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没有阵痛就是没有子宫收缩,羊水破了在临床称为胎膜早破。准确的概念是临产前发生胎膜破裂。
引起胎膜早破的原因很多,常常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常见的原因有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压力增高、胎膜受力不均、缺乏维生素 C、锌及铜等。
下面咱们重点说说发生了胎膜早破怎么办?
一,如果已经妊娠足月了,胎膜早破常是即将临产的征兆,如果检查宫颈已经成熟,可以进行观察 ,一般在破膜后 12 小时内自然临产。如果 12 小时内没有临产,可以给予药物引产。
二,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在 28-35 周,胎膜早破没有感染,羊水池深度≥3 厘米的可以期待疗法。
三,胎膜早破终止妊娠的方式: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咳嗽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也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疾病。咳嗽的时候,一般还会伴有其他并发症,比如说不少人咳嗽的时候,会出现肋骨下方疼痛的问题。那么咳久了肋骨下痛怎么办?
1,肋骨软骨炎引起
咳嗽引发肋骨疼还可考虑是肋骨软骨炎引起的;肋骨软骨炎是指发生在肋软骨部位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又称非化脓性肋软骨炎,它的主要临床表现就是局部明显压痛,以第2、3肋软骨最为多见,深吸气、咳嗽或上肢活动,肋骨疼痛情况会加重。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女性要多于男性,老年人也时有发生。疼痛严重时建议到医院做详细检查,以便及时治疗。
2,支气管炎引起
咳嗽引发肋骨疼还可能是患有支气管炎症;支气管炎的形成主要是病毒和细菌得当反复感染导致支气管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刺激性咳嗽及胸骨后疼痛,而强烈的咳嗽可导致肋骨间肌肉疼痛。吸烟、空气污染、烟雾粉尘、过敏等都是导致支气管炎的罪魁祸首,在平时我们多注意自我防护,控制预防本病的发生。
3,胸膜炎引起
胸膜炎又称“肋膜炎”,主要是由病毒或细菌刺激胸膜所致,它临床表现有胸痛、咳嗽、胸闷、气急,甚则呼吸困难;胸痛是胸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常常是在深呼吸或咳嗽而疼痛加剧常伴有肋间刺痛或针扎样痛等症状。如果有这些症状发生且疼痛比较严重者可先到医院进行血常规、胸部x线、痰菌等检查。如果确诊为本病一定要遵医嘱积极进行炎症治疗。
4,咳嗽牵拉时引起
很多人在感冒时出现的一个表现就是咳嗽,有时候一咳嗽就会引起肺部强烈的收缩或者扩展,肺部的强烈反应动作会牵拉到其他组织的反应,像肺部和肋骨相互摩擦,就可能引发疼痛的发生。
5,胸腔气压改变引起
一般因某些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引发咳嗽,用力咳嗽时胸中的气压发生改变,会冲击胸膜,膈肌,肋间肌而出现一咳嗽肋骨就疼。要及时治疗原发病,咳嗽停止后,肋骨疼痛自然消失。
相信通过以上的介绍,你已经对肋骨下痛的原因有所了解。最后,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开开心心度过每一天。
相信不少准妈妈在看到产检B超报告的时候,总有羊水这一条。那么何为羊水呢?羊水又来自于哪里呢?
羊膜腔内的液体就是羊水。在妊娠早期羊水主要来自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中期以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而在晚期胎儿肺参与了羊水的生成。在妊娠期间,羊水量会逐渐增加,到38周时羊水量会达到顶峰,大约有1000ml。之后羊水量开始下降,40周时羊水量约800ml。简单点说,羊水的吸收途径主要是胎儿的吞咽,而产生途径主要是胎儿的尿液。
羊水对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羊水有着保护胎儿的作用,可以避免胎儿受到挤压,防止胎肢粘连,以及胎儿吞咽羊水可促进胎儿消化道和肺部发育等等。同样羊水对于妈妈也有着保护作用,不仅可以减少妊娠期胎动带来的不适,而且在破膜后可以冲洗阴道,减少感染机会。
胎儿畸形
泌尿系统的畸形,如肾小管发育产生异常、输尿管或者尿道狭窄、胎儿肾畸形等,且较其他原因引起的羊水过少出现早。
胎盘功能减退
胎盘功能异常则会引起血流量减少或血中血氧含量降低,从而导致胎儿发生缺氧,使得血液循环量发生重新分配使得血液以供心脑的营养为主,从而使肾肺等血流量的减少使得胎儿尿生成和肺内液体减少,最后导致羊水过少。
羊膜病变
羊膜的通透性改变和羊膜破裂都可导致羊水过少。
