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这几种物理降温的方法,家长一定要掌握

这几种物理降温的方法,家长一定要掌握
发表人:丁和迎

对于绝大多数 3 个月以上的宝宝以及成人而言,发烧本身并不危险,也不会烧坏脑袋。因此,腋下温度 38.5°C 以下的宝宝,如果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好,玩耍等活动不受影响的话,没有必要使用药物去治疗发烧。可以先物理降温试试。

物理降温的方法有三种

  • 洗温水澡,通过洗澡的方式达到全身散热的目的。洗澡时,建议使用的水温是 35℃~37℃。还要注意调整好浴室和其他房间的温度,不要使二者相差太多。如果其他房间的温度低于浴室温度很多,洗完澡后,要擦干再出浴室。
  • 用温湿的毛巾擦身体。毛巾的温度最好控制在 37℃左右。用温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下和四肢等部位。毛巾擦身体降温的原理是让皮肤血管扩张,让他体内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出去,而且用温湿毛巾擦拭身体时,沾在身上的水蒸发,也会带走一部分热量。
  • 少穿少盖少包裹。切记不要给宝宝穿的太多捂得太严。

6 个月以上的宝宝发烧时要记得多喝水。水分排泄的过程可以加速体内热量的排出。但是一定要少量多次地喝,不要一次喝太多,否则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有的宝宝可能不喜欢喝白开水,这可能和平时家长给养成的生活习惯有关。这时,家长就要想办法。

  • 对于小的宝宝,家长可以使用药用滴管,像喂药一样去喂水,把滴管插到宝宝嘴里,往里面挤水,少量多次地喂,虽然家长辛苦点,但能保证把水及时喂给宝宝。
  • 鼓励大一点的宝宝多喝水,可以和他们一边玩游戏一边喝水,或者跟他玩干杯的游戏,或者跟他玩谁喝得多谁赢的游戏。宝宝在趣味游戏中是很容易接受你的建议。

腋下温度超过 38.5°C 的患者,推荐使用退烧药退烧,主要目的是缓解发烧给宝宝带来的不舒服,以便宝宝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因此有一部分孩子体温不到 38.5,孩子因发热精神状态不好,也可以用退热药。

全球广泛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安全实惠退烧药是两个口服药:对乙酰氨基酚 和 布洛芬。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发烧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肥胖很不好,它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形象下降,因此,对于肥胖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让自己健康瘦身。

     

    对肥胖者而言,都希望尽早减肥。由于身体越来越胖,将限制他们的行动,导致他们的行动非常不便,经常走几步就会感到疲倦,逛街简直是奢望。更为重要的是,过度肥胖容易引发疾病,为了健康需要尽早减肥,下面推荐一些健康减肥的小技巧,肥胖人士可以尝试一下。

     

    一、调整饮食习惯

     

    许多人发胖的原因与饮食有关,比如一日三餐不规律,常常是饿一顿饱一顿,在饥饿的状态下,很容易吃得过多,很容易引起体内过多的脂肪,从而诱发肥胖。比如每天都喜欢吃油腻的食物,常吃油炸的食物,这些食物虽然美味,但油太多,吃得越多越容易发胖。

     

     

    因此说,想要健康减肥,就需要从节食入手。一天三餐应按时按量吃东西,避免过量。每天的食谱应该清淡些,炒的时候少放点油。减少食用五花肉,煎炸食品。

     

    二、早上起床喝一杯温开水

     

    每天早上起床后,记得喝一杯温开水,有助软化大便,帮助清理大便,改善便秘问题。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因便秘而腹胀的人,每天都要把宿便排出体外,腹部才能慢慢地恢复平整。

     

    另外,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体内水分充足,身体新陈代谢才能正常运转。与此同时,脂肪的燃烧,还需要大量的水分。因此说,要尽快瘦下来,每天就需要多喝水。

     

    三、坚持做好有氧运动

     

    肥胖者应坚持做有氧运动,因为运动过程中,能带动全身脂肪燃烧,让肌肉变得更紧,塑造身材,为身体减肥效果极佳。

     

    推荐想减肥的人,可以先从快步走起,然后参加诸如慢跑,骑车等运动。多种运动同时进行,能使身体更好地燃烧脂肪。

     

    四、睡觉之前怎么做有助于减肥

     

    泡热水脚

     

    瘦身的人在睡前泡热水脚,在热水的刺激下,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加快身体新陈代谢,有助于减肥。并且睡前泡热水脚,可以放松身体,让人迅速入睡,具有良好的睡眠质量。

     

     

    身体进入深度睡眠后,能分泌瘦素,这种物质对减肥有帮助。因此,睡眠充足的人,就不易发胖。

     

    做拉伸动作

     

    许多人睡前都会练习瑜伽,做健美操等等,建议做完运动后及时拉伸。不然,容易肌肉酸痛,而且在运动后身体伸展,能提高运动效果,帮助人们更好的塑形减肥。

     

    为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建议在睡前做完锻炼后,记得把身体拉伸。一般锻炼后,先休息一分钟,休息好后再做拉伸运动,塑形减肥效果会更好。

  • 随着冬天的来临,气温骤降,在北方会有很多小宝贝因为喘息来到医院,虽然喘息的声音很大,但绝大多数宝贝日常生活并未受到影响。那这种喘息声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种疾病的名字叫做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指什么?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解剖学诊断,意指发生在直径为300 um-75um的细支气管部位的炎症,因为粗细与毛发相当故我国习惯称之为毛细支气管炎。其常发生于2岁以内的儿童,2-6个月宝宝高发,这些婴儿有下呼吸道病毒性感染的体征,但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哮鸣症状。

     

    毛细支气管炎的表现?

     

    毛细支气管炎仅发生于2岁以下,早期表现为感冒的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会在疾病发展至3天左右出现喘息,肺部听诊可有哮鸣音和/或湿罗音,严重时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的表现,如鼻翼扇动、三凹征、呼吸快(>60次/分)、烦躁、易激惹、嗜睡甚至昏迷。

     

     

    导致毛细支气管炎的原因?

      

    毛细支气管炎的通常为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次为鼻病毒。此外还可能为副流感病毒、偏肺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博卡病毒。

     

    这些病毒中的一种或几种感染细支气管部位的上皮细胞,进而引起该部位的直接损伤以及炎症,主要表现为水肿、粘液分泌和坏死的上皮细胞脱落,进而引起细支气管部位的阻塞。

     

    什么情况会导致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重症?

