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嘟嘟是一个6个月大的女宝宝,肉呼呼的,十分可爱。一个月前,细心的嘟妈突然发现孩子有个特别的小动作:右手握拳、右胳膊伸直用力,嘴角微微向右咧、咬牙、缩脖子,并伴随身体微微抖动。有点像突然受凉时打了个寒战,哆嗦了一下;像是在使劲,又像是在发狠一样。
通过几天来的观察,嘟妈发现这个小动作时不时地就会出现。嘟妈有些不放心,便和家里的老人说了。嘟嘟奶奶说,“没关系,那是孩子长个子呢,长大了就好了”;嘟嘟姥姥说,“孩子是不是缺钙了呀,听说缺钙的孩子会有抽搐的症状”;嘟妈的朋友说,“这是抽动症吧?不可大意呀!”
众说纷纭,嘟妈决定还是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看。嘟妈把孩子发作时的视频给医生看,又告诉医生“那个小动作每次出现都是在嘟嘟醒着的时候,睡着的时候从没有过这样的动作。而且嘟嘟做这个动作时,只要一叫她,她马上就会停下来了;即便不叫她,动作也只会持续几秒钟,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此外,嘟嘟的吃饭、睡觉、大小便也都与平时无异。”医生建议:“先排除癫痫的可能性吧!”
这可吓坏了嘟妈,赶紧带着孩子做检查。经过核磁共振、视频脑电图、动态脑电图等一系列检查,排除了癫痫的可能性,也确认孩子的大脑发育目前并无异常。嘟妈总算松了一口气。医生建议嘟妈继续观察孩子的情况。
那么,嘟嘟到底为什么反复出现这样的动作呢?
几经辗转,原来,嘟嘟的小动作是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是一种发作性的重复性行为,多见于2—11个月的婴儿,6月龄的婴儿最为常见。民间俗称“打嘿喽”、“打狠”,主要表现有凝视、瞪眼、咬牙、咧嘴、伸颈或缩颈、左右摇头、上肢伸直用力、双手握拳、躯干微微抖动等;少有下肢特殊动作。这种发作有时可被语言和姿势诱发,也可被外界刺激所中断,发作后随即恢复原状。嘟嘟的小动作正是这种情况。
所幸的是,这种发作是孩子正常发育过程中可以见到的一种行为,发作期和间期脑电图均无异常放电,也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小动作也会逐渐消失,无需治疗,大多数情况下1岁左右就会自行停止发作。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需要与癫痫发作、低钙抽搐等相鉴别。
其实,不少宝宝都曾有过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但是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当回事,甚至都没有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小动作。只有少数特别关注孩子的家长才会将此当作一种“病”或“异常”去咨询医生,这也是多数医生遇到这种情况难以确诊的原因。如果细心妈妈发现宝宝有类似表现,建议尽早去医院排查。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发热是儿科常见症状,多数可从伴随症状可以找到线索查明发热原因。若没啥明显的伴随症状,孩子还一个劲的发热,要注意排查一些隐匿的易被忽略的但会引起孩子发热的病因。
比如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并不少见。
儿童中发病率4%,高峰期年龄段是1-2岁,这个年龄段孩子恰恰还不会说耳痛,容易造成漏诊。往往等到孩子耳道流脓了,家长才意识到是耳朵出了问题。急性中耳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上呼吸道感染中急性中耳炎的发生率达10%。
急性中耳炎如不进行规范化处理,轻者可导致患儿听力下降,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包括耳后和耳下脓肿,以及脑膜炎、硬膜外脓肿、硬膜下脓肿、脑脓肿等颅内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不说了,不说了,吓坏我的粉丝了。
急性中耳炎可以有细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引发。
年长儿可以诉说有持续性儿童,小宝宝可表现为易烦躁,有时表现为捂耳朵和拽耳朵,甚至影响睡眠,还可伴有高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其症状直到耳道流脓后缓解。
部分患儿早期听力下降。如果怀疑宝宝有中耳炎需及时到耳鼻喉科给医生检查下。
儿童急性中耳炎疑为细菌感染引起的,特别是对于重症(耳流脓或伴高热≥39℃),以及年幼患儿,应及时积极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可以选择阿莫西林或阿奇霉素或头孢霉素。
使用疗程
众所周知,照顾宝宝是一件很难的事,首先宝宝没有安全感,在生活中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意外,比如宝宝从床上掉到地上等问题,这样就容易造成脑袋被撞,一旦碰了头就容易产生一些疾病,其中宝宝轻微脑震荡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症状,及时治疗,也可以避免严重的损害,下面了解一下轻微脑震荡有什么急救方法?
