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提到胸部肿瘤大家最先想到的是肺癌,胸膜间皮瘤在胸部肿瘤当中排名第四,虽然发病率排在肺癌之后,但它的恶性程度却比肺癌要高,死亡率也很高,有一类人群应该特别注意。胸膜间皮瘤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疾病?谁更应该早诊早治?
胸膜间皮瘤大家可能都没听说过,这种病在胸部肿瘤当中排名第四,百万分之三的发病概率。可能会有人问:这么小的病种还有必要普及吗?是的。别看它少见,恶性程度和死亡率比肺癌还要高。您周围有这种病的高危人群吗?
胸膜间皮瘤主要长在胸膜上,由于胸膜主要长在胸腔内,位置比较隐匿,因此发现起来比较困难,早期也没有太多症状,一旦发病诊断的期别也会偏晚,治疗起来就会很困难。
从Ⅰ期到Ⅳ期生存时间也只有 9-17 个月,因此需要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一旦患者到了Ⅳ期,主要表现出来胸部的剧烈疼痛、咳嗽、一侧肺功能受到影响,这种情况通常都是比较晚的期别。
从病理上来讲,诊断间皮瘤是一件具有挑战的事情。每当病理科碰到疑似胸膜间皮瘤的患者,思考的维度就会更加广泛,用到的诊断手段就会更多。如果说诊断肺腺癌大约需要 1-3 天的时间,那么诊断胸膜间皮瘤就需要大约 5-6 天的时间。
胸膜间皮瘤在早期有什么办法能发现?谁最应该去进行检查?
胸膜间皮瘤并不像肺癌那样可以通过低剂量 CT 进行大规模筛查,国际上的 NCCN 指南也不推荐通过低剂量 CT 进行胸膜间皮瘤的筛查,主要原因是通过低剂量 CT 的筛查并不能降低胸膜间皮瘤的死亡率,并且 CT 检查存在一定的辐射剂量。因此,有目标的进行筛查至关重要。
因此专家建议下列人群进行筛查:
通常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有这样的症状,如果是不明原因的胸腔积液或者胸膜增厚,那么经过常规的治疗效果不是很好,抗痨治疗不是很好,要想到它有可能是一个胸膜间皮,需要做一个胸膜的活检,然后病理科来看一看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通过病理检查,来进行明确诊断。
Ⅰ期Ⅱ期Ⅲ期这样期别较早的胸膜间皮瘤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切除,手术是目前认为真正可以根治胸膜间皮瘤的最有效手段。但非常遗憾的是,已经确诊是胸膜间皮瘤的患者,由于期别原因只有 20%左右可以通过手术进行切除。因此,胸膜间皮瘤要立足于早发现治疗效果才能更好。
如果发现时期别较晚,可以采取内科及放疗等其它治疗。放疗科通常进行的放疗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对大概 60%-70%的患者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对于期别稍晚、手术无法做到完全根除的患者,可以通过放疗来预防胸膜间皮瘤术后的复发。
对于很晚期的胸膜间皮瘤患者来说,就要到内科进行治疗了。内科主要通过药物的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目前推荐的治疗是培美曲塞联合铂的方案。
培美曲塞在晚期胸膜间皮瘤的治疗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孤儿药,基本可以说是唯一的治疗选择。在培美曲塞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治疗。后来的免疫治疗也是一个新进展,可以使一部分病人获益。
现在比较新的进展是电场疗法,它的原理是通过电极来干扰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目前也有Ⅱ期临床研究。也是在培美曲塞化疗的基础上联合电场治疗,所以它对疾病的控制和患者生命的延长与单纯的化疗比是有显著意义的。它整体的中位生存时间能达到 18 个月以上,这里面如果患者是上皮的胸膜间皮瘤,他的中位生存期可以到 21 个月以上,比单纯化疗有显著的改善。
胸膜间皮瘤是一个需要多学科协作治疗的疾病,外科团队、放疗团队、内科团队、病理团队、影像诊断团队,大家把各自的经验发挥出来,相对的第一时间把胸膜间皮瘤的诊断和分析搞清楚,相对合理稳妥的制定综合治疗措施,结合每个患者制定有利于患者的个体化方案。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有很多疾病在发病的时候有症状,而有很多疾病在最初的时候没有明显的症状,像胆囊息肉的患者,在最初的时候就没有明显的能够感知的症状,所以也常常被患者所忽视。可一旦没有检查出来,那么症状会越来越严重,这个时候就一定要进行正规系统的治疗了。
