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现在的社会上主要分为两类人,一类是拼命想要增肥的人,一类是拼命想要减肥的人。而对于减肥的人来说,脂肪就是他们最大的仇恨对象,认为自己的肥胖主要就是因为吃了太多的脂类物质。其实并不然,脂肪并不是只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也分好与坏,吃对了是健康,吃错了才是热量。
经过科学家的长期研究,不饱和脂肪若是代替饱和的脂肪可以帮助降低患上心脏疾病的风险,但是很多的精加工面包和肉食却并没有什么好处,只是添加了糖和各种的调料油脂的食物。
那么不饱和脂肪酸从何而来?——健康的脂肪
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和常温下的液态花生油、橄榄油等。像植物中,坚果、牛油果等都是优质的脂肪来源,还有沙丁鱼和鲑鱼这样的鱼类,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用这些食物代替人体需要摄入的脂肪营养,就可以减少患上心脏疾病的概率,这个效果堪比减脂的药物,并且更加健康,让减肥不用刻意的去躲开脂肪。
那到底什么样的脂肪是坏脂肪?——反式脂肪和饱和脂肪
反式脂肪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大元素。在很久以前,医生就建议肥胖的人群,尽量避免饮食里的反式脂肪。很多人造的黄油以及精加工的食品中都可以见到这样的成分,因此医生让肥胖的人群减少外食,用自己在家的健康食物来补充营养,减轻体重。
有研究检测到肥胖人群中血液里含有的饱和脂肪大多是食物的摄取,还有一部分是来源于身体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因此可以证明,用碳水来代替饱和脂肪,并不能预防疾病,反而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脂肪类疾病。
营养学家把不饱和脂肪的研究进行到底,发现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影响。若是它的含量过高,就会导致动脉中胆固醇堆积,导致让人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的疾病。
但是人体也不能少了饱和脂肪,似乎人体脱开了饱和脂肪有一些生理功能就会无法完成,比如全脂奶可以帮助心脏更加稳定。
怎样辨别市场上的脂肪好坏?
植物油中也会有很多脂肪,我们在市场上会见到各种各样的肉类,可以通过肉眼来观察他们的脂肪好坏,若是动物上的脂肪,通常是发白不发黄,看起来很新鲜。若是植物可以看器皿是否沉淀,没有就是还不错的脂肪。
通过闻味道也可以辨别,相对健康的脂肪油在空气中氧化的味道会比较天然油香,若是没有处理的味道则会可能香味就不同。
为什么脂肪让人又爱又恨,所有人还“离不开”?
脂肪可以帮助我们提供身体的能量,是维持我们人体的组成元素,保护着我们的器官和组织,帮助我们身体保暖维持体温。还是帮助身体其他物质营养吸收的成分,并且口味丰富。也是人类生育的重要条件,若是脂肪不足,女性就会降低怀上小孩的概率,即使怀上小孩还会导致出现流产的风险。因此,脂肪在我们身体起着协调和运作的作用,不可缺少。
老年人最应该避免摄入坏脂肪,适当摄入好脂肪:
炒菜的时候尽量选择植物油,中老年人就减少吃动物油,比如,猪油这样的油。烹饪时不要高温加热太久油,破坏油的成分,出现转化。
无论吃油还是脂肪类的物质都不要可着一种食物去吃,隔段时间换一次,控制好多元的营养摄入。在外少吃加工食品,减少摄入坏脂肪的含量,适量吃健康的优质脂肪,帮助身体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很多人体检发现脂肪肝,却不当回事。
临床上脂肪肝确实是他所导致的一系列疾病最轻的一种。
但这并不代表着脂肪肝不需要治疗。
因为从脂肪肝到肝癌只有四步
1、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
2、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3、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硬化
4、脂肪肝相关性肝癌
当然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脂肪肝都会变成肝癌。
据统计只有0.6%-3%的脂肪肝在10-20年里变成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要低些。
如果你从脂肪肝变成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15%-25%可能变成肝硬化。
还有一个要注意的就是脂肪肝的人群多啊,将近3亿人。所以临床见到的脂肪肝导致的肝硬化、肝癌并不少。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瘦人脂肪肝?
