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刚出生的宝宝有很多特殊的生理现象,这些你都了解吗?
宝宝初到人世,身体还很娇弱,需要父母的呵护,宝宝才能健康地成长。在临床上新生儿因一些特殊的症状来就诊的并不少见,只是因为年轻的父母对新生儿的特殊症状不了解而上医院。因此,父母全面了解新生儿正常的生理特征和特殊的生理现象是十分必要的。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
出生后几天内,新生儿的体重会有所减轻(减少出生时体重的5%~10%),但是从第七天开始,体重开始重新增加。如果体重明显减轻或持续减轻,就说明新生儿没有吃饱,或者生病了。
如果体重突然减轻,就应该到医院找出导致体重减轻的原因。喂母乳的情况下,提倡按需喂养,即宝宝饿了就喂。因为母乳消化比较快,新生儿胃容量又小,所以新生儿饿得快。
新生儿生理性脱皮
新生儿出生两周左右,出现脱皮现象。好好的宝宝,一夜之间稚嫩的皮肤开始爆皮,紧接着开始脱皮,漂亮的宝宝好像涂了一层糨糊,皮肤干裂开来。这是新生儿皮肤的新陈代谢,旧的上皮细胞脱落,新的上皮细胞生成引起的。出生时附着在新生儿皮肤上的胎脂,随着上皮细胞的脱落而脱落,这就形成了新生儿生理性脱皮的现象,不需要治疗。
有些新生儿在出生后几个月内出现脱发,多数是隐性脱发,即原本浓密黑亮的头发,逐渐变得绵细、色淡、稀疏;极少数是突发性脱发,几乎一夜之间就脱发了。新生儿生理性脱发,大多数会逐渐复原,属于正常现象,妈妈不要着急。目前医学对新生儿生理性脱发,还没有明确的解释。
新生儿假月经
部分女婴在出生后5~7天会从阴道流出少量血样分泌物,此称为“假月经”。这是由于孕妇妊娠后雌激素进入胎儿体内,胎儿的阴道及子宫内膜增生,而出生后雌激素的影响中断,增生的上皮及子宫内膜发生脱落所引起的。这些都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持续1~3天会自行消失。若出血量较多,或同时有其他部位的出血,则是异常现象,可能为新生儿出血症,需及时到医院诊治。
新生儿生理性乳腺增大
部分新生儿,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会在出生后3~5天出现乳腺增大,并且有的还会分泌淡黄色乳汁样液体。这是由于母亲怀孕后期,体内的孕激素、催产素经过胎盘传递到新生儿体内,新生儿出生后体内的雌激素发生改变而引起的。一般持续1~2周会自行消失,这属于一种生理现象,家长不必紧张。
新生儿肚脐鼓起
少数的新生儿脐部会有圆形或卵圆形肿块突出,且在孩子哭闹和咳嗽时最为明显,肠管突出脐外形疝。脐疝的发生原因是新生儿脐部未完全闭合,肠管自脐环突出至皮下而致。新生儿得了脐疝一般不需要治疗,绝大多数宝宝可以随着年纪的增长和两侧腹直肌发育,一直到2岁前可自行愈合。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生活中会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结婚长时间同居但是没怀孕;家里七大姑八大姨催生,积极备孕还是无结果,是谁出现问题了?
相信这种情况可能是大部分人群遇到的,它不仅仅是女性去检查就可以解决的,还需要男性的配合,也积极的配合检查,不管是何种原因,都应该积极去面对,去配合治疗。今天要说的就是男性存在的因素。
男性的不育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可能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可能是生活方式,性功能障碍,内分泌的异常等。
1. 先天因素:可能本身就存在缺陷,如染色特的缺失,睾丸发育异常以及先天性输精管缺陷等;
2. 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生活导致精子的存活率低下,精子的活力降低;
3. 性功能障碍:部分患者性欲低下,早泄,射精功能低下导致精液不能正常摄入阴道内;
4. 内分泌的异常:例如甲减甲亢,腺垂体功能不全等;
5. 环境因素:高温,重金属,汽车的尾气等。
主明显的症状就是不能使女生怀孕,还有部分患者会存在性功能障碍,精子质量下降等,也会出现一些伴随的状态,如嗅觉异常,反复感染等。
1. 我们可以积极的做一些预防措施,如有需要可以提前冷藏精子等;
2. 在生活中应避免接触损害精子健康的因素,如高温,有甲醛等毒害的空间等;
3. 我们可以日常多用温清水清洗,避免生殖系统的感染;
4. 我们自己的内裤可以及时更换并用专门的盆清洗,不要避免交叉感染的危害;
5. 可以适当的锻炼,避免久坐,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加精子的活力,但是要谨记不要高强度的活动,保持自己的体型,避免过胖;
6. 避免使用高温的热水,尽快不去蒸桑拿之类的场所,高温会降低精子的数量和质量;
7. 我们可以多食用一些蛋白质,维生素等元素,达到营养平衡;
8. 在两性交往时应使用一些不损害精子的润滑剂。
1.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禁酒,穿着舒适的衣裤;
2. 尽量避免影响男性生活的环境;
3. 预防性疾病的传染,如有请及时就医;
4. 在治疗中要避免接受有损睾丸功能的治疗。
在备孕过程中,男性应积极配合,戒烟禁酒,养好良好的生活习惯,损害睾丸的一切因素都应该及时避免。
一般来说,正常小儿的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认为发热。
其中,低热是指体温波动于38℃左右,高热时体温在39℃以上。连续发热两个星期以上称为长期发热。
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的直肠温度,即从肛门所测得,一般口腔温度较其低0.3℃~0.5℃,腋下温度又较口腔温度低0.3℃~0.5℃。
婴儿正常体温是多少?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
人们常说一岁以内的婴儿体温在37.5℃以下都属正常。原因是婴儿大脑内控制体温调节的中枢发育尚未成熟,也就是控制体温能力不够强,致使婴儿的体温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炎热天气或包裹过多,体温会轻度升高,但不应超过37.5℃。寒冷天气或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间,体温可降至36℃或再低些。
在炎热的夏季,气温很高,婴儿自身调节体温的能力又差,妈妈抱着婴儿时热气不易散发,使体温升高。
但是这种发热一般时间不会太久,再给孩子放在凉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给孩子饮一些清凉的水果汁,或给孩子洗个温水澡,几小时后体温就会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高,婴儿又包裹得过多,也会使婴儿体温升高。
婴儿体温37.5度正常吗?
