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这种野草根,善治各种出血和尿路感染

这种野草根,善治各种出血和尿路感染
发表人:健康“娜”些事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恐怕无人不识白茅根,肯定也都吃过。小时候,家乡的田野地里到处都是,渴了就拽几根,放在嘴里大嚼一番,那真是甘甜可口,想着大自然蕴生出这样天然美味的解渴神草,真是满心欢喜。后来,上大学学了中药后,才知道白茅根不仅仅能止渴,其实它最擅长治的是出血和尿路感染。 

 

 

认识白茅根:

 

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膀胱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如咳血、吐血、衄血、尿血等,以及热淋、水肿、胃热呕吐、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温热烦渴等。内服煎汤,15~30g,鲜品需加倍30~60g,以鲜品为佳。也可捣汁服用。 

 

 

古代医家对白茅根的论述颇多,治疗上述病证极爱用它。如《本草纲目》言:“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故能止诸血、哕逆、喘急、消渴,治黄疸水肿,乃良物也”。《本草求原》:“白茅根,和上下之阳,清脾胃伏热,生肺津以凉血,为热血妄行上下诸失血之要药”。《本草正义》:“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于燥,又不粘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以主吐衄呕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 

 

据现代药理研究,白茅根含白茅素、芦竹素、钾、钙、多量蔗糖、葡萄糖等,煎剂有很强的利尿、促凝血作用,还能抑制痢疾杆菌,并能解热。

 

那些人不适于服用白茅根:

 

白茅根虽然好吃又能治病,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对于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应忌服。

 

(白茅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var. major( 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本品呈长圆柱形,长30~6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1.5~3cm。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气微,味微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农村,车前草是一种杂草,随处可见,如果长在田里,一定会被人们想办法除掉。但是,单从它的药用价值来看,车前草的功效,远被人们低估了。车前草,还有很多健康福利,等待着人们去挖掘。一般来说,长期坚持服用车前草的人,身体会收获3大好处,建议大家都去了解一下,尽早也使自己的健康获益。

     

    现如今,很多人的血管会遭遇一些健康隐患,比如说高血压,这种疾病已经越来越年轻化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加班,不健康的饮食,等等,导致血脂沉积、血管老化加速,等等,这些问题可以使高血压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疾病。

     

     

    然而,由于车前草具有一些特殊的成分,比如说粘多糖、车前子糖苷、胆碱,等等,这些物质可以调理高血压,对于血管也有一定的帮助,还可以帮助软化血管,所以针对血管不好,高血压不好控制,或者有高血压前兆的人,可以尝试用车前草,经常用它来泡水喝,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

     

    车前草,有利尿的作用,这与它的成分有关,因为车前草中含有利尿剂,将车前草用来泡水喝,可以缓解尿路感染等问题。对于前列腺增生,排尿有困难的人群,可以尝试用车前草泡水喝,长期坚持可以预防尿路感染等问题,对于输尿管、膀胱和肾脏等,都有一定帮助。

     

     

    另外,利尿对于肾脏的代谢,以及全身的血液循环,都会有一定的帮助。特别是对于肾小球和肾小管,这两个单位是过滤血液、产生尿液的主要部位,经常用车前草泡水喝,对于肾小球和肾小管,也能够取得很好的呵护效果。

     

    到了炎热的夏天,如果不注意防暑,就很容易中暑。恰好车前草,具有消暑的功能,因为车前草中,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有用的物质,在夏季用它来泡水喝,可以清热解毒、消暑利尿,对人体的血管健康,也有很好的帮助。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它可以带走身体多余的代谢废物,赶走热量,同时维持水钠代谢平衡,从而预防大量的钠盐丢失,导致水钠失衡,以及水分丢失导致的中暑。

     

    所以,车前草并不是杂草,而是一种中药,大家平时可以将其保留,洗干净之后晒干,然后用来泡水喝,可以达到非常不错的养生功效。另外,车前草与其他的药草搭配,还能够达到互利共赢、兼补等功效,建议大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使用。

  • 郝万山老师在讲《伤寒论》这门课时,讲过这样一个病案,一个农村的病人,就诊时主要症状:胃痛、口粘、口苦、嗳气、泛酸等,典型的胃热症状。患者胃溃疡导致胃痛,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由于没有钱看病,郝万山老师就让他回去找蒲公英,挑些新鲜的回去,每天中午当凉拌菜吃,病人信了,由于病人家是农村的,所以蒲公英还是很好采摘的。回去连续吃了几个月的蒲公英伴菜,竟然胃痛症状居然消失了。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有条件的话还是应该系统检查、系统治疗。