胆囊息肉除非引起胆囊炎,否则临床可无表现。手术治疗多采用胆囊切除术,方式除传统大切口切除以外,目前更多被采用的为腹腔镜胆囊切除及小切口胆囊切除,以及保胆取息肉术。
(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优点。国内外经验总结手术适应症为胆囊与周围无严重粘连且无其他禁忌症。
Ⅰ.粘连不重的术前依据是:B超胆囊壁不厚、光滑,口服胆囊造影剂显影,并具有浓缩功能。
Ⅱ.合并有以下症状或疾病的患者不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①不宜全身麻醉者;
②有黄疸或严重黄疸病史者;
③有胆管内结石者;
④有出血倾向者;
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者;
⑥有上腹部手术史者;
⑦合并妊娠者;
⑧过度肥胖者。
(2)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可避免大切口术式诸多弊端,效果明显。小切口术式应用范围广,对腹壁较薄者进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引流是可行的,且具有术后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所以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不高的优点。
(3)保胆息肉摘除术:
如果病人有保留胆囊的愿望且年龄在60岁以下又达到预防性切除胆囊标准时,对于这部分病人可以试行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息肉摘除活检术,最后视术中息肉的病理性质而决定胆囊的去与留。这样就能最大可能地保留一部分病人的胆囊。
有很多患者害怕在治疗胆囊息肉的时候,把胆囊切除,其实现在有很多治疗的方法,大部分治疗的方法还是比较先进的,能够尽可能的保留胆囊。只是这就要求患者能够尽早的发现病情,病情轻的时候,治疗的效果更好,而且恢复的也快。
视网膜母细胞瘤在我国每年新增患者约1100人,该病患者多数都为晚期高风险患者,并且本病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常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成人罕见,患儿单眼发病率约为70%~80%,双眼发病率为20%~30%。视网膜母细胞瘤主要有虹膜新生血管、瞳孔散大、白瞳症、斜视等表现,具体特点因人而异,不同发病时期有不同的发病特点,可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疾病。
一、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
眼内生长期:早期一般无外眼异常表现,疾病进一步进展可出现瞳孔散大、白瞳症、斜视等表现,眼科检查时可见新生血管或出血点。
青光眼期:疾病进展,肿瘤体积增大,可引起眼压升高,出现眼部疼痛、呕吐等表现,即引发继发性青光眼。
眼外期:肿瘤生长,穿破虹膜进入眼眶内,可导致眼球突出,或突出眼睑之外,形成巨大肿瘤。
全身转移期:可经血行转移、淋巴管转移或通过视神经转移至身体其他部位或脏器。
2、其他症状
因病毒感染获得的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还可以出现流涕、发热等病毒感染的症状。在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还会有眼睑红肿、无菌性眼眶蜂窝织炎等。
3、并发症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肿瘤生长,侵袭虹膜,引起眼底新生血管的形成,进一步引起眼压升高,导致青光眼的发生。
视网膜脱离:肿瘤反复刺激,可以引起睫状体膜性变,收缩与牵拉的过程导致视网膜脱离,严重时可引起失明。
斜视: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斜视,患者视力显著降低,长此以往造成患者出现斜视。
二、视网膜母细胞瘤需要和哪些疾病相鉴别?