一般情形下,轻微脑震荡都是由于外伤所致,这种疾病大多发生在孩子身上,有时父母或老师看护不周,让孩子从高处或某些物品砸到头上,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形成轻微脑震荡,那么,在发现轻微脑震荡时,我们该对孩子做些什么呢?
孩子脑袋易受外力作用损害,因此造成轻微脑震荡,父母应更加特别注意。
对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而言,脑袋损伤的主观原因是不同的。三到四个月的孩子会翻身,家人稍不特别注意,就会从床上掉下来。六至七个月的孩子,由于动作活跃,不小心,可从成人手中后翻落地面。学步后才能走,在走近楼梯口那一步的时候,往往会缺少自我控制,出现滚落等问题。
孩子摔倒脑袋着地时,如碰上了水泥地面、瓷砖地面等硬物,易受较严重的损害,父母应提高警惕,以免因此造成轻微脑震荡。
提示大家,孩子出了事故后,父母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救治,对孩子进行体格检查,以免孩子再患上轻微脑震荡等疾病,在孩子出事故后,尽量让孩子休学一至两天,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变化,以免产生不良后果,祝大家身体健康!
若宝宝脑袋受到撞击,开始呼吸不规律,出现抽搐或晕厥,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不要动他,除非他有严重损伤的危险。假如他没有呼吸,给他做人工心肺复苏,一旦他正在流血,用一块干净的布覆盖并压住。
孩子摔倒、碰到脑袋是很比较常见的问题,大部分情形下,你不用担心!但,一旦你的孩子已经晕厥,一定要到医院挂急诊科。
有时,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撞击,也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如孩子碰到脑袋后一两天以下出现以下情形,也要尽快送他到医院:
总有头痛,晕厥,呕吐的问题。若服用醋氨酚后,头痛减轻,或呕吐后有一段时间后消失,这是正常的,但不应持续下去。
在白天很奇怪,就像是夜晚似的很难唤醒。孩子摔倒后的第一个晚上要多次将他叫醒,以确保你能叫醒他。
协调能力,智力或力量有问题,如手脚无力,发音不清,意识模糊或视力受损等。
这只是极少数的情形。但,一旦在上次脑震荡症状消失之前再发生一次轻微脑震荡,就会很危险,脑部损伤甚至死亡的几率更大。因此,一旦你的孩子真的是轻微脑震荡,而且还失去了知觉,医生很可能会建议你在两到三周内不要让他玩得太疯狂。
前一段时间朋友圈有一篇学术性文章指出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建立有益,当时很多读者纷纷表示对自己坚持母乳喂养感到骄傲,但是其中不免夹杂着异议,有的说是这种说法及文章的评论大大增加了母乳量少而无法喂养的新手母亲的心理负担,甚至把不能母乳喂养的母亲搞得像罪人。
随后,该作者用另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虽然母乳喂养有益于婴儿的神经认知能力的发育,但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并没有比非母乳喂养的孩子更加聪明。那么,关于母乳喂养,具体的事实到底是怎样的?
