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如果你能准确的识别患者是心肌梗死,那么我们在医务人员没有到来之前做这些事!
但是记得一定是识别了患者是心肌梗死,如果不能识别,那么需要另当别论。
因为心梗的识别需要心电图、症状、心肌酶等诸多检查和问诊症状才能确诊,所以确诊一定要慎重。
就按照提问假设的这样,如果遇到心肌梗死的病人,我们首先该怎么做?
第一、判断生命体征
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如果没有呼吸心跳,首先进行的是心肺复苏,如果有意识一定需要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血压是高是低,心率是快是慢等基本情况。
第二、尽快呼叫专业医务人员到场
心梗以后,我们自己的治疗几乎起不到决定性作用,因为心梗治疗中的溶栓也好,急诊介入也好,都需要到医院使用专门的药品和器具才可以完成,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快把患者送到医院交给专科的医生进行专科的处理。你在发病地点做的相当一部分操作,都可能影响和延迟再灌注的时间,所以,尽快呼叫专业医务人员到场,或者如果医务人员到场时间较长,而且你有较大把握在病人安全的前提下尽快送病人到医院。
第三、早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如果确诊心梗,只要确认患者没有出血禁忌症,没有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禁忌症,我们需要尽快让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波立维或者替格瑞洛,使用其中至少阿司匹林联合波立维或者替格瑞洛中的一联或者两联。
第四、预防相关并发症
在确保前三件事情完成的前提下,我们需要预防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比如突发晕厥或者心脏骤停,所以,我们需要保证患者一个舒适体位,且保证患者出现晕厥等前提下不至于发生相关并发症。
第五、配合专科医生进行处理
即使你是医生,但不是心内科专科医生,也切忌进行非专业的其他操作,到医院后配合专科医生进行救治,切莫猜忌和拒绝配合医生的治疗,因为——时间就是心肌。
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些一定是在确认患者是心肌梗死的前提下,因为如果不能确保患者是心肌梗死,可能我们的有些操作会加重病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冠心病类型,见识了心肌梗死的可怕以后,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急性心肌梗死如何抓住急救的最佳时机呢?
一、不有心存侥幸的心理
许多心肌梗死的患者,在症状初发的时候,因为坚信自己身强力壮,而且年纪轻轻,再加上症状不典型,往往会心存侥幸的认为只是简单的胸部不舒服,心梗不会找上自己的想法。所以,如果出现持续的不舒服,尤其是颈部及以下,腹部以上的持续不适,更需要警惕。
二、简单识别是否为心梗
心肌梗死的识别,需要记住心梗的典型症状,如果是持续的心前区或者后背的胸痛、胸闷、气短等不适,而且伴有大汗淋漓,有可能您已经是心肌梗死了,但不是所有的心梗都这么典型,也不是这么典型的症状都是心梗,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需要更加重视。
三、呼叫专业医生到场
如果考虑心梗,一定呼叫专业医护人员到场,切勿自行前往医院,因为心梗后的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会随时要了尔卿卿性命。如果有专业的救援设备在场,会大大提高救治能力。但如果真的距离医院很远,救护车或者医护人员不能赶到现场的话,自行送医也一定要和医护人员取得联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搬运。
四、学会心肺复苏很重要
心肌梗死后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或者猝死的人多得很,因为心梗最大的并发症就是这些。所以,学会如何心肺复苏非常重要。毕竟心梗的绝大多数都是发生在院外,在医务人员没有到达现场之前,正确的心肺复苏,可以大大提高心梗后心脏骤停的救治成功率。
五、相信医生勿盲目自信
心肌梗死,到达医院后,一定相信专业的医务人员的判断和治疗方法。许多人听到心肌梗死要急诊放支架,做的最多的就是打电话找熟人,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到底要不要急诊支架啊?”。如果问道专业的心内科医生还好说,如果问到一个其他专业的医生,耽误救治时机的情况比比皆是。所以,把性命交给离你最近的那个有心梗救治能力的医院,就够了。
心肌梗死,不要相信所谓的偏方或者救治方法,没有任何一个偏方和简单的救治方法可以救你,能救你的,只有会溶栓的医生,和能做介入治疗的医生团队。
亲,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你!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其心肌的坏死是不可逆的,所以,心梗后的相关并发症,或者是再梗死,就时刻威胁着心梗患者的生命健康。
那么如何预防心肌梗死再发生和并发症呢?
