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宝宝高热不退,任何药物都无法降温,怎么回事?

宝宝高热不退,任何药物都无法降温,怎么回事?
发表人:王老师讲中医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一个两岁多点的宝宝在之前几天一直有发烧和感冒的症状,父母以为就是简单的感冒发烧,过几天就能够好转,再加上宝宝不会表达,也描述不清楚自己的不适,但后来宝宝忽然昏迷,立即送往医院,送去医院的时候心率就特别的快,竟然高达180左右,并且瞳孔散大,呼叫时宝宝没有任何应答,医生及时对其进行抢救,但是仍没有将其救回。家属问医生孩子这是得的什么病,医生说考虑是“重症爆发性心肌炎”。

 

 

引起该孩子发生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的最主要病因就是宝宝所患的“流感”,这是因为本身宝宝还小,各项免疫力尚不完善;加之宝宝感冒后,抵抗力也有所下降,这时病毒就容易通过血液到达心脏,从而侵犯心脏而诱发严重的心肌炎。

 

 

重症爆发性心肌炎是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危急病症,今天我们就病毒性心肌炎来了解一下,病毒性心肌炎就是因为病毒通过血液到达心脏后,侵犯到心脏后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炎性病变。该病多好发于2-10岁的孩子,其病情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发病的年龄以及感染的过程。

 

 

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

 

1、前驱期:即患儿在出现心脏症状之前会出现有呼吸道的症状,如发烧,咳嗽,乏力等类似于感冒的症状,也有可能出现胃肠道的症状,如患儿会出现不思饮食或者有腹泻等症状;

 

2、心脏方面的症状:该症状多在上述症状2-3周后出现,主要表现为明显的乏力,食欲出现明显的下降,面色苍白,气短,多汗,呼吸困难,头晕,手足冰凉等心率失常的症状。

 

3、有的病人起病隐匿,有的病人呈慢性进程,但是也会出现上述病例中的重症病情。对于新生儿宝宝来说,病情进展的是很快的,常常会合并有多脏器损伤的并发症。

 

 

 

这就是要告诫我们的各位宝妈宝爸,当您的孩子体温总是处于高体温状态,任何药物都无法降温,并且孩子伴有一些精神状态的改变,并且伴发有上述的症状,尤其是在流感高发期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就医以明确病情,避免引起严重的后果。

 

最后,希望每个宝宝都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每个家庭都能幸福美满。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发热是儿科常见症状,多数可从伴随症状可以找到线索查明发热原因。若没啥明显的伴随症状,孩子还一个劲的发热,要注意排查一些隐匿的易被忽略的但会引起孩子发热的病因。

     

    比如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并不少见。

     

     

    儿童中发病率4%,高峰期年龄段是1-2岁,这个年龄段孩子恰恰还不会说耳痛,容易造成漏诊。往往等到孩子耳道流脓了,家长才意识到是耳朵出了问题。急性中耳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上呼吸道感染中急性中耳炎的发生率达10%。

     

    急性中耳炎如不进行规范化处理,轻者可导致患儿听力下降,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包括耳后和耳下脓肿,以及脑膜炎、硬膜外脓肿、硬膜下脓肿、脑脓肿等颅内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不说了,不说了,吓坏我的粉丝了。

     

    如何发现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可以有细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引发。

     

    年长儿可以诉说有持续性儿童,小宝宝可表现为易烦躁,有时表现为捂耳朵和拽耳朵,甚至影响睡眠,还可伴有高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其症状直到耳道流脓后缓解。

     

    部分患儿早期听力下降。如果怀疑宝宝有中耳炎需及时到耳鼻喉科给医生检查下。

     

     

    如何治疗急性中耳炎?

     

    儿童急性中耳炎疑为细菌感染引起的,特别是对于重症(耳流脓或伴高热≥39℃),以及年幼患儿,应及时积极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可以选择阿莫西林或阿奇霉素或头孢霉素。

     

    使用疗程

     

    1. 对于<2岁和临床症状严重的患儿,口服抗菌药物标准疗程为10天。
    2. 对于有轻度或中度临床症状的2~6岁患儿口服抗菌药物标准疗程为7天。
    3. 对于有轻度或中度临床症状的>6岁患儿,口服标准疗程为5-7天。另外还可以抗菌药物滴耳和鼻腔局部用药缓解咽鼓管咽口炎性黏膜的肿胀,降低中耳腔负压,减少渗出,缓减疼痛。
  • 儿童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要注意下面“四忌”:

     


     一忌滥用维生素。不要以为孩子吃了维生素有益无害。其实吃多了并不好,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维生素C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出现药物中毒。二忌滥用抗生素。不要孩子一生病,就不管什么原因就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三忌滥用解热止痛药。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四忌滥用丙种球蛋白。有人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作用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


    小儿发烧为什么不能随便服用成人的药?

