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基因治疗具有新时代重要意义

基因治疗具有新时代重要意义
发表人:侯艳娇医生

我国基因治疗现状如何


我国基因治疗的研究工作开展得相对较早,1991年开展的B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研究获得了很好的疗效。之后,在基因导入和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恶性脑胶质瘤、恶性肿瘤、梗死性外周血管病等6种基因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研究。在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我国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建立了靶向性高效非病毒型导入系统、通用型病毒载体-AAV、HSV载体、人造血干细胞的扩增、定向分化及基因导入技术。

 

目前,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基因治疗已从实验室阶段过渡到临床试验阶段,目前已用于治疗的包括恶性肿瘤、心脏病、关节炎、风湿病等疑难病症。值得一提的是,基因治疗现已在黑色素瘤、镰刀状贫血、LDL(低胆甾醇血症)、囊性纤维变、血友病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显著的疗效。此外,基因治疗还被用来预防病毒性疾病和肿瘤,以及人类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如肥胖、秃顶、疲劳、衰老等。

 


基因治疗需要遵守哪些原则


谈到基因治疗的原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选择目的基因的原则,一个是选择受体细胞的原则。


选择目的基因的原则包括:


①待研究基因的异常是疾病发生的根源;


②该基因遗传的分子机制已经研究清楚;


③基因已经被克隆,且表达调控机制较为清楚;

 

 


④转移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最好能够完整地、稳定地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并能适量表达功能性蛋白质。基因治疗中选择的目的基因可以来自染色体的基因组,也可以来自mRNA的互补DNA(cDNA),而且以后者居多。另外,目的基因必须置于合适的启动子控制之下,且必须含有完整的信号肽,只有这样,目的基因才可能获得适当的表达。


选择受体细胞的原则包括:①最好选择组织特异性细胞,以便使外源基因只在该特异性组织细胞中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水平很低。②细胞要易于从体内取出,有增殖趋势,且生命周期较长。③离体的细胞应能接受外源基因转染。④细胞经过体外基因操作后能够存活下来,并能安全输送回体内。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Texas)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设备,其能够给治疗癌症及其它疾病的药物运输带来革命性的变革,研究者指出,目前很多药物释放系统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采用特殊的最小剂量的药物来有效治疗疾病,但最大的限制就是我们并不知道这种药物释放系统中能够携带多少药物才能够使得患者没有副作用。

      由于这些限制,需要频繁剂量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就需要每天服药或者去找大夫进行药物注射,研究者开发的这项新型设备就免去了这些不必要的过程,因为这种设备是一种微型可植入的药物运输系统。Hood说道,这是一种可植入式的胶囊,利用药用液体进行填充,而这种特殊的药用液体能够利用大约5000个纳米通道调节药物的释放速率,这样我们就能够给患者进行合适水平的药物供给,从而避免药物过量引发副作用。

      这种胶囊能够数天或数周运输药物,据研究者表示,这种新型胶囊还能够用于多种疾病中药物的释放,尤其在治疗癌症上表现尤为出色。在HIV疗法中我们可以利用药物来攻击病毒的要害从而使得患者的疾病症状得到缓解,但危险就是如果患者停止服药后,其机体药物的浓度会低于有效的作用剂量,这样病毒就会开始死灰复燃,并且对疗法产生耐受性。

      然而,研究者开发的这种新型胶囊或许就能够持续运输抵御HIV的药物来维持患者的疾病状况,Hood指出,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新型胶囊来将药物可的松运输到关节中避免关节疼痛、频繁注射,甚至还能够帮助癌症患者更好地进行免疫疗法。免疫疗法背后的想法实际上就是运输混合的免疫药物制剂来攻击患者机体癌细胞,因此免疫系统就会被激活来消灭癌细胞。

      最后研究者表示,该设备当前的原型并没有变化,其能够进行皮下注射,但研究者希望通过后期更为深入的研究来开发3D打印技术制造出能够被吞服的新型、易于进行生物降解的改进版设备。

