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伤寒论》学习补记…第35条 (一)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我们都知道,虚会生百病,无论是什么病,都是因为人体本身太虚,邪气入体才导致疾病发生的。而在中医理论中虚证又分为阳虚、阴虚、气虚、血虚,这些虚证都会损害我们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而且虚证往往不会单独“作战”,它们会“勾结”在一起危害人的身体,病症会更加严重、绵长。
接下来就给大家推荐几道食谱,来调养虚证,每种虚证都有对应的食谱来调理。
1、气虚——当归黄芪乌鸡汤
人体的气是一种看不见的物质,但是它却是支撑人体活动的重要部分,如果气不足,人就会体力差,动不动就气喘气短;懒言少语、不想动弹;易患感冒、畏风;气虚则脾胃就弱,运化能力弱,大便不成形,容易腹胀,如果你中了大部分,那么就很有可能是气虚了,可以多吃这道当归黄芪乌鸡汤。
当归黄芪乌鸡汤原料:当归、黄芪、乌鸡
黄芪补气升阳,是很好的补气药材,这道菜能够提高生理机能、强筋健骨、延缓衰老,对于预防贫血、骨质疏松也很有效,对于冠心病、小儿佝偻病、胃溃疡等疾病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2、血虚——四物汤
血虚的人往往面色无华,没有光泽,面色发黄或苍白;血虚的人口唇发淡,指甲发白,没有血色;血虚血液流通慢,就会患血瘀,女性会表现为月经量少、痛经、手脚冰凉。如果你有这些症状,那很有可能就是血虚了,血虚的人往往也会气虚,也会出现气虚的症状,这时候就需要气血同时进补。
四物汤原料:熟地、白芍、当归、川穹
四物汤主要功效就是活血补血,有血虚症状的人很适合喝四物汤。熟地补肾滋阴、白芍养血敛阴、当归补血活血、川穹活血行气,四味药材相辅相成。
3、阴虚——百合莲子粥
阴虚主要原因是阴液亏损,机体缺少营养物质。阴虚多表现为皮肤干燥、口鼻干燥、头发干枯毛糙;容易上火、情绪波动大;女性月经量少甚至闭经;手足发热、盗汗、腰膝酸软但不痛。如果出现这些症状,那么就是阴虚了,可以试试这道百合莲子粥。
百合莲子粥原料:百合干、莲子、冰糖、大米
百合养肺清肺、清心安神;清热降火、益肾固精,两者搭配做粥就很适合阴虚火旺的人吃,能够滋养津液,宁心精神。
4、阳虚——当归生姜羊肉汤
阳虚主要是因为阳气虚弱,阴寒之邪侵体,阳气受损。主要表现为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精神不济、四肢无力;齿痕舌,湿气重、容易腹泻;女性容易得妇科肿瘤,月经伴有血块,痛经。如果你有这些情况,那么可能就是阳虚了,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阳虚,可以试试这道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原料:当归、羊肉、生姜、黄酒
生姜散寒暖胃、羊肉养肝补虚、当归活血行滞,合而为汤,能够散寒调经,升阳补气。
麻黄是外感首药,是药三分毒,说的基本就是副作用。使用治疗量的药物后所出现的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这里强调的是治疗目的以外的药理作用,比如用于治疗感冒鼻塞症状,那么除此以外引起的例如血压升高等症状都属于副作用的范围。随着对麻黄、麻黄碱以及伪麻黄碱的深入研究,他们的副作用已经相对比较明确了。
麻黄
作为治疗外感风寒导致的感冒以及哮喘疾病的使用的,针对实证有效,用于胸闷喘咳,风湿痹痛等症的治疗。中药很怕用错了药,不治病反而会加重病情。麻黄发汗力较强,故表虚自汗和阴虚盗汗等情况下禁用。而且麻黄含有麻黄碱,能兴奋心脏,升高血压,所以失眠、多汗、高血压患者慎用。
麻黄碱
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可以激动肾上腺素受体(α、β),主要药理作用是兴奋心脏、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外周血管、升高血压。滴鼻后可以收缩粘膜血管,减轻鼻粘膜充血。
如果通过减轻鼻粘膜充血治疗感冒引起的鼻塞,则效果不错。但治疗目的以外的,比如同时兴奋了心脏,升高了血压,这就是它的副作用了。所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等患者禁用含麻黄碱的药物。而且,如果连续使用含麻黄碱的药物时间过长,可出现“反跳”现象,出现更为严重的鼻塞。
伪麻黄碱和麻黄碱只有立体异构的区别。上述中枢兴奋作用相对较弱一些。还要注意,服用含麻黄碱的药物时,避免与其他药品同时应用的问题。或可导致血管收缩,导致严重高血压或外围组织缺血。
成瘾性
麻黄碱类物质本身成瘾性很弱,正常使用含有麻黄碱的感冒药则不会担心成瘾或不良反应的问题,因为产生的症状停药后即可缓解,无需其他处理。
麻黄碱类物质通过简单的化学加工,就可以制成毒品甲基苯丙胺,即俗称的冰毒。2013年国家药监局发文,要求对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在内的6类含麻黄碱超过30mg的药品进行说明书修订,并转为处方药管理。
【不药博士】简介:博士,主管药师,高级营养师,拥有13年的用药指导、营养咨询和健康管理经验。不药不药,健康生活,不生病,不吃药!