1.药吃好
一旦罹患心梗,患者需要几乎终身服用药物进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所以,把药吃好是预防心梗后并发症或者再梗死的最好方法,吃药没有捷径,许多人口服药物两年三年之后,因为没有症状,所以,停药者不在少数,而停药后直接导致的可能就是再梗死或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2.勤复查
心梗后复查尤其重要,因为心梗后并发症的发生也不是随时出现,比如心功能不全,可能有部分病人要到1到2年以后才会出现,所以,定期到医院复查肝功能、肾功能、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有助于及早发现相关并发症,及早处理,防患于未然。
3.会运动
心梗后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也不是什么运动都不能有,心梗后的运动处方,鼓励患者多做有氧运动,会对心梗的愈合有着良好的作用,而适量运动也会有助于减少心梗并发症和再发梗死的可能。
4.戒烟酒
戒烟戒酒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一旦发生心肌梗死,改变生活习惯,杜绝不良嗜好,定期作息和规律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为同样的年龄,同样的性别,为什么别人没有心梗,而你发生了心梗,需要找到原因,加以预防,如果心梗后仍然执迷不悟,仍然熬夜抽烟等不改变,那么下次心梗或者并发症就离你不远了。
5.懂生活
适度的生活节奏,减少工作压力,减少生活压力,保持愉悦心情,对于预防心梗后再梗死和相关并发症也尤其重要。所以,发生心梗后,更应该懂得如何去生活,更应该懂得拿得起和放得下,方能减少心梗后相关并发症和减少再梗死的发生。
其实预防心梗后并发症,还有其他一些小小的细节,需要我们加以注意,只有更加注意,才能更加安全。
预防并发症,我们需要一直去努力!
脑出血也是损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杀手,而且随着高血压病的越来越多,脑出血似乎也越来越多起来,其实,能够引起脑出血的原因非常多,常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动脉畸形等是脑出血的常见原因,比如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较大多数都有动脉瘤存在。
2.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脑出血所占比重也非常高,主要是血压控制不稳或者未控制所致。
3.外伤性脑出血:主要是车祸、坠落伤等等外伤性脑出血。
此外还有其他脑出血,但以上情况较为多见。
那么我们一旦发现患者是脑出血或者疑似脑出血,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即使来到医院后,医生也只是根据患者发病缓急,根据发病诱因等情况大概判断是不是脑出血,只有头颅CT或者磁共振等检查完善后才能最终判断是不是脑出血,所以一旦发现患者脑出血,多数已经是到医院以后。但既然是假设,我们就假设在家发现患者是脑出血,我们该怎么办?
1.判断病人意识情况
脑出血一旦出现,如果是脑干出血或者其他危及到呼吸心跳中枢的出血,可能都会危及患者呼吸心跳,我们需要做的是判断病人意识是否丧失,需要患者保持昏迷体位,避免病情加重后恶心呕吐导致窒息,或者突然加重后摔倒。所以,判断病人意识,保持合适体位是第一要务。如果病人心跳骤停,可能及时的心肺复苏也非常关键。
2.尽快呼叫专业医务人员
脑出血是一个在家无法自行处理的疾患,所以,一旦判断脑出血,一定是第一时间赶往医院,避免因为延迟到医院所引起的手术延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即使是轻微的脑出血,也需要警惕出血加重的可能。
3.保持情绪稳定
如果患者是清醒的,一定做好情绪安抚,避免自己因为情绪紧张害怕等导致患者的紧张担忧和害怕从而加重病情。所以,自己保持镇定的同时,做好患者的情绪安抚。
4.平稳转运到医院
如果医务人员救护车等到场时间较短,应就地等候救护车到来,避免活动;但如果距离救护车较远,不能到达发病地点时,自行转运一定需要保持平稳、避免颠簸,运送的途中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及意识变化,必要时在医生或者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转运。
5.根据情况使用药物
因为问题就是假设判断发生了脑出血,所以应该是诊断脑出血后,如果患者血压能够耐受,而且头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剧烈,我们可以根据情况酌情使用降颅压等药物,但是前提是确定已经是脑出血。
6.配合医生救治
一旦到达医院,一定配合医生救治,切莫自行做主拒绝手术或者等相关治疗措施。
一旦发现患者疑似脑出血,最需要做的就是以上几点,
脑出血并不可怕,
脑出血可防可治;
只要救治很及时,
出血也能被医治!
