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如何从症状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呢?

如何从症状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呢?
发表人:京东健康

作者 | 儿科医生刘华

文章首发于 | 儿科医生孔令凯

 

导读:

 

这个问题是很多家长想知道的,所以请刘华医生写了这篇文章,大家去看吧。

 

一位很有“野心”的妈妈提问:“如何从症状区分孩子的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其实这个问题是儿科医生临床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虽然这些工作是医生的活儿,但是如果家长了解到更多这方面的知识,可能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焦虑,这也是我们进行科普的目的。

 

我曾在微博中,零零碎碎的进行过科普。今天就好好总结一下。

 

一 基本问题

 

判断发热孩子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先回答几个基本问题:

 

1.孩子是大于3个月,还是小于3个月?

 

3月龄以下的儿童需要重视,对于3月龄以下的孩子无论其他症状,需要考虑细菌感染的可能,当其他全面检查还没有确定之前,对于所有新生儿,90天内菌血症高风险的孩子,需要经验性使用抗生素。

 

而且年龄越小,出现严重细菌感染的风险越大,越需要全面的评估包括进行腰穿,来判断是否存在颅内的感染。

 

2.孩子精神状态好不好?

 

精神状态好不好是判断孩子是否存在潜在严重细菌感染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观察。

 

3.是否接种了肺炎疫苗和Hib疫苗的?

 

儿童严重的细菌感染主要的细菌为肺炎链球菌和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所以这两种疫苗程序的完全免疫接种对于儿童判断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很重要。

 

所谓完全免疫接种是指儿童接受了3剂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7或PCV13)的基础针和强化免疫接种、至少2剂Hib疫苗,并且仍在按计划继续接种。

 

有专家认为,肺炎疫苗至少接种2剂,就能达到提供充分保护。

 

肺炎疫苗和Hib疫苗虽然不是我们国家的一类疫苗,但是其作用并不亚于一类疫苗。如果有条件,所有孩子都应该接种上。

 

 

4.是否有细菌感染高危的特殊病史?

 

例如存在反复尿路感染的病史,是否有免疫力缺陷病史,是否使用全身免疫抑制剂如化疗药等,这些需要充分考虑,如果有需要医生进一步排除。

 

二 医生如何通过经验症状判断?

 

医生通过问诊获得了以上基本问题时,如果都是阴性的答案(即大于3个月的孩子,精神状态好,疫苗接种完全,无复杂的病史),很多儿科医生在听完了家长介绍病情,看到孩子第一眼就可能有一个初步判断,孩子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这个判断其实家长也可以掌握:

 

第一,从流行病来看,大约90%急性发热的儿童,属于病毒感染,这就让你的判断正确率会高出很多,也就是在孩子大多数发热的时候,考虑病毒感染,你的准确率达到90%。

 

第二, 在10%的细菌感染中,我们可以粗略的通过孩子的发热病程来判断,对于儿童细菌感染的病程一般不用抗生素的话,病程一般会逐渐加重,而病毒感染一般在孩子48-72小时的高热后,发热间隔逐渐拉长(注意判断好转是每次热峰之间的时间,而不是每次发热的高度)。

 

如果超过3天体温仍没有好转趋势,这个时候应该去医院让医生进行评估,进行相关检查(例如血常规等)。

 

第三,可以关注一些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特异性的体征。

 

以下情况需要考虑细菌感染,例如,如果出现耳朵疼需要关注中耳炎,如果出现嗓子化脓嗓子疼,尤其是大孩子要排除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但是大家注意哦,好多病毒感染也会出现扁桃体白色或黄色分泌物。

 

如果以前出现过尿路感染的小于2岁的小婴儿,出现高热,需要筛查一下尿常规判断一下尿路感染可能。

 

如果出现脓血便同时发热,需要注意细菌性肠炎可能。

 

大龄儿童发热同时伴有嗓子疼他和出疹子,需要注意猩红热。

 

关于疾病特征和诊断,大家可以看文章:幼儿急疹、风疹、麻疹、猩红热、水痘、荨麻疹、热疹、湿疹等等,皮疹都是什么样子?怎么治疗和护理?

