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四)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

(四)肿瘤标志物升高的临床意义
发表人:周晓

肿瘤标志物:

是指在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本身所产生的或者由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反应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

目前具有临床意义的肿瘤标志物已达 100 多种。如:

  • 甲胎蛋白(AFP)是胚胎期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正常人中<20ug/L,可用于诊断原发性肝癌,阳性率为 60%-70%;
  • 癌胚抗原(CEA)是从胎儿及结肠癌组织中发现的一种糖蛋白胚胎抗原,正常值<5ug/L,可用于恶性肿瘤如结肠癌等的发现;
  •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 )是由人前列腺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至精浆中的一种糖蛋白,PSA 主要存在于前列腺组织中,女性体内不存在,血清参考值<4μg/L,是前列腺癌的诊断指标,阳性率为 91%;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为烯醇化酶的一种同工酶,是小细胞肺癌(SCLC )的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应具有下列特征

  • 灵敏度高;
  • 特异性好;
  • 能对肿瘤进行定位;
  • 与病情严重程度、 肿瘤大小或分期有关;
  • 能监测对肿瘤治疗的效果;
  • 测肿瘤的复发;
  • 预测肿瘤的预后。

筛查肿瘤,得用对肿瘤标志物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懂了,肿瘤标志物,

确实可以用来筛查肿瘤。

那么是不是可以有事没事都去查查看呢?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胸外科周晓医生为大家科普一下:

用肿瘤标志物进行筛查的原则如下:

  • 该肿瘤标志物对早期肿瘤的发现有较高的灵敏度;
  • 测定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高和重复性好;
  • 筛查费用经济、合理;
  • 筛查时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但无症状和体征,必须复查和随访的。

但实际上没有一种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能达到 100%,使肿瘤标志物用于筛查受到限制。

对肿瘤筛查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比如单纯采用 AFP 以筛查肝癌检测会造成病例被漏诊,目前多采用超声显象与 AFP 联合检测;筛查宫颈癌常用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胃癌筛查可以采用纤维胃镜和气钡 X 线双重造影检查;肺癌筛查的方法多是低剂量螺旋 CT 扫描或 X 线胸片,亦有同时合并作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

肿瘤标志物一般不适宜对无症状的人群进行筛查,其临床价值主要体现在分析疗效、判断预后、预测复发及转移等方面。

联合检测,让肿瘤标志物更精准

前面提到有些肿瘤标志物来诊断相关肿瘤阳性率可以达到 90%,但是如果特异性不强,阳性率就只能达到 60%-70%,甚至有的只有 50%。

为了提高诊断的阳性率,临床上常将几种的相关的标志物组成联合标志物组,同时对某一肿瘤进行检测,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性。

如胰腺癌患者的血清 CA19-9、CA242、TK1 及 TSGF 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且四类血清在肿瘤不同分期中差异较大,水平随分期的增加而升高。四项联合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项检测,提示联合诊断价值更高。其他常见肿瘤的联合检测方案可见文末详细介绍。

肿瘤标志物异常,一定有事吗?

说了这么多,

下面就到大家最关心的部分了!

如果体检单上某项肿瘤标志物升高了,

一定是恶性肿瘤吗?

我的答案是:

别慌,真不一定。

原因

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可同时存在于恶性肿瘤及某些良性肿瘤、炎症、甚至正常组织中,没有特异性为 100 %的肿瘤标志物,因此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不一定是肿瘤造成的。比如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以及孕妇的 AFP 可能升高,梗阻性黄疽或风湿病患者的 CA19-9 数值可以高出正常值数倍,甚至长期吸烟者 CEA 也会有轻度升高。

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单次肿瘤标志物的轻度升高或每次检查的结果没有大的变化时临床意义不大,只有动态的持续升高才有意义。对体检中发现的某个或几个肿瘤标志物的持续升高应该提高警惕,需要进一步通过 B 超、CT、MR、内镜或 PET/ CT 等手段检测,必要时须通过病理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因此

肿瘤标志物阴性,一定没事吗?

那么问题又来了,

如果肿瘤标志物都正常,

是不是就可以打包票说自己一定没事呢?

