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垂盆草,治疗肝病的常用中药

垂盆草,治疗肝病的常用中药
发表人:健康“娜”些事

农民出身的我并没有多少种地的细胞,所以我平常很少养花或者草。有一天媳妇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棵植物,让我去楼下弄点土养活着。我按照媳妇的交待,弄了整整一盆土,浇上水之后把那棵植物种上了。大约一周后,我无意间看到这棵植物,竟然神奇般地活了并且还长了一些。只是长时间没有浇水,有点蔫儿。再过一段时间看到这棵植物的时候,已经长出盆外了,看着厚实的叶片,突然对这棵植物有了莫名的好感,从那之后我经常去浇水。 

 

 


后来才知道,我养的这棵植物叫垂盆草,是一种经常用的中药。垂盆草是景天科景天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岩石、山沟阴湿地里,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可见。由于垂盆草叶小,形似鼠牙,故别名为鼠牙半枝莲,但称为半枝莲的尚有唇形科的开头草,所以就用“垂盆草”称之。 

 

垂盆草,多为野生,全草入药,夏、秋二季采收。本品性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淋病,泻痢,肺痈,肠痈,疮疖肿毒,蛇虫咬伤,水火烫伤,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湿疹,带状疱疹等病症。是治疗急、慢性肝炎的常用中药。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垂盆草对损伤的肝细胞有修复保护作用,能促进肝细胞再生、逐步恢复肝功能。 

 

 

垂盆草是民间常用中草药,对于水火烫伤,可用鲜草洗净捣汁外涂。痈肿初起,刻煎汤内服,也可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起到消痈退肿的。垂盆草善解蛇毒,为民间治疗毒蛇咬伤的常用药品。

 

附:垂盆草,中药名。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的干燥全草。甘、淡,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痈肿疮疡。

 

生理特性:垂盆草,多年生肉质草本。其茎纤细,长可达500px以上,部分节上可见纤细的不定根。3叶轮生,叶片倒披针形至矩圆形,绿色,肉质,长1.5~70px,宽0.3~17.5px,先端近急尖,基部急狭,有距。气微,味微苦。喜阴湿环境,较耐寒。常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向阳山坡、石隙、沟边及路旁湿润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对慢性病患者来说,治疗之外,平时的调理也很重要。食疗药膳是很常见的调理方法,对慢性病患者尤宜。

     

    慢性肝病的患者适合什么样的药粥呢?文中见分晓。

     

     

    肝 胆 气 郁

     

    常表现为右胁胀痛或隐痛,走窜不定,或引及右侧肩背,胸闷喜太息,每因情志波动或饮食不当而诱发,舌红、苔薄白,脉弦。

     

    此类患者可以服用蜂蜜乌梅内金茶缓中止痛。

     

    【制法】将鸡内金100g煮汤代水,冲泡30g乌梅肉,同时调入蜂蜜25g。

     

     

    或者服用佛手郁金粥疏肝解郁。

     

    【制法】将佛手15g、郁金12g、粳米60g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文火煮成粥后调味即可。

     

    肝 胆 血 瘀

     

    常表现为胁痛日久,部位固定,痛如针刺,按之痛甚,右胁下触痛或扪及痞块,舌紫暗,脉弦。

     

    此类患者可食用陈皮牛肉炖萝卜以调气活血、滋补肝肾。

     

    【制法】取牛肉1000g切块,清水浸泡半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分。

     

    陈皮30g切丝,白萝卜500g切滚刀块。取清水在锅里烧开,放入牛肉,待牛肉煮沸后,去上层泡沫,继续煮到牛肉熟透,加入萝卜、陈皮,再用小火慢炖,萝卜煮烂后放入盐、味精,吃肉喝汤。

     

    肝 胆 湿 热

     

    常表现为往来寒热或高热,胁痛胁胀,胸闷,纳呆,恶心呕吐,周身发黄,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此类患者可以服用茵陈玉米须汤清热利湿。

     

     