每个人一天之内的体温会随着身体和生活状况而改变。进食、活动后体温会有轻度升高,且活动量与体温升高呈正相关。为了了解本身体温状况,建议测量基础体温。
1、对新生儿来说,体温不超过37.5℃都是正常的。
由于新生儿包括大脑在内的脏器功能不成熟,自身控制体温能力有限,稍裹多些,体温会升高,有时可达38℃。体温“稍高”应与基础体温相比才有意义。
所以,平时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基础体温(安静状况下的体温),年龄越小,基础体温相对偏高。
2、基础体温指的是清晨睡醒,还未起床活动前的体温。
此时人体代谢最低,的体温也相对最低。了解基础体温很有用。
3、当你亲吻或触摸孩子的前额时,如果感到比较热,就说明孩子可能发烧了。
从医学角度讲,虽然每个孩子的基础体温不同,正常体温可波动于35.5℃~37.5℃之间,但是超过37.5℃就应该认为孩子发烧了。但并不是说孩子体温超过37.5℃就一定是发烧。由于每人的基础体温不同,有些人基础体温为35℃;有些人为37℃,甚至37.3℃。
婴儿体温多少度算发烧?
一般家庭和医院都是测量腋下温度,不论大人小孩,书上说正常体温36到37,低热是37.5以上开始算,39度以上高热。大于37且小于37.5只能说因人而异了,总之测量体温要把腋下擦干,不要捂在被窝里那样不准。
1、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
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不超过38℃称为低热,超过39℃者为高热。
2、婴儿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稳定,新陈代谢较旺盛,体温较成年人稍高。
一天中的体温也有波动,安静时体温较低,活动时体温较高,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体温最高,波动幅度约为0.6℃左右。
3、体温“低”,其实也是正常,但前提是稳定
也就是说只要能稳定在这个范围就没有什么问题,婴儿体温受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时时会自我调节的,但你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保暖,以免孩子感冒发烧。
4、当孩子体温低于38.5℃时,可以不用退热药
最好是多喝开水,同时密切注意病情变化,或者应用物理降温方法;若是体温超过38.5℃时,可以服用退热药,目前常用的退热药有扑热息痛、小儿泰诺林、美林等,但是最好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婴儿发烧38度怎么办?
宝宝在7、8个月的时候,因为从母体中带来的免疫力已经逐渐散去,抵抗力下降了,都会有1、2次发热的,这是正常的。从某种角度说,发烧并不是一件坏事,专家认为发烧可以增强免疫力。
所以家长不要因为孩子发烧太着急,只要控制孩子的体温不要过高,引起高热惊厥就不会有大问题。
1、一般情况下,婴儿发烧在38.5℃以下不用退热处理,选用物理降温;38.5℃以上应采用相应的药物退热措施。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用毛巾蘸上温水(水温不感烫手为宜)在颈部、腋窝、大腿根部擦拭5~10分钟。亦可用市售的“退热帖”贴(或家用冰袋)在的前额部以帮散热降温。药物降温:以上措施不明显时,可口服退热药。
2、多饮水,吃流质饮食,如西瓜汁等,以保证机体足够的能量及水分。
3、多通风,注意散热,衣着宽大,忌用棉被包裹。
夏天可使用空调,室温控制在27℃左右,注意定时开窗通风,使房间空气对流。
4、多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可益于疾病的恢复。
用药过程中,家长要注意给孩子服用一类退烧药的时间别太长,发烧超过两天最好换用另一类药。服用,一天不能超过4次,每次间隔最少4小时。美林、泰诺林退高烧比较好。如果孩子发烧达38.5度以上用美林退热比较快,如果38到38.5之间用泰诺林比较好。如果是低烧这两种都不要用,用一般的退烧药就可以。像一般酚黄那敏等宝宝感冒药也都有退热效用的。
婴儿发烧怎么退烧?
婴儿发烧怎么退烧呢?婴儿体温中枢发育尚未完善,遭遇呼吸道感染、过敏、接种反应等都会出现宝宝体温升高的情况,但又不能乱用药。那么当宝宝发烧或高热不退时,妈妈该采取什么措施帮助宝宝降低体温呢?
