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关于宝宝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以及应对措施

关于宝宝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反应以及应对措施
发表人:丁和迎

1发热

发热是疫苗接种后最为常见的反应之一

比较容易引起发热的疫苗有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

发热一般在接种疫苗24小时内出现,体温一般在38.5℃以下,持续时间1~2天,很少超过3天。

处理方法:如果体温在38.5℃以下,没有其他不适,多给宝宝喂奶,补充水分、减少穿盖,增加散热;如果体温超过38.5℃,可以服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况,定期监测体温。

如果宝宝发热的同时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或体温持续不退并有升高的趋势,可能伴随有其他感染,就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2局部红、肿、热、痛

宝宝接种疫苗后,注射部位处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红、肿、热、痛的局部炎性反应,红肿范围多数不大。

处理方法:接种疫苗后24小时之内出现的红肿热痛,可用一个凉毛巾敷在接种的局部,来降低局部的皮温,每天敷3次,一次15-20分钟;接种24小时后,如果还有硬结就要采用湿热敷,用湿热毛巾(注意温度不要太高,以防烫伤宝宝),放在接种的局部,每天也敷3次,一次15-20分钟。

 

如果红肿和硬结直径≥3cm或者炎性反应加重,需要及时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接种卡介苗出现的局部红肿,多无需处理。

 

3皮疹 

接种麻疹活疫苗一周后会出现类似麻疹样的皮疹;接种水痘疫苗后也可能在接种1个月内出现类似水痘的皮疹。

 

这是因为,这些疫苗本身是减毒的活疫苗,接种以后可以引起类似相应疾病的轻度感染。

 

处理方法:这些皮疹相比真正感染疾病而引发的皮疹要轻微得多,而且大多可以在数天内自行消失,一般不需要治疗处理。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皮疹疾病介绍:
间擦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由湿热条件下,颈部、腋下、腹股沟、外阴、肛周、女性乳房下方、指(趾)缝等褶皱部位皮肤反复摩擦所引起,好发于婴幼儿和肥胖者,夏季发生率较高。患者的褶皱部位出现潮湿、边界清楚的红斑,范围与相互摩擦的褶皱部位大体一致。口服或外用药物并积极消除致病因素(如衣物过紧、不透气等)可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预后良好。若未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损害表面可出现丘疹、水疱、渗出,进而继发感染,出现化脓、糜烂等表现。
推荐问诊记录
皮疹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一、乙肝疫苗可以推迟打吗?

     

     

    一般建议各位家长应准时带宝宝前往医院注射乙肝疫苗,但有时候可能会因某些情况而需要推迟,比如宝宝身体不适等。在这些情况下是可以推迟注射的,但是要注意不能推迟太多天哦。

     

    儿童计划免疫接种是按照一定接种程序进行的,婴儿如果不接触外界环境,不会感染传染病,推迟几天不要紧。但是不可能绝对与外界隔绝,所以还是尽早接种疫苗为好。只要推迟天数不是太多,一般是不会影响免疫效果的,另外要注意感冒发热期间是不可以注射疫苗的,容易产生负作用和过敏反应,另外注射疫苗当天不要洗澡为好的,以免引起针孔感染。

     

    二、乙肝疫苗的注射方案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 针,按照0、1、6 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 针疫苗后,间隔1 及6 个月注射第2 及第3 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 h 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24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一般剂量加倍)。疫苗的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

     

    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 找到避免宝宝过敏的好方法

    湿疹、荨麻疹、哮喘,对于这些症状妈妈们的内心备受煎熬。所以,现在有些准妈妈怕宝宝过敏,在怀孕期间就开始回避过敏原食物,希望能尽可能降低宝宝的过敏风险,那么是否真的有效呢?

     

    一、避免宝宝过敏,孕期食物回避,不靠谱

    其实,这样做是不但没有科学依据。


    而且孕妈盲目进行孕期饮食回避,长期以往食物摄入种类过少,可能会引起某些营养成分供应不足,影响孕妈和胎宝健康。

    二、妊娠期预防宝宝过敏,这3个建议最可靠

    1.孕期饮食均衡

     

    在孕期和哺乳期均衡营养,食物多样化,增加全谷物和根茎类食品的摄入。吃天然食物,减少油炸和加工食品。

     

    2.最好选择自然分娩

     

    自然分娩的宝宝可以通过妈妈的产道和外周微生物来增加益生菌定植率,从而促进宝宝免疫系统发育,有助于预防宝宝食物过敏。

     

    3.最好选择母乳喂养

     

    母乳是最适合新生宝宝的食物。母乳中含益生菌,可以提高宝宝免疫力,且母乳的分子量小,不易过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三、养育期预防过敏?判断清楚后预防是关键

    1.谨慎选择配方奶粉

     

    对于能母乳喂养的宝宝们来说,要谨慎的选择配方奶粉。适度水解配方奶有助于预防牛奶蛋白过敏。深度水解配方奶有助于减轻过敏现象。如果妈妈们经医生评估为母乳不足,则应根据宝宝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婴儿配方奶粉。

     

    2.妈妈尽量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母乳喂养至少1岁,最好到2岁,这将有助于宝宝产生免疫。当然实现这一点对大多数乳母来说,是很难的,毕竟很少有人能长期做全职妈妈。所以,我们可以选择第二种方法来预防缓解。

     

    3.适当选择益生菌

     

    最好有明确分类学定义的菌株,可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菌种,包括鼠李糖乳杆菌LGG、动物双歧杆菌Bb-12。如不知道如何选择,可以使用纽曼思益生菌。相较药物而言,优质益生菌能在无任何副作用前提下,防治婴幼儿过敏、湿疹、便秘等常见疾病。

     

    4.记录饮食日记

     

    辅食添加时,家长要学会记饮食日记。记录下宝宝添加食物前,后表现,自己排便,睡眠等情况。每一种新食物的添加要从少量开始,尝试2-3天后,再逐渐增加至适合量。如:知道一种食物过敏后,根据过敏症状轻重,持续时间等情况,需要完全避免这种食物1-3个月时间不等。最好能够结合医生的建议。这样可避免宝宝对这种食物的终身过敏,确保他均衡营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活蹦乱跳的小孩子,因为喝了一杯再普通不过的牛奶,导致严重过敏,甚至会威胁到生命。牛奶、花生、小麦这些最常见的食物,对于食物过敏人来说,就可能变成致命的“毒药”。那么,为什么宝宝会对食物过敏?食物过敏又有些什么症状?要如何预防食物过敏呢?