很可惜,也不是。

大多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可以达到 80 %以上,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一部分患者在肿瘤发病过程中没有相应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导致许多医生和患者面对肿瘤标志物的阴性结果,没有做进一步的辅助检查,结果失去了治疗肿瘤的最佳时机。

如 AFP 这种对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其阳性率也仅达到 79 % ~90 % ( AFP 诊断原发性肝癌的阳性阂值为 > 400 ug/L )。对于结肠癌来说,由于 CEA 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不高,因为分期差异和个体差异,结肠癌患者的 CEA 水平不一定升高,甚至可能低于正常值。

总结一下:

肿瘤标志物对筛查肿瘤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并不绝对。

如果你的体检单上有某项指标升高了,别慌,并不一定就是恶性肿瘤,记得进行进一步检查或者随诊。另一方面,如果肿瘤标志物都正常,也不绝对意味着就没事了,该当心还是得当心,该看医生也得看医生!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复查肿瘤标志物疾病介绍:
复查肿瘤标志物地区推荐专家
推荐科普文章
  • 肿瘤标志物 CA72-4、CA19-9、CEA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筛查诊断就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

     

    1.     癌抗原72-4(Ca72-4)

    CA72-4在正常人血清中含量<6u/mL,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均可产生。对于胃癌的检测特异性较高,以>6U/mL为临界值。良性胃病仅<1%者升高,而胃癌升高者比例可高达400%。

    CA72-4,对于胃癌的检测特异性相对较高,CA72-4检测值的高低与胃癌肿瘤大小、术后是否有肿瘤细胞残存,是否有转移有重要相关性。

     

     

    2.     CA19-9

    CA19-9在大多数消化道肿瘤中均有表达,与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检测阳性率可达56%。

    在判断胃癌患者临床分期方面,CA19-9是比CEA更为敏感的指标。同时CA19-9值的高低,与肿瘤大小、转移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液中CA19-9值,明显升高时,提示胃癌患者可能生存时间缩短,治疗效果不好。

    3.     CEA

     CEA在健康人群血液中,含量比较低。在胃癌、肺癌、大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血清CEA水平往往明显升高,有研究表明,CEA在胃肠肿瘤中的阳性检测表达率达到50% ~80%。持续的CEA升高提示胃癌患者预后不好。

    4. CA72-4、CA19-9、CEA联合检测,检测值的高低,具有重要的意义。

    a.有利于胃癌的早期筛查诊断。

    b.有利于观察胃癌手术或化疗后的效果。

    c. 有利于监测胃癌是否复发,作为胃癌患者复发的监测指标。

     

    近几年来,对于 CA199、CEA、CA724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已经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应用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同时检测这3项,比单独检测一项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能明显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这对提高治疗疗效及患者的预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2]。

     

     

    参考文献:

    [1]宋杰,陈凤格,赵伟,赵冬.胃癌的发病率现状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09):704-707.

    [2]杨莉,李晓南,杨晓雪.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及CA724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0,19(04):387-391.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 | 宣教科  高艳红

    文章首发于 | 南阳市口腔医院公众号

     

    口腔癌是指发生于唇、舌、口底、腭部、牙龈、颊、牙槽黏膜和唾液腺的癌症,位居全身恶性肿瘤的第6位,以成年人好发,男性多见。口腔癌的发生与吸烟、饮酒、病毒感染、营养不良、饮食习惯和局部刺激均有关系。  

     

    饮酒、吸烟,或饮酒、口腔卫生差,两者有协同作用,可使口腔癌的发病率增加75%以上。吸烟可诱发口腔黏膜白斑等癌前病变,饮酒会引起黏膜烧伤,并增加致癌物质的吸收,增加舌癌与口底癌的危险性。口腔卫生不良或口腔内创伤性溃疡,或慢性炎症性溃疡,长期不愈可发生癌变,尤以舌癌最常见。

     

    口腔癌的警告症状和体征包括口腔内的溃疡两周以上尚未愈合口腔黏膜有白色、红色和发暗的斑;口腔与颈部有不正常的肿胀和淋巴结肿大;口腔反复不明原因出血;口腔、面部、咽部和颈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与疼痛。患者如出现上述症状或体征,应提高警惕,及时确诊,早期治疗。   

     

    口腔癌的发病原因及预防

     

    随着信息的普及和人们对自身健康关注的提高,“口腔癌”已不再是陌生的名词了。那么,到底口腔癌是怎样引起的?平时我们该怎样预防呢?