1、温水洗澡
洗澡能帮助散热。如果宝宝发烧时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多洗澡,水温调节在27~37摄氏度。注意不要给宝宝洗热水澡,否则易引起全身血管扩张、增加耗氧,容易导致缺血缺氧,加重病情。
2、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扩张血管,蒸发时会带走大量热量,婴幼儿发烧时可以以此帮助降温。准备75%的酒精100毫升,加温水等量,保持温度在27~37摄氏度左右,不能过冷,否则会引起肌肉收缩,致使热度又回升。酒精擦浴时,用小毛巾从宝宝颈部开始擦拭,从上往下擦,以拍擦方式进行,腋窝、腹股沟处体表大动脉和血管丰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肤微微发红,有利于降温。注意宝宝胸口、腹部、脚底不要擦,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3、热水泡脚
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不适。宝宝发烧时泡脚的另一妙处在于能帮助降温。泡脚可以用足盆或小桶,倒入2/3盆水,水温要略高于平时,温度在40摄氏度左右,以宝宝能适应为标准。泡脚时妈妈抚搓宝宝的两小脚丫,既使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购买化学冰袋,使用时放冰箱冷冻,由凝胶状态变成固体后取出,包上毛巾敷在宝宝头顶、前额、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可以反复使用。也可以家庭自制冰袋:用一次性医用硅胶手套装水打结放冷冻柜,冻成固体后取用。如果觉得冰块太冰的话,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状态就取出,包上毛巾给宝宝冷敷。
5、冰枕
宝宝高烧时可以做个冰枕给宝宝枕着,既舒服效果又好。去医院买个冰袋(不是热水袋)。把冰块倒入盆里,敲成小块,用水冲去棱角,装入冰袋,加入50~100毫升水,不要装满,2/3满就可以,排净空气,夹紧袋口,包上布或毛巾放在宝宝头颈下当枕头。待冰块融化可重新更换,很快宝宝的体温会降下来。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对于初为人母的妈妈们来说,有时候,宝宝的一些“不合理”的行为,让妈妈们很困惑,不能理解,就想要去矫正宝宝的行为。殊不知,这都是宝宝正常发育的表现,如果自作主张去抑制宝宝的行为,反而会害了宝宝,比如,下面这几点,妈妈们就应该注意。
1、啃手啃得太起劲
相信妈妈们应该都见过这个画面,宝宝经常会咬自己的手指头,甚至是只要自己能够得着的东西都会塞进嘴里去啃。这时候,大多数妈妈肯定就要出手制止了,认为这个习惯太不卫生了,万一把病菌吃进肚子里怎么办。
其实,大可不必,宝宝的这种行为其实是口欲期的正常表现,是宝宝开始用嘴巴来感知世界,感受身边事物的途径。如果,妈妈强行制止,就会破坏宝宝的探索思维,还会让宝宝变得焦虑。
正确的做法是,妈妈做好宝宝的手部清洁,不要刻意去阻止,让宝宝可以尽情的去探索、认识世界。
2、乱扔东西
有的妈妈会抱怨,宝宝的脾气是越来越大了,经常会乱扔东西,把自己的玩具扔得到处都是,自己也是很苦恼。
妈妈们不用担心,这其实是一种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随着宝宝的长大,他身体的各个器官也在迅速的发育,而宝宝乱扔东西正好是宝宝抓握能力的一种训练,同时,这种扔东西的行为还能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呢,是宝宝正常发育的一种表现。
不过,为了宝宝的安全,妈妈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不易碎的玩具,来满足宝宝喜欢扔东西的需求。
3、怕见生人
很多宝宝一看到生人的脸,就开始哭闹,这其实是宝宝的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并不是一件坏事情。所以妈妈们不要在这个时候怪罪自己的宝宝哭闹了,也不要认为他们性格不好,就开始开导、教育宝宝不要认生。
对于这种情况的正确处理方法,就是不要刻意的去强求宝宝接近陌生人,只需创造人多的环境,让宝宝慢慢适应即可。
当然,宝宝虽然还有一些我们不能理解的行为,但是我们要相信存在即合理,只要妈妈们掌握正确的育儿知识,就能及时解读宝宝这些行为背后的意义啦!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到了孕晚期,很多孕妇都会很紧张,特别是那些第一次当妈的,完全不知道生孩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想看到孩子又怕生孩子,兴奋和紧张共存。为了让孕晚期的准妈妈们了解生孩子需要注意的一些事,辣妈帮小编做了一些总结
对于大多数孕妇,分娩都是“平生第一次”。第一次生孩子注意事项有哪些呢?如何克服第一次生孩子恐惧万分,以下就是第一次生孩子的12个注意事项。
1、产后4~6小时之内一定要解小便,要当任务完成,即使你没有感觉。因为在孕期你的宝宝一直顶着膀胱,一旦宝宝出生,膀胱压力一下减小,它就会毫无知觉地膨胀,等你有感觉想尿尿,却会因为压力太大排不出来,如果一直排不出来就要导尿,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2.恶露:产后2周后会越来越少,如果量没有减少,要看医生。
3.伤口:顺产都有2公分左右的侧切,一般在左边,所以和孕期相反,要向伤口的另一边,即右侧睡,有助伤口恢复。
4.屁屁坐浴:恶露干净后用开水凉后温度在40~50度,倒在干净的专门用来洗PP盆里,把PP悬在水中,不要坐到底。如果盆大,就把腿分开些,反之盆小的话就把腿并拢。坐20分钟,如果期间水变凉了要加热开水保持温度。并在水中坐提肛,收缩会阴的动作7~8次。据说对痔疮和保持会阴弹性有好处。(我觉得先要把外阴和肛门先洗一下,否则水还是脏的。)
5.产妇房间要通风,至少每天上午9:00左右,太阳出来的时候,下午3~4点。每天至少2次,每次30分钟。通风的时候产妇和婴儿可以换一个房间呆着,或者避风,不要对着风吹。