脑梗塞是一个常见病,也是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严重杀手之一。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脑梗死作为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得了脑梗塞以后要怎么样治疗,才能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改善我们的生活质量呢?
一、尽快血运重建治疗
和其他动脉血管堵塞一样,脑血管急性堵塞以后,就是我们常说的急性脑梗塞。如果不能在一定的时间窗内开通脑血管,那么就会出现脑组织脑细胞的坏死,而且是不可逆的坏死。所以,尽快进行血运重建,是急性脑梗塞患者,首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而血运重建的主要方法,一是药物溶栓治疗,二是急诊介入治疗。
二、基础药物应用治疗
急性脑梗塞一旦发生,就需要长期使用药物治疗。药物主要是降脂稳定斑块和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的治疗,而这些基础药物,是需要长期甚至终身使用的。无论急性期还是稳定下来康复的脑梗塞!
三、生活方式的干预
一旦确诊脑梗塞,必须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因为这是治疗脑梗塞的基础。关于生活方式干预,我们已经无数次的提到过,包括戒烟,限酒,运动,避免劳累等等诸多方面。
四、稳定期康复治疗
在度过脑梗塞的急性期以后,稳定期患者的康复治疗也非常的重要,康复治疗不仅仅可以增强体质,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脑梗塞以后造成的肢体,语言,运动等方面的障碍,进而有效的改善生活质量。
脑梗塞的治疗包括方方面面,但尽早进行血运重建,保持良好的服药依从性,进行体育锻炼康复治疗,对于脑梗塞患者非常重要。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心脏病几乎是所有心脏疾患的总称,包括结构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心血管疾病等等!常见的心脏病主要是冠心病、心衰和心律失常!但在心脏病的治疗中,很多人会发现,心脏病病人需要把心率控制的很低,这是为什么呢?
一、心脏病病人为什么要控制心率?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一般为60~100次/分,可因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产生个体差异。心脏病患者要控制心率,主要是心率降低以后,会减少心肌耗氧和心脏做功,同时部分降低心率的药物还可以起到抑制心肌重构、降低交感神经张力、改善疾病预后的作用!这些好处可不是我随口胡诌,这些都是有大规模的临床研究实验做前提,相关指南进行明确的!也就是说,心脏病患者,在合理的心率区间内,其心率越慢,有可能预后越好,所以心脏病病人要控制心率!
二、心脏病病人心率应该控制到多少?
心脏病种类不同,其对心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根据患者疾患疾病不同,一般建议心衰患者心率应控制在每分钟55-60次/分;冠心病患者应把心率控制在60次/分左右;高血压患者也应该让患者静息心率在75次/分以下!针对其他情况的心脏病,其心率要求也不尽相同!
三、怎样把心脏病病人心率控制达标?
控制和降低心率的药物有很多,比如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代表药物为洛尔类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还有窦房结功能抑制剂,代表药物如伊伐布雷定!这两类药物有证据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其次还有钙离子拮抗剂,如地尔硫卓,以及其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也都可以降低心率!但这些药物如何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具体选择,不可盲目使用!
看懂了吗?控制心率对于心脏病病人好处很多,但药物也很多,使用的时候一定根据情况合理选用!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冠心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者闭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
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无论是大血管还是小血管,只要是血管引起了心肌缺血,都可以称之为冠心病,但冠心病有轻有重,和患者病变的血管关系密切。那么如果有病变的是小血管,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有症状!
无论是大血管还是小血管,都可以造成患者的冠心病症状,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如果患者的症状持续,那么即便是小血管,也是需要进行有效地治疗,以便改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
二、有危险!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大血管病变就比小血管病变严重,其实一般情况下都是这样。但如果患者的小血管供应的心肌非常重要,那么同样会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此时的小血管同样也会有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风险的发生,也需要额外注意。
三、有心脏扩大!
