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秋季巧养生,从早晨的一碗好粥开始

秋季巧养生,从早晨的一碗好粥开始
发表人:京东健康

秋季的到来,让人们燥热的情绪逐渐平静,但也会随之而来新的问题。气温开始下降,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此时人体内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所以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人体在经过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所以秋季里还应注意防凉。

 

立秋后早晨喝碗粥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养生方式,既可泻秋凉,又能防秋燥,不如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适合秋季养生又美味的好粥吧。

 

 

1、小米粥

 

说到秋季的养生粥,不得不提小米粥。小米粥素有“黄金粥”之美称,由于小米不需精制,保存了许多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维生素B1是大米的好几倍,无机盐含量也高于大米。小米粥具有滋阴养血,和胃安眠等功效,特别适合秋季养生。在熬煮小米粥的时候,加入少许白米或糯米,玉米渣,红薯,南瓜,山药等同煮,不但可以增加营养,还可以改善小米粥粗糙的口感,使粥更加浓稠绵滑。

 

取小米一杯,玉米渣半杯,红薯一根。将小米和玉米渣略为淘洗后,加清水大火煮沸后,转中小火。红薯去皮洗净切成小块,加入煮开的小米粥里。等小米和红薯都熬至软绵顺滑即可熄火、食用。

 

2、菊花粥

 

菊花60克、米100克。先将菊花煎汤,再同米煮成粥。具有散风热、清时火、明目等功效,对秋季风热型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心血管疾病也有很好防治作用。

 

 

3、百合银耳粥

 

鲜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将百合洗净切碎,银耳用温水发开后,洗净切碎,与大米同煮为粥。百合,味甘性微寒,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非常适合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4、红薯粳米粥

 

选两块红薯和适量的粳米,将红薯洗净、去皮,切成菱形,粳米洗净后放入锅中加水熬煮,最后放入块状的红薯熬熟即可。红薯性味甘平,具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的功效。而与粳米熬成的粥有健脾养胃、益气通乳、润肺通便的功效,秋季常食此粥,还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皮下脂肪,起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5、梨粥

 

取两三个梨,洗净后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成粥。梨,味甘酸性凉,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气,两者同煮为粥,具有益气健脾、滋阴润燥的作用,可作为预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当然了,千万不要因为说粥能养生,就误认为顿顿养生粥更健康,凡事过犹不及,尤其老人不宜天天喝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消化系统逐渐衰退,适当喝粥确实有利于消化,但如果天天如此,反而对身体不利。因为喝粥不用细嚼,缺少咀嚼会加速老年人咀嚼器官的退化,同时粥类食物中纤维含量较低,也不利于排毒。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养生方式,都要注意适度哦。

 

京东健康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授权及合作事宜请联系: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初秋,是一个很容易引发流感的季节,这个时候适当的提高自己的免疫力就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流感、感冒的问题。优质的高蛋白食物对于身体提高免疫力非常有帮助,可以起到预防流感、感冒的作用。可以选择一些海鲜类食物如牡蛎、虾、肉类是非常优质的动物蛋白。菌类食物如蘑菇类食物是植物优质蛋白的食材,当然一些含有特殊挥发油的食材也有帮助身体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比如葱、姜、蒜,将这些食材合理的搭配到饮食中就是很好的提高免疫力预防流感和感冒,你要不要试试 ?

     

     

     

    鱿鱼香菇汤

     

    原料:水发鱿鱼、水发香菇、虾仁、肉末、冬笋片

     

    制法:将水发鱿鱼切成 3 厘米长的斜方块,放在开水中焯一下,捞起沥干。香菇去蒂洗净切片。锅内加入油烧热,加入葱末、肉末、冬笋片、香菇片加入煸炒,注入清水,然后加入浸泡的虾仁及料酒、精盐、白糖,煮开后,放入鱿鱼片,片刻后加入水淀粉勾芡,加入味精、胡椒粉,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鱿鱼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微量元素钙、锌、碘;虾仁是高蛋白零脂肪的食材,两者搭配提高了动物优质蛋白,香菇这种菌类食材是高蛋白的植物食材,含有的粘多糖可以提高身体综合素质;优质的动物蛋白加上优质的植物蛋白可以帮助身体提高免疫力,预防流感和感冒。以上食材具有滋阴养血、润燥生津的作用,帮助缓解春季干燥。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羊腿肉 500 克、生姜 20 克、当归 5 克