     

    毛细支气管炎预后较好,但对于少部分宝贝来说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有时可发展成重症甚至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对于如下情况的宝贝,家长们要格外注意。

     

    早产儿(<36周);低体重儿、月龄<3个月;存在慢性肺部疾病,如支气管发育不良;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比较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法洛四联症等;免疫缺陷;神经系统疾病。

     

    另外,如被动吸烟、居住环境拥挤、多胞胎、高海拔地区。

     

    需要使用抗生素么?

     

    毛细支气管炎本身为病毒,如存在细菌感染多为继发出现,最常见的为中耳炎,所以如果一旦毛细支气管炎的宝贝出现中耳炎的症状或体征提示我们可能需要使用抗菌素,至于其他情况几乎可以忽略。

     

    什么情况需要做X线检查?

     

    对于病情较轻的婴幼儿,不太建议X线摄影,而且可能因X线的结果导致抗生素的使用不当。

     

    对于存在中度-重度呼吸窘迫(如,鼻翼煽动、三凹征、呼气呻吟、呼吸频率>70次/分、呼吸困难或发绀)的小宝宝,特别是当体格检查发现有局灶性病变、婴儿有心脏杂音或有必要排除其他诊断时,可能需要实施X线摄影,对于临床缓解速度未能达到预期的儿童,也可能需要行X线摄影来排除其他诊断。

     

    家长需要注意什么?

     

    毛细支气管炎的宝贝我们建议尽量完善疫苗接种,特别是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此外还要避免接触吸烟环境。

     

    尽管绝大多数毛细支气管炎的宝贝会在最长1个月内完成自愈,但仍然30%的宝贝会在今后发生复发性喘息,甚至还会有一少部分出现哮喘,因此作为家长要仔细记录既往病史,定期对宝贝进行气道评估。

  • 遇到咳喘患儿,儿科雾化治疗室也是人满为患,为什么这么多患儿选择雾化治疗?关于该项治疗,各位家长又需要注意哪些呢?

     

    雾化吸入治疗目前已成为治疗儿童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方法,尤其对于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喘息性支气管炎、喉气管支气管炎等患儿均具有显著疗效。该疗法是将药物通过雾化装置输出体积更小的药物微颗粒,在短时间内主要通过呼吸道沉积于局部,从而发挥药效,具有使用方便、应用药物剂量小、作用于局部对全身副作用少、快速缓解症状、儿童使用无痛苦等优点。

     

     

    不少家长多按照患儿需求,自行购买雾化装置来进行家庭雾化治疗,但在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以减少操作的不规范带来的影响。

     

    1. 装置的选择

     

    目前市面上主要有以下3种雾化装置,超声波雾化器、压缩式雾化器及微网雾化器,三者作用原理不同,效果也有差别,而影响其治疗效果的主要区别在于雾化颗粒大小的不同。超声雾化器产生的微颗粒在9微米左右,无法沉积于下呼吸道;压缩式雾化器的微颗粒在5微米,可沉积于下呼吸道;而较新型的微网雾化器,其微颗粒则在3微米,可沉积于下呼吸道、末梢支气管、肺泡。以上不同导致三者的作用部位有所差别,因此,家长应根据医生的对患儿疾病、病位的判断,选择合适的雾化装置,避免延误病情。

     

    2. 保证雾化液的剂量

     

    因雾化过程中药物微颗粒会沉积于管壁及面罩,据统计至少为0.5ml,患儿遵医嘱选择合适雾化药的进行雾化前,因此,家长应保证雾化液剂量至少3-4ml,药物不足时酌加生理盐水。

     

     

    3. 雾化前尽量控制患儿饮食

     

    雾化前可少量饮水,但需尽量控制饮食的摄入,因雾化液会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在患儿食物后可能会引起呕吐等症,因此,家长应尽量控制患儿在雾化半小时前的饮食。

     

    4. 雾化过程中也须注意以下几点

     

    患儿一般采取坐位或半坐位;面罩应包住口鼻;若患儿年龄足够大,应嘱其尽量深呼吸,使药物能更好地沉积;雾化后漱口,避免药物长时间残留于鼻咽部;每次雾化后要注意面罩及管壁的清洁,将其浸泡入消毒液中半小时后取出,再用清水冲洗,晾干即可。

     

    5. 雾化的时间。部分家长不清楚患儿具体应该雾化多长时间,其实,在遵医嘱选择用药及其剂量后,应把该药物全部雾化吸入,什么时候结束主要观察是否还有“雾化气”产生,一般为15分钟左右。

     

    在日常生活中,患儿的雾化治疗应遵医嘱进行,不可擅自配药,并掌握其注意事项,规范治疗过程,使患儿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进入7月,很多省市已经开始放暑假了,一些南方城市也已经进入汛期,全民防涝减灾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事件。

     

    在许多农村地区,存在大量的河湖水塘等天然水域,部分家长对孩子看管不力,导致农村成为儿童溺水重灾区。

     

    据统计,全国每年约有5.7万人溺亡,其中14岁以下的占比高达56.58%,溺水已成为我国儿童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死因。

     

     

    溺水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

     

    掌握预防溺水知识,不仅当自己出现意外可以有机会避险,还可以在遇到溺水者时告诉他应该怎么办。

     

    溺水自救

     

    ● 保持镇静

     

    人在落水时首先保持冷静,不要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可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降低下沉速度。

     

    ● 两个应急动作,延长自救时间

     

    抱膝式,双手抱住膝盖,低头成蜷缩状,人体会慢慢上浮,当感觉背部离开水面时,迅速向下推水,同时抬头换气,然后下沉恢复抱膝状态,循环往复,以确保自身的正常呼吸,这种方式可以。

     

    仰漂式,让身体的脸部口、鼻部分,浮出水面,其余的部位则在水面下,维持浮力。首先,将双手放于水中,人往后仰,保持口鼻浮出水面进行缓慢换气。当下沉时闭上嘴巴,鼻子出气,微微推水,等待上浮。

     

     

    漂起来的技巧是,在水中让身体放松,待吸满气之后,头部慢慢后仰,避免身体重心集中在身体下部。同时,调整呼吸的节奏,只有在吸气时,空气贮存在胸腔,让胸腔充满了空气,才有办法带动身体上浮。