有个同事家小孩1岁4个月,经常感冒,抵抗力比较低。她跟我们说过,她家小孩几乎没喝母乳,在月子里就断奶了。因为小孩刚出生的时候头上有血肿,需要输液治疗。
首先得让小孩吃饱啊,但是刚开始同事奶水不是很顺畅,量也很少,于是孩子他奶奶就着急啊,说先喂奶粉吧,奶粉和母乳差别也不大。慢慢地,母乳更少了,所以孩子几乎是喝奶粉长大的。现在同事就怀疑孩子抵抗力差是不是因为没母乳喂养,心理还挺自责。
母乳确实是有“黄金液体”之称,易消化和吸收,是婴儿期前4-6个月最理想的食物和饮料。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纯母乳喂养时间是6个月,6个月后可加入奶粉配合喂养,但推荐母乳喂养时间为2年。母乳中有丰富的抗体和其他免疫活性物质,可增强婴儿的抗感染能力。
2012年清华大学对北京5479名3-6岁的学龄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有助于预防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疾病发病, 尤其是对伴有家庭过敏史的男孩。而在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他们的大脑处于发育高峰期,母乳喂养对婴儿早期的智力开发和今后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但并没有研究数据支持母乳喂养比非母乳喂养聪明。
此外,母乳喂养可增进母亲和孩子的感情。且据心理学者研究,自然断乳的孩子长大后安全感更足,更容易信任他人。有研究表明:哺乳能促进子宫的恢复,长期哺乳还可使患乳腺癌的风险性下降。但是在临床上遇到过因哺乳时间过长(孩子3岁了仍在哺乳)而导致贫血的母亲。所以,如果坚持自然离乳的母亲,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营养充足。
母乳喂养好处颇多,但是由于母乳量少或者是由于时间关系无法纯母乳喂养或者喂养时间不足的母亲,也无需自责,更不必被他人责怪,若因此罹患产后抑郁更是得不偿失,要知道,身边很多奶粉喂养的孩子也是健健康康地长大的。
宝宝变得爱打人,这种问题常常困扰着年轻的父母,既不能表现出不能大惊小怪,又不可置之不理。那么具体如何解决?其实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宝爸宝妈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1.宝宝不懂分享:彼此都会对对方的东西产生兴趣,既想玩对方的,又不允许他人玩自己的玩具,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争执;
2.宝宝喜欢模仿:看到别的小朋友在打闹,觉得好玩,就会去模仿学习;
3.家庭环境影响:家长之间争执,会被孩子看在眼里,遇到类似情节也会试图效仿解决;
4.错误的成长教育:怕宝宝受到欺负,便教宝宝"有人打你,给我打回来。"
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要引起重视,不能以宝宝还小的理由年放任行为,但也不用刻意责骂来恐吓宝宝,家长需要做到。
1.了解宝宝的想法:宝宝打人后,家长的反应非常激烈,在宝宝眼里会成为一种"惊奇的鼓励",让他们"愈战愈勇";
2.时刻保持冷静:不和孩子计较,让他有反思的空间,更多时候,双方父母更需要坦诚沟通,避免"二次战争";
3.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人不受欢迎,自己心情也会"阴云密布"。引导宝宝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让他有一个清晰的是非观念。
1.换位思考:站在宝宝的角度,就事论事,理解并接纳他在社交上的不成熟。社交能力也是在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发展的。
2.理性应对:宝宝之间发生争执,父母都会担心孩子受伤,担心孩子间的关系会破裂,甚至会担心家长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影响。但其实父母需要做的是仅仅是"坦诚相待"。
3.引导分享:在家里,父母与宝宝物品所有权要有界限,再亲密借取需请示。在外面,父母保护宝宝的物品所有权和引导分享同样重要。
4.多和小伙伴玩耍:同伴游戏是孩子学习分享,体味交往的最佳途径,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愿我们的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无限美好的未来。
宝宝不吃饭原因多为厌食、食积、疳证,然而小儿厌食、食积、疳证三者名异同源,互为因果,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互见,也可独存,他们三个主要表现都是宝宝不吃饭,对此,很多父母肯定很困惑,这三兄弟长得也太像了,到底怎么分辨他们呢?