     

     

    宝宝食物过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免疫系统不成熟: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更容易对摄入的异体蛋白(来自于本体之外的蛋白质成分)发生过敏。

     

    遗传因素: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有过敏性疾病的,宝宝发生食物过敏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环境因素:使用的化学清洁剂太多,或环境中的接触的致敏源太少。

     

    食物成分复杂:食物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又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食物调味剂和添加剂,比如各种防腐剂、色素、保鲜剂、抗氧化剂、香料等,都会增加宝宝过敏的几率。

     

    宝宝食物过敏或食物不耐受出现的症状没有特异性,有以下几类

     

    1.皮肤的反应: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或者疹子(多出现于面部、颈部和耳部皮肤),有的可能出现类似蚊虫叮咬的疙瘩,有的表现出皮肤干燥、潮红,也有可能是宝宝之前已经存在的湿疹症状加重。

     

    2.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比如频繁吐奶)、腹痛(哭闹不安)、便秘、腹泻、拉稀水样的大便等。

     

    3.呼吸道表现:出现类似感冒的表现,总爱揉鼻子(鼻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也有可能咳嗽(阵发性的干咳,夜间比较明显)、气急,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必须立即医院就诊)。

     

    4.口腔和眼:口唇红肿、舌头溃烂,宝宝会哭闹、不肯吃饭,有的宝宝可能表现出揉眼睛、流眼泪、眼睛充血以及周围皮肤发红。

     

    5.一般情况:也有宝宝表现为更容易哭闹了,看起来没精神没力气、好像总是要睡觉的样子,较大的儿童会说头痛,或是表现出各种情绪问题;长期也可能表现为体重不增甚至体重减轻、身高增长比较缓慢等。

     

     

    如何正确的预防宝宝过敏

     

    预防和阻断食物过敏可以减少特应性皮炎、哮喘、腹泻等过敏型疾病的进一步发生。研究证实,过早或过晚添加易过敏的食物,如牛奶、花生、鸡蛋、小麦、海鲜等,并不能预防婴幼儿食物过敏的发生,反而可能增加食物过敏的发生。也就是说,不用过多推迟添加易过敏的食物来预防过敏。

     

    家长不必为了防止孩子过敏而让孩子减少可能致敏食物的摄入,而是英国在适宜的月龄让孩子尝试鸡蛋等易致敏的食物,这样反倒会让孩子更不容易过敏。

     

    不过要注意的是,添加这些易过敏的食物时要从少量开始,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尤其是有家族过敏史的宝宝。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则停止添加,一周后再次尝试,若让出现过敏应到医院确诊。
    ​​

  • 我国不孕不育发病率占育龄人群10%至12%,而试管婴儿是目前解决不孕不育的最有效办法之一。一般情况,做试管婴儿是比较安全的,不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然而,在试管婴儿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不适应的症状,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呢?今天就相关问题我给大家进行科普。

     

     

    一、取卵造成的副损伤

    1.阴道出血

     

    2.盆腔脏器损伤(特别有盆腔粘连病史)

     

    3.膀胱损伤:膀胱损伤是相对常见的,因为穿刺针要到达卵巢,可能会经过膀胱。一般小的出血,术后给病人导尿、冲洗膀胱等就可以了,但严重的出血就需要比较复杂的治疗方法,甚至膀胱镜下止血,这时不建议移植胚胎;如果术后两三天内病人的状态很好,也可以移植,但当月最好不要用对胚胎不利的特殊药物。

     

    4.感染:如果有盆腔内感染,一般当月不移植胚胎,要把胚胎冻起来,先进性抗感染治疗。


    5. 盆、腹腔脏器粘连

     

    措施:取卵术后应静卧,保持外阴清洁,如有腹部剧痛、大量阴道流血、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及时与医护人员联系。

     

    二、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发生率:约为3%

     

    发生时间可分为2个时期:早发型一般在取卵术后3-7天:晚发型为取卵后约两个星期。

     

    临床常见表现:做试管婴儿首先会进行超促排卵,应用药物使多个卵泡同时发育,然后再用穿刺技术把这些卵泡取出体外。但是在促排卵的过程中,因为药物的作用,有可能出现卵巢过度刺激。这时会引起腹胀、腹水等并发症,患者有一定的生命危险。所以使用促排卵药物时,要警惕卵巢过度刺激的风险。

     

    超声检查:双侧卵巢增大、盆腔积液

     

    持续时间:如妊娠为1个月左右,未妊娠为10天左右

     

    应对措施:

     

    对症治疗,保持血容量,纠正血液浓缩,维持正常尿量,解除胸、腹水的压迫症状,维持电解质平衡 。可服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丹参静滴扩容,改善微循环;补充白蛋白,降低E2,停用HCG等,其中有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选用合适的方案也很重要。

     

    三、卵巢扭转

    发生率:约为0.009%

     

    高危因素:促排卵药物使用导致卵巢增大

     