一般来说肥胖患者更容易发生,但临床有很多患者并不胖,体重指数正常或者仅仅是超重,达不到肥胖标准。
实际上脂肪肝患者中体重指数小于23的患者占10-15%,而非肥胖脂肪肝患者的比例可能达到40-50%。
瘦人脂肪肝与肥胖脂肪肝的原因差不多,吃的太多,吃的太甜,吃的太油,饮食不规律。
爱吃夜宵,爱喝饮料,爱吃零食,最主要的活动量不够,坐的太久,还可能有肌少症。
导致身体脂肪比例增加,体重增加却不明显。
瘦人脂肪肝同样需要减肥,体重要下降3-5%,减少腰围,则体内的脂肪含量自然会减少。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与肥胖人群相比,瘦人反而更容易忽视血脂异常。
体检医师发现,有些血脂高的瘦人往往身材很好,甚至体型偏瘦,血压、血糖都没问题,只是血脂的某个指标超出正常值。
这类人群往往不会把血脂高当回事,很容易自我安慰,“血脂有一点点高”。
血脂高是高脂血症的简称,这是一种代谢疾病,需要及早干预和治疗。
血脂高与身体胖瘦没有关系,即便是看起来很纤瘦的年轻人,也可能是高血脂的发病人群。
有调查显示,25%的人在体检中会出现高血脂,那么高血脂这个“飞来横祸”是不是吃出来的呢?
这是认识误区,“高血脂”在医学上称为高脂血症,就会表现出三种不同类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
其中胆固醇只有1/3是外源性的,就是通过日常饮食摄入的,剩下的2/3都是内源性的,是通过肝肠循环对胆酸等进行重吸收,而后在肝脏合成的。
也就是说,由于内因导致的高血脂,试图通过饮食干预,比如吃少油少盐的水煮菜来降血脂,是不现实的。
● 导致高血脂的外部因素:以“吃出来”为主。
通过这三个表格就可以了解到哪些食物可以“吃出高血脂”。
● 不良的生活方式
比如不运动、缺乏体力劳动,吸烟、酗酒,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都会导致免疫系统下降,内分泌紊乱,从而引发高血脂。
● 高血脂大多都是内因造成
比如一些代谢疾病和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脂肪肝、肝硬化或病毒性肝炎等,都可能导致高血脂。
综上所述,高血脂是“内忧外患”所致,与体型胖瘦没有必然联系。
● 同样高血脂,为何瘦人更危险
体型肥胖的人,机体对游离脂肪酸利用较少,脂肪合成较多,确实易发生高脂血症。
但如果胖人脂质新陈代谢功能特别好,“吃多少、消化多少”,也能保持血脂正常。
胖人由于还会有高血压、高血糖的问题,所以在治疗这两种疾病的同时,也会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早进行高血脂的治疗。
相比之下,反而是那些身材苗条的瘦人,容易忽视血脂检查,一经发现,往往血脂已经很高。
瘦人血压、血糖不太容易出问题,所以一旦出现高血脂,很可能是受先天遗传基因影响,或脂质新陈代谢能力较弱。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积,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所以有“好胆固醇”美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会把肝脏中的血脂运送到血管里,诱发疾病,被称为“坏胆固醇”。
瘦人高血脂的特点多为“坏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却低于正常水平,因而更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对于受先天遗传基因影响而导致高血脂的遗传疾病,瘦人要特别注意!
相关文献资料显示,这些遗传疾病中,既有较为常见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有较为罕见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家族性异常β脂蛋白血症。
也就说,当瘦人一旦发现有高血脂,就要“一查到底”,找到引起高血脂的根本发病原因。
● 有些瘦子比胖子更不健康
BBC一项调查显示:很多不运动的人看起来不胖,但是内脏脂肪含量很高。这些内脏脂肪对身体有更大的危害。
为了赶走这些多余的内脏脂肪,即使不胖,也需要运动起来。
这就引出一个“隐性肥胖”的话题来,所谓“隐性肥胖”指的是囤积在肝、胰、胃、肠道等内脏器官周围的内脏脂肪。很难通过肉眼看出来隐性肥胖,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自测。
测腰臀比:
用卷尺测出腰臀比例(腰臀比例=腰围÷臀围);如果男性腰臀比例在0.9以上,女性在0.8以上,就可能是内脏脂肪过剩的高危人群。
手捏法:
用手捏肚脐周围,如果能把肚脐周围的肉轻松捏起2厘米,你堆积的可能是皮下脂肪,否则就表示你的脂肪多堆积在内脏。
用体脂仪进行测量:
很多体脂仪可以测量内脏脂肪指数。
一般来讲,这三类人群要重视血脂检查:40岁以上的男性;围绝经期以及绝经以后的女性;平常有吸烟、熬夜等不良的生活习惯的人。
此外,还有四类人群也要定期查血脂。
1.父母有心脏疾病
父母有心肌梗死、心绞痛、周围血管或者脑血管疾病史,或者55岁之前突然死亡的,孩子应要接受筛查。
2.做过心脏手术的