     

    制法:将生姜切成薄片待用,羊腿肉切成厚片,用开水焯一下,去掉腥气,再依次加入羊腿肉、当归、生姜放入砂锅中加水煲,大约 1 小时后汤成奶白色,加盐、味精、鸡精、胡椒粉调味即成。

     

    功效:羊腿肉是丰富的高蛋白食材,生姜中含有的挥发油可以提高食欲,当归的水溶液中含有酪氨酸酶,具有很强的活性,可以很好的抗衰老,增强身体免疫力,当归生姜羊肉汤具有很强的提高身体免疫力的功效,预防春季疾病必备的食疗方。

     

     

     

    甜蒜玉米粥

     

    原料:玉米粒、大蒜、糖醋适量

     

    制法:将大蒜瓣剥去外皮,放入碗中浸渍 1 日;玉米粒泡软加入锅中熬煮软烂,加入适当的食用碱。放入腌好的蒜瓣,再次煮开即成。

     

    功效:玉米中含有复合尼克酸,需要用食用碱可以变成尼克酸帮助身体吸收,尼克酸可以帮助身体提高免疫力,大蒜中含有的大蒜素可以帮助身体提高抵抗力,抵抗流感病毒,甜蒜玉米甜粥是很好的提高身体免疫力的粥品,可以在早餐试试。

     

    牡蛎猪肉粥

     

    原料:鲜牡蛎、糯米、瘦猪肉、料酒、精盐、油、大蒜末、葱末、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制法:将牡蛎用清水洗净;猪肉洗净切丝;糯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清水适量熬煮成粥,煮至糯米开花时,加入牡蛎肉、瘦猪肉、料酒、精盐,适量油,继续熬煮至米软烂,肉熟时加入大蒜末、葱末、味精、胡椒粉,调味即成。

     

    功效:牡蛎含有丰富的锌,有助于提高抵抗力,糯米温中暖胃,滋补脾胃,瘦猪肉含有优质的高蛋白,牡蛎猪肉粥可以很好的帮助身体提高免疫力,粥品可以帮助身体补充水分,缓解身体因为春节缺水造成的不适症状。

     

    黄花鱼丸汤

     

    原料黄花鱼肉(小)、猪肉馅、茼蒿、鸡蛋、葱、蒜,茼蒿

     

    制法:将黄花鱼肉和猪肉馅加入鸡蛋调成丸子,再调入葱、蒜,锅开依次做成丸子即成,锅开后加入茼蒿

    功效:黄花鱼属于高蛋白食材,加入猪肉馅强强联合蛋白质更高;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蒜的加入可以有效帮助身体杀菌;茼蒿含有丰富的 B 族维生素,可以帮助身体增强抵抗力帮助预防春季流感、感冒的发生。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以联系jdh-hezuo@jd.com。

  • 现今社会,人们逐渐提高了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重视用养生之法来治未病,期望保持健康,延年益寿。养生也有门道,如何进行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呢?

     

     

    什么是养生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养生非常重视,《庄子·内篇·养生主》云1:“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指的就是养生要领,也是《庄子》中首次提出了“养生”一词1

     

    养指的是保养、调养、护养;生指的是生命、生存、生长2。中医养生指: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的变化规律,强调顺应自然,合理安排生活方式,以求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目的2

     

    通过对人体的科学调养,以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后防复的效果2。中医养生包括饮食养生、精神养生、环境养生、睡眠养生、运动养生、浴身养生等,这些方法对于强壮脏腑、扶正固本、保健强身、防病抗衰等,具有积极作用2

     

     

    顺时养生

     

    中医认为,人以五脏为中心,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同时,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自然环境密切相连1。所以,养生应顺应自然界四季、昼夜的变化规律,调节自身脏腑气机,使之适应自然节律1

     

     

    秋季怎样养生

     

    《黄帝内经》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提出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3。民以食为天,我们最看重的饮食养生也不例外,同样应遵循季节变化来选择适宜的食物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食物助养五脏,保持人体阴阳平衡3