    临床表现:突发、阵发性患侧隐痛或剧痛, 逐渐加重,伴恶心、呕吐,可有低热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一旦发现立刻与医院取得联系。

     


    四、多胎妊娠及减胎相关事项

    发生率:约为20-30%

     

    风险:容易发生流产、早产、妊高征、胎膜早破等

     

    应对措施:有以下情况的 ① 三胎或三胎以上,② 子宫畸形,③ 重要脏器疾病,不能耐受双胎妊娠的要积极配合减胎

     

    减胎相关事项:实施减胎术时间宜在胚胎移植后1个月左右,术后休息4小时,观察有无腹痛及阴道流血,继续安胎药物使,术后24小时回院复查B超,如胎儿心跳复苏,须重新减灭。


    五、流产

    发生率:约为10%


    高危因素:胚胎因素、母体因素 、免疫因素

     

    超声检查:空孕囊,未见胎心搏动

     

    流产方式:完全自然流产或实施清宫术,自然排出物或清宫后的绒毛可进行检测,了解流产主要原因。

     

    六、宫外孕

    发生率:约为3%

     

    高危因素:盆腔输卵管病变

     

    临床表现:一般胚胎移植后,平均40%的人可以怀孕。这些人中,大约10%的人可能会流产,1%的人可能会宫外孕。有些特殊的试管婴儿治疗后,会发生宫内、宫外合并妊娠,有些甚至是宫外多部位妊娠,所以移植后B超检查怀孕情况时,一定要高度警惕。早期与正常早孕一样反应,可伴有阴道出血,随胎儿增大及妊娠部位的不同,逐渐发展为腹部剧烈疼痛、全身冒冷汗、恶性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当妊娠部位破裂时病情可发展至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应对措施:目前医学上尚未有很好的方法避免宫外孕的发生,做双侧输卵管结扎;选择正规公立三甲医院生殖中心、由经验丰富的专家实施试管婴儿手术,可以减少或避免试管婴儿宫外孕的发生。

     

    七、心理创伤

    和上面的这些身体上创伤相比,心理上的创伤相对来说更严重,但是很多人都会将其忽视。事实上,从选择试管的时候开始就预示着可能出现很多情况,有的一次即可成功,有的则备受折磨,最后换来的仍然是失望,这对于心理上带来的创伤相当严重,家属一定要给予及时安抚。

     

    高发人群:多次试管失败,或者心态不佳。

     

    应对措施:家属一定要给予及时安抚。我们会跟这些女性讨论,她还有多少机会可以成功,她将来还要付出、承受多少金钱和心理方面的双重压力。这是希望她们可以理性面对治疗的过程,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当上妈妈。

     


    八、移植后出现的常见问题:

    1.移植后女性会出现便秘的现象

     

    试管婴儿移植后患者如果出现便秘的症状,那就要多加注意了。由于试管婴儿移植后需要一些孕酮类药物保胎,加之吃的比较好而少运动,是肠道里的蠕动减少,有时会出现便秘的现象。一般情况可以的通过饮食来调节,多吃一些蔬菜,采取适当的运动,避免长时间的卧床不起。比较严重时,可以在医生的嘱咐下服用一些药物来减轻患者的症状。

     

    2.移植后腹痛

     

    轻度腹痛,比如说有时像针扎一样,部位不定,时间不定,这种情况一般不要紧 ,可能和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有关。其他剧烈疼痛应慎重处理。

     

    对策:只是偶尔的疼痛,则可以放松心情,再观察。如果突然发生的剧烈腹痛,应立即去医院。取卵后出现腹痛,应警惕有内出血的情况。取卵及移植后突然出现的腹痛多与卵巢嵌顿、扭转有关。多于取卵较多,有腹水的患者。

     

    3.移植术后出血

     

    移植后出血是偶发现象,大家不要过度紧张,需确定病因再做进一步处理。

     

    对策:首先要确定出血部位。宫颈及阴道炎症,取卵时的针眼等都可能会出血,但是一般出血不会太多,同时会伴随有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根据出血量,如持续长时间出血,则应就诊,确定出血原因。其实出血不等于不成功。

     

    4.移植术后腹胀

     

    移植后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现象,这种情况要根据情况进行处理,首先根据腹胀的度来进行确定是否要进一步治疗。

     

    对策:移植后的腹胀多是和用药导致的胃肠蠕动减少相关,其实适当休息,不做重度的体力劳动即可,不必过度关注。如HCG日雌激素过高,取卵过多,应警惕可能会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HSS),如有情况,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试管婴儿的诞生需要经历种种磨难,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要遭受很多痛苦,希望所有接受试管的女性都能一路“好孕”。

  • 冬季流感来袭,如何预防儿童患上流感?做到以下几点非常轻松。

     

     

    对于流感的预防主要有如下措施:

     

    1、在流感流行季之前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大家要做到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且用流动水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该立即要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的时候要使用手帕或者纸巾轻掩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4、在流感流行高峰期,在以下情况时建议大家佩戴口罩,首先是到医院就诊或陪同他人就诊时;第二是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病人时;还有就是前往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时;

     

    5、要保持家庭和学校的环境卫生,根据天气情况适当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清新;

     

    6、做到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7、密切观察孩子的健康状况,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时不要带病上课,包括课外的辅导班等,必要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在家对流感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

     

    1、患者应充分休息,多饮水,饮食清淡、富有营养;

     

    2、患者要尽量单间居住,减少与其他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

     

    3、患者在使用卫生间后,要立即通风,并且进行清洁和消毒;

     

    4、患者在咳嗽和打喷嚏的时候要用纸巾保护口鼻;

     

    5、在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后,我们要使用清洁剂洗手,或者是使用消毒剂消毒;

