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宝宝爱“使劲”的小动作,到底是不是病?

宝宝爱“使劲”的小动作,到底是不是病?
发表人:王老师讲中医

嘟嘟是一个6个月大的女宝宝,肉呼呼的,十分可爱。一个月前,细心的嘟妈突然发现孩子有个特别的小动作:右手握拳、右胳膊伸直用力,嘴角微微向右咧、咬牙、缩脖子,并伴随身体微微抖动。有点像突然受凉时打了个寒战,哆嗦了一下;像是在使劲,又像是在发狠一样。

 

 

通过几天来的观察,嘟妈发现这个小动作时不时地就会出现。嘟妈有些不放心,便和家里的老人说了。嘟嘟奶奶说,“没关系,那是孩子长个子呢,长大了就好了”;嘟嘟姥姥说,“孩子是不是缺钙了呀,听说缺钙的孩子会有抽搐的症状”;嘟妈的朋友说,“这是抽动症吧?不可大意呀!”

 

众说纷纭,嘟妈决定还是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看。嘟妈把孩子发作时的视频给医生看,又告诉医生“那个小动作每次出现都是在嘟嘟醒着的时候,睡着的时候从没有过这样的动作。而且嘟嘟做这个动作时,只要一叫她,她马上就会停下来了;即便不叫她,动作也只会持续几秒钟,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此外,嘟嘟的吃饭、睡觉、大小便也都与平时无异。”医生建议:“先排除癫痫的可能性吧!”

 

 

这可吓坏了嘟妈,赶紧带着孩子做检查。经过核磁共振、视频脑电图、动态脑电图等一系列检查,排除了癫痫的可能性,也确认孩子的大脑发育目前并无异常。嘟妈总算松了一口气。医生建议嘟妈继续观察孩子的情况。

 

那么,嘟嘟到底为什么反复出现这样的动作呢?

 

几经辗转,原来,嘟嘟的小动作是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是一种发作性的重复性行为,多见于2—11个月的婴儿,6月龄的婴儿最为常见。民间俗称“打嘿喽”、“打狠”,主要表现有凝视、瞪眼、咬牙、咧嘴、伸颈或缩颈、左右摇头、上肢伸直用力、双手握拳、躯干微微抖动等;少有下肢特殊动作。这种发作有时可被语言和姿势诱发,也可被外界刺激所中断,发作后随即恢复原状。嘟嘟的小动作正是这种情况。

 

所幸的是,这种发作是孩子正常发育过程中可以见到的一种行为,发作期和间期脑电图均无异常放电,也不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随着年龄增长,这种小动作也会逐渐消失,无需治疗,大多数情况下1岁左右就会自行停止发作。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需要与癫痫发作、低钙抽搐等相鉴别。

 

其实,不少宝宝都曾有过非癫痫性强直样发作,但是大多数家长都没有当回事,甚至都没有发现孩子有这样的小动作。只有少数特别关注孩子的家长才会将此当作一种“病”或“异常”去咨询医生,这也是多数医生遇到这种情况难以确诊的原因。如果细心妈妈发现宝宝有类似表现,建议尽早去医院排查。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发热是儿科常见症状,多数可从伴随症状可以找到线索查明发热原因。若没啥明显的伴随症状,孩子还一个劲的发热,要注意排查一些隐匿的易被忽略的但会引起孩子发热的病因。

     

    比如急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并不少见。

     

     

    儿童中发病率4%,高峰期年龄段是1-2岁,这个年龄段孩子恰恰还不会说耳痛,容易造成漏诊。往往等到孩子耳道流脓了,家长才意识到是耳朵出了问题。急性中耳炎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密切关系,上呼吸道感染中急性中耳炎的发生率达10%。

     

    急性中耳炎如不进行规范化处理,轻者可导致患儿听力下降,严重者可引起颅内外并发症,包括耳后和耳下脓肿,以及脑膜炎、硬膜外脓肿、硬膜下脓肿、脑脓肿等颅内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不说了,不说了,吓坏我的粉丝了。

     

    如何发现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可以有细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引发。

     

    年长儿可以诉说有持续性儿童,小宝宝可表现为易烦躁,有时表现为捂耳朵和拽耳朵,甚至影响睡眠,还可伴有高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其症状直到耳道流脓后缓解。

     

    部分患儿早期听力下降。如果怀疑宝宝有中耳炎需及时到耳鼻喉科给医生检查下。

     

     

    如何治疗急性中耳炎?