母体因素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使用抗利尿作用药物也会引起羊水过少。
羊水过少时,胎儿缺乏缓冲,而产妇分娩前宫缩会更加明显,促使脐带受到压迫,进而影响胎盘血流,形成胎盘血流障碍,促使胎儿发生缺氧现象导致胎儿窘迫、窒息。羊水过少还会使产妇肛门括约肌出现松弛状态,使其出现反射性肠蠕动亢进,增加胎粪进入羊水的风险,导致羊水污染几率增高,并出现胎儿窘迫等现象,增加围生儿死亡风险。羊水过少还会增加剖宫产的机会。
羊水过少可能会出现胎动时感到腹痛,胎动次数减少,宫高腹围增加缓慢等等。但是羊水过少的临床症状往往多不典型,所以B超成为了诊断羊水过少的重要辅助检查,当羊水指数≤5cm或者羊水的最大深度≤2cm,即可诊断。国内还有“羊水偏少”的讲法,但在国际上并没有这个定义,也只能说“羊水偏少”是中国特色吧。
在处理方面,主要是寻找病因、加强监护,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国内有些中心,会做羊膜腔内灌注,就是将生理盐水灌注到羊膜腔内,从而达到延长孕周、减少并发症的目的。但是此方法也伴随着其他并发症,如感染、胎膜早破等。
总之,羊水是监测胎儿宫内情况重要指标,过多或者过少都意味着可能出现病理性情况。在下一讲,我们将谈谈羊水过多。
妊娠期的任何时间内,羊水量超过2000ml者为羊水过多。发生率约为0.5~1%。临床上常以B超羊水指数>25cm或最大羊水池垂直深度>8cm诊断羊水过多。
羊水过多可根据羊水增加的速度分为急性羊水过多和慢性羊水过多。
急性羊水过多多发生在妊娠20~24周,羊水量会在数天内急剧增。由于羊水量的迅速增加,子宫会随之明显增大,产生一系列压迫症状。妈妈会自己觉得腹部胀痛、行动不便,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无法平卧,同时还可能出现外阴部、下肢浮肿。当发现自己肚子上的皮肤变薄,皮下静脉清晰可见时要立即就医,这是严重的表现。
而慢性羊水过多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数周内羊水缓慢增加,症状较为缓慢,妈妈多能耐受。由于临床上一般没有明显不适或仅有轻微的压迫症状,慢性羊水过多常多在产检时发现,患者的宫高腹围会大于同期孕周,触诊时感觉子宫张力大,胎位不清。因此一定要按时、定期的进行产检。
对于妈妈,羊水过多会增加子宫压力,使妈妈容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它也会增加胎膜早破、早产的发生率。此外还会导致产后出血量的增加。对于胎儿,它会增加胎位异常、胎儿窘迫、早产和分娩时脐带脱垂的风险。
剩下的多数与胎儿畸形以及妊娠合并症有关。
明显的羊水过多常伴有胎儿畸形,常见的胎儿结构畸形以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畸形最为常见。
双胎妊娠羊水发病率约为10%,是单胎的10倍。还可能并发双胎输血综合征。
胎盘绒毛血管瘤直径>1cm时常合并羊水过多。巨大胎盘也可能导致羊水过多。
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贫血均可导致羊水过多。
所以别看羊水检查在B超报告单上仅仅只是一句话,其实它十分重要,常常提示着其他疾病的发生。但是,我们在这里还是要强调,对于多数的准妈妈来说,不需要过度担心。因为没有发现胎儿畸形的羊水过多、轻度的羊水过多和不明原因的羊水过多,宝宝的预后大多数是比较好的。而对于妈妈来说,大部分的羊水过多无需干预,如果短期内羊水大量增加,引起了妈妈严重不适导致呼吸困难的话,可以考虑穿刺放羊水。
羊水对于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羊水可以提供给胎儿活动空间,还能避免外部腹部冲击对胎儿造成伤害,但如果羊水过多,会对胎儿有哪些影响?
羊水过多的发生率在0.2%~1.6%,羊水过多超声诊断标准是:羊水平段>8cm或羊水指数>24cm就可以判断为羊水过多。
如果发现羊水过多,可能会造成早产,还会有围生期胎位异常和产后出血的风险,母亲也可能因为羊水过多而身体受累,比如说生活中难以平躺、呼吸困难等。
一、羊水过多分3种:
羊水量越多,其原因越容易判断。
轻度羊水过多(平段8-11cm或指数25-30cm)只有17%能发现明显的病因;而重度羊水过多(平段>15cm或指数>35cm)90%可以找到病因;大多数羊水过多(68%)为轻度增多,并不能发现明显的病因。
二、在出现羊水过多时,最重要的是找到原因:
1、胎儿异常:
A:染色体异常比如18三体、21三体
B:消化道畸形:食道闭锁、气管食管瘘、十二指肠闭锁等
C:神经系统畸形:全前脑、脑积水
D:心脏畸形:Ebstein畸形、心律异常
E:胸腔疾病:先天性膈疝、胸腔积液、肿瘤
2、母亲患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
如果母体高血糖会导致羊水过多, 15%的羊水过多与糖尿病有关,这些孕妇的血糖控制非常差,而血糖控制平稳的孕妇几乎不会出现羊水量的异常。
3、胎儿感染
4、多胎妊娠
三、 只要是羊水过多,胎儿就会异常吗?
