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桂附地黄丸加1味骨碎补,治疗肾火牙痛

桂附地黄丸加1味骨碎补,治疗肾火牙痛
发表人:主治医师冯文全

肾脏上火也会出现牙痛,这与传统中医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在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曾经有过一段经典的描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句话为后世医家治疗肺病咳嗽指明了方向,让脏腑辨证在咳嗽论治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回过头来看,《黄帝内经》中的这句话单纯指的是咳嗽治疗原则吗?并非如此,在很多内科疾病的治疗中,这句话同样适合。

 

肾火牙痛

 

以牙疼的辨证论治为例,历代医家从不同的脏腑辨治,皆有收货。从这句话引申而来的意思便是“五脏六腑皆令人牙疼”。在五脏当中,肾火引起的牙疼是比较特别的。肾火牙疼一般到了晚上疼的比较严重,让人躺在床上直哼哼。
肾火,虽然也是上火。但是这个火毕竟是虚火而非实火。如果按照实火来治,比如说清热、泻火、解毒这样的思路来用药的话,效果一般不会很理想。

 


有的朋友说了,我治疗肾火牙疼也是按照虚火来治疗的,但效果同样不怎么好。有的时候能缓解牙疼,有的时候用上药也不灵。


这里边,每位医生对于虚火的理解不一样。严格来说,虚火也是火,常规会用滋阴降火的方法来治疗。但是,清朝的陈士铎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旁人不同,他认为这个虚火是火不足的一种表现。

 

补阳气而熄虚火

 

陈士铎认为肾火牙疼的这个火应该看成是火衰,而且这是一个虚证,肾虚,肾阳不足的一种表现。他把这个火比喻为龙雷之火,如果肾水充足,龙游水中,自然不会腾空而起,化出漫天雷电。但是,如果肾水亏虚,再加上肾中阳气不足。就会出现这种龙雷之火,出现牙疼、嗓子疼、牙龈肿等一系列的症状。

 

桂附地黄丸加骨碎补这种牙疼,陈士铎给出了一个治疗方案,就是用桂附地黄丸加上1味骨碎补。通过学习陈士铎治牙疼的方子,我们会发现,陈士铎治疗牙疼特别喜欢用骨碎补。


就像这张方子,本来这个桂附地黄丸可以滋补肾水,温暖肾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肾火。但这火毕竟是上串到牙齿上了,所以得有一个药引子,引着桂附地黄丸上行到牙齿,把这个火散掉。

 


陈士铎临床喜用骨碎补来当这个药引子,《本草易读》这本书里有骨碎补治牙痛的记载。骨碎补这个药,能入肾,清肾火,治牙疼,还主骨。用在这里当这个药引子,也是颇为适合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两月前,一位女性患者因泄泻2日就诊。详问病史得知,患者平素喜食鱼蟹等性寒之物。前日,因吃海鲜自助餐,又大量食用冷饮、水果等物后,引起腹泻,一日5-7次,水样便,少腹冷痛。经过中药汤剂治疗,患者泄泻痊愈。因平素脾胃不和,常便稀,且时有白带量多、质清稀的毛病。故询问我是否有合适的药膳调理?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太原的一个名小吃——“头脑”,由明末清初医学家傅山发明。“头脑”由八味药食同源的物质组成,其中一味便是山药,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对于泄泻、带下、脾胃虚寒等都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我把山药推荐给了这位病人,让她或煮粥或蒸食或炒菜,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山药。

     

     

    前两日,这位患者专程来告诉我,常食用山药后,自觉脾胃消化功能较前改善,近两月没有腹泻,白带多的问题也得到缓解。

     

    山药,药食同源,是不错的滋补食品,尤其适合脾胃虚弱者食用。《神农本草经》中,山药为上品,“味甘温,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同时,很多著名的中药方剂中,山药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医学家傅山治疗白带的著名方剂——完带汤中,山药与白术共为君药,起补脾利湿的作用,山药更是健肾以约束带脉,止带下。

     