大血管更容易导致心衰,导致心脏扩大等并发症,而小血管即便小,按道理来讲也会出现这些并发症。所以如果有心脏扩大,影响心功能的情况下,小血管也是需要干预的。
四、不需要干预!
有的血管特别的小,患者也没有症状,也没有相关风险,更没有引起和导致心脏扩大,这类患者的小血管病变,是可以不进行干预的。
亲,看懂了吗?血管大小有别,但并不意味着小血管就不需要处理。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相信读者朋友对脑血栓有一定的了解,知道脑血栓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脑血栓发病率很高,致残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脑血栓也容易留下后遗症,这对脑血栓患者家属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脑血栓怎么治?
西医的一些含有抗血小板的药物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一些,由于其聚集作用迅速,疗效稳定,可以使用,还可以很好地改善症状。但药物调理会直接伤害内脏;会出现药物依赖,导致身体的功能出现永久性障碍;破坏和抑制自我修复疾病的康复功能。
平时要多注意吃清淡的食物,多吃有益于脑血管疾病的食物来改善疾病。但是饮食调理费时费力。许多患者在掌握科学方法和坚持科学方法方面有困难。此外,对微血栓和血栓的形成影响不大。
如果长期服用药物效果不明显,或者药物已经对身体造成损害,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等身体伤害,可以选择这种疗法。因为生物调理疗法符合人体的自然规律,可以通过促进血液循环来清除血液废物,维持健康。恢复人体的自愈功能,是无任何毒副作用的最好的治病养生之道。
1.体操训练的护理。
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回流,预防和减轻水肿,丰富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血液循环,还可以促进营养的吸收和利用。躺在床上锻炼的患者,可以适当的锻炼身体的患侧,我们的家属也可以适当地鼓励一些。
2.运动训练首先要运用各种各样方法恢复和改善肌张力,诱发身体主动地运动,防止关节出现挛缩。
3.当肩关节处于水平位置移动时,抬起手臂,向不同方向移动手臂,如触摸面部、前额、枕头等。坐着时,直臂向前抬起,伸展,向后伸展,向上抬起。
4.肘关节运动肘关节屈伸、前臂旋前旋后、腕关节背屈、掌指关节全方位运动及手掌、手指、拳头、手掌、手指伸展等。
5.手部柔韧性、协调性和精细动作训练用小球练习手指屈伸和分离;你也可以通过使用勺子、筷子、写作、梳头和系扣子来训练你的手指。
6.关节运动反复屈伸关节、髋关节、的活动指关节,逐渐抬高偏瘫的身体。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大死因,在我国居民的死亡中,40%以上都是心血管疾病!而且我国目前有三亿心血管疾病病人,可见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之高!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身性血管病变或系统性血管病变在心脏和脑部的表现。我们要如何防止心血管堵塞呢?
一、能够避免的一定要避免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酒精摄入量对于出血性卒中有直接的剂量相关性。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
心血管诱发因素中,抽烟、酗酒、不运动、加班熬夜、焦虑抑郁等因素,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素,避免这些因素,可以减少很大部分的心血管堵塞!所以,能够避免一定避免非常重要!
二、需要改善的一定要改善
心血管诱发因素中,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疾病,都是心血管堵塞的重要帮凶!糖尿病是心脏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而这些因素,只要我们稍加注意,这些因素也是完全可控的!所以,能够改善的一定要改善也很重要!
三、不能改变的坦然面对
心血管堵塞的诱发因素中,有些因素是无法改变的!比如年龄、性别、遗传基因、性格等,对于这些没有办法改变的因素,我们需要坦然面对!
只有这样,才能预防心血管堵塞,避免心血管疾病的找上门来!
亲,看懂了吗?我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心血管疾病已经是影响我国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最严重的和最多见的疾病之一。而心血管堵塞所导致的冠心病更是其中的常见疾病。随着身边心血管堵塞的病人越来越多,很多人对心血管堵塞已经有了了解,但更为深入的相关方面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普及。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老年人心血管堵塞以后该怎么办?
一、心血管为什么会堵塞?