     

    秋季天高风急、地气清肃,阳气渐敛、阴气始生;而人体同样逐渐收敛阳气以适应秋令特点,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3。秋季的气候,以秋分节气为“分界线”,秋分以后的深秋,才是典型的秋凉时节,秋风送爽,云淡天高,气候干燥4

     

     

    人体也可能反应出“津干液燥”的征象,例如:鼻咽喉发干、皮肤干燥、大便干燥等5。所以,适宜吃一些养阴、润燥、润肺的食物,例如:梨、柿子、番茄、萝卜、银耳、莲子、蜂蜜、百合、山药、芝麻等5

     

    此外,仲秋气温虽凉不寒,青壮年以及健康的老人和儿童,可以适当“秋冻”,但也不要过分贪凉。

     

     

    顺应自然的养生是古人的智慧,我们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顺应四季、顺应昼夜才是健康的养生之道,才能帮助我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雨欣, 施娜, 等. 浅议中医顺时养生与治未病[J]. 中医药学报, 2018, 46(4).
    2. 关峰, 关伟, 等. 中医养生运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概况[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 13(6).
    3. 宗文静, 赵凯维, 等. 《黄帝内经》饮食养生理论研究[J/OL].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08-27. https://doi.org/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10826.001.
    4. 敖丽英. 从张仲景养生观浅谈顺时养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0, 16(6).
    5. 宁蔚夏. 秋日养生应顺时 三部曲中三要事[N]. 中国中医药报, 2015-09-04(6).
  • 粥因其广泛适用于老人和小孩,所以在很多家庭都很常见,与此同时喝粥也好处颇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餐桌上的饮食日益丰富,可供人喝的粥也种类繁多。面对品种繁多的菜品和质量参差不齐的粥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下面小编将为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受欢迎的粥类,它们的做法、好处都有涉及,希望能够对大家的饮食习惯有一个帮助。

      


    皮蛋瘦肉粥

     

    皮蛋瘦肉粥里有大量的蔬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能够满足人体的多种需求。皮蛋瘦肉粥做法相对简单。首先米放入锅内煮大约二十分钟,米饭煮的差不多后再放入肉、皮蛋和蔬菜以及一些别的调味品。最后熬制十几分钟就可以食用了。皮蛋瘦肉粥荤素搭配较为健康,冬夏都适合食用,冬天能够抗寒保暖,夏季能够健脾利尿。所以说当我们不知道要做什么饭的时候,皮蛋瘦肉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桂圆、莲子八宝粥

     

    很多人都喜欢喝粥,黑米粥、八宝粥、银耳粥等,因为这些粥都非常的健康和有营养啊,就比如桂圆、莲子八宝粥。桂圆具有补气血、润肺等功能,莲子能够健胃补肾,这种粥的做法更为简单。先放入洗净的桂圆、莲子、银耳等食材,大火熬制熟透就可以了,做法是相当的简单,营养是非常的丰富。多食用这种粥类可以激发人的食欲,同时对于广大爱美女性来讲也有美容护肤的重要作用,小编认为这也是这种类型的粥广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丝瓜粥

     

    小编的家庭几乎没怎么喝过丝瓜粥,因为小编和小编的家人认为丝瓜粥过于清淡,可能不会有什么营养,直到写这篇文章之前小编才了解到原来喝丝瓜粥有这么多好处。丝瓜味道甘凉,夏天食用可以消除疲劳,多食用还可以有效防止中暑等。不久酷暑就要来临,小编认为家中可以常备几根丝瓜,既可以煮粥又可以炒菜,一举两得。

      


    除了皮蛋瘦肉粥、桂圆、莲子八宝粥、丝瓜粥等其实还有很多种美味的粥,比如小米粥、紫薯粥、银耳粥等,多喝粥对人的消化系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但是纵使喝粥好处多多也不要一天三餐都喝粥,可以早晚喝粥,午饭吃米饭,面食等,如此才能有一个平衡的饮食习惯。

  • 夏至的季节,需要喝“汤”,这汤可不能是雪碧、可乐等,而是实实在在的汤。

     

