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中耳炎疼痛

中耳炎疼痛
发表人:石彬

中耳炎有可能会出现疼痛的,临床主要表现在以下:一、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由于存在鼓室负压鼓室积液,患者检查的时候能看到鼓膜充血、鼓膜内陷等相关表现,早期的时候多伴有耳朵明显的疼痛感,尤其是儿童比较多见。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未穿孔期,由于鼓室内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储留,挤压鼓膜导致鼓膜充血,鼓膜鼓室内的压力偏大,患者在鼓膜未穿孔期出现明显的疼痛感,一旦鼓膜穿孔之后脓液流出来,疼痛感即将消失。三、慢性化脓中耳炎,由于鼓室内的炎症刺激炎症,侵犯鼓室内的黏膜以及鼓室内的神经,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耳朵慢性的疼痛感,中耳炎也可能会出现耳朵疼痛的。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中耳炎疾病介绍:
耳包括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中耳介于外耳和内耳之间,是传导声音的主要器官。以鼓膜为界,鼓膜外侧是外耳,鼓膜内侧是中耳,依次排列着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这4个重要的结构。中耳炎就是一种发生在中耳的炎症,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儿童是高发人群。中耳炎临床分类多样,不同类型的中耳炎发病原理不同,早期症状轻重不一,治疗方法也因人而异,儿童发病家长需引起重视。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很多人都出现过耳朵里面疼的情况,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是疼的厉害就不严重。其实,耳朵里面疼是中耳炎的症状之一,如果除了耳朵里面疼,还有其他不适的症状,则更要重视。那么,耳朵里面疼怎么治疗呢?


    耳朵里面疼的原因


    1、耳神经痛:耳朵四周神经较多,在受到过强过久的噪声或不明原因的刺激时会出现阵阵耳痛;


    2、外耳道炎:当耳内不适、发痒时,有人喜欢用指甲、发夹、毛线针、短木棒、火柴杆等在耳内盲目掏挖。如果挖得过猛或被人碰撞时,很容易将耳道皮肤戳破,引起皮肤感染发炎。此病不仅有耳痛,而且还可能伴有出血;


    3、耳疱疹:这同病毒感染有关。在耳廓上比较多见,所引起的耳痛似针刺或烧灼样,令人十分难受,少数人还可伴有面神经瘫痪、听力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4、耳肿瘤:当耳道或中耳腔内长有恶性恶变肿时,随着病情的发展,恶变肿向周围组织浸润,除了会出现耳道流血和听力下降等病症以外,还会有程度不同的耳痛;


    5、外耳道疖肿:当外耳道炎得不到及时治疗时,或者年老体弱、患有糖尿病时,或耳道皮肤较长时间受到水的浸渍,皮肤表面抵抗力减弱时,容易发生耳道疖肿。疖肿会逐渐肿胀、化脓,将耳道堵塞,引起逐渐加重的疼痛;


    6、急性中耳炎:在中耳腔内发生细菌性化脓性感染时,脓液不断增多,并直接压迫对疼痛敏感的鼓膜时,会引起耳内阵阵疼痛,可以随着脉搏跳动而呈现搏动性疼痛。

     


    耳朵里面疼怎么治疗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具体用药一定要听从医生的指导建议,不可擅自服药;


    3、内窥镜治疗技术:微创内窥镜治疗技术是广泛流传于欧美国家的重点推广技术,较之传统耳显微镜,耳内窥镜具有视野广、操作灵活的特点,能多角度、更容易的获得中耳腔病变较全面的信息。在耳内窥镜下手术,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微创。耳内窥镜技术主要应用于单纯鼓膜修补,耳内窥镜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 中耳炎鼓膜穿了的处理需根据具体情况予以选择。

    若是穿孔较小,积极治疗中耳炎即可;若穿孔较大,则在治疗中耳炎的同时还需修补穿孔。常采取外耳道护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1.穿孔较小:中耳内分泌腺在炎症刺激下,可分泌大量炎性分泌物,日久可对鼓膜造成压力,蓄积到一定程度上可致穿孔。若鼓膜穿孔面积较小,可先治疗中耳炎,清理外耳道分泌物,并应用足量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等。待炎症控制后,小穿孔可自行愈合。

    2.穿孔较大:若穿孔面积较大,在积极治疗中耳炎,消除刺激因素后,需予以处理穿孔。治疗方式多为手术治疗,如鼓室成形术、鼓膜修补术等。

    当中耳炎鼓膜穿孔时,建议尽早就诊医院,由专业的医生予以诊治。

  • 中耳炎一直不好需根据情况予以避免刺激因素、遵医嘱治疗、调整治疗方案等措施。

    1.避免刺激因素:若引起中耳炎的刺激因素持续存在,如不当擤鼻、鼻炎未及时治疗、腺样体肥大等,在这些因素持续影响下,中耳炎多无法及时有效的治愈。此时需尽早查明刺激因素,并予以规避。