  •   癌症是人类医学界公认的第一大研究难题,以手术、放疗、化疗为主的传统治疗模式未能取得整体满意效果。为攻克癌症,各种高科技治疗手段不断创新应用使癌症的治疗取得新的成效。创新,是肿瘤治疗的希望所在!
    研究表明,在诸多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人体细胞内前癌基因被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长期演变而成癌症,因此癌症根本是一种基因病,基因治疗是癌症的“治本”方法,是21世纪人类攻克肿瘤的必由之路。基因治疗之父W.FrenchAnderson博士评价:没有任何一项其他疗法能像这基因治疗那样,为攻克困扰人类健康的癌症提供治愈的可能。“基因超导”就是将特定的外来遗传物质或基因治疗物质,如肿瘤自杀基因、肿瘤免疫基因等,通过特定的基因转移方式超选择导入到肿瘤细胞内,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基因超导是通过肿瘤细胞靶向置换平衡法来实现的。
      广州现代医院肿瘤治疗中心以创新治疗理念,突破传统治疗模式,组织不同学科专家形成多学科协作综合治疗队伍,全面引进当今世界最先进科技成果和设备,形成以“基因超导”为主导的“靶向平衡”的综合治疗模式,治疗肿瘤取得突破性进展。根据肿瘤的不同病期,不同生物学行为,不同的身体条件,制定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使每一个肿瘤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又不增加病人治疗痛苦,治肿瘤不伤身体,保护免疫力,维护生活质量,治疗更轻松更有效,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广州现代医院特别开通全国免费咨询热线(800—830—5080),并在生命之光——中华肿瘤网(www.22220888.com)上随时回答患者的问题。

  •   所谓纳米技术,就是以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尺度为研究对象的新技术。纳米技术通过操纵原子、分子、原子团、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制造出具有新功能的机器。在信息、生物工程、医学、光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生物应用于医药的作用是:纳米级粒子将使药物在人体内的传输更为方便。
        纳米药物具有定向诱导能力,进入人体后可主动搜索并攻击病变细胞或修补损伤组织。因此纳米技术运用在药物的运载体系上是现在制药界十分热点方法,是整个制药行业的一个革命性突破。
        纳米医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看到了曙光。利用现代纳米技术可以对质量控制做大量研究,纳米化可以进行针对中药有效部位的控制研究,为我国突破中药产业的“可控性”瓶颈开辟了新的途径。
        首先,由于纳米技术对物质超微粒化的作用,纳米级粒子将使中药在人体内的传输更方便,可提高中药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增强中药的临床疗效,给中医临床带来突破性的进展。
        纳米粒在体内有长循环、隐形和立体稳定等特点,这些特点均有利于增加药物的靶向性,是中药的良好载体。口服给予纳米脂质体、聚合物纳米粒,能增加其在肠道上皮细胞的吸附,延长吸收时间。
        其次,由于纳米中药的开发应用,可将不易被人体吸收的中药制成纳米粉,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把纳米药物做成膏药贴在患处,可通过皮肤直接吸收而无须注射,这将使中医外治法发生重大变革,使中医外用传统剂型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种给药方法,对减少肝脏巨噬细胞对药物的吞噬、提高药物靶向性、阻碍血液蛋白质成分与磷脂等的结合、延长体内循环时间等具有重要作用。而且纳米脂质体也可作为改善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口服吸收以及其他给药途径吸收的载体。
        再者,纳米技术在中药加工方面的应用,能在保持中药原药成分的基础上,使药物有效成分充分析出,形成独具特色的纳米中药材料。
        在表面活性和水等附加剂存在下,直接将药物粉碎加工成纳米混悬剂,通常适合于包括口服、注射等途径给药,以提高吸收或靶向性。通过对附加剂的选择,可以得到表面性质不同的微粒。特别适合于大剂量的难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和注射给药。这样,传统中药服用不便、不能充分吸收造成浪费等不足就会被克服。
        在现阶段,利用上述原理及方法,我们已经能够熟练掌握纳米中药渗透疗法对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为了同世界纳米技术发展接轨,我院正在做着更深入的研究。