    夏天为什么要多喝汤?大多数人,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补充散热丢失的水分,这当然是比较重要的原因。但还有其他重要的原因:

     

    1、相比冬季是进补最佳时节,夏季营养却相对较难摄取。加上天气炎热,很多人都不思饮食,有消化不良,脘腹胀满的情况。而且炎热的季节,也是肠胃疾病高发的季节。

     

    2、补水,不如补汤。出汗多,水分丢失严重,但是电解质丢失同样严重,喝汤不但能补水,还能补充电解质。再放一点点盐,满足口感和身体所需的盐分就可以了。什么样的营养是最容易吸收的?没错,就是溶在汤里的营养,最容易吸收。

     

    什么汤最好?

     

    从营养、角度考虑,首先推荐的是冬瓜汤。冬瓜性寒,能清降胃火,养胃生津,特别适合在炎热的季节食用。冬瓜不但解渴消暑、利尿、还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快速补充电解质的丢失,效果棒棒的!冬瓜汤,可以添加海米、海带等食材,营养搭配更合理。当然也可以做成冬瓜排骨汤也不错。

     

     

    其次推荐的,就是大家非常喜欢煮的绿豆汤。绿豆性微寒,可清热解毒、止渴消暑,是中国传统的夏季解暑饮品。有人喜欢煮绿豆汤时加白糖,我是非常不建议大家这样做的,夏天忌食太多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身体疾病,比如像是痱子、高血糖等疾病。三伏天饮食,一定要注意少糖。

     

    第三款,银耳羹。银耳性平味甘淡,有滋补生津、润肺养胃的功效。期饮用银耳百合汤,可以达到调理肺、脾、肾三脏的作用。银耳富含银耳多糖,对于提高免疫力等都有好处。

     

    推荐给大家的三款夏至汤,都是非常具有保健价值,并且不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就能自己完成的,可在夏季配合主食食用

     

    如果,生活过的再精致些,可以在这些汤里面,适量添加一些药食两用的食材:

     

    夏主心,养心安神是夏季的养生重点之一,所以在银耳羹里面,添加一点莲子,具有养心安神、补脾清心火的作用。

     

    夏天湿毒重,祛湿也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之一,芡实和薏米不仅是祛湿排毒的好手,还能利尿清热,去除火气。所以在煮绿豆汤时,也可适量放点薏米、红小豆等食材。也可以在冬瓜汤中添加一些山药等食材。

     

     

    夏季燥热容易上火,可以在银耳羹里面可以添加一点百合、雪梨等食材,能辅助起到清心、润肺、通便等作用。

     

    【不药博士】简介:生命科学博士,执业药师,高级营养师,守护生命健康,拒绝伪养生,手把手调养一个健康的你!

  •   肝脏是身体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是身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若是我们的肝脏出现代谢异常,则会出现四肢乏力,懒言少动等症状。中医认为,如果肝气不舒,人的周身气血运行便会紊乱,女性就会变得暴躁易怒,胸胁疼痛,而且还带有月经失调的现象。那我们该如何调理肝脏?食疗是不错的方法。下面我们来看九款养肝粥:

      1、 芹菜

      原料:芹菜150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芹菜连根洗净,加水熬煮,取汁与粳米同煮粥服用。

      功效:上火头痛、眩晕目赤,此病患者以及中老年人常吃些芹菜粥,对调养肝脏、降低血压、减少烦躁有一定好处。

      2、 菠菜

      原料:菠菜250克,粳米250克,食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将菠菜洗净,在沸水中烫一下,切段;粳米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熬至粳米熟时,将菠菜放入粥中,继续煎熬直至成粥时停火;再放入食盐、味精即成。

      功效:菠菜粥对因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贫血、糖尿病等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菊花粥

      原料:菊花15克,粳米100克。

      做法:菊花洗净,粳米淘洗干净。菊花、粳米放锅中,加适量清水,加盖,旺火煮沸,文火熬至成粥即可。

      功效:该粥散风热、清肝火、降血压。适用于头晕、头痛、目赤、疔疮肿毒、原发性高血压等。

      4、梅花粥

      原料:白梅花5克,粳米80克。

      做法:先将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两三分钟即可,每餐吃一碗,可连续吃三五天。

      功效:梅花性平,能舒肝理气,激发食欲。食欲减退者食用效果颇佳,健康者食用则精力倍增。

  • 相信很多朋友在这段时间都感受到了寒冬的“威力”,吃完了饺子,吃过了火锅,也该好好规划养生了。过了冬至以后,白天时间开始变长,体内阳气大量流失的日子已经结束了,这个时候调理好身体,是迎接阳气回归的最佳时机。