    滋阴补肾的著名方剂——六味地黄丸中,山药为臣药,有补益脾阴兼固精之效。

     

     

    医圣张仲景扶正祛邪的代表方——薯蓣丸中,山药为君药,重用以健脾。

     

    近现代中医学界的泰斗——张锡纯,善用山药,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共记载方剂170余首,用山药者近50首。张氏喜用生品,因其性质平和,故用量一般较大,可达120g以上。张氏用药粥最有特色,书中的山药粥剂有薯蓣粥、三宝粥及珠玉二宝粥等。治疗泄泻、呕吐等疾病。

     

    现代研究证明,山药具降糖、降血脂、提高免疫力等作用。不过,山药虽好,但因其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多食。

  • 双手掌心爆皮,其中双手都有一小块硬皮,而且痒 医院看过是湿疹我这个到底是属于什么皮肤病,严重吗?用什么药物最有效?谢谢! 

     

     

    这是一个患者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一种疾病。湿疹,就好比感冒,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和感冒不一样,湿疹会影响到人的生活。我见过一个湿疹患者,双手皮肤干燥皲裂,瘙痒厉害,平时不敢出门,老担心别人看到他的那双手。 

     

    湿疹的治疗方法很多,内服外敷药物很多,中药西药中成药可以见到很多。市面上,尤其是网络商店里有很多药品都被认为能够治疗湿疹。所以很多湿疹患者,得了疾病首先想到的是买点药抹抹就可以了。当然也有一部分确实是抹抹就好了,更多的是抹不好还加重的现象。这就到医院了,如果到一些小医院或者皮肤科不太强大的医院,结果会发现医生开的药和自己在药店买的药差不多,无非就是一些激素类药物还有一些别的药物。 

     

    所以到我这里看病,我从来不用中成药或者西药外敷给患者,因为能够找到我的基本上都是在别的地方治疗好久,能够用的药都用了一遍,所以我就不再用那些药了。我的办法是中药外敷,也就是今天的中心。方子很简单,3味药,量很小,效果很好。关键是药到处都有,随时都能找到。 

     

    方子组成:苦参5克,马鞭草5克,马齿苋5克。用的时候有技巧,那就是熬药的时候多放水,我的经验是一副药至少两升水。泡二十分钟,大火烧开小火熬二十分钟。把药物滤好,放凉了泡手即可。每次泡十分钟,每日两次即可。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热痢,便血,黄疸尿闭,赤白带下,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外治滴虫性阴道炎。马齿苋,酸,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痢脓血,热淋,带下病,痈肿恶疮,丹毒。马鞭草,性凉, 味微葳, 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的功效。

     

    三个药一起,可以清热解毒燥湿,具有止痒作用。临床上治疗湿疹效佳!

     

    附: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 现代人一提到肾,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很多人第一次见我,就会伸出手来:帮我号脉,左手还是右手。我往往会说,不挂号不给看病。然后他们就会进一步说,看我肾虚不虚。我往往会说,虚得很。肾虚,现代人的通病,有没有肾虚都会觉得自己肾虚。我告诉一个学生,如果有人找你号脉,你就说他肾虚就行了,然后他就会很佩服你。

     

     

    肾虚跟肾病没有半毛钱关系,肾病是肾脏出现毛病了。肾病包括很多种疾病,肾炎、肾病综合症、肾衰、肾结石等等吧。肾病综合症是一个临床诊断,也是泛泛的一个名词。确诊肾病的方法是用活检的方法,也就是肾穿刺之后看病理来定是什么型的肾病。总之,肾病很复杂,治疗起来很麻烦。 

     

    我最为佩服的,已经去世的老中医岳美中对肾病的中医药治疗有很好的心得。他用玉米须治疗肾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玉米须煎汤代茶 岳美中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指 出,对于15岁以下慢性肾炎患者,用玉米须持久服用,一般无特殊情况者,均能趋向好转或达到治愈。用法:每日以玉米须60克,煎汤代茶,频饮,坚持服用6 个月。 