    2.遵医嘱治疗:对于部分患者即使进行治疗,但在治疗期间不遵医嘱配合治疗,如私自停药、减药,甚或更改治疗方案,针对该情况,中耳炎多无法得到有效的治愈。

    3.调整治疗方案:若患者为胆脂瘤型中耳炎,而在一开始时予以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其治疗方向存在问题,继续治疗仍无法得到有效结果。此时需诊断明确,根据具体中耳炎类型予以相应的治疗方案,中耳炎才能得到有效治疗。

    当患有中耳炎时,建议尽早就诊医院,查明病因后积极治疗,期间注意定期复诊。

  • 后脑勺针扎似的阵痛可能是病毒感染、偏头痛发作、颅内压增高、枕神经痛等因引起。

    1.病毒感染:枕神经存在病毒潜伏、免疫力下降、睡觉不好等,会造成病毒繁殖,出现神经痛的发作,表现为针刺样一阵阵的疼痛。

    2.偏头痛发作:也会引起后脑勺出现针刺一样一阵阵的搏动性疼痛。

    3.颅内压增高:各种原因造成的颅内压增高、脑积水、脑炎、脑肿瘤、脑梗、脑出血,也会出现牵拉神经和血管的作用,表现为后脑勺一阵阵的针刺样疼痛感觉。

    4.枕神经痛:枕神经包括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其中枕大神经支配头后至颅顶的皮肤。如果由于颈部肌肉紧张、炎症刺激、头颈部受伤,导致枕大神经发生损伤,就会引起枕神经痛。

    其支配的头后至颅顶就会出现疼痛,呈现单侧或双侧阵发性针刺样或撕裂样疼痛,可表现为后脑勺像针扎样疼。如果疼痛难忍或持续时间过长,建议尽快就医,明确诊断和治疗。

  • 中耳炎(OM)是婴幼儿、儿童的常见病。80%的儿童至少得过一次中耳炎,多在6个月至4岁发病,有30%~40%的儿童反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

     

     

    一、中耳炎都好发于哪些人群?


    儿童:尤其常见于3岁及3岁以下的儿童。此外,患有腭裂或唐氏综合征等出生缺陷性疾病的儿童更易患上此病。
    存在家族史的患者:尤其常见于其父母患有反复复发的中耳炎患者。
    鼻炎、鼻窦炎以及腺样体肥大的患儿:长期鼻部通气状态不佳,阻塞咽鼓管,易引起脓液积聚于中耳。


    二、诱发中耳炎的原因有哪些?


    反复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过度吸烟或二手烟,从而刺激鼻窦、咽部等。耳垢过多堆积。夏季频繁使用空调风扇:可使得房间内的灰尘、有害物质漂浮游移,且空调本身容易藏污纳垢,易诱发呼吸道过敏,使得耳咽管堵塞,从而引发中耳炎。


    三、中耳炎的症状表现有哪些?

     

    不同类型的中耳炎,症状会略有差异。化脓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包括耳痛、听力下降、耳道内流水、流脓甚至流血等。而分泌性中耳炎多表现为耳痛、耳闷、耳堵、听力下降或耳鸣等。除了以上典型症状还可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对低龄儿童而言,由于不能准确表达耳痛,通常哭闹剧烈、发烧不退,需注意观察是否有揉耳动作,尤其是2岁以下婴幼儿。

     

     

    1.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局部症状,即耳痛呈持续性;婴幼儿的耳痛特点可表现为易烦躁,有时表现为捂耳朵和拽耳朵,甚至影响睡眠,仅早期伴上呼吸道感染者可有发热。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存在局部持续性较重耳痛症状及婴幼儿耳痛特点,其症状直到耳流脓后缓解。部分患儿早期听力下降

    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出现穿孔和(或)胆脂瘤,并以流出物和耳聋为特征。

    4.分泌性中耳炎:分泌的液体可能呈血清、黏膜样,黏膜脓性或者混合性,没有炎症的急性症状和征兆,流出物常为无菌性。

    5.伴随症状: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感染时可能导致全身症状,比如高热、呕吐、腹泻等。

    6.并发症:颅外并发症包括耳后骨膜下脓肿、颈部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瘫。颅内并发症常见有硬脑膜外脓肿、硬脑膜下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膜炎、脑脓肿。

  • 慢性中耳炎一般是能吃萝卜的,只要控制量,通常不会有不良影响。慢性中耳炎包括慢性分泌性中耳炎以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分泌性中耳炎通常和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以及免疫反应等有关,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迁延不愈以及邻近器官病变和机体免疫力低下等有关。患有慢性中耳炎在饮食上通常没有明确的禁忌,因此患者是可以吃萝卜的,而且萝卜当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等,患者适当食用可以为身体提供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能力,对恢复会有帮助。但慢性中耳炎患者吃萝卜也要控制量,不要吃的过多,以免加重消化道负担,而且萝卜容易产气,吃多了可能会导致腹胀等不适。慢性中耳炎患者平时饮食上要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是过敏体质,也要尽量避免吃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比如海鲜类异物蛋白,以免对疾病恢复造成不良影响。患者还要积极到医院就医,明确病因以及病情,遵医嘱进行规范的治疗。