     

    口腔癌的发病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1、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吸烟、喝酒、嚼槟榔等。

    2、长期的口腔疾病:口腔内残冠残根、不良修复体等对黏膜长期刺激;口腔黏膜病如扁平苔藓、白斑等治疗不及时或未行治疗等。

    3、营养不良:长期酗酒导致的营养吸收障碍或饮食中维生素及部分微量元素的缺乏,也被认为与口腔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4、环境因素:过度接触紫外线和放射线是许多恶性肿瘤的诱发因素之一。

    5、遗传和感染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患者,口腔癌比例比正常人群高,可能与微量元素缺乏和对烟酒致癌因素的易感性增加有关。

     

     

    口腔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大多数病人有以“上火”、“口腔溃疡”、“炎症”、“黏膜增生”等为病因的长期治疗史。而待症状明显时,口腔癌多已发展到中晚期,给根治带来困难。因此,认识口腔癌的病因、早期症状和癌前期表现,对预防和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出现下列口腔癌的早期症状时,应及早到专业医院就诊:
          

    1、口腔粘膜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且粘膜苍白,失去光泽,类似白斑,粘膜下发生纤维性索条硬结。

    2、突然出现牙齿松动或脱落,咀嚼食物时牙齿咬合不良,有假牙者自觉假牙不适,口腔与咽部麻木疼痛,经一般消炎及对症治疗不见好转。

    3、出现局限性唇粘膜增厚或鳞屑,伴有灰白色角化斑。

    4、口腔粘膜突然出现红斑、水肿、糜烂、白斑皲裂、扁平苔藓、隆起或颗粒状肉芽,虽无明显不适,但经治疗2-4周非但不愈,反而扩散增大。

    5、口腔内有些隆起赘生物虽是良性病变,如乳头状瘤、义齿刺激引起的增生,化脓性肉芽肿等,但也有少数会演变为鳞状细胞癌,也应予以警惕。

    6、突然出现舌运动受限,语言不清,说话和吞咽时感到咽部疼痛。

    7、口腔内有多次原因不明的出血和颌骨张闭困难。

    8、口腔癌的早期症状还包括突然出现唾液分泌增多,鼻涕带血,吞咽哽噎感,颌面部有肿块及淋巴结肿大,并且持续存在,甚至逐渐加重。


     

    针对其易发因素,我们在生活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预防:

     

    1. 戒除烟酒等不良生活嗜好,改变咀嚼烟草、槟榔等生活习惯;

    2. 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正确的清洁口腔的方法和习惯;

    3. 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装置假牙等修复体者,需找正规的口腔科专业人员,防止慢性刺激诱发肿瘤;有口腔黏膜病的患者需及时治疗,定期复查;

    4. 食用健康饮食,保持营养物质均衡摄入,特别是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水果、蔬菜,对降低口腔癌的发生有一定预防作用。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肺癌是著名的“无声杀手”,它在早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等到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步入晚期。所以,肺癌防治的关键就在于早期诊断。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低剂量螺旋CT,这种方法能检“揪”出非常微小的肺部结节。然而,我们都知道,CT具有一定的辐射性,也可能反过来增加我们患上癌症的几率。相较而言,还有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也有助于肺癌的早期筛查,那就是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我们一般会看哪些指标呢?对于肺癌来说,就是特有的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顾名思义,是恶性肿瘤特有的标志[1]。它可以由恶性肿瘤自己分泌或者脱落,也可能来源于机体的“对抗”反应。肿瘤标志物还会进入组织液和血液,我们就可以通过常规的抽血对它进行检测,进而“佐证”恶性肿瘤的存在与否。那么,肺癌究竟有哪些肿瘤标志物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  酶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顾名思义,是神经细胞所特有的一类酸性蛋白酶。正常情况下,它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在血清内的含量极低。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最“凶险”的当属小细胞癌,它就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会大大提升血清中NSE的浓度。所以,NSE就是小细胞癌的肿瘤标志物,如果在血清中的浓度过高,往往提示着癌症的发生[2]

     

     

    2.  癌胚类

     

    主要有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两大类。它们一度存在于人体的胚胎中,其后则会在人体内消失。当肺癌“来袭”时,它们才会重新出现在血清中。不过,这两类标志物的特异性比较低,不但会出现在各种类型的肺癌中,在其他癌症,如消化道癌症中也会出现[2]。所以,在临床上,我们还要联合检查其他肿瘤标志物,以便进一步的诊断。

     

    3.  蛋白类

     

    包括糖链抗原12-5(CA12-5)、糖链抗原15-3(CA15-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等[2]。它们在正常人的血清中的含量极低,却在肿瘤细胞内被大量合成,随后释放到血液中。其中,两种糖链抗原被很多种恶性肿瘤所“偏爱”,因而特异性较低,主要用于辅助诊断[3]。而SCC-Ag和Cyfra21-1的特异性比较好,主要来源于肺癌细胞,特别是非小细胞癌,临床上常用它们来进行肺癌的诊断和分型[4-5]

      

     

    及早发现肺癌确实能救命!肿瘤标志物检查来帮你!抽血化验做检查,简便快速还准确!NSE、AFP、CEA、CA12-5、CA15-3、SCC-Ag、Cyfra21-1……化验单上的这些指标,你会读了吗?