 

如果持续高热,同时精神状态很差,需要及时到医院排除细菌感染可能。

 

病毒感染的一些特异性症状,比如流鼻涕症状,比如喘息症状,还有嗓子里疱疹,还有就是喉炎的症状,都属于病毒感染相对特异性症状。

 

所以,很多情况儿童发热并不需要太担心。保持耐心,观察体温变化即可。

 

三 如何通过血常规判断细菌感染?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对于不同年龄的正常值是不一样的,所以看血常规应该根据不同年龄来判断。

 

对于三个月以内的小婴儿,血常规中白细胞对于细菌感染阳性预测值并不高,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白细胞,需要很小心解读。

 

美国一些权威医疗机构通过大量的临床回顾性分析,做了一些判断标准,如下图。

 

图来自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 20th Edition

 

对于3月以内的精神好的小婴儿,以上这些美国著名的几个儿童医院给出的依据临床化验判断婴儿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风险的指南。

 

这也是根据大量的回顾性分析得出来的结果,从这些指南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般血常规中轻度的白细胞增高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小。

 

通常当白细胞>15000才需要结合临床注意判断细菌感染可能。(当然也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判断依据最重要的还是症状。)

 

但是对于3个月以内的小婴幼儿,如果精神状态不好(发热伴嗜睡,活动较往常明显减少,吃奶差等情况),这些临床表现比化验检查更重要的临床意义,往往提示孩子存在严重的细菌感染可能。所以判断细菌感染,孩子的症状表现的判断要比化验检查更重要。

 

 

而对于3个月以上的婴幼儿,美国儿科学会在1993年发表的一个共识认为:

 

如果孩子没有全身毒症状(退热后表现精神好),而且体温在39℃以下(肛温或耳温),提示可能病毒感染,孩子不需要任何的诊断检查。

 

如果孩子体温持续超过39℃,需要进一步确认孩子的疫苗接种状况,病情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查体症状。

 

对于既往健康的孩子, 如果接种过肺炎疫苗和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存在明显的病毒感染症状时(流鼻涕喘息,疱疹性咽峡炎等),出现严重细菌感染的可能性不到1%,

 

所有女孩,所有小于6个月的男孩,或者小于2岁没有行包皮环切的男孩,以及此前存在尿路感染病史的患儿,需要进一步查是否存在尿路感染。

 

对于3个月以上的孩子,持续高热,血常规如果>15000/mm³,或者<5000/mm³应注意可能存在的细菌感染,密切随访(通常48小时后如果仍高热,需要重新评估)。或者查血培养同时经验性使用抗生素。

 

四 C反应蛋白升高,就是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生素?

 

NO!

 

CRP被认为是细菌感染的一个很好的指标,那是不是CRP身高就等于细菌感染?就需要用抗生素么?

 

当然不是。

 

病毒感染CRP也有可能升高,还有一些非感染性疾病CRP也可以升高。

 

毫无疑问,细菌感染时,常常会引起CRP的显著升高,但需要明白它并不是细菌感染的专利,尤其CRP轻度升高时,其对于病毒感染的特异性就非常低。

 

当孩子生病时,化验检查知识辅助临床诊断的一个工具,最重要的信息来源还是临床症状所指示,比如存在明显的卡他症状(流鼻涕,鼻堵症状)而且孩子精神状态很好时,那么更可能是病毒感染。

 

例如,以下就是一篇研究CRP在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的文献,CRP在几种病毒感染患者中的变化趋势。第一张前3种分别为甲流,乙流,鼻病毒感染时CRP病程中的变化。

 

 

该研究的结论是,在感染中,CRP值中度升高(10-60 mg/L)是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表现,尤其是在流感当中,发病2~4天达高峰。当疾病持续时间少于7天时,CRP值的适度升高不能支持细菌感染的诊断。

 

所以CRP<60mg/L,更需要根据孩子的临床表现来判断病情,而不是简单的将白细胞升高,CRP升高直接与细菌感染划等号。

 

五肺炎=细菌感染?就一定要用抗生素?