1、食积
食积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孩子积食了,主要就是近期饮食过多或是吃了不好消化的东西,导致胃肠暂时罢工,不愿再接受食物,所以,这种孩子不吃饭的持续时间都在近几天,最多1—2周。大部分还会伴有口中酸臭、腹胀,甚至部分孩子会有发热、呕吐、腹泻,但病程大多不长,在堆积的食物排除一部分,脾胃得到正常运转的时候,这些症状基本就消失了,没有任何后遗影响。
2、厌食
厌食由喂养不当,脾胃运化失司所致,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主症,无明显消瘦,精神尚可,病在脾胃,一般预后良好。本病常在城市儿童中多见,好发于1-6岁的小儿。厌食指以厌恶摄食为主证的一种小儿脾胃病症,若是其他外感、内伤疾病中出现厌食症状,则不属于本病。此处注意厌食病程相对较长,多为一个月以上,并且以不吃饭为唯一症状,食量不足正常同龄孩子的1/2,与孩子先天的脾胃虚弱、从小喂养方式的不当及突然的某一次精神刺激或较重疾病都有关系,这种孩子一般除了不爱吃饭,并没有明显其他不适。
3、疳症
疳症是由于小儿消化不良日久不愈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因消化功能长期障碍、气血耗伤、身体失养所形成的慢性病症。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病状都属于该症的范围。临床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稀疏,精神萎靡或烦躁、山根、鼻唇均青,伴食欲不振,或消谷善饥,也可见嗜食异物之像,疳证在形体消瘦的同时常伴有涨腹有青筋的现象,所以本病相当于西医学营养不良。由于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导致阴竭阳脱,卒然而亡。故前人视为恶候,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民间有一种讲究,不让捏宝宝的脸蛋,有什么道理吗?
小宝宝都有一张肉嘟嘟的脸,粉嫩嫩的让人看了都想亲一口或者捏一下,可是这时候老人们就会站出来严肃的说“不能捏娃脸,要不然孩子会流口水的”这是什么道理?其实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宝宝的脸部皮肤薄嫩,脸颊上还分布着腮腺和腮腺管,口腔内腮腺组织发育不完善、脆弱,如果大人经常大力亲吻或扭捏宝宝的脸,腮腺和腮腺管就会一次次被挤压受到刺激而分泌大量唾液,出现流涎现象,严重的还会从而导致受伤,可能会让宝宝患上腮腺炎,还会导致腺体机械性损伤,唾液的分泌量和流涎现象会大大超过正常小儿。所以宝爸宝妈们注意了,再亲昵孩子也不要捏宝宝的小脸哦。
另外,有的家长发现,即使是从来没有捏过宝宝的脸,有的宝宝依然口水比较多,检查过既没有口疮,也不在出牙期,这是咋回事呢?
中医讲,涎为脾之液,故流涎与脾胃运化密切相关,脾虚不能运化收摄水液,致涎液流滞于颐下,俗称“流口水”。
对于这种流口水症状,我们可以用小儿推拿来改善,若宝宝以“面黄,流涎清稀,口淡无味,肌肉消瘦,乏力懒言,食量少”为主要症状,补脾经15-20分钟,每日一次;若宝宝以“流涎粘稠,口臭,舌红”为主要症状,清补脾经15-20分钟,每日一次。
护理方面:
1.宝宝在乳牙萌出期齿龈发痒、胀痛,口水增多,可给宝宝使用软硬适度的口咬胶,6个月以上的宝宝啃点磨牙饼干,都能减少萌芽时牙龈的不适,还能刺激乳牙尽快萌出,减少流口水。
2.宝宝口水流得较多时,妈妈注意护理好宝宝口腔周围的皮肤,每天至少用清水清洗两遍,让宝宝的脸部、颈部保持干爽,避免患上湿疹。
3.唾液中含有口腔中的一些杂菌及淀粉酶等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口周皮肤就会发红,起小红丘疹,这时需涂上一些婴儿护肤膏。
4.不要用较粗糙的手帕或毛巾在宝宝的嘴边抹来抹去,容易损伤皮肤,要用非常柔软的手帕或餐巾纸一点点蘸去流在嘴巴外面的口水,让口周保持干燥。
5.为防止口水将颈前、胸上部衣服弄湿,可以给宝宝挂个全棉的小围嘴,柔软、略厚、吸水性较强的布料是围嘴的首选。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作者 | 李瑛
文章首发于 | 李瑛主任微博
孩子娇嫩的皮肤作为天然的免疫屏障,就决定了皮肤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刺激,导致皮肤会出现“疹子“的免疫反应。
疹子有各种各样的,但首先要区分的是皮疹有哪几种类型,怎么做好区分,因为这将决定你采用什么样的应对方法。
无法通过疫苗来有效避免的一类感染都属于常见的感染性皮疹,比如最为典型的是“手足口病”“婴儿玫瑰疹”
非感染类的皮疹,是受环境因素影响引起的,最为常见的是“热疹子”。
为什么小孩子太热了就容易起疹子呢?