不是的。超声和胎儿染色体检查是明确羊水过多原因的基础。
轻度羊水过多只有8%合并胎儿异常;中度羊水过多12%胎儿异常;重度羊水过多31%胎儿异常;而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多往往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巨大的胎盘血管瘤(>5cm)可能和羊水过多相关。
如果胎儿是严重畸形,是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发现的。对于大多数有羊水过多的妈妈来说,不需要过度担心,因为不明原因的羊水过多和轻度羊水过多,在没有发现胎儿严重畸形的情况下,小盆友的预后大多数比较好。
四、 如果出现特发性羊水过多怎么办?
无法明确羊水过多的原因,我们称为特发性羊水过多。特发性羊水过多的孕妇容易伴有巨大儿。
除了明确病因之外,对于重度羊水过多的患者,我们会进行羊水减量术来缓解母体不适,延长孕周。大家无需担心,规范合理的羊水减量术很安全且并发症很少,而且通过减少羊水量可以使胎儿在近足月(>34周)分娩,避免了早产儿的严重并发症。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作者 | 黄圆媛
文章首发于 | 黄圆媛医师
活性益生菌一般7~12天才开始在肠道内发挥作用,人体细胞新陈代谢周期90~120天,这也是菌株定植在体内菌群逐渐平衡的周期,所以一般建议,服用益生菌需要持续3~4个月,切勿断断续续,吃吃停停。
有的父母担心“服用益生菌会不会产生依赖”,答案是不会。
曾听到过一种说法:“吃进去的食物经过肠道消化、分解和发酵可以产生益生菌,如果人体长期使用人工合成的益生菌产品,会导致肠道功能逐步丧失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久而久之人体肠道便会有依赖性,而人体一旦对益生菌产生依赖,终生都将依靠使用益生菌产品来维持生命的健康状态。”
乍听之下,感觉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根本站不住脚。
首先,人体内的微生物,本来就是从外界获取而并非人体自己产生的。
胎儿时期肠道是几乎无菌的,出生后随着母乳、辅食等食物的摄入,开始不断有微生物定植,因此说“人体丧失自身繁殖益生菌的能力”的说法就是错误的。
再来看,定植在人肠道内的益生菌,会不会因为不断补充益生菌而丧失自我繁殖的功能?
这也不会,因为自我繁殖是益生菌作为一种生物的本能,与人体是否补充益生菌完全不相干。
如果孩子能避免接触过敏原、呼吸道消化道保持健康、肠道菌相有良好的构成,那么是不需要额外持续补充益生菌的,但现实情况中往往没办法做到。
饮食结构有问题,经常出现腹泻、腹胀、嗳气、肠道中坏菌多好菌少,那么就只能通过“外援”益生菌来调整菌相。
在“健康”这件事是非常公平的,平时不愿多花心思注意,生病时就得多花钱买单。
家长们在选择益生菌时除了要注意菌种、菌种含量,还要看菌株编号,菌株编号就像人的身份证一样,有编号的益生菌,意味着做过大量的筛选和研究,经过测序的微生物基因序列信息和固定的遗传性状,相反,没有编号的菌株,功能和作用就不明确,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益生菌都有这个作用。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益生菌的数量和活性,不过比起数量,益生菌的活性和有多少活菌能够定植在肠道,才是真正决定结果的关键,因为益生菌在到达肠胃之前要经过胃酸,如果益生菌无法成功通过肠胃分泌的胃酸胆盐消化酶,那么孩子吃下去的不过是糖粉/糖水而已。
所以家长们在选择益生菌时们要注意,其菌株需要能耐受恶劣的消化道环境,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多层包埋技术处理,才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益生菌能够定植肠道中。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孕期是每位准妈妈都非常重视的一段时期,不仅是因为她们自己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胎儿,而且她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孕期和胎儿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益生菌作为一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健康产品,受到了广泛关注。那么,孕期服用益生菌是否安全,又会对胎儿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益生菌的基本作用
在讨论孕期服用益生菌的影响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益生菌的基本作用。益生菌是一类能够在宿主体内产生有益效果的活菌,它们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等机制,对人体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常见的益生菌包括乳酸菌、双歧杆菌等。
孕期服用益生菌的好处
1. 改善消化吸收:孕期妇女常常会遭遇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服用益生菌可以帮助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消化吸收,缓解便秘。
2. 增强免疫力:孕期妇女的免疫系统处于特殊状态,服用益生菌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预防妊娠并发症:一些研究表明,孕期服用益生菌可能有助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的风险。
对胎儿的影响
1. 肠道菌群的建立:胎儿在子宫内是处于无菌状态的,但出生后很快就会通过各种途径接触到微生物,开始建立自己的肠道菌群。孕期妈妈服用益生菌,可能通过垂直传递影响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建立,有研究表明,这可能有助于减少婴儿期的过敏症、哮喘等疾病的风险。
2. 免疫系统的发育:胎儿的免疫系统在孕期就开始发育,孕期妈妈服用益生菌可能通过影响胎儿肠道菌群的建立,进而影响胎儿免疫系统的发育。
注意事项
虽然孕期服用益生菌带来的好处很多,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安全的产品:孕期妈妈在选择益生菌产品时,应该选择安全性高、质量有保障的产品,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