父母或者祖父母在55岁前,进行过冠脉搭桥手术或者气囊血管成形术,孩子要接受筛查。
3.家族史
不知道父母或者祖父母的家族史,或者父母有2个以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
包括肥胖(体重指数>30)、高血压、吸烟、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缺乏体力活动、糖尿病,其他反应代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或伴有比如高甘油三酯、胰岛素抵抗,要查血脂。
4.胆固醇高
父母总胆固醇高(>6.45mmol/L),子女要做总胆固醇检查。
所以讲,不论胖瘦,都需要关注自己的血脂水平,养成定期去医院体检的好习惯,了解血脂水平,在医生的指导下控制高血脂。
此外,生活中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合理科学的膳食,加强体育锻炼,不吸烟、不熬夜、不酗酒,享受健康人生。
现代人的饮食结构不均衡是个大问题,如果大家平时比较关注高血脂相关方面的信息的话,就会发现近年来,高血脂患者人数日益增长,也有了年轻化的趋势,这也是一个危险信号,提醒我们要尽快调整不合理的饮食结构。
高血脂虽然不像其他突发性疾病那么危险,但却在一点点“蚕食”我们的健康,高血脂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很难控制了,随时都有可能引发心梗、脑梗等心脑血管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可能已经发现自己身上有头晕头痛、手脚发麻、呼吸不畅等症状,却没有引起重视,没能及时检查治疗,其实这些症状可能都是高血脂在向你发出“警告”,为了身体健康,希望你别再忽视。
平时不怎么吃肉,血脂为何依然上升?跟哪些因素有关?
蛋白质摄入不足
可能大家不知道,素食主义者也可能出现高血脂的问题,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血脂升高只跟大鱼大肉的饮食习惯有关,但时代早已不一样了,医学的进步,让引起血脂飙升的“祸根”无处遁形,除了摄入高脂肪类食物之外,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也会影响血脂的水平。
很多朋友误信了素食有利健康的说法,完全拒绝肉类食物,每天只吃一些清淡的素菜和水果,其实这类食物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蛋白质含量不足,为了弥补蛋白质的缺失,我们才会把肉类、蛋类、奶制品、豆制品加入日常饮食清单,这样才能达到膳食均衡的目标。
但很多朋友却忽略了这一点,要知道,蛋白质不仅是能量的源泉,更是促进体内脂质转移的重要部分,如果长期不摄入高蛋白类食物,就会导致脂肪囤积,血液中的脂肪含量增加。
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
对于需要减肥的朋友来说,碳水化合物可能是瘦身的“天敌”,但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小觑的,蛋白质、油脂、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内缺一不可的基本营养素,但碳水化合物所能带来的能量也很多,如果摄入过量的话,人体无法消耗,这些热量就会转化成脂肪,成为高血脂的“导火索”。
碳水化合物一般存在于各种主食、粗杂粮内,所以即使在不吃肉的情况下,过量摄入米饭、馒头、面条、面包等食物,也会引起血脂升高。但粗杂粮中因为富含膳食纤维,有促进脂质代谢的作用,适合偶尔用来代替精米白面。
植物油摄入太多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吃肉不多,身材却逐渐肥胖,血脂也逐渐上升,要知道,肉类食物并不是让人发胖的“罪魁祸首”,像鸡胸肉、牛肉、鱼肉、虾肉等,热量和脂肪含量都很低,正常吃不会造成发胖的问题,而让人身材走形的,可能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暴饮暴食,摄入过量。
其实,肉类中的油脂才是我们应该畏惧的高血脂“帮手”,很多朋友虽然不吃肉,但在烹饪时却会加入过量的食用油,而这些油脂也会带来更多的热量,让人无法完全消耗,最终引起高血脂,希望你能适当控制。很多时候,食物、调味品本身并没有错,不合适的烹饪方法,不合理的进食习惯才是诱发疾病的“元凶”。
总结:高血脂已经不是什么罕见的疾病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会意识到饮食习惯对高血脂的作用,想要守住健康,稳定血脂,就要学会提前做好准备。
到了炎热的夏季,大汗淋漓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温度升高,身体需要散热,所以毛孔会加大排汗量,经常会有人说,自己没动也会出汗,这是身体开启的散热模式。
