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心房纤颤是怎么回事?

心房纤颤是怎么回事?
发表人:张徽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持续性的心律失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在非器质性心脏病也可以发生。

治疗原则,复转窦性心律、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抗凝以及祛除病因治疗。

阵发性的:预防发作、去除病因,发作时常用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洋地黄的药物,如西地兰控制心室率。

持续性的: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普罗帕酮、胺碘酮、索他洛尔进行复律治疗。

永久性的:用药物控制心室率及华法林抗凝治疗,防止血栓并发症的发生。

应用药物治疗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最好在心电监护的条件下应用,确保安全。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心房颤动(心房纤颤)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一、什么是心房纤颤,什么是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呢?

     

    心房纤颤,又称心房颤动、心房微颤、心房纤维性颤动、房性纤颤等,简称房颤,其实质主要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起许多小折返环导致的房律紊乱。通俗的讲就是管心脏跳动的窦房结管理心脏的水平反而没有其他部位高,导致心脏跳动需要听命于各个比窦房结自律性高的地方,导致了心脏跳动的不规律。

     

     

    房颤的射频消融术,是采用导管电极在环肺静脉口和心房内的某些线形消融消融,使得大静脉与心房的“电”不能再传导,从而被“隔离”,从而达到根治房颤或者减少房颤复发的目的。

     

    二、房颤的病因有那些呢?

     

    年龄是房颤的一个主要病因,因为房颤是一个和年龄呈正相关的一种老年病,年龄越大,其发病可能性也就越大。除了年龄以外,房颤的病因以高血压性脏病、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为三大主要发病原因,约占房颤发病总数的75%以上。

     

    其次房颤还可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病、心肌炎、慢快快慢综合征等情况。有些房颤病人找不到明确病因,这类房颤被称为特发性房颤。

     

    三、哪些房颤需要射频呢?

     

    综合当前国内外的共识,陈大夫将需要射频的房颤病人总结如下:

     

    1、阵发性房颤,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效果较差的,可行房颤的射频消融术;

    2、没有明显的器质性心脏病的持续性房颤,如果病史较短,且伴有症状,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选择射频消融术;

     

    3、房颤已经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患者,如果心功能尚能接受,可选射频消融术;

     

    4、不能耐受房颤的药物治疗的,而房颤依旧有症状的患者,可接受房颤射频消融;

     

    5、考虑房颤射频效果较好,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房颤药物治疗的患者,可接受射频消融术;

     

    6、其他需要接受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

     

    四、房颤射频消融术后还会不会复发呢?

     

    答案是肯定的——会复发。

     

    房颤射频消融虽然取得很大的进展,但现今仍难像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那样理想的效果。

     

    这和房颤的发生机理有关,房颤的发生机制就决定了房颤的射频消融术,会比较复杂,而且容易复发。房颤的射频消融,复发的比例仍然较高,不同文献的报道成功率不同,但大多数人比较认同的是,房颤射频成功率在70%以上,有经验的术者,或者折返比较简单的房颤,其成功率可达80%以上,但即便如此,其手术难度仍然大大高于室上速、房速等其他的射频消融手术。而且,因为房颤的发生机理,导致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室上速等其他消融手术。

     

    房颤射频术的复发率,绝对了部分患者术后仍然需服用药物,不管是抗心律失常药物还是其他药物,甚至有部分病人仍然需要终身服用,所以,这也是其开展受限的一部分原因。

     

    所以,对于房颤患者,需要根据房颤的具体病情来决定是否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一窝蜂的进行消融手术,需要根据患者的病人因人而异的制定治疗方案。

     

     

    但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突破,相信更多的患者会在射频消融术的治疗下获益,以后房颤射频消融的适应症也会越来越宽,让我们一起共同期待。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冠心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冠状动脉血管狭窄或者闭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疾病。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冠心病的范围可能更广泛,还包括炎症、栓塞等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大类:无症状心肌缺血(隐匿性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5种临床类型。

     

    临床中常常分为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无论是大血管还是小血管,只要是血管引起了心肌缺血,都可以称之为冠心病,但冠心病有轻有重,和患者病变的血管关系密切。那么如果有病变的是小血管,我们该怎么办呢?

     

     

    一、有症状!