  • 我们都有不同的耳垢状态常常是不同的,通常这些耳垢通常是用黄色挖出来的,有时我们会想我们的耳垢,但是真的是这样子吗,其实临床上耳朵里面有黄黄的东西事比较多的,那么今天我们来研究下,耳朵里面有黄黄的东西是什么。

    一、耳朵流水常常是耳道有液体积聚而流出,故称为耳溢液或耳漏。

    1.油脂状的,即油脂性盯聍,俗称油耳朵。

    2.水样的,为耳道湿疹溢液常呈黄色,而大疱性鼓膜炎破裂常呈血性水样,至于单纯性中耳炎则多为腥味的粘脓,而胆脂瘤性中耳炎常表现为臭脓状。

    3.脓血性的,如中耳癌肿常为臭脓血样,而肉芽性中耳炎多表现为脓血样,至于外伤常常引起鲜血流出。

    4.干黄耳屎是由于遗传因素而引发的。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们耳屎的形态是受到基因所控制的,所以一般如果父母是干黄耳屎的话,那么子女是干黄耳屎的几率也会非常大。

    二、检查治疗

    耳朵流水仅仅是多种耳病的不同表现,临床必须根据病史,例如有无耳痛、痒、听力障碍,以及病程长短、溢液的性质、有无面瘫并结合影响学的检查,如X线、CT扫描来确定病变部位(外耳、中耳或内耳)和性质,明确诊断而予以对因治疗。

    1、炎症以抗炎为主,可用3%双氧水洗耳,2.5%氯霉素滴耳液或0.3%氧氟沙星滴耳液作耳浴治疗,急性期可酌情选用抗菌素;

    2、外伤引起的,如外耳裂伤应予外科缝合,伴有颞骨骨折颅脑损伤者宜请神经外科协同处理,但对于脑脊液漏者不宜作耳道填塞;

    3、肉芽型、胆脂瘤型中耳炎、中耳癌应以手术治疗为主;

    4、湿疹感染者除用抗菌药物外,同时可考虑选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如口服抗组织胺药物;

    5、呈团块盯聍阻塞耳道者,在予剔除或先用3%小苏打溶液滴耳软化后,再作耳道冲洗排出 建议赶紧去医院治疗。

    通过以上我们了解到相关信息的内容的,此时患者一定要去医院进行诊治,以及对应的患者日常还要注意自己的耳部清洁,主要是预防感染的发生。

  • 《医师报》2020 年 11 月 6 日 融媒体记者 弈暄暄

    常言道,此心安处即吾家。家在大家心中是温馨的、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可惜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即使回到这个“避风港”也无法摆脱疼痛的纠缠,居家镇痛成为了恢复家之温馨的手段。居家镇痛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但其实内在的很多门道如果没有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经验还真说不清楚呢。为探明居家镇痛的究竟,《医师报》有幸邀请到了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安建雄教授和大家一起来关注居家疼痛的患者,并为大家谈谈居家镇痛的“所以然”。

    针对慢性疼痛和伴有疼痛而无法治愈的中晚期癌症患者,为了达到镇痛的目的,提高生存质量,特别是为了癌痛患者能尽可能与家人一起度过最后的时光,安排患者在家中接受疼痛治疗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住院治疗方式。安教授介绍,这种医疗模式与 1990 年前后医疗改革中的“家庭病床”有类似之处。

    有如下几个原因让人们开始重视居家镇痛:首先是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很显然,慢性疼痛和晚期癌痛患者,当不需要镇痛以外更多的医疗干预时,如果能在家中控制疼痛,其生活质量是在医院中无法达到的;其次,我国人口结构正在向老龄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住院治疗,如果慢性疼痛患者能够在家中得到合理照顾,可以节约大量的医疗资源;第三,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核心是要求医院提高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控制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慢性疼痛居家治疗与医保制度改革方向相吻合。

    居家镇痛需求大幅增加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高额医疗费用和医疗保险政策促使医院必须高效运转才能生存和发展。在对效率要求极高的医疗体系中,很难想象让包括慢性疼痛在内的慢病患者在医院接受长期治疗。慢性疼痛患者当需要有创治疗干预时,只能在医院接受手术短时间停留后便回家。安教授讲到,“记得我 1999 年英国学习的时候,每个医院旁边都有民间捐助的疼痛救济院,临终患者免费接受吗啡持续注射镇痛,一般数天至数周后去世”。

    我国由于医疗报销政策和医疗条件的原因,长期以来慢性疼痛,特别是癌痛患者有长时间住院的习惯,伴随着医保制度改革、镇痛技术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居家镇痛的需求也会大幅增加。