但是,生活中也会有一些人,出现了一些异于常人的现象。比如,有的人不动就出汗,且不分春夏秋冬,有的人却怎么也不会出汗。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人,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呢?老中医告诉你3个健康常识,需仔细了解,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
中医认为,人体之所以能够进行新陈代谢,依靠的是阴阳调和,只有这样才会将身体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否则毒素会在身体不断聚集,最后给身体的五脏六腑带来麻烦。
对于动不动就出汗的人,说明体虚,因为阴气过重,而阳气过弱,这就是典型的虚弱体质,所以出的汗也被称之为虚汗。
另外,有的人怎么也不会出汗,与体虚之人刚好相反,导致体内的水分不足,所以皮肤会尽可能地减少发汗,以此来保住体内的水分,故而会表现出少量的发汗现象。
气血是中医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气血相伴相随,为人体提供营养、氧气,所以气血不畅的人,身体健康就会出现故障。汗液是气血排出的代谢废物,经由皮肤表面的毛孔散发,但是有些人会频繁出汗,这不是因为气血旺盛的缘故。
相反,因为体内的气血不和,所以身体会表现得比较虚弱,这个时候出的汗也可以视为虚汗。
另外,有的人不喜欢出汗,因为气血不畅,不能够及时将代谢废物从体内排出体外,所以会表现出无汗,这种人多会伴随有湿热,属于体内湿气比较重的一类人。
中医认为,人体内有很多看不见的经络,这些经络会受到激素的调节,比如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还有肾上腺素、胰岛素、雌激素、雄激素等,这些激素在体内形成了一道无形的网,调节着身体的新陈代谢。
但是,如果哪一种激素的分泌增多或者减少,均可以导致出汗量增加或者减少。所以,内分泌失调的人,就会表现出出汗频繁,即使不活动也会如此。
另外,有的人出汗很少,也跟某些激素分泌异常有关系。所以,导致出汗异常的背后因素,还应该考虑内分泌调节失衡。
很多人都知道,高脂血症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除此之外,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也常常与高脂血症并存。
与糖尿病并存
糖尿病患者表现为容易口渴、喝水多,一般每天能饮两热水瓶的水,甚至更多;饭量明显增加,吃得多,但吃饭后不久又觉得饥饿;小便次数增多;体重减轻甚至消瘦,简称为“三多一少”。化验血可以发现空腹和(或)餐后血糖升高,以及血脂升高。
这是因为患糖尿病时,机体内胰岛素水平偏低,促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增加,而分解血脂的能力则减退,所以,多数糖尿病患者会有血脂高。长期临床研究证实,通过调节糖尿病患者异常血脂,可减少冠心病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要积极进行降血脂治疗。
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存
甲状腺功能减低表现为反应迟缓、表情淡漠、寡言少语、喜静懒动。化验血可以发现甲状腺功能低下。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甘油三酯水平增高。由于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不足,肝脏中胆固醇合成增加,引起血浆胆固醇升高。
此外,甲状腺功能减低的患者往往都伴随体重增加,如果体重超过正常范围,那么肥胖也将成为血脂升高的原因。
同时,甲状腺激素对体内高密度脂蛋白的代谢作用尚不十分肯定。一般说来,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的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是可逆性的,病人在服用甲状腺素片后,甘油三酯降至正常,高密度脂蛋白也升高。
与肾病综合征并存
早在1917年就首次认识到肾病综合征可伴有血脂异常。人们普遍认为脂质代谢紊乱是该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特点。有研究报道,肾病综合征时,高脂血症发生率在70%以上。
肾病综合征患者在尿蛋白量过多时,低蛋白血症刺激肝脏过度合成脂蛋白,并超出了从尿液中丢失的脂蛋白量,从而引起脂质升高。当尿蛋白量减少时,肝脏清除脂肪出现障碍,同样导致血脂升高。由于肝脏对脂肪的清除障碍与脂肪合成增加,慢性肾衰竭患者也可引起血脂增高。
与肝病并存
肝病也可引起血脂升高。肝脏作为人体的代谢中枢,既参与甘油三酯的代谢,也参与胆固醇的代谢,同时肝脏疾病伴发的异常脂蛋白血症也因肝脏疾病的种类不同而异。如脂肪肝、肝硬化或病毒性肝炎等所伴发的高脂血症就不同。
血脂升高可与许多疾病并存。对于每一例血脂高的患者,都应测定空腹血糖、甲状腺功能、肾功能和肝功能,以排除这几类疾病。
为什么有些人血脂不高,而这些人也会得冠心病,这些血脂不高的冠心病病人也应该终身服用降脂药物,因为冠心病二级预防中明确指出:冠心病他汀治疗无需考虑血脂水平;这就是为什么血脂不高的病人为什么也要降脂治疗,而且是就算是血脂正常了,也要终身服药的原因所在。
而血脂高的病人是不是都要吃降脂药 物呢?