导致患者心血管,也就是冠状动脉堵塞的原因,有很多但几乎绝大多数的心血管堵塞原因,都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咱们姑且不谈其他原因,只谈一下心血管堵塞的常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是指血管中的脂质逐渐沉积于血管内皮以后,导致管腔变得狭窄,进一步发展便会出现心血管的堵塞。其实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动脉血管堵塞一样,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为什么会堵塞的主要原因。
二、血管堵塞以后如何治疗?
冠状动脉一旦出现堵塞,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患者都有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和并发症,但是否会出现并发症和症状,仍然取决于患者堵塞的血管的部位、大小、供血面积等诸多因素有关。但无论是大血管还是小血管,冠状动脉一旦出现堵塞,就会出现相应心肌的缺血缺氧,而且缺血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就会出现心肌的坏死。所以冠状动脉堵塞以后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和缓解患者冠状动脉的供血减少和消失。无论是药物还是介入,还是手术的方法,其实质都是为了改善症状和预后。
三、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刚才已经讲到,治疗冠状动脉堵塞以后,最主要的就是缓解和改善患者的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和消失,所以使用药物治疗,或者是使用介入的方法或者是外科手术的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减轻心肌缺血,减少心肌坏死,改善患者预后。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就是内科药物治疗;第2种是内科介入的方法缓解冠状动脉狭窄或者是闭塞。第3种则是使用外科的方法,进行冠状动脉搭桥,以改善患者心肌供血。
但无论是哪一种方法,一旦出现冠状动脉狭窄,能够治愈的可能性几乎是0,所以预防就是最好的治疗。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医生,我妈妈怎么样了,严重不严重?一个男人问医生。
非常严重,是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刻进行介入手术!医生说的很急。
什么,还要做手术?怎么做?男人接着问。
简单点来说就是要放心脏支架……急诊科医生一边说一边将患者快速护送至介入中心。
这名60岁的老太因为剧烈持续的胸痛被救护车送到急诊科,医生立刻为其完善了心电图,结果显示为急性心肌梗死,十万火急,需要立刻进行PCI。
所谓PCI其实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的缩写,中文全称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简单点来说,就是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
与传统的药物溶栓相比,PCI见效更快,患者恢复更快,而且风险也更小。
所以一旦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PCI几乎是不二的选择,而且越早越好,不但能及时恢复受损的心肌,还能有效将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降低。
众所周知,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果发现和治疗不及时,很快就会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等等,这些都会危及生命。
可让人意外的是,到介入中心后,医生分为两路,一路和患者的两个儿子谈话签字,一路已经把老太抬到了手术台上,进行一系列紧张准备。
手术是需要签字的,况且有家属在场,就算再危急的手术,按照法律条文,没有直系家属的签字也是不能进行的,因为疾病有风险,手术也有风险,手术能够抢救生命,也有可能存在并发症,手术不是免费的,是需要花钱的,这些都需要家属知晓。
但患者的两个儿子,关心的倒不是手术能不能救命,而是要花多少钱。
医生说,心脏支架分为国产和进口,国产的一般一万左右,进口的价钱至少要翻一倍了,而且这只是支架费,PCI治疗费用还包括手术费,造影剂的费用,止血器的费用等等。
算下来,就算使用国产心脏支架,就算放一个支架,可能也需要一万五左右。
而医生分析,老太长期有冠心病病史,她的冠状动脉狭窄肯定会有很多支,具体要放几个,还要根据术中情况来看。
可是医生苦口婆心地说完,患者的两个儿子竟直接来了一句,我们拒绝手术,急性心肌梗死我们又不是没听说过,不是有药物治疗吗……
有时面对这样的家属,医生实在很无语,生命如此危急,竟然还考虑费用问题。
恰在这个时候,老太突然出现了室颤,医生迅速给予电除颤!
可两个儿子还是不愿意签字,他们就一句话,反正我们就是不同意手术!
你说这样了,医生还能咋办呢?
最终,无奈的医生只得又将老太转回心内科监护
室,经过两天积极的抢救,老太最终还是撒手离去,此时患者的两个儿子却反咬一口,进来前还好好的,到你们医院就走了!