     

    6、患者在家庭公共区域活动的时候也要佩戴口罩;

     

    7、家庭成员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应该尽量避免与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尽量固定一位非流感的高危人群来接触和护理患者,而且在近距离接触患者的时候要佩戴口罩;

     

    8、密切观察其他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一旦家庭成员出现发热和急性呼吸道症状的时候,要根据情况及时就医。患者也是要体温恢复正常,其他流感样症状消失48小时之后才可以去上班、上课。

     

     

    这次的流感是很重的一个问题,那么就建议家长们要多重视,因为流感是具有传染性的东西所以,需要父母平时都很好的注意身体情况,比如在办公室里如果有同事感冒或者有流感是一定要离远一些,还有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流感是分急性期的所以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感染的前三天,是非常敏感容易感冒的时期,爸妈们最好和孩子隔离开。

     

    人流多的密集的地方是建议少去的比如商场、密闭的游乐场,这样的地方尽量少去,如果去的话尽量避免和有流感的孩子接触,还有即使是在去这些地方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人以及没有那么多的人群聚集的地方这个时候需要很好的注意一下孩子和您手以及身体的卫生,因为有些细菌或可能存在于这里。所以建议一回到家就马上洗澡、洗手进行清理工作。

     

    还有一个密切容易传染的地方就是幼儿园,学校,如果这两个地方孩子会会场密集,这个时候家长们要注意让孩子勤洗手、如果有患病的孩子一定要远离,当然如果是孩子非常不适一定要马上吃药并且尽快让孩子休息,这时候的药可以是维生素类的预防药物,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孩子有的时候如果被传染会马上不适这时候的方法是尽快去医院或者尽快让孩子吃药然后休息,尽量不要拖延,否则真的很容易感染。

  • 足月、健康的新生儿在一出生的时候都要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第一针就要打乙肝疫苗。

     

    那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乙肝疫苗所预防的乙肝是个什么东东?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影响肝脏的严重传染病,由乙型肝炎病毒导致。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传染速度非常快

    2. 传染途径非常多

    3. 对人体伤害非常大

     

    而我国是乙肝大国,2006年一次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人群中乙肝携带者的比例约为7%。乙肝携带者母亲在分娩时会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这正是我国最重要的乙肝传播途径。

     

    一旦宝宝感染了乙肝病毒,会给新生儿的身体带来很大的伤害,并且转为慢性感染的风险达到 90%。如果变为慢性乙肝患者,就几乎不可能治愈了。想想这对一个刚问世的小宝宝有多么残忍。

     

     

    好在有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对于乙肝携带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如果在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可以有90%-95%左右的把握阻断这种母婴传播。但是如果推迟接种,则会大大降低这种阻断效果。

     

    即使是对于健康母亲所生的新生儿,由于在小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喜欢乱摸东西,可能会通过其他途径接触到乙肝病毒,如果不慎触摸到乙肝患者用过的物品,或暴露在乙肝病毒下也是非常容易患上乙肝的。

     

    所以基于防患于未然,不管母亲有没有携带乙肝病毒,都要按规定在宝宝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之后1个月(第二针)和6个月(第三针)时,分别再接种一针乙肝疫苗,以达到最好的保护效果。

     

    总之,越早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那么乙肝疫苗就会越早发挥作用,更快给宝宝全面的保护。这就是国家为啥要提倡,所有宝宝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的真正原因!

     

     

    因此新生儿一出生就尽早接种乙肝疫苗,这是为了与疾病赛跑。据数据统计,我国在大力推行出生后 24 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后,2014 年 1~4 岁和 5~14 岁儿童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相比1992年分别下降了 96.7% 和 91.2%。

     

    为了能达到最好的保护,我国不仅规定了乙肝疫苗第1剂应该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现在还推荐乙肝携带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应该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并且已经是全球共识。

  •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估计会想:打疫苗和心因性反应有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因性反应?

    心因性反应,临床称心因性反应症,是一组由于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心理疾病。一般地说,决定本组疾病的发生、病程和临床表现的因素有:生活事件和处境;社会文化背景;个性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生活态度、信念等。说白了就是一种心病。

     

    在接种疫苗这件事上呢,也存在心因性反应,称为“预防接种心因性反应”,指在接种疫苗后,由于受种者心理因素而发生的反应。有的是“晕针”样表现,有的是“癔症”样表现。这些症状主要是接种疫苗时受种者的心理压力、焦虑等所致,无器质性损害,与疫苗无关。但临床中并不少见,群体性预防接种活动时往往也会出现群体心因性反应。

     

    预防接种心因性反应的特点

    心因性反应主要发生在处于生理发育期的儿童,特别是小学生和初中生。最常见的心因性反应是晕厥,一般发生于5~6岁或以上的儿童,多见于年轻体弱的女孩或小学生,婴幼儿极为少见。该反应出现在接种时或接种后不久,甚至在准备接种时发生,发病突然,持续时间短,恢复完全。晕厥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有心慌、虚弱感、胃部不适伴恶心、手足发麻,短时间内恢复;稍重者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四肢冰凉;严重者除有上述表现外,还有瞳孔缩小、呼吸缓慢、脉细、心率慢,甚至失去知觉。上述症状持续十几秒钟至几分钟即可恢复。一般轻度晕厥不需处理,只要令小儿仰卧、低头位、下肢抬高,松解衣扣,注意保暖;或者给患儿喝热开水或糖水,短时间内可以恢复。对较重者,若经上述处理不见好转,可注射肾上腺素,严重者需送医院救治。还有少数儿童表现为接种后1~2天会有头晕、乏力的感觉。

     

     

    那么如何避免预防接种心因性反应的发生呢?