     

    儿童急性中耳炎疑为细菌感染引起的,特别是对于重症(耳流脓或伴高热≥39℃),以及年幼患儿,应及时积极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可以选择阿莫西林或阿奇霉素或头孢霉素。

     

    使用疗程

     

    1. 对于<2岁和临床症状严重的患儿,口服抗菌药物标准疗程为10天。
    2. 对于有轻度或中度临床症状的2~6岁患儿口服抗菌药物标准疗程为7天。
    3. 对于有轻度或中度临床症状的>6岁患儿,口服标准疗程为5-7天。另外还可以抗菌药物滴耳和鼻腔局部用药缓解咽鼓管咽口炎性黏膜的肿胀,降低中耳腔负压,减少渗出,缓减疼痛。
  • 家里有孩子的估计都深有体会,说到手足口病,每个家长都谈之色变。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这一病症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身上。一到早春,手足口病就开始高发,在孩子之间的传染性非常高,令许多家长为此烦恼。而得了手足口病的孩子,一般会出现口痛、厌食、低热、手足口等部位会出现小疱疹或是小溃疡,让孩子痛苦难耐。通常来说,患儿一周左右可以自愈,但是少数患儿会引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如果情况更严重的,可能还会导致死亡。

     

    所以,当宝宝得了手足口病,一定要引起家长们的高度注意。这种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口),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以及密切的接触等途径传播。也就是说,家长要格外关注孩子接触过的食物、玩具、或是患有手足口病的其他孩子等等。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通过一些家庭护理方式来减轻孩子的不适感。

     

    (1)饮食调整

     

    患上手足口病的宝宝,会因为发热、口腔长疱疹导致胃口差,不愿进食。家长应给孩子吃点清淡、温性、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而生姜、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进食,同时还要少吃鱼虾蟹和鹅肉。

     

    一般来说,在手足口病初期,应该让孩子少吃多餐,可以牛奶、豆浆、米汤、蛋花汤等流质食物为主。

     

    如果宝宝有发烧的症状,可以给孩子喂一些红萝卜马蹄水。红萝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而马蹄有利尿的功效,可以减少宝宝发热期间聚集在膀胱的毒素,同时还能补充发烧时的体力消耗。

     

     

    (2)清洁口腔

     

    在患病期间,孩子会因为口腔疼痛而哭闹不止,这时候需要注意保持孩子的口腔清洁。在饭前饭后都要用生理盐水漱口。如果宝宝太小不会漱口,那么可以用棉棒蘸取生理盐水轻轻清洁口腔。

     

    此外,也可以将维生素B2粉剂直接涂于孩子口腔糜烂部位,或是涂鱼肝油,也可以口服维生素B2 、维生素C,辅以超声雾化吸入,以减轻宝宝的疼痛感,促使口腔糜烂早日愈合,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3)注意卫生

     

    除了给孩子做好口腔卫生清洁之外,还要帮助和引导孩子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便后、玩耍后。孩子使用的餐具和玩具也要经常消毒。

     

    室内要保持痛风,尽量不要让孩子在传染高峰期出去玩,接触太多人。

     

    最后,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远离手足口病,健康地长大~

  • 作者:赵路红 主治医师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 普通外科

    宝宝的身体抵抗能力较弱,身体素质也不够完善,在平时对宝宝的日常生活饮食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那么宝宝发烧呕吐怎么办?宝宝斜视怎么办?

    宝宝发烧呕吐怎么办

    1.补水。发烧呕吐容易脱水,可依宝宝情况,少量多次供给水分。

    2.清淡饮食。呕吐严重时不要着急给予太多食物,最好先喂水,呕吐好转后再给予清淡、易于消化的流质食物,然后过渡到正常饮食。

    3.腹部胀气时,妈妈需要帮宝宝适当运动,给宝宝换个体位睡觉,或者抱起他拍拍背,帮助排气。

    宝宝斜视怎么办

    1、从小孩的两眼视线方向及时发现是否有斜视情况。

    要随时观察小孩的两眼视线方向,是否有一只眼睛偏斜或两只眼睛交替偏斜、歪着头看东西或者头转向一侧等情况,一旦发现小孩与大人有不一样的表现时,或者在太阳光下闭着一只眼睛等表现,要及时送小孩去专科医院检查,排除是否有斜视发生或早期即将出现。