2. 适量服用:任何补充剂都应该适量服用,过量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3. 个体差异: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孕期妈妈在服用益生菌时,如果出现不适应症状,应该及时停止服用并咨询医生。
在孕期,孕妇的饮食与营养状况对胎儿的成长发育具有深远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益生菌在维护肠道健康方面的广泛应用,很多孕妇开始考虑在孕期服用益生菌。
益生菌的基本认识
益生菌是指能够为宿主(人体)带来健康益处的活性微生物,它们通过维持肠道微生物平衡来发挥作用。常见的益生菌包括属于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等。它们主要存在于发酵食品如酸奶、酸菜中,也可以通过补充剂的形式摄入。
孕妇服用益生菌的安全性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孕妇适量服用益生菌被认为是安全的。一些研究表明,孕妇服用特定种类的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护肠道健康,甚至可能对预防孕期并发症如妊娠糖尿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孕期女性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在开始服用任何益生菌补充剂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营养师。
益生菌的潜在好处
1. 改善肠道健康:益生菌可以帮助维持肠道内的微生物平衡,有助于缓解孕期常见的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
2. 增强免疫力:有研究表明,益生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免疫系统来增强整体免疫力,可能对预防孕期感染有益。
3. 可能对胎儿有益:初步研究表明,孕妇服用益生菌可能有助于胎儿的免疫系统发育,减少儿童期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注意事项
总体而言,对于大多数孕妇来说,适量服用益生菌是安全的,并且可能会带来一些健康益处,包括改善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等。然而,由于每个人的健康状况不同,孕妇在服用益生菌之前应咨询医疗专业人士,以确保安全和适宜。
产后风湿关节炎是指在分娩后出现的风湿关节炎,治疗产后风湿关节炎的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一般治疗、关节保护等。
1.药物治疗:治疗产后风湿关节炎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美洛昔康等)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炎症,抗风湿药(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来减缓疾病的进展。但需注意,要遵医嘱用药。
2.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按摩、运动疗法等,可以帮助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功能,并减轻疼痛。
3.一般治疗:调整生活方式,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的饮食、适度的锻炼和休息,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4.关节保护:避免过度使用关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或助行器)来减轻关节负担。23 岁产后患有风湿关节炎,应咨询专业的医生或风湿病专家,医生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叶酸,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了吧。
相信所有的准妈妈怀孕后肯定都在补叶酸,尤其是孕早期的准妈妈会更加重视。
但是,关于叶酸,准妈妈们总是有很多疑问:
为什么吃叶酸啊?
从什么时候开始吃?
我今天忘吃了明天补回来行吗?
……
今天我们就来彻彻底底介绍一下叶酸,让准妈妈们不仅“吃叶酸”还要“懂叶酸”。
叶酸对于预防宝宝畸形有多大作用?
引起宝宝畸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叶酸。
准妈妈要知道,孕早期3个月是宝宝各组织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这段时间,宝宝从一个小小的胚胎,长到了差不多有2个圣女果的重量,而且基本上已经发育出明显的人形了。
如果宝宝有畸形的话多半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而合理补充叶酸,可以有效地预防宝宝畸形并降低发生出生缺陷的风险。
比如说神经管缺陷,常导致无脑儿等情况,但通过合理补充叶酸可以减少50%-70%的患病风险。
什么时候开始吃叶酸?
最好从备孕的时候就开始。
我们刚才也说过了,怀孕早期是宝宝发育的关键时期,准妈妈的营养状况十分重要。
但是有很多人可能在第一个月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怀孕了,所以我们建议在备孕时就开始补叶酸一直到怀孕后3个月。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整个孕期和哺乳期都可以持续的补充叶酸。
准妈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去医院查一下体内叶酸水平,咨询一下医生。
每天吃多少叶酸?
400~600微克。 一般来说备孕期间准妈妈每天应该摄取400微克的叶酸,怀孕后应增加到600微克。同时还可以在膳食中适当增加含叶酸的食物,比如菠菜、油菜、绿豆、腐竹、猪肝等等。
叶酸靠食补行不行?
不是所有孕妈妈都可以靠食补。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药补不如食补”,但这句话不是什么情况都适用的。食物中的叶酸是很容易流失的,如果我们放的时间有些长或者进行加热等等各种方式处理之后,大约50%-90%的叶酸就已经损失掉了。据研究,我国居民每日平均从膳食中可以获取50~200微克的叶酸,照准妈妈每天需要的400微克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靠饮食没办法满足我们的需求。
今天忘了吃明天补回来行吗?