 

NO !

 

如果一个孩子发现存在肺炎(感染部位的诊断),在儿科医生面前就会出现一道选择题(感染病原的诊断):

 

这个孩子是 A. 病毒感染,B. 细菌感染,还是 C. 支原体感染

 

只有正确的回答好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够给出正确的治疗。

 

2015年发表在新英格拉杂志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大一项研究的结果,给我们判断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依据。

 

 

这个结果告诉我们,儿童肺炎的病原中,只有4%的是链球菌(在肺炎疫苗的普及的人群里,可能还会更低),8%的是支原体肺炎。在所有检测到病原的儿童中,73%属于病毒感染,15%为细菌和支原体等感染,这些细菌感染中,大龄儿童所感染的肺炎支原体占主要部分.

 

而且5岁以上的大龄儿童肺炎支原体比率19%,支原体感染发生率最高在10-17岁,占该人群感染的23%,而小于5岁的婴幼儿中相对少,支原体感染只有约占3%.

 

儿童非病毒感染中,除了支原体感染,其中主要病原为链球菌感染,而接种了肺炎疫苗的婴幼儿童中,发生细菌感染的比率还会更加低。

 

在2岁以内的肺炎的病原分析中,细菌感染(支原体+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葡)的比率只有7%;2-4岁的肺炎患儿中,检测到细菌感染的也只有11%。所以,婴幼儿童患肺炎的话,大约90%甚至以上。

 

大多数病毒感染都没有特效药治疗,除了流感的早期有抗病毒治疗。我们能做的只是对症治疗。

 

也就是说,对于儿童肺炎判断细菌or病毒感染?是一道完全不知道的选择题,你瞎蒙[病毒感染],你也有90%的准确率。

 

另外,如果在小婴幼儿这个年龄段,同时又有一些病毒感染的特异性症状,比如大量流鼻涕,喘息的毛细支气管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等。

 

这简直就是送分题啊。果断病毒感染,你还用去做什么血常规么?还需要头孢,红霉素,抗病毒药都用上么?

 

所以,儿童肺炎,不要针对感染部位去治疗,我们治疗在乎的是什么病原感染。也不要看到是肺炎,不吃点抗生素心里就不踏实。

 

病毒是儿童最常见的病原,不管是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还是病毒引起的肺炎,治疗原则都是一样的,只对症治疗(只有流感病毒有抗病毒药)。

 

对症退热,保证足够的液体,休息治疗。针对存在气道高反应者,可以相应雾化治疗减轻咳嗽症状。

 

六 临床诊疗指南

 

最后看两个来自于经典文献中的,儿童发热的诊疗指南

 

 1.《尼尔森儿科学》是最完整、最权威的经典教科书:

 

 

2.来自于美国全科医生协会指南:Evaluation of Fever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参考文献 

[1]Nelson Textbook of Pediatrics - 20th Edition | Fever Without a Focus,Chapter 177

[2]uptodate | Fever without a source in children 3 to 36 months of ag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 Febrile infant (younger than 90 days of age): Outpatient evaluation

[3]Seema J, et al.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Requiring Hospitalization among U.S. Children. N Engl J Med 2015; 372:835-845

[4]Hasse M, et al. The course of C-reactive protein response in untreated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Br J Gen Pract. 2004 Sep 1; 54(506): 653–658.