6. 产妇容易出汗,每天要擦身,分四部分进行,上衣脱去左边就擦这半边,擦完后要立即穿上,然后是右半边,左腿,右腿。不可以一下把衣服全脱掉,否则容易着凉。洗澡要等伤口好了才可以,一定是淋浴,室温不能太低。一定要刷牙,不过因为牙龈的问题要用儿童小牙刷(软毛的)。
7. 坐月子不是躺月子,顺产后6~8小时,剖腹48小时要起来活动,自己小便,走动,注意不要做弯腰的动作,给宝宝换尿布要坐着,否则腰部会有损伤。
8. 产后怎么吃:均衡全面
1) 产后头三天不能吃油腻的东西,一定要清淡,因为这时乳腺管未打开,吃了大补的东西奶会堵在乳房中出不来,这时宝宝吃的少,吸吮力也小,你就等着受罪把,奶涨又不通会很疼的。要吃的是稀饭,或者山芋稀饭,小馄饨,最多吃河虾面条。
2) 产妇一定要吃热的蔬菜。热的水果(放在热水里温一下)
3) 所有热性的东西:红枣 桂圆,火腿,老母鸡,等等。要在恶露干净后再吃,否则恶露会一直不干净。
4) 红肉(猪,牛羊)白肉(鸡鸭虾)交替吃,红肉补铁,白肉主要是蛋白质,鸡蛋一天最多2个。
5) 喝汤一定不要忘了吃里面的肉,汤里营养最多25%,其余都在肉里。
9. 保护乳房
1) 用专用的小毛巾擦乳房,此毛巾的清洁不能用洗衣粉或肥皂,因为你一天要擦多次,肥皂的碱性会对乳头有刺激,多用了容易裂。要用开水烫好后擦乳房。不要用纱布,有毛絮会残留在乳头上,容易堵。擦完后最多用食用油擦一点在乳头上,保护乳晕。
2) 小孩吸吮要让他含住大部分乳晕,光吸乳头是吸不出多少的,而且对你的乳头会有伤害,把他小下巴往下轻轻拉一下,让他嘴张大些含住大部分乳晕。
10. 顺产2个月,剖腹3个月后才能有性生活,并注意避孕,刚生完小孩再去刮宫对子宫伤害很大,弄不好感染了要切除子宫的。
11.医生建议头发要剪短,因为产后激素水平下降很快,会成把掉发,头发长的话肯定比短发要看起来掉得多。再者,产后7~10天才能洗头,加上大量出汗,头发长捂着肯定难受。产妇头发可以梳,但是要选宽齿的,轻轻地按摩一下头皮。
12.补充一下,乳垫要及时更换,不要等乳垫硬了再换,胸罩也一样,原则是不让有硬的东西刺激乳头,否则容易破。另外擦身是躺在床上,擦的地方露在外面,其余都要盖好被子,保暖是最重要的,产后体虚感冒了不容易恢复。产后避孕只能用套套。
看了那么多,准妈妈们是不是心里有数了呢。至少在生完小孩以后,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里面都有提到,坐月子的时候,产妇们可不要任性了,不然留下月子病,到时候受苦的还是自己,可别自讨苦吃哦。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患上心脏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致命的伤害,近年来患上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儿有非常之多,是因为孕妇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没有做好孕前检查,及怀孕期间吃了孕妇不能吃的药所造成的,所以各位准妈妈就一定要注意了。
现在很多婴儿会患上一些严重的疾病,例如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如果患上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就会给婴儿造成非常大的危害,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征兆,才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那么,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有哪些症状呢?下面给各位朋友介绍介绍。
青紫:出生后三至四个月逐渐明显,在口唇、指(趾)甲床、鼻尖最明显。而潜伏青紫型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平时并无青紫,只是在活动、哭闹时才出现青紫,晚期发生肺动脉高压和右心衰竭时可出现持续青紫。
心脏杂音:多数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听到杂音,这种噪音相对较大,粗糙,严重的病例可能与胸部震颤有关。心脏杂音在医生的医生。一些正常的儿童可能有生理噪音。
体力差:心脏功能不良,缺乏血液供应和缺氧导致的严重婴儿喂养在婴儿期难以吸几口停止,呼吸短促,容易呕吐和出汗,垂直保持,年龄较大的儿童倾向疲劳,阵发性呼吸困难,哭泣或大便突然昏厥,容易发生心力衰竭。
倾向于呼吸道感染: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肺血液增多,通常易于反复呼吸道感染,复发性呼吸道感染和进一步导致心力衰竭,这两种常常导致和影响彼此,如先天性心脏病原因死亡。
发育差:先天性心脏病多有发育迟缓,有青紫者尤其明显,严重者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影响。
其他症状:先天性心脏病如左心房增大或肺动脉压缩复发性喉头神经,然后哭泣,容易呼吸短促,咳嗽;结合其他畸形,如先天性白内障,唇裂和腭裂和唐氏综合征;增加可能是由胸前凸起,胸廓畸形引起的;持续性瘀伤可能与棍棒有关,多在青紫出现后1~2年形成。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多发于婴儿。所以各位家长了解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征兆是非常之重要,才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注意孕前检查和婚前检查。
有句话叫做“新生儿怕热不怕冷”,不少人把这句话信以为真,于是疏忽了对宝宝的防寒,特别是在秋冬季节,受冷着凉的孩子,很容易发生新生儿硬肿症。
也许你对新生儿硬肿症比较陌生,但这种病症在寒冷的冬春季节经常发生,每年都有新生儿因保暖不够导致硬肿症的病例,而且早产儿群体发病率为最高。
由于新生儿对寒冷的抵抗能力较差,大人觉得适中的温度对于新生儿已经有可能造成损伤了!所以不要再说什么“宝宝怕热不怕冷”的话了,事实是宝宝怕热也怕冷!