于是医生拿来病历,翻到那页谈话记录单,上面清楚地写着,拒绝介入手术,医生已完全告知风险,愿意承担一切不良后果,签字为证。
心肌梗死,又称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其发生是由于心脏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梗患者如出现突然抽搐,可能是由于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可能导致心室颤动,危及生命。
一旦心梗患者出现抽搐,应立即就医。在等待救援的同时,可采取以下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进行心肺复苏;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预防心梗,首先要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建议进行以下生活方式的调整: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规律运动、保持良好心态。
心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降脂药物等,并定期进行随访。此外,患者应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心梗患者一旦出现抽搐,切勿慌张,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就医。同时,患者应加强自我管理,预防心梗复发。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它是由冠状动脉突然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引起的心肌坏死。心梗在欧美地区较为常见,美国每年约有150万人发病,而我国近年来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病例至少50万,现患人数至少200万。
心梗的先兆症状包括胸骨下或心前区的剧烈疼痛,伴随面色苍白、心慌、气促和出冷汗等。有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胸痛,而是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剧烈疼痛。这些症状往往在休息和服用速效扩血管药物后无法缓解。
当发生心梗时,患者可以采取深呼吸后用力咳嗽的方法进行自救。这种方法可以产生胸压和震动,与心肺复苏中的胸外心脏按摩效果相似,有助于维持心脏功能。同时,患者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5分钟后可重复服用,部分患者可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对于心梗患者的急救,家属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不要慌乱搬动患者,避免加重心脏负担。其次,让患者平躺休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体位变动。如果患者发生休克,可让其平卧,足部稍垫高,去掉枕头以改善大脑缺血状况。若患者已昏迷、心脏突然停止跳动,家属应立即进行拳击心前区使之复跳的急救措施,若无效,则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直至救援到来。
心梗的预防同样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
心梗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硝酸甘油等。介入治疗通常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无效的患者。
总之,心梗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患者和家属应了解其症状、急救方法、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心梗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随着夏日高温天气的到来,冠心病患者面临着急性发作的风险增加。根据数据显示,高温季节冠心病急性发作病例较平时增加10-20%。为了保障冠心病患者的健康,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首先,冠心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强烈的情绪波动和精神疲劳可能导致心绞痛等急性发作。因此,患者需要加强自我控制,保持情绪稳定和心理平衡。
其次,夏日中暑也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一个重要诱因。患者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减少户外活动,适当使用空调,并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此外,患者还需注意避免冷热交替的环境,防止血压剧变。
适当的运动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散步、打太极、气功等运动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身体健康,增强心脏功能。但需要注意的是,运动量应适中,避免过度劳累。
合理的饮食也是预防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关键。患者应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同时,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
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还需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异常情况。当出现心绞痛等急性发作时,患者应保持镇定,及时服用硝酸甘油等药物,并尽快就医。
总之,夏日冠心病患者应重视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急性发作的风险。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又称为Dressler综合征,是一种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的非特异性炎症综合征。它通常在心肌梗死后数日至数周内出现,表现为发热、心包炎、胸膜炎、肺炎等症状,且可能反复发作。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心肌梗死后引起的免疫反应有关。该综合征的发病率已随着治疗方法的进步而显著下降。
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低热、乏力、胸痛、呼吸困难、食欲不振、肢体水肿等。体征方面,可能出现心包摩擦音、胸膜摩擦音、心包积液、胸膜积液等。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和体征。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但以下标准可供参考:①心肌梗死后1周以上出现胸膜心包疼痛、发热、ESR>40mm/h;②心肌梗死后1~2周出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并具有胸膜炎、心包炎、肺炎的证据;③抗感染治疗无效,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明确。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抗炎治疗。对症治疗包括止痛、退热、改善呼吸等。抗炎治疗主要包括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激素等。心包穿刺抽液可用于治疗心脏压塞。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的预后良好,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不增加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方法多样,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肌梗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2.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肝素等,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肌梗死风险。
3. 营养心肌药物:如曲美他嗪、辅酶Q10等,可改善心肌细胞代谢,保护心肌功能。
4. 扩张冠状动脉药物:如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
5.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等,可控制心律失常,预防猝死。
6.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除了药物治疗外,心肌梗死患者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 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3. 积极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4.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5. 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急性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它通常由多种诱因引起,例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用力过猛、饱餐、寒冷刺激、过度劳累等。
心梗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此外,血管畸形、血管瘤等异常情况也可能诱发心梗。
急性心梗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症状包括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疼痛、压迫感、憋闷感、濒死感,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后背、左肩、左上臂放射性疼痛,甚至牙痛。此外,心梗患者还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发热、恶心、呕吐、腹胀、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症状。