[5]Jenniferl L.H et al. Evaluation of Fever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m Fam Physician. 2013 Feb 15;87(4):254-260.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2月20日,网传北京市西城区外国语附小某班级因发热学生较多,由线下转为居家线上教学4天,经媒体记者核实,该消息属实,学生发热原因为甲流。京东健康邀请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白澎,为我们答疑解惑:

     

    甲流感染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两者均属感冒,只是感染的病原体不同

     

    最近高感染率的甲流与普通感冒均属于感冒,区别在于病原体的不同,治疗手段也存在着差异。甲流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就比较复杂了,可能涉及鼻病毒、腺病毒、细菌等等。

     

    甲流和普通感冒的临床症状也不全一样

     

    从临床症状上来看,有相似之处,比如:发烧、咳嗽、咽痛等。但两者也存在细微差别,甲流多会引起高热(一般可能烧到39℃-40℃),全身症状也很重,可能还会伴有头痛、全身明显肌肉酸疼,还可能合并一些并发症,像肺炎,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甚至会危及生命;而普通感冒大部分会出现低热,伴随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甲流的传染性比普通感冒更强些,人群扩散能力更大,这也解释了近期甲流大规模流行的现象。

     

    对症治疗,是甲流和普通流感的共性

     

    甲流和普通感冒,均是需要通过对症来完成治疗的。其中,甲流需要使用抗病毒的药品,如:磷酸奥司他韦(别名:达菲);而普通感冒,则不需要使用特殊抗病毒的药物。

     

    哪些人是甲流易感人群?

     

    免疫力低下或缺乏的人群更易感

     

    甲流的易感人群和新冠易感人群非常相似。像老人(特别是平时合并慢性疾病者)、儿童等,免疫功能也比较弱,特别容易感染甲流病毒,另外孕产妇也易感。自身免疫缺乏,指的是罹患艾滋病、长期使用激素的患者,也很难防止甲流的“侵犯”。

     

    近期如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该怎么办?甲流会流行多久?

     

    低热可以居家治疗,高热要高度重视

     

    如果只是单纯的低烧、低热、嗓子不舒服、流鼻涕,不一定非要去医院就诊,在家自服感冒药即可缓解症状,如感冒冲剂、连花清瘟。但体温超过38.5℃以上,且全身症状比较严重的,周身酸疼、头疼难忍的时候,还是要及时医院就诊,发热门诊是首选,可以先做些病原学检查,如是甲流感染,尽快使用上达菲等抗病毒药品是最好的。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比如鼻窦炎、肺炎、支气管炎等,3-5天症状不好转甚至加重,建议不论是甲流还是普通感冒,都要快速去医院就诊。

     

    甲流大约会流行1个月

     

    历史医学文献的研究上,的确没有明确指出甲流的流行有个时间范围。但据我的临床经验,并综合流行的地域、人群的特点及季节等因素来看,一般甲流易在冬春季节发生,大约的流行时间会在1个月左右。

  • 作者:吕志超 副主任医师 唐山市中医医院 中医呼吸科

    又到了秋冬季节了,突如其来的冷空气往往让人防不胜防,继而容易引发人们感冒。当人们感冒时第一时间可能都会自己去买感冒药吃,但是其实感冒也是有分两种,一种是流行性感冒,一种是病毒性感冒。知道自己得的是流行性感冒还是病毒性感冒,才好“对症下药”。

    流行性感冒:

    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传染性,靠飞沫传播,主要表现为表现为怕冷、体热、头痛、全身酸痛、疲弱乏力等症状。流行性感冒一般为3~4天后会自行痊愈。但婴幼儿、老年人、有心肺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会并发肺炎,预后较差。

    治疗:得了流行性感冒后一般要进行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宜卧床休息,多饮水,吃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保持清洁,补充维生素,预防并发症。若是有发热、头痛者应予对症治疗;但不宜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热药,尤其是16岁以下患者,因为该药可能与Reye综合征的发生有关。高热、食欲不振、呕吐者应予以静脉补液。

    病毒性感冒:

    又称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疾病,也具有传染性。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主要症状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全身症状有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