     

    无论是大血管还是小血管,都可以造成患者的冠心病症状,因体力活动、情绪激动等诱发,突感心前区疼痛,多为发作性绞痛或压榨痛,也可为憋闷感。如果患者的症状持续,那么即便是小血管,也是需要进行有效地治疗,以便改善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

     

    二、有危险!

     

    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大血管病变就比小血管病变严重,其实一般情况下都是这样。但如果患者的小血管供应的心肌非常重要,那么同样会有危及生命的情况发生,此时的小血管同样也会有恶性心律失常、猝死等风险的发生,也需要额外注意。

     

    三、有心脏扩大!

     

    大血管更容易导致心衰,导致心脏扩大等并发症,而小血管即便小,按道理来讲也会出现这些并发症。所以如果有心脏扩大,影响心功能的情况下,小血管也是需要干预的。

     

     

    四、不需要干预!

     

    有的血管特别的小,患者也没有症状,也没有相关风险,更没有引起和导致心脏扩大,这类患者的小血管病变,是可以不进行干预的。

     

    亲,看懂了吗?血管大小有别,但并不意味着小血管就不需要处理。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心跳(heartbeat ),顾名思义就是心脏的跳动。右心房收纳全身的静脉血,通过右心室从肺动脉泵出,此时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通过肺中的气体交换,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由肺静脉送至左心房,再通过左心室的主动脉泵向全身各个组织器官以满足其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成年人每分钟心跳大约是七八十次,60~100次之间都属正常,在平时假如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心跳超过了100次,医学上就算作“心动过速”。

     

    心脏跳的快,或许可以理解为心慌,心悸!其实能够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非常的多,咱们一起来看看大多数情况下会有哪些情况?

     

     

    一、心律失常导致的

     

    患者没有其他疾病,仅仅是心律失常导致的心慌心悸!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能够引起心悸心慌的心律失常有很多,比如常见的早搏,房扑,房速,房颤,室上速等等等,这些心律失常也是通常心慌心悸需要重点考虑的原因!需要我们加以鉴别!

     

    二、其他疾病导致的

     

    能够引起心慌心悸的疾病很多,有心脏疾病,比如冠心病,心衰,心肌病等等!也有非心脏疾病,比如甲亢,贫血,肿瘤,肺病等;有导致心律失常引起心慌心悸的,比如甲亢导致房颤,比如发烧导致的窦性心动过速等;也有没有心律失常而只是感到心慌心悸的!比如贫血后感觉心慌心悸,但心电图正常的!

     

    三、神经官能症引起的

     

    神经官能症,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比如总是感觉心慌心悸,但查各种心脏非心脏检查都没有问题!这样的病人主要是情绪障碍导致的各种不适,需要我们仔细询问,详细鉴别!

     

    能够引起心慌的原因,大概就这几类,但概括起来就是心脏疾病引起的,非心脏疾病引起的以及心脏神经官能症导致的!需要我们仔细鉴别才能避免误诊漏诊!

     

     

    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心脏类疾病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特别事心律失常问题,很多人都在积极的咨询心律失常的症状,正确而了解心律失常的症状,对症治疗才能够更有效果,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心律失常的症状,看看心律失常的症状是什么?如何正确确诊,以此得出准确的确诊和治疗方法。

     


    近年来,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在临床呈现出了越来越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年轻白领因为长期处在高压力、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很容易让心脏负累重重,诱发心律失常,所以学会调整生活节奏是防治心律失常的关键。前者由于疾病所致,治疗时由于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因此,患者切忌自行服药,否则可能加重病情;而对于后者,最重要是保持“淡定”,只要放松情绪,心律失常也会不治而愈。


    有不少人常觉得心慌、手抖,一些人经心电图检查后,被确诊为心律失常。专家表示,这类型的心律失常是因心跳突然急剧加快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心慌、心跳等。这类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常见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人,年轻人多于老年人,尤其是20~45岁的白领,男性稍多于女性,这可能与男性在职场临更大的压力有关。但有一个年龄段则是女性发病率高过男性,那就是更年期,此时很多女性会感到烦躁、胸闷、心跳加速。这类较为单纯的非器质性心律失常发生前,病人往往没有任何先兆。它通常是患者在心态平静时心跳突然加速,随后又突然恢复正常,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秒,长则几天。

     

     