    【制法】将30g绵茵陈、30g玉米须加清水适量,煎煮后取汁。

     

    或者食用玉米须炖蚌肉。

     

    【制法】将50g玉米须装入纱布袋,与200g左右蚌肉一起放入锅内,加适量水,文火煮至烂熟。此药膳具有利湿退黄、泄热通便的功效。

     

    肝 胃 不 和

     

    常表现为脘胁痞胀,食后为甚,纳呆,呕吐,恶心泛酸,嗳气,口黏,苔腻,脉弦滑。

     

    此类患者可以自制鸡内金粥健脾消食。

     

    【制法】将5~6g鸡内金用文火炒至黄褐色,研为细粉。先取100g粳米与适量白糖放入锅内,加水800mL左右,煮至粥将成时,放入鸡内金粉,煮沸即可。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侯秀峰

    胃病的发病率比较高,属于一种高发性疾病,如果出现了老胃病长时间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甚至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胃部损伤,导致患者出现了胃部疼痛和胃胀等现象,所以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并且针对病情不同进行合理的治疗,可以选择口服中成药来缓解病情,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根治老胃病的中药有哪些。

    一、香砂养胃丸: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成药,对于胃阳不足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避免由于胃部疼痛引起的恶心和吐酸水的症状。其主要成分包括木香、陈皮、茯苓、砂仁等中药,都具有一定的和胃和促消化的作用。

    二、疏肝和胃丸:出现了严重的胃部疼痛和胃胀的症状,可以选择中药调理来改善病情,木香、郁金、白芍、佛手、柴胡等中药进行搭配治疗,具有一定的和胃止痛和舒肝解郁的作用,对胃肠疾病有一定的缓解和辅助治疗效果。

    三、养胃舒颗粒:慢性胃炎、胃病等疾病对治疗方法比较多,可以选择口服养胃舒颗粒来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疼痛感,对老胃病和慢性胃炎都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四、木香顺气丸:这种药品就有一定的行气祛湿和健脾养胃的作用,如果出现了胃肠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可以选择口服木香顺气丸来进行治疗,避免引起胃胀痛和消化功能紊乱,患者可以空腹用药,开水冲服即可,每天用药两次到三次左右。

    以上几方面介绍了一下胃病的一些常见治疗方法,如果出现了老胃病,最好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可以选择口服中药来改善病情,用药期间要注意饮食调理,平时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避免胃肠功能紊乱或者胃动力不足等症状,可以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可能很多肝病患者喜欢收集偏方,验方,秘方。很多患者就知道垂盆草可以治疗慢性肝炎。

     

    实际上,垂盆草的作为一种中药,对于湿热导致的慢性肝炎确实有效果。

     

    《中药大辞典》这么描述垂盆草的性味功效

     

    垂盆草归肝、胆、小肠经,清利湿热,有降低谷丙转氨酶作用。用于急性肝炎、迁延性肝炎、慢性肝炎的活动性。

     

    凌一揆主编《中药学》认为该药:甘、淡、微酸,凉。归肝、胆、小肠经。

     

    功效可以清热解毒,利湿。临床应用

     

    用于痈肿疮疡、毒蛇咬伤及水火烫伤等。本品有清热解毒,消痈散肿功效。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间野菊花、紫花地丁、半边莲等配伍以增强解毒散痈功效。

     

    用于湿热黄疸,小便不利之证。本品有淸利湿热功效。近年有用于传染性肝炎,证 实本品过去在民间应用确有一定疗效。

     

     

    研究表明单用本品对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无黄疸型肝炎均有疗效,对降低血清转氨酶有良好的近期效果,并可使患者的口苦、胃纳不佳、小便黄赤等湿热证候减轻或消除。

     

    临床用量一般在10〜30g;鲜品可用50〜100g。外用适量。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患者会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想服用垂盆草。

     

    但是敲黑板了,请记住,垂盆草是中药,主要的作用是清利湿热。也就是说,只有是热的表现才适合应用。如果用的不对,或应用时间太久,是会导致苦寒伤胃,大便偏稀的。

     

    可能很多朋友会问,怎么判断是湿热呢?