     

    除了大声呼救之外,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不要脱掉衣服,因为衣服能产生一定的浮力。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

     

    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种作法将使落水者更加紧张和被动。

     

    ● 不要盲目抱紧施救者

     

    当救助者出现时,不可惊惶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他带着你游上岸。

     

    ● 舒缓痉挛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对于手脚抽筋者,若是手指抽筋,则可将手握拳,然后用力张开,迅速反复多做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若是小腿或脚趾抽筋,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并用力向身体方向拉,同时用同侧的手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若是大腿抽筋,可同样采用拉长抽筋肌肉的办法解决。

     

    施救方法

     

    ● 识别

     

    手舞足蹈、水花四溅、表情夸张、大喊大叫……

     

    其实,如果现实中真的看到这种情况,还不到最坏的情况,过了这个阶段就会出现真正的“溺水反应”:

     

    双手只能尽量往下划水来保证口鼻部在水面上,这个时候就不可能再进行大幅度的挣扎以及呼救了。

     

    手脚都在水面下拼命划拉着,一会儿能浮上来,一会儿又沉下去,鼻子跟嘴也发不出来声音。

     

    这种情况最危险、也很容易被其他人忽略,从而导致没能及时进行救助。

     

    如果你带孩子去游泳,时刻都要注意孩子的表情,一刻也不要把目光离开,发现苗头不对,立即施救。千万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游泳池救生员身上,因为有时候救生员的视线也存在盲区。

     

    ● 最常见的4种救助落水者的方法

     

    “伸、抛、划、游”这4种救助落水者的方法是由浙江省宁波市海曙消防救援大队总结出来的。

     

     

    伸,就是用竹竿、树枝、拖把、钢管等身边能找得到的任何竖长状物品,越长越好,越结实越好。这是保证施救者自身安全,也是一种营救落水者最快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抛,主要指救生圈、泳圈等救生器材,或者容积较大的饮料瓶、塑料桶等,越多越好,最好是捆绑在一起,用足够长的绳子抛到落水者身边,最好能在顶端系上砖头、石块等重物,以保证能“精准投递”,同样也要求越长越好。

     

    划,指借助船艇靠近落水者,在“伸”和“抛”的基础上进行救援。

     

    游,是市民最直接介入的一种施救手段,却也是最危险的一种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前发布的数据显示,采用这一施救手段的有60%的“双溺”可能,也就是施救者、落水者双双溺亡,须谨慎采用。

     

    ● 第一目击者及时采取施救措施

     

    2016年10月,我国发布首个淹溺急救指导性文件《淹溺急救专家共识》。该共识是根据美国、欧洲相关指南以及国际近年来的循证研究,并结合中国大陆临床特点制订的。

     

    关于现场急救部分,该共识提到:淹溺时,第一目击者在早期营救和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

     

    把人捞上来不能先控水,而是首先要判断溺水者有无意识,是否还有呼吸。

     


    如果没有意识,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如果无呼吸或者仅有微弱的濒死样呼吸,应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

     

    胸部按压方法:

     

     

    人工呼吸方法:

     


     

    30∶2标准心肺复苏是一个标准循环,即30次胸部按压,2次人工呼吸。

     

    特别注意,淹溺导致心搏骤停时,胸外按压和呼吸同样重要,两者都不能忽略。另外心肺复苏要持续进行,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0秒钟。

     

    心脏骤停后,黄金救治时间为4~6分钟,救护车平均赶到现场的时间为20分钟,救护车5分钟到现场的几率是5%。

     

    因此,溺水救援第一目击者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急救知识,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识别,可以充分弥补救护车到达现场前的救治空白期。

     

    溺水的预防

     

    ● 警钟长鸣!

     

    放暑假之前,学校一般都要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接受户暑假安全教育,家长和孩子要认真学习,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再教育,确保孩子入脑入心,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

     

    作为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家长是预防溺水教育和预防溺水监管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对孩子行踪要做到“四知道”:

     

    孩子去哪里?

    孩子做什么?

    孩子和谁去?

    还何时回?

     

    家长监护一定要做好。需要注意的事项非常多,最重要的是务必遵守安全提示要求,老人、伤残人士和孩子在没人照顾的情况下要远离水边。

     

    尤其是小孩,家长一定要加强看护。每年都会遇到多起儿童溺水的事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家长监护不力,可能低头玩一下手机,人就不在了。

     

    ● 全民防范!

     

    如果在江河、水库、山塘、积水坑等水域,发现未成年人有结伴或私自戏水、游泳、捕鱼虾、撑竹排、玩皮划艇等不安全行为,第一目击者要有义务劝阻他们立即停止这种危险性行为,劝阻无效时可以拨打有关监管部门电话进行举报。

     

    此外,发现有偷盗或者故意损坏水域的防溺水设施,比如警示牌、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积极劝阻,劝阻无效可以在保证生命安全的条件下拍照片或者视频留存,向公安机关举报。

     

    在这里,Dr.京再次提醒大家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一旦遇到有人溺水,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施救。

     

    希望大家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夏天。

     

    参考来源:
    《青少年溺水频发!教你正确的救人姿势》——中国应急管理
    《考试结束当天,2名男生海边玩水溺亡!溺水急救法,如何正确使用》——中国应急管理
    《溺水如何自救施救?这些方式一定要掌握》——央视新闻
  •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生完娃刚觉得十月怀胎终于结束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喂奶又是一关,好不容易奶水慢慢补上来了,孩子又半夜不睡觉,哄睡太难了,眼袋都快掉地上了......