    对疫苗接种引起的心因性反应,其防范措施莫过于创造一个舒适、和谐的环境,尤其是在进行群体接种时,应缩短儿童的等待时间,一切接种过程应尽量避开受种者的视线,避免不良的语言暗示。此外,减少注射时的疼痛和出血,可以显著地减轻受种者的紧张情绪,最好采取坐位接种,可大大减少心因性反应的发生。一旦发生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应及时疏散患儿,隔离治疗,尽量缩小反应面,避免相互影响或暗示造成连锁反应。

  • 一场疫情,让大家对健康、预防的知识需求格外迫切。面对特殊时期诞生的金鼠宝宝,更是要做足准备。

     

    疫苗接种的必要性: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能增强宝宝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自身抵抗力,抵御病菌的侵袭,从而起到保护宝宝的作用。

     

    人体的免疫系统有记忆功能,接种了疫苗这种对人体毒性低的致病原后,免疫系统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与之对抗。当免疫反应消失之后,对应抗体,会留在宝宝体内同时有记忆功能的免疫细胞也会把致病原信息记录下来。当宝宝再次遭遇同一种致病原时,抗体“立马激活”,火速被调动来对付敌人,记忆免疫细胞则火速调出这些“敌人”的“档案”,组织起有效的防御反应。

     

    所以,每个人出生后都会有计划地接种疫苗,爸妈一定要重视。

     

    哪些疫苗要接种?

     

    大家知道,疫苗分一类苗和二类苗,一类疫苗一般国家规定宝宝要接种,这个家长不太会有疑问。让家长选择困难的往往是二类苗。

     

    二类苗有两种,一种是与一类苗有同种功效、不含接种禁忌的同类疫苗,可以替代一类疫苗;另外一种是在一类疫苗的基础上的免疫补充,可以为宝宝填补更多免疫白,预防更多病种。

     

    肺炎链球菌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染,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而且感染后会出现高热、肺炎,甚至脑膜炎,病情比较严重。因此,建议接种,婴儿满两个月就可以开始接种HIB疫苗。

     

    流感疫苗: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呼吸道传染病。由于流感的变异,流感疫苗的有效性经常受到质疑。建议接种人群是1岁以上,特别是体质比较弱的宝宝更需要。

     

    手足口疫苗:最近几年我国婴幼儿手足口病频发,甚至有死亡的案例,虽然手足口疫苗并不能百分百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但是可以预防EV71所致的重症手足口病,可以防患于未然。

     

    轮状病毒疫苗: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急诊和死亡(除呼吸道感染之外)的第二位病因,中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数的1/4。

     

    宝宝可以提前或推迟接种吗?

     

    一般情况下,宝宝最好是按时接种疫苗,但也有些家庭会因为种种原因没法按时接种,确实是个普遍情况。另外特殊时期,宝宝也会出现延迟接种的问题。尽管多数短期延迟接种可能不会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产生明显影响,但是这并不代表疫苗可以无限期推后,而是应该在接种条件恢复后及时补种。

     

     

    另外有的疫苗是需要注射几次才可以完成的,如果因为特殊原因不小心中断了疫苗的注射,及时补上就可以,不需要从头开始。

  • 有了小孩之后,很多新手爸妈们可能会感觉焦头烂额,要管吃喝拉撒之外,还要操心孩子的健康和学习。由于婴幼儿免疫系统并不完善,所以很容易被很多病原体攻击并且感染疾病,所以宝宝们都要打疫苗。

     

    如果是免费的一类疫苗是国家强制要求接种的,倒还好,也不用纠结,但是对于自费的二类疫苗,很多爸妈们就一脸懵逼的不知如何选择了。那么宝宝们应该接种哪些疫苗呢?

     

     

    宝宝到底应该接种哪些疫苗?

     

    1)一类疫苗必须接种

     

    像乙肝、卡介苗、脊灰、百白破等是由政府免费提供的,要求每个公民强制接种的一类疫苗,这些疫苗只要按照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建议时间定期接种即可。如果不去接种,不仅宝宝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可能还会影响宝宝入托、入学甚至出国。

      

    2)二类疫苗提倡选择性的接种

     

    二类疫苗虽然不是国家强制接种的,需要自费的疫苗,但是并不意味着无所谓打不打。它也可以预防很多危险疾病的发生,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建议家长们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公认推荐家长给宝宝接种的二类疫苗有:

     

    非免疫规划疫苗(自费疫苗)并非可打可不打。要想让孩子获得更全面的保护,建议尽可能接种更多的非免疫规划疫苗。

     

    下面这几种就是强烈推荐、最好都给孩子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

     

    1)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

     

    推荐有条件的家庭都给孩子接种Hib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绝大多数Hib严重病例的唯一公共措施。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自开始接种Hib疫苗以来,Hib侵袭性疾病的发病率急剧下降。

     

    2)肺炎球菌疫苗:

     

    世卫组织已将肺炎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优先等级最高)使用疫苗预防的疾病,而引起儿童肺炎的除了上文提到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就是肺炎链球菌了。

     

    3)水痘疫苗: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得过水痘,发病轻重不一而已,即使这是个自费疫苗,还是建议每个小朋友都接种。

     

    4)肠道病毒EV71疫苗:

     

    这个疫苗的名字有些陌生,但说起手足口病,你一定经常听到,没错,这个其实就是手足口病疫苗,它是由一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包括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EV71)等。

     

    5)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疫苗往往一针难求,但如果有条件,对于免疫力相对低的小朋友,有条件应该接种,而且建议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最好在流感流行季开始前打。

     

     

    结语

     