    规范、有效的居家镇痛,让患者享受方便、安全的无痛医疗

    安教授表示,居家镇痛的效果和规范性非常关键。居家镇痛需要患者和家庭、医生、护士的共同参与。一般而言,患者和家庭的积极性都很高,但由于收费和医疗制度的滞后,居家镇痛的开展有一定困难,很多医生、护士的积极性也有待调动。

    居家镇痛制度上的障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收费标准相对滞后;第二,多数医保的报销政策不能与时俱进;第三,医政管理方面的障碍,其中主要是受麻醉性镇痛药(吗啡类)管理规范的制约,很多医院不敢让患者把静脉用吗啡类药物带回家使用。而实际情况是,医用吗啡类药物用自控装置镇痛迄今尚无用于非法吸毒的报道。

    此外,居家镇痛需要一套可行的临床管理体系,如患者呼叫、医生查房、护士换药等,都应有一套严格的规范,以保证患者在家方便、安全地享受无痛医疗。

    哪种居家镇痛方式易于普及?

    关于居家镇痛的方式和特点,安教授介绍,目前居家镇痛的方式包括口服药物、可编程全埋式植入镇痛装置和病人自控镇痛(PCA)等几种模式。

    口服药物经济、方便,但是会出现药物耐受、依赖和成瘾的情况。同时,因胃肠疾病不适合口服的患者也需要更可行的方法。

    可编程全埋式镇痛装置主要包括药物输注系统和神经电刺激装置,药物输注系统是将小剂量药物直接注射到脑脊液,也就是中枢神经系统。优点是用药量仅仅是全身用药的百分之一,缺点为管理复杂、故障较多,而神经刺激系统是通过电极对中枢神经(主要脊髓)进行电脉冲刺激,从而达到降低疼痛的目的。这两种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费用昂贵,而且维护成本较高,目前难以普及。

    第三种方法就是病人自控镇痛,这种方法是当需要镇痛时,患者自己通过按压给药按钮就可以将适量的药物注入到静脉、皮下或者中枢神经,具有容易操控、立竿见影、患者参与度和满意度高等特点。这种技术在上世纪 90 年代主要用于术后镇痛,随后逐渐普及到慢性疼痛和癌症疼痛的治疗,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易于普及的居家镇痛方式。

    政策技术相结合,利用无限“家庭床位”提供优质镇痛

    据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2019 年公布的数据,美国每天有 5 千万人遭受慢性疼痛折磨,每年由国家承担的医疗费用约 6 千亿美金!安教授表示,这个惊人的数据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制定防治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慢性疼痛中,癌痛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据统计,我国每天有 1 万 2 千人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每年有 429 万新患癌症患者,实际上存活的癌症患者有 1500 万,其中有 1000 万患有癌痛。让即将离开人世的患者忍受癌痛的折磨显然是不人道的,然而不幸的是,我国肿瘤科总床位仅有 15 万,癌痛患者和床位的供需矛盾极为尖锐。

    安教授说,这些年来,我到处说一句话“医院的床位是有限的,但家庭的床位是无限的”。我们只要解放思想,利用病人自控镇痛等技术手段,配合与时俱进医保报销政策和医疗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为慢性疼痛患者,特别是癌痛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居家镇痛服务。

  • 作者 | 开心爸孔令凯

    文章首发于 | 儿科医生孔令凯

     

    急性中耳炎,是孩子们上呼吸道感染后常出现的疾病,患病后,孩子有耳痛、发热、烦躁不适等问题,多会就医治疗。

     

     

    同时,该病也是使用抗生素最多的疾病,因为绝大部分都是细菌感染引起的。

     

    那只要诊断孩子中耳炎,就要使用抗生素吗?怎么权衡抗生素,既有效,又副作用最小呢?抗生素一定要用10天吗?

     

    这个问题虽然不难,但是在临床上,在各种医疗、家长因素等掺杂后,就有些复杂,今天咱们说说这问题。

     

    简单粗暴版

     

    2岁以内的孩子,诊断急性中耳炎后,需要使用抗生素。

     

    2岁以上的孩子,如果症状轻,可以先镇痛+观察,如果48-72小时后症状加重或无缓解,使用抗生素。

     

    2岁内,抗生素需要使用10天,2岁以上儿童,没有鼓膜穿孔、非复发性急性中耳炎,可使用5至7天。

     

    一 急性中耳炎的定义和诊断

     

    根据2013年,AAP的指南,目前急性中耳炎(AOM)定义为:中到重度鼓膜膨隆或新发的非急性外耳道炎所致耳漏,伴急性疾病征象和中耳炎症的症状或体征[1]。

     

    这个定义里面,重点突出了耳镜检查的作用,鼓膜膨隆或鼓胀见下图所示:

     

    A,正常鼓膜 B,鼓膜轻度鼓胀 C,鼓膜中等鼓胀 D,鼓膜重度鼓胀

     

    图片来自参考文献[1]

     

    定义里面,急性疾病征象和中耳炎征象为孩子有发热、烦躁不适,睡眠问题,诉说耳朵疼痛(小于2岁孩子可能仅为揪耳朵、哭闹)等感染表现。

     