    治疗:多休息、多饮水、可以戴口罩进行呼吸道隔离,还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服用感冒中成药,比如一些感冒冲剂,退热药。虽然对症用药可以缩短病程,减轻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全身酸痛等症。但因为病毒性感冒具有自限性,一般5至7天内会自愈,所以最重要的是护要理好,监测体温,防止热惊,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注意病情的转归,合并症的发生。

    看完这些相信大家对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感冒的区别也有深刻的认识了,这样在大家以后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就不会盲目用药导致病情被耽误。

  • 近期,诺如病毒在很多幼儿园暴发!引起了家长的恐慌!目前尚无可以注射的疫苗,本期一起探讨一下关于诺如病毒治疗与预防的种种问题,给家长朋友吃一颗定心丸!

     

    诺如病毒的来龙去脉


    诺如病毒,是引起儿童和成人感染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这种病毒暴发于冬季早春的冷季,全年均可感染,以肠道传播为主,患者大多是食用了受诺如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

     

    引起小儿腹泻的病毒主要是轮状病毒,还包括ECHO病毒、柯萨奇病毒等。与其他病毒性肠炎相似,都起病突然,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这种病毒不但感染儿童,成人也不会幸免!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较多。

     

    治疗


    小编查了一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网站,并没有发现有针对诺如病毒的疫苗上市,诺如病毒极容易变异,哪怕你已感染过,下一个感染季,你依然没有豁免权,因为病毒变异了,你的免疫系统依然没有针对新型变异病毒的抗体!

     

    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也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病毒类的感染使用抗生素都是无效的!不过这种病毒可以自愈,也不必太过于担心!

     

    由于腹泻、呕吐以及饮食减少,这种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胃肠炎造成的危害主要是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临床治疗上,以利用第三代口服补液盐防止和治疗脱水。并选择吸附剂(蒙脱石散)和益生菌(布拉氏酵母菌、乳酸杆菌等)辅助止泻。

     

    如果发烧,就退烧,如果腹泻,就止泻。病程一般为2~3天,恢复后无后遗症。

     

     

    一旦出现以下症状,需要送往医院就诊。


    1、儿童进食苦难,特别是不会说话的婴儿,数小时不吃不喝。

     

    2、剧烈腹痛,宝宝嚎啕大哭,身体成蜷缩状。

     

    3、大便出现较多粘液或者大便中有血。

     

    4、出现明显脱水的表现:体重丢失超过5%,口唇、皮肤明显干燥伴有口渴;哭时无泪;眼窝凹陷;6-8小时没有解尿。

     

    感染期间的饮食护理


    这个问题很重要,儿童发病一般呕吐为主,如果非剧烈呕吐,还是可以正常进食,母乳喂养的婴儿也不必断奶。

     

    要提醒的是,市面上的各种运动饮料和功能饮料并不适合给急性胃肠炎宝宝作为口服补液使用。

     

    高脂肪食物、高糖的食物在患病期间也要尽量少吃!

     

    预防


    饭前便后洗手,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不吃变质食物,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

     

    不和感染者密切接触,家中病患需要分餐,生病的家长更不能亲吻孩子,不要将呕吐、腹泻的孩子送往学校也是防止疾病传播的有效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荨麻疹最显著的一个表现就是痒,并且是越挠越痒,越挠越大,颜色一般是红的或者是白的,或大或小,形状也是因人而异一般都不一样。而引起荨麻疹的原因,有很多还不是特别明确很复杂,可以确定的有几点,一种是过敏,可能是食物可能是药物等等,一种是精神因素,还有一种是遗传因素。

      
    在医院我们经常可以见到病人患病,是由于食物的过敏和受凉引起荨麻疹,这也是两个最常见的病因了,如鸡蛋、鱼肉、海鲜、豆腐、芒果等,病变的严重程度与接触了多少过敏源有关,病变的部位也是不同人部位不同,有的是嘴巴周围,有的腿部内侧等等,一直挠一直挠则会让风团遍布全身了。