按:补气常用四君子汤为基础,而补血多用四物汤加减,气血双补除了有八珍汤之外,还有归脾汤是临床比较常用的药方,有补养气血、养心安神的功效,是临床上滋养心脾气血最常用的药方之一。
【归脾汤的药物组成】
由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当归、木香、龙眼肉、远志、酸枣仁、茯苓、生姜、大枣组成。
【归脾汤的组成特点及功效】
1、补气健脾——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
2、补血养血——当归、大枣、龙眼肉
3、宁心安神——龙眼肉、远志、酸枣仁
另外用到生姜、木香等,主要能够起到醒脾理气,使补而不滞,为佐使。
【归脾汤主要适用病症】
1、心脾气血亏虚病症。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导致的心悸、健忘、体倦乏力,面色萎黄、口唇苍白、四肢无力、精神不振,舌淡脉细弱等。
2、心神不宁。由于心脾亏虚、气血亏虚不能养心神而导致的失眠、健忘、多梦、易醒,容易受惊、心悸怔忡等症状。
3、脾不统血。因为脾气气血亏虚,中气不足不能固摄血液而导致的皮肤出血、便血、女性月经量多,或月经淋漓不尽病症。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女性月经不调、心律失常、失眠、神经衰弱、贫血等,只要属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都比较适合用归脾汤治疗,临床应用广泛。
【我对归脾汤的理解】归脾汤滋养心脾、补养气血,但归根结底是以治疗脾虚为核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心藏神主血脉,脾气不足,运化不良,气血的生化不足不能滋养心神,或加上劳倦思虑伤神,加重了气血的损耗,所以会导致中气亏虚、脾胃不足,以及气血不足以及心神不安等证候。
通过健脾补气、充养气血的方法,来改善中焦脾胃不足,清阳不升,心血亏损而导致了面色萎黄、脉弱症状,或治疗脾气亏虚统摄无权而导致的出血病症,应用归脾汤是非常适合。
在临床上,有很多药方有很大的关联性,比如炙甘草汤,或八珍汤、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荣汤,这里面很多配方成分和归脾汤里面用到的药物有很大的重叠,功效有很多相似之处,功效互补,大多能够治疗虚损虚劳、心悸不安、失眠等证候,表现为面萎黄或苍白,舌淡而脉细弱的,应用这类药方滋养,大都有比较好的疗效。
【归脾汤的加减】归脾汤以滋养气血为主,补气补血的功效比较突出,而如果兼有阳虚的,可加入桂枝、附子等药物以加强温阳的作用;如果兼有心阴不足的,可加入麦冬、五味子;如果是治疗脾不统血导致的出血病症,可适当地加入阿胶、仙鹤草等药物;归脾汤相对滋腻,如果兼有脾胃不和运化不良,可加入陈皮、麦芽等药物,以促进脾胃运化。
这些具体的加减法,能增强归脾汤的临床功效,使其应用更灵活。
别人给我送了一只小狗,然后交代我要喂小狗鸡肝、鸡肉和鸡蛋黄。回家给媳妇一说,立马被批评,说她的待遇都没有这么高,怎么能喂狗呢?好吧,鸡蛋黄,我是不喜欢吃的东西,吃了会感觉噎着慌,挺难受的。而且这个习惯从小时候就开始出现,很是难改变。鸡蛋黄,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中药,前提是你懂得怎么用,下面就教您几种鸡蛋黄的作用和治疗疾病。
1.烧伤,就是很轻微的烧伤:方法是,用水煮鸡蛋,煮熟之后,把蛋黄弄出来,然后放到铜锅里用小火加热。等到水分蒸发完了之后,再用大火煎熬,大约十分钟就可以熬出蛋黄油。把熬出的蛋黄油用高压灭菌方法,装到瓶子里备用。方法是,烧伤时候将蛋黄油直接涂抹在清创后的烧伤创面上,暴露疗法为主。治疗小面积烧伤,效果很不错,而且很少留有瘢痕。
2.静脉曲张引起的溃疡:用上方法治蛋黄油。治疗时候,先清洗创面,再用棉签沾蛋黄油,涂到溃疡面上,然后稍微包扎,隔一天换一次药,好了为止。
3.皮肤湿疹:将蛋黄油涂抹在患处,每天一次。一般用药后局部出现潮红、渗液、瘙痒等就能减轻,3⃣️至5⃣️次之后,就可以痊愈。有些人用蛋黄油治疗皮癣、脚癣和头癣,效果也很好。
一般来说,中医理论认为,鸡蛋黄甘平,微寒,无毒,归心肾二经。可以生服、煮食或以药汁冲服。外用方法是调药涂或者熬成鸡黄油之后再用。
记得,我读大学时候,老师告诉我,熬鸡蛋黄油能够治疗很多种疾病。我就回家熬油,熬了好机会都没有成功。后来发现,这是因为油锅的问题。后来熬好了之后,治疗过小孩鹅口疮、腹泻等疾病,效果很不错。
(附:鸡蛋黄是指鸡蛋里面的蛋黄。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包括中性脂肪、卵磷脂、胆固醇等,也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同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是高生物价的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最多。