     

     

     

    这个方法,后代很多人尝试,也取得良好的效果。玉米须是玉米快成熟的时候,采集下来,一般是自己专门找一块地,种植过程中不打农药,到时候采集即可。我在老家用这个方法治疗过几个人肾病患者,效果都不错。老家有的是玉米须,缺少的是药,所以就用岳美中的玉米须煎。

     

    岳美中,中医学家。一生从事中医医疗和教学工作。较早地提出了专病、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善用经方治大病。于中医老年病学领域,有新的创见。倡办全国中医研究班和研究生班,培养了一大批中医高级人才。多次出国从事重要医事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附:玉米须 ,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全国大部分地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功 能: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

     

    主 治: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

  • 日常生活中,大家一定或多或少听说或者服用过六味地黄丸。但是"肾虚"就用六味地黄丸这种做法对么?其实,一方面很多人认为肾虚就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并不是所有肾虚都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的"肾虚"表现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肾虚,有可能是实邪阻滞。

     

     

    近日,肾病科门诊来了一位三十左右、体型肥胖的男子。只见男子满脸愁容,悄悄地和医生说道:"医生,您快给我看看,我最近几个月身体状况不好,"体力"不行。媳妇说是我"肾虚"了,于是我想着吃一段时间六味地黄丸补补肾也许就好了。可是医生,这个药我回家吃了一个多月了,肾没补好,反而感觉身体更加乏力了,"体力"连之前也不如了,您快给我看看,我到底是不是严重肾亏,补不起来了?"

     

    听完患者的介绍,医生看了患者的舌、把了脉,问了饮食、大小便等基本情况并检查之后,告诉患者:"您的舌质淡苔白腻,有齿痕,脉滑,胃口还可以,但是偏爱油腻食物,大便稀,次数较多,这些都是湿邪阻滞的表现,中医认为有一部分人的性功能下降是因为湿邪留于肝经所致。中医认为肝经循行于阴器部位,所以如果湿邪过盛阻滞气机,也可能会导致"肾虚"。临床上像您这种情况很多,但是需要辩证袪湿理气为主治疗,服用六味地黄丸并不对症,反而可能加重您的不适。"

     

     

    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阴亏损的患者,功用滋阴补肾。临床表现多为口干,喜欢喝水,夜间醒后容易出汗,或者伴有头晕乏力、腰膝部酸软、潮热及遗精等。但是,六味地黄丸对于气虚、阳虚及实邪阻滞为主的患者并不适用。如果是以实邪为主的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但会加重气血阻滞,还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人缺少锻炼,容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中医认为肥甘厚味容易生湿,偏爱油腻容易生湿生痰等病理产物,这些都有可能会导致性功能下降。所以,平时要注意适当调节生活习惯。建议:您如果出现"肾虚"等症状,切不可把六味地黄丸当成补品随意服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辩证分型进行治疗。

  • 作者:乔玉迁 主治医师 锦州市中心医院 眼科

    牙痛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在生活中很多原因都会导致牙痛的发生如:体内上火或是压力过大,另外还与龋齿有很大的关系,牙齿一旦疼起来那是真要命呀,所以大家想了解有没有一种快速止牙痛的方法,下面就请专家为您做具体的介绍。

    牙痛大多是因蛀牙的齿髓炎所引起,疼痛程度也因坏蛀程度而异。例如喝冷饮后感到疼痛,这只是一二度的轻症状,喝热饮疼痛的话属于第三度轻症,如果连平时也疼痛不堪,这是齿髓炎所引起,证明炎症已经侵入齿槽部,已是相当严重。

    还有一种是平时会感到疼痛,但是吃冷热饮食却不痛,这种情形并非疼痛已经治好,可能是在不知不觉中更加恶化地从齿根腐坏,应该特别注意。如果有上述情形而不加以治疗,则齿髓神经必然坏死,使病情更加恶化。