    这里需要注意下,在急性中耳炎时,鼓膜多是白色或者黄色,这提示里面的积液是脓性的,如果发现鼓膜颜色透亮,鼓膜发红,不是诊断中耳炎的标准。

     

    因为在哭闹和发热时,鼓膜血管充血,也会表现出红的颜色,但是不会超过锤骨柄,如下图右侧黑色箭头所示。如果超过了,严重发红并蔓延在整个鼓膜,需要考虑急性中耳炎的可能性。

     

    图片来自参考文[2]

     

    上图能看到,左侧图是正常的,右侧图是憋气后出现血管充血,在黑色箭头处有血管充盈,不是很红,白色箭头处是正常的。中耳炎的红,大家可以看下图,并且基本会伴有中耳内有液体。

     

    图片来自:visualdx.com

     

    总之,孩子有中耳炎的症状+耳镜检查鼓膜鼓胀,是诊断急性中耳炎的标准,达不到这个标准,可能是中耳积液等问题,不属于急性中耳炎。

     

    当然,鼓膜穿孔和漏液也是诊断中耳炎的一个标准,本文不再赘述了。

     

    二 急性中耳炎的止痛治疗

     

    出现急性中耳炎时,最先应该进行对症止痛处理,使用止疼药就可以了,对于儿童,就是美林或者泰诺林。没错,这些药物属于解热镇痛药,能止痛的。

     

    用量和退热时的剂量是一样的,具体看:退热药使用宝图——妈妈再也不用担心给错药了

     

    止痛时,孩子有耳痛才需要止痛,如果没有疼痛,那不需要的。2岁以上的孩子,可能会说耳朵疼痛,2岁以下的可能不会说,但有临床表现,比如抓耳朵、磨耳朵等,还会伴有一些表现可以用来判断儿童程度:

     

    中耳炎疼痛程度[4]:

     

        无,直接询问儿童和/或父母时,无疼痛、烦躁、睡眠等问题;

     

        轻度,患儿稍有烦躁或易怒;

     

        中度,患儿非常烦躁激惹,但没有哭闹;

     

        重度,疼痛引起孩子的哭闹。

     

    三 急性中耳炎的抗生素治疗

     

    急性中耳炎时,因为考虑到基本都是细菌感染(有些指南直接说急性中耳炎就是细菌性中耳炎),并且害怕导致听力受损或继发感染,想减轻孩子耳朵疼痛等原因,多会给孩子使用抗生素治疗。

     

    确实,急性中耳炎后,使用抗生素,能减轻耳痛,能减少鼓膜穿孔几率,能减少对侧急性中耳炎。

     

    但是研究发现,对于急性中耳炎患儿,即使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不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在3天左右其症状也可能会消失,比如儿童症状,50%孩子3天消失,90%的孩子在8天消失[3]。

     

    同时抗生素还有导致孩子呕吐、腹泻、皮疹等副作用。

     

    所以,这就出现矛盾了,那到底对哪些孩子可以先不用抗生素,而是通过镇痛(上一条)+观察,如果病情未见好转或加重再用抗生素呢?

     

    根据孩子的年龄、疾病症状轻重、抗生素效果和副作用进行权衡后,AAP给了使用抗生素的标准的指南,UPTODATE里面基于这个指南,作出了新推荐[3],个人觉得二者结合下,更好:

     

        6月龄以下的患儿,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疗。

     

        6-23月龄患儿,立即接受适当的抗生素治疗。

     

        这是和AAP建议有区别出,AAP认为,对于症状轻微(轻度耳痛持续时间<48小时,体温<39℃)的6月龄至2岁单侧急性中耳炎患儿,可以先观察止痛,也可以给抗生素的。

     

        为啥这里要建议用抗生素呢?因为即使是单侧轻微中耳炎,2岁内的孩子通过观察和镇痛处理治疗失败率较高,之后还得使用抗生素。

     

        2岁以上的孩子,如果平素健康,没有免疫缺陷问题,同时这次孩子中耳炎症状比较轻(轻度耳痛小于48小时,体温低于39摄氏度),可以观察+止痛处理,如果48小时-72小时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复诊给与抗生素治疗;也可以给抗生素治疗。

     

        2岁以上患儿,如果有这些症状,立即进行抗生素治疗:中度以上耳痛持续超过48小时、过去48小时内有发热≥39℃、不能随访。

     

    按照上面这个标准,治疗中耳炎效果好,抗生素使用少。

     

    但是这么说是说,临床上,家长们听到孩子是中耳炎后,会非常紧张,孩子一有点不舒服,就会觉得孩子特别难受,就想快速治疗好。

     

    宁愿承担使用抗生素的风险,并且没问题,不想再来复诊(怕折腾孩子、怕交叉感染)。

     

    所以,临床上,抗生素使用还是挺多。

     

    四 抗生素用啥,必需10天吗?