    附:我院用纳米中药渗透疗法治疗肾病的具体实例
       

    患者:杨云龙,男,50岁,汉族,主因间断性颜面及双下肢水肿5年加重伴恶心、呕吐5天,于2004.10.25第一次收入院,系河北唐山市开滦矿区。
        入院时心情况:查T36.5℃,P80次/分,R18次/分,BP170/100mmHg,慢性病容,贫血貌,结膜稍苍白,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未见异常,双下肢轻度指凹性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  Hb72g/L,尿10项:PRO+++,BLD+,抽血示:CR590umol/L,BUN14mmol/L,血K4.5mmol/L,CO2CP16mmol/L,入院诊断“慢性肾炎、肾功不全、尿毒症期,肾性贫血”。
        住院期间治疗情况:通过纳米中药渗透疗法,给予“改善肾脏血液循环,清除体内毒素,利水”等治疗20天。
        出院情况:患者精神振,饮食可,无恶心、呕吐、无尿频尿急,尿痛及少尿。化验:血常规:Hb110g/L,尿10项:PRO+,BLD-,抽血示:Cr150umol/L,BUN80mmol/L,CO2CP20mmol/L,据此病情已明显好转,同意患者带药回家诊治。BP102/70mmHg。
        点评:我院纳米中药渗透疗法经改善肾脏血液循环,肾脏缺乏得以纠正,肾性高血压消失,另外,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则贫血纠正,经改善肾脏血液循环,肾脏功能恢复,则排毒增多,故Cr、BUN下降,另外肾脏维持酸碱平衡功能恢复则CO2CP升高,我院纳米渗透疗效迅速。
       

    诊断:肾病综合征
        出入院时间:05.1.8-05.1.25
        患者:李刚,男性,23岁,汉族,未婚,石家庄市栾城县人
        患者一月前患呼吸道感染,逐后一周出现全身浮肿,尿量减少,泡沫较多,在就近医院化验尿Rt:PRO+++,24小时尿蛋白定量9.21g/24h,总胆固醇9.87mmol/L,甘油三脂5.31mmol/L。查体: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胸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中度指凹性水肿,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给予内科护理常规及中药渗透治疗,配合肾脏修复液治疗,三天后尿量长至800亳升,颜色较深,治疗7天后尿中出现絮状沉淀物,此为肾脏中沉积的免疫复合物的纳米药物激活后排出体外,尿中泡沫也明显减少,直至治疗半月余,全身浮肿消退,尿量1700毫升,好转出院回家坚持治疗。
        点评:肾病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大量蛋白尿,并发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出现高度浮肿,其原因主要为,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脏,基底膜被破坏。纳米中药通过体外到达病患处发生作用,激活、排出免疫复合物,并对基底膜进行修复,从根本上治疗肾脏疾病,使尿蛋白永久消失。

     