     

     

    对于荨麻疹的治疗,能够明确找到原因的就是尽量不要再去靠近触碰过敏源,同时要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尤其是对冷空气过敏的人,增强自身抵抗力可以减少发病率;没有找到明显原因的,需要通过药物来治疗,如抗组胺类、糖皮质激素类等等。患者通过锻炼等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不再接触过敏源,大多是可以治愈的,但是容易复发,毕竟接触过敏源还是会再次发生荨麻疹。

      
    相对于荨麻疹这种局部的水肿反应,真菌感染这种感染类疾病就没有那么容易治疗了。真菌感染表现出来的症状很复杂,它的分类较多,分为浅表的、皮肤上的、皮下的、系统性的,而每种分类表现在不同的人体部位上,又会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常见的皮肤性真菌感染疾病,发生在脚上叫做足癣,发生在手上叫做手癣,发生在头部为头癣,发生在大腿上叫做股癣等等。

     

     

    相对于荨麻疹根据过敏的物体治疗的不同,真菌感染则是根据不同部位和不同的菌类来治疗。浅表部的感染比较好治疗,一般选用药物治疗即可,预后也还不错。深部的感染则情况比较繁杂,若没有形成感染的病灶还好说,一旦有了感染的病灶,可能需要选择手术治疗。

     

    对于荨麻疹和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注意事项倒是差不多,饮食方面当然就是发的食品不能碰,如辣的、羊肉、香菜等等,多吃蔬果;穿着方面应注意衣物要宽松和干净,勤换勤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感冒是非常常见的疾病,很多人每年可能都要感冒几次,流鼻涕是比较多见的一种症状,不过有的人流清鼻涕,有的人硫黄鼻涕,鼻涕的颜色不一样,那么代表病情不同,是病毒还是细菌,可以先自行判断下,不过要明确的话,还最好是去医院,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感冒流鼻涕太常见了,清鼻涕、黄鼻涕都有,黄鼻涕是病毒还是细菌呢?很多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从流鼻涕的情况上,可以发现一些问题,往往清鼻涕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黄鼻涕是细菌感染,不过到医院做相关的检查,才能更为明确,并接受不同的方法来治疗。

    白色的清鼻涕是鼻子里自身产的粘液,病毒是无色的,所以感冒流清鼻涕的话,通常是病毒感染造成的。细菌死掉之后,是黄色的,而流出的鼻涕如果是黄色的,那么说明感冒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抽血化验的话,通常病毒性感冒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常会升高,而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细菌性感冒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常会升高。这是二者在抽血化验方面的不同。

    病毒感染引起感染,引起的病毒比较多,常见的有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等,而细菌引起的感冒病原体是细菌,常见的有肺炎双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多种。临床上病人流鼻涕的颜色不同,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表现,还需要积极去判定。

    另外病毒性感冒起病快,打喷嚏,咳嗽,发热等多见,而细菌性感冒散发性多,起病可快也可慢,流脓鼻涕,咽喉痛,常伴有发烧,高烧不退等。

    病毒感冒的时间大约为一周,如果不严重可多休息,多喝水等控制,但也需引起重视。细菌性感冒的病程长短不一,有时候需要服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很多时候,病毒感冒更多见,而细菌感冒则要少一些,还有是病毒合并细菌感染而引起的,治疗更需听从专业医生的。感冒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感冒继发的一些疾病,特别是肺炎、中耳炎等对病人的伤害很大,所以也必须早的积极干预控制。

  • 作者:陈新灿

    在生活中提到艾滋病和梅毒,相比大家的反应都是谈之色变。因为这两种病都具有传染性,与不健康的性生活有关系,所以患了这两种病的人,更是经常受到歧视。那么大家真的要知道什么是梅毒?什么是艾滋病吗?今天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艾滋病和梅毒,看看二者有哪些区别!