     

    【参考文献】
    [1]杨丽萍,陈冬玲,陈振奋.联合检测血清SCC、TSGF和CEA在宫颈癌诊断与临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0):52-54.
    [2]雷宇,赵洪文.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7(02):166-169.
    [3]张宝凯,张静,马希祥.临床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22):3279-3280+3282.
    [4] Song WA, Liu X, Tian XD, et al. Utility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yfra 21-1 and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in lung cancer diagnosis: a prospective study from China[J]. Chin Med J (Engl). 2011;124(20):3244-3248.
    [5] Pujol JL, Boher JM, Grenier J, Quantin X. Cyfra 21-1,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and prognosi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rospective study in 621 patients[J]. Lung Cancer. 2001;31(2-3):221-231.
  • 骨架是人体的支架,形成人体活动的重要组织。尽管骨骼在人体中占有重要部分,在每张X光片上几乎都能看到骨头,但由于骨癌早期症状不十分明显,仍须引起大家的注意。

     

     

    肥胖和肌肉减少是癌症的常见症状,而骨癌的另一个征兆是体重下降。人类经验会产生一种叫做细胞因子的物质,它是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联合产生的,能够抵抗癌症。除了体重下降和肌肉萎缩外,细胞因子的产生也会导致食欲下降和营养不良。原发的骨癌并不常见,儿童和年轻人比老年人患骨癌的风险更大。骨肿瘤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而骨痛是常见症状。假如有持续性骨痛,一定要去看医生,很可能是骨癌。

     

    骨肿瘤病人在夜间会有骨质和关节的疼痛或肿胀,但不一定与活动有关;骨癌早期症状中的骨痛开始间歇性,然后逐渐发展为持续性,或者仅在压力下才会有疼痛。后期疼痛加剧,影响工作休息。

     

    它是骨癌早期症状的首要表现。早些时候的骨癌会在骨骼表面形成一个硬块,它可能疼痛,也可能没有疼痛。所以,不要看着没有疼痛的肿块是什么样子。

    是什么导致了骨癌呢?

    辐射元素

    骨肿瘤的发生与这一因素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需要加强防范。用x光等射线治疗其他疾病,也会损伤骨骼,埋下骨癌隐患。此外,镭、锶等放射性物质也可能增加骨癌的危险性,这是导致骨癌的一个原因。

    偶然伤害

    生命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创伤的侵袭,如果损伤了骨骼,那么就有可能形成骨癌的风险。专家指出,骨癌的起因是意外伤害。我们不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造成一些意外伤害,损伤骨骼,增加患骨癌的风险。

    基因因子

    遗传性因素在骨癌的发生发展中也有重要的诱发作用。但那不是绝对的。一般来说,家族骨癌患者不一定会导致下一代骨癌,但风险相对较高。这类骨癌的病因很多。

     

     

    据专家分析,国外骨癌的病因很多,如身体疲劳、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体内酸性物质沉积、个人生活习惯不佳等,均可导致骨癌。因此说,平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劳逸结合,放松自己很重要。这种精神状态对骨癌患者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忙忙碌碌的工作学习,更要注意身体的细微变化,预防骨癌。

     

  •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在于明确肝脏有无疾病、肝脏损害程度以及查明肝病原因、判断预后和鉴别发生黄疸的病因等。

    肝功能是多方面的,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由于肝脏代偿能力很强,加上目前尚无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包括范围广的肝功能检测方法,因而即使肝功能正常也不能排除肝脏病变,特别是在肝脏损害早期,许多患者肝功能试验结果正常,只有当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的程度时,才会出现肝功能检查结果的异常。

    下面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肝功能检查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正常值范围各医院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反应肝细胞损害的指标

    • 谷丙转氨酶(ALT)

      谷丙转氨酶又叫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广泛存在于肝、心、脑、肾、肠等组织细胞中,以肝细胞中含量最高,肝细胞内谷丙转氨酶的浓度比血清高 1000~3000 倍,只要有 1%的肝细胞坏死,便可使血中酶活性增高 1 倍,因此谷丙转氨酶是急性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其高低往往与病情轻重相平行。

