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认识“中医”

认识“中医”
发表人:李道阳

有病就要医,否叫就叫“讳疾忌医”。

看医生,要么看西医,要么看中医。最好别看那种不中不西的医生,更不要看假中医、伪中医。

看中医,就得先认识“中医”。不然,你看了个假中医、伪中医,花了钱,抓了药,不仅收不到效果,还可能吃坏了肚子。

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

中医理论的实质核心则为“中正平衡的和谐医学”:

1、人体的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必须保持中正平衡,不偏不倚,不寒不热,不盛不衰,不虚不堵,人体才能维持健康状态;人与大自然之间也必须统一和谐。

2、人体患病就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导致体内脏腑功能的太过与不及(如甲状腺机能的亢进与减退)、脏腑性质的偏寒或偏热,经络的空虚与瘀堵,气血的偏虚与偏实,阴阳偏盛与偏衰,使体内脏腑之间,或人与大自然之间处于“偏中失和”的状态。

3、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五脏六脏、皮毛肌肉筋骨、四肢百节通过经络紧密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系统)。并且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人的生命活动。体内脏腑组织发生病变也可通过体表的皮毛、五官、九窍等表现出来,所以中医看病,不仅要详细了解起因、症状,还要查色按脉、听声音、嗅气味,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能全面了解病情,正确诊断。

中医几千年来,从不验血,也不做B超,更不需磁共振,只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就能诊断你是肝病黄疸,还是脑梗中风。不需抽血验尿,也不需心电图、彩超,就能诊断你是肾炎水肿,心衰水肿,还是肝硬腹水。高烧一周不退,中药2、3剂搞定。

中医是不是很神奇?

4、中医治病的过程就是一个“拨乱反正”的纠偏过程,即纠正脏腑功能的太过与不及、纠正脏腑性质的偏寒或偏热,解除经络的空虚与瘀堵,纠正人体内阴阳的偏盛偏衰、纠正机体气血的偏虚与偏实。中医治疗的最终目的就是恢复人体“中正平衡和谐”的“健康状态”。

以上4点是中医核心实质,只有真正认识中医,你才会知道,中医不仅科学,而且先进。

附:作者介绍

李道阳,人称"道阳中医”,男,62多,教授 / 主任,幼时苦胆道蛔虫病,西医除止痛驱蛔,无奈小虫何 ,老中医重用大黄一剂痛止,三剂虫除,手到病除,此后便随老中医学习中医。77年恢复高考进入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大学)读大学,从事中医诊疗、教学及科研工作4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并且具备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及良好素质,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先后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中国医药科技成果贡献奖。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提起中医养生的方法,很多人会说“喝枸杞茶”“喝当归黄芪茶”“吃阿胶”之类的,总之就是,各类中药吃起来。什么?难道说中医养生就是买买买?NO!中医养生可不是“中药养生”!

     

     

    什么是中医养生呢?

     

    中医养生是一种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达到未病先防、消除不适、已病促愈、病后复原的保健目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其深度思想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点。《黄帝内经》中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使人体内外环境和谐统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养生保健、防治疾病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中医养生有哪些观念呢?

     

    中医认为,天地是个大宇宙,人身是个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无时无刻不受天地的影响。所以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调整。

     

    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阴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阳则为能量。阴阳是相对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动的、发热的,都属于阳;凡是向下的、往里的、发冷的,都属于阴。

     

     

    身体之所以会生病是因为阴阳失去平衡,造成阳过盛或阴过盛,阴虚或阳虚,只要设法使太过的一方减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阴阳再次恢复原来的平衡,疾病自然就会消失于无形了。所以,中医养生高度强调阴阳平衡的健康观。

     

    中医养生注重的是身心两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体的保养,更注意心境的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二者是一体的两面,缺一不可。

     

    养生不只是老年人的事

     

    千万别认为养生只是老年人的事,而且养生也不仅仅是为了长寿。养生在于调和阴阳、流通气血、保持身体健康;同时提高心理的调适能力。好皮肤也是养出来的,对任何年纪的人来说,养生都是有必要的。

     

    但是,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不同地域的人,养生方法不可“一刀切”。

     

     