原因就是孩子的皮肤汗腺发育不完全,毛孔非常的少,这直接导致了有汗排不出,汗液就会积在皮肤的底层,对皮肤产生刺激,就会出现这种刺激性皮肤热疹。
感染性的皮疹还会伴随着许多其他的症状,可能会有高热发烧,也有可能会是低热,还有一些孩子会出现呼吸道的症状,咳嗽流鼻涕等,甚至还会有肠道的症状,呕吐腹泻等。
感染性皮疹的局部,一般是不会特别痒,当然除了水痘这种目前无法通过免疫接种来抵御的感染类疾病。
局部感染的疹子通常有四种表现,红肿热痛,家长可以通过这四种症状来很好的区分是不是局部感染的疹子。
过敏性皮疹:过敏的疹子一个特点就是特别痒。
接触性过敏:就好比孩子穿衣服,和衣服有接触的地方容易起疹子。
热疹和湿疹的区分也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因为出疹子的表现形式有一定的相似性,让家长们很难做好区分,通常来讲,湿疹的症状要比热枕严重的多,范围大并且特别痒。
一般热疹的痒不是特别明显,出疹子的位置通常分布在汗腺发达的地方,这一点也是区分湿疹的方法之一。
如果是感染引起的皮疹,一定要对症处理,但通常都是随时时间推移会自我痊愈的,但这期间要做好保湿,降温等对症措施,因为在孩子皮肤出疹子这段时间,抵抗力是很差的。
那么对于过敏性皮疹,建议直接给孩子口服抗过敏药。局部出现了过敏症状,涂抹大量的保湿霜才是正确的选择。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胎动是准妈妈感知宝宝存在的重要方式。有的准妈妈在第一次感受到胎动时激动异常,有的甚至喜极而泣。那么胎动究竟是什么感觉?准妈妈又该如何正确认识胎动呢?
胎动是指胎儿在孕妇子宫腔里因自主性活动撞击子宫壁,从而引起孕妇腹部变化。胎动易受到孕妇的情绪、动作、环境刺激等影响,它是检测胎儿活动量增减的指标之一,胎动异常一般也预示着潜在的健康问题。
全身性运动:整个躯干的运动,例如翻身。这种运动力量比较强,而且每一下动作持续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为3-30秒。
胸壁运动:这种运动比较短而弱,一般妈妈不大容易感觉得到。
肢体运动:伸伸胳膊、扭一下身子等等,每一下动作持续时间一般为1-15秒。
下肢运动:踢腿运动,这种动作很快,力量比较弱,每一下胎动持续时间一般在1秒以内。
由于每个孕妈的个人身体情况不同,所以对胎动的感觉也会不同。腹壁薄的孕妈比腹壁厚的孕妈更容易感觉到胎动,换言之,瘦一点的孕妈对胎动的感知力更强。当然,这还与孕妈的敏感度有关,当胎动还很微弱的时候,敏感的孕妈就能有所感觉,但迟钝一些的孕妈很可能就感觉不到。
最初胎动的感觉
如果是首次怀孕,孕妈第一次感觉到胎动可能会在18-20周左右。
刚开始的胎动若有若无,像是蝴蝶在扇动翅膀,微弱、不明显。慢慢孕妈会感觉到宝宝的胎动变得越来越有劲,也越来越有规律。孕早期由于胎儿运动量小,动作幅度小,此时胎动位置在肚脐附近,胎动的感觉类似胀气、肠胃蠕动,也有孕妈表示像小鱼游动。
20-24周胎动的感觉
这几周里,宝宝的胎动会越来越多。从这时起,一直到接下来的十几个星期里,将是胎儿胎动非常活跃的时期,宝宝正忙着在妈妈的肚子里踢腿、翻筋斗呢。
24-28周胎动的感觉
宝宝可能开始打嗝了,孕妈偶尔会感到肚子阵发性的一跳一跳。
这个时期孕妈的羊膜囊里容纳了多达740毫升的羊水,宝宝可以在里面自由活动。此时,宝宝可以感受一些外界刺激,当外界突然发出声响,宝宝会在子宫里跳一下。
一般从28周开始,宝宝的生活节奏就比较明显了,会有睡眠和觉醒的周期。
宝宝醒着时,胎动就多,胎动的幅度也大。宝宝睡觉时,就显得很安静,即便有胎动,动作也很小。所以,从现在起,孕妈需要好好了解宝宝的“作息”,每天数胎动,作为监控宝宝健康状况的一个自助手段。
29-31周胎动的感觉