    快速止牙痛的穴位与指压法

    快速止牙痛时,上下齿的穴位是不同的。如果上齿牙痛,则应指压迎香穴道。迎香穴位于鼻翼旁1厘米左右两处,只手压就会有疼痛感。此穴位不仅对防止上齿牙痛有效,连鼻子不通也有效。如果下齿牙痛,则左右手指相互交叉,用拇指放在上面的手的中指向桡骨延伸,寻找一压就有痛感之处。

    这些穴位指压时,都应一边吐气一边按压10秒钟之久。如此反复20次,上下齿的疼痛会立即减轻,治疗下齿牙痛的指压穴道法,置于上方的拇指可以左右相互更换。

    关于快速缓解牙痛的方法

    (1)用水磨擦合谷穴(手背虎口附近)或用手指按摩压迫,均可减轻痛苦。

    (2)用花椒一枚,噙于龋齿处,疼痛即可缓解。

    (3)牙若是遇热而痛;多为积脓引起,可用冰袋冷敷颊部,疼痛也可缓解。

    (4)将丁香花一朵,用牙咬碎,填入龋齿空隙,几小时牙痛即消,并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再发生牙痛(丁香花可在中药店购买)。

    (5)用盐水或酒漱口几遍,也可减轻或止牙痛。

    牙痛属于比较多见的口腔疾病之一,许多因素都可以诱发牙痛的产生,像是炎症、蛀牙、智齿等。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治疗牙痛的小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缓解病情。

    1、取味精少许,放在手指上直接按到痛的牙齿根上,很快缓解牙痛。

    2、花椒15克,白酒50克,泡10-15天,把渣滓过滤,含漱或点牙

    3、采鲜马齿苋捣烂取汁含漱,并时以其汁渍润局部,每日数次,一般一日后疼痛即可减轻,2~3日后即可痊愈。

    4、盐水漱口:取盐1匙,开水小半杯,搅拌使盐溶化。冷却后频频漱口,可解燃眉之痛。因为盐水既可清除残留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又能消灭杀菌解毒。

    5、取白酒100克放入杯中,再加食盐10克,搅拌,等食盐溶化后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不要咽下去,牙痛会立即止住。

    6、用一只鸡蛋清加等量白酒搅匀喝一口,含口中,5分钟后吐掉,一日二次,一日一只蛋,2-3天消炎止痛。

    7、用湿冷毛巾或冰袋,冰块,敷牙痛部位的脸颊部。每次15分钟,1天3~4次,可起缓解疼痛作用。

    面对牙痛,诊疗是其中的一点,另外做好预防措施同样也很关键。我们在平日里的时候,就要培养好的饮食方式,饮食尽量以清淡的为主。饭后要漱口,睡前要刷牙。为了自己的口腔卫生,也避免让牙痛找上自己,我们一定要抓紧行动起来。

  • 核桃是一种大家都喜欢吃的坚果之一。众人皆知核桃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不饱和脂肪酸)等,其对人体有很好的帮助作用,但殊不知核桃里边有一种东西也颇为重要,但是都被大家当做废弃物扔掉,它就是——核桃隔即分心木。分心木是核桃中间夹层那片很薄的木质东西,它将核桃仁从中间分隔开来。

     

     

    记得有一次去查房,走到一间病房的时候,看见一位阿姨正在剥核桃吃,只见她往瓶子里放些什么,于是就怀着一个好奇的心就走上前,去请教这位阿姨,阿姨就告诉我是核桃隔(分心木),就问她收集这些做什么,她说把它们收集起来用来泡水喝。这也是第一次了解到这个木质隔膜,可以当做药物来使用。

     

    中医方面认为,分心木是一味中药,比如它有固肾涩精,止带的功效,那么可以用来治疗男性的遗精,女性的白带异常等相关疾病;还有止泻痢的功效,就可以治疗肠胃性疾病,比如痢疾等。有相关书籍记载分心木具有“健脾固肾”、“利尿清热”等的功效。

     

     

     