     

    目前,对于急性中耳炎的孩子,如果在过去30日内未接受过β内酰胺类抗生素,未合并化脓性结膜炎,不是复发性的急性中耳炎,首选阿莫西林口服治疗。如果有以上问题,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治疗。

     

    使用阿莫西林时,需要大剂量,以便药物进入中耳达到效果:90mg/(kg·d),一天两次,最大3g/天。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时,阿莫西林90mg/(kg·d),克拉维酸6.4mg/(kg·d),也是一天两次给药。

     

        2岁以下儿童和任何年龄段的鼓膜穿孔或复发性急性中耳炎患儿,以上药物需要使用10天;

     

        2岁以上的儿童,没有鼓膜穿孔、非复发性急性中耳炎的,使用5至7天就OK了。

     

    参考文献

    [1].Lieberthal AS.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cute otitis media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Pediatrics. 2014 Feb;133(2):346. Dosage error in article text]. Pediatrics. 2013;131(3):e964-e999. doi:10.1542/peds.2012-3488

    [2].Ellen R Wald.Acute otitis media in childre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diagnosis.UPTODATE.2020.

    [3].Stephen Pelton.Acute otitis media in children: Treatment.UPTODATE.2019.

    [4].Hayden, G. F.Characteristics of Earache Among Children With Acute Otitis Media. Archives of Pediatrics & Adolescent Medicine, 1985,139(7), 721. doi:10.1001/archpedi.1985.02140090083037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卡他性中耳炎是一种由于鼓膜上的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中耳炎,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药物治疗:卡他性中耳炎可采用抗生素药物控制感染,缓解症状,如红霉素、头孢菌素等。对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还可采用糖皮质激素药物进行快速控制炎症反应,如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作短期辅助治疗。如果出现鼻塞的症状,可采用1%麻黄碱液和含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交替滴鼻,以便保持鼻腔的通畅。

    2.手术治疗:如骨磨片穿刺术,通过鼓膜穿刺将积液抽出来,进而达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如果液体比较黏稠,可通过鼓膜切开术进行治疗。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者,可考虑采用鼓膜置管术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一旦出现卡他性中耳炎,需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以及药物进行治疗。

  •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耳炎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日常护理以及预防措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一、中耳炎的发病原因

    1. 感染: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引起中耳炎的主要原因。常见于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后。

    2. 水液逆流:游泳、洗澡时耳朵进水,擤鼻涕方法不当等可能导致水液逆流进入中耳,引发感染。

    3. 咽鼓管阻塞:咽鼓管是连接中耳和鼻咽部的管道,若发生阻塞,容易导致中耳内压力升高,引起炎症。

    4. 外伤:耳朵受到撞击或挤压等外伤也可能导致中耳炎。

    5.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慢性疾病也可能增加患中耳炎的风险。

    二、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1. 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中耳炎,需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2. 激素治疗:对于慢性中耳炎,可使用激素类药物减轻炎症反应。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中耳炎或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三、中耳炎的日常护理

    1. 保持耳朵干燥:避免耳朵进水,游泳时佩戴耳塞。

    2. 注意擤鼻涕方法:轻轻擤鼻涕,避免用力过猛导致水液逆流。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室内空气污浊,降低感染风险。

    4. 注意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四、中耳炎的预防措施

    1.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卫生,避免触摸耳朵。

    2. 避免感冒: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3. 注意耳朵保健: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控制音量。

    4.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如患有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应及时治疗。

    五、中耳炎的治疗医院和科室

    中耳炎的治疗主要在耳鼻喉科进行。以下是一些知名医院和科室:

    1. 北京协和医院 耳鼻喉科

    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耳鼻喉科

    3.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耳鼻喉科

    4.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耳鼻喉科

    5.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耳鼻喉科

  • 中耳乳突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耳科疾病,常常困扰着患者的生活。许多人对于这种疾病并不了解,甚至会产生恐慌情绪。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耳乳突炎,本文将从疾病概述、症状表现、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疾病概述

    中耳乳突炎是指中耳腔和乳突腔发生的炎症反应。它可以是急性或慢性的,且可能由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引起。慢性中耳炎患者往往伴有乳突炎症,因此中耳乳突炎是慢性中耳炎的进一步发展。

    二、症状表现

    中耳乳突炎的症状因人而异,常见的包括:

    • 耳痛、耳聋
    • 耳道流脓
    • 听力下降
    • 耳鸣
    • 头痛、恶心、呕吐

    在急性期,患者可能会出现高热、寒战等症状。慢性期症状相对较轻,但持续时间较长。

    三、预防措施

    预防中耳乳突炎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急性中耳炎,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

    • 保持耳部清洁,避免污水进入耳道
    • 避免用力擤鼻涕,以免增加中耳压力
    • 注意口腔卫生,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 加强体质锻炼,提高免疫力

    四、治疗方法

    中耳乳突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 抗生素治疗:针对细菌感染,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慢性中耳乳突炎,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 耳部冲洗:清除耳道内的分泌物和脓液