    长期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哪怕没有、生气等极端情绪出现,也一样会让心脏负累重重,诱发心律失常。专家表示,预防心律失常首先应从生活规律、避免工作过劳、保持心态平和做起。在这点上白领应学会恬淡规律生活,切忌大喜大悲的情绪以及昼伏夜出的生活方式。由此也可以看出,都市的高强度工作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确实是重要诱因。年轻白领日复一日地过着劳累的生活,意味着其体质、心理、免疫力、内分泌功能都在缓慢下降,如果还有饮酒、吸烟、熬夜等不良行为,则会促使心跳不稳定,出现房性早搏或室性早搏。

     


    对上述心律失常的症状,大家一定得正确的把握,这涉及患者的健康,所以一定要积极对待,当然大家在把握了心律失常的症状之后,还有必要到正规医院治疗疾病,以避免疾病造成的伤害。

  • 心脏跳动表示一个人还活着,如果心脏不跳动了在医学上就会被判定死亡。一般情况下,人体心脏跳动的时间通常是非常有规律的,虽然不同的人在不同时期,心脏跳动的时间是不同的。有些人能够感觉到自己心脏有偷停的现象,因为心脏偷停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严重的话可能会对生命造成危害。心脏跳三下停一下是怎么回事?

    一、心脏出现停跳一下然后在跳,这种现象一般也被称之为是心率失常,很可能是出现了早搏的现象。心脏早搏听诊时可发现心率不规则,患者需要对此疾病做详细的了解。早搏后有较长一段时间的代偿间歇。早搏呈二联律或三联律时,可听到每两次或三次早搏后有较长一段时间间歇。早搏的第一音多增强而第二音多会减弱或者是消失。早搏插入两次正常心搏之间,可出现三次心搏连续。

    二、早搏的原因:

    1、第一是情绪激动。

    身体健康的人在日常中如情绪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刺激,心情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较为激动的状况下,那么就可能会出现早搏。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生气、动怒,或是受到比较大打击的时候,突然感觉心脏不舒服的原因所在。

    2、第二是喝浓茶、喝酒等。

    一些人在喝了比较多的浓茶,或是有酗酒这个不良嗜好的情况下,那么可能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早搏。而戒掉饮酒,喝白开水,饮食比较清淡的状况下,心脏早搏就不会发作,或是减少了很多。

    3、第三是疾病造成的。

    不少心脏早搏的人患有一些心脏方面的疾病,比如冠心病是很常见的。另外有心肌炎的病人,还有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人,或是有二尖瓣脱垂的病人。这些基础性的疾病查明之后,进行积极正规的处理,可大大减少心脏早搏出现。

    4、第四是一些药物引发的。

    如病人正在服用一些药物,特别是常见的洋地黄、奎尼丁、钡剂等药物,都可能会造成心脏早搏出现。

  • 心脏偶尔出现加速跳动,而且估计一分钟怎么也得180下那种跳,后来戒酒后跳动没有那么厉害了,现在偶尔会有轻微跳动但是也不舒服!这是什么病,能治疗吗?

     

     

    描述的这些症状需要警惕心律失常的可能!

     

    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和(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和(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

     

    心律失常的种类很多,从你描述的症状来看,很像是房速,室上速,特发性室速或者房颤等其中的一种,这些心律失常是可以通过吃药或者射频消融的办法治疗的!

     

    当然确定是哪一种心律失常需要有发病时的心电图!

     

    如果症状每天都发作,您可以在发作时做心电图或者带24小时动态心电图明确何种心律失常指导治疗!

     

    如果真的考虑心律失常,而且可能性很大,也可以行腔内电生理检查,发现心律失常后再行射频消融治疗。

     

    其实心律失常的诊断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眼见为实”,如果没有心电图,也没有电生理检查的结果,那么诊断心律失常仍然只能是怀疑而不能是确诊。

     

    而如果发作不频繁,而且不影响生活质量,且心脏彩超无异常,继续观察也是可以的!