      


    天寒地冻,食一肉,吃二菜,忌三事,助力健康

     

    食一肉

     

    很多朋友都习惯在冬季进补,大吃特吃,不论是鸡肉、鸭肉、牛肉、羊肉还是鱼肉、虾肉,都来者不拒,但肉吃多了,不仅对进补无益,还会加重肠胃的消化负担和身体的代谢负担,虽然我们平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补过头”的危害就会慢慢显现出来了。

     

    其实在这个季节,吃低脂、低热量的鸡肉才是正确的选择,冬天容易“贴膘”,摄入脂肪含量高的肉类,不仅不容易消化,还会引起肥胖。鸡汤滋补,鸡肉蛋白质含量高,适当食用,能滋补身体,改善体虚脾虚,补充气血,恢复气色。

      
    吃二菜

     

    白菜

     

    可能对于很多朋友来说,白菜价格过于低廉,拿不出手,但白菜的营养价值跟价格可不成正比。在所有蔬菜中,白菜的营养价值也是能排上号的,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是它的优势,平时经常吃,不仅能缓解冬天皮肤干燥起皮的症状,还能补充营养,恢复皮肤弹性。

     

    对于容易便秘的朋友来说,白菜也是解决烦恼的好选择,经常把白菜搬上餐桌,可以有效改善便秘问题。但大家在烹饪白菜的时候,也要尽量避免爆炒、油煎等方式,以免造成营养流失,增加白菜的热量。

      
    萝卜

     

    除了白菜之外,还有很多朋友喜欢在冬天吃萝卜,其实在天气干燥的时候,适当吃点萝卜,对健康有很多帮助。很多人在入冬后,经常出现干咳不止、消化不良等症状,而萝卜不仅能促进肠胃蠕动,提高消化能力,还能清肺热,补益脾胃,适合身体虚弱的朋友调理身体。

     

    忌三事

     

    暴饮暴食

     

    冬天人们胃口大开,与夏天截然不同,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的就是因为人体需要热量,在进食过程中容易摄入过量。很多朋友到了冬天,都会长胖几斤,这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体重波动过大的话,就要适当控制食量了。

      
    很多人在冬天胃口都特别好,吃了甜的想吃咸的,吃了咸的又想吃辣的,胃里好像有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其实这是因为天气寒冷,身体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来维持体温,也就导致我们需要摄入更多的热量,容易暴饮暴食,而摄入过量,不仅会伤胃,还会伤身,让健康走向下坡路。

     

    所以,大家一定要谨记“合理饮食”的原则,不要以为冬天长胖无所谓,很容易陷入暴饮暴食的怪圈,等到醒悟过来的时候,身上的肥肉已经多了好几层了。

     

     

    晨练过早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晨练的习惯?其实很多上了年纪的朋友,都十分重视晨练,因为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运动才是维持健康的唯一方法,这话确实不假,但合理运动才是正确的选择。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如果还像夏天那样,每天早上6点左右就出门晨练,显然是不合适的。

      
    冬天的早上气温较低,有些地方路面比较湿滑,甚至还上了冻,腿脚不利索的中老年人很容易摔倒,这对身体的打击可不小。希望大家不要刻意早起,等到太阳出来了,气温回升了再出门,这点时间不会耽误我们的运动进程,反而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盲目进补

     

    对于进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认为进补就是多吃各种肉类食物,有的人认为进补就是每天坚持喝肉汤,也有人觉得吃保健品才是进补的好方法。其实很多人在进补的过程中,都容易犯一些低级错误,比如盲目进补、补过头。

     

    即便是身体虚弱的人,也不适合盲目进补,要知道身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再进行针对性的补养,才能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而大多数人却总是把各种“营养品”一股脑吃下肚,反而会增加身体的负担,还会逐渐发胖。