    好的身体不是“吃”出来的,而是“顺”出来的。因时因地因人采取合适自己的生活方式,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

  • 电视剧《神医喜来乐》,演的是一民间中医悲欢离合的辛酸故事,让人百看不厌,在欢笑或悲伤之后引人深思。

     
    民间中医因无官府庇护,无权无势,自古至今倍受官方医生的欺凌,何况现在西医在各方面占尽优势。西医的贬斥排挤不在话下,国人的崇洋媚外,或用西医的一套管理办法来要求和压制中医,致中医特别是民间中医于绝境,尽管没象王太医那样谋杀、纵火、污蔑、中伤、陷害之能事。民间中医大多只有一技之长,即使像喜来乐那样钻研古代经典著作,理论深厚、经验丰富,但没有官方承认的学历,照样没有地位,也就难免处处受人排挤、刁难。

     

     

    剧中不难看到喜来乐虽然常用简、便、廉、验单方为人治病,但从为格格治病,为太医、为皇妃、为袁世凯治病,从字体中看出王太医有痰疾在身等等,不难看出他也是饱学之士,对中医的经典理论下过一定的功夫。就连洋相百出,憨厚可爱的徒弟张德福,也能从望、闻、问、切中预见疾病的苗头,对汤头、脉诀、药性倒背如流,令人想到今天许多年轻人一方面抱怨中医难学,一方面不愿下死力气,背诵必背的歌诀。

     
    为什么老中医在诊断用药时娴熟自如,手到擒来,正是“童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受用终身,加之勤思考,多实践,善于总结经验。所以说学中医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中国中医药报》今年四月三日登载的陆金国先生《中医高等教育繁荣下的隐忧》一文,提出的问题发人深思,很有同感,但是,最后提出中医应该走精英教育之路的观点,我觉得远离实际,不敢苟同。

     
    王太医、卢忠等人应该算作精英人物吧?理论深厚,经验丰富,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却视为贫贱之民诊病有失身份。

     
    为格格治病和防治瘟疫,王太医的方剂应该是最合乎标准的方案,但因胶柱鼓瑟,生搬硬套,不知变通而束手无策,到了喜来乐手上,无非是换了种使用方法,却收效天壤之别。如果中医人才都走精英教育之路,也就没有《串雅》一书,民众也就小病扛,大病躺,重病等着见阎王,与医疗不沾边了。

     
    现在为什么病人都朝城里挤?不光是经济条件好了才去找精英医生治疗,主要是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工作,基层缺少中医人才,你还要走精英教育之路吗?即使培养出来的博士、硕士都能到基层工作,且不说大材小用,还不一定开展得了工作局面。基层需要的是面面俱到的全科人才,而好一点的中医即使一点不懂西医,通过临床实践,内、外、妇、儿、骨伤,哪方面都能成为全科人才。

  • 一、中医对肺纤维化的辩证分型认识

     

    从中医的角度看,肺纤维化可分为肺气虚损、气阴两虚,痰瘀阻肺和脾肾阳虚,淤血内阻三种。以下为肺纤维化的中医辨证分型疗法。

     

     

    1. 肺气虚损

     

    症状表现:咳喘声低、易疲乏,自汗畏风,易感冒,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肺气,止咳定喘。

     

    方药:生黄芪30克,生白术、杏仁、紫菀、款冬花、地龙各10克、防风6克,太子参15克,炙麻黄6克,生甘草6克。

     

    中成药:玉屏风颗粒。

     

    2. 气阴两虚,痰淤阻肺

     

    症状表现:干咳无痰或少痰,喘息气短,动则加甚,神疲乏力,口干咽燥,五心烦热,腰酸膝软,舌淡红、首薄白或少苔,脉细滑或细弱。

     

    治法:补肺滋肾,化痰活血。

     

    方药:太子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各15克,麦冬30克,五味子10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生黄芪30克,百合30克,胡桃肉15克,丹参30克,紫菀10克,川贝粉6克(冲服)。

     

    中成药:生脉饮口服液、六味地黄丸。

     

    3. 脾肾阳虚,淤血内阻

     

    症状表现:咳喘无力,动则加甚,呼多吸少,下肢浮肿,形寒肢冷,面灰唇紫,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健脾温肾,化痰活血。

     

    方药:熟附于10克、肉桂5克、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泽泻,0克、生黄芪30克、丹参30克、紫菀10克、杏仁10克、地龙10克、仙灵脾10克。

     

    中成药:人参健脾丸,金匮肾气丸。

     

    二、老年人肺纤维化怎么办?


