
一周前,小王跟同学在篮球场上酣畅淋漓地打完球,回到家里开空调、冲澡、喝冷饮、睡觉,几乎一气呵成,第二天出现头痛、乏力、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自恃年轻力壮,以为就是普通感冒,扛两天就过去,也就没当回事儿。
然而,过了3天,乏力、头昏头痛症状依旧没缓解,并且开始感到有些胸闷气短,乏力明显,家里人赶忙带着他到医院,最后小王被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并且病情进展迅速,很快发展为大面积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直接转入ICU,一度出现昏迷,多科室医生全力抢救数次,甚至进行了气管插管。经过几天的全力救治,小王这才恢复意识,生命体征渐趋平稳。
其实,在生活中是不乏像小王这样的人,无论你身体再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都会有过几次感冒的经历,鼻窍与外界直接相通,中医也讲,“肺为娇脏”,尤其是在流感季节,病毒肆意横行,难免不中招。当然,免疫力正常的人一般1周左右便可自愈。
话是这样讲没错,可是现如今社会,压力、焦虑、饮食不当、作息不规律、缺乏运动锻炼,使得很多亚健康状态的人并不能扛过感冒自愈的一周,病情就会进展,甚至继发细菌感染,引起重症肺炎、风湿热、风心病、急性肾炎,或是像本例患者小王一样继发病毒性心肌炎等。所以,感冒了到底要不要治呢?
其实,是否需要治疗,主要还是看个人情况。大部分的感冒是能自愈的,但若因为感冒而引起继发症状,导致的后果就不一定可以痊愈了。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且有加重趋势,如感冒伴高热,尤其是对于小孩子而言,因为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容易引起高热惊厥;伴发或继发链球菌感染,出现皮疹、胸闷心慌、扁桃体见化脓点、血尿、高血压等,不积极治疗可能会继发风湿性性脏病、急性肾炎、风湿热、猩红热等;体温持续飙高、咳嗽明显伴有黄绿痰,可能进展为肺炎;声音嘶哑、呼吸困难,需警惕是否有急性会厌炎,胸闷心慌乏力,注意有无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等。
综上所述,病毒性感冒可以自愈,但小王类似的病例在新闻报道中并不少见,如果大家感觉症状不似一般感冒,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2024年9月4日晚上7点39分,菏泽市的一位年轻患者来到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复诊。他的主诉是感染性炎症,医生建议他严格卧床休息,并在治疗期间不要抽烟饮酒。患者表示在家中经常感到疼痛,尤其是在晚上,卧床更是不舒服。医生解释说,感染控制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恒心。患者也询问了关于换药、抽烟和复查等问题,医生给予了专业的建议和指导。整个过程中,医生展现了其优良的品质,包括专业知识、耐心和细心的态度,以及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患者表示非常满意,对医生的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
合胞病毒是一种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它主要影响儿童,尤其是6个月至2岁的婴儿。合胞病毒最早在1957年被发现,当时美国科学家通过分离和培养方法首次成功地从一名患有严重肺炎的婴儿体内分离出这种病毒。
合胞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污染表面后手部再接触口鼻传播。虽然大多数儿童感染合胞病毒后会自愈,但某些情况下,如免疫系统受损或合并其他病毒感染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合胞病毒感染的最佳方法是接种疫苗。目前市场上有多种针对合胞病毒的疫苗,包括单价和多价疫苗。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与病人近距离接触等,也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2024年9月5日,22时54分55秒,黔东南州的一位年轻男子匆匆地登录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平台。他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和恐惧,手指颤抖着敲击键盘,输入了一个让人心跳加速的标题:“无套肛交后37小时内可以服用HIV阻断药吗?”
在与医生的对话中,男子坦白了自己和HIV阳性伴侣的不安全性行为,并询问是否可以通过服用某种药物来避免感染。医生以专业的态度和语言回应了他的问题,详细解释了HIV阻断治疗的原理和流程,并强调了及时就医的重要性。男子在医生的指导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会立即前往当地的三甲医院进行检测和治疗。
医生不仅提供了科学的建议,还展现了同情心和耐心,给予了男子必要的安慰和支持。整个过程中,医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职业道德和隐私保护意识,赢得了男子的信任和尊重。最终,男子表示感谢并承诺会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和检测。
我还记得那天,手心冒汗,心跳加速,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了。新冠自测阳性,我的脑海里一片混乱。应该去医院吗?但是我不想被人知道,也不想面对陌生的医生和护士。于是,我决定尝试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
我在京东健康上搜索了“早泄医院会开什么药”,结果却是一堆与新冠相关的信息。无奈之下,我只能选择与一位医生进行在线咨询。
“医生,请您帮我开具处方或用药建议。”我紧张地打字,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恐惧。
医生很快回复了我,给了我两个链接,都是新冠相关的药品。我感到非常失望和无助,为什么我的问题总是被误解?