     

     

    小儿不能服用成人的药,主要因为:小儿发烧的原因很多,若不明原因就将大人用的阿斯匹林给孩子服用,很容易延误病情或掩盖症状,而且小儿服用阿斯匹林可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等不良反应,因此,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小儿用药剂量与成年人的用药剂量差异很大,有的不是简单地由体重推算出来的,而是根据小儿的生理机能及其对药品的敏感性确定,用量过小可影响疗效,过大可能发生毒性反应,故家长不宜给小儿盲目用药。有的药品只适于成人,如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抗菌药,7岁以下的儿童不宜应用,否则可致骨骼、牙齿损害,引起“四环素牙”。红霉素、麦迪霉素容易在胃内被胃酸破坏,从而使疗效降低,起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 大家都知道一件事情,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家庭,特别害怕宝宝发烧,毕竟一个大人发烧那倒是没什么,但是,如果是一个宝宝发烧,着实能让一家人都十分头疼,尤其是一些新人爸妈,面对宝宝发烧,更是头都能给你变大了,甚至会手足无措,那么,宝宝发烧了该怎么办呢?

     
    其实,遇到宝宝发烧的话,在一般的情况下,发烧是一种正常的身体调理,对于宝宝来说,其实非但没有害,相反还有助于孩子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因为发烧可以增加免疫系统吞噬细胞的一种抗体生成措施,说白点,就是宝宝发烧是产生免疫力的一个过程,所以,家长并不用太担心。

     

     
    当然,我也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发烧是正常现象不假,但是,宝宝的体温要维持在38C以下,如果超过了这个温度了,那对于宝宝来说,那你就得小心了,因为这种高烧对于孩子来说,危害非常大,尤其是还在发育中的宝宝,这种温度下,搞不好会烧坏脑子,这不是瞎说的。

     
    首先,就是物理降温法,最简单的,你去药店买一些退热贴或者用冰块敷在额头上面,不过,我觉得对于一些3岁左右的儿童,这种方式,我还是不太建议这样做的,最佳的选择是用温水浸毛巾后,慢慢地擦拭孩子的身体部位,比如额头、脖子和腋下等等地方,辅助孩子降温。

     
    如果仍然没有什么效果的话,宝宝还是持续的高烧不退,这时候,就要采用药物治疗,我个人首选推荐是布洛芬,不过,考虑到这种药物的剂量,你也可以选择用乙酰氨基酚,具体的话,那就只能根据个人的情况来定,这个我觉得都可以的,如果这还不行的话,可以试试混合来使用。

     

     

    当然,我这里强烈不推荐,切记,是强烈不推荐大家去给宝宝吃阿司匹林进行退烧,这种东西千万别让孩子去吃,因为这种药片有一个副作用,可能会引发一种叫做瑞夷综合征的疾病,如果真的引发了这种疾病,你家宝宝这辈子算是倒霉了,所以,千万别用这种药物。

     
    当然,还有一些长辈,会使用一个偏方,比如盖被子降温法,这个我也是不太推荐的,这就相当于是“以毒攻毒”,这种方法搞好了,孩子拥有更强大的抵抗力,搞不好了,那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那些土办法,千万别去做,否则下场一定不会太好。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不少家长都追问我孩子体温到多少度要退热、多少度要送医院,总想要个“标准答案”。

     

    其实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通常会建议将体温警戒值设定在38.5℃。但人和人的体质是不一样, 就像我们每个人日常的体温是不同的。一切要以孩子的身体状态和行为表现来判断。

     

    发热不是彻彻底底的一件坏事,相反,是好事!是人体免疫的自然反应,是身体在全力以赴地对抗感染的表现。如果孩子处在发热状态,但是没有异常表现,就不需要干预,否则有可能好心办坏事。

     

     

    以下情况需要紧急退热,不可忽视。

     