    当人进入了老年的时候,身体的很多免疫力就会有所下降。所以很多疾病更偏爱老年人,肺纤维化这种疾病也是不例外的,在老年人身上更易发病。那么身为子女的我们除了带老人积极治疗之外,也要注意平日里的护理,这样可利于病情的治疗与恢复。


    起居有常:早睡早起以顺应;秋冬养阴原则。春季温差较大,适当增减衣物,谨防感冒。多吃滋阴润燥食物:养肺生津的果蔬,如梨、苹果、葡萄、香蕉、柿子、菠萝、罗汉果、大枣、黄瓜、西红柿、冬瓜、百合、白萝卜、胡萝卜等。忌食油腻厚味。饮食上要尽可能少食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可定期吃梨粥和银耳、百合、秋梨羹。

     

    运动养生保健法: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郊游等,适量的运动对于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均非常有益。但运动量一定要适度,不要运动量过大,以身体微微汗出为度,切不可大汗淋漓而损伤。

     

     

    在做好护理的同时患者应选择正确的疗法积极治疗,这样才能使病情得以恢复,不能只依靠护理,护理起不到治疗作用,所以患者应积极治疗,不要让病情继续恶化。

  • 中医优生思想源远流长,早在数千年以前就有“取妻不取同姓”、“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优生择偶观点,往后进一步发展,以“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为理论基础的优生思想逐步成熟并形成体系。中国传统优生思想对婚配、房事、孕产保健、饮食起居等方面均有详尽论述。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选择良偶,忌讳早婚

     

    婚配是生育的第一步,古人有“婚配宜择优”“世有恶疾不娶”等说法,比如《广嗣纪要》里面的“择婚”一篇就己经提出“五种不宜”(俗称“五不女”)的说法,也就是说患有螺、纹、鼓、角、脉这五种生理疾病或缺陷的女子不适合婚配。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古代孕育重视婚前检查。

     

    同时,古人遵循“同姓不昏,惧不殖也”的婚配观念,避免近亲结婚,这与现代遗传学优生观点不谋而合。

     

    此外,多本古籍对结婚年龄有明确的记载,古人倡导适龄婚配,忌早婚。

     

    正如《济阴纲目》所言“合男女必其当年,男……必三十而娶;女……必二十而嫁”。《经效产宝》提出所言:“若产育过多……诸证峰起”等。这与现代社会提倡的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等优生优育思想高度吻合。

     

     

    二、合理选择孕育时机,同时注意不宜房事过多。

     

    古人除了认识到适龄婚配是优生优育的重要保证外,古人还重“视阴阳交合”的时机。古人重视“寡欲而求子”,认为房事过频会破坏父母气血,消耗男方精气同时引起女方气血不足,所以“寡欲乃有子,多欲则无子”,寡欲更有利于下一代健康。


    古人受孕讲求时机,如《景岳全书》《校注妇人良方》就告诫人们,只有在“天日晴朗,时和气爽”,自然气候环境好,人的“情思清宁,精神闲裕”的时候,男女阴阳交合,才能生出“少疾,且聪慧贤明”之子。

     

    如果在“大风大雨、严寒酷暑”等自然环境恶劣的时候交合,那么,即便怀孕了,也“宜下之,以免其祸”。

     

    此外,古人聚精之道还包括,息怒,指行房前应当心平气和;戒酒,指酒后不入室等等。

     

    参考文献:

    [1] 陈晓珠. 中医综合干预对备孕二胎肾虚高龄妇女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

  • 什么是中成药,它有什么特点?