     

    如果体内有湿热,或者为湿热体质,就会表现以下特征:

     

    总体特征:湿热内蕴,有面垢油光、口苦、苔黄腻等表现。

     

    形体特征:中等或偏瘦。

     

    常见表现:面垢油光,口苦,口中异味,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发黄,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心理特征:性格多变,易烦恼。

     

    发病倾向:易患皮肤湿疹、疮疖、口疮、黄疸等病。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夏末秋初湿热气候,湿重或气温偏高环境较难适应。

     

     

    简单来说,如果口干、口苦、舌苔黄腻、就可以确定了。

     

    如果确定是湿热体质的患者,才适合用垂盆草、蒲公英、茵陈这类清热利湿的药。如果脾胃素虚,或者脾阳虚的患者,则不适宜应用。会导致腹泻、便溏,甚至会加重病情的。

     

    所说的湿热体质,不仅仅是乙肝患者,丙肝患者、饮酒、肥胖患者以及其他的不是肝病的患者,如果出现湿热的症状表现,也是可以适当应用的。

     

    还有再次强调,垂盆草可以改善肝功能,可以清利湿热,不代表对乙肝病毒有清除作用。所以如果肝功能不正常的乙肝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应用,必要时配合抗病毒药。而不是一味地认为肝功能正常,病情就稳定,从而贻误病机。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现代人一提到肾,就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很多人第一次见我,就会伸出手来:帮我号脉,左手还是右手。我往往会说,不挂号不给看病。然后他们就会进一步说,看我肾虚不虚。我往往会说,虚得很。肾虚,现代人的通病,有没有肾虚都会觉得自己肾虚。我告诉一个学生,如果有人找你号脉,你就说他肾虚就行了,然后他就会很佩服你。

     

     

    肾虚跟肾病没有半毛钱关系,肾病是肾脏出现毛病了。肾病包括很多种疾病,肾炎、肾病综合症、肾衰、肾结石等等吧。肾病综合症是一个临床诊断,也是泛泛的一个名词。确诊肾病的方法是用活检的方法,也就是肾穿刺之后看病理来定是什么型的肾病。总之,肾病很复杂,治疗起来很麻烦。 

     

    我最为佩服的,已经去世的老中医岳美中对肾病的中医药治疗有很好的心得。他用玉米须治疗肾病,取得良好的效果。玉米须煎汤代茶 岳美中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指 出,对于15岁以下慢性肾炎患者,用玉米须持久服用,一般无特殊情况者,均能趋向好转或达到治愈。用法:每日以玉米须60克,煎汤代茶,频饮,坚持服用6 个月。 

     

     

     

    这个方法,后代很多人尝试,也取得良好的效果。玉米须是玉米快成熟的时候,采集下来,一般是自己专门找一块地,种植过程中不打农药,到时候采集即可。我在老家用这个方法治疗过几个人肾病患者,效果都不错。老家有的是玉米须,缺少的是药,所以就用岳美中的玉米须煎。

     

    岳美中,中医学家。一生从事中医医疗和教学工作。较早地提出了专病、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善用经方治大病。于中医老年病学领域,有新的创见。倡办全国中医研究班和研究生班,培养了一大批中医高级人才。多次出国从事重要医事活动。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附:玉米须 ,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和柱头。全国大部分地均产。夏、秋果实成孰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晒干生用。

     

    功 能:有利尿消肿;清肝利胆的功效。

     

    主 治: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

  • 关于泡桐花的记忆很多,故事也很多。小时候的农村,颜色是单调的,没有人会单独开辟一块地种些花花草草的,能够耕种的田地全部被农作物覆盖。泡桐花,是那时间最常见的春花,这得益于老家的土壤适合泡桐树生长。

     