    患艾滋病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身体受到HIV病毒的感染。而梅毒患者得病的原因,是身体受到梅毒螺旋体感染造成的。这两种病都是由传染源导致的。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大致分为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感染三种方式,如果只从传染途径来看,梅毒的传播方式和艾滋病是一样的。例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母乳等。

    艾滋病属于免疫系统疾病,HIV病毒并不会直接对人体造成损伤,而是不断入侵人的免疫系统,使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完全失效,人体在失去免疫系统的保护后,就很容易被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从而导致各器官、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淋巴系统等衰竭,最终死亡。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会有平均6-8年的潜伏期,在感染初期,身体也不会表现出症状,而且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无药物可以治疗艾滋病。

    梅毒是性传播疾病,患者在感染的前1-2年内传染性极强,随着病期的延长,传染性呈下降趋势,感染四年以上患者基本无传染性。感染梅毒后,生殖器周围会出现小红斑,接着腹股沟也会出现斑点,淋巴结会肿大,但无痛感。然后皮肤开始瘙痒,皮肤黏膜出现脓疱、溃疡,会扩散全身,严重梅毒会引发神经系统、心脏系统发生病变,也有致死的风险。

    上面着重写了艾滋病和梅毒存在的区别,而在生活中,艾滋病和梅毒大多是通过性传播的,所以做有保护的性行为和去正规机构献血都是可以避免感染艾滋病和梅毒的。一旦发现自己有感染的可能,要尽快就医,及时阻断这类疾病的传播。

  • 艾滋病与湿疹虽然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但是,二者在症状上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的,比如艾滋病患者与湿疹患者都会出现红斑的症状表现,如果对这两种疾病的特征表现完全不了解的话,那么就极易出现误诊的情况,如何正确鉴别艾滋病与湿疹这两种疾病呢?二者的特征分别是什么呢?带着这两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下面的文章。

    我们大家都知道,艾滋病是一种治愈难度非常大的疾病,目前尚没有完全治愈的案例,换句话说也就是,目前为止,艾滋病仍为一种不治之症。然而,与艾滋病这种疾病相比,湿疹的治疗难度还是非常小的。如果治疗得当的话,湿疹患者数天之后即可康复。

    艾滋病与湿疹这两种疾病虽然都会出现红斑,但是,二者的致病因素却完全不同,艾滋病的致病因素是艾滋病病毒,该病毒可以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最终使人体丧失免疫力。而湿疹常为内外因相互作用结果。常见的引起湿疹的原因有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精神紧张、失眠、过度疲劳等内因以及生活环境、气候变化、食物等因素。

    艾滋病的早期症状是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等,而后会出现类似湿疹的症状,比如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疱、淤血斑等皮损症状。后期会出现持续性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而湿疹患者的症状不会呈现阶段性的变化。

    通过上面的文章,相信大家对艾滋病与湿疹这两种疾病都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二者的相同之处就是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疹、红斑与皮损。湿疹的皮损会随着时间向周围弥漫,而且界限不是十分清楚,除此之外,还有渗出的迹象。艾滋病患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会急剧恶化,出现一系列非常严重的并发症。

  •  

    据最新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季节性病毒呈上升趋势发展,「甲流」、「诺如」病毒感染已经进入高发期,不少学生中招感染……

     

    在细菌及病毒种类繁多的春季,气温多变使得人体免疫力下降,面对「甲流」、「诺如」两大病毒,我们要如何预防它们的侵害呢?