    中成药有两种概念:一种是狭义的中成药,它主要指由中药材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如中成药中的各种丸剂、散剂、冲剂等等,这便是生活中人们常说的中成药;另一种是广义的中成药,它除包括狭义中成药的概念外,还包括一切经过炮制加工而成的草药药材。毫无疑问,这两种"成药"在内容上是有许多不同的。狭义中成药所指的各种成药,均为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的中药。相对于中药药材而言,成药治病省了中药煎剂所必要的煎煮时间,更因其能随身携带,不需煎煮等一应器具,故而使用十分方便。由于中成药多为经过一定特殊加工浓缩而成的制成品,故其每次需用量远远少于中药煎剂,而且成药已几乎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异味等的不良刺激,因而在服药反应上,也较易被大众所接受。

     

     

    当然,狭义中成药也是有一定缺陷的,这主要表现在成药成分组成、药量配比的一成不变上。由于配方既定,药已制成,故而成药往往不能像煎剂方药那样表现得灵活多变,随症加减,这使成药的实际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近年来,有关中成药引起的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这类报道也多起来。如朱砂安神丸口服可引起口腔炎、蛋白尿及严重的药源性肠炎;黑锡丹久服可致严重铅中毒;牛黄解毒片口服可引起过敏性血小板减少、过敏性膀胱炎和过敏性皮炎;口服羚翘解毒丸或银翘解毒丸可引起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这些反应虽都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病情都较严重。所以,对中成药的优缺点也须全面分析,不能认为是凡中药都低毒无害。凡曾经因服用某种中成药而发生中毒或过敏反应者,必须牢记,以后不可再用同种中成药。经过炮制而成的中药材“成药”,其优缺点也是十分分明的,优点即组方灵活适应面广,缺点则为每次使用都需煎煮加工,费时费力,应用不便。

     

    中成药宜怎样送服?

     

    一般而言,送服中成药时,温开水最佳,因其不仅取用方便、省事省时,而且不会对药物吸收及药性本身产生干扰。无论何种剂型的中成药,都可用温开水送服,即使是液体的药酒、糖浆等,服药后也需喝几口温开水,以冲洗净残留在口腔及食管内的药分。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特殊成分的饮料有利于中成药更好地发挥药效,或者可以帮助弥补已制成之成药在疾病治疗上的某些缺憾,以使中成药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诸如米汤、姜汤、蜂蜜水、黄酒等,均具有一定的辅佑治病作用。通常,用于补虚、活血、祛寒的成药,宜用温酒送服;治疗头痛、目疾等头面部疾患的中成药,宜用茶水送服;治妇女血气不和,月经不调的中成药,宜用当归浸黄酒送服;治脾胃虚弱、胃脘冷痛的成药,宜用温米汤送服,等等。如将某味中草药制成煎剂来送服成药,则更能极大地弥补中成药。治疗缺乏灵活性的缺点,如以人参煎汤送服至宝丹,可使后者醒神开窍作用加强,大大提高至宝丹的急救治疗效果。对送服中成药的饮料的选择,古医籍中有规定,凡治疗痢疾的中成药,“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汤下”;对中成药安宫牛黄丸“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等。可见,中成药在服用时的送服饮料,是可以随病情的不同而不同的。

  • 在上期中我们介绍了中医的分型,中医在治疗“渐冻症”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中药治疗及针灸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的根本,气补了就能生血,气血充足了,五脏六腑虚弱的症状也就改善了,脊柱气血旺盛了,硬化的症状也就相应地得到改善的。  

     

     

    一、中药治疗

     

    1、加味健步虎潜丸:黄芪、仙灵脾、鹿筋各100克。海龙、海马、人参、龟版、当归、杭芍、熟地、枸杞、杜仲、川断、菟丝子、锁阳、白术、薏苡仁、陈皮、牛膝、木瓜、秦艽各30克、蕲蛇3条、炙豹骨9克,补骨脂、知母、黄柏、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各15克。共为极细末,水泛为丸,3-9克/日2-3次。视年龄、体质及病情增减用量。阴虚火旺者慎用。

    2、生髓复痿丸:熟地、桑寄生、淫羊藿、锁阳、巴戟、桂枝、赤芍各100克,黄芪200克、制首乌、补骨脂、骨碎补、续断、党参、白术各120克、蜈蚣10条、鹿角片、马钱子各150克。共为细末,炼蜜为300丸,1丸/日2次。