    我喜欢摘下泡桐花吸吮里面的花蜜,淡淡甜味,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小女孩更喜欢梧桐花蒂,用线绳穿起来,就是好玩的项链。每年春天,姥姥都会晾晒好多泡桐花蒂,串起来挂在墙外,成为村子里的一道风景。

     

    泡桐属于玄参科泡桐属的树种,为落叶乔木,我国共9个种和两个变种,除东北北部、内蒙古、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栽培或野生。我出生的农村老家,是泡桐的主产地。

     

    这几天,北京的泡桐树陆续开花,那种熟悉的味道会随着风儿钻进鼻腔。泡桐花也是很好的中药,其味苦;性寒。具有清肺利咽,解毒消肿等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肺热咳嗽,急性扁桃体炎,菌痢,急性肠火,急性结膜火,腮腺火,疖肿,疮癣等疾病。

     

    用泡桐花治疗痄腮,是老家人皆知的单方。我曾见过他们用过,效果很不错。取新鲜泡桐花八钱,水煎,白糖一两冲服。小时候的我很容易就咳嗽扁桃体发炎,父母会用新鲜的泡桐花熬水给我喝,每次都能药到病除。

     


    也有人为了方便,尝试将泡桐花制成水,治疗鼻炎、中耳炎乃至结膜炎,效果也不错。将新鲜泡桐花煎熬成膏,外用治疗手足癣,也是当时特殊条件下老家人的创新。

     

    (泡桐花为玄参科植物泡桐(Paulownia fortunei (Seem.) Hemsl.)和毛泡桐(P.tomentosa (Thunb.)Steud.)的花。春季花开时采收,晒干或鲜用。生于低海拔的山坡、林中、山谷及荒地、野生或栽培。泡桐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陕西、山东、江南等地引种栽培。毛泡桐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地。味苦、性寒。具有清肺利咽、解毒消肿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急性扁桃体炎、菌痢、急性肠炎、急性结膜炎、腮腺炎、疖肿、疮癣等病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日本人广泛使用甘草制剂

     

    这些年,一些人赴日去狂买日常用药,结果买回来的有很多是中国流传过去的经方。日本有漫长的使用中国经典方剂的传统,其间出现过不少汉方大师,例如18世纪的吉益东洞,近代的汤本求真,大塚敬节。到了1974年,日本颁布了《一般用汉方制剂承认基准》 ,其中收录了210个汉方,日本药企只要在制备工艺中不使用水以外的溶剂,就可以申请生产这些汉方,然后上市销售。

     

    这些汉方均出自中国的经典中医著作《伤寒论》、《金匮要略》、《和剂局方》 、《万病回春》 《外台秘要方》 、《千金方》。其中含有甘草的方剂占全部方剂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我搜了一些日本药品代购网站,发现日本生产的含甘草制剂,甘草汤,芍药甘草汤,大黄甘草汤等药品卖得挺火。甘草汤他们拿来治疗咽喉疼痛及咳嗽;芍药甘草汤他们用来治疗急剧发生的肌肉痉挛痛,腹痛,腰痛;大黄甘草汤他们用来治疗习惯性便秘,以及各种便秘引起的不适。

     

    不得不说,日本在汉方工艺和说明书上做得比中国中成药好。主治明确,剂量,配伍标示得清清楚楚。而且副作用写得详细。他们的说明书明确写了甘草有可能导致获得性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低血钾,高血压,所以醛固酮增多者、低血钾者禁用,高血压、浮肿、心脏或者肾脏功能有障碍者需在医师或药剂师的指导下使用。

     

    当然,从文献看甘草的副作用发生率并不高,而且患者停用后,多数自行恢复。但是,日本人坚持在含甘草制剂中写清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写清副作用并不妨碍日本汉方的热销,相反,能让患者感觉更安全。

     

     

    甘草有什么用处?