     

     

    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苦、甘、寒,归肝、胃经,始载于《唐本草》,临床常用来治疗乳痈,也就是西医所说的急性乳腺炎,善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解食物毒性,散体内郁滞之气。

     

    明代外科名医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里面记载用它治疗乳痈有良效。徐灵胎曾经赞此方是治疗乳痈之妙方。凡是初起红肿热痛着尚未化脓,均可用。

     

     

    具体方法如下:取鲜蒲公英连跟带叶100克,洗净捣烂,用米酒250毫升煮至沸,取药渣用纱布包裹敷肿处,用医用纱布固定,酒药液趁热服下,盖被子睡一个小时,得微汗。有1~2剂肿即退者。

     

    朱良春老师在临床上善于用蒲公英治疗胃炎或者胃脘痛伴有溃疡、糜烂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常常加蒲公英12~15克,干姜5~6克,生熟甘草各3克。由于蒲公英苦寒,易于伤胃气,故方中加干姜、甘草缓和其苦寒之弊。在加上生甘草有消炎解毒功效,这样的配伍往往有很好的效果。

     

    蒲公英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泡茶喝,对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此类由肝郁导致的疾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还可以缓解肝火上炎导致的眼睛红肿疼痛。

     

    我们老师临床上还常常用蒲公英跟夏枯草配伍,治疗肝功能中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需要大家注意,要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在辨病之后使用。内服一般用10克左右。

     

    蒲公英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适合。蒲公英苦寒,一般脾胃阳虚的人忌用。

     

    本文旨在科普并供中医同道参考。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每到夏秋交替的时节,按传统是贴秋膘的时候了,各种肠胃疾病也开始不消停。据医院的消化科专家介绍,现在每天到医院消化科就诊的患者较以往激增,其中不乏许多老年人。除了腹痛、腹泻等常见疾病外,因为消化不良前去就诊的患者也不在少数。

     

    专家表示,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都发生了改变,老年人消化不良的患病人数也逐渐增多,经常会出现肚子胀、打饱嗝、腹部不适等症状。

     

    因为消化不良在临床中常见,所以很多人认为消化不良不是大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有不少患者在就诊之前,觉得只要饭后稍微活动一下,或者吃点山楂片消消食,消化不良的问题就解决了。事实上,这是对消化不良的一种片面认知,按以上办法自己处理,有时并不一定能收到满意的效果。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从医学的角度来说,消化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这两类。物理性消化指的是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胃肠道,进而排出体外的消化过程。

     

    而化学性消化主要依靠消化酶和胆汁来完成,我们吃进来的食物中主要是三大营养物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 其中95% 都需要在胰酶的帮助才能消化吸收。

     

    再来说说胆汁。胆汁由肝细胞分泌,也对消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胆汁不能直接对食物进行消化,但如果没有胆汁参与,我们进食的食物中40% 的脂肪将无法消化。而胆汁除了大家所知的乳化脂肪的作用外,还有增强胰酶活性的功能。

     

     

    因此,我们可以说,胰酶和胆汁是化学性消化的核心。

     

    对于老年人群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系统功能出现生理性退化,其实就是消化酶及胆汁分泌生理性减少,而且活性下降。研究表明,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活性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综上所述,老年人的消化不良,根源是化学性消化不良。调查显示,平均每4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发生消化不良,比如早饱、嗳气、腹胀、腹部不适等症状。长此以往,人体日常所需的营养物质无法消化吸收,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例如维生素缺乏、肌少症、抵抗力降低等问题。那么及时补充消化酶、促进胆汁分泌,无疑是解决老年人化学性消化不良问题的根本措施。

     

     

    有人会问:那补充什么样的消化酶制剂比较好呢?

     

    在医院,消化科医生最常处方的消化酶制剂就是泌特(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这个药。它的配方中含有胰蛋白酶、胰淀粉酶、胰脂肪酶等三种消化酶,服用后直接在肠道释放,可以帮助消化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淀粉和脂肪;配方中的阿嗪米特成分,可以促进胆汁分泌,促进脂肪更好地消化吸收;除此之外,配方中的二甲硅油成分,可以快速消除肚子胀的感觉。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消化不良的严重程度进行服用,每日三次,每次1-2片,随餐服用,症状很快就能得到缓解,肚子会舒服许多!