    3、益髓汤:生黄芪、熟地、鸡血藤各15克,台参、白术、当归、白芍、鹿角胶(或鹿角霜)、补骨脂、川断、川牛膝各9克,甘草3克、制龟版、枸杞、菟丝子各12克,盐知母、盐黄柏各6克。

     

    二、针灸治疗

     

    1、综合法

     

    主穴:大椎、手三里、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绝骨。

    配穴:命门、气海、血海、太冲、脾俞、内关、关元、鱼际。

    治法:主穴每次取4~5穴,酌配配穴1~2穴。大椎穴针时正坐头稍向前倾,缓慢进针,至患者感肢体发麻时,即出针。余穴均采用紧插慢提之补法。留针15~2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施以补法。去针后,命门、气海、关元、脾俞等用无疤痕着肤灸法3~7壮。在颈、脊炷两旁及肌肉萎缩处,用皮肤针作中度中叩刺,以皮肤潮红,轻度出血为宜。第一疗程,每日1次。第二疗程起,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2、体针

     

    主穴:华佗夹脊。

    配穴:大椎、脾俞、肾俞及肌萎部位的远近经穴。

    治法:以华佗夹脊为主,将相应穴位有侧重地轮流针刺。用迎随补泻法,尽量获取得气感应,留针30~45分钟。每日针刺1次,第1疗程不得少于90天,间息视病情而定,一般不得超过90天;第2疗程可隔日1次。另外配合内服软索丸,外练八段锦。

  • 作者 | 李晓强

    文章首发于 | 李晓强医师公众号

     

    一监生,中年妻丧,继娶幼室,乃娇态人也。自服补肾助阳之药,以致肾水受伤,不能上制心火,左颧发生一泡,先紫后黑,麻木不知痛痒。凡黑者肾经之毒也,其毒岂浅?且喜疮之四边尚未走散,此犹可取。随用针刺疔上,量别药不济其事,用冰蛳散厚糊作条插入患孔,用糊纸密封,勿令泄气。朝服加减八味丸以滋肾水,午服盖气养荣汤接补真气以滋不足,晚用琥珀蜡矾丸护心解毒。候至十一日外,疔根与药结成一块,根据期脱落,次用生肌敛口、补助调理脾胃之剂,二十日而愈。后因此公不慎调理,失于保节,几及三年,复成虚损劳瘵而殁。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疔疮论第十七·疔疮治验》

     

     

        解析:

     

         疔疮是中医外科常见病之一,一直以来都占据中医皮肤浅表感染性疾病的重要位置。西医以病原学为基础的命名疾病,因此,在西医进入中国时,将很多皮肤感染性疾病命名为中文时,直接用了痈、疽、疖、疮等,没有借用疔的概念,因此,现代很少有人知道疔疮这个曾经广泛使用的名词,至于其确切意义更是知之甚少。总而言之,疔疮是急性感染性疾病,起初多位皮肤浅表感染,后发展迅速,甚至出现败血症等全身症状。正如陈氏在《疔疮论第十七》中说:“夫疔疮者,乃外科迅速之病也。有朝发夕死,随发随死,有三日、五日而不死,一月、半月而终死。”

     

        对其病因,西医以病菌致病说统而概之。而中医却较为多元化。具体如下:

     

        “且如毒气发于心经者,生为火焰疔。其患多生唇口、手掌、指节间,其发初生一点红黄小泡,抓动痒痛非常,左右肢体麻木;重则寒热交作,头晕眼花,心烦发躁,言语昏愦,此等出于心经之病也。

     

        毒气发于肝经者,生为紫燕疔。其患多生手足、腰胁、筋骨之间,初生便作紫泡,次日破流血水,三日后串筋烂骨,疼痛苦楚;重则眼红目昧,指甲纯青,舌强神昏,睡语惊愦,此等出于肝经之病也。

     

        毒气发于脾经者生为黄鼓疔。其发初生黄泡,光亮明润,四边红色缠绕,其患初生口角、腮颧、眼胞上下及太阳正面之处,发之便作麻痒,绷急硬强;重则恶心呕吐,肢体木痛,寒热交作,烦渴干哕,此等出于脾经之病也。