     

    从您提供的信息中,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疾病诱发原因就是——饮酒,饮酒后出现心律失常的频率就非常高,而不饮酒其发生频率就非常的低,所以,治疗你的疾病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戒酒。

     

     

    因为心律失常的很多诱因中,饮酒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诱因,饮酒不仅仅能诱发心律失常,还能诱发其他疾病,所以,戒酒对你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因为您提供的信息有限,所以我也只能考虑这么多,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得到你!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写在前面的话


    最近我们科治疗了一位患者,患者本身是一名西医临床医师,她常年出现室性早博,值夜班和工作频繁时,发作得尤其频繁,发作时,心悸不安,如鹿撞心,非常难受。

     

    我们科的医师给她用了一张古老的方子,并在这个古老方子的基础上加了“疏肝解郁”和“镇静”效果很好的“延胡索”及“柴胡”两味药物,一诊后,她服药期间“室早”没有出现过,但是停药后,又出现了。我们重新审视了方子,发现为了给患者省钱,原方中的“人参”改为了“党参”,于是决定改回“人参”,患者服用十五天药物后,停药月余,早搏至今未再发作。

     

    在一般情况下,“窦房结”是人体心脏的“最高指挥官”,凡是由窦房结发出激动所形成的心律总称为窦性心律,窦性心律,也就是正常心律。但是,当心脏的其他部分“越权”,比如心室,抢夺了窦房结“指挥权”,在窦房结的发出指令前,就发出了一个指令,引起了心室的除极,就会引起各种“早搏”。

     

    引起早搏的原因多种多样,心肌缺血啊,窦房结功能减退啊,都有可能诱发。如果只是偶发室性早搏,没有症状,可以临床观察,不必处理。如果是频发,并且已经引起了心悸不安,那么就需要处理了。到后期,也许需要进行心脏介入治疗。但是,我们发现,早期使用中药,如果辩证准确,的确会起到改善患者心悸症状,甚至让患者终身不再发作的效果。那么,我们使用的基本方是什么方呢?

     

    室性早搏

     

    这个方子是个经方,叫“炙甘草汤”。

     

    现在我们得先看看这个方子的组成和功效。伤寒解而后,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甘草四两(炙)、 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 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 阿胶二两 、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膠,烊消盡,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 第117条


    我们用的不是原方原剂量,是按一两为6克换算的,麦冬也只用了二十克。如果按照原方原剂量,治疗危机重症的效果会更好。但我们的这个患者是慢性患者,所以用小一些的剂量,缓缓用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按理说,这篇文章写到了这儿,就该结束了,读者似乎又得到了一个“好方”,但是,我不想如此,还想多问一句“为什么”,因为,若不知道“方理”,拿到这个方子,其实还是不会用。

     

    我也不想用“现代药理学”来解释,“现代药理学”可以勉强解释“中药单体”,比如日本和中国花了近半个世纪,才勉强弄清中药单体“甘草酸苷”的部分作用,可是,拿它来解释中药本身就够呛了,因为每一味中药内成分都太复杂,用来解读方剂更是不可能。

     

    所以,我想回到《伤寒杂病论》的理论语境中去,用经方组方的内在规律来回答——“这张方子效果为什么这样好?”

     

    引药上行的桂枝

     

    “炙甘草汤”其实是“桂枝汤”的变方。

     

    桂枝汤是一个方中各药物处于平衡状态的方子。桂枝的药力是向上,向外的,能使人的脾胃中的气血外达于“肌部”和人体的“上焦”。而芍药的作用是向下,向内的,有促进肌部的津液回流,及使得脉外之气回流的作用。大枣,甘草,生姜,主要起到的是固守胃津,守护胃气,输出胃中气血的作用。

     

    你可以把“大枣,甘草,生姜”理解成人体气血的“发动机”,把“桂枝”理解成传送带,“桂枝”源源不断地将人体的脾胃的气血引领至“肌表”及“上焦”,而芍药在这儿扮演的是守护者的角色,它能让过度外出的“气血”向内,向下循行。

     

    如果把这个方子中药物的剂量变一变呢?故意让它不那么平衡呢?那么,它就会突出地作用于某个特定的方向!