      
    总结:对于很多朋友来说,养生似乎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跟着所谓的“专家”学,请教请教身边的朋友,似乎就能达到养生的效果,其实这样很有可能跟养生背道而驰,希望你能理性养生。

  •   秋季是一年四季中万物生发的时节,人体的生理也随着季节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因此,秋季的饮食要随时而变化,以适应秋季养生之需。秋季饮食的原则是以“甘平为主”,即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少食酸性食物。祖国的传统医学认为,秋季多吃酸,则克脾,引起五脏不调,而多食甘平类的食物,则以增强脾的活动,使肝脾活动协调。具有甘平清肝功能的食物丰富多彩,诸如豆芽菜、菠菜、胡萝卜、菜花、芹菜等等,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豆芽菜:黄豆、绿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以及钠、铁、磷、钙等人体必需的元素,生芽后不但能保持原有的物质,而且增加了维生素B1、B2、B12和C的含量。豆芽中的叶绿素可以防治直肠癌。黄豆芽中含水量丰富的天门冬氨酸,能使机体大大减少乳酸的堆积,从而有利于消除疲劳。中医认为,豆芽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利湿通下等作用。

      菠菜:菠菜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蔬菜。尖叶菠菜叶柄长叶片较薄,根粗壮,含糖分量多;圆叶菠菜片大肉厚。菠菜中胡萝卜素的含量大大高于其他蔬菜,抗坏血酸虽低于辣椒却高于西红柿,菠菜所含的具有止血作用的维生素K是叶菜中最高的。每百克中含水分91.8克,蛋白质2.4克,脂肪0.5克,钙72毫克,磷53毫克,铁1.8毫克,抗坏血酸39毫克。菠菜含有丰富的核黄素,有防止口角溃疡、唇炎、舌炎、皮炎的作用。

      胡萝卜:味甘平,食之补脾健胃。胡萝卜以炖食最好,炒食为良。炖食能保持胡萝卜素93%以上,炒食也可保持胡萝卜素80%以上,而生食、凉拌,人体仅能吸收10%。

      菜花:菜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每200克新鲜菜花可为成年人提供一天所需维生素A的75%以上。其维生素C的含量更为突出,每百克可达80毫克,比常见的大白菜、黄豆芽菜含量要高3—4倍,比柑桔的含量要多出2倍。中医素来有“色白入肺”之说。秋天是呼吸道感染疾患多发季节,洁白的菜花无疑是一种适时的保健蔬菜。

      芹菜:芹菜性凉,味甘辛无毒,平肝健胃,富含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氨基酸等,它能兴奋中枢神经,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并有祛啖作用。芹菜可与香干、肉丝等炒食,无不色彩鲜艳,味道清香。

      小白菜:味苦微寒,养胃和中,通肠利胃。小白菜含维生素C和钙质甚多,还含磷、铁、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等。还有一种洋白菜,即卷心菜,其菜也性味苦平,能益心肾,健脾胃,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止痛促进愈合的作用。

      莴笋:莴笋肉质细嫩,生吃热炒均相宜。常吃莴笋可增强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进胆汁的分泌。莴笋中的钾是钠的27倍,有利于促进排尿,维持水平衡,对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莴笋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参与牙釉质和牙本质的形成,参与骨骼的生长。莴笋中的含碘量高,这对人体的基础代谢和体格发育,会产生有利影响。莴笋叶的营养远远高于莴笋茎,叶比其茎所含胡萝卜素高出72倍多,维生素B1是2倍,维生素B2是5倍,维生素C4是3倍,因此莴笋叶丢弃不吃,实在是太可惜了。此外,秋季爱患咳嗽的人,多吃莴笋叶还可平咳。

    秋季养生概述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立秋标志着秋季的开始,它在每年8月7日左右。此后,气温开始下降,空气中的湿度也逐渐下降。秋燥当令,人们往往会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大便干结等一派燥象。早秋多温燥,晚秋多凉燥。大自然为人们准备的润燥之品是大量的水果。首先推荐的是梨与甘蔗,其他如荸荠、柚、枇杷也为良好的润燥之物。肺喜润恶燥,这些水果都是润肺的良品。