完全没必要。
叶酸在人体内存留时间是比较短的,一天后体内水平就会降低。
所以大家要尽量坚持每日服用不遗漏,如果真的忘了吃也没必要补回来。
如果怕记不住的话就让老公每天提醒自己吃叶酸哦~
多吃点是不是更保险?
过量服用叶酸有危害。
过量吃叶酸可能会导致某些肿瘤发生的风险增加、影响贫血的诊断与治疗,还会影响体内锌代谢,引起锌缺乏。所以过量补叶酸得不偿失。
同样的道理,吃含叶酸复合维生素制剂的准妈妈也是一样,如果你吃的复合维生素里已经有足量的叶酸了,那也不需要再额外补单独的叶酸片了。有没有人需要重点补叶酸?
以下情况需要重点补:
◆年龄超过35岁的女性
◆曾经有一胎神经管缺陷的女性
◆由于地域差异吃不到绿叶蔬菜的女性
◆过于肥胖的女性
以上几种类型的准妈妈需要重点补叶酸,如果您属于以上这几种类型,建议您最好咨询一下医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补叶酸的量。
怎样选择合适的叶酸制剂?
正规就好。现在市面上叶酸的牌子是越来越多了,有很多准妈妈在买的时候就很纠结,不知道吃哪种好。
其实一般来讲,只要是正规药店销售的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差别并不大,都可以购买。
叶酸片好还是孕期多维片好?
多维片更好点。
有很多准妈妈会纠结是单纯地吃叶酸呢还是吃孕期多维片,一般来说,各种维生素之间和矿物质之间是协同作用的,所以孕期多维片,可能对准妈妈更有益。
两相比较的话我们更建议您选择孕期多维片。
但不管我们选择哪种,一定要看清楚叶酸的含量、用法用量,不要盲目的服用。
备孕期间男性需要补叶酸吗?
新的研究表明,对于备孕的男性来说,叶酸也很重要。
因为如果男性体内叶酸不足的话,精液的浓度会降低,精子活动能力减弱,会使受孕变得困难。而且叶酸在人体内可以和其他物质合成叶酸盐,男性体内叶酸盐不足的话可能会增加染色体缺陷的概率,增大孩子长大后患严重疾病的危险性。
备孕的男性可以跟准妈妈一起改善饮食,多吃富含叶酸的食物。有需要的话也可以选择男性叶酸制剂。
总结起来,大家要合理吃叶酸就记住3个词:要吃、要按时吃、要按量吃。
合理补叶酸才能让自己和宝宝更健康哦!
老婆怀孕,是每个家庭的大事,甚至是头等大事。本篇的内容十分简单,但是,在门诊中,还真有不少准妈妈、准爸爸,临到要生产了,还没有完全弄清楚。
1、预产期如何计算?
预产期就是预计宝宝出生的日期。一般的计算方法是末次月经的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现在有专门的软件,不仅能计算预产期,还能计算妊娠的孕周,简单方便。
但是预产期只是预测宝宝出生的日子,真在那天出生的宝宝是很少的,在预产期前后一周内分娩的宝宝,大概占到50%-60%。
2、正式产检前需要做些什么准备?
①确定怀孕:停经4周(即受孕后2周)后可用早孕测试纸或到医院检查尿或血。
②B超检查:停经7-10周(即受孕后5-8周),超声明确是否为宫内孕,并且评估胎芽、胎心等胚胎发育的指标。
③确认怀孕后,需要到当地所属街道医院进行初次产前检查,建立准妈妈联系保健手册。但以后的孕检则可以选在自己满意的医院进行。
3、正式产检
每次产检测量体重、血压、宫高、腹围、听胎心和检测小便都是常规进行的。
早孕期
从28周后即进入晚孕期。晚孕期胎儿发育基本定型,产检频率较早、中孕期有所增加。一般孕28-35周,每2周产检一次,孕35周之后,每周产检一次。
孕10-12周
第一次产检,也就是到产检医院建卡(建大卡)。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血尿常规化验、肝肾功能检测、感染指标(比如肝炎、梅毒、艾滋)检测、心电图等。第一次产检的目的主要是评价孕妇全身的健康状况,寻找可能影响怀孕的潜在因素,以及计算孕周和预产期。
孕12-14周
这次产检有一个重要内容,是做“NT”,也就是胎儿颈后透明层,是超声检查中看到的胎儿颈部的一个结构。这个结构间接反映了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的可能。
中孕期
指12-28周。这一时期胎儿快速生长发育,产检内容较早孕期明显增多。一般3-4周检查一次。
无创产前DNA检测(大于孕12周)
利用DNA测序技术对母体外周血浆中胎儿游离DNA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可以从中得到胎儿的遗传信息,从而检测胎儿是否患三大染色体疾病。该检测对于唐氏儿的检测准确性大于99%,对于18-三体,13-三体的检测率也达95%以上,大大高于中孕的血清学唐氏筛查。
血清学唐氏筛查(孕16-24周)
简称“唐筛”。血清学唐氏筛查的准确率在55%-70%左右,相信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无创”会逐步替代“唐筛”。
系统超声(孕20-24周)
也就是常说的“大排畸”超声检查。此时可排除胎儿大的先天畸形和可致死的结构异常。帮助准妈妈和准爸爸考虑妊娠的去留问题。
妊娠糖尿病的筛查(孕24-28周)
俗称“糖筛”。此“糖筛”非彼“唐筛”,一字之差,完全不同。用的办法有50g葡萄糖试验或者75g糖耐量检查。50g葡萄糖试验是筛查试验,如果异常,需做75g糖耐量试验,若75g糖耐量试验仍异常,就可诊断妊娠期糖尿病了。
孕晚期
从28周后即进入晚孕期。晚孕期胎儿发育基本定型,产检频率较早、中孕期有所增加。一般孕28-35周,每2周产检一次,孕35周之后,每周产检一次。
孕30周左右
再次B超检查,目的是评价胎儿生长是否能跟上孕周,如果发现明显的胎儿偏小需要进一步寻找原因。
孕34-36周
再次复查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梅毒、HIV等检测。
孕35周及以后
35周以后每周都要监测胎心监护。
阴道B族链球菌的检查,这是引发新生儿感染的一种很重要的细菌。
孕37-38周
此时需要做产检的最后一次超声了。主要是评估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羊水情况。
做完了以上检查,宝宝已经足月了,准妈妈和准爸爸就要随时待产喽!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 jdh-hezuo@jd.com。
产后出血是女性分娩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可能是由于产妇本身肌肉收缩能力弱,或者分娩时胎儿位置不正等原因引起的。这种情况下,产后出血不仅会影响产妇的身体健康,还会延长恶露排出时间,不利于身体恢复。
针对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按摩子宫:按摩子宫是促进子宫收缩的有效方法之一。专业医护人员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按摩手法,帮助子宫恢复自主收缩状态。