眼内炎:眼内炎在儿童眼病中也较为常见,并且在疾病进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也可以出现瞳孔区发生黄色反射的现象,与视网膜母细胞瘤表现相似。但眼压多为正常水平,可以通过眼压测量进行鉴别。
Coats病:此病为视网膜外层出血合并渗出性改变引起的,病变范围交广泛,多累及单侧眼球,发生于6岁以上的男性青少年,也可发生视网膜脱离,一般无实质性改变。通过镜下观察可以与本病进行鉴别。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部分早产儿可因视网膜发育不全导致眼部发生增值性病变,出现白瞳症等表现,严重时也可以出现视网膜脱离,需与视网膜母细胞瘤进行鉴别。患者有早产史,通过这一点可以与视网膜母细胞瘤进行鉴别。
先天性白内障:本病表现为晶状体混浊,瞳孔区发白,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彩超和CT检查未见实质性病变,由此可以进行鉴别。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此病是由于原始玻璃体未退化,在晶体后方增值导致的疾病,是一种先天性的眼部异常,在出生时即可出现,也可以表现为白瞳症。但彩超和CT检查不见实质性病变,由此可以鉴别。
右眼突出并向下移位
CT显示右眼泪腺区类圆形占位,肿瘤深度超过了眼球后面,骨壁受压凹陷、变薄
水平位,黄线交界处为肿瘤
冠状位,黄线交界处为肿瘤
矢状位,黄线交界处为肿瘤
MRI显示病灶内密度不均。
二、手术过程
术前检查排除全身病变,入院手术。
1. 手术设计
从重睑延长切口开眶,完整摘除了肿瘤。
2. 病理结果
(1)术中冰冻病理
(右眼眶肿物)上皮肌上皮源性肿瘤,倾向混合瘤,待石蜡广泛取材明确包膜累犯情况,另送“腺体”未见肿瘤累及。
(2)术后一周正式石蜡病理报告
(右眼眶)多形性腺瘤,送检组织镜下未见明确包膜侵犯。另送“腺体”镜下示小叶结构清楚,腺体小叶间血管轻度扩张充血伴少量淋巴细胞灶性浸润,未见肿瘤累及。
3.术后情况
(1)手术后第二天
看上去右眼肿胀无法睁开。会不会以后一直这样了?还能不能恢复?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术后第二天
2)术后一年半复诊
患者恢复良好,双眼矫正视力1.0,睑裂大小及各方向运动无受限。
平视前方
向上看
向下看
向右看
向左看
CT :没有肿瘤复发迹象
术后冠状位,眶外侧壁见钛板影
术后水平位
之后患者仍然需要定期复诊,监测局部和全身情况。
泪腺多形性腺瘤
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泪腺窝内,是各种良性和恶性病变的好发位置。不同类型的泪腺区占位性病变临床特点存在差异,处理方法不尽相同,尤其泪腺上皮性肿瘤,若治疗前评估不全或诊断有误,将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即使术前诊断正确,错误的手术方法也将导致术后肿瘤复发、播散甚至远处转移,影响患者预后。
泪腺多形性腺瘤是最常见的良性泪腺上皮性肿瘤。
1. 泪腺多形性腺瘤有什么表现?
泪腺多形性腺瘤多见于中青年人。发病缓慢,病程较长。单眼多发,临床常以缓慢进行性无痛性眼球突出就诊。患者多表现为单侧眼球突出并向内、下方移位,严重者可表现为上睑下垂,多不伴有自发疼痛感。在眼眶外上方常可触及肿物,质地较韧、固定,表面多较为光滑,触痛者少见,正常泪腺组织受肿瘤推挤常可在皮下触及。肿瘤体积较大者可压迫眼球变形出现散光,导致视力下降。眼底可见局部脉络膜皱褶。
2. 泪腺多形性腺瘤怎么治疗?
手术切除是治疗泪腺多形性腺瘤的主要方法。手术重点在于充分外科暴露,切除眶骨膜,精细操作避免肿瘤术中破裂。尽量一次性整体切除肿瘤,且术中不破坏肿瘤假包膜,以预防术后复发。
3. 泪腺多形性腺瘤会复发吗?
