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硝苯地平类六大常见不良反应:
1.最常见的就是面色潮红,脸胀,脸上发烧;头痛,心跳快,因为血管扩张导致的。如果调整剂量能受得了,就继续用,觉得难以忍受就换用其它降压药;
2.出现脚踝水肿,发生率还很高,10个人就要1个出现脚踝水肿,这种水肿吃利尿剂效果不好,睡觉时候可以垫被子把脚抬高或者调整剂量,严重的时候换药;
3.低血压,吃降压药的主要目的是降血压,所以用药过程中我们要监测自己的血压,方便药物的调整,如果血压小于90/60可能就需要调整剂量,低血压的时候,心脏、大脑供血可能减少,不是说血压越低越好;
4.导致患者血糖升高,对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首选**普利类药物,如果以前没糖尿病,用药过程中出现血糖升高,要考虑药物因素;
5.牙龈增生,也挺常见,所以注意口腔卫生,早晚要刷牙,饭后漱口;
6.便秘,便秘比较少见,可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来预防这个症状;同时如果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这个药物有可能加重反酸、烧心的症状。
总结:
虽然有不良反应,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用降压药的好处远大于它的坏处,而且这些不良反应是可以控制,可以预防的。要坚持服用降压药物!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硝苯地平是地平类降压药最早问世的一代,包括硝苯地平片,硝苯地平缓释片和硝苯地平控释片,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尤其是变异型心绞痛和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心绞痛。硝苯地平不影响呼吸功能,故适用于患有呼吸道阻塞性疾病的心绞痛患者,其疗效优于β受体阻断药。并且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由于能降低心脏后负荷,对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亦有良好疗效,适合长期服用。
硝苯地平的药理作用机制及适应症
硝苯地平属于第一代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通过阻断Ca2+内流作用,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提高心肌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同时能扩张周围小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使血压下降。小剂量的硝苯地平扩张冠状动脉时并不影响血压,为较好的抗心绞痛药。作为抗高血压药时,也没有一般血管扩张剂常有的水钠潴留和水肿等不良反应。口服吸收良好,10分钟便可生效,1-2小时可发挥最大效应。
硝苯地平的适应症为: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冠心病、高血压(单独或与其他降压药合用)。
硝苯地平不同剂型的区别
硝苯地平普通片剂,半衰期仅为4-5小时,一天需多次给药,血压容易波动,可反射性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有致猝死的风险, 故不推荐用于高血压的长期治疗,仅用于紧急情况。特别提醒,严禁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等短效药物快速降压,因为可能导致心脑等重要器官缺血发生严重并发症。
硝苯地平缓释制剂,应用包膜技术,采用合适的辅料制备的缓释制剂,它释放药物的速度缓慢而持久,相比普通片剂可以更加平稳的降低血压,每12小时用药一次即可,副作用也比普通片剂更低,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硝苯地平控释片比缓释片制备工艺更高。它是采用的是骨架材料,通过渗透泵原理,将药物与骨架材料制成释放速率恒定的片剂,其药效平稳,其服药次数仅为每天一次。口服药物后,药片中的有效成分完全释放,其骨架片外壳仍以完整形式随粪便排出体外。
总而言之,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相比普通片剂,药物的血药浓度波动范围大大降低,降压作用更加平稳,同时减少了克服普通片引起的颜面潮红、头晕,便秘等副作用。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当选用缓控释制剂,能使降压效果更加平稳、安全。但需要注意:硝苯地平缓、控释制剂不要掰开或嚼碎服用,否则破坏了其包膜及骨架结构,使药片丧失了缓、控释能力,反而会增加毒、副作用。
硝苯地平是一种常见的降压药,在很多长效制剂缓释制剂以及其他药物没有出来之前,硝苯地平使用非常的广泛,而且硝苯地平降压迅速,得到了很多医务工作者的青睐,即便是现在在很多农村地区依然在使用。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如何保持正常的血压就是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一、硝苯地平有哪些特点呢?
硝苯地平是常用的钙离子拮抗剂降压药中的一种,它降压作用迅速,降压作用强,而且价格低廉,在一二十年前这个药物使用广泛。但随着硝苯地平相关的研究越来越多,发现短效的硝苯地平制剂虽然降压迅速,降压作用强,但血压反弹也快,而且带来的心血管获益并不多,所以硝苯地平的使用就越来越少。
二、口服硝苯地平后,血压为什么很快就又上升呢?
这主要是因为硝苯地平是一个短效的钙离子拮抗剂,它虽然降压迅速,降压作用强,但它的半衰期也非常的短,这就导致了患者口服硝苯地平,导致血压下降以后,因为脐带体内迅速被代谢,所以血压很快又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反弹以后导致更高,这样血压反复波动就会造成更多的心脑血管等急性事件。
三、对于这种情况有什么办法呢?