虽然宝宝胎动的幅度变小,但孕妈却能更加明显的感觉到胎动。胎动的幅度变小,是因为随着宝宝长大,孕妈子宫里的空间变得狭窄,胎儿的活动自然受到了限制。
32-33周胎动的感觉
宝宝的胎动将达到高峰,发育正常的胎儿此时活动频繁,大动作增多,孕妈感受明显,同时胎儿的位置升高,胎动位置在孕妈的胃部及两侧。由于宝宝越来越大,越来越强壮,从现在开始,宝宝胎动的频率明显增加,胎动方式也变得多种多样。
36周左右胎动的感觉
这时候,宝宝可能已经头朝下蜷曲着身体,摆好了最终出生时的姿势。如果是头胎,孕妈子宫和腹部的肌肉会比较紧,能帮助宝宝保持这种姿势。
孕妈能感觉到的宝宝胎动主要是来自于小胳膊和小腿捅肚子,有时候还可能会把孕妈的肋骨踢得生疼。如果是二胎,孕妈腹部的肌肉可能松弛而不那么结实有力,宝宝可能会不断改变姿势和胎位,甚至有可能直到预产期都会不断改变。
36-40周胎动的感觉
随着宝宝越来越大,撑满了孕妈的子宫,胎动也随之减少,大翻身式的胎动不再那么频繁,胎动位置在孕妈的整个腹部。孕妈可能会感到宝宝快速、突发的胎动。如果宝宝正在吮吸拇指,突然找不到拇指了,宝宝的小脑袋就会从一边转到另一边,试图找回自己的拇指。
这时,孕妈就会感到宝宝这一快速、突发的胎动。在孕期的最后两周,胎儿成长的速度会略微下降,因此胎动也会稍慢下来,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孕妈不必过于担心。
正常胎动
胎动正常表示胎盘功能良好,输送给胎儿的氧气充足,胎儿发育健全,小生命在宫内生活愉快。一般来说,孕28周以后,胎动约每小时3-5次,12小时内胎动约为30-40次。
胎动的强弱和次数,个体差异很大,有的胎儿12小时多达100次以上,但只要胎动有规律,有节奏,变化曲线不大,即证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
正常情况下,一昼夜胎动强弱及次数有一定的变化,一天之中以早晨次数少,下午6点以后增多,晚上8-11点胎动最为活跃。胎动的次数并非恒定不变,妊娠28-38周是胎动活跃的时期,以后稍减弱,直至分娩。
孕妇的运动、姿势、情绪以及强声、强光和触摸腹部等,都可引起胎动的变化。
异常胎动
12小时胎动少于20次则为异常,少于10次则表明胎儿在子宫内有缺氧现象,十分危险。在一段时间内胎动超过正常次数,胎动频繁,或无间歇的躁动,也是宫内缺氧的表现。
胎动次数明显减少直至停止,是胎儿在宫内重度窒息的信号。当胎儿的生命受到威胁时,胎儿便出现异常的胎动,不仅表现在次数上,而且还体现在性质上,如强烈的、持续不停的推扭样的胎动或踢动,甚或是微弱的胎动,这些都是不祥之兆,应及时就诊。
妊娠28周后,胎动部位多在中上腹,很少出现小腹下部。如果小腹下部经常出现胎动,则可视为异常,表明胎位不正常,多为臀位或横位,容易造成分娩困难,应及时就诊。
急促胎动后,突然停止
脐带绕颈、打结。好动的小家伙翻身打滚时一不小心被脐带缠住了,就会导致因缺氧而窒息的现象,从而造成急促运动又突然停止的现象,这是胎儿异常的信号。
胎动突然加剧,随后慢慢减少
缺氧、受到外界刺激、高血压、受到外界撞击、胎盘早期剥离,以及外界噪音的刺激都会使胎儿做出类似的反应。建议有妊高症的孕妈,应定时到医院做检查,并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无论是走路还是乘公共汽车,尽量和他人保持距离,不到吵杂的环境中去,防止外力冲撞和刺激。保持良好的心态,放松心情,控制情绪。
胎动突然减少
孕妈血糖过低、发烧发热、羊水量减少、服用镇静剂等会造成胎动减少。如果体温持续过高,超过38摄氏度,就会使胎盘、子宫的血流量减少,小家伙也就变得安静许多。