蛋黄中的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以释放出胆碱,胆碱通过血液到达大脑,可以避免智力衰退,增强记忆力;医学专家说卵磷脂为老年性痴呆的克星;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的含量,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我们可以从五行的角度来考虑。
① 肝喜条达,有硫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
② 心阳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
③ 脾为生化之源,有“土” 生化万物的特性,以脾属“土”;
④ 肺气主素降,有“金”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
⑤ 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而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有内在联系,
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
这就是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
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
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说明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
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所以基于此理论,我们也可以选择“五行养肺汤”来养护肺及五脏六腑的正气,抵制湿热等外邪入侵。
原料:莲子15克,银耳10克,红小豆15克,黑豆20克,绿豆15克,山药50克。
制作方法:莲子洗净,泡发; 银耳冼净泡发;
红豆、绿豆、黑豆洗净泡两小时,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备用。
将上述食材入砂锅中,加入水,煮至所有的豆开花,汤浓稠,即可关火,温时拌入冰糖服用。
养生功效:润肺、养五脏、清热败毒、平衡湿热、修正五脏六腑的正气,避免湿热袭身袭肺。
在这个食谱中莲子和银耳都是养肺佳品,白色入肺,从五行角度讲,白食最养肺。
另外,莲子能清心醒脾,补中养神,健脾补胃,益肾涩精止带,滋补元气等,是养护五脏六腑的佳品。
银耳除了白色入肺,还能补肺润肺,还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也是滋补五脏六腑的佳品。
赤(红)小豆,李时珍称红小豆为“心之谷”,从五行的角度讲,红色入心,但从功用上讲,赤小豆可利水除湿,消肿解毒。
治水肿、脚气、黄疸、泻痢、便血、痈肿等,凡水湿停滞体内,就可用红小豆来除湿。
绿豆可以养肝胆,因为从五行和性味归经的角度讲,青色入肝,且能除湿除热,是养护脏器、排毒的佳品。
黑豆为“肾之谷”,养肾、清热、排毒等,五行中肾与肺也是相生相克的关系,但是肾气足,脾肺气足,是很治疗好的。
所以综上所述,“五行养肺汤”常饮,养好五脏六腑,平衡身体阴阳气血,有助肺气正常,维护肺的功能,避免外邪入侵肺脏及肺经,
在合适的条件下,湿热犯肺给人带来疾病。并且“这款五行养肺汤”最适宜日常保健饮用。对湿热体质者尤其适宜。
肾是先天之本!2种豆子一起煮汤,除湿除热补足肾气,肾好腰强健
《黄帝内经》中讲“肾热病者,先腰痛”,这句话的意思是腰为肾之府,肾病必见腰痛。如果是湿热导致的一些疾病,比如尿路感染、肾炎等都会出现腰痛的症状,“黑豆除湿补肾汤”可化解。
很多人都经常有腰痛的情形出现,可是腰痛是一种症状,不是一种疾病,所以临床诊治时一定要注意辨证施治。在本书中我们主要介绍湿热腰痛,这是腰痛的一组重要病症,需要积极防范。
在《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阐述:“肾热病者,先腰痛。” 这句话的意思是腰为肾之府,肾病必见腰痛。如果是湿热导致的一些疾病,比如尿路感染、肾炎等都会出现腰痛的症状,并且也伴随有其他症状。所以当腰痛时,一定要注意考虑肾的原因,另外,根据临床其他症状,来找出辨证施治的方法方可化解。
有一位湿热腰痛的患者来找我看病后,问我如何预防湿热腰痛,我建议他注意清淡、流质的饮食。另外,要注意适度运动,并保证下yin部的卫生,避免湿热外邪上逆,传导疾病。另外建议他,如果有闲,可以试试“黑豆除湿补肾汤”来补益、除湿热、坚筋骨、治腰痛。对于一般湿热性肾病引起的腰痛都有益。