    2、一旦发现小孩斜视后及时去专科医院进行矫正。

    一旦家长发现小孩两只眼睛看东西的视线不一致时,不要轻信周围亲朋好友关于“小孩长大后会自然好转”等劝说,一定要带着小孩去专科医院接受检查和诊断。如果医生的诊断是小孩斜视,就要听从专业医师的嘱咐,进行矫正治疗。只有尽早发现并及时进行治疗,小孩的斜视影响视力的程度,才可以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3、随时关注小孩的用眼习惯和矫正视力情况。

    小孩被专业医师确定为斜视以后,家长要随时关注小孩的用眼习惯,督促小孩坚持矫正视力治疗不能放松。因为矫正视力治疗坚持与否关系到弱视恢复的程度。如果因为小孩没有坚持矫正视力治疗,导致长大以后弱视未得到好转,影响到日常视物的清晰,而又不能通过佩戴眼镜来提高矫正视力的话,那是会抱憾终身的。

    4、坚持用眼习惯训练尽量恢复小孩视力。

    一旦小孩的眼睛被专业医师诊断为斜视以后,家长们记住一定要坚持用眼习惯的训练,尽早恢复小孩的正常视力和视线。如果因为小孩没有信心和耐心,不想继续进行用眼习惯训练时,家长们要帮助小孩克服焦燥情绪,并可以采取适当的物质奖励方式,激励小孩坚持不懈的训练用眼习惯,直至恢复为止。

    5、定期去专科医院进行斜视矫正情况复查。

    在坚持训练用眼习惯的同时,家长们别忽视定期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经过一段时间的用眼训练以后,斜视矫正是否有了改善?用眼训练方式是否正确?是否需要增加其它训练方式?等等,在医生明确作出答复,并给出下一步的训练和治疗建议以后,一定要持续不断的继续进行用眼习惯等训练。

    宝宝发烧呕吐的原因

    1.胃肠型感冒。小儿呼吸道被病毒感染后,会出现恶心、呕吐,严重的伴随腹泻、腹部疼痛等。

    2.咽喉部刺激。呼吸道感染后,咽喉部感染,有红肿及分泌物,出现咳嗽。如果是咳嗽后出现的呕吐,应考虑是咽喉部刺激所致。

    3.发热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发热后胃肠道蠕动减慢,消化酶效应下降,宝宝出现消化不良,小肚子胀气,容易出现呕吐。

    宝宝手背有青色胎记如何去掉

    1、磨皮或植皮

    这是一种传统的治疗青色胎记的方法,是利用砂轮磨皮将病损区皮肤磨去,有的直接将病损区皮肤切除,然后再植皮。这种传统的治疗青色胎记的方法无疑会留下明显的疤痕,并且也很疼痛,难以保养,因为是植皮,即使最成功的手术,所植的皮肤会非常不自然,效果并不怎样明显,但价格会偏低。

    2、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青色胎记,是从皮肤表面一层一层地由表及里地把组织冻坏,由于病损部位深,所以冷冻青色胎记的治疗方法极易留下疤痕。冷冻治疗青色胎记方法的深度是不够的,难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3、激光疗法

    利用激光疗法是最常见的治疗青色胎记的方法。激光治疗法是用光对不同颜色物体的选择性光热效应,应用不同波长的激光选择性作用于真皮中的黑色素细胞,在不破坏其它皮肤组织的情况下,使色素病变部位被光热力破坏,从而将黑色素清除。

    激光治疗法的安全性高,且治疗后不留下疤痕,也不会影响正常机体的生理功能,激光治疗法无痛苦,不损伤其它组织,效果明显,不留疤痕,是目前最先进的治疗青色胎记的方法。

  • 很多孩子都会对某些物质有过敏反应,发烧也是儿童中很常见的问题。

     

    但是,过敏是不会引起儿童体温升高的。

     

    孩子过敏发烧,最有可能是受到了继发性感染的影响。过敏和发烧的症状,可能会有一些是相同的。但是治疗方法不同。

     

     

    那么,继发性感染有哪些呢?对于过敏和发烧又该如何治疗呢?