     

    当然,除了药物治疗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样重要。三餐定时、不暴饮暴食、不饥饱无度等,这些对改善消化不良也都是很有帮助的。
     

  • 说到丝瓜,相信大家不会觉得陌生,这种食物很常见,但是人们对它的看法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丝瓜很好吃,味道不错。也有人认为,丝瓜不适合做食物,所以根本不去沾丝瓜。那么,丝瓜在农村被用于什么呢?其实,从其名字就可以得知,既然是“丝瓜”,这种食物经过成熟放置一段时间,等到食物中的瓜肉被腐烂降解之后,剩下的就像“丝”一样的东西,这就是“丝瓜”的由来。

     

    关于丝瓜,农村人经常将它用于洗碗,因为这种带丝状的东西,洗碗确实是很不错的。但是,如果你只是将它用作洗碗,而忽略了它的养生价值,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丝瓜还有很多养生功效,有待人们去充分挖掘。关于丝瓜,它堪比“冬虫夏草”,究竟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大家不妨好好了解一下。

     

     

    疼痛是人体向外界的各种刺激,发出的一种警告,有疼痛,说明身体可能遭受了一些伤害,大脑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醒自己要注意保护自己了。但是,疼痛也会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即使是人们知道了如何去防御,但是疼痛依旧不减,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镇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关于镇痛,丝瓜就有很好的功效,特别是针对一些风湿疾病,给关节等带来的慢性疼痛,这种疼痛是长久的,而且一时半会儿很难得到缓解。所以,关于抗风湿、镇痛等方面,丝瓜绝对是可以做到的,也正是如此,所以老年人们经常用丝瓜熬水服用,以此实现缓解疼痛和抗风湿的效果。

     

     

    病菌在我们的身边,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关于病菌的生长,有些病菌对我们的健康是有利的,这些病菌不能算是致病菌,而应该算是益生菌,它们可以与身体互利共赢,相互促进。所以,对于这种细菌,大家平时应该以保护为主,而不应该去破坏稳定的菌群环境。

     

    与此同时,一些有害的菌群,即为致病菌,可以导致身体犯病,所以这些病菌是需要用于抑制的。在这种情况下,丝瓜就能够发挥一定的功效了,因为丝瓜可以抑菌。所以,多吃丝瓜,还可以帮助身体调理菌群,让有益的菌群更好地生长,对身体有害的病菌能够得到抑制。

     

     

    便秘是一种胃肠疾病,因为功能紊乱,所以给很多人的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丝瓜富含膳食纤维,所以在改善身体的胃肠蠕动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多吃丝瓜,可以明显改善胃肠的蠕动,这样可以有效缓解便秘症状。

     

    所以,对于平时经常便秘的人群,多摄入丝瓜,对于自己的胃肠健康,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丝瓜不仅富含膳食纤维,而且所含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也很丰富,所以确实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养生蔬菜。

  •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腿老在关节”。目前全球有3.55亿关节炎患者,亚洲地区每6人中就有1人会患上关节炎。

     

    风湿性的关节炎或类风湿性的关节炎,会导致关节的变形和肿胀,它是一个不可逆的发展,也是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近年来,有车一族、肥胖、高跟鞋一族,青年骨关节炎患者明显上升,每逢发作,患处红、肿、灼热、剧痛,关节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令患者痛苦不堪。

     

     

    风湿性的关节炎或类风湿性的关节炎,它在现代一些的治疗,一般是基于几个大的方向,一个是止痛,另外一个是抗风湿治疗,用的是一些免疫抑制剂类的药物,另外严重的情况下,活动期用一些激素类的药,那么这些药物长期来说,它是一个缓解关节的变形和肿胀,中医学对于疾病的一些活动期,缓解症状是比较有优势的。

      
    类风湿即坏死性血管炎?