    患者:李凤芹,女,39岁,系辽宁省建平县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期),电话:0421-7553244
        患者主因全身乏力纳差1年余而于2005.2.17第一次收入住院。1年前患者日常生活中自觉全身乏力,并在爬楼或长时间步行后有胸闷,心悸感觉,在辽宁省朝阳市医院查血肌酐340.7umol/L,双肾B超示双肾缩小,皮质回声增强诊断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服用中药8个月,配合应用肾复康,胶囊4粒口服日三次,效果不理想,但一年来患者偶有胸闷,心悸发展 ,患者为了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就诊,查血肌酐477umol/L。根据患者化验值及临床表现而诊断为“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期)”入院后我们针对患者存在的情况如全身乏力、畏寒、贫血、血肌酐高、酸中毒等情况。在应用纳米中药同时,配合应用对症治疗,住院治疗21天,患者自觉全身乏力感觉消失,不再畏寒、面色红润、食欲较前明显好转,走路有劲,未再发生胸闷、心悸等症状,患者对此非常满意,表示愿续用纳米中药回家后巩固治疗。
        点评:胃肠道症状是肾功能不全,患者最早也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它是由于尿素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生成氨,刺激胃肠道而致,而尿量少则是一种由于肾脏排泄功能障碍而导致在体内蓄积的一种小分子毒素,它和肌酐一样同时由于肾功能不全所造成,要想摆脱患者的胃肠道不适,首先就应该排毒,而传统药物只是通过增加大便次数及量而实现此目的,这种降毒素目的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是由于没有能治本--即恢复肾功能,那就会出现随肾功能恶化而出现体内蓄积尿素氮,肌酐的增多,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纳米中药的优势在于:通过中药纳米化处理后,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在纳米渗透仪作用下,通过双肾区透入进入体内,实现修复肾脏组织,恢复肾脏功能目的,从而实现了肾脏自身功能恢复达到自身排毒害的目的。

     


    患者:韩丽,女,52岁,个体,已婚,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人。
        主因:头晕,头痛8个月,恶心、呕吐3个月,加重10天而于2004年11月11日第一次收入院。
        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双肾萎缩
        入院时情况:患者神清语利,贫血貌,睑结膜苍白,舌苔黄厚,双肺(-),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4次/分,律齐,有力,无杂音,腹平软,肠鸣音弱,双下肢无水肿,BP 160/100mmHg,Cr 776μmol/l,BUN 19.6mmol/l,Hb 62g/l,二氧化碳结合力14.2mmol,Ca 1.58 mmol/l,双肾B示,左肾约8.1×3.2×4.1cm,右肾约7.9×3.1×3.9cm。
        入院后:治疗给予纳米中药渗透疗法及肾脏修复液口服,以及补血,纠酸等对症处理,五天后,在不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血压稳定在120-130/80-85之间,恶心、呕吐、头晕、头痛症状缓解,食欲增加。十五天后,面色红润。二十天,复查Cr 503μmol/l,BUN 11.6mmol/l,Hb 62g/l,酸中毒纠正,Ca 2.28 mmol/l,大便每天可排便两次,肠鸣音正常,2月份,患者复查,B超示:左肾约9.2×3.8×4.7cm,右肾约9.0×3.6×4.6cm。
        点评:在高毒素的刺激下,患者胃肠道粘膜水肿,影响胃肠功能,纳米中药能够改善胃肠道血液循环,使水肿消失,促进毒素的排出,肾脏血液循环的改变使肾功能恢复,肾素分泌增加,血压及贫血的状况好转,肾脏体积增大。

  • 谈到基因治疗的原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个是选择目的基因的原则,一个是选择受体细胞的原则。选择目的基因的原则包括:

     

    ①待研究基因的异常是疾病发生的根源。

     

    ②该基因遗传的分子机制已经研究清楚。

     

    ③基因已经被克隆,且表达调控机制较为清楚。

     

    ④转移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最好能够完整地、稳定地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并能适量表达功能性蛋白质。基因治疗中选择的目的基因可以来自染色体的基因组,也可以来自mRNA的互补DNA(cDNA),而且以后者居多。

     

     

    另外,目的基因必须置于合适的启动子控制之下,且必须含有完整的信号肽,只有这样,目的基因才可能获得适当的表达。
    选择受体细胞的原则包括:

     

    ①最好选择组织特异性细胞,以便使外源基因只在该特异性组织细胞中表达,而在其他组织中不表达或表达水平很低。

     

    ②细胞要易于从体内取出,有增殖趋势,且生命周期较长。

     

    ③离体的细胞应能接受外源基因转染。

     