     

        毒气发于肺经者生为白刃疔。其发初生白泡,顶硬根突,破流脂水,痒痛骤然,易腐易陷;重则腮损咽焦,毛耸肌热,咳吐脓痰,鼻掀气急,此等出于肺经之病也。

     

        毒气发于肾经者生为黑靥疔。其患多生耳窍,胸腹、腰肾偏僻软肉之间,其发初生黑斑紫泡,毒串皮肤,渐攻肌肉,顽硬如疔痛,彻骨髓;重则手足青紫,惊悸沉困,软陷孔深,目睛透露,此等出于肾经之病也。”

     

        此等细致入微的症状描述,是值得我们今天的临床医生学习的。虽然我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诊断技术和辅助工具,但我们仍然应该继承医学前辈的观察能力和发扬古人以临床为基础的探索精神。我们必须承认西医在病原学上的成就,但我们应该明白,在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病原体并不是全部的“因”。任何结果都是有着多元化的“因”。疾病也不例外。

     

        根据病史和症状本案之病当为黑靥疔,既然病位在肾,那治疗原则基本也就相差不言了。

     

         古人用药讲究因时因地因人,从来就不会拘泥于某方,用法也不会拘泥于一日一次或一日两次。很多古人的医案都记述了很多种复杂的中药服用方法,有餐前服、有餐后服、有餐后服、有清晨服、有晌午服、有日暮服、有子时服、有一日一次、有一日两次、有一日三次、甚至有一个时辰(2小时)服一次、有冷服、有热服,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至于药引那就更是复杂多样了。不知何时几乎所有的汤药都变成了一日两次,试看今天的所有的中医医生,几乎用药都是一日中药,分早晚两次服用。陈氏以早晨服加减八味丸以滋肾水,中午服盖气养荣汤接补真气以滋不足,晚上服用琥珀蜡矾丸护心解毒。这种用药思路恐怕是我们今天的中医人都应该学习和深思的。自古用药之病都有联合配伍、联合方法、多样化、多靶点的治疗思路。西医常用多路径、多靶点的条理分明的体系化诊疗思路。而中医却仅仅满足于方剂内的配伍,给病人仅喝一碗汤药就想要立竿见影,这岂非痴人说梦?

     

     

        古人的治疗思路连贯有序、严谨慎密,才能仅靠中医治愈复杂多变的疾病。而今,只以一剂汤药之病,当然疗效不佳。自知疗效不佳,便只能佐以西药,既然中西医同用,疾病治愈了,恐怕连医生也不知道是何药起了作用。当然,为并不反对中西药并用,只是忧心本末倒置后,中医就危险了。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明代中医李橚对于痛风的发病认识的比较全面,从病因病机到治疗方案,有一整套的理法方药。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痛风患者的体质

     

    李橚先生根据患者的体质,来判断病机病性。这点对于后世临床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就痛风而言,李大夫认为,身体瘦弱的人得痛风,主要是因为血虚有火。这个认识和清代医家陈歧的认识一样。身体肥胖的人得痛风,大多因为外感风湿邪气,加上内生痰浊,内外合邪而成。

     

     

    得病时间长了,全身关节都开始交替性疼痛的时候,称之为厉节风。并且在临床上,痛风疼起来的时候,如筋骨被啃噬一般的疼,所以有称之为白虎风。之所以患者晚上疼的厉害,李橚认为,这是气血夜行于阴分所致。

     

    痛风关节或肿或痛

     

    我们在临床上会发现一个现象,痛风的典型症状是红、肿、热、痛,但是很多患者在发病的时候,有人关节肿,有的人关节不肿;有的人疼的很厉害,有的人疼的可以忍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临床症状呢?发病期患者不同的症状,也代表了不同的病机。

     

    李橚先生认为,关节痛的严重,多因痰火作祟。关节肿胀明显则多因风湿痹阻。从中医病因的角度来分析,痰火作祟的痛风虽有因为七情六欲、病后伤津导致血分有热,但痛风发作确是有诱因的。外感或是跌扑损伤导致痛风发病。出现关节痛极的症状,时间长了还会出现手足拘挛的症状。也就是关节中的尿酸盐结晶影响了关节活动度。