切除的肿瘤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即使是泪腺良性肿瘤也有复发和恶变风险,对于提示肿瘤侵犯包膜或包膜不完整者,进行局部放射治疗对于减少复发具有意义。注意定期复查,及时发现问题。根据临床统计,泪腺多形性腺瘤首次手术完整切除者,5年的复发率约为3%;手术切除不完整者,术后复发率可高达32%。因此,应强调首次手术整体摘除肿瘤的重要性。
尽管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不少,可是因为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而造成人们被越来越多的疾病所瞧上,给自己以及家属带去诸多困扰。对于胸膜炎疾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不过对于该疾病的类型,估计没几个人知道吧,下面一起去了解下。
一般分为以下10型:
①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即“干性胸膜炎”,胸膜局部渗出少量纤维蛋白而无胸腔积液。多由肺部炎症蔓延至胸膜所致,多数无症状,少数病人有局限性针刺样痛。
②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即“渗出性胸膜炎”,为浆液和纤维蛋白渗出积聚于胸腔内,常由结核性胸膜炎、化脓性胸膜炎、肿瘤性胸膜炎所致。胸痛气急为主要表现。
③结核性胸膜炎:由结核菌从原发综合征的淋巴结经淋巴管到达胸膜,或胸膜下的结核病灶蔓延至胸膜所致。临床主要有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常有胸痛,气急及结核中毒症状。
④肿瘤性胸膜炎:由胸内或胸外癌肿,直接侵犯或转移至胸膜所致。主要表现为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并伴原发病灶的相应症状。
⑤化脓性胸膜炎:多由肺、食道、腹部感染等蔓延至胸膜所致。表现为恶寒、高热、胸痛、咳嗽和咯吐脓痰。
⑥真菌性胸膜炎:多由放线菌、白色念球菌累及胸膜所致。
⑦结缔组织病胸膜炎:常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以胸痛、气急及原发疾病症状为主要表现。
⑧胆固醇性胸膜炎:为胸液中含有大量的游离胆固醇结晶,可能与脂肪代谢障碍有关,临床症状轻微。
⑨乳糜胸:为胸液中含淋巴乳糜,多因肿瘤、淋巴结结核、丝虫病肉芽肿压迫或损伤胸导管和乳糜池所致。胸闷、气急为主要表现。
⑩血胸:是指明显的胸腔内出血。是由于自发性气胸、含血管的胸膜黏连撕裂、或出血性胰腺炎等病因所致。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甚至休克等症状。
对于胸膜炎疾病的分类,就先讲到这里,希望可以加深大家对该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希望病人可以积极配合医生做治疗,一旦发现疾病的存在,必须要去正规专业的医院救治,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自身安全。
我妈妈的确诊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面对疾病的无助和恐惧。三个星期前,她被诊断出胸膜间皮瘤晚期。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打破了我们原本平静的生活。手术后,医生告诉我们,需要进行化疗来控制病情的发展。然而,化疗的副作用让我们犹豫不决。于是,我决定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
在京东互联网医院上,我找到了王大夫。通过线上问诊,王大夫详细了解了我妈妈的病情,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王大夫说,化疗是目前治疗胸膜间皮瘤的主要手段,但也可以考虑联合贝伐单抗或免疫治疗。王大夫还提醒我们,治疗效果需要在2周期后复查才能确定,并且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我深深感激王大夫的耐心解答和专业指导。他的建议给了我们信心和希望。我们决定按照王大夫的建议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面对疾病,我们不能退缩,必须勇敢地面对和挑战。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罕见的肺部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胸腔内壁的胸膜上。为了诊断胸膜间皮瘤,医生通常会采取以下几种检查方法:
1. 胸腔积液细胞涂片:通过采集胸腔积液样本,制成细胞涂片,观察细胞形态,有助于判断是否为恶性细胞。
2. 胸穿胸膜活检:通过穿刺胸腔,采集胸膜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可以确诊胸膜间皮瘤。
3. 胸腔积液细胞块切片:将胸腔积液中的细胞进行集中,制成细胞块切片,有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然而,以上检查方法并不能区分胸膜间皮瘤和胸膜转移性腺癌。为了进一步鉴别,医生会采用以下方法:
1. 高碘酸-希夫染色(PAS):通过组织化学染色,可以区分恶性胸膜间皮瘤和腺癌。
2. 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和角朊蛋白,可以辅助诊断。
3. 电子显微镜检查:通过观察肿瘤细胞的超微结构,可以鉴别胸膜间皮瘤和腺癌。
胸膜间皮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早期患者可能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放疗和化疗。晚期患者则以化疗为主,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总之,胸膜间皮瘤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综合多种检查手段和治疗方法,患者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