为了防止血压下降以后迅速反弹,怎样解决口服硝苯地平后的血压迅速上升呢?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增加硝苯地平口服的间隔时间,比如间隔两小时口服一次三小时口服一次,但实际上硝苯地平已经不被指南中降压所推荐,所以说建议口服硝苯地平的缓释制剂或者是控释制剂,这才是最好的方法。
亲,看懂了吗?硝苯地平降压效果再好,也没有理想中的降压后带来的获益,所以说更换为其他药物是最好的选择,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硝酸甘油类药实际是硝酸酯类药物,它们是心血管科常用药物,代表药物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衰的治疗,它们在心血管领域的地位可以说是不可取代的。但此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头痛症状,那么到底该不该停药?有无办法避免?且看这里分析如下:
硝酸酯类药物引起头痛的机制
硝酸酯类药物引起头痛与其心血管药理作用特点有关:
1、降低心肌氧耗量:
硝酸酯类药物能扩张静脉血管,减少回心血量,使心脏前负荷和室壁张力下降,同时也能扩张外周阻力小动脉,使动脉血压和心脏后负荷下降,两者均可降低心肌氧耗量。因此能保护心肌细胞,减轻缺血性损伤。
2、扩张冠状动脉和侧支循环血管,增加缺血区域血液灌注:
硝酸酯类药物通过选择性扩张较大的心内外膜血管、输送血管及侧支血管,使冠动脉血流重新分布,增加缺血区域尤其是心内膜下的血液供应。
3、降低肺血管床压力和肺细血管锲压,增加左心衰竭患者的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出量,改善心功能。
硝酸酯类药物引起头痛主要原因是硝酸酯类药物通过释放扩血管化学物质一氧化氮,使得脑膜血管舒张,从而引起搏动性头痛。
硝酸酯类药物引起头痛的应对策略
对于硝酸酯类药物引起头痛,解决办法并不是一概而论,根据头痛程度,如果轻微头痛可不作处理,一般情况机体能够耐受。如果头痛难以忍受,立即停药或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如果疼痛程度较重,此过程中也可加用对症止痛药起到过渡作用。如果需要减量、停药或使用其它药物,建议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为预防头痛发作,安全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应注意:
1.个体化用药:
使用硝酸酯类药物个体差异大,用药应当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直达最佳疗效而无明显不良反应,如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起初为1片,之后可3-5分钟追加一次。
2.减少耐药性的方法:
连续48-72小时,药物作用会逐渐失效。可通过以下方法减少耐药性的发生:①、预留每天8小时以上的间歇期。②、偏心给药法:7:00,12:00,17:00或8:00,15:00。③、渐增给药法:一天分几次给药不同剂量,逐渐加量,睡前加一次非硝酸类药物,避免深夜或凌晨发作。
3.避免禁忌症用药:
颅压高、脑出血、青光眼禁用;急性循环衰竭禁用,包括心源性休克、急性心梗伴低充充盈压、严重低血压; 限制性心肌病和肥厚阻塞性心肌病禁用;重度主动脉瓣和二尖瓣狭窄。硝酸酯类药物服药期间,禁止与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联用,血容量不足患者,如果同时使用其他扩血管药物、利尿剂时,也要注意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参考资料:
《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
《正确使用硝酸酯类药物,这些特点你都掌握了吗?》——丁香园by竹枝9423
大家可能都听说过吃药期间不能喝酒,但依然有不少人还是会这么做,导致最终被送进了医院,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双硫仑样反应是什么?