下面来学学“黑豆除湿补肾汤”的制作方法
原料:薏米60克,绿豆30克,黑豆30克。制作方法:把黑豆、绿豆用温水泡透;锅内加水,下黑豆用小火烧开;然后下入绿豆烧开;下入洗好薏米,用小火煮至软烂;粥内加入糖调匀即成。养生功效:补肾、坚筋骨、除湿、清热、健脾开胃等。
黑豆,在长期的农耕社会中,人们发现,牲畜食用黑豆后,体壮、有力、抗病能力强,所以,以前黑豆主要被用作牲畜饲料,其实这是黑豆的内在营养和保健功效所决定的。
那时人们崇尚白色食品,只有贫者和食不果腹的人才无奈食用黑豆。但医者和养生者却发现并总结出黑豆的医疗保健作用。黑豆性平、味甘;归脾、肾经;具有消肿下气、润肺燥热、活血利水、祛风除痹、补血安神、明目健脾、补肾益阴、解毒的作用;用于腰痛或腰膝酸软,四肢麻痹,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物昏暗,或须发早白;对脚气水肿,或湿痹拘挛、腰痛;腹中挛急作痛或泻痢腹痛者有用。所以黑豆在此方中起重要的补益作用,除湿除热,补肾治腰痛。
绿豆,清热解毒利湿。薏米,也起清热解毒利湿的作用。所以三种食材一起组方,共奏补肾,除湿除热,除湿痹拘挛、腰痛等症。腰痛的患者不妨多选择一下这个食谱,养生保健作用不错。
本节养生要点提炼
① 知道肾湿热导致腰痛的病机、症状等。
② 学习“黑豆除湿补肾汤”的配伍、制作方法,养生防治疾病的功效等。
毫无疑问,麻黄属于解表药。所谓解表药就是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的中药,又称为发表药。麻黄药不仅是解表药,而且是解表药的“群药之首”,是解表药的领头羊,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中药学》教科书也把麻黄药列为第一位。领头羊,个性往往又独特又张扬,有领袖的风采,麻黄亦然,它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力量很强,煎法也与其他解表药迥然不同。
当然,若你要去翻教科书寻找麻黄的煎法,你是找不到的,上面只是语焉不详地说:煎服,2~10克。其他的,就没有了。假设你不甘心,再认真研读,你还会在“中药的用法”一章中看到这样几句话:一般来讲,解表药宜武火煎煮,时间宜短,煮沸后3~5分钟即可。如果你是乖学生,老老实实按这句话来煎麻黄,就大错特错了,药效甚微。那么,麻黄要怎么煎才对呢?得遵循《伤寒论》的煎法。
在《伤寒论》中,含有麻黄的经方有十四首,这十四首全部需要先煎,久煎。
其中小发汗的经方有六首: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升麻汤。以上经方,煎法均为先煎“1~2”沸,或再沸。
一沸是多少时间?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徐静老师考证下来是每沸5~10分钟。我个人认为,所谓一沸,就是水由“静止”转为沸腾的时间,在古代这样的时间较长,但是在有了电磁炉后,时间缩短了许多。也就是说,要达到小发汗的效果,得先煎5~20分钟。
若要大发汗呢?在《伤寒论》中含麻黄发汗较猛的方剂有7首: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麻黄细辛附子、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上述方剂,均要求先煎,先煎水量为减二升。我个人试验下来,按照伤寒论中的水量,减一升需要15分钟左右,减两升需要30分钟左右。
那么,中药学教科书和《伤寒论》谁才抵达了事实的真相呢?
我们先来分析麻黄的成分。一般来说,解表药,比如薄荷,藿香,白芷,菊花等等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气味芬芳,这些挥发油是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油容易挥发,所以需要武火急煎,时间宜短。而麻黄的主要起效成分是生物碱类成分:麻黄碱,伪麻黄碱。麻黄碱难溶于水,所以需要久煎。
需要久煎多久呢?1995年南军军区总医院的马爱华等人做过一次试验,用麻黄药材6份,各10克,放入水中,从沸腾后开始计时,分别单煮5、10、20、30、45、60分钟。结果发现单煎麻黄最佳煎煮时间为 30分钟左右, 此时麻黄碱最高 。之后 ,随时间延长 ,煎出率降低,原因可能是麻黄碱的成分跟随水蒸气蒸发了。
30分钟左右最有效,这和伤寒论的看法是一致的,所以在伤寒论中,小发汗就先煎10分钟左右,大发汗需要煎熬30分钟左右。
按:小柴胡汤出自于《伤寒论》,是治疗少阳病的总方,起到和解少阳的作用,是“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凡是表里寒热虚实气血各种病症,出现少阳枢机不利的证候,都可以用小柴胡汤加减应用。