    分心木其味道苦涩,没有毒性,药物的性质比较平和,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与其把它当废物扔掉还不如把它用来泡水喝,还可以起到保健预防的作用。分心木泡水可以治疗失眠,如果患有长期睡不着觉的情况,通过此法会有不错的疗效。

     

    使用方法:

     

    取一小撮放入杯中,用热水浸泡十几分钟饮用即可,一天可以多次服用,但晚上睡觉前一两个小时服用一小杯,会有助于睡眠。如果男性有遗精、尿频或者滑精的现象,不妨可以用分心木泡水喝,可以有效的减轻这些情况。

     

    分心木可适用于大部分的人群。当然了有喝过分心木泡过水的人,曾反映说,自己饮用了一段时间会感觉到嘴里发干,有的时候也会感到恶心等不适的症状。以上的情况并不是所有的人会出现,但是如果饮用了分心木泡过的水,发现有不舒服的情况,立即停止饮用即可。

     

    本文旨在科普,请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 昨天晚上,和朋友们去火锅店吃刷肉羊,锅底的名字叫“子母锅”,中间漂着鲜红的辣椒和无数的花椒,让人味蕾爽到极致。朋友们每吃完一口都透着一种狰狞的表情,而我却很享受这种麻辣的感觉,不只在火锅店,大部分饭店餐桌上的佳肴,都会有这样一种让人既爱又恨的佐料——花椒。

     

     

    其实,花椒不仅是美食佐料,还是一味中药。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花椒可以用来治疗人们的“难言之隐”——痔疮。古人云“十人九痔”,说明痔疮的患病率很高,更何况在这美食当道的社会,嗜辣的食客数不胜举,因此痔疮患者也越来越多。花椒能治痔疮,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

     

    接下来,我们先一起深入了解这种药食同源的佳品。

     

    花椒,又名蜀椒、川椒、山椒,为芸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其味辛、性温,入脾、胃、肾三经,具有温中止痛、杀虫止痒之功效。花椒既是美食佐料,又是治疗痔疮的妙药,简单又省钱。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花椒具有镇痛、抗炎作用。

     

    临床上,很多痔疮患者得病后难以启齿,自己去药店随便买点药膏,涂抹后效果并不理想。说到痔疮,中医认为该病“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临床表现主要为便血、疼痛、脱出,治疗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原则。

     

    现在,为了帮助痔疮患者解除病痛,与大家分享一首简单又实用的家庭常备方。

     

     

    处方由花椒10g,食用盐3g组成。将花椒用纱布包好,加入适量的水,加入开锅后,煎煮15分钟。关火将药液倒入盆中,先用热气熏蒸患处,待水温不烫时,再坐浴,全程15分钟,早晚各1次。

     

    花椒温中止痛,盐水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可以治疗肛门局部炎症,两者合用共奏消肿止痛之功效。对于痔疮较轻,且不愿意就医的患者,乃是良方也。当然,出血、疼痛较严重的,还是要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延误病情。另外,由于花椒辛温,孕妇、阴虚火旺患者不宜使用此方。

     

    如果你患有痔疮,还等什么,不妨一试,告别“后”顾之忧,让你高枕无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黄健

    牙髓炎就是牙髓组织感染发炎引起的症状,患者如果出现了龋齿,可能会引起牙髓炎。牙齿发育不良、不注意口腔卫生等原因都会对牙齿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会引起牙髓炎,所以应该及时进行身体检查,到医院进行紧急处理。但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出现了牙齿疼痛的症状,可以选择一些应急处理来缓解病情。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晚上怎样缓解牙髓炎痛。

    一、口服镇痛药品:晚上睡觉如果出现了明显的牙齿疼痛的症状,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来改善病情。可以选择口服止痛药品或者消炎药品来缓解病情,比较常见的药品包括布洛芬颗粒、止痛片、甲硝唑、替硝唑等方面的药品,能够有效的缓解牙齿疼痛感,避免牙齿疼痛会影响到正常的休息。