双硫仑样反应系指双硫仑抑制乙醛脱氢酶,阻挠乙醇的正常代谢,致使饮用少量乙醇也可引起乙醛中毒的反应。双硫仑,又名戒酒硫,用药后再饮酒即出现软弱、眩晕、嗜睡、幻觉、全身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反应,令嗜酒者不再思饮酒,而达到戒酒的目的。对于一般较轻的反应,不需治疗可自行恢复。若出现剧烈反应,如呼吸抑制、虚脱、惊厥、心功能失常时应采取相应措施救治。双硫仑本身是一种戒酒药,吃上它再喝上酒,会让人很难受,就可以让人慢慢把酒戒掉。
注意事项
而有些别的药物与酒精也会产生类似的反应,其中最多的就是头孢类的药物。起关键作用的是这些药物中有一个叫甲硫四氮唑的东西,酒精进入体内分解成乙醛,甲硫四氮唑这个东西抑制了乙醛脱氢酶的活性,乙醛就不能降解为乙酸排出体外,产生很多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甚至昏迷死亡。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发生双硫仑样反应的药物很多,头孢类的大多数药物都会反应,还有左氧氟沙星、氟康唑等。该病发病凶险,症状变化多端,对老人小孩这样身体较差的人来说,很容易危及生命。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就非常重要。用药时医生必须询问患者最近是否饮酒,并且一定要交代病人用药期间及停药一周后才可饮酒、饮酒类饮料和含酒的食品,以免发生意外。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际交往,各种应酬不断增多,酒就必然成为一种交际工具,但是在觥筹交错之间,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千万不可因此而被送入医院,岂不是得不偿失了。并且,喝酒过多,酒精进入人体之后,主要在肝脏代谢,过量服用会使肝脏受到损害,而肝脏每天代谢酒精的量是有限度的,长时间过量的饮酒会导致酒精性肝病,严重者会导致肝衰竭或肝硬化危及到生命,所以应该少量饮酒。有心脏病者也不应该喝酒,会导致心跳加速甚至有生命危险。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作用于机体,除了发挥治疗的功效外,有时还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某些与药品治疗目的无关而对人体有损害的反应,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感染(也称二重感染)四大类。不良反应有大小和强弱的差异,它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使病情恶化、引发新的疾病,甚至致人于死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这是临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药量较大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合理使用药物,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人们在用药前全面地了解该药的药理性质,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明确药品的配伍禁忌。在用药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加以处理,尽量避免引起不良的后果。对于一些新药,由于临床经验不够,对其毒副作用观察及了解不够,在使用时就更应十分慎重。
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办?
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作为患者首先要停止服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可疑药品,并向医生咨询。可疑症状如确属药品不良反应,今后应慎重服用该种药品。如果不良反应十分严重应避免再服用同样的药物。如果不良反应已发生且非常严重,应该去医院就诊治疗,及时使用有助于药物从体内排出,保护有关脏器功能的其他药品。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与监测管理办法》的规定,个人发现药品的可疑不良反应,应向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严重或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应随时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也就是可以直接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什么是药品的副作用?
药品的副作用是指在使用治疗剂量的药品时,伴随出现的与治疗疾病目的无关而又必然发生的其他作用。一种药品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当人们利用其中某一作用时,其余的作用便称为副作用。药品的治疗作用与副作用都是其本身所固有的药理特性,它们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治疗疾病的目的而改变。例如麻黄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如用其治疗低血压,那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失眠就是副作用;反之,如果用于治疗精神抑郁疾病,那么引起血压升高就是副作用了。
药品的副作用涉及面很广,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一般症状较轻,属于病人耐受范围之内,都是可以恢复的。在一定意义上讲,用药过程中出现一些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如服用抗过敏药扑尔敏易出现嗜睡、困乏的症状,服用解痉药颠茄片后引起口干等。但如果副作用较猛烈或由于副作用可能导致病人其他疾病或病情加重时,就应考虑停药、暂时停用或改用其他药物,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服用一些能削弱或抵消副作用的药品。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降压药物常见的五大类中的一种,属于钙离子拮抗剂的类型。
络活喜(英文商品名为Norvasc,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由辉瑞开发的一种降压药。其实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有许多厂家生产,比如国内厂家生产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就有数十种,而络活喜自从1990年问世以来,在国外的销量就节节攀升,到最近数年,络活喜已经成为世界处方量最大的治疗高血压的品牌药物之一。
钙离子拮抗剂类型的降压药,其副作用大多相同!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钙离子拮抗剂类型的降压药,其常见的副作用都有哪些!
1.脸红:钙离子拮抗剂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络活喜在扩张大血管的同时会引起全身的毛细血管扩张,而面部毛细血管被扩张的同时,就会出现脸红症状。
2.心慌:钙离子拮抗剂引起的心慌可解释原因较多,一般同扩张血管有关,另外还和钙离子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心肌抑制等作用有关有关。
3.牙龈增生:牙龈增生较为常见,钙离子拮抗剂导致的牙龈增生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其和患者年龄、服药方式、剂量、时间和牙周局部等因素均有关系。
4.下肢水肿: 钙离子通道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由肌浆网向细胞外释放,使下肢血管扩张,由于重力作用,脚踝部血管中静水压升高,使体液向组织间隙渗透,使体液在脚踝部储留,导致踝部水肿。而这类由于血管扩张导致的水肿,利尿剂的治疗作用效果较差。
5.头痛:钙离子的血管扩张作用,会让脑部血管扩张,而脑血管的扩张会引起头痛不适。
6.低血压:这个不用讲,钙离子拮抗剂的主要作用就是降压,降压会导致低血压的出现。
7.其他:还有许多副作用,但其发生率都远远低于以上几种常见的副作用。
钙离子拮抗剂虽好,也要注意其副作用啊!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一、卡介苗接种时间
我国疫苗接种计划规定,胎龄>37周且出生体重2500g>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接种1次卡介苗。中国卫生部规定:没有接种卡介苗的宝宝,如果还不满3个月,可以直接补种;如果在3个月-3岁之间,要进行结核菌素试验,结果为阴性就可以补种;4岁以及4岁以上的宝宝就不再补种了。需要注意的是,宝宝接种疫苗2-3个月以内,不能与结核病人接触。如果发现宝宝接种部位的同侧手臂腋下淋巴结肿大,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检查。
二、接种卡介苗多少钱?