什么是新生儿硬肿症?有何表现?
新生儿硬肿症又叫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指新生儿在处于寒冷的环境时,身体发生的一系列包括低体温、皮肤硬肿、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的综合征。严重者可能并发肺出血、肾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如治疗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最直观的表现是低体温,全身皮肤冰冷,体温在 35 ℃ 以下,在孩子的下肢、臀部、脸颊等部位会出现皮肤变硬,触摸如同橡胶感,也可出现水肿,皮肤肿胀而且弹性下降,按压后留下凹陷无法回弹,皮肤硬肿的范围越大,孩子的病情越严重。 此外容易出现反应少、不吃奶、哭声低、不活动等表现。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血管丰富,容易散热。综色脂肪是新生儿体内特有的组织,它的代谢是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急需产热时的主要能量来源,而饥饿时的能量来源是白色脂肪。
如小儿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散热过多,棕色脂肪容易耗尽,体温即会下降,这些情况下皮下脂肪都容易凝固而变硬,同时低温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易发生水肿,结果产生硬肿。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一,寒冷环境。新生儿处于温度过低的环境是引起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寒冷会使新生儿末梢血管收缩,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导致棕色脂肪分解,增加产热以维持体温,寒冷时间长,则棕色脂肪耗竭,化学产热能力剧降,导致新生儿寒冷损伤,发生心肺功能抑制的恶性循环。
二,摄入量不足,加之新生儿糖原储备少,产热来源受限,环境较为寒冷时,棕色脂肪很容易消耗。
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最容易出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对于早产儿来说,适宜的环境温度在 32~35 ℃ 之间。如果低于此温度,可能就会出现低体温的表现。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可以预防,在各方面注意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保暖可以减少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发生,具体包括:
一,给新生儿的衣物预热。如果为低体重儿可以考虑使用薄膜进行保暖。早产儿使用新生儿暖箱维持正常的体温。
二,给新生儿选用合适的保暖衣物。 避免孩子衣物处于潮湿状态,因为液体的蒸发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容易造成新生儿低体温。
孩子刚出生时就会有肺炎,一般多在产前、产时引起。产前的胎儿生活在布满羊水的子宫里,发生缺氧(如脐带绕颈、胎心改变、胎动异常),就会发生呼吸运动而吸入羊水,引起吸入性肺炎;假如早破水、产程延长,或在分娩过程中,吸入细菌污染的羊水或产道分泌物,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假如羊水被胎粪污染,吸入肺内会引起胎粪吸入性肺炎。另一种就是生后感染性肺炎。如孩子接触的人中有带菌者(比如感冒),孩子很轻易受到传染引起肺炎;新生儿因败血症或脐炎、肠炎,通过血液循环感染肺炎,这种感染可以由细菌引起;日龄稍大一点的新生儿,肺炎也可由病毒及其他微生物引起。
1、症状不典型
新生儿肺炎与大孩子肺炎在表现上不完全一样,多不典型,少数有咳嗽,体温可不升高。主要症状是口周发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难、精神萎靡、少哭、不哭、拒乳。有时就是“感冒”症状,如鼻塞、呛奶。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的呼吸很快(大于45次/分,正常情况下是40~44次/分),甚至可能伴有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和剑突下凹陷叫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的表现。家长可自行在宝宝安静时,给宝宝数呼吸次数,数1分钟;不要在刚喂过奶、刚洗过澡、刚排过便以及哭吵时数呼吸。感染如未能及时控制,轻易向全身扩散,若孩子出现发烧、咳嗽等典型表现,病情多已较严重。所以,新生儿有以上表现,应马上看医生,争取尽早诊治。
2、治疗要求高
由于新生儿咳嗽反射尚未发育成熟,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咳出,易引起窒息,故必须经常吸痰、雾化,以保持患儿气道通畅;孩子在患病期间,一般食欲较差,吃得很少,需静脉点滴输液来补充热量;新生儿反抗力极差且病情变化快,必须静脉输抗生素;所以,新生儿肺炎原则上都应该住院治疗。病情稳定的轻症肺炎也可以不住院,但是必须经过医生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预防很重要
预防新生儿肺炎,应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临产时严密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尽可能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吸净口鼻腔分泌物。孩子出院回家后,应尽量谢绝客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感染者,要避免进入宝宝房内;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以大人胳膊肘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预备好的干燥的大毛巾毯包起来轻轻擦干。
二胎政策放开了,我们的朋友圈也被“二胎”刷屏了。对于生孩子的妈妈来说,“生二孩”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经济、生活、工作……一个妈妈生二孩到底要做出多大的牺牲?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闭幕,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1.拿生命做赌注
生孩子,那可是拿生命在做赌注啊,宫外孕、孕期感染、产后感染、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分分钟都可能会要人命。什么?没那么严重,你不知道羊水栓塞死亡率高达80%么?而且高龄产妇风险还更大哦。这是一个打算生二胎的妈妈所说的!