       除以润燥为食养的主要原则之外,减辛增酸以养肝气是其大法。秋属金,味属辛,此时肺气旺,过食辛味会使肺气更劢而肝气,以防肺气之来侵。秋季当令的时鲜水果实为首选之食养佳品。但在此应注意,长夏湿重时人特别不适意,进入秋季之后顿感精神倍爽,不要以为上述水果可以润燥而人人皆宜,凡脾虚湿重而泄者更泄,咳者痰更多。不要忘记辨体质选饮食的养生原则,此时,苡仁、苦杏仁、白扁豆之类仍应常吃。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这是因为人体经春夏发萌长足之后,将进入收藏之时,此时对阴精一类物质的需要量增加,如果阴精能够充足,则能为入冬后的潜藏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这就是《内经》所说的“秋令之应,养收之道。”

  • 如何养肺?

     

    我们可以从五行的角度来考虑。

     

    ① 肝喜条达,有硫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

     

    ② 心阳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

     

    ③ 脾为生化之源,有“土” 生化万物的特性,以脾属“土”;

     

    ④ 肺气主素降,有“金”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

     

    ⑤ 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而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有内在联系,

     

    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

     

    这就是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

     

    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

     

    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

     

    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所以基于此理论,我们也可以选择“五行养肺汤”来养护肺及五脏六腑的正气,抵制湿热等外邪入侵。

     

    五行养肺汤

     

    原料:莲子15克,银耳10克,红小豆15克,黑豆20克,绿豆15克,山药50克。

     

    制作方法:莲子洗净,泡发; 银耳冼净泡发;

     

    红豆、绿豆、黑豆洗净泡两小时,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备用。

     

    将上述食材入砂锅中,加入水,煮至所有的豆开花,汤浓稠,即可关火,温时拌入冰糖服用。

     

    养生功效:润肺、养五脏、清热败毒、平衡湿热、修正五脏六腑的正气,避免湿热袭身袭肺。

     

    在这个食谱中莲子和银耳都是养肺佳品,白色入肺,从五行角度讲,白食最养肺。

     

    另外,莲子能清心醒脾,补中养神,健脾补胃,益肾涩精止带,滋补元气等,是养护五脏六腑的佳品。

      

      

    银耳除了白色入肺,还能补肺润肺,还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也是滋补五脏六腑的佳品。

     

    赤(红)小豆,李时珍称红小豆为“心之谷”,从五行的角度讲,红色入心,但从功用上讲,赤小豆可利水除湿,消肿解毒。

     

    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等,凡水湿停滞体内,就可用红小豆来除湿。

     

    绿豆可以养肝胆,因为从五行和性味归经的角度讲,青色入肝,且能除湿除热,是养护脏器、排毒的佳品。

     

    黑豆为“肾之谷”,养肾、清热、排毒等,五行中肾与肺也是相生相克的关系,但是肾气足,脾肺气足,是很治疗好的。

     

    所以综上所述,“五行养肺汤”常饮,养好五脏六腑,平衡身体阴阳气血,有助肺气正常,维护肺的功能,避免外邪入侵肺脏及肺经,

     

    在合适的条件下,湿热犯肺给人带来疾病。并且“这款五行养肺汤”最适宜日常保健饮用。对湿热体质者尤其适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夏末秋初,来点补心食材养生师非常不错的,就来跟着我一起吧! 从中医食疗学来说,红色的食物入心,比如西红柿、红辣椒,这类食物中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C 含量丰富,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和因工作压力大而造成的疲劳引起的心脏不适,尤其是番茄红素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还有独特的抗氧化能力,对于工作压力大的年轻人可以适量吃辣和含有西红柿类的食物,对你的心脏非常有益。

     

    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有心脏问题的人群应该要适当限制食物的量,不要暴饮暴食,过饥或者过饱都对心脏有影响。还建议中老年人少食多餐,可以有效的降低心脏问题的风险。

     

    适当的控制盐,每天盐的用量在 5 克为宜。

     

    饮食原则可以多吃蔬菜、水果,每天蔬菜在 500 克左右,水果在 200 克为宜。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心脏特别有益。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具体对心脏好的食物吧。

     

     