    • 体温快速上升、体液快速流失,这些症状是热性惊厥发病的前兆,尤其是有癫痫病史的孩子需要特别注意。
    • 发热,皮肤颜色发白、不出汗却手脚冰凉,这意味着体表血管痉挛,散热降低,内脏温度高却没办法散热到四肢,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热性惊厥
    • 出现心跳加速、呼吸加快等表现,例如有心脏病、贫血、慢性肺心病等病史,容易产生并发症。
    • 头痛、心悸、四肢无力或出现其他难以忍受的症状,小孩子哭闹不止。

     

    发热虽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出现以上情形表明孩子不是单纯地发热,目前的身体状况很糟,需要立即使用退热药避免发生严重的后果,如果用药1小时内温度还不下降就得及时送医。

     

    如果孩子发生热性惊厥,家长要做紧急处理。

     

    • 不要紧张,不要慌乱,80%以上的热性惊厥会在3~5分钟自行缓解
    • 保持安静,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 不要围观孩子,不利于空气流动,增加孩子的焦虑压抑情绪
    • 保证空气流通,或将孩子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 让孩子侧卧,避免呕吐物和分泌物的吸入
    • 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吸氧,避免缺氧性脑损伤
    • 不要往孩子嘴里放任何东西(布条、毛巾等其他防止咬伤舌头的东西,其实这并不会发生)
    • 把衣服鞋子能解开或松开的东西都解开(襁褓、衣扣、腰带、鞋扣)
    • 收走周围可能弄伤孩子的物品。

     

    退热药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对乙酰氨基酚的安全性高,适合小月龄的幼儿使用,而布洛芬则一般用于半岁以上的儿童才适用,有过敏体质的或脱水症状的孩子要避免用布洛芬。

     

     

    在使用退热药时还要注意使用剂量。

     

    每家药企生产药剂浓度都不一样,甚至同一家厂商同一款产品,不同剂型间成分浓度也不一样,像滴剂和混悬液的浓度就会不一样, 家长在用药前一定要仔细查看药剂浓度和剂量使用说明。

     

    发热是一件好事,在非紧急情况下都不应该滥用退热药。

     

    一般情况没有上述紧急症状表现的发热,在体温38.5℃以下,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让孩子舒服一些。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李奇

    文章首发于 | 儿科李奇大夫

     

    导读:王老在出中医门诊时,经常跟家长说发热时别洗澡,发热出汗用干毛巾擦擦就可以了;回去赶紧把药煮了,今天就吃完一付草药,烧的太高,孩子不舒服时可以吃一次退热药。也有大夫说发热了洗个热水澡,用温毛巾擦擦,帮助退热。孩子发热时到底能洗澡吗?贴退热贴好吗?

     

     

    首先,降温的目的是缓解宝宝因发热出现的不适感。降温的方法是否恰当,也应围绕孩子是否舒适、是否安全来评价。

     

    1.发热时洗澡、泡澡相当于温水浴,在最新的《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不推荐使用温水擦浴退热。虽然在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基础上联合温水擦浴短时间内退热效果更好些,但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哭闹明显,伴寒战,皮肤疙瘩等等,寒战后体温升的更高,故不推荐。

     

    2.退热贴贴上去凉凉的,相当于是冰敷,指南中不推荐冰水冷敷的方法退热;冰敷会让孩子非常不适,并有可能引起颤抖,颤抖会导致发热加重;也会引起宝宝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体温会升的更高,所以不推荐。另外要注意退热贴还容易导致部分孩子出现过敏症状。

     

    3.更不推荐酒精擦浴退热,因为酒精渗透性很强,它有可能被宝宝皮肤吸收或口鼻吸入,从而引起严重的问题,例如昏迷。

     

     

    那怎样可以促进宝宝降温呢?