     

     

    对于痛风发作时,关节肿或不肿这个问题。李橚先生认为关节肿胀虽然跟外感风湿、汗出当风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患者体内也必然是在血热的基础上又被浊邪凝滞气血,所以出现关节疼痛。

     

    前面说的这两个症状虽然有疼痛和肿胀的区别,但是也有患者二者兼备,既疼又肿。此时则说明患者体内痰火与风湿并重,李橚建议用龙虎丹治疗。

     

    按语:

     

    关于痛风的病因病机,古代的医生根据学术源流和临床感悟不同,辨证论治的思路也不相同。明代医家李橚认为,痛风发病既有外感,又有内伤。外感主要因为感受风寒湿邪,内伤主要因为痰火内郁,蒸腾气血。但是无论外感还是内伤,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我们在临床上诊断痛风,判断病因病机的时候,可以参考李橚先生的分析方法,根据患者外在的临床表现,判断内在的病因病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李康宁

    文章首发于 |  北京天坛医院公众号

     

    寒风凛冽,感冒患者越来越多,不少患者选择使用各种中成药对抗感冒。但是为什么对于有些患者来说,服药的效果并不理想?在面对各种感冒药物的时候,您知道是该“驱寒”还是“清热”吗?

     

    从中医角度看,治疗感冒要进行辨证,药一定不要乱吃。那么小小的感冒,究竟藏着什么玄机呢?

     

    今天咱们聊聊普通感冒

     

    中医认为感冒是人体感受了“外邪”。中医所讲的外邪,是“风、寒、暑、湿、燥、火”,就是我们说的“六淫”——自然界中本来就有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气”,就像四季一样平常,为什么突然变成了“六淫邪气”呢?都是“过度”坏的事。

     

    风寒感冒

     

    举个例子,刮风是正常的,但如果风特别大,体弱的人、老人和孩子就很容易感冒、咳嗽,这时候“风寒”就成了主要的病因。

     

    恶寒、发热、头痛、身体酸痛、流清鼻涕、打喷嚏,但一般发热比较轻、怕冷比较明显,而且嗓子一般不疼、不红肿,汗不多或者无汗,看看舌头,舌苔是偏白色的——出现这些感冒症状,那么基本可以确定是“风寒感冒”。

     

    中医的辨证就是“风寒束表”,治法是“发汗解表”,感冒清热冲剂、风寒感冒颗粒、感冒软胶囊这些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风热感冒

     

    有风寒,就会有风热。夏天天气比较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发热、咽痛、口干、不怕冷或者轻微怕冷、出汗多、流黄鼻涕,这时候往往嗓子是红肿的,舌苔发黄,小便也是黄的,这时候金花清感颗粒、银翘解毒片、金莲清热颗粒、蓝芩口服液、清热解毒软胶囊、金莲花胶囊等等,就可以用了。

     

    其实风寒和风热很容易区别,无非就是有没有怕冷、有没有咽痛、舌苔颜色不同,当然脉象也会不同,不过对于非中医人士,脉象不作深究。

     

    胃肠型感冒

     

    还有一类感冒,我们习惯叫做“胃肠型感冒”,多半发生在夏季,天气炎热、湿气很重,吹空调又受了风寒,既有“风寒”来袭,又有“湿邪”作怪——“湿邪”有它独特的症状,比如身体沉重,头昏沉,流浊涕,口中黏腻,恶心,食欲差,大便稀或者粘滞不爽,舌苔是腻的。有了这些证据,“藿香正气水”往往是对症的选择。

     

    这是中医角度最常见的三种感冒,抓住主要症状就很容易分辨。当然临床上感冒变化很快,一开始是风寒,有可能过了几天就变成了风热,那么用药就要随之变化;有时候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病情多变,如果中成药使用不当,还是很容易出问题的,如果不确定的话,还是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大夫,中成药解决不了的问题,还可以用汤药治疗。

     

    对于普通人来说,学习一点简单的辨证、用药常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里常用的生姜、大葱等看起来不起眼的食材,都是宝贝:风寒感冒了,切几片生姜外加一根葱白煮水,喝上一碗发发汗,没准儿第二天就有效果。