     

    比如,将“桂枝汤”中的芍药加大一倍,这个方子的力量就会向下走,变成治疗腹部疾患的方子了: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伤寒论,第279条


    若,将桂枝汤中的桂枝也去掉呢?那么,它的药力就会继续向下走,在加上茯苓,白术后,变成了治疗“小便不利”的方子: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伤寒论,第28条


    相应的,若我们把“桂枝汤”中的“芍药”去掉呢,那么,药力就会集中到人体的上部,成为一个治疗心胸疾患的方子了。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伤寒论,第21条


    其实炙甘草汤,就是在“桂枝去芍药汤”的基础上,加上了人参,生地黄,阿胶,麦冬及麻仁。

     

    鲜地黄


    加上补益胃气的人参,配合生姜,大枣,甘草一起,人体脾胃的气血会更旺盛。桂枝引领气血向上走,去温煦心胸。生地黄,麦冬,麻子仁大量使用后,则有很强的养阴,生津的作用。阿胶是血肉有情之品,能使这个方子养阴,补阴,守阴的疗效更好。

     

    所以,这个方子一方面能增强脾胃生产“气血津液”的能力,一方面能将更多的“气血津液”输送给上方的心,心包,脉中津液及脉外津液也得以增加,心的功能自然得以改善。

     

    当心阳不足,畏寒肢冷的症候更显著时,可以在这个方子的基础上加上附子。

  • 经常心慌没劲,可以有很多种原因,心电图只是检查中的一种,不一定所有的心慌都能够使用心电图检查出来,今天咱们就来看看常见的心慌的原因有哪些,需要怎样检查才能确诊!

     

    一、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可能是心慌的最为常见的原因,心律失常的种类也有很多,常见的诸如室上速、房速、房扑、房颤、窦性心动过速等,都会引起心慌不适。而且心慌不适还可能是心跳减慢导致,很多人说,心慌不就是心跳快吗?事实上,心慌只是主观症状,陈大夫就见过好多心跳减慢的患者出现心慌。

     

    那么心律失常需要怎样检查才能确诊呢?多数需要有患者发病时的心电图才能确诊,如果发病短暂,可能就需要行动态心电图来确诊是否有心律失常。

     

     

    二、冠心病

     

    患者活动后心慌,可能是冠心病的可能,而心慌只是活动后心肌缺血的一种表现。这类心慌,可能多数会伴随有胸闷、胸痛、肩背部放射等等,而且明确的和活动有关。需要加以注意,避免漏诊误诊。

     

    冠心病引起的心慌需要如何确诊呢?多数需要行冠状动脉的相关检查才可以确诊,常见的是冠状动脉CTA或者冠状动脉造影。

     

    三、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因为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入血,会使得基础代谢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得患者精力充沛,交感神经张力升高,此时的患者有好多都是以心慌为表现来院诊治的,需要提高警惕。

     

    甲亢的患者需要如何确诊呢?需要查甲状腺功能、摄碘率等相关检查来确诊,必要时还需要查甲状腺彩超等。

     

    四、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心慌也比较常见,而且多发于女性,患者可伴有失眠、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而心慌,只是患者躯体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也需要我们仔细鉴别。

     

    神经官能症需要如何确诊呢?需要排除器质性疾病,方能诊断神经官能症,而且有的需要进行精神科量表进行评估方可确诊。

     

     

    五、其他疾病

     

    引起心慌的疾病太多了,陈大夫还真的不能一个一个列举完毕,比如贫血、恶病质、发热等等,都会引起心慌,而不同种类的心慌,需要进行多种检查来确诊,以出现误诊漏诊。

     

  • 心脏病有很多种,我们姑且可以把所有的心脏疾患都可以称之为心脏病。而且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心脏病也不是被看出来的,而是被“问”出来的,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和表现,可以大致判断出患者可能是哪一种心脏病。但心脏病真的就看不到有哪些表现了吗?当然也有,比如下面这些表现,也需要考虑是心脏不好的可能。

     

     

    一、看活动耐量

     

    绝大多数的心脏病,都会出现活动奶量下降的情况,比如冠心病会出现活动后胸痛、胸闷等心绞痛症状。比如心衰会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等心功能衰竭的症状等等。即便是心律失常,很多时候也会出现活动后不适的相关表现。活动耐量虽然不是像面容、长相、身高一样直观的看出些,但只要是仔细观察,仍然可以从患者活动时看出很多端倪。

     

    二、看面容

     

    也有很多的心脏病,会表现在脸上。比如大家所熟知的“二尖瓣面容”,便是二尖瓣狭窄等病变时最为经典的表现之一。再比如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患者,可以轻易的从脸上看出端倪。还有一些心衰的患者,因为长期缺氧,也会出现面容上的一些改变。当然,即便是心绞痛发作时,患者也会有痛苦面容,或许可以帮我们看出一二。