【小柴胡汤的药物组成】原方用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小柴胡汤的组成特点及功效】
1、柴胡、黄芩——柴胡黄芩的用药比例是8:3,柴胡是药方里面最主要的药物,能够起到疏肝、清热、解郁、辛散等作用,调达少阳气机,使邪气从少阳半表半里从外而解,原方用柴胡八两,相对大剂量柴胡在临床上有非常好的退热效果,可以用于各种热病的治疗,所以小柴胡汤也有很好的退热作用;柴胡配黄芩,黄芩苦寒,清泻肺胃肝胆之热,和柴胡相辅相成,用于各种口苦、烦热、胸胁苦闷等症状的治疗。
2、半夏、生姜——半夏能够交通上下,能够辛散、降逆、止呕、安神,少阳枢机不利容易导致气机郁结,影响肝脾胃功能,导致气机不畅痰气阻滞,半夏配伍生姜,能够解除胸膈痞满、恶心欲吐等症状,以及治疗因为少阳气机不畅而导致的诸多痰证的治疗。
3、人参、大枣、炙甘草——这三个药都是补中益气、扶助正气的主要药物,通过补中扶正,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少阳病的发生是邪气在半表半里之间,正气不足以抗邪导致,用人参大枣炙甘草扶助正气,使正气恢复有助于驱邪。
因此,小柴胡汤主要能够应用于少阳病所产生的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口苦、咽干、头晕目眩等症状,只要是病位在中焦肝胆脾胃,几乎都可以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百变百应——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的用药组成很有特点,可以说百变百应,兼备疏肝调达、清热燥湿、理气消痰、和胃止呕、补中益气等多种功效,因此热病可以清热,郁证可以疏肝,气病可以行气,血病可以活血,虚证可补虚驱邪,阳郁可疏肝温阳,水病可行气利水。
小柴胡汤有升降相因、寒热并用、攻补兼施的配伍特点,所以临床应用相当灵活广泛。
【小柴胡汤的加减】
小柴胡汤有很多加减法,在临床上应用都非常广泛,举例如下。
1、少阳太阳合病,小柴胡汤合桂枝汤,为柴胡桂枝汤。
2、太阳阳明合病,腑气不通,小柴胡汤加枳实大黄等,为大柴胡汤。
3、小柴胡汤合五苓散,为柴苓汤,治疗少阳枢机不利水气病。
4、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称为柴陷汤,治疗少阳枢机不利,气郁痰热互结,胸膈痞满症。
5、小柴胡汤加青蒿、石膏、连翘等,治疗外感热病温病。
6、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味子,治疗外感之后咳嗽迁延不愈。
7、小柴胡汤加平胃散称之为柴平散,治疗少阳不利,肝胃不和,胃胀气滞痞满等症。
8、胆热脾寒,气机不利,津液不输,用柴胡桂枝干姜汤。
9、小柴胡汤加茵陈、虎杖、金钱草等,治疗各类肝胆炎症结石等。
10、少阳不利痰气火热互结,心神亢奋的失眠燥狂,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以上都是临床用之有效的具体加减法,扩大了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范畴。
研究表明,五谷杂粮可养五脏。早在古代就有“一谷补一脏”的说法。五谷有小米、大米、小麦、大豆、高粱。其中小米可养脾、大豆可养肾等等。中医认为,五谷不仅可以裹腹,还是五脏食疗养生的好食材。今天咱们就说说小米。
熬个小米粥,谁不会熬?这问题看似简单,但是怎么熬最有营养口感最好是有很大学问的,不信您继续看!
小米是五谷之首,常食能补脾益胃。小米对脾虚体弱的人而言,可谓是进补的上品,可补中益气、延年益寿。
小米的营养
中医上说小米味甘、咸、性凉;入肾、脾、胃经;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除热,解毒之功效。小米是身体虚弱人的进补上品,脾胃好则人神清气爽!
从营养学方面讲,小米富含维生素B1、B2,含铁、磷,锌等微量元素,能促进食欲,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特别适合小孩子。
小米通常的食用方法就是熬制小米粥了,小米粥有“代参汤”之美称。所以熬制方法和过程对于小米粥的营养发挥尤其重要。
小米粥的最佳熬制方法:
洗米:想要保留营养,就不能过度搓洗,小米富含维生素B1、B2等,而这些维生素很容易在洗涤时流失。一般快速冲洗两遍即可,第一遍快速洗去杂质,再快速重复一遍即可。
下锅:下锅之前可浸泡,不推荐冷水煮粥,建议开水下锅。下锅后大火煮开,再文火煮30分钟即可。
熬制过程
熬制过程中可进行适当搅动,也可以用高压锅焖制,熬制时不建议太稀薄,当粥呈现酥稠状时,就可以出锅了。
小米虽然淀粉含量高,但是成颗粒状,用量少,容易稀薄。所以水和米的比例要搭配合理。
要想入口鲜滑,可滴几滴食用油,色泽好看,而且口感有提升。上层的米油是小米粥的精华所在,一定不要浪费哈!