     

    日本人生产了那么多的含甘草制剂。那么甘草有什么疗效呢?甘草禀土中阳气而生,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在中医中它被称为国老。所谓国老,乃国之重臣,可教化万民,地位极其重要。

     

    日本的汉方家吉益东洞以《伤寒杂病论》的临证记录为准绳,总结了甘草作用:解除疼痛、舒缓痉挛、解毒、止咳、除烦、平悸。日本汉方家运用甘草有自己的一套理念,他们绕过了中医辨证的过程,直接把‘药物”’和患者的“症状群”对应起来,谓之“方证对应”。这种理念在中国争议很大,多数医师反对,当然也有支持者,比如黄煌教授。

     

    这种理念对不对暂且不表,总之日本人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挺远。他们想弄清甘草的作用机制究竟是什么,想搞明白甘草除古籍所记载的功效外,还能适用于哪些疾病。于是他们做科学试验,探索甘草的化学结构,做循证医学研究,最终推出了一类在治疗肝脏受损、肾功能损伤,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舞台上非常活跃的一线药物。

     

    还能做什么?甘草酸类药物的诞生与发展

     

    现代研究发现甘草的根和根要主含有三萜皂甙甘草酸,甘草黄酮,异甘草黄酮,甘草素,异甘草素等物质。早在上个世纪的40年代 , 日本药企米诺发源( Minophagen) 制药株式会社就从甘草中成功提取了甘草酸苷 ( Glyeyrrhizin , GL) ,并与甘氨酸和半胱氨酸 ( 蛋氨酸)共同组成复方制剂 ——复方甘草酸苷(以下简称SNMC)。

     

    这种药物具有抗变态反应和抗炎作用,最开始用来治疗多种过敏性皮肤疾患。1958年日本医师尝试用SNMC来治疗慢性肝炎,结果发现,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竟明显改善了。于是,日本人起劲研究这种药物。1977 年, 日本肝病专家铃木宏教授采用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法验证了SNMC对慢性肝炎的疗效, 证实它能够有效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2002年日本的熊田博光也带来了更重磅的消息,他发现用药15年后,SNMC可以使丙肝患者的肝癌发生率减少50%以上。

     

     

    至此,复方甘草酸苷奠定了自己在肝病治疗中的一哥地位。中国科学家也在日本的复方甘草酸苷之后,后来居上,研究出了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等新一代、更安全,“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发生率更小的甘草酸制剂。

     

    但甘草酸类药物的作用仅此为止吗?

     

     近几年更深入地研究发现,甘草酸类药物不仅仅能用于肝病,还能运用来治疗更加顽固的“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这类病是一系列最难攻克的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溃疡性结肠炎,银屑病,斑秃,白癜风。

     

    这是因为甘草酸在结构上与糖皮质激素相似,且对下丘脑 - 肾上腺轴无明显影响 , 所以可以作为糖皮质激素的替代药物 。大家知道,糖皮质激素是免疫抑制剂,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线药物,但是糖皮质激素副作用多,长期使用可能诱发高血压,骨质疏松,糖尿病,消化性溃疡,而从中药甘草提取出来的甘草酸类药物的副作用要小得多,安全得多。所以,现在甘草酸类的地位越来越高,在现代药物中和它母亲甘草一样,隐隐有了“国老”的风范。

     

    甘草及甘草酸的故事就说到这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发展中医、中药必须要传统、现代两腿并进,否定传统,或者排斥创新,都是要不得的。

     

    文中涉及的药物必须在医师的指点下使用。

  • 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恐怕无人不识白茅根,肯定也都吃过。小时候,家乡的田野地里到处都是,渴了就拽几根,放在嘴里大嚼一番,那真是甘甜可口,想着大自然蕴生出这样天然美味的解渴神草,真是满心欢喜。后来,上大学学了中药后,才知道白茅根不仅仅能止渴,其实它最擅长治的是出血和尿路感染。 

     

     

    认识白茅根:

     

    白茅根,味甘,性寒,入肺、胃、膀胱经,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血热妄行的出血证,如咳血、吐血、衄血、尿血等,以及热淋、水肿、胃热呕吐、肺热咳嗽、湿热黄疸、温热烦渴等。内服煎汤,15~30g,鲜品需加倍30~60g,以鲜品为佳。也可捣汁服用。 