国家卫生部发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通知,从2005年6月1日起,所有计划免疫疫苗,包括注射费用,在预防接种时将不会再收一分钱。儿童在接种被列入计划免疫的疫苗时,疫苗是免费的,但需要支付注射费,新生儿虽然可以获得免费的疫苗,但需交纳注射费。卡介苗属于计划内疫苗,因此是免费的,只需要交付注射费。
三、接种卡介苗的禁忌证
四、接种卡介苗的不良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
(1)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一般不需要处理,但应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脓疱或浅表溃疡可涂1%甲紫(龙胆紫),使其干燥结痂,有继发感染者,可在创面撒布消炎药粉,不要自行排脓或揭痂 。
(2)局部脓肿和溃疡直径超过10mm及长期不愈(>12周),应及时诊治。
(3)淋巴结反应:接种侧腋下淋巴结(少数在锁骨上或对侧下淋巴结)可出现轻微肿大,一般不超过10mm,1~2个月后消退。若遇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形成脓,应及时诊治。
(4)接种疫苗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要处理;对于中度发热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2.罕见不良反应
(1)严重淋巴结反应:接种处附近如腋下、锁骨上下或颈部淋巴结强反应,局部淋巴结大软化形成脓疱,应及时诊治。
(2)复种时,偶可见瘢痕疙瘩。
3.极罕见不良反应
(1)骨髓炎
(2)过敏性皮疹和过敏性紫癜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身体的求救信号你读懂了吗?
人体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经络不通,就会发出很多不舒服的信号来求救。在这里我们就具体看看,如果经络不通,人体会发出哪些不舒服的求救信号!
各种不通的信号代表着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和穴位来调理,这也就是我们说常的辩证经络灸疗法。
一、经络不通的首要感觉:疼痛
还是那句话: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经络不通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痛,比如有时候我们会有莫名的疼痛,那说明的是此处经络不通。
1. 疼和痛有区别!
疼和痛是两个概念,虽然两者都和经络不通有关,但程度上还是有些差异的。
比如我们被扎了一下,立刻产生的感觉叫做“疼”;
如果接着按压一下受伤的地方,这时候产生的感觉才叫做“痛”。
(1)什么是疼?
疼字是“疒”下面一个“冬”字泛指由寒邪侵袭经络所致的不适,一般是刚发病的时候,经络受到外邪干扰,身体自动发出“疼”的信号,以便募集更多的气血救援。
但是“不通畅”、“堵塞”的局面还没形成,所以,“疼”通常是一闪而过的,呈现点状或散点状,如果没有堵塞,疼过以后也可能无迹可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只要加强防护,就可以自愈或者不再复发。
(2)什么是痛?
痛字是“疒”下面一个甬字。古代甬是“隧道”、“走廊”的意思,可以理解为人体内部通道—经络的疾病。实际上,痛就是经络集结了很多气血,瘀滞不通而发出的信号。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所以痛感一般是按压、触摸才会感到,疼是可以反复发作的,面积比疼要大一些。
2.“初病在经”,“久病、久痛在络”
人体上,穴位是“点”,经是“线”是,络则是“面”。
总的来说,“疼”是经络不通的初发期,位置在“经”,“痛”则是经络不通的进一步加重,扩散到“络”。
遇到疼痛类的问题,可以采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来疏通经络。面积小的可以用阿是穴,也就是哪里痛就按摩哪里,面积稍大一些可以经络灸,这样经络慢慢就通了。
腰背疼痛认准阿是穴
一般来说,腰背部痛疼更注重的是对疼痛部位的局部经络灸,即我们常说的灸阿是穴。阿是穴的取穴原则本就哪里疼痛就以哪里为穴。
比如椎间盘突出,着重经络灸阿是穴的话,效果往往是不错的,也可以加上环跳,阳陵泉、悬钟、昆仑。
如果你经络灸时不知道如何取穴,不妨就以阿是穴为重点(哪痛灸哪),同时还可以经络灸阿是穴所在的经络,循经灸疗!这对一些刚接触经络灸的朋友往往是比较简单、有效的。
二、气血不通:冷
除了头凉之外,身体其他某些部位发凉,比如最常见的是手脚发凉,常常是经络不通的信号。因为人的体温是由气血输送来决定的,气血旺盛,体温才会正常。哪个地方发冷,哪个地方可能经络不通,气血难以到达。
此外,还有体温、出汗不对称出现,如某些半身不遂的人,经络严重不通,健康部位和不健康部位会出现一侧体温正常一侧凉的情况。
经络不通对皮表的影响,除了冷热感觉外,还可以表现为皮肤毛孔粗大、毛囊淤堵等问题,血气不至,毛孔内垃圾排不出来,把毛孔塞住了,毛囊自然长不好。
所以如果某个部位出现以上问题,可以对照经络图查找所处的经络,进行经络灸调理,将它们疏通以后,很多问题也就消除了。
三、热气不通:热
经络不通引起的热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些地方低热、干燥,或者局部异常出汗。这是因为体内经络不通,热气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散发出去引起的。
除了外邪引起的红、肿、热、痛与发热所在的经络不通有关,一般低热可能来自相连的经络。
气血在体内运行周而复始,如果此路不通,它就会从临近的经络那里寻找突破口,首先容易影响的就是具有表里关系或者子母关系的经络,使该经络发热。
比如头部低热,不一定全是膀胱经的问题,而可能是与它相表里的肾经气血不足或者不畅造成的。
四、经络彻底堵塞:麻和木
经络不通进一步的发展就是麻或木!