    继发性感染导致孩子过敏发烧


    孩子过敏发烧,最有可能是受到继发性感染的影响。

     

    过敏是不可能引起孩子的体温升高的。过敏反应的一些症状,可能会导致粘液聚集在孩子身体的不同部位中,从而引起感染。在过敏儿童中发现的最常见的继发性感染,是耳部感染、鼻窦感染和支气管炎。

     

    你应该咨询小儿科医师的建议,以确定发烧的原因。

     

    区别


    根据儿童健康组织所说,过敏是儿童的免疫系统对特定的物质有敏感,比如花粉。过敏反应会引起类似于感冒的一些症状,但其实并不是病毒导致的。


    对于受到继发性感染(比如鼻窦感染)的儿童来说,发烧是很常见的。过敏反应会引起鼻窦的肿胀、发炎,粘液分泌增多,还会促进细菌和病毒的生长。


    症状


    孩子过敏和发烧的症状可能会有部分相同。

     

    例如,一个粉尘螨过敏的儿童,可能会有严重的鼻窦充血,这会导致鼻窦感染,造成更严重的鼻窦充血。常见的过敏症状包括:流鼻水、打喷嚏、流眼泪、咽喉刺激和鼻窦充血。如果一个过敏的孩子发烧,他的体温可能会超过100.4华氏度。也会表现出一些症状,比如身体发冷、疲乏和恶心。

     


    过敏的治疗


    治疗要从看儿科医师开始。一个儿科医师将正确做出诊断,并推荐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据家庭医生组织的报道,要通过识别引起反应的过敏原来防止过敏反应,避免过敏原,给孩子日常的抗组胺剂。如果孩子有慢性过敏性疾病,导致了连续的发烧,那么过敏医师可能会建议进行过敏注射。


    发烧的治疗


    治疗由过敏造成的发烧,要用止疼药或退烧药。不要让18岁以下的孩子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产品,可能会增加儿童患雷伊市综合症的风险。治疗发烧的其他方法,包括:让孩子穿宽松的衣服,洗温水澡,让孩子多喝水。


    注意


    建议,如果过敏的孩子表现出以下的症状,就要立即去看医生:发烧超过105华氏度;不断哭闹;颈部僵硬;很难醒来;出现紫色斑点或者呼吸困难。

  • 宝宝不吃饭原因多为厌食、食积、疳证,然而小儿厌食、食积、疳证三者名异同源,互为因果,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互见,也可独存,他们三个主要表现都是宝宝不吃饭,对此,很多父母肯定很困惑,这三兄弟长得也太像了,到底怎么分辨他们呢?

     

     

    1、食积

     

    食积是因小儿喂养不当,内伤乳食,停积胃肠,脾运失司所引起的一种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嗳腐,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孩子积食了,主要就是近期饮食过多或是吃了不好消化的东西,导致胃肠暂时罢工,不愿再接受食物,所以,这种孩子不吃饭的持续时间都在近几天,最多1—2周。大部分还会伴有口中酸臭、腹胀,甚至部分孩子会有发热、呕吐、腹泻,但病程大多不长,在堆积的食物排除一部分,脾胃得到正常运转的时候,这些症状基本就消失了,没有任何后遗影响。

     

    2、厌食

     

    厌食由喂养不当,脾胃运化失司所致,以长期食欲不振,厌恶进食为主症,无明显消瘦,精神尚可,病在脾胃,一般预后良好。本病常在城市儿童中多见,好发于1-6岁的小儿。厌食指以厌恶摄食为主证的一种小儿脾胃病症,若是其他外感、内伤疾病中出现厌食症状,则不属于本病。此处注意厌食病程相对较长,多为一个月以上,并且以不吃饭为唯一症状,食量不足正常同龄孩子的1/2,与孩子先天的脾胃虚弱、从小喂养方式的不当及突然的某一次精神刺激或较重疾病都有关系,这种孩子一般除了不爱吃饭,并没有明显其他不适。

     

    3、疳症

     