     

    睡不好整个人精神状态就会很差,原本在生完孩子后,妈妈身体的激素水平大幅回落,情绪波动就大,再睡不好,妈妈们在暴躁的边缘徘徊,“一孕傻三年”其实还是跟妈妈睡眠质量有关系。

     

    每个妈妈都希望养出一个“好好睡觉”的乖娃娃。

     

    那怎么培养宝宝好好睡觉呢?要注意八个方面

     

    1、宝宝半夜醒来别着急喂奶

     

    有的妈妈一见孩子醒了,在扑腾,迷迷糊糊的就给宝宝喂上奶了,喂奶的过程中宝宝就彻底醒过来了,需要再次哄睡,一旦彻底醒过来,再想入睡就比浅睡入深睡难多了。

     

    其实宝宝有的时候扑腾一小会就会重新进入睡眠的,是宝宝由深度睡眠转换浅度睡眠的往返过程,此时如果你把他抱起来喂奶,就彻底醒过来了。

     

    不如先等一等,如果彻底醒了,哭闹那就是饿了或者拉尿了,根据对自己宝宝的观察,来判断宝宝的需求。

     

     

    2、给宝宝一个优质睡眠环境

     

    用遮光的窗帘,可以点个小夜灯方便半夜喂奶或换尿布,也不用太过安静,一点声音都不能有,可以比正常的音量稍小一些就好,太过安静宝宝适应不了普通噪音,不利于以后到其他环境睡眠。

     

    3、睡宝宝床

     

    建议宝宝睡在床边单独的床里,一个是为了防止大人翻身压到孩子,另一个就是大人在翻身过程中床垫会有晃动,会影响到宝宝睡眠, 可以用那种拼接在大床边的宝宝床,方便半夜喂奶。

     

    4、白天尽量缩短睡眠时间

     

    我们成人如果白天睡得多了,晚上就会不那么困,熬夜到很晚,一直有精神,宝宝也一样,白天都在睡觉,晚上就该活跃了,最后养成昼夜颠倒,和妈妈的生物钟截然相反,都睡不好。

     

    5、增加活动量

     

    小时候玩游戏、打篮球,出了不少汗,身体比较累,到家躺床上就睡了,运动量消耗掉宝宝过剩的精力,这样晚上睡得就容易多了,宝宝小的话可以学宝宝游泳,到有专业资质的婴幼儿游泳馆,由专人监护的机构去游泳,切勿自己在家diy,容易发生危险。

     

    6、多加陪伴增加安全感

     

    很多宝宝半夜总是惊醒也和安全感有关,从妈妈的子宫里到外面陌生的环境,宝宝不免会有些恐惧,有不少妈妈说自己剖宫产的宝宝安全感更差,容易惊醒,对于安全感比较差的宝宝,妈妈的安抚陪伴很重要,让宝宝熟悉自己的气味、触感,增加彼此亲密度,母乳喂养的宝宝安全感更高一些,奶粉喂养的宝宝因为喂奶可能是多个人,宝宝记不住那么多,就有可能建立不了亲情联系。所以即便不母乳喂养,也要固定喂奶和陪伴,让孩子熟悉自己。

     

    7、提前准备进入睡眠状态

     

    当我们还处兴奋的状态下,是很难很快入睡的,即便躺在床上,大脑也还在兴奋状态,所以睡前尽量不要让宝宝处于很兴奋的状态,尽量平和。

     

     
    再分享4个宝妈们分享的哄睡方法,可以试一试

     

    1、白噪声

     

    可以找一些生活噪音片段,比如流水声、吹风机声、吸尘器声、蝉鸣声等等,或者给宝宝唱摇篮曲,哄睡小歌曲等等促进宝宝入睡。

     

    2、侧卧姿势哄睡

     

    小婴儿可以让宝宝侧卧在妈妈的臂弯里,脸枕着妈妈的手臂,脸部朝内,轻轻拍打背部,让宝宝听到妈妈的心跳,营造在子宫里时的姿势和声音环境,促进入睡。大一点的可以让宝宝抱个小抱枕

     

    3、吮吸

     

    可以选用宝宝接受的安抚奶嘴

     

    4、睡前洗澡、抚触

     

    在宝宝睡觉前洗澡,清洁皮肤,再来点按摩抚触,放点美妙的摇篮曲,养成洗完澡就该睡觉的习惯,形成动作关联。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孩子是爸爸妈妈的小天使,小天使一不小心发烧了,父母往往心急如焚,非常心疼。恨不得自己代替孩子发烧了才好。那么婴儿发烧之后应该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最快的让孩子退烧?接下来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对付婴儿发烧的方法。

    婴儿发烧怎么办

    注意宝宝的睡眠休息

    宝宝发烧的时候身体的能量要与疾病做斗争,这个时候,宝宝的能量不断被消耗。良好而充分的睡眠可以有效地减少宝宝身体能量的消耗。在宝宝发烧时,父母要注意观察孩子的面色、体温、精神状态等,保证室内安静,为宝宝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空间。

    及时补充水分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发烧感冒期间,人体需要多多饮水,帮助身体排毒。其实婴儿发烧的护理也是如此,爸爸妈妈可以给宝宝适当的多喂一些水,也可以饮用西瓜汁、梨汁等蔬果汁来补充水分并增减维生素的摄取,也是很好的选择。

    饮食的调理

    如果宝宝此时还是母乳喂养的阶段,还是需要正常补充母乳的,需要注意的是,婴儿发烧期间可能会有没有食欲的情况出现,妈妈可以少量多次的进行喂养,同时正如上文多说,适当的增加水分的补充。如果宝宝已经开始增加辅食了,那么在婴儿发烧期间,需要就要更加注意宝宝的饮食调理了,此时可以给宝宝流质、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除母乳外,还有藕粉、米糊、蔬果泥等食品,带婴儿发烧的病情有所好转,可以依据宝宝的食欲情况,增加半流质的食物,如面条、粥等食物。

    婴儿发烧怎么物理降温

    孩子发烧之后不要急于退热,发烧是身体给出的一个信号,是一种症状,反映身体出现了问题,部分或者是全身正在与疾病斗争,斗争的范围小,则轻微发热。发热度数越高,表示斗争很激烈。观察发热的的程度可以了解病情的发展。如果孩子体温在38℃~39℃之间,可以采取以下物理降温方法。

    多喝水

    最基本的降温方法是多给孩子喝水,补充身体体液,这种方法非常有效,适用于所有发热的宝宝。大多数家长认为输液的效果好,这也是和补充体液有很大关系的。部分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因为嗓子不舒服等原因不愿意喝水,但这个时候喝水很重要,父母可以选择一些果汁饮料,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孩子喝白开水。

    温水擦身

    用温水擦拭全身是一种很好的降温方法,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水的温32℃~34℃比较适宜。每次擦拭的时间10分钟以上。 擦拭的重点部位在皮肤皱褶的地方,例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处。对于高热或者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温水浴,水温比体温稍低就可以,温度太低孩子不容易接受。