比如我们盘腿坐得太久,下肢气血不通,就会疼痛;接着,经络被堵死,气血彻底不通,双腿就会麻木,只有改变坐姿,气血通畅才能恢复知觉。
麻和木的症状经常一起出现,但在中医里,它们的病因不同,“麻为气虚,木为血虚”,如果麻得重,说明气不足,木得重则说明血虚。
肢体出现麻木时,需要引起重视,尤其对于高血压病患者来说,一定要注意及时疏通经络,这样能降低中风的发生概率。
五、气血供应减慢:酸
身体发酸说明的是经络气血供应过慢,不能满足身体需求。
人在剧烈运动以后,比如短跑比赛,事后机体会发酸或者无力,这是因为短跑需要更多的气血供应,超过了正常机体气血供应的限度,导致气血供不上来而发酸。
正常状态下,消耗和补充是一个平衡,所以养生运动从来不是剧烈运动,而是气血供求平衡的运动、比如太极拳、导引术等,西方医学也非常推崇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柔韧性运动等。
如果机体某个部位无故发酸,或者轻微运动也发酸,则说明该部位经络不畅通,气血供应减慢。这个时候,拍打、按摩所在的经络,就可能发现潜在的痛、肿、胀等经络不通的症状。
六、经络不通的两种形态:肿和胀
1. 经络不通可以是有形的,这就是肿,常由血瘀引起
要消肿,就得活血化瘀,可以用刮痧法或者拔罐法来调理。很多人刮出来、拔出来的紫色或者黑色“痧”,其实就是经络里的瘀血。
同时还可以配合经络灸,比如膝盖内侧的血海穴。血海的血指的是脾血,海指脾经所生之血在此聚集,其气血能量博大如海。血海穴位于脾经,脾主统血,具有控制血液不乱行、不淤积的功能,经常经络灸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对消除淤肿有辅助治疗作用。
2. 经络不通也可以是无形的,这就是胀,由气滞引起
胀通常是气在经络运行不畅时形成的“涡气”。身体某部位发胀,首先可以对该部位经络上循经灸疗,找到疼痛点再进行经络灸。
其次还可以在三焦经查找有关痛点,《难经》言:“三焦主气”,凡是“气病”,都可以通过三焦经来治疗,例如掐中渚穴可以治疗小腿抽筋,支沟穴可以治疗胁痛。
三焦气不顺主要集中在颈部与上臂之间。从颈部、肩部往手臂后方细细地耙下来,直到无名指。然后哪里痛就重点揉片刻,这样就能理顺三焦之气了。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青霉素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作用,但是青霉素的过敏反应比较严重,人群有1-10%都对青霉素存在过敏反应,且和年龄、剂型、剂量以及给药途径没有直接关系。青霉素导致的过敏可以具体分为四个类型,其中过敏性休克最为危险,需要采取以下措施积极处理。
一,现场救援。立即停药,使患者平躺,注意保暖,掐人中,尝试使患者保持苏醒。
二,使用肾上腺素。使用肾上腺素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出现过敏,必须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然后让患者水平躺卧,稍微抬起双脚,然后将肾上腺素注入皮肤或肌肉,剂量一般控制在0.5-1mg左右,5分钟或10分钟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是否继续使用肾上腺素,必要时用生理盐水稀释后给药。
三,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地塞米松+50%葡萄糖静脉注射一次,地塞米松+5%葡萄糖再注射一次,注意,这里地塞米松必须用两种不同浓度的葡萄糖分别做溶液进行穿刺注射治疗。
四,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如果在使用肾上腺素和激素冲击治疗后患者的血压仍然很低,没有恢复的迹象,应使用阿拉明+生理盐水静脉输液治疗,根据血压合理调整给药速度,使患者的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五,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呼吸抵制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治疗,然后再采取其他措施缓解过敏症状。
六,其他处理。根据患者情况,还可以使用一些抗过敏药物,注意保持患者的呼吸道畅通,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以插管进行机械辅助呼吸。
青霉素过敏患者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救援,尝试抗休克,并第一时间使用肾上腺素,再进行糖皮质激素治疗,血压下降患者可以给与血管活性药物,心脏骤停患者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必要时还可以使用一些抗过敏药物,入院之后,可以进行机械辅助呼吸确保患者呼吸畅通。
南宋著名词人陆游在《木兰花》写道“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是的,我们每个人终有一天都会老去。经常见到的一个情景就是:老年人患有多种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需要服用大量不同类型的药物。
对于这情况,作为家人的您,应该怎么做?下面我们来全面了解下老年人用药需要注意哪几点。
一、老年人如何避免用药安全隐患?