      正常参考值范围 0-40U/L。

      临床意义:

      轻度的升高(<80U/L)考虑生理性原因,包括饮酒、睡眠不好、熬夜、劳累、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疾病原因,包括感冒发烧、胆囊炎或胆道疾病、心肌炎、脑血管病等。

      中到重度的升高(>80U/L 甚至数倍、数十倍升高)需要考虑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代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的肝病、肝硬化、肝癌等。

    • 谷草转氨酶(AST)

      谷草转氨酶又叫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肝病时当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LT)大于 1 时,提示有肝实质的广泛损害,预后不良。

      正常参考值范围 0-40U/L。

      临床意义:

      升高的意义在诊断肝胆疾病方面与谷丙转氨酶相似,在一般情况下,其升高幅度不及谷丙转氨酶,如果谷草转氨酶值高于谷丙转氨酶,说明肝细胞损伤、坏死的程度比较严重。由于谷草转氨酶主要分布于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故除了肝胆系统疾病外,谷草转氨酶升高还可见于:心肌梗死急性期、心肌炎、肾炎、肌炎等。

    • 谷氨酰转移酶(GGT)

      谷氨酰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膜和微粒体上,参与谷胱甘肽的代谢。肝脏、肾脏和胰腺含量丰富,但血清中谷氨酰转移酶主要来自肝胆系统。谷氨酰转移酶在肝脏中广泛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一侧和整个胆管系统,它在反映肝细胞坏死及损害方面作用不及谷丙转氨酶,但在黄疸鉴别方面有一定意义,可用于对肝脏内排泄障碍、肝外梗阻、肝硬化的诊断和观察酒精肝损害的过程等。

      正常参考值范围 0-50U/L。

      临床意义:

      肝脏内排泄不畅(肝内梗阻)和肝外梗阻(如胆道系统阻塞)等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都会引起谷氨酰转移酶升高。急性乙肝时,GGT 呈中等度升高;慢性乙肝、肝硬化的非活动期,酶活性正常;若 GGT 持续升高,提示病变活动或病情恶化。

      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 GGT 可呈明显或中度以上升高(300~1000U/L ),ALT 和 AST 仅轻度增高,甚至正常。酗酒者当其戒酒后 GGT 可随之下降。其他如中毒性肝病、脂肪肝、肝肿瘤等均可升高。

      其他引起 GGT 升高的疾病包括心肌梗死、急性胰腺炎、前列腺癌等。

    • 碱性磷酸酶(ALP 或 AKP )

      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肝脏、骨骼、肠、肾和胎盘等组织经肝脏向胆外排出的一种酶。临床上测定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对于不明原因的高 ALP 血清水平,可测定同工酶以协助明确其器官来源。

      正常参考值范围:女性 50~135U/L;男性 45~125U/L。

      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高:

      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 1~2 倍。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以及孕妇和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均可以升高。

      病理性升高:

      (1)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

      (2)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

      (3)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病理性降低:

      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二、反映肝脏分泌和排泄功能的指标

    • 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

      总胆红素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的总和。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是指不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难溶于水,不能通过肾随尿排出。间接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形成直接胆红素(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溶于水,能通过肾随尿排出体外。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肝细胞对血液中非结合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三个过程,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发生障碍,均可引起胆红素在血液中积聚,出现黄疸。

      正常参考值范围:

      总胆红素(TBIL)3.4~17.1μmol/L

      直接胆红素(DBIL)0-6.8 μmol/L

      间接胆红素(IBIL)1.7~10.2μmol/L

      临床意义:

      临床上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当血清总胆红素有很大增高时,人的皮肤、眼睛巩膜、尿液和血清呈现黄色,故称黄疸。当肝脏发生炎症、坏死、中毒等损害时均可以引起黄疸,胆道疾病及溶血性疾病也可以引起黄疸。

      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疾病、新生儿黄疸或者输血错误、抽血后溶血等。肝炎与肝硬化患者的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都可以升高。

    • 总胆汁酸(TBA)