     

    类风湿关节炎属中医“痹症”范围。近年来有学者称其为顽痹、历节风、湿热毒痹等。很多医家认为此证属湿热毒痹,根据其病急性期多表现为关节红肿热 痛,并伴有身自热、烦躁、口干、汗多等全身症状,且发病急骤。

     

    故认为热毒湿浊癖阻是急性期病机所在。英国《自然杂志》曾报道英国学者通过对本病病理组 织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认为本病的发病机理为坏死性血管炎。

     

    四妙勇安汤是用于治疗外科的“热毒型脱疽”的一张名方,脱疽是一种中医病名。

     

    该病初起肢冷麻木,后期趾节坏死脱落,黑腐溃烂,疮口经久不愈。即现代的脉管炎、静脉血管炎和脉管血栓等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病因皆因血管发生病变。

     

    在四妙勇安汤的基础,加上一些清热祛湿通麻痹的一些药,比如说海风藤、青风藤,槲寄生强筋骨还有一些虫类的药,那么它就可以治疗关节炎,并且对其病因坏死性血管炎进行治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首席研究员、首都国医名师房定亚老先生在古方《四妙勇安汤》的基础上加味,创立了现代的中成药金藤清痹颗粒,它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痛、解热、免疫调节作用。副作用小,广泛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 现代人一提到肾,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很多人第一次见我,就会伸出手来:帮我号脉,左手还是右手。我往往会说,不挂号不给看病。然后他们就会进一步说,看我肾虚不虚。我往往会说,虚得很。肾虚,现代人的通病,有没有肾虚都会觉得自己肾虚。我告诉一个学生,如果有人找你号脉,你就说他肾虚就行了,然后他就会很佩服你。

     

     

    肾虚跟肾病没有半毛钱关系,肾病是肾脏出现毛病了。肾病包括很多种疾病,肾炎、肾病综合症、肾衰、肾结石等等吧。肾病综合症是一个临床诊断,也是泛泛的一个名词。确诊肾病的方法是用活检的方法,也就是肾穿刺之后看病理来定是什么型的肾病。总之,肾病很复杂,治疗起来很麻烦。 

     

    我最为佩服的,已经去世的老中医岳美中对肾病的中医药治疗有很好的心得。他用玉米须治疗肾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玉米须煎汤代茶 岳美中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指 出,对于15岁以下慢性肾炎患者,用玉米须持久服用,一般无特殊情况者,均能趋向好转或达到治愈。用法:每日以玉米须60克,煎汤代茶,频饮,坚持服用6 个月。 

     

     

     

    这个方法,后代很多人尝试,也取得良好的效果。玉米须是玉米快成熟的时候,采集下来,一般是自己专门找一块地,种植过程中不打农药,到时候采集即可。我在老家用这个方法治疗过几个人肾病患者,效果都不错。老家有的是玉米须,缺少的是药,所以就用岳美中的玉米须煎。

     

    岳美中,中医学家。一生从事中医医疗和教学工作。较早地提出了专病、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善用经方治大病。于中医老年病学领域,有新的创见。倡办全国中医研究班和研究生班,培养了一大批中医高级人才。多次出国从事重要医事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附:玉米须 ,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全国大部分地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功 能: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

     

    主 治: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

  • 出门诊的时候,经常会碰到患者咨询能否买点薏苡仁熬粥喝,尤其是一些女性患者还会问常喝薏苡仁是否能够起到美白的作用。每每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我都会回答他们可以喝,作为食物薏苡仁具有很好的营养作用,薏苡仁粥是一种很健康的早餐。 

     

     

    薏苡仁也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发现其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脚气等疾病。《后汉书》记载了汉光武帝刘秀麾下的将军马援奉命远征平定南疆叛乱,由于水土不服众将士患上一种软脚病。马援就命令他们常吃薏苡仁,因薏苡仁能除瘴气,久服能轻身省欲。这样就克服了疾病的困扰,取得南征的胜利。 

     

    薏苡仁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是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因为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被称为是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及生命健康之禾。中药理论认为,薏苡仁甘、淡,凉。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透湿,健脾止泻,除痹,排浓,解毒散结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赘疣,癌肿等疾病。 

     

     

    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等,其病机为湿邪困脾,可用健脾祛湿之品如薏苡仁等。推荐常服山药薏苡仁粥,取怀山药、薏苡仁等量100克熬成粥状,每日服用,久则脾湿自除。

     

    附:薏苡仁,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和杂质,收集种仁。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土能生水除湿,故泄痢水肿用之。


    2、《本草经疏》:性燥能除湿,味甘能入脾补脾,兼淡能渗湿,故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及风湿痹,除筋骨邪气不仁,利肠胃,消水肿令人能食。