我们首先了解一个关于血脂高低的问题,血脂高低的参考标准在某些医院之间标准也不尽相同,所以叫参考标准。也就是说大多数情况下,血脂应该在这个范围之内才正常。既然是参考标准,那也同样意味着——其有很大程度和人为因素有关,和所检查医院的设定参考值有关。
所以,大家口中所谓的血脂高低,其参考标准是医院设定的目标值,而实际工作中,有没有一个标准呢?高脂血症的诊断,大多数人认为血浆总胆固醇浓度>5.17mmol/L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而甘油三酯浓度>2.3mmol/L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当然,具体到某个检验机构,其确定的标准又不尽相同!
而血脂高的病人是不是都要吃降脂药物呢?
我们都知道了冠心病降脂药物二级预防中讲到:如无禁忌症,需长期服用。那么如果一个人没有冠心病,降脂药物又该如何界定是否需要服用呢?这就牵涉到另一个问题——他汀药物的一级预防问题。
指南中又是如何来讲述他汀的一级预防的呢?
首先,ASCVD是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意思。如果你是已经确诊了冠心病,那么适用于我们说的二级预防,长期口服他汀。
其次,糖尿病人群什么时候口服他汀。如果你是糖尿病+冠心病,或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或者有危险因素,比如男性,吸烟等等,即使你不是冠心病,那么你也是长期口服他汀。
最后,如果你不是糖尿病,而是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而且伴有多个危险因素,那么你也需要长期口服他汀。
其实指南中有更详细的,只是列出来多数人在没有专业知识的情况下看不懂,指南中是这样描述: 1.原发性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190 mg/dL者;2.临床无ASCVD的糖尿病,年龄40-75岁,LDL–C 70-189mg/dL者;3.临床无ASCVD 或糖尿病, LDL–C 70 - 189 mg/dL,且10年ASCVD 风险≥7.5% 者;如果你符合以上情况才需要口服降脂药物。
如果你不符合以上情况而血脂升高,那么你就不需要口服降脂药物了,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一个朋友血脂高,而不符合上述情况就不需要口服降脂药物的原因了。
当然,这些东西还不是绝对的,具体仍要找到专业的医生来决定您是否需要口服降脂药物。
其实血脂的参考标准只是一个人为划定的范围而已,标准是参照大多数人,既然是大多数人,那就有例外的情况。这就好像人为划定一个喝酒标准一样,所有喝酒的人都应该喝1斤酒,对于那些酒量1斤半的人来说有点低,而对于那些酒量1两的人来说,这个标准就遥不可及了!所以,血脂标准既要参照又不能盲从,而是要依据具体情况来分析。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门诊来了一个小姑娘。
“大夫,我体检说我的转氨酶升高,我来查查是怎么回事。”
我问具体哪一项高?高多少?
小姑娘说不知道,单位体检,然后通知她让她到专科医院来复查。
我问你以前有没有慢性肝病,比如乙肝、丙肝,有没有饮酒?用药?
这些常见的原因小姑娘都否定了。
我再一看小姑娘脸盘比较圆润,也不是那种典型的胖。穿的略厚,也看不出胖不胖。
我说,我把你的肝功能复查一下,看是哪一项高,高多少,需不需要治疗,然后再针对病因进行一些检查。
结果出来后,谷丙、谷草转氨酶、谷酰转肽酶升高接近2倍,B超提示脂肪肝。我还给开了弹性扫描,小姑娘羞涩地说由于腹部脂肪太厚,弹性扫描无法做成功。
那这样病因就出来了。
代谢相关性脂肪肝,原名非酒精性脂肪肝。就是由于肥胖引起的脂代谢紊乱,导致的脂肪肝。因为目前肝功能异常,到了脂肪性肝炎的阶段,所以现在必须要重视,要控制体重,要改善肝功能。
详细的给患者讲了怎么去减肥,怎么去控制体重,开了一些保肝的药后,嘱咐小姑娘一个月后来复查。我要看她体重的情况,如果体重不下降,脂肪肝就很难改善。
其实很多人不把脂肪肝当回事,认为自己就是胖了点,实际上脂肪肝到肝炎、肝硬化、肝癌也就这几步。脂肪肝是一个可以逆转的疾病,注意掌握方法,有恒心,有毅力,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不止一次的讲述过,为什么我们的血脂是正常的医生,仍然会继续嘱咐他口服降脂药物,甚至有的时候还需要加量,口服降脂药,这是为什么呢?咱们一起来学习和讨论一下。
一、降脂药物口服的目的是什么?