    ④细胞经过体外基因操作后能够存活下来,并能安全输送回体内。


    我国基因治疗现状如何我国基因治疗的研究工作开展得相对较早,1991年开展的B型血友病的基因疗研究获得了很好的疗效。之后,在基因导入和基因治疗临床试验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恶性脑胶质瘤、恶性肿瘤、梗死性外周血管病等6种基因治疗方案已进人末研究。

     

    在基因治疗的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我国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建立了靶向内客效非病毒型导入系统、通用型病毒载体-AAV、HSV载体、人造血干细胞的博、定向分化及基因导入技术。

     

     

    目前,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基因治疗已从实验金阶段过渡到临床试验阶段,目前已用于治疗的包括恶性肿瘤、心脏病、关节炎、风湿病等疑难病症。

     

    值得一提的是,基因治疗现已在黑色素瘤、镰刀状贫血、LDL(低胆甾醇血症)、囊性纤维变、血友病等疾病的治疗方面有显著的疗效。此外,基因治方还被用来预防病毒性疾病和肿瘤,以及人类亚健康状态的治疗,如肥胖、秃顶、疲劳、衰老等。


    血友病是由于凝血因子VII(甲型血友病)或凝血因子IX(乙型血友病)基因缺陷引起的X性染色体隐性疾病。因抗血友病因子蛋白无须精确调节及不要求组织特异性表达,血友病很可能在遗传性疾病中最适合基因治疗。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转基因食品话问题一直处在风口浪尖!老百姓也是谈转基因色变!但是如果中药也靠转基因生产,岂不是要炸了锅?

     

    不药博士是反对转基因的!


    目前转基因食物在安全性方面争论不休。但是就从安全性角度考虑,作为一个不确定的转基因物种,已经有些许报道证明了其对动物有害。虽然对人的直接危害还没报道,但是保不齐的事情,后果可能悔之晚矣!

     

     

    不管是农作物,还是中草药作物,作为吃进去的食物,是一样的道理。但中药还有另一个中药的作用,它不仅是吃进去的,而且是用来治病的。转基因后的中草药的药性到底改变了多少,其毒性是否有增加,目前都是未知数。
    举个例子,常见的抗虫基因Bt(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和Ht基因,转入植物后,前者能产生一种毒性蛋白,不需要农药,直接杀虫。后者能够帮助作物抗除草剂。虽然这些异源毒性蛋白尚未证据显示其对人类有致毒致敏作用,但我想任何一个患者,都不敢尝试吧?

     

    中药材历来讲究原产地,一旦改变了环境,不管是外在环境,还是改变内在的基因,都会使药性发生改变。而药材的批量种植,势必会用大量的农药化肥等,提高产量。而如果种植转入抗性基因中药材,减少农药化肥的投入,又能使产量倍增,对种植户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说实话,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给一个植物导入一种或数种基因太简单了。很容易的就能改变植物的某些遗传特性,培育高产、抗虫、抗寒、抗除草剂等的新品种。你们常见的中草药,可能早已经排队进入了转基因的研究行列,有的已经在通过转基因的方式进行批量种植生产,而有的正在研究之中。

     

    枸杞,再熟悉不过了吧?尤其是宁夏枸杞,作为道地药材,是很出名的。转入抗蚜虫基因的枸杞你还敢吃吗?而抗蚜虫转基因枸杞作物作为国家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已经获得验收。

     

    再看看你们熟悉的抗疟药青蒿,也早已经转入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了。

     

    当然这些转基因药材是否在市场上销售,不得而知。但是国家应该建立监管体制,特别是这种治病救人的中药材,更要追本溯源,明示标出转基因来源。

     

     

    转基因,一直都是争论的焦点!你认为转基因后的中药能否用于治病救人?欢迎留言讨论!

     

    欢迎关注不药博士!