201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称,每天约有1000名妇女死于与妊娠和分娩有关的可预防疾病,所有孕产妇死亡有99%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相关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的孕产妇死亡率仍然高达30.0/10万。
高龄孕产妇更易出现流产、难产、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胎儿畸形等问题。据了解,唐氏综合症的比例,35岁的孕妇是1/400,但40岁的孕妇却高达1/100。流产率30出头的孕妇约为15%,40岁以上的孕妇约为25%。
2.疲惫和绝望感无穷尽
看到新闻说开放二胎,老公希望我再生一个,我于是就闹起来了,生孩子对男人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压力全在女人身上! 带娃的辛苦不需要再多说了,但是好在有盼头,上幼儿园、上小学……越来越轻松了。可是眼看就要熬出头,二宝又出来了。
没几年孩子大学毕业也结婚生娃了。非常大的可能,你还得帮忙照顾孙子孙女们。每个孩子再生两个娃……内什么,子子孙孙无穷尽也,一辈子的美好时光都用来照顾小孩了。
3.这些痛苦通通再来一遍
怀胎十月,忌甜忌辣忌咖啡;生孩子顺产转剖腹一阵折腾;生完孩子身材走样、乳房下垂、满肚皮妊娠纹;孩子生下来后日夜颠倒,永远睡不够;休完产假,上班、挤奶、喂娃;育儿观念不和还会产生婆媳矛盾……所有这些,通通再来一遍。
4.时间都去哪儿了?
再生一个孩子,就得花两倍的时间陪孩子、照顾孩子,产后第一年还得半夜起来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工作之余,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给了孩子。几乎所有的职场妈妈表示,下班后的时间几乎都被孩子占据了,只有在孩子睡觉后才能熬夜干点自己的事情。
新生儿肺炎(pneumonia of newborn)是新生儿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新生儿肺炎的症状有哪些呢?
一、吸入性肺炎
羊水、胎粪吸入者多有窒息史,在复苏或出生后出现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伴发绀、呻吟。胎粪吸入者病情往往较重,可引起呼吸衰竭、肺不张、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及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参见胎粪吸入综合征)。一旦并发气胸、纵隔气肿,病情突变甚至死亡。乳汁吸入者常有喂乳呛咳,乳汁从口、鼻流出,伴气急、发绀等,严重者可导致窒息。
二、感染性肺炎
细菌、病毒、衣原体等都可引起新生儿肺炎。起病可急可缓,产前、产时和生后感染性肺炎其临床表现不同,分述如下:
(1)产前感染性肺炎:宫内感染发病早,也称早发型肺炎,是全身性败血症的一部分,出现在出生时或生后数小时内,多在娩出后24h内发病。婴儿出生时多有窒息,复苏后可见呼吸快、呻吟、体温不稳定、反应差,逐渐出现啰音等表现。严重病例可出现呼吸衰竭。血行感染者常缺乏肺部体征,而以黄疸、肝脾大、脑膜炎等多系统受累为主。通过羊水感染者,常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和肺部啰音。
(2)产时感染性肺炎:产时感染性肺炎常为出生时获得的感染,需经过数天至数周潜伏期后始发病,如细菌性肺炎常在出生后3~5h发病,疱疹病毒感染多在分娩后5~10天出现症状,而衣原体感染潜伏期则长达3~12周。出生时感染的肺炎,患儿因病原不同而临床表现差别较大,且容易发生全身感染。
(3)出生后感染:出生后感染发病较晚。由于新生儿咳嗽反射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很少有咳嗽。又由于新生儿胸廓发育相对不健全,呼吸肌软弱,新生儿呼吸运动范围小、呼吸运动表浅,不会深呼吸等特点,其临床表现上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呼吸困难仅表现为呼吸不规则、暂停或气促,缺氧严重时可出现青紫现象。肺部听诊时,可听不到肺部啰音,可不发热也可发热或体温不升等。起病前有时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主要表现为一般情况差,呼吸浅促、鼻翼扇动、点头呼吸、口吐白沫、发绀,食欲差、呛奶、反应低下,哭声轻或不哭,呕吐,体温异常。肺部体征早期常不明显,少数可在脊柱两旁可闻及细湿啰音或在吸气末闻及捻发音等。新生儿肺炎最有价值的症状是病儿口吐泡沫,这是新生儿咳喘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他表现有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拒奶、呛奶等。重症: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点头呼吸和吸气时胸廓有三凹征,出现不吃、不哭、体温低、呼吸窘迫等,严重时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
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在新生儿室中常有发生,并可引起流行,患儿中毒症状重,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脓胸、脓气胸、肺大疱等。大肠埃希杆菌肺炎时患儿有神萎、脓胸之液体黏稠,有臭味。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表现为喘憋、咳嗽,肺部闻及哮鸣音。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新生宝宝出生几周内有些有趣的原始反射,到一定的年龄阶段会逐渐消失。
宝宝的头部突然变换姿势或后仰,或者受到巨大的突然的声音刺激,宝宝的手臂向两侧伸展,手张开,然后迅速收回手臂抱在身前,接着可能开始大哭,拥抱反射在不同的婴儿会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在满月之前最常见。
家长用手撑在新生宝宝的腋下,让宝宝的脚接触地板,他好像可以自己走路一般,居然用自己的脚左右交替走路,这就是踏步反射。
吸吮反射是判断新生儿脑部是否正常发展的重要指标,当新生儿口唇触及乳头时,便张口且出现口唇、舌的吸吮动作称吸吮反射。
又名不对称颈紧张反射。这种反射,在出生后的数周内,能阻止新生儿由仰卧滚向俯卧或由俯卧滚向仰卧。当婴儿仰躺着的时候,他的头会转向一侧,摆出击剑者的姿势,伸出他喜欢的那一边的手臂和腿,弯曲另一边的手臂和腿。他喜欢的那一边似乎可预示他以后的习惯用手。
抓握反射表现为当你用你的手指碰他的小手,或者适合他手掌大小的玩具,他可以紧紧抓住不放。
脐疝,作为常见的一种腹壁疝气,其发生原因复杂,涉及先天和后天因素。在先天因素中,由于肚脐是腹壁最薄弱的区域,因此容易发生内脏脱出。此外,腹内压的升高也是重要诱因,如孕妇、咳嗽、便秘等均可导致腹内压升高,进而引发脐疝。