降脂药物口服的目的,最主要的是使得血脂中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达标,进而有效的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相关急性事件和风险。而减少事件是是最主要的目的,能够看到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只是我们口服降脂药物的表象而已。所以围绕着减少相关急性事件,我们就明白了,降脂药物口服的目的是什么?也就能够理解接下来要讲到的问题,为什么血脂正常仍然要口服降脂药物。
二、为什么血脂正常仍要口服这样的药物?
在已经确诊的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中,指南中明确的对其二级预防,要求长期甚至是终身服用降脂药物,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远期事件。而这些口服药物的适应症中,都有明确的降脂目标也就是降脂下线,但都没有口服降脂药物的标准。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一旦确诊心脑血管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那么无论你的血脂多高多低,即便是正常的,也都需要立马启动降脂治疗。当然除外已经确诊的心脑血管疾病之外,如果患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患者,也需要同时口服降脂药物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三、血脂正常,降脂药物要服用多久?
很多人也有这样的疑问,既然血脂已经正常,那么我们还要有口服降脂药物多久?是否可以等血脂升高以后,再继续口服降脂药物?事实上不是如此,刚才我们已经讲到,只要已经确诊是脑血管疾病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或者是高危风险的人群,那么我们就需要启动降脂治疗,而且如果患者能够耐受,那么就需要长期,甚至是终身口服降脂药物,这也是降脂药物,要服用多久的具体答复!
看懂了吗?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作者 | 鱼小南
文章首发于 |儿科医生鱼小南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说起更年期,浮现你脑海里的就是一身材臃肿的女子,
凌乱的头发,暗黄的脸色,暴躁易怒,失眠抑郁,
月经不调,多疑不安,记忆力差等一幅幅的生活场景~
看起来,更年期给大家带来第一印象就不是很好~
那么,更年期是什么?为什么会易导致肥胖?今天就来认识一下吧~
更年期是一个女人一生中必经的过程,就像我们都有青春期一样。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女性一生中必需经过6个阶段:
新生儿期(即出生后四周内)-幼儿期(从出生4周到12岁左右)
-青春期(12岁左右到18岁)-生育期(18岁开始持续约30年)
-更年期(一般处于45~55岁)-老年期(一般年龄60岁以上)。
更年期在现代医学角度上是指女性从性腺功能开始衰退至完全丧失的一个转变时期,
更年期通常可发生于45岁到55岁之间,是一个阶段性周期。
1)绝经前期:年龄约45岁,特点:月经周期逐渐延长,没有规律,月经量开始逐渐减少;
2)绝经期:年龄约50岁,特点:月经停止的时期(时长约1年)就是绝经期;
3)绝经后期:年龄约55岁,特点:月经停止后到卵巢功能完全消失的时期,不具有生育功能。
到这里,咱们也就明白了,更年期是女性必需要经过的一个周期,
就像青春期一样,而上述所联想到的表现情况,其实是指更年期综合征。
因为,更年期伴随的是雌激素,免疫系统等身体多种情况的下降,所以会出现一系列的综合表现~
答案: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更年期期间,人体内的生殖、
内分泌等功能系统都发生变化,体内激素也随之变化,导致新陈代谢减慢,所以更容易发胖。
吃的不变,代谢慢了,可不就发胖了嘛!
并且研究表明,更年期肥胖会导致更年期综合征的加剧,
体重超标人群患更年期综合征的比例为 78.9%,
体重正常人群患更年期综合征的比例为 64. 6%,
体重超标人群较体重正常人群更易患更年期综合征。
我国针对目前这种情况,出了一般更年期保健指南。
更年期保健指南(2015年版):
表明在更年期中,肥胖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体重若减轻5% ~ 10%,
就能有效改善那些与肥胖相关的多种异常状况。
所以,更年期人群还是要适当控制体重哦~想知道怎么控制吗?那就留言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