    降低环境温度

    孩子退热需要和周围进行热交换,环境温度越低越有利于退热,最好的环境温度是20℃~24℃(根据季节不同),有利于体温缓 慢下降。对于小婴儿,特别是夏天,只要把婴儿的衣服敞开,放在阴凉的地方,他的体温就会慢慢下降。如果孩子发热的早期伴有畏寒、寒战,说明孩子的体温还在上升期,不适合用这种方法。

    使用退热贴

    退热贴面积很小,退热效果有限,对于高热的孩子来说可能会感觉舒服一些,只是一种辅助措施。冰敷由于太冷,可能会引起孩子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特别是伴随有畏寒、寒战的患儿更不能用冰敷。

    酒精擦浴

    婴儿的皮肤很薄,酒精渗透性很强,容易通过皮肤吸收,可能出现酒精中毒的症状。酒精擦浴也会刺激皮肤,引起毛细血管收缩,阻碍散热。儿童特别是小婴儿一般都不建议采用。

    多排泄

    多喝水、多小便是一种很好的带走体内热量的方法,其实大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准备开塞露一只,如果孩子发热当天或几天没有大便, 用一次开塞露,排除体内积存的食物残渣,排泄的同时带走热量使高热降低,很多中药就是利用这种办法来完成退热的,中医称之为清下焦之热或通便。这些中药里 一般都含有大黄、石膏、瓜蒌、槟榔等,使用时要慎重。

    总结:以上为爸爸妈妈们提供了多种对付婴儿发烧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尝试一下。如果宝宝

    发烧持续不断或者有反复情况,除了用以上的方法外,父母一定要注意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遵从医嘱。

  • 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熬夜伤身体,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有熬夜的习惯。其实经常熬夜也分为几种情况,一种是确实晚上睡不着,属于失眠。另一种是习惯性的熬夜,已经养成了生物钟,每天晚饭吃得晚,或者玩手机或者电脑非要玩到12点以后才要睡觉。经常熬夜不仅对我们的身体不好,还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能避免的一定要避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防止熬夜的方法有哪些吧!


    防止熬夜的方法有哪些?

     

    看书代替手机

     

    长期睡前玩手机的话,一个是会让大脑兴奋,越玩越没有睡意,特别是现在比较流行的短视频,说好的只刷十分钟,不知不觉一个小时就过去了。另一个对眼睛的伤害也不小,本来已经工作了一天,眼睛已经很疲劳了,回到家后还在过度用眼,长期下去,是会造成眼部疾病的。但是如果睡前拿书代替手机的话,可能意义就不一样了。

     

    一方面是看书的时候,人的意识会放到另一个层面上,会使思想在一个让自己比较舒服的状态下,这就是为什么小孩子睡前总喜欢听故事的原因。另一方面,在看书的时候,人的身体和大脑会处于一种放松状态,这样会更有助于睡眠。


    睡前3小时不要进食

     

    很多人由于平时工作忙的缘故,经常习惯性的很晚才吃饭。如果晚上睡觉前3个小时如果还在进食的话,估计你就会很难入睡了。因为人在进食之后,食物消化时会促进消化液的增加,从而延长肠胃的蠕动时间,使人很难进行深度睡眠。特别是晚饭吃了一些辛辣食物之后,对睡眠质量的影响会更大。

     

    所以每天吃晚饭的时间一定不要赶在睡前3个小时,正确的吃晚饭时间是在6点左右。这样不仅能有助于肠胃的消化,也不会影响睡眠。


    每天坚持早起

     

    每天坚持早起,一方面是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睡眠的时间,这样的话到了晚上该睡觉时,才会有睡意。如果每天睡眠时间太多,那么到了晚上可能你会一点睡意也没有。经常这样下去,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每天坚持早起,减少睡眠时间,把睡眠时间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是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晚上正常睡眠的。


    熬夜对身体的伤害想必每个人都很清楚,不仅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还影响了我们的家庭和生活。防止熬夜的方法有很多,而看书替代手机、睡前3小时不进食、每天坚持早起,是比较有效的3种方法,所以这些可以预防熬夜的方法一定要了解一下。

  • 极寒天气其实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三九天气,因为在这个时候,人体内的阴气是最为旺盛的,而为了抵御寒冷,阳气是很容易消耗的,而阳气不足很容易降低人们抵抗疾病的能力,体质会变差,也很容易生病。

      
    而在民间自古就有谚语:三九天气补一冬,来年百病全都消的说法。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如果能够好好地养护身体,补充人体阳气,储存能量,等到来年才能够邪不可干。所以今天就给大家介绍5招在极寒天气里如何防寒保暖,养护阳气。

     

    首先大家要先了解,人体阳气缺乏时,身体会有哪些表现?

     

    四肢冰冷

     

    其实常年手脚出现冰冷状态,是身体阳气缺乏很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因为当人体内阳气损耗太大的时候,血液循环速度就会变慢,血液到达身体末端就会受阻,人们会容易出现营养缺乏的情况,从而会有即使在夏天手脚依旧冰凉的情况出现,因此如果一年四季都有手脚冰凉或者怕冷的情况,一定不要掉以轻心,可能是缺乏阳气造成的。

     

    精神萎靡

     

    当人们体内阳气不足时,血液循环不仅受到阻碍,而且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也会减弱,这样会导致器官功能正常运行受阻,所以很容易会整天无精打采,精神萎靡,容易有疲劳感。所以如果常常容易感到劳累或者精神差,就要及时补充阳气了。

     

    食欲差

     

    如果阳气耗损太大,会增加脾胃的负担,使脾胃功能减弱,影响身体的正常消化功能,出现挑食或者是食欲差的现象,容易出现贫血或者营养不良的情况,伤害健康。

     

    抵抗力下降

     

    阳气足则邪不可干,但如果阳气不足,那么很容易身体受六邪之气侵入,导致抵抗力下降,体内寒气重,人们也会很容易生病。

      

     


    以上4点都是人们缺乏阳气时可能会有的一些表现,如果发现自己有以上的表现,一定不要掉以轻心,要赶紧养护阳气,以免伤害身体健康。保证阳气充足,能够帮助血液循环顺畅,让身体抵抗寒冷的能力变强,也不容易出现生病的情况。

     

    而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如何补充阳气?在这里给大家介绍5招,长期坚持,可以保暖御寒,少生病,也能帮助大家气色变好。