     

    1.当宝宝发热时,给宝宝一个安静、凉爽舒适的环境,多休息,多睡觉,适当减少衣物,盖薄一点被子,降低房间的温度,维持24℃,有利于退热,可以开空调,但别对着孩子吹。

     

    2.多给孩子多喝水,喝温开水,大一点的孩子也可以喝梨水、苹果水,有腹泻的喝口服补液盐、苹果水,这样有利于补充体液,小便增多,通过排小便带着体内的热量;另外体液充足,口服退热药物后才有助于出汗,缓解发热,如果体液不足也会影响退热药的退热效果。

     

    3.饮食上吃清淡的、软的及好消化的,少吃油腻、不好消化的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若果宝宝1-2天没有排大便,可用一次开塞露,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排泄大便来降低体温。

     

     

    中草药退热可以广泛应用以下疾病,可以减少或者避免使用抗生素:上呼吸道感染、热性惊厥、流行性感冒、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支原体肺炎、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水痘、幼儿急疹、急性淋巴结炎、急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感染性腹泻、泌尿系感染、不明原因发热等等疾病。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很多家长一遇见孩子发热就不知所措,经常急匆匆的赶往医院,很多时候只是虚惊一场。现在就聊一些干货,有助于家长在孩子发热的时候能冷静下来,有条不紊的处理发热的问题。

     

     

    首先了解一下发热的分型:

     

    非感染性发热

     

    如果小儿发热呈中低热,<38.5℃,精神状态不错,无烦躁不安、嗜睡等表现,排除有明确病因导致的情况,说明小儿的病情并不严重。可以在家观察,适当给予物理降温进行干预,如多饮水、冰袋置于腋下冷敷等;如果体温≥38.5℃,可给予安全有效的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小儿布洛芬混悬液等退热,服用此类非甾体类抗炎药要注意多饮水,以免出汗过多而造成体液匮乏。

     

    另外,非感染性发热病因有风湿系统疾病、产热过多或散热减少、下丘脑体温调节障碍、血液系统疾病和不明原因发热(UFO)等等。这就需要专业医生来诊断治疗。

     

    感染性发热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一般为轻中度热,也可迅速出现高热和超高热,无寒战,流涕、喷嚏、咳嗽、咽痛等症状明显,伴有食欲不振、疲劳无力等全身症状。血常规示淋巴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升高不明显。

     

    常应用安全有效的退热药物和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退热药物常选择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有热象(舌红苔黄,小便发黄)的也可以选用小儿柴桂退热颗粒,不推荐应用阿司匹林退热,病毒感染的患儿应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出现瑞夷综合征;由于目前无特效抗病毒药物,可以选择四季抗病毒口服液、小儿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治疗;具有严重传染性的流感病毒则建议住院治疗。无细菌感染指征不必选择抗生素。

     

     

    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一般为轻中度热,流黄涕、咳嗽、咽痛、吐黄痰等症状多见。多由疾病感染导致免疫力低下继发而来,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明显升高。退热则选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抗生素可酌情应用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推荐含氟呼吸喹诺酮类抗生素,因为可能会影响小儿软骨发育。

     

    支原体感染:起病较缓,刺激性干咳多见,可有少量白色黏液咳出,多有轻中度发热,体温正常后仍有咳嗽。血常规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退热选用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抗生素应用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效果较好。

     

    症状较轻、无明显病因或者感染不重的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若出现长期发热(>2周)、较严重的感染性发热、支气管和肺部有固定或不固定的啰音、喘息呛咳、呼吸困难、应用药物后难以降低体温、精神状态、意识较差、烦躁不安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去医院治疗。

     

    最后,总结一下常用的退热方法: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冰袋置于腋窝、腹股沟等处,不提倡酒精擦浴。

     

    药物降温:应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如果仍难以退热,可以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禁用阿司匹林以防出现瑞夷综合征;禁止应用尼美舒利降温;禁止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抗感染。

     

    中医药治疗:针灸、中草药、推拿如捏脊等。

     

    其余方法:多饮水,补液和补充电解质,不要捂的太严实。

  • 热性惊厥(FS),是小儿最常见的惊厥之一,是指婴幼儿在发热后(通常大于38.5℃),突然出现惊厥发作,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呼之不应等,作为孩子的家长,看到这一幕必定是惊心又焦急。在医院自然有专业人员在,可放心一点,可若是在家里,宝妈宝爸们该怎么应对呢?