为宝宝健康着想,孕妈注意随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避免感冒,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地方去。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适当进行锻炼。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计数胎动时,孕妇最好用左侧卧位的姿势,环境要安静,思想要集中,心情要平静,以确保测量的数据准确。为了测量胎动,也可以选购简单的胎心测量工具。
三点检测:孕妈每天固定同一时间段,最好的时间是每天上午8-9点,下午1-2点,晚上8-9点,各计数胎动1次,每次数1小时,3次计数相加乘以4,就是12小时的胎动数。若12小时胎动少于20次,就有异常的可能,若12小时胎动少于10次或少于平时胎动平均数的50%,则提示胎儿缺氧,所以一旦胎动减少,应立即就医。
白天检测:孕妈在白天测10次胎动。如能检测到10次胎动就是正常的,如胎动检测低于10次可能为异常。
餐后检测:孕妈从怀孕28周起,建议在晚餐后,记录10次胎动所需的时间。若10次胎动时间小于120分钟,表示胎动次数没有异常。若没有感觉胎动,或10次胎动时间大于2小时,应尽快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睡前检测:如果每日3次计数有困难,可于每日临睡前1小时计数1次,每天的检测时间也应该是固定的。然后将每日的数字记录下来,描绘成曲线,便于观测胎动的变化情况,及时了解胎儿的安危情况。
时长检测:孕妈监测10次胎动所需要的时长。若10次胎动所花时间超过3小时,可能为异常,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孩子活泼好动,是让父母开心的事,活泼好动原本不是错,但是如果得了多动症,那家长就需要留神了。
什么是多动症?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多动症,英文缩写为ADHD。
多动症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有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多动症于学前起病,呈慢性过程.它不仅影响儿童的学校家庭和校外生活,而且容易导致儿童持久的学习困难、行为问题和低的自尊心。如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有相当一部分儿童会持续终生。
多动症有哪些表现?
活动过度
部分在婴儿早期就开始,格外活泼,会从摇篮或小车里向外爬。开始学步时,往往以跑代走。
患儿稍大,看小人书看不了几页,就换一本,或干脆把书撕了。有时翻箱倒柜,搞得乱七八糟。
注意力集中困难
注意很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分散,因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
玩游戏时往往也不专心。专心听课的时间短暂,老师布置的作业常听不清,以致做作业时常出现遗漏,倒置和解释错误。
情绪不稳定,冲动任性
由于缺乏克制能力,常做出过分反应,以致在冲动之下伤人或破坏东西。要求非得立刻满足,情绪不稳,会无故叫喊或哭闹,又无耐心。
学习困难
多动症的儿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正常或接近正常。在做作业,从事重复性或需巨大努力的活动及做不新奇的事情时,其注意力的维持最困难。有吸引力,新的情况下或不熟悉的环境中多动的症状可减轻。
家长该如何做?