推荐小米与下列食材搭配食用:
1、加南瓜,养胃效果增强。
2、加山药或枸杞,胃肾同养,补益明目。
3、加红豆,又兼具有补血利水的功效。
其实,小米怎么吃都好,再推荐一个小米八宝饭
材 料:小米260g,红糖80g,植物油30g,豆沙馅按个人喜好,葡萄干适量,坚果仁适量
步 骤:
1、将小米洗净,浸泡一夜。
2、放入蒸锅,加水蒸半熟。
3、把红糖放到米饭头上一块蒸,蒸一会搅拌一下,在蒸一会在拌,直到红糖化完小米熟透。
4、放入植物油拌匀。
5. 把坚果仁放进微波炉叮一分钟,然后加大枣、葡萄干之类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碗底,放一半的小米,把豆沙搓成圆按扁放在中间,再把另外一半的小米放进碗里压实。
6、做好的小米八宝饭用保鲜膜封好放进冰箱储存,吃的时候丢到蒸锅里蒸一下就可以吃了。
别人给我送了一只小狗,然后交代我要喂小狗鸡肝、鸡肉和鸡蛋黄。回家给媳妇一说,立马被批评,说她的待遇都没有这么高,怎么能喂狗呢?好吧,鸡蛋黄,我是不喜欢吃的东西,吃了会感觉噎着慌,挺难受的。而且这个习惯从小时候就开始出现,很是难改变。鸡蛋黄,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中药,前提是你懂得怎么用,下面就教您几种鸡蛋黄的作用和治疗疾病。
1.烧伤,就是很轻微的烧伤。方法是,用水煮鸡蛋,煮熟之后,把蛋黄弄出来,然后放到铜锅里用小火加热。等到水分蒸发完了之后,再用大火煎熬,大约十分钟就可以熬出蛋黄油。把熬出的蛋黄油用高压灭菌方法,装到瓶子里备用。方法是,烧伤时候将蛋黄油直接涂抹在清创后的烧伤创面上,暴露疗法为主。治疗小面积烧伤,效果很不错,而且很少留有瘢痕。
2.静脉曲张引起的溃疡。用上方法治蛋黄油。治疗时候,先清洗创面,再用棉签沾蛋黄油,涂到溃疡面上,然后稍微包扎,隔一天换一次药,好了为止。
3。皮肤湿疹。将蛋黄油涂抹在患处,每天一次。一般用药后局部出现潮红、渗液、瘙痒等就能减轻,3⃣️至5⃣️次之后,就可以痊愈。有些人用蛋黄油治疗皮癣、脚癣和头癣,效果也很好。
一般来说,中医理论认为,鸡蛋黄甘平,微寒,无毒,归心肾二经。可以生服、煮食或以药汁冲服。外用方法是调药涂或者熬成鸡黄油之后再用。
记得,我读大学时候,老师告诉我,熬鸡蛋黄油能够治疗很多种疾病。我就回家熬油,熬了好机会都没有成功。后来发现,这是因为油锅的问题。后来熬好了之后,治疗过小孩鹅口疮、腹泻等疾病,效果很不错。
(鸡蛋黄是指鸡蛋里面的蛋黄。蛋黄中含有丰富的脂肪,包括中性脂肪、卵磷脂、胆固醇等,也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同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且是高生物价的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B最多。
蛋黄中的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以释放出胆碱,胆碱通过血液到达大脑,可以避免智力衰退,增强记忆力;医学专家说卵磷脂为老年性痴呆的克星;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的含量,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随着季节交替,气温变化无常,很多人容易患上伤寒咳嗽。伤寒咳嗽是中医上的一个常见病证,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头痛等症状。那么,面对伤寒咳嗽,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伤寒咳嗽的病因。伤寒咳嗽多因寒邪侵袭,导致肺失宣降,从而引发咳嗽。因此,治疗伤寒咳嗽的关键在于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在药物治疗方面,非那根止咳颗粒和止咳胶囊是常见的治疗伤寒咳嗽的药物。如果咳嗽伴有痰液,可以配合使用氨溴索等化痰药物。对于伤寒感染引起的咳嗽,可以选择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通常需要服用两周左右,病情即可得到控制。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治疗伤寒咳嗽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生姜、紫苏、陈皮等食材具有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食疗的方式来辅助治疗,例如生姜紫苏水、生姜陈皮白萝卜水、生姜红糖水等。此外,中医的穴位贴敷疗法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选择檀中穴、天突穴、定喘穴等穴位进行贴敷,以达到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效果。
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呼吸道疾病、胸膜疾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因此,如果咳嗽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背部和肺部,以预防伤寒咳嗽的发生。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也是预防伤寒咳嗽的重要措施。
总之,面对伤寒咳嗽,我们要积极治疗,合理用药,同时注意日常保养,才能尽快恢复健康。
老年人在患病后,常常食欲不振,如何选择合适的食物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将针对老年人患病后如何选择食物进行探讨,帮助老年人恢复健康。
一、选择病人平时喜欢吃的食物
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偏好都不同,因此在选择食物时,应尽量考虑老年人的口味喜好。如果老年人平时喜欢某种食物,且这种食物不属于疾病禁忌,那么应该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食欲。
二、选择美味新鲜的食物
美味可口的食物可以刺激老年人的食欲,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营养。在制作食物时,可以尝试一些新的烹饪方法,或者将平时不太吃的食物以新的方式呈现,例如将杂粮制成面食,或者将粥熬得更加浓稠。此外,新鲜的蔬菜水果也可以帮助老年人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根据病情选择食物
不同疾病需要不同的饮食调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疾病的饮食建议:
1. 便秘:可多食韭菜、芹菜、白菜、卷心菜、苋菜、荠菜、梨、香蕉、扁豆等蔬果。
2. 胃肠道疾病:如伤寒、痢疾、肠炎、消化道出血、胃肠手术后恢复期等病人,宜采用少渣饮食。宜食鱼类、蛋类、牛奶、豆制品、切碎的瘦肉,以及含纤维素少的蔬菜和水果,如冬瓜、马铃薯、香蕉等。忌食纤维素多和难消化的食物。
3. 低热、消化不良和咀嚼困难的病人,可采用软质饮食。宜食稠粥、馄饨、面条、豆腐、菜泥、肉泥、烂饭等。不宜食用油炸、坚硬及难以消化的食物。
4. 病情严重,身体极度衰弱,患高招、急性胃炎、口腔及咽喉或食管疾病及胃肠道手术后等病人,宜采用流质饮食为好。宜食牛奶、豆浆、鸡汤、肉汤、蛋花汤、米汤、藕粉、菜汁、果汁等。不宜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