     

    这两份防治指南请收好↓

     

    「甲流」防治指南

     

     

    「诺如病毒胃肠炎」防治指南

     

     

  • 梅毒这种性病最大的不同是在不同的患病时它的诊断方法是不同的,为了有着合理的治疗效果,诊断结果可以了解到病情,这样就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让疗效更加的显着,患者也就可以更快的康复,早日恢复健康,减少危害了,那梅毒怎么进行诊断呢?不同的时期诊断方法自然是不同的,专家将会作出介绍。
    分期诊断标准:


    1、一期梅毒。


    (1)病史:有感染史,潜伏期一般为2~3周。

     


    (2)实验室检查:①暗视野显微镜检查:皮肤粘膜损害或淋巴结穿刺液可查见梅毒螺旋体。②梅毒血清学试验: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如感染不足2~3周,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可为阴性。应于感染4周后复查。


    2、二期梅毒。


    (1)病史:有感染史,可有一期梅毒史,病期2年以内。


    (2)实验室检查:①暗视野显微镜检查:二期皮疹尤其扁平湿疣、湿丘疹及粘膜斑,易查见梅毒螺旋体。②梅毒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为强阳性。


    3、三期梅毒(晚期梅毒)。


    (1)病史:有感染史,可有一期或二期梅毒史。病期2年以上。

     


    (2)实验室检查:①梅毒血清学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大多阳性,亦可阴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为阳性。②组织病理检查:有三期梅毒的组织病理变化(见附录C)。③脑脊液检查:神经梅毒:淋巴细胞≥10×106L,蛋白量50MGDL,VDRL试验阳性。


    以上介绍了一期梅毒到三期梅毒的诊断上的标准介绍,对梅毒这种性病来说,就应该在早期发现之后进行治疗,梅毒的病情是越早治疗越好的,这样的治愈难度小,容易治愈。生活之中应该关注身边所发生的不同变化,不能让病毒混入个人生活,这样就会容易感染梅毒,影响正常的作息规律,患病就会有着很大的危害存在。

  • 我们知道梅毒是一种对自身伤害很大的性疾病,患者在身体上出现症状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就医,早治疗,早康复。然而我们同时也知道,有些疾病通常在症状上非常相似,从而导致了自身判断失误。像梅毒就与玫瑰糠疹有着相似的地方。下面随着专家来向我们介绍玫瑰糠疹与梅毒的区别。

     


    玫瑰糠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主要是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大小不等,数目不定玫瑰色斑片,其上有糖状鳞屑,自觉瘙痒,有自限性,本病春秋季节好发,多见于青少年。具体表现为出现一些直径1~3cm大小的玫瑰色淡红斑,有细薄的鳞屑,被称为前驱斑。少数病人的皮损仅限于头颈部或四肢部位发生。本病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4~8周,但也有数月不愈者,自愈或痊愈后一般不复发。


    再来看看梅毒的症状,梅毒多是由于自身的不洁生活被梅毒螺旋体感染后未经治疗,6周~3月左右梅毒螺旋体繁殖,经血液传播到全身导致的可见的皮疹。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疼不痒,有特征性的掌跖铜红色斑疹、领圈样鳞屑,外阴肛周扁平湿疣等,更多患者表现为不典型的躯干斑疹样、丘疹样、脓疱性梅毒疹,或者唇、口腔粘膜损害,甚至弥漫性脱发。

     


    从各自的症状特点上来说,梅毒的皮疹通常是分布在躯干、腰部等而玫瑰糠疹多出现在胸部、上肢。梅毒无先驱斑或母斑,而玫瑰糠疹有。梅毒皮疹如指甲大小,圆形玫瑰色红斑,表面光滑无鳞屑,不痒,而玫瑰糠疹的皮疹出现母斑后继续发斑,椭圆淡红斑,表面糠状鳞屑,并且会有瘙痒的表现。梅毒损害,头部虫蚀状脱发,口腔、推头年末疹,而玫瑰糠疹没有头部及粘膜疹,手足部位也少出现。梅毒会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及血清检查阳性,而玫瑰糠疹没有。


    要提醒的一点是,因为这梅毒疾病与玫瑰糠疹的病症非常的相似,如果自己出现了什么不懂的问题,或有任何疑问应该及时就医。同时,文章只是简单的描述了两种病症的一些不同点,无法概括到全部方面,若是有疑问,最好及时咨询专家。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