     

    食疗

     

    在中医上食疗的地位是非常高的,认为食疗治病,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大家如果在日常饮食中能够多吃一些补充阳气的食物,对于改善身体素质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说像枸杞、山药、红枣等这些食物,对于养护人体阳气、祛除湿气效果很明显。

      
    坚持运动

     

     

    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科学健康的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够激发身体内的阳气,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抵抗寒冷的能力,但一定要长期坚持下来。

     

    比如大家可以做一些对身体有益且没有损伤的有氧运动,但要注意强度,不要做一些高强度的运动。长期坚持运动才能够养护阳气,使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加快,强健骨骼,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让身体焕发活力。

     

    多晒太阳

     

    其实在寒冷的冬天,通过晒太阳也能够补充阳气,减少阳气耗损,但最好不要在室内晒太阳,这样效果不大,而且每次晒太阳时间要保持在30分钟左右,否则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最好是多晒人体的背部,因为背部有很多穴位和经络有很多,多晒太阳也能够快速地补充人体所需的阳气。

      
    多泡脚

     

    一定要养成每天晚上睡觉前泡脚的好习惯,因为长期坚持泡脚,不仅能够帮助大家快速入睡,而且还能缓解身体的压力使精神放松,通过泡脚,通过刺激穴位,能够帮助温暖身体,促进全身上下的血液流通,使人体内的阳气得到很好的补充。最好的泡脚时间就是在吃过晚饭后30分钟左右进行,等到感觉身体有微微出汗的情况时,就已经达到了养护阳气的作用了。

     

    总而言之,如果想在冬天做到防寒保暖、养护阳气、减少阳气耗损,减少生病的目的,大家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多吃一些有助于补充人体阳气的食物,远离一些寒冷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强健体质,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身体内阳气的损耗,等到来年春天减少生病的次数。

  • 看着孩子感冒了,鼻塞,流鼻涕,发烧,很难受,总是很担心,一些药物呢,又不敢随便吃,应该 怎么办呢?其实作为父母,还是应该了解一些儿童常见疾病的处方方法的,就比如说不发烧的感冒,但是还是很难受,应该怎么办?一些小方法本​问​会教给大家哦!

     

    疾病区分

     

    90%的感冒都是病毒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是由腺病毒,鼻病毒、合胞病毒等各种病毒导致的感冒。

     

    细菌性感冒,是由肺炎双球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等各种细菌导致的感冒。

     

     

    发病时初步判断症状

     

    这些细菌和病毒致病出现的特征是不一样的!

     

    1、观察孩子是否有无脓性分泌物。一般只有细菌性的感冒才会有脓性分泌物出现。

     

    2、观察孩子是否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明显的上呼吸道症状,这多数是病毒引起的症状,细菌性很少出现。

     

    3、观察孩子的扁桃体,是否有红肿充血,疼痛等症状,出现这样的症状多数是细菌性感冒。

     

    4、可从孩子周围接触的人分辨,如果孩子身边或者学校有一些孩子出现了感冒症状,那么多数是病毒性感冒。

     

    5、医疗手段的辅助检测:血常规检查,如果是病毒性感冒,淋巴细胞值会升高。如果是细菌性感冒,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会明显升高。一看化验单,自己都可以判断是哪种类型的感冒了。

    ​​  

    关注感冒出现的时间点

     

    明确感冒时间点非常重要!因为在病毒性感冒的中后期,多数会继发细菌性感染。

     

    在病毒性感冒刚开始,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但是随着病程的进行,到中后期会继发细菌性感染,这个时候,是要用点抗生素的!

     

    对于区分细菌性还是病毒性感冒,不光是孩子,大人的情况判断也一样!

     

    从中医上讲,感冒分为风寒与风热感冒,大家熟知的,靠鼻涕的清浊、痰的黄白等进行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风寒与风热其实并不​想​大家想象的这么简单,其实就是较为复杂的疾病。

     

     

    风寒与风热的正确区分


    有的朋友会以发热和咳嗽来进行区分,其实是不对的。比如最近的流感,基本都伴有高烧发热的症状,流感虽然在中医上属于温病的范畴,但不能归为风寒,也不能归为风热。如果用中药治疗流感,多数也会使用一些大苦大寒的中药。

     

    大家一般会通过痰和鼻涕的颜色来进行感冒的区分,这确实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区分,是下面这个:

     

    风热感冒,多伴有咽喉痛,嗓子疼,有咽干的情况,有上述情况,几乎可以判断为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多伴有身体酸疼,头疼,出现这个症状则风寒居多。如果没有痰和鼻涕时,一般都是风寒感冒的居多。

     

    欢迎关注不药博士!推荐给您更多精彩的内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发烧,大家都不陌生。有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的人一辈子都会经历发烧。发烧,顾名思义,体温的升高,体温高于37.3摄氏度就定义为发烧。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感染、失血等。

      
    家里有宝宝的最害怕、最担心的就是发烧,昨天还接到一个朋友电话说宝宝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烧到38度,担心得好几晚睡不着觉。宝宝发烧是很常见的,主要原因是长疱疹和呼吸道感染。

     

    那发热应该怎么办呢?教大家几招。

      
    首先讲讲测量体温的方法,此处以水银体温计为例。首先应该将体温计甩到35摄氏度以下,将腋窝的汗水搽拭干净,然后将体温计放入腋下测量5分钟后取出,水平的读取数值。如果担心准确度,可以多次测量。宝宝发烧后体温变化会很大,可以一天内多次测量,以准确了解体温的情况。

     

     

    主要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帮助退烧。首先是喝水,不管是什么情况,多喝热水准是没错的。发烧应该多喝热水,发烧持续时间较长或是体温较高,可导致身体缺水和电解质的紊乱,而且水能带走一部分的热量,能帮助退热,所以如果是发烧后应该多喝水,很多宝宝不是很愿意喝 ,可以加入一些果汁等。

      
    其次是洗热水澡,很多家长会有疑问说宝宝都发烧了,洗澡会不会加重病情呢?不会的。泡热水澡的时候能帮助身体散热,这会帮助身体降温的。

     

     

    但是洗澡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的:首先是环境问题,必须是保暖,不能透风,这样会加重病情;其次是水温应该稍微热一些,不能洗冷水澡,可能有的家长会觉得既然体温升高了,水温应该低一些可以帮助降温,这是不对,如果是水温较低会加重病情。

     

    还有一点,宝宝在泡澡过程中会失去一部分水分,发烧也可能会导致身体缺水,所以应该注意多饮水。还可以用温热毛巾擦拭身体,尤其是手心、脚心、腋下等。以前会有老人采用冰块或是酒精擦拭身体,这些都是不对的。应该采用温水将毛巾浸湿,然后擦拭。

     

    那发烧到什么程度提示应该及时就医呢?