    二、进行应急处理:晚上睡觉的时候牙痛,由于不能够去医院检查,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自我处理方法来缓解疼痛。可以通过用力漱口来缓解病情,也可以选择使用淡盐水漱口或者酒精漱口的方法来进行止痛和消炎的治疗。同时要注意牙齿的清洁和卫生,可以用牙签或者其他物品清除掉嵌入牙缝中的食物残渣,能够缓解牙痛的症状。

    三、局部穴位针刺或者按摩的方法来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了牙齿炎症,会导致牙齿疼痛和肿胀的症状,可以选择局部按压的方法来缓解病情,按压或针刺双侧合谷穴能够有效的止痛。但是对穴位如果不是很了解,可以选择用力按压患处来缓解疼痛感。

    以上几方面介绍了一下牙髓炎疼痛要怎么治疗,如果晚上睡觉的时候出现了牙齿疼痛感。可以选择适当漱口或者口服药品来缓解症状,将花椒粒、生姜片放入受损的牙齿部位用力咬合,也能够有效缓解牙齿疼痛的症状。如果牙痛比较严重,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要注意口腔卫生,预防口腔疾病。

  • 从一个治疗咽痛的好方子说起

     

    八年前,我在某中医学院第一附院进修推拿手法。那时我大学毕业多年,很久没有住集体宿舍了。宿舍内的进修人员经常打牌、看电视到深夜,所以我休息很不好。再加上寝室内不能烧水,我每天都喝冷矿泉水,所以出现了咽痛的症状。待半年进修结束,咽痛已经很严重了,我就去这家中医院就诊,找了耳鼻喉方面的专家,诊断为慢性咽炎,开了十几剂中药,中药以胖大海、黄芩、玄参、桔梗、板蓝根、生地黄等寒凉药物为主,结果喉咙越喝越痛,最后到了喝水都痛的地步。

     

    那时我还没有接触到经方派医学,周围的医师都以时方派医师为主,所以因为咽炎久治不愈,我便去求助西医专家,他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开了点碘喉片和罗红霉素,吃了几天,也没有好转。

     

    我有一个朋友是黔南某县中医院的骨科主任,他虽然是西医出生,但酷爱中医,是个西学中。一次聚会,他见我喝水都困难,就给我看了舌脉,然后说我其实是少阴咽痛,遂给我开了一个方子,方药如:炙甘草60g、 干姜30g 、附子30g(先煎1小时) 、桔梗10g、益智仁10g。五味水煎服, 日一剂,分三次饭后温服。


    喝了三剂之后,我的喉咙就不痛了,再喝二剂,之后,我的咽痛基本痊愈了,之后,偶有复发,喝喝姜汤也就好了。我很感激那个主任,但是他告诉我,应该感谢的是李可老中医,因为那个方子,就是他从李可的书中摘抄下来的,而他自己的咽痛,也是这个方治好的。后来他用这个方子治好了不少慢性咽炎患者,便越来越相信中医。

     

     

    这个方子乍一看乃“四逆汤”的加减,其实不是。本质上它是“甘草汤”的加减。这方子的君药是炙甘草,甘草的剂量是附子、干姜剂量的一倍,又加上了宣肺利咽,开音疗哑的桔梗,和补肾助阳的益智仁,所以它的功效主要是温少阴,通喉咙,而不是回阳救逆。

     

    “甘草汤”是治疗少阴咽痛的基本方


    甘草汤主治少阴咽痛。什么是少阴证?一方面患者病位表浅,疾病停留在皮毛,肌表,口鼻;一方面患者阳气受损,四肢冰冷,精神困倦。这就是少阴证,也叫表阴证。八年前我因为寝室吵闹,睡眠不好,再加上常喝冷饮,属于少阴咽痛中寒症比较重的,所以服用李可那方子效果很好。若寒证比较轻,就不必加附子、干姜、益智仁了,单纯用甘草汤就能起效。

     

    《伤寒论》中明确写到: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瘥,与“桔梗汤”。“甘草汤”方:甘草二两。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桔梗汤”方: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柯雪帆教授考证过,汉代的一两为今天的15.625克,所以甘草汤的剂量为甘草30克左右。