    疳症是由于小儿消化不良日久不愈发展而形成的,是一种因消化功能长期障碍、气血耗伤、身体失养所形成的慢性病症。营养不良、佝偻病等病状都属于该症的范围。临床见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稀疏,精神萎靡或烦躁、山根、鼻唇均青,伴食欲不振,或消谷善饥,也可见嗜食异物之像,疳证在形体消瘦的同时常伴有涨腹有青筋的现象,所以本病相当于西医学营养不良。由于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迁延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导致阴竭阳脱,卒然而亡。故前人视为恶候,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 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每到暑热天气为病菌等微生物营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为它们的传播提供了基础,儿童在校聚居,吃喝玩乐的时候并不在意卫生,因此很有可能会传染疱疹性咽峡炎,造成流行。由于儿童的行为能力非常差,要对儿童进行防护,必须老师和家长共同完成。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肠道病毒多为柯萨奇病毒,流行时期以每年夏秋季节多发,发病以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小儿多见,有很强的传染性,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粪口传播,故很容易造成广泛流行。前来医院就诊的孩子们多因为出现发热、嗓子疼,医生查看喉咙时常在咽峡部粘膜发现小疱疹,周围色红,破溃后呈红色或淡黄色溃疡,吞咽时自觉咽部疼痛较剧烈。检验血常规常可有淋巴细胞及白细胞升高。白细胞升高时多合并细菌感染。

     

     

    夏季疱疹性咽峡炎流行期间宝爸宝妈当如何护理呢?

     

    俗话说“病从口入”,首先要注意口腔及手部的卫生,接触食物前要把手洗干净,同时还要保持口腔清洁,大人要多提醒孩子,看护好孩子,避免脏物入口。此时家里当注意开窗通风,避免让孩子接触传染源及隐性感染者,少到人多场所活动,可选择在户外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很少超过2周,患病后预后相对良好,多无明显并发症,极少数可发展为重症。本病还当与普通感冒及手足口病等有相似症状的疾病相区分。

     

    若孩子已患上疱疹性咽峡炎,家长不要过分恐慌则更应让他们多洗手、多饮水,分餐饮食等,吃些无刺激的食物。若孩子发热不退,可给孩子洗个热水澡,或者局部喷些中药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对于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一定要有专业医师指导才能应用,见到孩子病情变化,要及时到医院就医。

  • 随着宝宝的长大,有一些宝宝会出现趴着睡的现象。如果家长给他换一个姿势,他很快又会自己调整成趴着的状态。其实宝宝趴着睡也是一种睡眠的方式,只要宝宝觉着趴着睡舒服,同时不要把口鼻堵住这个也没有什么不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宝宝趴着睡的那些事。

     

     

    宝宝为什么会趴着睡?

     

    1. 寻求安全感。

     

    宝宝趴着睡觉的姿势与其在宫内的姿势是相同的,也是一种最本能的自我保护姿势,所以宝宝趴着睡觉会觉得有安全感。

     

    2.习惯性趴着睡觉。

     

    有些宝宝从出生以后就喜欢趴着睡觉,没有其他的不适,这种情况妈妈不必太过担心,可以慢慢改变孩子的睡觉习惯。

     

    3.缓解肠胃不适。

     

    如果宝宝平时没有趴着睡觉的习惯,却突然开始趴着睡觉,妈妈就需要注意宝宝近期是不是有身体不舒服,一般如果宝宝肠胃不适,比如消化功能不良或者是肠胀气,趴着睡觉会觉得舒服一些。对于有一些生理性肠绞痛的宝宝来说,趴着睡能够增加腹压也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的。

     

    宝宝趴着会更聪明么?

     

    有的人说趴着睡的宝宝比较聪明,其实这个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不过单凭他自己会选择一种让自己感到舒服和安全的睡姿来说,说他聪明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的。同时宝宝趴着睡不会压迫到宝宝的后脑勺,对塑造宝宝的头型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宝宝趴着睡有什么影响呢?

     

    1.趴着利于全身肌肉协调性发育。

     

    经常趴着有利于婴儿腰背部和四肢肌肉发育,更利于全身肌肉协调性发育。

     

    2.小宝宝容易窒息。

     

    3个月内的小婴儿,如果没有大人的看护,自行俯卧睡觉有窒息的风险。所以3个月内的小宝宝,一定要在大人的看护下,趴着玩或睡眠。

     

    所以,宝宝喜欢趴着睡,只是一种正常的睡眠方式,不论哪一种睡眠方式,只要宝宝舒服就好,让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睡姿,也是妈妈们的一种选择。但是如果宝宝突然改变了自己平常的睡觉姿势而改成了趴着睡,我们就要检查一下看宝宝是不是身体出现了什么状况。

     

    缓解胃肠不适的小方法

     

    宝宝突然趴着睡,多为胃肠不适,我们可以帮宝宝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缓解这种情况。

     

    1.热敷腹部,用暖水袋敷于宝宝腹部,每日1~2次,注意不要烫伤宝宝。

     

    2.顺时针摩腹,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腹部,以腹部温热、舒适为佳。

     

    3. 分腹阴阳,以双手拇指沿宝宝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反复十余次,有助于消除宝宝腹部胀气。

     

  • 宝宝变得爱打人,这种问题常常困扰着年轻的父母,既不能表现出不能大惊小怪,又不可置之不理。那么具体如何解决?其实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宝爸宝妈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一、我们的宝宝为何爱打人?