     

    三、看口唇

     

    口唇发绀,是医学上对很多缺氧性疾病的一个描述,而在心脏病中,也有很多疾病会表现出口唇发绀的相关表现,比如左心衰时肺循环淤血,就会导致缺氧进而表现为口唇发绀,再比如肺动脉高压得患者,因为长期血液内含氧量低,也表现为口唇发绀明显。

     

    四、看耳垂

     

    耳垂褶皱就是耳垂斜线皱纹,最近有相关研究显示耳垂褶皱是很多冠心病病人的外在特征,但具体尚没有准确的循证医学证据。但确实有实验显示耳垂斜线皱纹增多的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增高。但其仍然不是诊断冠心病的标准,而只能是高发可能。

     

    五、看手指

     

    缺氧的患者,手指也会发绀,甚至长期缺氧的患者,比如肺病的患者,就会出现杵状指,也就是手指外形像小棒槌一样的指端膨大。长期罹患心血管疾病,比如心功能不全或者是肺动脉高压等疾病,患者也会因组织缺氧、代谢障碍等原原因造成杵状指。

     

    六、看组织水肿

     

    尤其是双下肢水肿,很多时候是心脏功能不全时,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时的一个表现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右心功能不全的时候,患者体循环淤血所导致的。所以,组织水肿也可以是心脏疾患的一个表现之一。

     

     

    心脏病的表现有很多,以上这些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已经是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表现之一了,也是我们可以直观看到的表现之一。其具有客观性,容易判断。所以,如果你发现身边的人有这样的情况,一定要警惕心脏病的可能性 了。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 身边有个男性朋友,28岁了,从小就不明原因的频繁晕厥,小时候玩着玩着就会突然晕过去,掐一掐人中就会醒过来,要是不管他,一会自己也可以苏醒。

     

    上高中的时候,有一次骑自行车带着女生出去玩,在一个比较陡的下坡路,这个朋友直接向前栽了过去,摔成了轻微脑震荡。工作以后,有时候也会一头栽倒在键盘上。这种情况很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那么,什么原因会导致晕厥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晕厥。晕厥是指由于大脑缺血缺氧导致一过性或广泛性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一般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并且不会留有后遗症。

     

    常见原因比较多,分为如下几方面:

     

    1、血管舒缩障碍引起的晕厥。

     

    包括单纯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颈动脉窦综合征等,直立性低血压一般多见于长期高血压的中老年人,患者在长期卧位或者是坐位情况下站立起来,导致血管张力不能马上调整,血管充盈不佳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晕厥的现象。一般随着血管及时调整,大脑缺血状态得到恢复,患者可自行清醒。

     

    建议人们在久卧或者久坐时不要猛地站立起来,给身体一个调整的时间。颈动脉窦综合征的发生多由于头颈突然转向、领带系的过紧、或者是有压迫颈动脉窦的行为,导致颈动脉窦受到刺激,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的兴奋,造成心跳变缓或心跳暂停,血压随之下降,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

      
    2、心脏原因导致的晕厥。

     

    例如原发性心肌病、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脏系统疾病均可影响心脏供血系统,从而导致大脑出现短暂的缺血缺氧而出现晕厥的现象。

     

     

    3、大脑方面的疾病。

     

    如急性脑缺血发作、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等大脑疾病均可使大脑出现短暂的缺血导致晕厥。此外,脑寄生虫感染也可引起晕厥,但是一般会伴有类似于癫痫的症状。

      
    4、血液方面的问题导致的晕厥。

     

    像低血糖时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交感-肾上腺素大量释放后引起心慌、头晕、汗出、甚至晕厥。在患者贫血严重时也会引起晕厥。此外,如果进入像西藏那样的高原,也可因为空气稀薄引起高原反应导致晕厥的。

     

    5、血管神经性晕厥。

     

    有的人长期处于一个闷热的环境中、过度劳累、过度紧张、恐惧、焦虑等状态下,会反射性引起心脏和小血管扩张,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致使大脑供血不足引起晕厥。

     

    最后,如果碰到经常晕厥的情况,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检查治疗。

  • 只需腰间别个小装备就能监测卒中?房颤患者新选择!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致残率高达75%,死亡率高达40%。其中,心源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重要类型,而心房颤动(房颤)是导致心源性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全球患者超过3000万,我国患者约800万。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无房颤患者的5倍。因此,对于房颤患者来说,预防和治疗脑卒中至关重要。