    总之,无论是免费疫苗还是自费疫苗,都是可以对宝宝们起到保护作用的,建议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早接种早保护,家长朋友不可以人云亦云,甚至以为自费的不安全,这样可就吃亏了,因为可能措施疫苗的巨大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 疾病预防控制局
    http://www.nhc.gov.cn/jkj/s3590/202001/f1b793e053ea49d3b4251fe107ada325.shtml

  • 由于疫苗对人体来说毕竟是一种异物,所以接种不同疫苗会因个体差异有一些常见反应,家长应提前了解以正确应对。

     

     

    1.卡介苗:接种后一般无全身反应,局部反应轻微,按种后2~3周在接种局部可见红肿硬结,逐渐形成一个小脓疱,并自行破溃,流出少量分泌物,家长可用酒精棉签轻轻拭去分泌物即可,不必过于紧张。之后溃破处会结成痂皮,最后自行脱落,留有一小疤痕,这是一个正常过程,一般持续8~12周。

     

    2.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只有极少数婴幼儿出现一过性腹泻,可不治而愈。

     

    3.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注射局部可出现红肿、疼痛、发痒,患儿可有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自行消退。偶见过敏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局部形成的硬结不能吸收,可能形成接种部位的无菌性化脓。如果全身反应较重,应及时到医院治疗。

     

    4.麻疹减毒活疫苗:注射后一般局部无反应,在6~10天时少数幼儿可能会出现发热、一过性散在皮疹和流涕等呼吸道卡他症状等,持续不超过2天。如体温超过38. 6℃,持续时间超过5天,属加重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5.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很少有不良反应。极个别幼儿可能有中、低度发热,或注射部位微痛,这些轻微反应一般可在24小时内消失。

     

    6.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小儿在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有发热,一般均在38℃以下。少数小儿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异常反应主要为皮疹、发热、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等。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

     

    7.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一般反应轻微,少数人有短暂低热,多发生于接种后6~8小时,局部有红晕及压痛感,多在接种24小时后逐步消失。

     

    8.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注射后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或低热、疲倦、头痛等,一般不需处理即可消退。

     

    9.风疹减毒活疫苗:注射后一般无局部反应。在6~11天内,个别小儿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及轻微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个别成人接种后2~4周内可能出现轻度关节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10.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疫苗:常见的接种反应是注射部位出现短时间的烧灼感及刺痛,个别受种者可在接种疫苗5~12日出现发热(38. 3℃或以上)或皮疹。

     

    11.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后无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疫苗安全可靠。

     

    12.水痘疫苗:注射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小儿在接种部位可出现疼痛,偶有发热或伴有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3天。

     

    13.b型嗜血流感杆菌结合疫苗:接种后局部和全身反应轻微,并且大多于接种后48小时内缓解。

     

    14.伤寒Vi多糖疫苗:注射后发热反应较少,局部稍见红肿,个别人有压痛感,大多为轻反应。

     

    15.流行性感冒疫苗(裂解型):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红肿反应,显著的全身反应(如发热、肌痛、虚弱)罕见。

     

     

    16.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国产狂犬病疫苗则少数人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硬结、瘙痒甚至水肿、淋巴结肿大,少数人可发生过敏反应;进口狂犬病疫苗则注射部位可出现轻微反应,如发红或轻度硬结,发热极少见。

     

    17.轮状病毒疫苗:一般无不良反应,偶有低热、呕吐、腹泻等轻微症状,皆为一过性,2~3天后即可减轻或消除。

     

    18.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少数小儿可出现注射部位的疼痛、红肿等轻微反应,个别小儿可出现低热、肌痛和严重的局部反应。过敏反应极为少见。

  • 寨卡病毒是一种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为蚊虫叮咬。在福州春季,由于气温适宜,蚊虫活动频繁,儿童感染寨卡病毒的风险相对较高。以下是对寨卡病毒的相关介绍以及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一、疾病介绍
    寨卡病毒感染后,大部分患者表现为轻微症状,如发热、皮疹、关节痛、肌肉痛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寨卡病毒相关胎儿小头症和格林巴利综合征。
    二、家庭预防策略
    1. 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消灭蚊虫滋生地,如积水、污水等。
    2. 在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使用蚊帐、纱窗等物理方法防止蚊虫叮咬。
    3. 使用含有DEET、IR3535等成分的驱蚊剂,但需注意儿童和孕妇的适用性。
    4. 孕妇和婴幼儿应避免前往寨卡病毒流行的地区。
    5. 定期检查家中宠物,防止蚊虫传播。
    三、治疗策略
    寨卡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包括退热、止痛、补充水分等。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
    1.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助于身体恢复。
    2. 退热: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
    3. 止痛: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等。
    4. 补充水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5. 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一些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等可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四、家庭护理
    1. 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热持续不退、皮疹增多、关节疼痛加剧等,应及时就医。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
    4. 饮食要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
    五、预防接种
    目前尚无针对寨卡病毒的疫苗,因此预防接种是预防寨卡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

  • 婴儿玫瑰疹,又称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儿期疾病。该疾病通常在婴儿6个月至2岁之间发生,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长春冬季是该疾病的流行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婴儿容易受到病毒感染。以下是对婴儿玫瑰疹的详细介绍以及长春地区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疾病介绍:婴儿玫瑰疹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等。发热通常在38℃至39℃之间,持续1-5天,有时伴有轻微咳嗽、流鼻涕等症状。皮疹通常在发热后1-2天出现,呈红色、扁平,直径约为2-5毫米,先在躯干部位出现,然后蔓延至面部、颈部和四肢。皮疹通常在1-2天内消退,不留痕迹。
    家庭预防措施: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避免空气污浊。2. 加强婴儿的保暖,避免受凉。3.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4. 给婴儿提供营养丰富的饮食,增强免疫力。5. 减少婴儿外出,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治疗策略:1. 降温:对于发热的婴儿,可以采取物理降温,如用温水擦拭身体、使用退热贴等。2. 抗病毒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3. 护理:保持婴儿床单、衣物等清洁,避免搔抓皮疹。4. 观察症状: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在长春冬季,家长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预防措施:1. 增加室内湿度,避免空气干燥。2. 注意婴儿的保暖,避免感冒。3. 提高室内温度,保持舒适。4. 避免带婴儿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