    1.宝宝不懂分享:彼此都会对对方的东西产生兴趣,既想玩对方的,又不允许他人玩自己的玩具,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争执;

     

    2.宝宝喜欢模仿:看到别的小朋友在打闹,觉得好玩,就会去模仿学习;

     

    3.家庭环境影响:家长之间争执,会被孩子看在眼里,遇到类似情节也会试图效仿解决;

     

    4.错误的成长教育:怕宝宝受到欺负,便教宝宝"有人打你,给我打回来。"

     

    二、遇到宝宝打人的时刻,我们该如何做?

    不管是什么原因,都要引起重视,不能以宝宝还小的理由年放任行为,但也不用刻意责骂来恐吓宝宝,家长需要做到。

     

    1.了解宝宝的想法:宝宝打人后,家长的反应非常激烈,在宝宝眼里会成为一种"惊奇的鼓励",让他们"愈战愈勇";

     

    2.时刻保持冷静:不和孩子计较,让他有反思的空间,更多时候,双方父母更需要坦诚沟通,避免"二次战争";

     

    3.正确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打人不受欢迎,自己心情也会"阴云密布"。引导宝宝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让他有一个清晰的是非观念。

     

    三、如何正确应对宝宝打人?

    1.换位思考:站在宝宝的角度,就事论事,理解并接纳他在社交上的不成熟。社交能力也是在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发展的。

     

    2.理性应对:宝宝之间发生争执,父母都会担心孩子受伤,担心孩子间的关系会破裂,甚至会担心家长之间的关系会受到影响。但其实父母需要做的是仅仅是"坦诚相待"。

     

    3.引导分享:在家里,父母与宝宝物品所有权要有界限,再亲密借取需请示。在外面,父母保护宝宝的物品所有权和引导分享同样重要。

     

    4.多和小伙伴玩耍:同伴游戏是孩子学习分享,体味交往的最佳途径,幼儿期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愿我们的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无限美好的未来。

  • 文章首发于 | 复旦儿科医院-黄剑峰医生

     

    作为一名儿内科医生,平时重点关注与小朋友身体不适症状相关的疾病诊疗,譬如发热咳嗽喘息呕吐腹泻皮疹抽筋等等。深觉自己对于孩子心理行为发育的认识是有欠缺的。

     

    而近些年对于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的关注日益增加,周围有几个朋友的孩子怀疑或者已经被诊断自闭症。问起黄医森来,我也不能给他们更多的帮助,所以我反思还得好好学习,拓展知识领域。

     

     

    在发育行为领域不能冒充专家,只是将自己学习的内容以飨读者。

     

    在2018年11月的Pediatrics杂志上提供了美国儿童父母报告的孩子自闭症发病率。研究人员在2016年调查了50212名0到17岁儿童。发现在美国每40个孩子中就有1个父母报告的孩子患有自闭症。歪果仁对于自闭症的警觉意识还是蛮强的。

     

     

    看来自闭症不是一个少见的疾病,在我们身边的确有孩子罹患。如何治疗和后期干预是发育行为科同事的事。黄医生主要和家长们共同学习,如何能够早期发现自闭症的蛛丝马迹。许多自闭症儿童在婴儿时期可能表现出发育差异,尤其是他们的社交和语言技能。

     

    自闭症儿童的社交异常

     

    • 没有或很少与他人眼神交流
    • 对父母的微笑或其他面部表情没有反应
    • 不看父母指向的事物
    • 不和父母分享感兴趣的事物
    • 无法通过观察别人的面部表情来感知他人的想法或感受
    • 从不对别人表示关心(同情)
    • 不交朋友或对交朋友不感兴趣

     

    自闭症儿童的表达异常

     

    • 16个月不说单字
    • 机械重复别人说的话而不理解意思
    • 被叫的名字时不回应,但会对其他声音做出反应(如汽车喇叭或猫的喵喵叫)
    • 不愿开始或不能继续谈话
    • 擅长死记硬背,尤其是数字、字母、歌曲或特定的主题