家长要求要合理
家长对于多动症的了解一定要充分,对于这些小孩不能跟正常孩子一样的要求,要适当的降低你的标准。他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在不过分的情况下,就是很不错的进步了,不要有太多的要求。
要把孩子的精力引导出来
对于有多动症的小孩,要给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都通过运动来发挥出来,这个方法是需要家长和老师一起配合来完成的,在日常可以让小孩多去参加一些体育运动,可以经常跑步打球等,这些运动都可以帮助孩子释放精力。
加强注意力的培养
对于这类患儿来说,应该要在生活中逐渐去培养他们注意力几种的习惯。可以选择他们喜欢的事情,如看书、听故事,逐渐的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变长。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把他们的座位调到第一排,在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
培养规律的生活习惯
家长一定要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教会他们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饮食和睡眠的习惯也要从小培养,让小孩子的睡眠时间充足。不要太过迁就儿童的兴趣爱好,让他们长时间看电影看动画片到深夜,这样会严重的影响到睡眠。
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要消除孩子存在的紧张心理,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可以自己去提高自己的自控能力,在有进步的时候及时给予表扬,让孩子更加有信心。
孩子有多动症,家长要及时发现,不要过分苛责孩子,慢慢把孩子引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习惯。
随着宝宝的长大,有一些宝宝会出现趴着睡的现象。如果家长给他换一个姿势,他很快又会自己调整成趴着的状态。其实宝宝趴着睡也是一种睡眠的方式,只要宝宝觉着趴着睡舒服,同时不要把口鼻堵住这个也没有什么不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宝宝趴着睡的那些事。
宝宝为什么会趴着睡?
1. 寻求安全感。
宝宝趴着睡觉的姿势与其在宫内的姿势是相同的,也是一种最本能的自我保护姿势,所以宝宝趴着睡觉会觉得有安全感。
2.习惯性趴着睡觉。
有些宝宝从出生以后就喜欢趴着睡觉,没有其他的不适,这种情况妈妈不必太过担心,可以慢慢改变孩子的睡觉习惯。
3.缓解肠胃不适。
如果宝宝平时没有趴着睡觉的习惯,却突然开始趴着睡觉,妈妈就需要注意宝宝近期是不是有身体不舒服,一般如果宝宝肠胃不适,比如消化功能不良或者是肠胀气,趴着睡觉会觉得舒服一些。对于有一些生理性肠绞痛的宝宝来说,趴着睡能够增加腹压也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的。
宝宝趴着会更聪明么?
有的人说趴着睡的宝宝比较聪明,其实这个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不过单凭他自己会选择一种让自己感到舒服和安全的睡姿来说,说他聪明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的。同时宝宝趴着睡不会压迫到宝宝的后脑勺,对塑造宝宝的头型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宝宝趴着睡有什么影响呢?
1.趴着利于全身肌肉协调性发育。
经常趴着有利于婴儿腰背部和四肢肌肉发育,更利于全身肌肉协调性发育。
2.小宝宝容易窒息。
3个月内的小婴儿,如果没有大人的看护,自行俯卧睡觉有窒息的风险。所以3个月内的小宝宝,一定要在大人的看护下,趴着玩或睡眠。
所以,宝宝喜欢趴着睡,只是一种正常的睡眠方式,不论哪一种睡眠方式,只要宝宝舒服就好,让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睡姿,也是妈妈们的一种选择。但是如果宝宝突然改变了自己平常的睡觉姿势而改成了趴着睡,我们就要检查一下看宝宝是不是身体出现了什么状况。
缓解胃肠不适的小方法
宝宝突然趴着睡,多为胃肠不适,我们可以帮宝宝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缓解这种情况。
1.热敷腹部,用暖水袋敷于宝宝腹部,每日1~2次,注意不要烫伤宝宝。
2.顺时针摩腹,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腹部,以腹部温热、舒适为佳。
3. 分腹阴阳,以双手拇指沿宝宝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反复十余次,有助于消除宝宝腹部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