    五、总结

    中耳乳突炎是一种常见的耳科疾病,但只要及时治疗和预防,就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中耳乳突炎的相关知识,关爱自己的耳朵健康。

  • 非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耳塞、耳鸣、听力下降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口角歪斜、闭眼不全等症状。这些症状的严重程度与中耳炎的病情密切相关。

    非化脓性中耳炎的病因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当咽鼓管阻塞或功能异常时,鼓室内外压力的平衡无法调节,导致鼓室内压力低于大气压力,耳内血管受压力变化影响后,鼓室中的液体渗出,形成积液,最终导致非化脓性中耳炎。

    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咽鼓管的通气和引流功能,治疗鼻腔和副鼻窦疾病。常见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抗炎药、抗病毒药等。手术治疗适用于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为了预防非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避免刺激性食物、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等。此外,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也有助于预防非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生。

    非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了解其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 儿童耳后淋巴结肿大是常见的病症,主要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

    常见病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鼻窦炎等。此外,单纯的淋巴结感染或免疫性疾病、血液病也可能导致耳后淋巴结肿大。

    耳后淋巴结肿大的典型症状是局部红肿、触痛,有时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肿大的淋巴结大小不一,可活动,有时伴有化脓。

    治疗方面,根据病因不同,可选择抗病毒、抗菌药物,如蒲地蓝、青霉素、头孢等。同时,加强休息、补充水分、保持饮食营养均衡也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

    预防方面,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饮水、保暖、避免感冒,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如发现孩子耳后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它会对患者的听力造成严重影响。要彻底治愈中耳炎,需要根据病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首先,了解中耳炎的类型对于治疗至关重要。中耳炎主要分为非化脓性中耳炎和化脓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包括分泌性中耳炎和气压伤性中耳炎,而化脓性中耳炎则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针对不同的类型,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对于非化脓性中耳炎,如分泌性中耳炎,通常需要使用抗过敏药物、鼻腔用药以及免疫调节剂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缓解炎症,改善咽鼓管通畅度,从而促进中耳积液的吸收。

    对于化脓性中耳炎,治疗的重点在于清除脓液和抗感染。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并与抗炎药联合使用。对于有脓液的患者,可用过氧化氢清除脓液,然后进行抗感染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感冒和过度劳累。其次,注意耳朵卫生,避免用手掏耳朵。此外,饮食方面应以清淡为主,多喝水,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中耳炎的治疗需要耐心和坚持。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和检查,以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总之,要彻底治愈中耳炎,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日常保养和定期复查。只有通过科学的治疗和合理的护理,才能避免中耳炎的复发,保护患者的听力健康。

  • 中耳炎,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困扰着许多患者。它不仅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还可能影响听力。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治疗中耳炎,以下是一些关于中耳炎治疗方法的科普知识。

    一、鼓膜穿刺抽液:这是治疗中耳炎的一种常见方法。成人患者通常采用局部麻醉,而小儿则需全身麻醉。医生会在无菌操作下,将针头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如果需要,可以重复穿刺,但间隔时间一般为1-2周。

    二、鼓膜切开术:对于积液比较黏稠,通过鼓膜穿刺无法吸干净的患者,或者难以合作的孩子,局部麻醉下不方便行鼓膜穿刺时,可以采用鼓膜切开术。手术方法与鼓膜穿刺抽液类似,但需要更加小心,避免伤及鼓室内壁黏膜。鼓膜切开后,将鼓室内液体吸除干净。

    三、鼓室置管术:适用于炎症反复发作或病情迁延不愈的患者,中耳积液太过黏稠不易排出者,以及头部放疗后短期内咽鼓管功能难以恢复正常者。这种手术通过放置通气管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功能恢复。通气管留置时间通常为6-8周,之后可以根据情况取出。

    四、预防措施:预防感冒是预防中耳炎的重要措施。感冒时,不要用手捏紧鼻孔擤鼻涕,以免增加鼻和咽部的压力,导致细菌通过耳咽管进入中耳。正确的擤鼻涕方法是将鼻涕向后抽吸,由口吐出,或者轻轻地将鼻涕擤出。此外,及时治疗鼻腔、鼻咽部疾病,及早医治小儿肥大的增殖体,也是预防中耳炎的重要措施。

    五、医院选择:选择一家专业的耳鼻喉科医院进行治疗非常重要。专业的医院拥有经验丰富的医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可以为您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六、科室介绍:耳鼻喉科是专门治疗耳、鼻、喉等疾病的科室。该科室拥有专业的医生团队和先进的医疗设备,可以为您解决各种耳鼻喉疾病带来的困扰。

    总之,中耳炎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同时,预防措施也很重要。只有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才能更好地保护您的听力健康。

  • 耳漏发炎化脓是常见的耳部疾病,许多患者都曾经历过这样的困扰。然而,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耳漏发炎化脓会自己痊愈吗?