针对脐疝的治疗,早期较小的脐疝可以通过简单的缝合手术进行修复,但存在较高的复发率。为了降低复发率,目前多采用补片修补术,包括腹膜前补片修补和腹膜内补片修补。手术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具体情况。
在术后恢复阶段,患者需注意避免腹压增加,如咳嗽、剧烈运动、提重物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度锻炼,合理饮食,避免肥胖,有助于预防脐疝的发生。
若您或家人出现脐疝症状,建议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一些与脐疝相关的科室和医院推荐:
在一次线上问诊中,患者描述了自己肚脐眼下方8厘米处的不适情况,经过医生的详细询问和分析,最终确定了诊断并给出了合适的治疗方案。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按时服药并注意生活习惯,症状逐渐好转。医生专业的诊疗技能和耐心细致的态度让患者感到安心和放心,同时也体现了医生的医德医术。
我最近肚脐眼这一块总是感到隐隐作痛,有时候躺着睡觉也会感到疼痛。前天去了***互联网医院,医生助理很热情地提醒我可能需要问诊辅助医生了解我的病情,方便医生更快地给我诊疗建议。问诊已开始,医生很快回复我说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让我做了检查。我立刻提醒医生昨天做过阑尾彩超,没有问题,而医生给了我很详细的饮食建议,并开了药给我。我很快就下单预约了药品,处方审核通过后,药品很快送达。医生还建议我可以尝试游泳来加速病情的痊愈。对于是否能吃某些药,医生都给出了专业的建议,让我感到很放心。我相信通过医生的调理和建议,我的病情会很快得到改善。
新生儿脐疝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表现为腹部脐部出现肿块。虽然看起来令人担忧,但大多数情况下,新生儿脐疝无需过度担心,随着宝宝的成长,大部分脐疝会自行愈合。
一、新生儿脐疝的原因
新生儿脐疝的形成与宝宝的生长发育有关。在胎儿期,脐带连接着母体和胎儿,出生后脐带被剪断,留下一个脐带残端。这个残端在出生后逐渐愈合,但在这个过程中,部分肠道或脂肪组织可能会从脐部突出,形成脐疝。
二、新生儿脐疝的护理
1. **观察脐疝大小**:定期观察脐疝的大小,如果肿块逐渐减小,说明脐疝正在自愈。
2. **避免剧烈哭闹**:剧烈哭闹会增加腹内压力,导致脐疝增大。因此,家长应尽量安抚宝宝,避免哭闹。
3. **适当饮食**:避免给宝宝过量喂食,以免引起腹胀。可以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促进肠道蠕动。
4. **使用护脐带**:市面上有专门的护脐带,可以帮助固定脐部,减轻腹内压力,促进脐疝愈合。
5. **定期复查**:即使脐疝没有增大,也应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问题。
三、新生儿脐疝的治疗
如果脐疝持续存在,或者肿块增大,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方法通常是在宝宝1岁左右进行,具体方案由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制定。
总之,新生儿脐疝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家长无需过度担心。通过适当的护理和观察,大部分脐疝会自行愈合。
当婴儿出生后,肚脐处凸起,形成半球形或囊状,这种情况被称为婴儿脐疝。那么,婴儿脐疝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以下将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婴儿脐疝的形成与腹壁的发育密切相关。在胎儿时期,脐带穿过腹壁,导致腹壁在脐部形成薄弱区域。出生后,两侧腹肌未完全在中线合拢,留有空隙。当腹内压力增高时,腹腔内容物就会向外凸出,形成脐疝。
其次,婴儿在吃奶过程中会吞咽空气,导致腹胀。哭闹时,腹内压力进一步增加,也会引发脐疝。此外,婴儿的肌肉力量和腹压大小也会影响脐疝的形成。
一般来说,婴儿脐疝不需要特殊治疗,因为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腹肌逐渐增强,脐疝会逐渐缩小甚至消失。但如果脐疝突出明显,伴随呕吐、便秘、哭闹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为了预防婴儿脐疝,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做好脐部护理,保持干燥清洁。
2. 喂奶时注意姿势,避免婴儿吞咽过多空气。
3. 避免让婴儿长时间哭闹。
4. 加强婴儿的腹肌锻炼。
新生儿脐疝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腹壁疾病,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期。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脐带残留部分发育不良,导致脐带环未能完全闭合。除了遗传因素外,早产、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也可能导致新生儿脐疝的发生。
新生儿脐疝的主要症状是脐部出现可复性肿块,患儿在哭闹、咳嗽、排便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肿块会明显增大,而在安静或睡眠时肿块则会缩小或消失。如果肿块发生嵌顿,患儿会出现腹痛、呕吐、便秘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新生儿脐疝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2岁以内的患儿,大部分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如穿戴腹带、避免腹压增加等)治愈。2岁以上的患儿,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则需考虑手术治疗。
为了预防新生儿脐疝,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新生儿脐疝的治疗和护理需要家长、医生和患儿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保证患儿健康成长。
新生儿脐疝,这一常见病症困扰着不少新手爸妈。本文将为您详细解析新生儿脐疝的症状、成因、预防和治疗,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一、新生儿脐疝的症状
1. 脐部突出
家长们可能会在给新生儿洗澡或换尿布时,发现宝宝的脐部有一个突起的、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小包。这个包块在宝宝啼哭、咳嗽或用力排便时会更明显,而在宝宝安静时则会缩小或消失。这是新生儿脐疝最典型的症状。