5. 水肿:患有心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病引起的腹水和浮肿、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病人,应采用少盐或无盐饮食,已用含钠多的食品,如各种酱菜、咸菜、腐乳、火腿等。
四、注意食物的烹饪方法
在烹饪食物时,应尽量采用蒸、煮、炖等健康的烹饪方法,避免油炸、烧烤等高脂肪、高热量的烹饪方式。此外,还可以根据老年人的口味调整食物的口味,例如将菜肴做得清淡一些,或者加入一些调料提味。
五、注意饮食的规律性
老年人患病后,应保持饮食的规律性,避免暴饮暴食。每天定时定量地进食,可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消化吸收食物中的营养。
伤寒并非简单的感冒,而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性疾病。
与感冒的症状不同,伤寒的主要症状包括持续高烧、腹痛、肝脾肿大和白细胞减少,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玫瑰红疹,脉搏相对较慢。严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冷漠和反应迟缓。此外,伤寒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腹痛、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治疗伤寒需要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氯霉素、喹诺酮类等。同时,患者需要加强营养支持,注意休息,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预防伤寒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避免饮用生水,食物要煮熟煮透,不食用不洁食物。此外,接种伤寒疫苗也是预防伤寒的有效手段。
在治疗伤寒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到感染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总结来说,伤寒并非感冒,患者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秋季,这个收获的季节,也是养生的好时节。然而,面对秋季的养生,我们常常陷入一些误区,不仅无法达到养生的目的,反而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误区一:秋不食姜
过去有句老话:“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但实际上,秋季并非绝对不能吃姜。生姜具有辛温无毒、归五脏、益脾胃等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抗菌、促进消化等。但秋季天气干燥,过多食用生姜容易导致上火,加重秋燥对身体的危害。因此,秋季可以适量食用生姜,但要注意控制量,并避免在晚上食用。
误区二:秋瓜坏肚
“秋瓜坏肚”是指立秋以后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容易引发胃肠道疾患。夏天大量食瓜已经让人的脾胃处于虚弱状态,秋季再食用过多瓜果容易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因此,秋季要适量食用瓜果,避免过量,以免对胃肠道造成负担。
误区三:贴秋膘
立秋之后,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但贴秋膘也要讲究科学搭配。夏季人们由于贪凉,脾胃功能减弱,过多食用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因此,秋季进补要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如银耳、百合等。
误区四:秋燥易感冒
秋季天气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状,这也是感冒的高发季节。预防感冒,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喝水,适当补充维生素,增强免疫力。
误区五:秋季不防晒
秋季阳光依然强烈,紫外线辐射依然存在。因此,秋季也要注意防晒,避免晒伤。
肺伤寒,又称肺炎链球菌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主要由肺炎链球菌引起。为了更好地治疗肺伤寒,患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方面的调理。
首先,肺伤寒患者应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这类食物会加重体内的寒症,导致病情恶化。常见的生冷食物包括冰淇淋、冷饮、冰冻水果、冬瓜、西瓜、苦瓜等。
其次,刺激性食物会加重呼吸道的负担,甚至引发咳嗽痰多等症状。因此,肺伤寒患者应避免食用辣椒、辣酱、芥末、咖喱、麻辣烫、十三香等刺激性食物。
此外,粗纤维食物难以消化,可能引发肠胃疾病,因此肺伤寒患者应避免食用芹菜、竹笋、粗粮等食物。
高脂肪食物肥腻难消化,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因此肺伤寒患者应避免食用猪蹄、红烧肉、猪皮、猪油、奶油、烧鸡、烧鹅、炸鱼、炸鸡等高脂肪食物。
高糖食物会生痰湿,引发咳嗽痰多等症状,因此肺伤寒患者应避免食用糖果、巧克力、甜点心等含糖高的食物,高糖水果也应少吃。
肺伤寒患者的饮食应以温热、软烂、易消化为主,可适当食用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及豆制品等,是比较好的选择。粥、面条、米糊、藕粉等食物也比较适合患者。煮粥煮汤时,可加入生姜、紫苏、香菜等具有祛风散寒功效的食物,有助于疾病的治疗。
生姜,这种看似普通的调味料,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它不仅能够提升食物的口感,还具有许多健康益处。
首先,生姜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它富含的姜辣素和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细胞老化,预防多种慢性疾病。
其次,生姜具有很好的抗炎作用。它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对于关节炎等疾病患者具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生姜还具有很好的消化作用。它能够促进肠胃蠕动,缓解消化不良、胃胀、胃痛等症状,对于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具有很好的效果。
生姜还具有以下功效:
然而,生姜并非万能。过量食用生姜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胃痛等不适症状。因此,在食用生姜时,应注意适量。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中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思想。那么,什么是辨证呢?