2. 应用宫缩剂:宫缩剂是促进子宫收缩的常用药物。常用的宫缩剂有米索前列醇、欣母沛宫颈注射液等。这些药物可以刺激子宫平滑肌,增强子宫收缩力。
3. 填塞宫腔:如果按摩子宫和使用宫缩剂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填塞宫腔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阻塞子宫动脉,减少子宫流血。
4. 日常保养:产后出血的产妇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休息、合理饮食、注意个人卫生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5. 心理调适:产后出血的产妇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情绪。产妇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产后出血是分娩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出血的处理方法,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应对这一情况。
一、注射缩宫素
缩宫素是一种常用的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对于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具有显著效果。通过静脉注射缩宫素,可以有效地刺激子宫收缩,达到压迫血管,减少出血的目的。
二、按摩子宫
除了药物疗法外,按摩子宫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按摩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帮助排出胎盘,减少出血。按摩可以在产妇的腹部进行,也可以通过阴道进行。
三、填塞纱布
对于一些出血量较大的情况,可以使用纱布填塞阴道,起到压迫止血的作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出血量较大,需要紧急止血的情况。
四、结扎血管
如果上述方法都无法有效止血,可能需要考虑结扎血管。结扎血管可以切断出血点,达到止血的目的。这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治疗方法,通常只在必要时才会采用。
五、子宫切除术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出血量过大,危及产妇生命,可能需要考虑进行子宫切除术。这是一种极端的治疗方法,通常只在生命体征不稳定时才会考虑。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但只要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大部分情况下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为了预防产后出血,孕妇在孕期要注意合理饮食,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劳累。
子宫收缩乏力是分娩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对母婴健康构成威胁。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子宫收缩乏力的处理方法,包括心理、物理、药物等方面,旨在为临床医生和准妈妈提供参考。
首先,心理因素对子宫收缩乏力的影响不容忽视。产妇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恐惧等,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子宫收缩。因此,消除产妇的精神紧张,增强其分娩信心至关重要。医护人员应耐心倾听产妇的主诉,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指导产妇正确应对阵痛,保持体力,并鼓励其进食高能量食物。
其次,膀胱和直肠过度充盈会影响子宫收缩。针对这一问题,可通过热肥皂水灌肠或导尿等方式缓解充盈状态,促进子宫收缩。
若产妇尚未破膜,可考虑进行人工破膜。但需注意,人工破膜应在宫颈扩张大于或等于3cm,且胎儿头盆对称、胎头已衔接的情况下进行。破膜后,子宫出现反射性收缩,有助于加强宫缩力度。
对于子宫收缩乏力,医生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使用催产素、前列腺素等药物增强宫缩。这些药物的使用需谨慎,确保不会对胎儿神经系统造成影响。
若经过以上处理,产程仍未得到有效缩短,则需考虑剖腹产。此外,分娩结束后,子宫恢复期间若出现乏力,助产士可通过按摩腹部等方式刺激子宫收缩,顺利排出胎盘。
总之,子宫收缩乏力是分娩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需引起重视。通过综合治疗,多数产妇可顺利分娩。本文旨在为临床医生和准妈妈提供参考,共同关注母婴健康。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复杂,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所有产后出血的70%。子宫收缩乏力会导致子宫肌纤维对宫腔内血管的压迫作用减弱,从而引发产后出血。
一、什么是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指的是分娩后子宫收缩力不足,收缩持续时间短、不规律,无法将子宫恢复至正常形态。这种情况下,子宫肌纤维无法有效压迫宫腔内血管,导致出血不止。
二、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
1. 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会导致子宫收缩力不足,从而引发产后出血。
2. 子宫肌纤维受损:分娩过程中,子宫肌纤维可能受到损伤,导致收缩力下降。
3.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镇静剂、麻醉剂等可能抑制子宫收缩,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4. 子宫过度膨胀:子宫过度膨胀可能导致子宫肌纤维损伤,从而引发子宫收缩乏力。
三、子宫收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症状
1. 出血量增多:产后出血量明显增多,阴道出血持续不止。