一旦怀疑心梗,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治疗方面,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血脂、降血压等。介入治疗主要是冠状动脉造影,通过导管技术开通阻塞的血管。手术治疗则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的患者。
为了预防心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2.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3. 饮食清淡,低盐低脂。
4. 戒烟限酒。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近年来,青少年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引发了广泛关注。青少年心肌梗死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吸烟、饮酒、吸毒以及重度感染等不良习惯和因素是主要原因。
首先,吸烟和饮酒是导致青少年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尼古丁和酒精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狭窄,甚至堵塞,从而引发心肌梗死。此外,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
其次,吸毒也是导致青少年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毒品中的主要成分如大麻、可卡因等,会对心脏功能产生抑制作用,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引发心肌梗死。
此外,重度感染也是青少年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原因。感染会导致炎症反应,进而引起冠状动脉炎症,导致心肌梗死。
针对青少年心肌梗死,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其次,要远离毒品,避免感染。此外,对于有家族史或高危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血管疾病。
在治疗方面,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是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抗心肌缺血等药物;介入治疗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搭桥手术等;手术治疗包括心脏移植等。
对于康复期的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复查,遵医嘱服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复发风险。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类型,主要由于心脏血流的主要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这种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了解心梗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一、心梗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心梗治疗的基础,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剂、他汀类药物等。这些药物可以预防血栓形成,改善心脏血流。
2.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治疗心梗的重要手段,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明确阻塞血管,进行血栓抽吸、支架植入等操作,恢复心脏血流。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狭窄的冠状动脉,可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重建心脏血流。
4. 人工心脏辅助治疗:对于严重心衰患者,可考虑进行人工心脏辅助治疗,如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
二、心梗的预防与康复
1. 预防: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预防心梗的发生。
2. 康复:心梗患者康复期间,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心脏康复、运动康复等,以改善心脏功能。
三、心梗的护理
1. 心理护理:心梗患者往往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医护人员应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
2.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饮食护理:给予患者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4. 休息与活动: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压迫性胸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心前区有压榨感,患者会感到明显的闷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大汗淋漓或濒死感。
压迫性胸痛多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是由于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堵塞血管,导致心肌细胞缺血性坏死。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包括使用药物增加心肌供血、介入治疗植入支架等。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需要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冠脉造影、心脏彩超等检查。治疗方法包括吸氧、止痛、抗血小板、抗凝、溶栓等。同时,还要控制血压、血糖、血脂,适当减肥,避免饮酒和抽烟。
除了急性心肌梗死,压迫性胸痛还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如冠状动脉夹层、心律失常、严重贫血、休克、心肌过度劳累等。如果出现压迫性胸痛,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食物和熬夜,关注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避免受寒。同时,要学会调节情绪,避免情绪过激,以降低心脏病发作的风险。
春节期间,心血管疾病患者如何保持健康?本文将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春节期间的饮食、用药、运动等方面,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患者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春节。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春节期间,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会参加各种聚会、拜年等活动,容易过度劳累。因此,患者需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合理用药,不可随意停药
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认为,春节期间可以暂时停药,以免“触霉头”。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坚持用药,才能有效控制病情。
春节期间,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继续坚持用药,不可随意停药。如果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或种类,应咨询医生,切勿自行更改。
合理饮食,控制体重
春节期间,餐桌上丰盛的美食容易导致患者体重增加,增加心脏负担。因此,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春节期间要注意饮食,避免过量摄入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建议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避免暴饮暴食。同时,患者需要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重。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体质,提高免疫力。春节期间,患者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每天坚持运动,增强体质。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春节期间,天气寒冷,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感冒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甚至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患者可以适当增加衣物,避免受寒。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
总之,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春节期间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合理用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注意保暖等方面,才能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