     

     

    古代医家对白茅根的论述颇多,治疗上述病证极爱用它。如《本草纲目》言:“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故能止诸血、哕逆、喘急、消渴,治黄疸水肿,乃良物也”。《本草求原》:“白茅根,和上下之阳,清脾胃伏热,生肺津以凉血,为热血妄行上下诸失血之要药”。《本草正义》:“白茅根,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于燥,又不粘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以主吐衄呕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 

     

    据现代药理研究,白茅根含白茅素、芦竹素、钾、钙、多量蔗糖、葡萄糖等,煎剂有很强的利尿、促凝血作用,还能抑制痢疾杆菌,并能解热。

     

    那些人不适于服用白茅根:

     

    白茅根虽然好吃又能治病,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对于脾胃虚寒,溲多不渴者应忌服。

     

    (白茅根,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var. major( Nees)C.E.Hubb.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和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本品呈长圆柱形,长30~60cm,直径0.2~0.4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微有光泽,具纵皱纹,节明显,稍突起,节间长短不等,通常长1.5~3cm。体轻,质略脆,断面皮部白色,多有裂隙,放射状排列,中柱淡黄色,易与皮部剥离。气微,味微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夏枯草生长在山沟水湿地或草丛、荒地、路旁,必须在6月份植株果穗80%现黄渐变成棕褐色时采收。6月以后,药株枯死,便采收不到。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哩。

     

    从前有个秀才,母亲得了瘰疬病,就是现在的颈淋巴结核,脖子有肿块溃破流脓水。秀才请了个医生给母亲看病,医生上山采了一种开紫色花穗儿的野草,治好了秀才母亲的病。 医生临走时专门请秀才上山,指认了那种野草的形状,并叮嘱一番。

     

     

    后来当地县官的母亲得了瘰疬病,张榜求医。秀才揭了榜,随后便上山采药,那种草药却不见了,县官以秀才骗人为由打了他五十大板。 第二年那个医生又来此处行医,秀才埋怨医生。医生了解了情况之后,说道:“你忘了,我去年就告诉过你!夏天一过,这草就会枯死,就采不到了。现在应该有了,咱们去看看吧!”说完,便领着秀才上山,只见满山遍野都是那种紫色花儿的药草。秀才彻底明白了,为了记住这次教训,他把这种草药,命名为“夏枯草”,意思是这种草药只在春末夏初才能采得到,六月以后就找不到了。此后,夏枯草的名称就慢慢流传开来。

     

    夏枯草的功效有两个:

     

    一是清肝火,常用于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目珠疼痛、头痛、晕眩等症。常配菊花、石决明等同用。

     

    二是散郁结,用于瘰疬痰核。夏枯草能清肝火、散郁结,为治疗瘰疬结核属于痰火的常用药物,长期服用有良好的效果,临床常配合玄参、贝母、连翘、牡蛎、昆布等同用。上面传说中治愈了秀才母亲的瘰疬病,用的就是夏枯草散郁结的功效。

     

     

    近年发现夏枯草可以降压,我常用来夏枯草泡茶治疗高血压病。方法是:

     

    用夏枯草12克,洗净,放进茶壶中,用沸水冲泡后代茶饮。每日1剂,不拘时饮服。功能清热平肝,降压,适用于高血压头痛、头晕眼花等症。曾用此方治愈耿大伯的高血压病。1998年5月,耿大伯当时65岁,经常头晕,患高血压病5年,血压180/100毫米汞柱。自诉面红目赤、急躁易怒、怕在太阳光下行走。察其舌红,脉弦。告之在常用西药降压的基础上,以此茶剂作为日常饮料,20多天后,诸证减轻,渐停降压药。耿大伯到地里采集了许多夏枯草,坚持饮用一年左右,诸证消失,血压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左右。

     

    注意,本方主要用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属阳虚、肾虚、痰湿所致的高血压不宜用。

     