2. 脐环可触及
新生儿出生后,脐带脱落处会形成一个环状凹陷,称为脐环。如果脐环较大,宝宝腹壁肌肉薄弱,就容易出现脐疝。家长们可以用手指轻轻触摸脐部,感受是否有硬块或凹陷,从而判断是否存在脐环。
3. 肠鸣音
当家长用手指轻轻按压脐疝的包块时,包块会回缩进入腹腔,此时可以听到咕噜咕噜的肠鸣音。这是肠道蠕动发出的声音,表明包块内的肠管正常。
二、新生儿脐疝的成因
1. 脐带脱落过早
如果宝宝出生后脐带脱落过早,导致腹壁肌肉发育不全,就容易发生脐疝。
2. 腹壁肌肉薄弱
部分宝宝天生腹壁肌肉薄弱,容易发生脐疝。
3. 哭闹、用力排便等
宝宝啼哭、用力排便等动作会增加腹压,使腹壁肌肉受到过度牵拉,从而导致脐疝。
三、新生儿脐疝的预防
1. 注意保暖
保持宝宝体温舒适,避免因寒冷导致的啼哭。
2. 定期体检
定期带宝宝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脐疝问题。
3. 注意饮食
合理喂养,避免宝宝因过度用力排便而导致脐疝。
四、新生儿脐疝的治疗
1. 观察期
大部分新生儿脐疝会在出生后1-2年内自行愈合,因此对于较小的脐疝,家长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无需特殊治疗。
2. 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的脐疝或伴有并发症的脐疝,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脐环修补术、腹壁成形术等。
五、新生儿脐疝的护理
1. 注意清洁
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2. 避免压迫
避免用力压迫脐部,以免影响脐带愈合。
3. 观察症状
密切观察宝宝脐部情况,如出现红肿、疼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新生儿脐疝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做好预防和护理,大部分脐疝都会在宝宝成长过程中自行愈合。
昨天晚上,我发现自己的肚脐有点奇怪,于是赶紧上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进行了线上问诊。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症状和情况,然后建议我去医院进行彩超检查。但是我却告诉医生,因为小区被封了,出不去,医生听后立刻建议我进行碘伏消毒,并保持干燥。同时,医生还询问了我的胃口和大便情况,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医生再次强调了线上问诊的局限性,建议我前往医院就诊。整个问诊过程非常顺利,医生给予了我专业的建议,让我对自己的症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脐疝,作为一种常见的腹壁疾病,主要发生在新生儿和儿童身上。然而,对于成人来说,脐疝却并非罕见。成人脐疝的发生原因通常与腹压升高有关,如咳嗽、便秘、肥胖等。那么,成人脐疝应该如何治疗?手术费用又是多少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成人脐疝并没有自愈的可能。因此,在消除引起腹压增高的前提下,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治疗成人脐疝主要有两种方式:常规修补和无张力修补。
常规修补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手术方式,通过缝合腹壁缺损来修复脐疝。这种手术方式在一级医院较为常见,费用相对较低,大约在3000元左右。
而无张力修补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手术方式,通过植入假体网片来修复腹壁缺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这种手术方式在三级医院较为常见,费用相对较高,大约在6000元左右。
除了手术方式外,手术费用还会受到医院级别、地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具体费用需要咨询当地医院专科医生。
手术后的恢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术后,患者应保持饮食规律,排便通畅,避免腹压再次升高,以免导致复发。此外,定期进行复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成人脐疝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消除引起腹压增高的前提下,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是关键。同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医院,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那天,阳光明媚,我在家中照看着62天的宝宝。宝宝出生44天时,我发现他的肚脐鼓出来一块,像是脐疝。我心中有些不安,于是决定通过互联网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我预约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小儿外科医生。医生在详细询问了我的宝宝情况后,告诉我,脐疝在2岁内有可能自愈,建议我观察宝宝的脐疝情况。
医生还告诉我,如果宝宝的脐疝直径小于2厘米,可以继续观察;如果大于2厘米,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我心中有些紧张,但还是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继续观察。
医生还提醒我,要注意宝宝的营养,尽量减少腹压增大(例如感冒、便秘),并建议我带宝宝去医院做个超声检查,以便更准确地判断脐疝的情况。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带宝宝去了医院,做了超声检查。医生告诉我,宝宝的脐疝直径为1.8厘米,建议继续观察。我心中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意识到,我需要更加关注宝宝的脐疝情况。
在医生的建议下,我还给宝宝用了一个脐疝贴,以减轻宝宝的腹压。虽然宝宝在用贴的过程中偶尔会哭闹,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耐心照顾,宝宝一定能健康成长的。
这次线上问诊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医生的专业建议让我对宝宝的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宝宝。
在此,我想对那位医生说一声谢谢。是您让我对宝宝的脐疝有了正确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