(1)迷信广告宣传。
(2)误服、漏服、重复用药。
(3)滥用补药。
(4)迷信新药、贵药。
(5)中、西药同时服用。
二、老年人如何选择药物?
(1)明确诊断,权衡利弊。
(2)特别注意病史、用药史及用药记录。
(3)避免重复、误选和配伍不合理。
(4)尽量减少用药的数量。
(5)选择合适剂型,如缓释制剂。
三、老年人个体化用药原则有哪些?
(1)尽量减少用药种类,最好不超过5种。
(2)可适当使用长效制剂,以减少用药次数。
(3)坚持定期检查,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4)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做到用药个体化。
四、老年人怎么选择用药剂量?
(1)一般为成年人1/2或3/4:老年人用药剂量应比中青年人有所减少,60~80岁老年人用药剂量可为中青年人的3/4以下;8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药剂量可为中青年人的1/2。
(2)应延长用药间隔时间,减少一天内的给药次数。
(3)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应选择最小的有效剂量,应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剂量,更换或停止用药。
(4)根据老年人肝肾功能调整剂量。
五、怎样提高老年人的服药依从性?
(1)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
(2)与医师保持有良好的联系。
(3)准备好药物的日程表和备忘卡:将每天要吃的量分开包装好,注明日期与服药时间。
(4)药物包装易于打开。
(5)有用药列表和多室隔开的药盒。
(6)接受依从性指导。
六、老年人存在多重用药时,家属要格外注意
老年人常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需要接受多种药物治疗,即所谓多重用药。老年患者多重用药的问题普遍存在,除了医师处方外,老年人还常自行购药,包括非处方药品、保健品和中草药。老年患者的生理及病理因素决定其用药依从性较差,若使用不恰当药品,增加服药种类及次数,会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从而使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甚至增加死亡率。
照顾存在多重用药的老年人,应做到:
(1)鼓励老年患者按时门诊随访,知晓自己健康状况,一旦出现药物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及时就诊。有条件者设立个人专用药物记录本以记录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事件。
(2)家属要协助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家属需定时检查老年患者用药情况,做到按时按规定剂量服药。
(3)教育老年患者及其家属避免随意自我药疗。不宜凭自己的经验自作主张,随便联合用药,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盒右上角有“OTC”)药物、中草药、食品添加剂和各类保健品。不要轻信民间“偏方”“秘方”。
参考文献: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内分泌与代谢病分会,中国毒理学会临床毒理专业委员会.老年人多重用药安全管理专家共识[J].中国全科医学,2018,21(29):3533-3544.