    传统的心电图(ECG)监测虽然可以检测到房颤,但对于隐蔽性心房颤动的检测效果有限。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可穿戴设备——Holter-ECG记录器应运而生。这种设备可以连续记录患者的心电图,有效提高房颤的检测率。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医院神经病学系的专家开展了一项研究,评估了系统心电图监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住院患者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2个月时,接受Holter-ECG记录器监测的患者中,服用口服抗凝剂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新诊断出心房颤动的患者数量也明显增加。这表明,Holter-ECG记录器可以有效提高房颤的检测率,从而降低心源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除了Holter-ECG记录器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帮助预防心源性脑卒中,例如:

    •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 戒烟限酒
    •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 定期进行体检
    • 对于房颤患者,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抗凝药物

    总之,心源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预防胜于治疗。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及早进行房颤的检测和预防,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的风险。

  •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的人患有房颤,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指数级增长。房颤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脑卒中、心力衰竭等。

    房颤的转复治疗是临床上的常见问题。对于单纯的房颤患者,在成功转复后,通常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这是因为单纯的房颤患者没有其他疾病,心脏结构和功能基本正常,不需要长期用药维持心律。

    然而,对于由其他疾病引发的房颤,如风心病、冠心病、肺心病等,患者需要在成功转复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并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以防止房颤复发。这是因为这些疾病会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容易引发房颤。

    除了药物治疗,房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避免熬夜、疲劳等不良生活习惯。

    2.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激动、焦虑和紧张。

    3. 避免从事繁重的体育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4. 戒烟、戒酒,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5. 定期进行心脏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检查,监测心脏功能。

    总之,房颤转复后的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才能有效预防房颤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 心房颤动,也称为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由心房内多个小折返环引起的节律紊乱。这种情况下,心房兴奋频率高达300-600次/分,心跳频率常快而不规则,心房失去有效收缩功能。房颤的病因复杂,可能与高血压、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

    房颤的治疗方法多样,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物理治疗主要包括心脏复律和导管消融等,通过除颤器发出电流的方式恢复窦性心律。药物治疗以普罗帕酮、氟卡胺等抗心律失常药物为主,也可根据病情加用其他药物。手术治疗包括迷宫手术等,针对症状严重的患者。

    房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服药,并努力纠正不良习惯。定期检查,让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患者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控制血压和胆固醇水平。此外,患者还应创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避免外界刺激。

    心房颤动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很大影响。了解心房颤动的病因、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对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治疗需要个体化方案。本文将介绍心房颤动的病因、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

  • 心脏增大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其症状和反应取决于心脏增大的程度和具体表现。

    首先,心房增大可能导致房性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和心房颤动。心房颤动不仅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还可能引发血栓并发症。

    其次,心室增大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此外,心室扩大还可能引发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导致心慌、胸闷甚至晕厥。

    针对心肌炎引起的心脏扩大,治疗措施包括抗感染治疗,如使用阿昔洛韦、丙氧乌苷等抗病毒药物和免疫球蛋白。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治疗重点在于控制血压,常用药物包括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

    心脏增大的患者应积极进行耐寒锻炼,如冷水擦脸、冷水擦身等。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接触污染空气,流感流行季节可适当使用抗生素。此外,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若患者出现急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 房室分离,这一心脏问题,常常困扰着患者。它可能是心脏疾病的表现,也可能是其他因素如冠状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引起的。在发病期间,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四肢乏力等症状。因此,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或心脏彩超检查,对于确诊和治疗至关重要。

    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可以选择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利尿剂进行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帮助调节心脏节律,减轻症状。利尿剂则有助于减轻心脏负担,改善心脏功能。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定期复查,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患者还应注意饮食,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鱼子等。同时,要避免烟酒、浓茶、咖啡及辛辣调味品等刺激性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及钙、磷的食物,有助于维持心肌的营养和脂类代谢。

    对于一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可以修复心脏的结构,改善心脏功能。术后,患者仍需定期复查,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和日常保养。

    总之,房室分离的治疗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重日常保养,以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房颤,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心房电活动失去规律和有序性。这种快速而紊乱的心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脉搏短促、心悸、头晕、黑斑、晕厥和多尿等。房颤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此外,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增加患病的风险。