     

    关于甘草汤,更深入的思考

     

    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患者患病后,往往经久不愈,反复发作,耗伤阳气。所以慢性炎症其实很多属于中医的表阴证。

     

     

    这个时候,滥用凉药,比如山豆根,罗汉果之类的药物,反而会损伤正气,加重病情。我们去温习《伤寒杂病论》,会发现伤寒、金匮中有8个能治咽痛的方子,其中7方含有甘草。可见,在张仲景看来,“甘草”才是治疗咽痛最关键的药物。

     

    今天我们我们对甘草的药理成分已经研究得很深入了。甘草煎剂及浸膏被认为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很强的抗炎和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因为甘草的主要成分甘草酸的水解产物甘草次酸结构上与肾上腺皮质激素有相似之处。同时甘草煎剂及甘草提取物的副作用并没有肾上腺皮质激素那么大。所以甘草酸制剂已经成为糖皮质激素的替代药物之一。

     

    而慢性咽炎的发病原因很复杂,除了病毒、细菌感染因素,理化因素刺激,变态反应等等也是慢性咽炎的重要病因,所以慢性咽炎盲目服用西药抗生素,中药清热解毒药,往往不见效。甘草煎剂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的特性,于慢性咽炎,恰恰很对症。所以,《伤寒杂病论》将甘草选为治疗咽痛的主打药,蕴意很深。

     

    文中所涉中医方药请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 一个月前,一位68岁的女性来就诊,自述拔7颗上牙后,牙龈肿痛、流脓严重,剩余牙齿松动、疼痛,影响进食和睡眠。患者很焦急,想吃点中药,尽快消除症状,然后去装烤瓷牙。患者苔黄,花剥苔,脉沉,属于胃火炽盛兼有湿热。我给她开了几付中药,并嘱其用1味中药当牙粉。很快,患者的牙龈不再流脓,肿痛好转,两周后痊愈,顺利地装上了烤瓷牙。

     

    这味当牙粉的中药就是很廉价的生石膏。患者内服的汤药中也有它。

     

     

    这个妙法来自著名耳鼻喉科专家耿鉴庭先生。耿先生生于江苏扬州六代中医世家,临证近70年。他对于治疗牙痛颇有心得,认为多食辛辣、油腻所致的胃火牙痛,有牙龈红肿、疼痛剧烈、口舌破烂、口臭等症状,在处方中加入生石膏(用量15-60克)和生石膏粉外用擦牙相结合,临床疗效显著。

     

    对于生石膏擦牙护齿的记载,可以追溯到清代宫廷医案。据载同治皇帝患牙痛,每日用特制牙粉刷牙,以消肿止痛。牙粉中的重要成分就是生石膏。生石膏甘、辛,归肺、胃经。在中医著名方剂——白虎汤中,生石膏为主药,治疗人身之阳明大热,汗出,脉洪大。阳虚、脾胃虚弱以及虚热者慎服。

     

     

    牙痛是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外伤、牙本质过敏、楔状缺损等。按压穴位也可以缓解。

     

    但由于人体上牙、下牙所过的经络不同,故治疗方法有所区别。

     

    1、足阳明胃经“入上齿龈内”,上牙疼痛可取胃经内庭穴或颊车穴。

     

    2、内庭穴在足背,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

     

    3、颊车穴在面颊部,当咬牙时咬肌隆起的高点处。

     

    4、在这两个穴位处掐揉、按压或艾灸,每次5-10分钟可起到缓解上牙痛的作用。

     

    5、手阳明大肠经“入下齿中”,下牙疼痛可取大肠经合谷穴或阳溪穴。

     

    6、合谷穴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的中点处。简便取法:以一手的拇指指间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7、阳溪穴在腕背上,手拇指向上翘起时,两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在穴位处掐揉、按压或艾灸,每次5-10分钟可起到缓解下牙痛的作用。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