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低血压患者的血压本身就偏低,剧烈运动会增加机体耗氧量,导致供血不足,引发头晕、恶心甚至晕厥等症状。
在临床治疗中,针对低血压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升压药物。常用的升压药物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β受体激动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增加心率、心脏输出力和血压。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来改善低血压症状。建议患者多吃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如猪肉、牛肉、鸡蛋、牛奶、大豆等,同时增加糖类、脂类的摄入,适当增加食盐用量,多饮水,并适当饮酒。
低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保持身体健康。
高血压,这个看似遥远的词汇,实际上正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它不仅是一种血压问题,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病”。据统计,我国已有超过2亿人患有高血压,且患病人群趋于年轻化。那么,如何远离高血压的威胁呢?以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或许能帮助你远离高血压的困扰。
1. 增加运动量,每天走6000步
运动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手段之一。研究表明,每天坚持步行6000步以上,可以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
2. 控制食盐摄入,每天不超过5克
食盐中的钠离子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控制食盐摄入是预防高血压的关键。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天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3. 戒烟限酒,远离高血压的诱惑
烟草和酒精都是高血压的诱因之一。戒烟限酒,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4. 补充钙和钾,维持血压稳定
钙和钾可以帮助维持血压稳定。可以通过摄入富含钙和钾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香蕉、土豆等来补充。
5. 选择健康饮品,远离含糖饮料
含糖饮料会导致血糖升高,进而引起血压升高。因此,建议选择健康的饮品,如白开水、茶、咖啡等。
6. 增加蔬菜摄入,降低血压风险
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钾元素,可以帮助降低血压。建议每天摄入500克以上的蔬菜。
7. 限制高脂肪食物,避免肥胖
高脂肪食物会导致肥胖,进而增加高血压的风险。建议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8. 保持良好心态,减轻压力
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建议通过运动、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来减轻压力。
9.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定期体检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高血压,及时进行治疗。
10.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如果出现血压持续升高的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相应的治疗。
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血压问题,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本文将探讨低血压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一、低血压的原因
1. 生理性低血压:部分健康人群可能存在生理性低血压,即血压低于正常范围,但身体没有任何症状。
2. 病理性低血压:可能与以下疾病有关:
(1)心脏疾病:如心肌病、心力衰竭等。
(2)血管疾病:如动脉硬化、血管炎等。
(3)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
(4)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等。
3.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可能导致低血压。
4. 营养不良:长期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下降,进而引发低血压。
二、低血压的危害
1. 重要器官缺血:严重低血压可能导致大脑、心脏、肾脏等重要器官缺血,引发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2. 头晕、乏力:低血压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3. 晕厥:严重低血压可能导致晕厥,甚至引发摔倒等意外。
三、预防和治疗方法
1.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长时间站立;适当增加食盐摄入;加强体育锻炼。
2. 药物治疗: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如氟氢可的松、硝酸甘油等。
3. 营养补充: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预防营养不良。
4. 定期随访:低血压患者应定期随访,监测血压变化。
早上醒来,天旋地转的眩晕,恶心想吐,这可能是许多人的困扰。造成这种症状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因:
1. 梅尼埃病:这是一种内耳疾病,患者会出现突然的眩晕、耳鸣、耳聋和恶心呕吐等症状。2. 耳石症:患者头部位置改变时,耳石脱落,刺激内耳感受器,引起眩晕。3. 前庭神经元炎:一种病毒感染引起的内耳疾病,患者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4. 迷路炎:细菌感染引起的内耳炎症,患者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听力下降和耳痛等症状。5. 直立性低血压:站立时血压下降,导致眩晕。6. 第四脑室肿瘤:肿瘤压迫脑干,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7. 颈椎病:颈椎退行性变,压迫神经,引起眩晕。
对于早上起床出现的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应首先排除上述疾病。平时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治疗方面,根据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有所差异。梅尼埃病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耳石症可通过耳石复位术治疗;前庭神经元炎主要对症治疗;迷路炎可采用抗生素治疗;直立性低血压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第四脑室肿瘤需手术治疗;颈椎病可通过牵引、理疗、药物治疗等方式治疗。
此外,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保养措施:
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2. 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运动。3. 避免头部剧烈运动。4. 保持饮食均衡,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5.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
总之,早上醒来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可能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了解病因,积极治疗,注意日常保养,才能早日康复。
体位性低血压,顾名思义,是由于体位改变而引起的血压降低现象。常见的原因包括:
1. 体位变化: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或长时间站立时,由于重力作用,血液会向下肢流动,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血压下降。
2. 全身性疾病:如脱水、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等,这些疾病会导致血压调节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3.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干疾病、脊髓疾病和多发性脑梗死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血压调节中枢,导致血压降低。
4. 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引起的淀粉样变性、酒精效应、营养疾病等,这些疾病会影响神经传导,导致血压调节功能紊乱。
5. 药物影响:长时间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和抗抑郁类药物,也可能导致血压下降。
针对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久坐和久站,适当进行户外锻炼,增强体质。
2. 饮食调整:多吃富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红肉、鸡蛋、豆制品等。