辨证,顾名思义,就是对疾病进行辨别和分析。它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找出疾病的本质和病因,从而确定治疗方案。
中医辨证方法主要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这些辨证方法各有特点,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中医辨证的体系。
例如,病因辨证主要分析疾病的病因,如寒、热、湿、火等;气血津液辨证则关注人体的气血津液运行情况;脏腑辨证则侧重于分析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
辨证论治的特点是因人而异,因时制宜。不同的患者,即使患的是同一种疾病,其证候和治疗方法也可能不同。这就要求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辨证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中医辨证还强调“治未病”的思想,即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总之,中医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原则,对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伤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流涕、鼻塞、咽痛、乏力等。在治疗伤寒感冒方面,除了药物治疗,还应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
治疗伤寒感冒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用于缓解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2. 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奥司他韦等,用于抑制病毒复制。
3. 抗过敏药:如氯雷他定、苯海拉明等,用于缓解打喷嚏、流涕、鼻塞等症状。
4. 咳嗽药:如氨溴特罗、愈创甘油醚等,用于缓解咳嗽。
除了药物治疗,以下几种方法也可以帮助缓解伤寒感冒症状:
1. 多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痰液、加速新陈代谢。
2. 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身体恢复。
3. 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有助于减少病毒滋生。
4. 饮食调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猕猴桃、草莓等。
如果病情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在就医过程中,应如实向医生描述病情,以便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肠伤寒,作为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症状和并发症一直是患者关注的焦点。那么,肠伤寒是否会引起气管炎呢?本文将从病因、症状、预防和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一、肠伤寒与气管炎的关系
1. 病因不同:肠伤寒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而气管炎则是一种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或细菌引起。
2. 症状相似:肠伤寒和气管炎的症状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如发热、咳嗽、乏力等。这可能导致患者在早期难以区分两种疾病。
3. 并发症:虽然肠伤寒本身不直接引起气管炎,但在严重病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肺炎等并发症,进而影响呼吸道健康。
二、肠伤寒的症状和预防
1. 症状:肠伤寒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腹泻、腹痛、乏力等。患者可能出现便秘或腹泻,且粪便呈粘液状或脓血状。
2. 预防:预防肠伤寒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避免食用未煮熟的食物、饮用水源等。
三、气管炎的治疗和护理
1. 治疗:气管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或抗生素治疗、止咳化痰、吸氧等。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治疗。
2. 护理: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烟雾和粉尘等刺激物。同时,多喝水、保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病情恢复。
四、总结
肠伤寒和气管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虽然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病因和治疗方法存在差异。患者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儿童伤寒感冒咳嗽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通常需要综合治疗。
首先,针对风寒感冒,建议家长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可适当使用止咳化痰药物缓解症状。
如果咳嗽较为严重,可以考虑雾化吸入治疗,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起到抗炎、止咳的效果。
在饮食方面,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些温热性的食物,如姜糖水、姜葱粥等,有助于驱寒散寒,缓解咳嗽。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家长要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加强保暖,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
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注意休息和锻炼,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
2.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3. 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物。
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
5. 易感冒者可每天按摩迎香穴,增强体质。
最后,如果孩子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