2. 子宫收缩不良:触摸子宫时,子宫质地柔软,轮廓不清,按摩后可出现收缩变硬,但停止按摩后又会变软。
3. 生命体征不稳定:严重者可能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微弱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四、预防措施
1. 妊娠期加强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因素。
2. 重视孕期保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妊娠并发症。
3. 避免滥用药物:孕期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子宫收缩的药物。
4. 加强分娩期监护:密切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并处理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这一现象在女性妊娠及分娩过程中并不少见。它不仅给产妇带来痛苦,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那么,子宫收缩乏力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本文将从多方面为您解答。
首先,子宫收缩乏力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病因包括:胎位不正、头盆不称、子宫发育不良、过度使用镇定剂和止痛药等。
胎位不正和头盆不称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胎儿位置异常或骨盆入口狭窄时,子宫收缩力量不足,从而影响分娩进程。
子宫发育不良也可能导致子宫收缩乏力。子宫发育不良的孕妇,子宫肌肉组织发育不良,收缩力量自然不足。
此外,过度使用镇定剂和止痛药也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之一。这些药物会抑制子宫收缩,从而影响分娩进程。
针对子宫收缩乏力,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整胎位、加强子宫收缩、剖宫产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
除了及时治疗,孕妇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摄入。
2. 积极参加产前瑜伽等锻炼,增强体质。
3. 遵医嘱,合理使用药物。
4.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
总之,子宫收缩乏力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但并非无法避免。通过了解病因、及时治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和改善子宫收缩乏力。
上环术后出现小便后肚子疼的情况,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假性宫缩:上环后,宫内节育器作为一种异物存在于子宫内,可能会刺激子宫平滑肌,引起假性宫缩,导致下腹部疼痛。
2. 子宫收缩:上环后,子宫可能会对节育器产生排斥反应,出现收缩,引起腹痛。
3. 上环操作:上环手术过程中,可能会对子宫壁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疼痛。
4. 感染:上环后,如不注意个人卫生,可能会引起子宫感染,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
5. 节育器位置不当:节育器位置不当,如偏大、偏移等,也可能导致腹痛。
针对上环术后腹痛的处理,可采取以下措施:
1. 休息: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2. 热敷:在下腹部热敷,缓解腹痛。
3. 止痛药:如疼痛难忍,可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4. 保持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5. 定期复查:上环后定期复查,了解节育器位置及子宫恢复情况。
我有腺肌症已经十几年了,每次月经来临都像是一场噩梦。痛经的感觉就像有无数小刀在我的子宫里割着,无法忍受的疼痛让我整个人都变得虚弱无力。即使在平日里,我的生活也被这种疾病所困扰。工作、学习、甚至是日常的社交活动都变得艰难起来。有时候,我会因为疼痛而突然晕倒,引起周围人的关注和担忧。这种窘迫和焦急的感觉让我感到非常无助和沮丧。
在西安市的某家医院,我遇到了一个非常专业的医生。我们通过线上问诊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沟通。他首先要求我提供B超报告,并询问了我的痛经情况。我将报告发送给他,告诉他我的痛经已经非常严重了。医生看完报告后,告诉我可以考虑宫腔内上环的治疗方法。他解释说,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痛经的症状,并且对我的子宫肌腺症也有一定的帮助。
我对这个建议持有疑虑,因为我听说过激素药物会使人体重增加,而我本来就有体重问题。医生理解我的担忧,向我推荐了一种名为地诺孕素的药物。虽然它也是一种激素药物,但相比其他药物,它的副作用要小得多。然而,我仍然不想依赖药物来解决问题,希望能找到一种更为自然的治疗方法。
医生告诉我,宫腔内上环是一种非常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环可以在月经第5—6天安装,安装后可以减少月经量和痛经的程度。医生还提醒我,手术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除非我愿意切除子宫。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非常震惊和无奈。看来,宫腔内上环是我唯一的选择了。
我决定在下次月经来临时安装曼月乐环。医生告诉我,这种环的价格在1000多元之间,并且只有一种。虽然我对这个价格有些担忧,但为了摆脱痛经的折磨,我还是决定去尝试。安装环的过程并不复杂,医生在月经第5天为我进行了操作。现在,我已经安装了环,希望它能带给我一些缓解和改善。