    脉搏短促是房颤的典型症状之一,表现为脉搏次数少于心跳次数。这是因为心房收缩不协调,导致心室内的血液无法完全充满,从而使得外周动脉脉搏减弱甚至消失。房颤患者的心率可高达每分钟350到600次,过快的心率可能导致心悸、心慌、头晕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房颤的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形成和预防中风。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普罗帕酮、胺碘酮等。非药物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术、迷宫手术等,这些手术可以治愈房颤,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引发房颤的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房颤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但通过积极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心脏房颤,作为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房颤的治疗原则、常用药物、治疗方法和日常保养要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疾病。

    首先,心脏房颤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恢复窦性心律、控制快速心室率和预防血栓形成。具体治疗方法包括:

    1. 药物治疗:对于起病时间较短的心房颤动,可以通过药物进行复律,常用的药物包括普鲁卡因、氟康、普罗帕酮、胺碘酮等。如果药物复律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体外直流电复律或心房除颤器。

    2. 控制心室率:对于难以控制的心房颤动,应首先控制心室率。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钙拮抗剂等。

    3. 抗凝治疗:长期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容易形成心房壁血栓,因此抗凝治疗是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重要手段。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酯等。此外,左心耳封堵术也可用于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4. 起搏器治疗:对于心房颤动合并严重心动过缓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起搏器治疗。

    5. 射频消融和外科迷宫手术:对于部分患者,可以考虑射频消融和外科迷宫手术治疗。

    除了以上治疗方法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首先,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其次,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此外,可以通过进行适当的运动来增强体质,如散步、太极拳等。同时,要根据季节变化调整日常生活,预防感冒等疾病。

    总之,心脏房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保养。通过合理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心跳不规则、快速。这种心脏电活动的不规则性可能导致血压下降,从而引发低血压症状。房颤引起的低血压可能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 心房无效收缩:房颤时,心房肌处于无效颤动状态,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心室收缩不规则,有效血输出量减少,进而引发低血压。

    2. 血容量不足:房颤可能导致血液在心脏中滞留,造成血容量不足,进一步加剧低血压。

    3. 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低血压会导致重要器官,如大脑、肾脏和心脏的血液供应不足,引发头晕、头痛、胸闷、视力模糊等症状。

    治疗房颤引起的低血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包括:

    1.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可控制心室率,减少心房颤动对血压的影响。

    2. 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可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

    3. 手术治疗:如射频消融术、迷宫手术等,可根治房颤,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此外,患者还需注意以下日常保养措施:

    1. 适量增加盐分摄入:有助于提高血压。

    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

    3. 适量运动: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压。

    4. 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控制血压。

    总之,房颤引起的低血压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遵循医嘱,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低血压带来的风险。

  • 持续性房颤,作为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对患者的心脏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将深入探讨持续性房颤的危害,包括心绞痛、心力衰竭和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首先,持续性房颤会导致心室率过快,从而诱发心绞痛。患者会感到心脏疼痛,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其次,持续性房颤会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动脉系统灌注不足,引发心力衰竭。患者会出现呼吸短促、疲劳、咳嗽、出汗和水肿等症状。

    此外,持续性房颤还可能导致脑梗死。心脏房颤患者的左心耳部位容易形成附壁血栓,当血栓脱落时,可能会阻塞脑血管,造成大脑缺血,引发脑梗死。

    针对持续性房颤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方面,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尔、斑块、达比加群等口服抗凝剂。手术治疗方面,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射频消融术、迷宫手术等。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适当运动等,有助于降低房颤的危害。

    总之,持续性房颤的危害不容忽视。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降低房颤的危害,提高生活质量。

  • 心房颤动,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在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约为1%。这种疾病会导致心脏跳动不规则,引起心悸、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幸运的是,心脏房颤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手术阻断心脏传导系统中的窦房结部位,可以减缓心率,恢复正常跳动。近年来,心脏房颤手术技术不断进步,手术成功率高达90%以上,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除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也是治疗心房颤动的重要手段。抗凝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血栓形成,降低中风风险。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适量运动,增强体质。这些措施有助于预防心房颤动的发生和发展。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并非不可治愈。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选择正规医院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总之,心脏房颤手术成功率较高,患者无需过度担心。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日常保养,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