    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的王老吉凉茶,作为一种饮料,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里面也含有夏枯草。

     

    夏枯草确实是一味清肝泻火、降压、散结的良药。

  • 作者:李卉 主治医师 长治市中医医院 中医肾病内科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其需要遭受的痛苦是极大的。面对这种疾病,患者在患病时,除了需要积极的了解具体的症状,自身患病的情况外,还需要多加注意了解具体的用药问题,从而在患病时,可以及时的选对药物来控制治疗疾病。那到底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用药有那些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而言,临床上的常见用药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抗凝剂的应用:肾病综合征患者在患病期间,时常会处于高凝状态,因此在最近几年以来,有许多人会自作主张的应加用抗凝或抗血小板聚集剂,比较常见的药物如肝素,潘生丁,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丹参等药物。

    2、左旋咪唑:该药物属于免疫调节剂,临床上多是作为激素类药物的辅助治疗。尤其是对于时常出现疾病感染的复发患者或是激素依赖病例,剂量为2.5MG/KG,24小时之后用药。该药物的应用可减少并发的呼吸道感染出现的概率,并使激素依赖者在借助激素药物治疗疾病时可以逐渐降低用量。

    3、巯甲丙脯酸:该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Ⅱ转换酶抑制剂,近几年来,有患者认为该药物能够有效的改善肾小球血液动力学状态,最终结果致使尿蛋白量的排出减少,也多用于激素药物的辅助治疗,尤其是对于同时患有高血压的患者适用。

    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用药有那些?对于肾病综合征这种疾病,当患者在患病期间,除了需要积极的应对治疗之外,对于肾病综合征疾病方面的相关常识也要多加了解。这是由于很多情况下,根据患者所遭受痛苦的不同,用药量以及用药是有所差异的,因此大家有必要多加详细的了解。

  • 我比较喜欢白鲜花,因为这花看上去干干净净,而且有着特殊的造型。每年的五六月份,在全国大部分地方都能见到盛开的白鲜花,尤其是在山地灌木丛中及森林下,山坡阳坡等比较常见。白鲜花的花语:为了不让你流血,我宁可粉身碎骨。之所以这样说,是和白鲜皮作用有关。在老家那会,每年春季或者秋季,我都会和家人一起采挖白鲜皮,晾晒干净后卖钱。偶尔还会自己留下一些,碰到谁长癣生疮使用。 

     

     

    记得很清楚新鲜的白鲜皮有着特有的味道,和山羊肉味差不多。正如古人记载:白鲜皮“俗呼为白羊鲜,气息正似羊膻,故又名白膻。”所以白鲜又叫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主产地是辽宁、河北、山东、江苏、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然而陶弘景认为:“近道处处有之,以蜀中者为良。” 

     

    作为常用中药材白鲜皮是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性味苦,寒。归脾、胃、膀胱经。主要作用是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经常用于治疗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可外用也可以内服,外用新鲜者较佳。我小时候曾吃过白鲜皮,和古人感觉一样:“白鲜根皮,始尝之,味微咸,后味辛,后即纯苦,苦中复有微辛。” 

     

     

    白鲜皮常用于治疗皮肤疥癣痒疹。比如治疗手癣,可以用新鲜白鲜皮咀嚼后用手擦之,就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其实,白鲜皮的作用还有很多,李时珍认为“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为诸黄风痹要药,世医止施之疮科,浅矣。”白鲜皮是治疗黄疸良药,如急性肝炎可用白鲜皮配茵陈、栀子、大黄。白鲜皮还能止血,有句老话叫家有八股牛,止血不犯愁。

     

    (附:白鲜皮,中药名。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为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和狭叶白鲜的根皮。主产于辽宁、河北、四川、江苏等地。春、秋二季采挖根部,除去泥沙及粗皮,剥取根皮,切片,干燥。生用。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现代研究,白鲜皮的挥发油在体外有抗癌作用。但脾胃虚寒者慎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