      总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及肠-肝循环中的一组代谢产物,是胆固醇在肝脏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与胆固醇的吸收、代谢及调节关系密切。人体的总胆汁酸分为初级胆汁酸和次级胆汁酸两大类。初级胆汁酸以胆固醇为原料,参与脂肪的消化吸收。其经过胆道系统进入十二指肠后,在肠道细菌作用下经水解反应生成次级胆汁酸。当肝细胞发生病变或肝内外阻塞时,胆汁酸代谢发生障碍反流入血,血清总胆汁酸浓度升高。因此,总胆汁酸水平变化可敏感地反映肝脏功能。

      正常参考值范围 0-10μmol/L

      临床意义:

      总胆汁酸增高可见于各种急慢性肝炎、乙肝携带者或酒精性肝炎(TBA 对检出轻度肝病的灵敏度优于其他所有肝功能试验),还可见于绝大部分肝外胆管阻塞和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肝硬化、阻塞性黄疸等。

    三、反应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

    • 总蛋白(TP )、白蛋白(A )和球蛋白(G )

      总蛋白可分为白蛋白和球蛋白两类,白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肝脏每天约合成 12g 一 20g 的白蛋白;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由机体免疫器官制造。总蛋白在机体中具有维持血液正常胶体渗透压和 PH、运输多种代谢物、调节被运输物质的生理作用和解除其毒性、免疫作用以及营养作用等多种功能。血清总蛋白不仅可用于机体营养状态的监测,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正常值参考范围:

      总蛋白 60-80g/L,白蛋白 40-55g/L,球蛋白 20-30g/L,白蛋白/球蛋白为 1.5-2.5: 1。

      临床意义:

      (1)白蛋白

      增高:各种原因失水所致的血液浓缩(如呕吐、腹泻、高热、休克);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过多等。

      降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不良、急性大失血、严重烫伤、肝脏合成功能障碍、胸腹水、肾病、孕后期,白蛋白低于 20g/L 时,常可见水肿,先天性白蛋白缺乏症(血中几乎无白蛋白,但不发生水肿)等。

      (2)球蛋白

      增高:主要是体内的某些疾病,引起免疫功能的增强,如慢性炎症和感染、慢性肝病、M 蛋白血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降低:某些免疫系统疾病导致的免疫力下降,服用免疫抑制剂,一些肝病(肝炎、肝硬化)等。

    • 前白蛋白(PAB)

      前白蛋白又称转甲状腺素蛋白,由肝细胞合成,在电泳分离时,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仅约 1.9 天。因此,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正常值参考范围 280-360mg/L。

      临床意义:

      除了作为一种灵敏的营养蛋白质指标,前白蛋白在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时其血浓度下降。

    以上就是关于肝功能检查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的介绍,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能够有所收获。

  • 1. 浅表肿块彩超用于检测什么疾病
    浅表肿块彩超是一项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用于评估身体表面或浅层组织中的肿块。这些肿块可以是良性或恶性的。通过彩色多普勒技术,医生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肿块的形态、大小和内部结构,从而帮助诊断各种疾病,如脂肪瘤、囊肿、淋巴结肿大、甲状腺结节等。

    2. 浅表肿块彩超异常说明什么
    如果浅表肿块彩超结果异常,可能意味着存在某种病变。异常结果通常表现为肿块的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血流信号异常等。这些特征可能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如皮肤癌、软组织肉瘤等。此外,炎症性疾病如淋巴结炎也可能导致检查结果异常。

    3. 浅表肿块彩超异常怎么办
    当浅表肿块彩超结果异常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这可能包括穿刺活检、CT扫描或MRI等,以进一步明确肿块的性质。如果确诊为良性肿块,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如果是恶性肿瘤,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如手术、放疗或化疗等。

    4. 浅表肿块彩超的临床意义
    浅表肿块彩超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和诊断各种肿块,还可以监测已确诊疾病的治疗效果和进展情况。特别是在肿瘤的筛查和随访中,彩超技术提供了无创、方便且准确的诊断手段。

    5. 浅表肿块彩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浅表肿块彩超检查的准确性,患者在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运动可能导致血流变化,影响检查结果。此外,患者应根据医生的指示,选择合适的检查姿势,如坐位或仰卧位,以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到肿块的情况。