    3、《本草新编》:最善利水,不至损耗真阴之气,凡湿盛在下身者,最适用之。)

  • 现在治疗传染病,无论是哪一种,无论传染性怎么样,一律都会采取隔离治疗的方法。但以前有很多名医在在治疗一些有传染性疾病的时候,有他们独特的治疗方法。

     

    曹颖甫的弟子姜佐景曾经治疗过这样一个病人,三月的时候朱锡基,来请他前去看病,病的是家里的一个婢女,姜佐景看着应是烂喉痧的初起表现,于是便给他开了一副透疹轻剂。没想到第二天的时候发热更厉害,也没见有疹点冒出。于是继续用透发的药治疗。

     

     

    到了第三天,早上姜佐景还没来得及去看病人,就看见朱锡基派人来请他了。到了后,朱锡基对他说:“周围人都说她得了猩红热,说怕传染给别人,让我赶紧把她送到医院去,本来大家都只是在背后说说,可这一大早,房东就在下面喊话,怂恿众人让我们送传染病医院,我一时拿不了主意,所以赶紧请你来看看。”

     

    姜佐景查看了一番,说道:“你看病人的烂喉痧已经发出来了,但痧毒发出不畅,病人喉咙肿痛,喉咙表面就像覆着一层白色的豆乳,喘息的声音又这样大,呼吸十分困难,咳痰咳不出来,她又有身热胸闷的症状,眼睛张开都有些困难,而且她整个人表现十分烦躁,这样看来,她的病已经到了烂喉痧比较危险的时期了。”朱锡基说道:“先生不要怕,只管大胆用药。”

     

    斟酌了一下,姜佐景便开出了麻黄、石膏、杏仁、甘草这四味药,又稍微加了些芦根、竹茹、蝉衣、蚤休等清热化痰的药。让人煎汤后给她服下。服下没多久,病人就安静地睡着了,过了一会儿潜伏在体内的痧毒,全部都发了出来,喉痛的症状也渐渐消失了。姜佐景又开了一些调理的药给她服下,三日过后,病竟痊愈了。

     

     

    姜佐景有次出门碰见了该女子,女子不断地道谢,边道谢边说:“之前我病重的时候,喝了您开的药,感觉全身都凉爽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轻松的感觉,就像人做事的时候迷迷糊糊的,突然有人给你指点了一下,瞬间就看到了希望。”

     

    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出疹,都以疹完全透出来为好,如果迟迟透不出来,可能病症就比较凶险了。烂喉痧在透疹之前会有身体发热的症状,疹还没有发出时候尽管有身热,也应该用药性偏温的药,不能随意使用寒凉药。但当疹已经在发的时候,身体往往会呈现高热的症状,此时在治疗的时候,不可用温热的药,应用麻杏石甘汤,略微加大剂量,往往效果都比较好。

  • 《射雕侠侣》是金庸先生的一部武侠力作,里面那些江湖儿女的侠义行为看得让人荡气回肠,热血沸腾,恨不得也仗剑走江湖,且慢,仗剑走江湖有一个考验:炸蜈蚣你敢吃吗?

     

    书中这样描写:“洪七公待蜈蚣炸得微黄,加上作料拌匀,伸手往锅中提了一条上来放入口中,轻轻嚼了几嚼,两眼微闭,叹了一口气,只觉天下之至乐,无逾于此矣”。杨过先是不敢吃,被洪七公激将,加上尝着确实美味,两个人把上百条蜈蚣下了肚。不敢吃炸蜈蚣,就别说敢走江湖。金庸小说并非杜撰,现实中确实有油炸蜈蚣这道菜,去掉蜈蚣的毒性后油炸,确实是一道菜肴。

     

     

    大家可能疑惑,蜈蚣有毒,怎么可以吃,一般来说,中医开具的蜈蚣都是经过开水烫死,干燥加工,在炮制过程中,蜈蚣的毒蛋白酶部分或者全部失活,而且,煎煮中药时,高温也在继续去毒,口服后,胃酸的水解,也可以使毒性降低,所以,中药复方中每日1到2条蜈蚣煎煮的用量是安全的。至于金庸小说中的洪七公,先把蜈蚣开水烫死,去掉头尾,又经油炸,所以毒性也是很小的,但是作为非武林大侠的我辈俗人,还是不要一次吃几十条蜈蚣,毕竟我们没有洪七公和杨过的高深武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把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并称为“五毒”。蜈蚣做为五毒之一,行走江湖的人确实不得不防。如果你行走江湖,不幸被蜈蚣咬伤,应该立刻挤出毒液,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如果病情严重,有全身症状,应迅速就医。