     

    首先是体温升高时间较长或是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宝宝发热最容易反反复复,所以如果采用以上几个方法之后未能降温,应及时就诊。

    如果体温超过38.5摄氏度,说明体温调节中枢控制较困难,需要采用药物降温。如果发热伴有抽搐、持续咳嗽,或是皮肤出现疱疹等,需要及时就诊。尤其是合并抽搐等症状时候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宝宝发热虽然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应该及时给予有效的干预降温,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喂养的方式,给予易消化及宝宝平常爱吃的食物,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及时测量体温,如果进一步发展应该及时就诊。

  • 洗澡时受凉导致发烧是常见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应对。

    首先,如果体温超过39度,可以口服退烧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常见的退烧药物有布洛芬混悬液和对乙酰氨基酚片等。

    其次,当体温处于37.3度至38度之间时,可以通过适量饮用温开水来补充水分,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同时,可以采用物理退烧的方法,如用温水擦拭身体,帮助降温。

    如果出现反复发烧、鼻塞、流鼻涕等症状,可以考虑口服感冒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感冒药物有复方氨酚烷胺、复方伪麻那敏等。

    对于咳黄痰、流黄鼻涕的情况,可能需要口服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克洛缓释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发烧只是症状,引起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对于小朋友来说,最常见的发烧原因是一些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或皮肤黏膜感染等。此外,出疹性疾病和一些免疫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宝宝发烧。

    在流感时期,注射流感疫苗可以有效提高身体抵抗力。如果平时经常感冒发烧,可以通过每天按摩迎春穴、进行体育锻炼等方式来提高身体素质,并注意防寒保暖。

    当宝宝出现发烧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以便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

  • 一岁半的宝宝发烧是家长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在处理宝宝发烧时,首先要明确的是,发烧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身体对抗病原体的一种正常反应。因此,家长在面对宝宝发烧时,要保持冷静,科学处理。

    一岁半宝宝发烧时,首先应该测量体温。根据体温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度,可以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使用退热贴、温水泡澡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宝宝缓解不适,降低体温。

    然而,如果体温持续超过38.5度,就需要考虑使用药物进行退热。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退热药物包括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等,这些药物对宝宝来说是相对安全的,家长可以放心使用。

    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

    1. 呼吸系统感染:由于宝宝的呼吸道免疫功能相对薄弱,容易受到病原菌感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等,从而引起发烧。

    2. 消化系统感染:宝宝的脾胃功能相对薄弱,容易受到病原菌感染,导致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同时伴有发烧。

    3. 神经系统感染:病原菌侵入神经系统,侵犯血-脑屏障,可能导致脑炎、脑膜炎等病症,出现发烧症状。

    4. 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会导致宝宝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同时伴有发烧。

    为了帮助宝宝尽快恢复健康,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多喝水,勤排尿,帮助宝宝排出体内的毒素。

    2.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让宝宝呼吸新鲜空气。

    3. 避免劳累受凉,让宝宝充分休息。

    4. 保持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 保持心情愉快舒畅,有利于宝宝的康复。

    如果宝宝发烧持续不退,或者伴有其他严重症状,如抽搐、嗜睡等,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 女性体温37.1℃通常不视为发烧,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成年女性正常体温范围在36.0℃至37.3℃之间。排卵期体温略高,可达36.3℃至37.6℃,属正常生理变化。体温受昼夜节律影响,凌晨及早晨最低,下午最高。体温37℃以上才可视为发烧,常见症状包括头昏、头晕、畏寒、乏力等。发烧时需注意多喝水、休息,饮食清淡,避免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并注意体温监测,如持续高热应立即就诊。

    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一种防御机制。了解发烧的成因、症状及治疗方法,对于及时正确处理发烧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一些关于发烧的常见问题解答:

    1. 发烧的成因有哪些?

    发烧的成因很多,包括感染(如感冒、流感、肺炎)、炎症、肿瘤、药物副作用等。常见感染性发烧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

    2. 发烧需要治疗吗?

    发烧本身不是疾病,而是身体的一种防御反应。多数情况下,发烧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对症处理。但对于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以及体温过高、持续不退、伴有其他症状的发烧,应及时就医。

    3. 发烧如何处理?

    发烧时,应保持充足的休息,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温水擦浴、冷敷等。如需药物治疗,可选用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但需注意用药剂量和禁忌症。

    4. 发烧期间饮食应注意什么?

    发烧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瘦肉、鸡蛋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5. 如何预防发烧?

    预防发烧的关键是增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病原体。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接种相关疫苗,预防传染病。

  • 新生婴儿发烧是家长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发烧是新生儿的常见症状,也是多种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了解新生婴儿发烧的处理方法,对于保障宝宝的健康至关重要。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出现发烧的情况。如果新生儿发烧,首先要保持冷静,及时测量体温,观察体温的变化情况。一般来说,新生儿的正常体温在36.5℃-37.5℃之间。如果体温超过38℃,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退热:

    1. 调整室温:将室温控制在适宜的温度,避免过热或过冷。

    2. 适当物理降温:给新生儿穿轻薄衣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

    3. 擦浴降温:用温水擦拭新生儿的四肢、腋下、颈部等部位,有助于降温。

    4. 洗热水澡:如果新生儿体温较高,可以适当洗热水澡,帮助降温。

    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的发烧处理应谨慎,尽量不要使用解热药。在6个月内的婴儿,应尽量避免使用解热药物。如果病情反复或严重,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解热药物。

    除了药物治疗,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也非常重要。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度适宜,避免婴儿受凉。同时,保证婴儿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有助于提高宝宝的抵抗力。

    在带新生儿就医时,建议选择就近的医院,以便及时就医。在就医过程中,家长应详细向医生描述宝宝的病情,包括发烧的时间、程度、伴随症状等,以便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 宝宝发烧时,家长可能会担心各种疾病,其中之一就是心肌炎。宝宝发烧引起的小儿心肌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疾病,其症状不容忽视。