  •  罗氏公司一直致力于病毒性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在80年代开发出大分子40KD PEG干扰素(派罗欣)后于9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从单用Pegasys治疗慢性丙肝到联合派罗欣与病毒唑治疗慢性丙肝患者开展了大规模的临床试验。
      
         单用派罗欣治疗非肝硬化和肝硬化慢性丙肝的Ⅱ期临床试验均发表在2000年的《新英格兰杂志》上,研究发现单用派罗欣较单用无论在治疗非肝硬化和肝硬化患者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治疗非肝硬化慢性丙肝SVR分别为39%∶19%(P=0.0001),而丙肝肝硬化SVR分别达30%∶8%(P=0.001)。
      
         联合派罗欣与病毒唑治疗慢性丙肝的Ⅲ期临床试验发表在2002年的《新英格兰杂志》上,研究发现联合派罗欣与病毒唑较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和单用派罗欣均取得了显著的疗效,SVR分别为56%∶44%∶29%(P<0.001)。
      
         这些临床试验充分证实了派罗欣作为第二代大分子PEG干扰素较普通干扰素明显提高了慢性丙肝的治愈率,因此在FDA成功申请到了单用和联合病毒唑治疗慢性丙肝的适应症。
      
         同时派罗欣与病毒唑治疗慢性丙肝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结果(NV15942)在2002年EASL上引起了轰动,该项研究首次证实治疗基因1型慢性丙肝需要派罗欣联合高剂量病毒唑治疗1年,而治疗基因非1型慢性丙肝只需派罗欣联合低剂量病毒唑治疗半年。这项临床试验的结果为欧洲和美国制定慢性丙肝的治疗指南提供了依据,这项临床试验也将发表在2003年《柳叶刀》杂志上。
      
         派罗欣在治疗以往干扰素无效和复发的慢性丙肝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在2001年AASLD上报道派罗欣联合病毒唑治疗干扰素无效和复发的慢性丙肝分别取得25%和61%的病毒学反应。
      
         此外罗氏公司仍在进行特殊慢性丙肝人群的临床研究,包括ALT正常、HIV/HCV重叠感染、合并晚期肾病、儿童等,其中前2项研究将在今年的EASL和AASLD上公布其结果。
      
         派罗欣治疗慢性乙肝的Ⅱ期临床试验已证实半年疗程的派罗欣较普通干扰素取得了更显著的SVR。大规模的Ⅲ期临床试验正在全球进行中,将在2004~2005年发表研究结果,全球都在密切关注着这项临床试验的结果。
      
         总之,派罗欣已在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中证实了其较普通干扰素治疗慢性丙肝的优势,毋庸置疑派罗欣联合病毒唑将替代普通干扰素联合病毒唑成为慢性丙肝治疗的金标准,我们期待着派罗欣治疗特殊人群慢性丙肝和慢性乙肝的临床试验结果。罗氏公司的派罗欣将为更多的病毒性肝炎病人带来福音。

    解疑答惑,请进肝病论坛>>

  • 肠道肿瘤的诊断包括临床评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1.临床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家族史,了解患者是否有腹痛、腹泻、便血、体重变化、食欲改变等症状,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可能存在肠道肿瘤。

    2.体格检查: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腹部触诊、肛门指检等,以寻找肿块、肿瘤或其他异常。

    3.影像学检查:比如结肠镜检查,插入一根柔软的管状镜子进入肠道,可以检查直肠和结肠内部情况。使用腹部X线、钡餐造影等方法观察肠道的结构和功能异常。通过多层次的X线图像,可以提供详细的肠道图像,发现肠道肿瘤和其它异常。使用超声波观察肠道和腹部器官的结构,检查肠道肿瘤的存在和特征。

    4.病理学检查:在结肠镜检查中发现异常组织,医生可能会进行活检,将组织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肠道肿瘤。

    建议去正规医院通过相关检查了解机体是否存在肠道肿瘤,早期发现后及时治疗。

  •  

     *本文章转载于雅培医学营养公众号,版权均归原机构或原作者所有,本文转载内容仅供大家学习和分享,切勿作为商业目的使用。

  • 人附睾蛋白4是一种肿瘤标志物,当人附睾蛋白4偏高时,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提示存在潜在的卵巢或其他相关疾病的风险,需要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人附睾蛋白4对恶性肿瘤疾病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比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疾病,均会导致此项指标的升高,因此当检查发现此项指标升高时,需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发生。但是单凭此项检查指标的结果并不能对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当此项指标异常时,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结果综合判断,如超声波检查、CT扫描、MRI等,这些检查将有助于评估潜在疾病的情况。