  • 我曾经是一名健康活泼的女性,直到那天我在医院里听到了那个可怕的消息:我被诊断出HPV52感染和宫腔占位。我的世界瞬间崩塌了,心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我开始疯狂地搜索相关信息,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幸运的是,我在黄浦区的一家医院找到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医生,他不仅有着深厚的医学知识,还有着一颗温暖的心。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证候特点是月经不调、经血量多、痛经等症状。医生建议我做肿瘤指标6项检查,包括ca125、ca199、CEA、HE4、AFP等项目。同时,他也告诉我不需要做宫腔镜检查,目前的宫颈和宫腔情况不会影响备孕。对于卵巢的问题,医生建议我找妇科医生评估一下,并推荐了赵宇清主任。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开始了治疗之旅。医生开了一些塞的药给我,并告诉我在备孕期间不建议使用。每次复诊时,医生都会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并给出专业的建议。他的细心和关怀让我感到非常温暖和安心。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或者线上问诊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还能让我们更方便地获取专业的医疗服务。同时,我也学到了如何正确地面对疾病,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总有一天我会战胜它。

    HPV52感染和宫腔占位的治疗与调理 常见症状 HPV52感染和宫腔占位的常见症状包括月经不调、经血量多、痛经等。易感人群主要是女性,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 推荐科室 妇科 调理要点 1.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早发现问题;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3. 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 4.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5. 在备孕期间,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听从医生的建议。

  • 那是去年11月份,我发现脖子中间有个肿块,心里很慌,就去了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医生告诉我,需要进一步做穿刺活检取病理,明确病理性质。我心里很害怕,不知道是什么病,就赶紧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看到有说是鼻咽癌,我心里更慌了。

    后来,我联系了一家互联网医院,挂了一个肿瘤外科医生的号。医生很耐心地听我描述病情,让我放松了一些。医生告诉我,要先做免疫组化检查,如果还不能明确,还需要进一步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我心里很焦虑,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医生就告诉我,根据做的项目多少定,一般得大几百到1000多块钱。

    我担心家里老人负担不起,医生就建议我去中肿那边做,因为那里的穿刺就在那边做基因检测。我心里很矛盾,不知道该怎么办。医生就告诉我,如果有问题的话,会出现什么结果,比如说是鼻咽癌的话,下一步需要积极治疗的,治疗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我看着医生,心里很感激,觉得他就像一个家人一样,给我力量和勇气。后来,我决定去中肿做检查,虽然费用有点高,但我相信医生,相信科学。

    现在,我已经完成了所有的检查,等待病理结果。虽然心里还是有点紧张,但我相信,只要医生在,我就能战胜病魔。

  •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体检报告中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变化特别敏感,一旦发现指标升高,便心生恐慌。其实,肿瘤标志物并非绝对可靠,其升高并不一定代表患有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是指由肿瘤组织自身产生,可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生化物质。然而,绝大多数肿瘤标志物并非肿瘤所特有,它们也可能存在于良性肿瘤、炎症甚至正常组织中。例如,AFP(甲胎蛋白)在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患者以及孕妇中可能升高;CEA(癌胚抗原)在长期吸烟者中可能升高;CA125(癌抗原12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卵巢囊肿患者中可能升高。

      此外,肿瘤标志物的升高还可能受到标本质量、化验操作因素、试剂种类等因素的影响。

      当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时,不必过于恐慌。可以适当休息一个月左右进行复查,如果复查结果没有大的变化,通常临床意义不大。但是,如果肿瘤标志物持续或进行性升高,则需要提高警惕,并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或病理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肿瘤标志物对特定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例如,AFP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较高;CA15-3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PSA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NSE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CEA对某些呼吸道或消化道肿瘤的诊断价值较高。

      此外,接触宠物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升高。有案例报道,家中养宠物的人体检发现多个肿瘤标志物指标升高,经过隔离宠物一段时间后,复查结果恢复正常。

      因此,对于长期吸烟、染发、近期房屋装修、有肿瘤家族史以及40岁以上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肿瘤标志物检查。即使肿瘤标志物结果为阴性,也建议每年进行健康体检,以预防肿瘤的发生。

  • 癌胚抗原(CEA)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由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在成人血液中含量极低。然而,当人体出现肿瘤时,癌胚抗原的水平会显著升高,因此,监测癌胚抗原水平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那么,CEA的正常值是多少呢?根据临床研究,健康成人的CEA水平通常低于2.5 ng/mL。当CEA水平超过20 μg/L时,可能提示存在肿瘤。需要注意的是,CEA水平升高并不一定代表癌症,它也可能出现在其他疾病,如炎症、感染等。因此,医生会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除了CEA,还有许多其他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它们在肿瘤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各种肿瘤标志物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肿瘤。

    除了肿瘤标志物,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影响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等都有助于降低肿瘤的发生风险。此外,定期体检也是早期发现肿瘤的重要手段。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如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同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等。

    总之,癌胚抗原作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标志物,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了解CEA的正常值和临床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肿瘤,保护我们的健康。

  • 去年年底胸口下侧经常疼痛,患者重做一次基因检测,如果靶向药不能再使用了,要怎么办?