     

     

     

    什么叫“辨证”

     

    没有学过中医的朋友,对“辨证”一词总是有诸多的疑惑。证,是中医独有的概念,可以认为是一组症状的集合,也可以认为是从一组症状中提取出来的核心要素,它和“症”有着本质的不同,“证”一定是要经过医生的思维加工处理过的,就像解数学题一样,脑子里一定要有个公式或者模板才行,这个思维加工的过程就是“辨”,医生是在心里去思考患者的“证”。

     

    “证”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在动态变化着,患者服用了中药之后,病情在不断变化着,证也在变化着,原来的药物有可能就不对症了,需要随时调整。这就是为什么中医要定期调方子的原因,这也是重新辨证的过程。

     

    中医治病遵循 “理、法、方、药”这四个层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疾病的大部分信息,经过辨证确定疾病的主要机理。有了机理,就有了相应的治法;有了治法,就有了相应的方剂,自然就可以开出对应的中药来。中医治病的关键在于“辨证”,确定疾病的机理是第一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中医常说辩证论治,可是很多人并不理解辨证论治的真实含义。辩证论治其实是中医普遍应用的一个诊疗规律,就像我们解题时可以套用公式一样,中医在治病时同样可以套用辨证论治的范式,它们都已经通过了时间的检验,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辩证论治最初起源于《内经》,经过张仲景、刘完素、李东恒等人的完善,逐渐走向成熟 [1]。辨证论治其实是辩证和论治的结合体,先有辩证才能论治。那么,究竟什么是辨证论治?中医又是如何进行辩证和论治的呢?

    一.  辩证论治的概念

     

    头疼、发热、恶心、胃痛、气喘……这些都属于主观感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症状。而中医上的“证”又和“症”不同,它是对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位、病因、病势、病情、性质、邪正关系等本质内容的概括 [2]。辩证就是辨明“证”的过程,具体而言,要通过四诊(望、闻、问、切)的方法明“症”,再运用中医学的理论进行分析,进而确立“证”。在辩证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论治,即根据“证”选择治疗方法。

    二.  辩证的具体方法

     

     

    辩证好比判案,要能透过症状的“蛛丝马迹”,摸清病情,准确地找出致病的“犯人”。就像名侦探们断案时各有手法一样,中医的诊断也需要一定的辩证方法。临床上常用的辩证方法有很多,包括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3],这些辨证方法就是中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关键。

    中医辩证法的核心其实就是统筹和分类,比如八纲辨证就将各种病证最终归纳为表里、寒热、虚实、阴阳等八纲。其中,阴阳是总的纲领。表现为抑制、沉静、衰退的症状被归为阴证,表现为兴奋、躁动、亢进的症状则被归为阳证 [3]

    三.  论治的三大步骤 [4]

     

     

    1.   立法 [5]

    其实就是根据辩证时获得的病位、病因和病态的信息确立治疗方法。比如在肌表的用汗法疏散,这是根据病位立法;寒的用温热法来治,这是根据病因确定治疗方法;结聚的应用消散法,这是根据病态而治疗。

     

    2.   选方

    还要根据治法选择合适的方剂,有时候也会选择药物治疗以外的方法,如针灸、按摩、食疗等。

     

    3.   遣药

    前人遗留的方剂来源于长期的临床经验,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中医也会酌情加减药量,自己组织处方,力求达到最好的疗效。

    古代医疗技术的发展比较落后,导致中医在行医时,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做出对于病因的判断,此时应运而生的就是辨证治疗了。在中医阴阳、五行、营卫气血等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将“症”和“证”联系起来,从现象过渡到了本质;在此基础上论治,确定治法、方剂和用药,往往就是比较科学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肖厥明,孟庆云. 辨证论治发展历程的思维演变[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9):1199-1200,1207.
    [2]郝美玉,韩敏编著,中医基础[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01.
    [3]胡天佑著,中医健康传播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08.
    [4]新陈.中医学方法论讲座第十一讲 辨证论治的步骤[J].中国医药学报,1988(04):72-74.
    [5]秦伯未. 中医“辨证论治”概说[J].江苏中医,1957(01):2-6.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