3.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如中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等。
4. 仪器辅助治疗:如穿戴弹力长袜、紧身腰带等,以改善血液循环。
总之,体位性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血压调节功能紊乱,了解其病因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低血压,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却可能隐藏着严重的健康风险。它不仅会让患者感到头晕、头痛、精神不振,甚至还会影响到视力、听力等身体功能。那么,低血压究竟有多严重?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低血压会导致血液循环缓慢,进而影响人体远端毛细血管的血液供应。这会导致氧气和营养供应不足,同时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出,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头晕、头痛、精神不振、失眠、胸闷气短、胃口不好等。
其次,低血压还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不吃早餐等不良习惯,都可能导致低血压的发生。长期如此,还可能加重视力、听力下降等问题,甚至引发老年性痴呆症。此外,低血压患者还容易跌倒,导致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低血压患者还面临着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数据显示,有家族遗传史和体质瘦弱的女性朋友、老人更容易发生低血压。在体位发生改变时,如从躺卧状态突然坐起或长时间站立,血压会急剧下降,引发晕厥等症状。严重者还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由此可见,低血压并非小事,它可能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一旦出现低血压症状,患者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调整饮食、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以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跑步作为一种有氧运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证实,对于降低高血压具有显著效果。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与肥胖、饮食、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跑步可以增加能量的消耗,有助于减轻体重,而体重下降后,血压也会相应降低,从而间接降低高血压。
跑步时,人体会分泌更多的脑啡肽,这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物质,能够让人感到舒适,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血压。
然而,对于血压水平较高的高血压患者,不建议直接进行跑步等剧烈运动。在开始运动之前,应先使用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此外,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从而增加高血压带来的靶器官损害风险。
除了运动,高血压的治疗还需综合其他方法,如控制食盐摄入、增加饮食中钙镁钾的摄入量、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精神压力等。根据血压情况,使用一种或几种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夏天天气炎热时,血管会扩张,血压下降。此时,可以适当减少药物剂量,但通常不能完全停止服药。对于极轻微的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可以停止服药,并在夏季观察血压变化。
饮酒会加重高血压患者的症状,如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面部潮红、眼底出血甚至眩晕等,因此,治疗高血压期间,患者应避免饮酒。
长期低血压,这种看似无害的血压状态,却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隐患。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更可能对全身各个器官造成损害。
首先,长期低血压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脑梗塞、脑出血等严重后果。
其次,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长期低血压会使得心脏负担加重,容易出现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此外,低血压还会导致心脏肌肉功能减退,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
此外,长期低血压还会影响肾脏、肝脏、胃肠道等器官的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长期低血压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保持心情舒畅等。其次,要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按摩、泡脚等方式改善血液循环。
对于长期低血压的患者,建议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适当使用药物治疗,如利尿剂、升压药等。
总之,长期低血压不容忽视,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维护自身健康。
糖尿病低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其原因是由于自主神经的病变。自主神经负责调节身体的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血压的调节。
当患者体位改变时,如从躺下到站立,正常的自主神经调节机制会迅速调整血压,以保持血流稳定。然而,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自主神经病变,这种调节能力减弱,导致血压无法及时调整,从而产生低血压。
糖尿病低血压通常是体位性的,即在站立或坐立时出现血压下降,而在躺下时血压恢复正常。了解糖尿病患者24小时的动态血压以及整体血压水平,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治疗糖尿病低血压,除了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适当的锻炼:规律的运动可以增强自主神经功能,改善血压调节能力。
2. 营养饮食:多吃富含钾、镁等矿物质的食物,有助于调节血压。
3. 穿着建议:穿着紧身连袜裤,有利于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改善体位性低血压。
4. 心理调节:减轻心理压力,避免焦虑、紧张和抑郁情绪,有助于改善自主神经功能。
5.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可适当使用谷维素、刺五加等调节自主神经的药物,以及普萘洛尔、阿尔玛等阻断交感神经的药物。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发生后,应积极控制血糖,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水平,避免长期高血糖。在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情况下,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抗高血压和降脂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怕冷的人,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他们总是穿着厚厚的衣物,仍然感到寒冷。那么,很怕冷是什么原因呢?中医认为,怕冷主要是由于阳虚引起的。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阳虚是指人体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身体,导致全身冰冷、怕冷。这类患者通常还会出现腰膝无力、记忆力减退、精神疲劳等症状。对于女性来说,阳虚还可能导致性欲下降;对于男性来说,则可能表现为阳痿。
除了中医理论,西医也对怕冷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怕冷可能与低血压、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缺铁和雌激素水平低等因素有关。此外,平时过食生冷刺激的食物、长时间居住在寒冷的地区以及先天体质虚弱等,也可能导致阳气虚,进而出现怕冷的情况。
那么,如何应对怕冷呢?首先,要注意保暖,合理饮食。可以适当吃一些温热食物,如羊肉等,避免过多食用冷、辣和刺激性食物。其次,不要盲目节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还可以去中医科就诊,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给予中成药或中草药的合理对症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是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及良好的情绪,也是预防怕冷的有效方法。对于低血压引起的怕冷,需要进一步寻找低血压和升压的原因。如果是甲状腺分泌不足、缺铁和性雌激素水平低,则需要给予相应的药物补充。对于肾阳虚证引起的怕冷,可以使用一些副作用小的中成药,如清宫长春胶囊。食疗方面,当归生姜羊肉汤等具有温补作用的食物可以适当食用。此外,睡觉前用艾叶煎水泡脚,也有助于驱寒保暖。
总之,怕冷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了解怕冷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