     

     

    首先,要做好去医院的准备,自行处理应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镇定,一定不要自乱阵脚,不要着急抱起宝宝安慰,而是尽量将宝宝侧卧位平躺,防止坠落受伤,可用软毛巾等辅助清除口腔异物或分泌物,防止呕吐物误吸。

     

    2、多数的热性惊厥都属于短暂性发作,持续时间也就1-3分钟左右,若是持续5分钟还未缓解,或是虽然不抽了但呼唤他没有回应的,应及时送医院。惊厥过后需要注意的是防止体温过高,积极查找及治疗原发病。

      
    3、很多家长在宝宝高热惊厥过一次后,都会担心一个问题——会不会真想老话讲的那样:“一次抽,次次抽”?其实,一次高热惊厥后再次出现惊厥复发的概率为29%—55%。

     

     

    不过,是否会再次发生还与患儿自身情况有关,例如:首次惊厥的发病年龄,通常热性惊厥的高发年龄段在3-5岁,若是首次发作年龄在6个月以内,并且患儿有家族史,例如父母幼时或兄弟姐妹有类似病史,甚至有癫痫史,以及出现热性惊厥时的体温低于38.5℃,这些危险因素存在的话则复发可能性较大。

      
    通常来讲,单纯性热性惊厥一次热程中只会发作一次惊厥,少见2次,表现为全面的大发作,但很少出现惊厥持续状态,这一类型约占热性惊厥的70%左右,多随着年龄增长,神经系统发育健全,便不再发作。而少部分热性惊厥属于复杂性,一般发病年龄较小,小于6个月,一次热程内可多次出现惊厥发作,常见到惊厥持续状态,建议在发作期间行脑电图检查,提示有无癫痫发生可能,并进一步行其他相关检查,明确病因。

     

    宝妈们,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要保持镇定,如果在家自行处理后仍不见好转,应立刻去医院就诊。

  • 家里老人常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自然新生儿而也不例外,而这其中最常见的症状就是感冒发烧之类的。那么对于新妈妈来说,孩子发烧如何才能从容应对避免误区呢?今天主要讲解两种典型的发烧案例和解决办法:

     

    一、普通的感冒发烧情况以及处理办法。

     

     

    一般情况宝宝发烧会同时伴随咳嗽、流鼻涕、呼吸粗等症状。这个时候妈妈们会着急的给宝宝吃一些清热止咳药和头孢消炎药。可是之后就会发现宝宝一直拉肚子,还很虚弱,怎么办?其实,很多妈妈太心急退烧,或者根本不清楚的是——清热的药吃太多其实是会导致宝宝整个人比较寒,容易出现拉肚子的现象。所以建议清热的要少吃,退烧后就不吃。另外,如果头孢消炎药吃了三到五天左右,可以建议停用头孢,疗程已经用够了,接下来可以吃一些止咳止鼻涕的药,比如艾畅。可以止咳止鼻涕。

     

     

    针对宝宝感冒发烧后呼吸粗的症状,是否要做雾化治疗。家长如果有带小朋友去医院看过医生听过双肺没有很明显的罗音,只是单纯的上呼吸道感染的话,就不一定要做雾化。而且宝宝比较小的话,做雾化也不一定会配合。咳嗽的比较频繁比较厉害,小朋友也能配合雾化的话,也可以说使用一些激素,稍微消一下炎。其次,如果宝宝咳嗽比较厉害的话,家里常备的美敏伪麻是可以吃的。

     

    拉肚子问题。如果小朋友拉的次数比较多,而且大便比较稀烂或者是水样便的话。可以吃思密达来保护一下肠粘膜,另外建议可以吃一些益生菌来调理肠道的菌群。也建议宝宝生病期间的饮食稍微单调一点,不要太复杂,这样子对腹泻的好转也是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小朋友要注意保暖,手脚比较冰凉的话都要带一下手套,还有穿袜子可以手脚比较暖,也可以使末稍循环稍微好一点。

     

    二、检查是否免疫功能缺陷导致的发烧。

     

     

    如果是类似这样的情况:宝宝生长发育还不错,但是有纯母乳喂养的情况下有多次高烧。很显然,这时候家长就要考虑有没有先天性的某些方面免疫功能的缺陷。所以建议做胸腺检查以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检查。

     

    这里需要提醒一下各位家长的是:在相应的地方,要找比较区域性的中心医院才能够做到这样的免疫性的检查。有时候这些免疫检查,通过抽血、x光片还不一定能找得到。需要跟踪一段时间慢慢才能够显现出来。同时也要注意,有没有一些先天的宫内感染,比如说touch感染就是弓形虫或者是支原体、衣原体等等这一类的感染医院也都能够查得到。总之一定要给宝宝做一个相关的检查。

     

     