    小儿心肌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闷、拉肚子以及呕吐等。这些症状可能会突然出现,使宝宝感到不适。

    小儿心肌炎的病因主要是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等。此外,支原体、细菌等也可能导致心肌炎。

    当宝宝出现发烧、呼吸急促、胸闷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心电图等,进行综合评估,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最终确诊是否为心肌炎。

    小儿心肌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休息、营养支持等。在治疗期间,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病情变化,保证宝宝充足的休息和营养摄入。

    预防心肌炎的发生,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病毒感染源。
    • 加强宝宝体质锻炼,提高免疫力。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变质食物。
    •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性疾病。

    总之,宝宝发烧时,家长要警惕心肌炎的可能性,及时就医,确保宝宝的健康。

  • 风湿性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常常会导致患者出现发烧的症状。对于这种情况,患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首先,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并多饮水,以帮助身体恢复。此外,可以通过物理降温的方法,如使用冰袋、温水擦拭等方式,帮助降低体温。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出现持续的高热,需要警惕是否合并有继发感染的可能。此时,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应用抗感染药物治疗。

    除了抗感染治疗外,非甾体抗炎药也是常用的治疗药物,如布洛芬、扶他林等。这些药物不仅可以缓解发热症状,还可以减轻关节疼痛等症状。

    对于风湿性疾病本身引起的发热,通常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此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等也可以用于治疗。

    风湿性发热患者除了使用解热药物外,还需要找到发热的原因。这通常与其他症状相结合,如关节炎、关节肿胀和疼痛,或口腔溃疡、脱发和皮疹等。此时,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以明确风湿活动的情况。

    对于患有其他潜在疾病的风湿病患者,如传染病或肿瘤疾病,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如结核病感染筛查、肝炎指数筛查或恶性肿瘤筛查等。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帮助身体恢复。

    总之,风湿性疾病引起的发烧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患者需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并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帮助病情早日康复。

  • 脑炎,一种常见的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其典型症状包括发烧和头疼。然而,这些症状在初期可能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相似,如感冒或流感。以下是一些关于孩子脑炎的症状和表现的详细介绍:

    1. 发烧和头疼:这是脑炎最常见的症状,可能与普通感染一样。孩子可能会出现持续性高烧和剧烈头疼。

    2. 精神状态改变:孩子可能会出现精神状态改变,如情绪低落、嗜睡或意识模糊。

    3. 神经系统症状:脑炎会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肌无力或面部瘫痪。

    4. 颅内压增高:这可能导致头痛、呕吐和视力模糊等症状。

    5. 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一些孩子可能会出现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咳嗽、流涕、呕吐或腹泻。

    脑炎的治疗取决于病因,可能包括抗病毒、抗生素或皮质类固醇等药物。此外,医生可能会采取其他措施,如降低颅内压和控制癫痫发作。

    为了及时发现和治疗脑炎,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并尽快就医。

  • 当孩子发烧时,出现发抖打颤的现象是常见的症状。这通常意味着孩子的体温正在持续上升,尚未达到高峰。这种末梢循环功能障碍会导致孩子出现手脚冰凉、口唇发紫等不适感。

    针对孩子发烧伴有发抖打颤的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物理降温:使用温热的湿毛巾擦拭孩子的额头、腋窝等大血管走行部位,有助于降温。

    2. 药物治疗: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可考虑使用布洛芬等退烧药物。若体温低于38.5度,可继续观察。

    3. 日常保养:保证孩子充足的休息,多喝水,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

    4.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如症状加重或持续不退,应及时就医。

    5. 预防措施:平时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发烧期间,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保持耐心,避免焦虑紧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控制在20-22℃,湿度保持在60%-65%。

  • 宝宝发烧是家长们常见的担忧,如何正确处理宝宝的发烧症状呢?本文将介绍物理降温和口服药物降温的方法。

    发烧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人体受到病原体感染或其他因素影响时,体温调节中枢会启动,导致体温升高。通常情况下,宝宝体温超过37.5℃即可称为发烧。

    对于体温不超过38.5℃的宝宝,可以采取以下物理降温方法:

    1.温水浴:用温水给宝宝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可以帮助宝宝散热。

    2.擦拭:用温湿的毛巾擦拭宝宝的手心、脚心、腋下、腹股沟、脖子等部位,可以帮助宝宝散热。

    3.冰贴:将冰贴贴在宝宝的额部、太阳穴、手心、脚心、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可以帮助宝宝降温。

    4.冰袋:将冰袋用小毛巾包裹后,枕在宝宝的头部或放在宝宝身边,可以帮助宝宝降温。

    如果宝宝体温超过38.5℃,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同时,要多给宝宝喝水,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帮助药物吸收。

    除了物理降温和药物治疗,以下注意事项也需要注意:

    1.及时补充水分,避免宝宝脱水。

    2.避免给宝宝吃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总之,宝宝发烧时,家长们要正确对待,及时采取正确的降温措施,关注宝宝的病情变化,如有需要及时就医。

  • 病毒性发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表现为持续高烧,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适。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降温,以尽快缓解症状,恢复健康。

    首先,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毒性发热高烧的重要手段。常用的口服退热药包括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药物具有相似的退烧效果,起效时间约为1-2小时,退烧效果可维持6-8小时。若体温再次升高,可间隔6小时再次服用退热药。此外,还可以考虑口服抗病毒药物,如磷酸奥司他韦或利巴韦林,以及具有抗病毒功效的药物,如清开灵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等。对于伴有咳嗽的患者,盐酸氨溴索口服液可以帮助缓解咳嗽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物理降温也是缓解病毒性发热高烧的重要措施。可以用温水擦拭患者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大动脉处,通过蒸发散热来降低体温。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保暖,也有助于降低体温。

    在病毒性发热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水有助于加快新陈代谢,同时满足机体对水分的需求。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和甜食,避免加重病情。此外,还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防止交叉感染。

    病毒性发热多见于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和孕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受凉,预防病毒性发热的发生。

    如出现持续高烧、寒战、头晕、头痛、鼻塞、流鼻涕、厌食、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呼吸道病毒九项等,以便明确诊断,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病毒性发热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同时注意日常保养,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复发。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