    医生建议患者进行全面检查评估,最好是再做穿刺活检病理+基因检测。如果转移的话一般属于晚期,需要规范检查,合理治疗。

    希望医生的建议对患者有所帮助。

  • 上周,我妈妈在体检中发现了一些指标异常,让我非常担心。她的癌胚抗原指标偏高,这让我非常焦虑,担心她得了癌症。我决定通过线上问诊来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在与医生的沟通中,医生非常耐心地解释了相关指标的含义,并安慰我说,癌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医生建议我妈妈在未来定期复查指标,并可以考虑做常规的胃肠镜和CT检查,以确保身体健康。

    通过与医生的交流,我感到非常安心和放心。医生专业的知识和耐心的态度让我对未来的治疗和检查充满信心。我决定尽快带妈妈去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同时也会定期关注指标的变化,保持健康的体检习惯。

  • 癌症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其高发病率和高治疗难度使得早期筛查和诊断变得尤为重要。在众多癌症筛查方法中,癌胚抗原(CEA)检查因其简便易行、成本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那么,癌胚抗原检查的费用究竟如何?本文将从地区、医院和检查项目三个方面为您详细解析。

    首先,地区因素是影响癌胚抗原检查费用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和医疗资源配备情况存在差异,因此,癌胚抗原检查的费用也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检查费用相对较高;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检查费用则相对较低。

    其次,医院的选择也会对癌胚抗原检查费用产生影响。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在收费标准和诊疗水平上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公立医院收费较为规范,癌胚抗原检查费用相对较低;而私立医院或体检中心由于运营成本较高,检查费用可能会相对较高。

    此外,检查项目也是影响癌胚抗原检查费用的关键因素。癌胚抗原检查主要包括血液检测和局部活检两种方法。血液检测主要包括血清CEA水平检测,费用相对较低;局部活检则需要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式获取肿瘤组织,费用相对较高。此外,部分医院可能会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增加其他相关检查项目,如影像学检查等,这也会导致检查费用增加。

    总之,癌胚抗原检查的费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地区、医院和检查项目等。为了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议患者在选择医院和检查项目时,综合考虑自身经济状况和病情需要,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癌胚抗原检查。

  • 服务开始了,我感到有些紧张,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线上问诊。屏幕那头的医生提醒我要完整地查看病例,并且对于六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有监护人和相关专业医师的陪伴,这让我感到医生非常专业和负责。

    医生询问了我目前的主要不适症状,我告诉他们我有一些关于pd-l1检测的问题。医生很快就回应了,他们解释说pd-l1的检测需要通过抽血或使用组织样本进行基因检测,而不是通过免疫组化就能检测出来的。这让我明白了检测的复杂性,也让我对医生的专业知识感到钦佩。

    在医生的帮助下,我收到了一份免疫组化的结果图片,但我没有看到pd-l1的结果。医生耐心地解释说,pd-l1是通过基因检测来确定的,这让我更加确信我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在整个问诊过程中,医生非常友好和耐心,他们没有因为我的一些问题而显得不耐烦。我感到非常感激,因为他们不仅提供了专业的建议,还给予了我很多支持和鼓励。

    问诊结束后,医生还询问了我是否还有其他医药问题需要咨询,这让我感到他们的服务非常贴心。我非常感谢医生的帮助,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友善态度让我对互联网医院有了全新的认识。

  • 我是一名患者,最近在网上进行了血液标志物检测,结果让我有些担心。我经常去医院检查各种指标,尤其是对肿瘤标志物特别害怕。这次的结果让我更加焦虑,因为其中的肿瘤坏死因子接近临界值。我不知道这个指标到底测定了什么,于是在网上查找了很多信息。我发现这个指标与免疫系统、风湿免疫病等有关。医生告诉我,稍微高点的肿瘤坏死因子是可以帮助预防肿瘤发生的,让我稍微放宽心。虽然我担心自己的健康,但医生建议我不要过于焦虑,要放松心情。

    医生还告诉我,铁蛋白有点低可以通过吃肉类来补充,让我不用太担心。医生还建议我不要总是被标志物所困扰,要转移注意力,不要老是往这方面想。这番建议让我感到放心,我决定放宽心情,不再过分担忧自己的健康问题。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