    如果实在找不到原因,那么建议可以适当的用一些免疫调节剂。比较安全的话,在新婴儿期可以用的可以吃一些针对性的益生菌。第二个可以用婴儿用的乳铁蛋白。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婴儿用的安全的免疫调节剂。但是这些都需要用的时间会比较长,配合纯母乳喂养都是可以的。

     

    另外,有些家长问到这种情况是否存宝宝大脑体温调控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的可能性。是这样的,小朋友体温调控中枢的确是没有成人那么好,但是如果反复体温波动比较大,还是建议要排除一下免疫方面的问题。大脑发育是否有不良的情况。如果小朋友出生是比较好,暂时是不会考虑大脑发育不良的。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 正常情况下人的产热和散热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如果人体的产热大于散热,那就会引起体温升高,临床上认为如果腋下测量体温>37.2℃,那就考虑为发热。 调节体温的中枢主要位于脑部,如果体温调节中枢出现了问题或者某些微生物产生了致热源都可以引起发热。

     

    很多人发热的时候,心里都比较害怕,担心会有产生什么后遗症,特别是婴幼儿,因为他们本身的发育不成熟,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甚至最近有传言说某些常用的退烧药对小儿的危害比较大,那真相到底如何呢?今天医者良言一文解除大家的疑惑。

     

     

    小儿退热药危害性很大,而且这种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吗?

     

    目前来说小儿常用的退热药主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物的退热效果还可以,而且对于小儿来说也是比较安全的。

     

    从本质上来说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都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它们都具有退热、止痛、抗炎的作用,所以也被称之为解热镇痛药。非甾体类抗炎药之所以能治疗疾病,主要和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有关,环氧化酶是前列腺合成的关键酶。

     

    在人体内环氧化酶(COX)主要有两种,即COX-1和COX-2,虽然看似这两种酶比较像,但是功能却大不一样。环氧化酶-1主要存在于血管、胃、肾脏等脏器中,主要的功能是促进某些物质分泌,具有保护胃肠粘膜、调节血小板聚集、调节外周阻力和肾脏血流的作用,环氧化酶-2就是一种比较坏的酶了,它能够促进前列腺素的生成,能够诱导炎症反应,可使血管扩张、组织水肿。

     

    正常情况下调节体温的主要神经是下丘脑,它能保持产热和散热之间的平衡,体温升高的时候,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使升高的体温恢复到正常,但是这类药物对正常的体温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人发热的时候,多数是由于细菌或者病毒产生了致热源,它们能促使免疫细胞分泌前列腺素而增加产热,而非甾体类抗炎药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生成而起到退热的作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够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从而产生抗炎、解热、镇痛的药理作用。但是由于它们都抑制了环氧化酶-1的活性(要知道这种酶能够保护胃肠道、肾脏、肝脏),所以能引起胃肠道反应(比如恶心、呕吐、腹痛、消化道出血等)、肝肾功能损害、血液系统异常等。

     

    但是需要注意,虽然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并不是说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这些不良反应也明显。对乙酰氨基酚没有明显的胃肠道刺激,它之所以能有退热的作用主要是抑制了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对外周的环氧化酶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所以对乙酰氨基酚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

     

    布洛芬被美国FDA推荐位比较安全的儿童退热药物,既然能得到推荐,那说明它也是比较安全的。当然了,我们说的安全是在推荐的剂量范围内,超过了推荐的量的时候,大多数药物也都不会再安全。

     

    可能提到对乙酰氨基酚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如果说扑热息痛,估计大家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用于年龄比较小的婴幼儿,而布洛芬主要用于6个月以上的小儿。

     

    综合以上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是比较安全的小儿常用的退热药,但是大家也都说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这个也是很难避免的。大多数药物如果在推荐的剂量下使用,也都是比较安全的。这就好比坐飞机吧,虽然它可能会出事,但是出事的概率是比较低的,我们总不能因为担心出事就取消飞机这个交通工具吧?所以退热药并没有说的危害这么大,可能是有些人别有用心夸大了它的不良反应。

     

     

    小儿体温多高能用退热药?