    实际上,耳朵如果出现流脓的情况,一般是不太可能自己好转的。耳漏发炎化脓通常是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由分泌性中耳炎或急性外耳道炎发展而来。

    治疗耳漏发炎化脓,首先应去医院就诊。医生会用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清洗耳道,清除耳腔内的脓液。随后,可以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耳浴,以达到消炎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服用头孢地尼分散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头孢类抗生素,但需注意了解过敏史。通常情况下,治疗7天后症状会有所改善。

    感冒、游泳、外伤、吸烟等都可能导致耳漏发炎化脓。感冒时,咽部和鼻子的炎症可能扩散到咽鼓管,导致中耳炎。游泳时,避免将水吞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外伤引起的鼓膜穿孔严禁滴水样液,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吸烟可导致系统性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引起小血管痉挛并增加血液黏度,硬化向内耳供血的小动脉,导致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

    在局部用药时,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的混合物,如0.25%氯霉素溶液、氯霉素可的松溶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治疗中耳炎和外耳炎。用药前清洁外耳道和中耳腔的脓液,可用3%过氧化氢或硼酸水清洗,然后用棉签擦拭或用吸液器吸脓。当脓液量大时使用水剂,当脓液量小时使用硼酸酒精。

    总之,耳漏发炎化脓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并注意日常保养,以避免病情加重。

  • 耳胆脂瘤手术,作为治疗中耳胆脂瘤的重要手段,虽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听力状况,但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术中术后大出血是较为常见的风险之一。此外,手术还可能引发面瘫,导致患者出现口角歪斜、闭眼露白等症状。听力丧失、耳鸣也是手术可能带来的后果之一。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外耳道狭窄或胆脂瘤复发等问题。

    中耳胆脂瘤是一种由鳞状上皮异常聚集形成的病变,常见于中耳室、上鼓室、乳突或岩尖。胆脂瘤性中耳炎会逐渐损害中耳和邻近颅骨的听力结构,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术前,医生会进行一系列检查,明确患者的病情,排查手术禁忌症。术后,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观察恢复情况,确保手术效果。若出现并发症,需及时治疗。

    术后,患者需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半卧位或健康侧卧位有助于减轻术后不适。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如鼓室探查、面神经减压等。

    中耳胆脂瘤的治疗不仅仅是手术,还包括术后护理、定期复查等环节。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

  •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首先,中耳炎可能会导致耳后骨膜下脓肿和外耳道后壁脓肿等局部脓肿。这些脓肿会导致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高烧。如果不及时处理,脓肿可能会扩散到颈部,导致颈部转动时疼痛,甚至威胁生命。

    其次,中耳炎还可能导致面瘫。由于面神经距离中耳腔很近,当中耳炎引起面神经受损时,就会出现口眼歪斜的症状。

    此外,中耳炎还可能导致迷路炎。当炎症侵犯到内耳时,就会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更严重的是,中耳炎还可能导致颅内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膜外脓肿和脑脓肿等。这些并发症都可能危及生命。

    中耳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多继发于感冒和流感等上呼吸道传染病。当上呼吸道感染时,病毒和细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导致咽鼓管充血和肿胀,进而引发中耳炎。

    因此,得了中耳炎后应及时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清洁,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和呼吸道传染病。同时,要学习正确的擤鼻涕和滴耳方法,避免用硬物掏耳朵,防止鼓膜损伤。

    如果出现中耳炎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接受专业治疗。

  • 中耳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诸多困扰。慢性中耳炎病程漫长,难以根除,因此需要患者长期坚持治疗和保养。那么,中耳炎患者应该如何饮食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首先,中耳炎患者应多吃具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茄子、黄瓜、荠菜、芹菜、苦瓜、蓬蒿、丝瓜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缓解炎症,减轻症状。

    其次,中耳炎患者的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易咀嚼、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如粥、馒头、红薯、豆腐、米饭、面条、鸡蛋羹、绿豆芽、瘦肉汤等。这些食物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此外,中耳炎患者还应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抵抗力,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在补充蛋白质方面,中耳炎患者可以多吃一些肉类、蛋、豆腐、黄豆等高蛋白食物,以补充身体所需营养,促进康复。

    需要注意的是,中耳炎患者应避免食用腥荤发物,如鸡、鱼、蟹、母猪肉、驴肉、鹅、虾、猪头肉、马肉、羊肉、韭菜等。这些食物容易生热化火,加重病情。

    此外,中耳炎患者还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桂皮、生姜、花椒、芥末、良姜、葱、蒜等。这些食物温热辛燥,易化火伤阴,加重病情。

    中耳炎患者还应避免食用过咸或腌制的食物,如咸菜、咸鸭蛋、酸菜、咸肉等。这些食物容易化火生热,引起口渴,加重病情。

    最后,中耳炎患者应避免食用坚硬难咬的食物,如各种坚果类,如花生仁、西瓜子、开心果等。这些食物难以咀嚼,会加重中耳炎疼痛。

    总之,中耳炎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腥荤发物等食物。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