    1.  鱼类: 鱼类是富脂食物,所含的脂肪,特别是海鱼中的脂肪酸 其ω -3 脂肪酸含量较高,这类脂肪酸对心脏健康是有帮助的,这也是很多食用海鱼多的国家和民族心脏病发病低的原因,除此之外,海鱼中富含的微量元素硒对预防心脏病有非常大的帮助。

     

    2. 黄豆及其制品: 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促进体内脂肪及胆固醇代谢,保持心血管通畅,富含的植物系激素对绝经期的女性有非常大的帮助,植物雌激素对绝经期女性有双向调节作用,尤其对预防绝经后的心脏问题有很大帮助。

     

    3. 黑芝麻: 其中含有的维生素 E 对维持血管壁的弹性有巨大的帮助,其中还含有丰富的 α - 亚麻酸,能起到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对于预防心肌梗死有非常大的帮助,所以已经患有心脏病的人群可以用它来预防心脏病的发生,可以适量食用,但不要超量,每天 10-15 克左右即可。

     

     

    4. 燕麦: 含有丰富的亚油酸和 B 族 维生素 ,可以防止 动脉硬化 的粥样斑块形成。此外,由于燕麦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纤维素,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因此,经常食用燕麦,可以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预防高血压和 心脑血管 疾病。建议中老年人可以用其当早餐来食用,效果非常棒,年轻人也可以用来当早餐,可以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效果。

     

    最后我们来说说年轻人预防心脏问题的话题,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这里面建议年轻人少熬夜,如果加班工作那么第二天中午一定要补一个午觉,时间不用太久大约三十分钟即可。还有最最重要的饮食,年轻人的心脏血管相对中老年人要好的多,但是在年轻的时候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更好的,这里建议年轻人在秋冬季节保护心脏可以每天吃一小把坚果,尤其在冬天这样寒冷的季节里,每天一小把坚果也就是大约 25 克,是最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量,坚果里的微量元素对于保护年轻人的心脏是非常有帮助的。温馨提示,一定要买小袋的坚果因为含大量的油脂吃多了容易引起发胖,所以小袋的坚果是非常好的选择!

     

    好了,不论你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朋友这个秋冬重新开始保护你的心脏吧!

     

  • 秋天给孩子养肺有多重要?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肺主气

     

    《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中讲:“诸气者,皆属于肺。” 肺主气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

     

    ① 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实现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②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司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的作用。

     

    在《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肺者,气之本。”

     

    体现了肺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肺有节律地呼吸,则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通畅协调。

     

    肺的呼吸失常,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及一身之气的生成,导致一身之气不足,即所谓“气虚”,

     

    出现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症,并且影响一身之气的运行,导致各脏腑经络之气升降出入运动失调。

     

     

    肺主行水

     

    凡是行医的人都听说过“开鬼门”和“提壶揭盖”的方法。

     

    要说明这个问题就要涉及肺主行水的功能了。肺以其气的宣发与肃降作用输布水液,故说“肺主行水”。

     

    又因为肺为华盖,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参与调节全身的水液代谢,故清汪昂《医方集解》称“肺为水之上源”。

     

    当外邪袭肺,肺失宣发,可致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失常,出现无汗、全身水肿等症。

     

    内伤及肺,肺失肃降,可致水液不能下输其他脏腑,浊液不能下行至肾或膀胱,出现咳逆上气、小便不利或水肿。

     

    所以临床上多用宣肺利水法来治疗一些水液代失请的疾病,这就是所请的“开鬼门之法,也提壶揭盖”之法,重在“开上源以利下流”。

     

    这个方法在临床治病当中经常使用。

     

     

    肺朝百脉

    是指全身的血液都适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过百脉输送到全身。

     

    肺气充沛,宗气旺盛,气机调畅,则血运正常。若肺气虚弱或壅塞,不能助心行血,则可导致心血运行不畅,甚至血脉淤滞,出现心悸胸闷,唇青舌紫等症状;

     

    反之,心气虚衰或心阳不振,心血运行不新,也能影响肺气的宣通,出现咳嗽、气虚等症状。

     

    所以养好肺就能保证肺及体内的正气不虚,避免湿热等诸邪侵犯人体。

     

    下一期告诉你如何养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