     

    可蜈蚣既是毒物,又是中医常用的治病良药。

     

    “以毒攻毒”是中医在治病时的一种方法,就是用有毒的药物治疗毒邪盛的疾病。比如很多蛇药中都含有蜈蚣,利用了蜈蚣的毒性来以毒攻毒。行走江湖难免被毒蛇咬伤,被蛇咬后蜈蚣又成为治病良药,真是应了古人那句话,一物降一物。以毒攻毒的治疗理念,还体现在蜈蚣可以治疗癌症肿瘤方面,癌症肿瘤从中医的角度认识,可以看做是毒邪结聚,蜈蚣可以通经络、散郁结,消肿毒,中医治疗癌症时常常在对证方药中使用蜈蚣。

     

     

    蜈蚣具备良好的祛风作用,民国名医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这样一个医案:一人三十余,陡然口眼歪斜,其受病之边目不能瞬,用全蜈蚣二条为末,以防风五钱煎汤送服,三剂全愈。文中提到的病人患了面神经麻痹这样的疾病,口眼歪斜,从中医角度来说是感受了风邪,使用蜈蚣与善于祛风的防风(每日2条蜈蚣、15克防风)配伍,三日即痊愈。

     

    现代中医人还用蜈蚣来治疗阳痿,一般的认识是阳痿为肾虚所致,但是在肾虚的基础上,可能有瘀滞产生,蜈蚣药性峻猛,可以通络逐瘀,配合对证的补肾药可以达到通脉起阳的作用。

  • 凤仙花,想必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恐怕基本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吧?但是我说起他的花名:指甲花 恐怕贵州人山里人一定不会陌生的吧!没错!今天,黄医师我要讲的就是这个指甲花的养生秘方!

     

     

    花色丰富,有红色,白色,蓝色或紫色,若将它的花瓣捣碎,能制成色彩缤纷的天然指甲油,很受小女孩的喜爱。所以某些男同胞们还拿这种鲜花来跟女孩表白呢!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家乡贵州,指甲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还是一味很重要的养生草药。

     

    《贵州草药》中记载了它的性味功效:性平,味甘,能清热解毒,祛淤通络。

     

    它的花瓣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捣烂后用来包患处,可以治疗风湿关节痛,若是用指甲花杆50克至150克来煨水洗患处,效力更强。用花瓣来熬水煎服,则可以治疗慢性咽炎和百日咳。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个药还能够治疗女子的难言之病痛经,取指甲花,月季花各等分,熬水服之,能让患者的疼痛顿减。

     

    由于在古代,贵州是蛮荒瘴疬之地,指甲花这种草药这种能解毒镇痛的药物对于贵州山民而言太珍贵,所以他们将指甲花秘制成一种养生食材,使得它既能长期保存,又可方便服用。

     

    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这种鲜美食材的制作方法,请大家一定要细看哦,其间有要诀:

     

    在夏天的第二个月,采下整株指甲花洗净,晾干,切成段装坛,装坛容量占坛子的3/ 4。坛子上部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然后在面上撒少量的食用碱,炒焦的小麦,切记不要放盐。

     

     

     

    密闭坛子任其溶解,食用碱的作用是使其加速溶解,小麦的作用是产生香味色泽偏黄。在发酵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多次的冒坛,也即是菜料涌出坛口。要用干净的竹棍使劲搅动使其气体释放回落。经过几次冒坛的过程,逐渐趋于平静。再过一段时间酝酿,就告功成。

     

    待这种食材制作好后,舀一瓢出坛,会闻及一种清新的臭味,这其实是花香太过浓郁的缘故,你大可放心。目前在贵州仅有独山县的老艺人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制作工艺,制作出的食材叫“臭酸”,味闻起来虽臭,但是食起来鲜美之极。其食用方法是,舀一小碗臭酸,配一小锅荤菜,豆腐,豆芽,青菜同煮便成。臭酸煮肥肠是独山县的火锅臻品,有开胃祛淤,解毒镇痛的养生效果,品之能让人食欲大开。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