    如果其他检查结果正常,可定期监测人附睾蛋白4水平,以追踪变化和排除潜在的问题。需要强调的是,人附睾蛋白4偏高的患者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和医生的专业意见,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进一步处理计划。

  • 老王身体还算健康,最近身上忽然长出了许多小斑块,看上去以为只是老年斑,没有在意。直到体检查出了消化道肿瘤,才知道原来身上突然长出的小斑块是癌症的一种表现。

     

    老王很纳闷,消化道和皮肤 “八竿子打不着”啊,为什么消化道肿瘤会表现在皮肤上呢?

     

     

    这些“斑斑点点”是什么?

     

    上了年纪的人皮肤上经常会长出斑点,大多会认为是老年斑,其实,有的斑点却是脂溢性角化病。脂溢性角化病本身就是一种良性的表皮内肿瘤,也称老年疣、基底细胞乳头瘤,多见于头面部、躯干、上肢,容易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群。

     

    为什么会长斑块?

     

    出了正常的老年斑,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日光照射、病毒感染、血脂增高、遗传。长期紫外线照射可促进脂溢性角化病的发生;在一项对100位脂溢性角化病患者的统计中发现,暴露部位的皮损数量多于非暴露部位。另外有研究表示,脂溢性角化病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或血脂增高有关,但目前仍存在争议。

     

     

     

    与肿瘤的联系

     

    我们前面说到,脂溢性角化病本身就是一种良性肿瘤,其自身一般不会癌变,但是发生过程的确与癌症有一定的联系。

     

    内脏恶性肿瘤发生时,会产生或改变体内的某些因子,这些因子可以促进皮肤角质细胞的增生,而发生最多的就是消化道肿瘤了。这种脂溢性角化病合并肿瘤,我们称之为脂溢性角化肿瘤综合征。有研究表明,在许多恶性肿瘤(胃癌、肺癌、乳腺癌等)中存在着一种原癌基因,在大约16%的脂溢性角化病患者身上都可见到踪影。

     

    癌症的其他皮肤表现

     

    1. 皮肤瘙痒

     

    有一些癌症,比如淋巴癌,早起会出现皮肤瘙痒的现象,并且治疗后仍反复发作。这主要是因为肿瘤引起免疫系统改变而导致的。

     

    2. 皮肤变黄

     

    肤质细腻有光泽,看上去白里透红是健康的表现,但如果短期内皮肤蜡黄甚至是特殊的金黄色,则有可能是黄疸;如果还伴随了瘙痒,或尿液颜色变成浓茶色、大便颜色也改变,那么就要警惕消化道肿瘤了。

     

     

    3. 黑色棘皮症

     

    主要症状为患处皮肤呈现出灰褐色或者黑色;恶性黑色棘皮症通常表现在四肢和口腔粘膜,皮损状况一般比较严重。恶性黑色棘皮症通常是伴随肿瘤出现的。

     

    4. 蜘蛛痣

     

    是由毛细血管扩张引起。在蜘蛛痣的中间位置有一个点,周围呈现辐射型的小血管分支,整个看上去好像是蜘蛛网一样。蜘蛛痣的出现大多和肝癌有着密切的关系,皮肤上出现蜘蛛痣,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做个肝功检查,看肝脏是否发生病变。

     

    虽然皮肤长在身体最外层,但是如果发生性质改变,除了皮肤本身的疾病外,还可能是内脏恶性肿瘤引起的。“皮肤病”不要认为是小毛病,它可能反映出体内的大变化。了解疾病常识,才能应对疾病隐患。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