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们常常关注自己的子宫健康,尤其是在怀孕和分娩的过程中。子宫收缩是分娩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子宫收缩不良则可能导致一系列问题。那么,如何判断子宫收缩不好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要了解正常情况下子宫收缩的表现。在正常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是有规律的,伴随着宫缩,子宫口逐渐开放,胎儿得以顺利出生。而在分娩结束后,子宫会逐渐恢复到非孕状态,这个过程称为子宫复旧。
如果分娩结束后,子宫收缩不良,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情况:
1. 阴道出血量增多:子宫收缩不良会导致子宫内残留物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引起阴道出血量增多。
2. 子宫复旧缓慢:子宫收缩不良会导致子宫复旧缓慢,甚至出现子宫脱垂的情况。
3. 下腹部疼痛:子宫收缩不良可能会导致下腹部持续性疼痛,甚至出现宫缩过强的情况。
4. 感染风险增加:子宫收缩不良容易导致子宫内膜感染,引发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那么,如何判断子宫收缩不好呢?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方法:
1. 观察出血情况:分娩结束后,如果阴道出血量持续增多,或者出血时间超过两周,应警惕子宫收缩不良。
2. 触摸腹部:在子宫复旧过程中,如果腹部触摸时有明显的硬块或者疼痛感,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的表现。
3. 检查子宫复旧情况:通过B超检查可以观察子宫复旧情况,了解子宫收缩是否良好。
4. 医生检查:医生可以通过妇科检查了解子宫收缩情况,必要时可进行宫缩促进治疗。
针对子宫收缩不良,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根据医生建议,可以服用缩宫素、麦角新碱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
2. 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热敷等方法促进子宫收缩。
3. 手术治疗:在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手术治疗。
此外,为了预防子宫收缩不良,女性朋友们在孕期和产后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缓解宫缩不适。
2. 合理饮食:孕期和产后应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营养。
3. 适当运动: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子宫收缩能力。
4.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生活习惯。
总之,子宫收缩不良是女性朋友们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了解相关知识,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有助于保障女性朋友的健康。
我上个月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医生,我有些私人问题需要咨询一下。我一直想把生育环摘了,但是因为身体原因一直摘不了。我在网上咨询了这个医生,她很耐心地听我诉说了我的困扰,然后详细询问了我的身体情况。她告诉我血小板43万还是可以的,不会造成大出血。她还解释说血小板降低可能跟脾大有关,她要求我去医院检查一下血红蛋白。她告诉我血红蛋白正常,建议我直接住院取环就行了。我询问她是否可以挂她的号,她很友善地告诉我可以在天坛医院门诊二部挂她的号。最后,她提醒我医生的回复仅为建议,如需诊疗,请前往医院就诊。我对这位医生的服务非常满意,因为她给了我很多专业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常见的并发症,而子宫收缩乏力正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详细解析子宫收缩乏力的危害、诊断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帮助产妇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子宫收缩乏力的危害
1. 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导致宫缩不充分,使得胎盘剥离后子宫壁不能有效收缩,从而导致大量出血。
2. 宫腔感染:产后出血容易引起宫腔感染,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3. 贫血:产后出血会导致产妇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影响身体健康。
4. 子宫脱垂:产后出血可能导致子宫脱垂,影响产妇的日常生活。
二、子宫收缩乏力的诊断方法
1. 产程观察:医生会通过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子宫收缩乏力。
2. 宫缩监测:通过宫缩监测仪监测宫缩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以判断是否存在子宫收缩乏力。
3. 宫颈扩张程度:宫颈扩张程度可反映子宫收缩情况,若宫颈扩张缓慢,则可能存在子宫收缩乏力。
三、子宫收缩乏力的预防措施
1. 做好孕期保健:孕期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能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的疾病。
2. 合理饮食:孕期注意营养均衡,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3. 适当运动:孕期适当运动,增强肌肉力量,有助于分娩。
4. 保持良好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轻分娩时的心理压力。
四、子宫收缩乏力的治疗方法
1. 人工破膜:当宫缩乏力时,医生会通过人工破膜促进宫缩。
2. 产钳助产:若子宫收缩乏力导致产程进展缓慢,医生会考虑使用产钳助产。
3. 催产素静脉注射:通过注射催产素,增强子宫收缩力。
4. 手术处理:若产后出血严重,医生会考虑进行手术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