     

    之前我在儿科的时候,很多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发烧,就一直催促医生进行输液处理。即便采取了一些措施,因为小儿的体温没有明显的下降,这些家长们也都像热锅上的蚂蚁。

     

    不过发热并不是像大家想的对人体不利,发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反应,它可以帮助人体增强免疫力,加速新陈代谢,这样更有利于恢复健康。站在中医的角度来看,容易发热的小孩阳气比较足,他们通过发热可以把寒邪逼出体外。

     

    看看那些年龄大的人,他们体内即便存在感染,但是也不一定会有发热,因为他们的身体衰老了,对一些刺激不敏感,这就好比一个快死亡的人,你无论怎么打他,他都很难有什么反应,但是如果打的是年轻人,那这个人的反应肯定是比较明显的。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每年的发热一两次,反而更利于提高免疫力。

     

    可能不少人觉得发热会烧坏脑子、引起肺炎、脑膜炎等,但是需要注意发热只是一个症状而已,它不是疾病,它本身并不会烧坏脑子、引起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发热只是一个表象。只要把引起发热的疾病治好,那人也就会退烧了。这就好比烧水一样,锅下的火只要一直在,无论你往锅里倒多少水,只要烧的时间足够长,那还是会起烧的。

     

    按照最新的指南,小儿发热不超过38.5℃,一般是不服用退热药的,而是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退热,比如用湿毛巾擦拭额头、腋窝等部位散热,也可以用退热贴。一般小儿发热体温超过了38.5℃,那就需要口服退热药退热。

     

    但是需要注意,在吃退热药的时候,两次口服药物的时间间隔应该超过4小时,而且每天退热药一天最多吃4次。吃退热药的目的仅仅是为了缓解症状,但是它本身是不能治病的,只要去除引起发热的疾病,那体温自然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单纯发热却没有明显局部症状,家长们首先要冷静,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让孩子舒服一些,缓解发热造成的不适,并密切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一旦发觉不对劲,及时使用退热药,温度仍反复不退要及时送医。

     

    1、补充水分多通风,合理增减衣物

     

    体温超过38.5℃后体液损耗非常大,对氧气需求量更高,一定要多补充水分!穿衣多少根据孩子的感觉,冷的打寒战,即使在发热也要增加衣物,觉得热就脱,出汗要尽快擦干,不能吹风,衣物要吸汗透气。

     

    2、温水擦浴降温

     

    准备三块毛巾,一块敷额头、一块擦浴、一块擦干。让水温在35℃左右,不能让皮肤有寒凉的感觉。还要关好门窗。

     

    不能擦拭部位:心前区与肚脐

     

    擦拭顺序:由上至下(颈部、上肢、背部、下肢)擦到哪暴露哪,擦完就要及时盖上,在颈部、腋下和手肘内侧等血管分布的地方可以多停留片刻,增加热量散出。

     

    3、小儿推拿&无痕刮痧泄热

     

    这个分发热情况,在这就不细讲了,想了解的看我写的那本《谁动了我的小鼻子》第四章:发热,看具体穴位吧。

     

    4、足浴发汗退热

     

    5、安宫牛黄丸预防热性惊厥

     

    6、耳尖放血泄热毒

     

    后面这几种在书里有讲到,家里常用还是前两步可操作性强一些,后面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

     

     

    重点说一下不可取的物理退热方法

     

    1、捂被子发汗

     

    很难掌握孩子流汗程度和身体温度,孩子容易热晕,这种发汗方式不安全。

     

    2、采用酒精擦身

     

    工业酒精和饮用酒都不可以用来给宝宝降温,酒精会透过宝宝娇嫩的皮肤进入血液引起酒精中毒。少量酒精也会引起皮肤过敏,不能用酒精擦身降温。

     

    3、用冰袋敷额头或身体

     

    冰袋敷额头容易引起末梢血管痉挛,导致散热量急剧降低,同时引发头痛、气滞血瘀的后遗症,特别是过敏体质的孩子,体质偏凉,冰敷会让寒气通过毛孔进入身体,使体质更差,产生的冷空气也可能会引发哮喘,可以用低于体温5℃的湿毛巾敷。

     

    4、泡浴

     

    温水擦浴降温就可以了,泡浴虽然是全身泡在水里,导热效果快,但是泡澡需要脱掉全部衣服,还要进入澡盆,本来孩子就不舒服,你还让他去洗澡,孩子会抗拒,并且全身湿漉漉的难以把控汗量,保暖不到位还容易导致风寒侵体,得不偿失。

     

    5、运动或吹风

     

    运动出汗毛孔张开很容易再次受寒,引起血管的反射性痉挛,效果适得其反。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