     

    自闭症儿童的行为异常(重复与强迫行为)

     

    • 重复转手、拍手被称为“刻板行为”
    • 喜欢固定的行为模式
    • 沉迷于一些活动,整日重复
    • 喜欢玩玩具的一部分,而不是整个玩具(例如转玩具卡车的车轮)
    • 常在非正常角度凝视事物

     

    如何区分自闭症儿童与其他发育正常的儿童

     

    如果该年龄段不具备相应能力,要小心自闭症了

     

    12个月:一个正常的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就会转过头来。自闭症的孩子被呼叫后可能不会回头看,甚至被重复叫了几次之后,但是会对其他声响作出反应。

     

    18个月:语言能力落后的孩子会用手指、手势或面部表情来弥补语言能力的不足。自闭症的孩子没有以上试图弥补语言落后的行为,或者只是机械重复模仿电视上的或者刚刚听到的话。

     

    24个月:正常行为发育的孩子会拿一幅画给妈妈看,并与她分享喜悦。自闭症的孩子可能拿给妈妈一瓶泡泡液来打开,但不会看妈妈的脸,也不会和妈妈分享玩耍的乐趣。

  • 众所周知,照顾宝宝是一件很难的事,首先宝宝没有安全感,在生活中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意外,比如宝宝从床上掉到地上等问题,这样就容易造成脑袋被撞,一旦碰了头就容易产生一些疾病,其中宝宝轻微脑震荡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症状,及时治疗,也可以避免严重的损害,下面了解一下轻微脑震荡有什么急救方法?

     

     

    孩子轻微脑震荡有哪些急救方法?

     

    一般情形下,轻微脑震荡都是由于外伤所致,这种疾病大多发生在孩子身上,有时父母或老师看护不周,让孩子从高处或某些物品砸到头上,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形成轻微脑震荡,那么,在发现轻微脑震荡时,我们该对孩子做些什么呢?

     

    孩子脑袋易受外力作用损害,因此造成轻微脑震荡,父母应更加特别注意。

     

    对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而言,脑袋损伤的主观原因是不同的。三到四个月的孩子会翻身,家人稍不特别注意,就会从床上掉下来。六至七个月的孩子,由于动作活跃,不小心,可从成人手中后翻落地面。学步后才能走,在走近楼梯口那一步的时候,往往会缺少自我控制,出现滚落等问题。

     

    孩子摔倒脑袋着地时,如碰上了水泥地面、瓷砖地面等硬物,易受较严重的损害,父母应提高警惕,以免因此造成轻微脑震荡。

     

    提示大家,孩子出了事故后,父母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救治,对孩子进行体格检查,以免孩子再患上轻微脑震荡等疾病,在孩子出事故后,尽量让孩子休学一至两天,特别注意观察孩子的变化,以免产生不良后果,祝大家身体健康!

     

    婴儿脑震荡后,何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若宝宝脑袋受到撞击,开始呼吸不规律,出现抽搐或晕厥,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不要动他,除非他有严重损伤的危险。假如他没有呼吸,给他做人工心肺复苏,一旦他正在流血,用一块干净的布覆盖并压住。

     

    孩子摔倒、碰到脑袋是很比较常见的问题,大部分情形下,你不用担心!但,一旦你的孩子已经晕厥,一定要到医院挂急诊科。

     

    有时,即使是一个小小的撞击,也会对大脑造成损害。如孩子碰到脑袋后一两天以下出现以下情形,也要尽快送他到医院:

     

    总有头痛,晕厥,呕吐的问题。若服用醋氨酚后,头痛减轻,或呕吐后有一段时间后消失,这是正常的,但不应持续下去。

     

    在白天很奇怪,就像是夜晚似的很难唤醒。孩子摔倒后的第一个晚上要多次将他叫醒,以确保你能叫醒他。

     

    协调能力,智力或力量有问题,如手脚无力,发音不清,意识模糊或视力受损等。

     

     

    一个轻微脑震荡会造成永久性脑损伤吗?

     

    这只是极少数的情形。但,一旦在上次脑震荡症状消失之前再发生一次轻微脑震荡,就会很危险,脑部损伤甚至死亡的几率更大。因此,一旦你的孩子真的是轻微脑震荡,而且还失去了知觉,医生很可能会建议你在两到三周内不要让他玩得太疯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