但是我并没有放弃,继续向医生解释我的实际情况。最终,医生明白了我的需求,并告诉我需要去实体医院就诊,不能在网上开药。
我感谢医生的耐心和专业,虽然结果并不是我想要的,但至少我知道了正确的方向。
几天后,我去了邯郸市的一家医院,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药物,并教我一些调理方法。现在,我已经恢复了健康,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乐趣。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互联网医院和线上问诊虽然方便,但并不能完全替代实体医院的服务。对于一些复杂的疾病,还是需要去医院面对面地与医生交流,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网络上搜索健康相关信息时,需要更加精准和谨慎,避免被误导或误解。
在今天早上,我因为身体不适而选择了线上问诊。我向医生描述了我的症状,他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情况,并建议我去镇级医院进行输液治疗。我有些担心效果不好,因为我之前在农村的小诊所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医生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和输液,我对此感到满意。
医生还提醒我需要注意一些事项,比如确保有监护人陪同6岁以下儿童进行治疗,以及不得开具特殊管理药品的处方。他还赠送了追问包,让我在服务结束后可以继续提问。我对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沟通感到非常满意,我会按照他的建议进行治疗。
通过线上问诊,我感受到了医生的专业素养和关怀,让我对治疗的效果充满信心。
那天晚上,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坐在了电脑前,心中充满了对健康的担忧。我是一位居住在河北沧州的普通居民,近期身体出现了一些不适,由于工作繁忙,实在难以抽出时间去线下医院就诊。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尝试了线上问诊服务。
与一位来自感染内科的医生进行了沟通,他首先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然后耐心地为我分析,让我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尽管医生不能直接面对面观察,但他的专业素养和沟通能力让我感到非常放心。
医生为我开具了处方,但遗憾的是,我未能及时抢到药。幸运的是,医生非常贴心,告诉我可以重新开药,并提醒我在规定时间前要求开药。当我再次询问药品详情时,医生耐心地为我解答,让我对用药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在整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医生的敬业精神和关爱。他不仅关注我的病情,还关心我的生活琐事,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虽然只是线上交流,但我却感受到了医生的热情和真诚。
如今,我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控制,生活也恢复了正常。回顾这段经历,我深感线上问诊的便利性和高效性。它不仅节省了我的时间,还让我得到了专业、贴心的医疗服务。
2024年9月5日,19时01分,虹口区的一位患者在京东上门检测后被告知肺炎链球菌阳性。患者主诉发烧、喉咙咽刀片、浑身难受,并在上午呕吐一次。通过与一位专业的医疗人员的在线交流,患者得到了详细的指导和建议。医生首先询问了患者的症状和体温情况,了解到患者的体温已经升至39.7°C。医生建议患者立即服用日夜百服宁和头孢克肟,并在两天内观察症状的变化。如果症状没有改善,医生强烈建议患者去医院化验血常规。医生还提醒患者多喝水、休息,并监测体温。患者表示感谢并表示会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整个交流过程中,医生展现了专业、耐心和细心的品质,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2024年9月5日,23:39分,哈尔滨市的一位患者匿名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与一位资深医生进行了在线问诊。患者表示自己有乙肝,并且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正常。医生在了解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后,建议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确定乙肝的传染性和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患者对此表示担忧,问道:“这个严重吗?”医生耐心解释说:“肝功正常并不代表乙肝已经被完全控制,需要进一步检查。”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医生详细介绍了乙肝的检查项目和随诊的重要性。患者也逐渐放下心中的疑虑,表示理解并感谢医生的建议。最终,医生建议患者进行乙肝DNA病毒定量、甲胎蛋白、肝胆脾彩超等检查,并强调了每三个月随诊复查的必要性。患者表示会按照医生的建议去做,并在评价中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位医生展现了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优良的沟通技巧。他的耐心和细心让患者感到被关心和支持,成功地帮助患者解决了问题。同时,这也体现了京东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即使在深夜,患者也能得到及时、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服务。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它会引起儿童和老年人的呼吸道感染。关于其是否为RNA病毒,答案是肯定的。
RSV属于副黏病毒科,这个科的成员都是RNA病毒。RSV有两个主要亚型,即A型和B型,它们在基因组结构上有所不同。尽管如此,它们都属于RNA病毒。
RSV感染通常发生在冬季,特别是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这种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会释放出含有病毒的飞沫。其他人吸入这些飞沫后,就可能被感染。
RSV感染的症状包括流鼻涕、咳嗽、发热和呼吸急促等。对于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如婴儿和老年人,RSV感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RSV感染的最佳方法是接种疫苗。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RSV的特定疫苗。因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经常洗手,避免接触已知感染者,以及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这些都是减少感染风险的有效措施。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它主要影响儿童和老年人,尤其是那些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RSV感染通常引起上呼吸道疾病,如鼻塞、流涕和咳嗽,但有时也可能导致严重的下呼吸道疾病,如肺炎。
RSV是全球最常见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原因之一,每年在全球范围内造成数百万人感染。尽管疫苗研究正在进行中,但目前还没有针对RSV的特定疫苗。预防措施包括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经常洗手,以及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对于已经感染RSV的患者,治疗主要是支持性的,包括控制症状和防止并发症。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