  • 我家孩子1岁1个月,高烧3天到40度,昨天退烧,今天早上发现脸上出疹子了,应该是幼儿急诊。想跟医生咨询下需要注意哪些事项,譬如护理和饮食等方面,哪些情况需要去医院看医生,谢谢。

    医生推荐使用泰诺或美林来控制体温,并建议在30分钟内接诊。孩子可以正常洗澡和吹空调,但需要注意不要让水温过高或过低,空调温度也要适中。饮食上,蔬菜水果和鱼、肉之类的都可以正常吃。对于疹子,如果孩子挠破了,需要及时清洁并涂抹抗生素软膏以防感染。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生和家长的沟通非常重要。通过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与医生交流,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指导。这种便捷的服务模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和精力,也使得家长可以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健康。

    幼儿急诊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幼儿急诊的常见症状包括高烧、皮疹、头痛、咳嗽等。易感人群主要是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 使用泰诺或美林控制体温; 2. 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 3. 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 4. 如果皮疹破损,及时清洁并涂抹抗生素软膏; 5. 定期与医生沟通,了解孩子的恢复情况。

  • 婴儿玫瑰疹,又称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儿期发热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6个月至2岁的儿童中,尤其是1岁左右的婴儿。沈阳秋季,由于气候变化,婴儿玫瑰疹的发病率相对较高。以下是关于婴儿玫瑰疹的介绍以及该地区相关的家庭预防及治疗策略。

    疾病介绍:婴儿玫瑰疹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和淋巴结肿大。发热通常在38-39℃之间,持续3-5天,然后皮疹开始出现。皮疹呈红色,直径约为2-5毫米,通常先出现在躯干部位,然后蔓延至面部、颈部和四肢。皮疹通常在发热后1-2天内出现,持续2-3天后消退。婴儿玫瑰疹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儿无需特殊治疗,症状会在1-2周内自行缓解。

    家庭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婴儿玫瑰疹,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持婴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密切接触。
    2. 加强婴儿的免疫力,保证营养均衡,适量运动。
    3. 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避免婴儿长时间处于潮湿、闷热的环境中。
    4. 避免婴儿接触刺激性物品,如香水、化妆品等。
    5. 为婴儿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保证充足的休息。

    治疗策略:婴儿玫瑰疹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主要包括以下措施:
    1. 降温:发热时,可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等,但需遵医嘱使用。
    2. 保湿: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因出汗导致的皮肤不适。
    3. 营养:保证婴儿摄入充足的营养,以支持身体恢复。
    4. 观察病情:密切观察婴儿的病情变化,如发热持续不退、皮疹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婴儿玫瑰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儿期发热性疾病,家长应了解其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以便在发现病情时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保障婴儿的健康。在沈阳秋季,家长更应注意预防措施,以降低婴儿玫瑰疹的发病率。

  •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中,特别是在5岁以下儿童中较为普遍。沈阳冬季,气温较低,人们的活动范围相对减少,但手足口病的传播并未因此而减少。以下是对手足口病的一些基本介绍,以及针对沈阳冬季的家庭预防和治疗策略。
    手足口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部、足部和臀部出现皮疹或疱疹等。这些症状通常在发病后的2-10天内出现。虽然大多数手足口病病例为自限性,但仍需注意,特别是对于婴幼儿来说,严重的病例可能会出现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
    针对沈阳冬季的家庭预防措施:
    1.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儿童前。
    2. 避免接触患病的儿童,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和消毒家中用品。
    4. 儿童应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特别是在冬季。
    5. 给儿童提供均衡的营养,增强免疫力。
    治疗策略:
    1. 保持患儿充足的休息,多饮水。
    2. 口腔溃疡可用含有利多卡因的凝胶或喷雾减轻疼痛。
    3. 保持患处清洁,避免搔抓,以防感染。
    4. 对于症状较重的患儿,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给予抗病毒药物或其他对症治疗。
    5. 避免使用抗生素,因为手足口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保护儿童的健康。

  • 我是一名新手妈妈,宝宝出生后一直纯母乳喂养。8月10日,宝宝因鼻塞、咽部充血和咽部溃疡住院治疗,出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皮疹、口腔溃疡、新生儿结膜炎和新生儿腹泻。8月22日,宝宝大便3次带血丝,精神状态和生命体征正常。医生诊断为食物蛋白诱导性直肠结肠炎,建议妈妈忌口奶制品、鸡蛋制品等高蛋白食物,并继续母乳喂养。宝宝服用益生菌和深度水解奶粉,情况有所好转,但夜间大便血丝增多,体温升至38.3℃。医生建议去医院挂急诊,宝宝可能有感染。经过一系列治疗,宝宝的病情逐渐稳定,医生建议在停药后一周再加母乳。

    食物蛋白诱导性直肠结肠炎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食物蛋白诱导性直肠结肠炎的常见症状包括大便带血丝、腹泻、便秘等。易感人群主要是婴幼儿,尤其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 推荐科室 儿科 调理要点 1.妈妈忌口高蛋白食物,如奶制品、鸡蛋制品等; 2.继续母乳喂养; 3.服用益生菌和深度水解奶粉; 4.如有感染,及时就医; 5.在停药后一周再加母乳。

  •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因为一场皮肤病而陷入如此的困境。起初只是手臂上出现了一些红斑,没当回事儿。可随着时间推移,这些红斑开始蔓延,甚至影响到了我的日常生活。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帮助。

    通过互联网医院,我联系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皮肤科医生。我们进行了初步的沟通,医生建议我拍摄皮疹的照片以便更好地了解情况。于是我按照医生的要求,拍摄了照片并发送给他。

    医生给我开了三种药物:治疗脾虚的中药、卡泊三醇软膏和卤米松软膏。医生告诉我,需要交替使用这两种软膏来缓解皮疹症状。同时,医生也提醒我,治疗过程可能会有些波折,需要耐心等待。

    我按照医生的指示,开始了治疗。然而,四五天过去了,皮疹的症状并没有明显改善。更糟糕的是,我开始出现大便带血的情况,非常不舒服。这种感觉就像痔疮犯了一样,令我非常焦虑和恐慌。

    我再次联系了医生,向他描述了我的症状。医生表示,这可能是药物副作用所致,建议我暂停使用所有药物,并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虽然我对此感到非常失望,但我也知道,健康是最重要的。

    回顾整个治疗过程,我深刻体会到,虽然互联网医院提供了便捷的就医方式,但在面对复杂的疾病时,仍然需要到实体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同时,我也意识到,作为患者,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健康,不能轻易尝试未经验证的治疗方法。

    皮疹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皮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斑、瘙痒、水泡等症状。易感人群包括过敏体质者、免疫力低下者等。 推荐科室 皮肤科 调理要点 1. 避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 2. 使用医生开具的药物进行治疗; 3.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4. 饮食上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5. 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 婴儿玫瑰疹,也称为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传染病。这种疾病的特征是突然出现的发烧、皮疹,通常在婴儿6个月至2岁之间发病。在北京秋季,由于气候变化,婴幼儿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感染此病。

    预防措施: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感染风险。
    3. 加强婴儿营养,提高免疫力。
    4. 避免带婴儿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5. 接种疫苗,预防感染。

    家庭治疗策略:
    1.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2. 给予充足的水分,防止脱水。
    3. 使用退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按医嘱使用。
    4. 注意观察婴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5. 保持床单、衣物清洁,定期更换。

    在家庭中,家长应密切关注婴儿的症状,确保婴儿在发病期间得到适当的照顾。同时,家长也应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以便更好地保护婴儿的健康。

  • 我是一个在太原市工作的年轻人,平时忙于工作和生活,很少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的阴囊潮湿,偶尔还会有瘙痒感。起初我并没有太在意,认为可能是因为天气炎热或者穿着不透气的内裤所致。但是这种情况持续了很久,甚至出现了小点点的皮疹,我开始感到担忧和焦虑。我的朋友建议我去医院看看,但我总是拖延,直到症状越来越明显才决定采取行动。

    我在网上搜索了相关信息,发现可能是皮肤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于是,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来缓解症状,包括使用药膏、更换内裤、保持清洁等等,但效果并不明显。我的心情也因此变得越来越低落,甚至影响到了我的工作和生活。

    最后,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在线问诊服务,我联系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皮肤科医生。医生非常耐心地听取了我的描述,并要求我发送一张照片以便更好地了解我的情况。虽然照片质量不高,医生还是建议我去医院进行面诊,以便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我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了一家当地的医院进行检查。经过一系列的测试和检查,医生告诉我我患有脾虚湿热的症状,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医生开了一些中药和外用药膏,指导我如何正确使用,并提醒我要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调理,我的症状逐渐消失,心情也恢复了正常。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健康是最重要的财富。我们不能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而忽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同时,我也体验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感谢医生和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帮助。

    脾虚湿热的症状与治疗 常见症状 脾虚湿热的常见症状包括阴囊潮湿、瘙痒、皮疹等,多见于年轻人和中年人,尤其是那些生活习惯不规律、饮食偏嗜的人群。 推荐科室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就诊于皮肤科或中医科。 调理要点 1. 调整饮食,避免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 3. 使用医生开具的药物,按时服用; 4.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阴部清洁干燥; 5. 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中医调理方法,如艾灸、拔罐等。

  • 我曾经因为一件小事而焦虑不已。两年前的一次酒后失态,我找了小姐,但幸好我戴了套。然而,最近我发现自己的包皮上出现了小点点,虽然不疼不痒,但我开始担心这是不是性病的征兆。我上网查找相关信息,越看越害怕,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感染了某种性病。

    在这种恐惧和焦虑的状态下,我决定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通过京东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我联系了一位男科专家。医生很耐心地听完了我的描述,并询问了更多的细节。最终,他告诉我这只是包皮过长引起的皮疹,不是性病,也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我松了一口气,但仍然有很多疑问。医生解释说,包皮过长可能会导致局部的刺激和摩擦,进而形成皮疹。这种情况很常见,尤其是在男性中。医生还建议我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局部清洁和消毒,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日常的清洁和护理。虽然一开始我对每天泡三次的要求感到有些困扰,但我很快就适应了。现在,我的小点点已经消失了,我的心情也恢复了平静。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面对健康问题时,不能只依赖网络上的信息,必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同时,我也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便捷和高效的线上问诊服务,它让我在家中就能得到专业的医疗建议和指导。

    包皮过长引起的皮疹就医指南 常见症状 包皮过长引起的皮疹通常不伴随疼痛或瘙痒,主要表现为包皮上出现小红点或白色斑块。这种情况在男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那些包皮过长的人群。 推荐科室 泌尿外科或男科专科 调理要点 1. 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局部清洁和消毒; 2. 避免过度清洁或使用刺激性洗涤剂; 3. 保持局部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4. 如果症状加重或伴随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5. 在性生活中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