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组织工程化软骨移植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发表人:王目国

1.适应证

  • 1)急性、磨损性、创伤性关节软骨缺损。
  • (2)剥脱性骨软骨炎引起的关节软骨缺损。
  • 3)既往曾进行过关节镜手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或复发。
  • (4)缺损面积 2~12cm2。
  • (5)骨骺发育成熟,年龄≤50 岁。
  • (6)缺损部位具有完整并健康的周围软骨。
  • (7)半月板无损伤或可通过手术修复(半月板切除不超过 1/3)。
  • (9)下肢力线正常或可通过手术矫正(内翻或外翻<5°)。
  • (10)髌骨轨迹正常。
  • (11)患者能够遵循严格的术后康复及随访程序。

2.禁忌证

  • (1)广泛、严重的骨关节炎。
  • (2)风湿性或类风湿关节炎。
  • (3)传染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危险等。
  • (4)缺损面积>12cm2。
  • (5)下肢严重力线异常,如膝外翻或膝内翻。
  • (6)肥胖者或体重指数>35。
  • (7)关节纤维化或关节强直。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类风湿关节炎疾病介绍:
类风湿结节,是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病变处,以及经常受压摩擦的部位出现的圆形结节,也可出现于心、肺、脑膜等处。类风湿结节病因明确,主要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最常发生于关节病变处以及经常受压摩擦的部位,如前臂伸侧、肘关节鹰嘴突部,以及枕部、跟腱等关节隆突等。主要表现为皮下坚实的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直径约数毫米至数厘米,数量不等,可单发或多发,多紧贴骨面,质硬、不易活动、无痛或触压痛,呈对称性分布。类风湿结节提示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积极控制后,结节可软化、缩小甚至消失,若类风湿关节炎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结节可慢性纤维化,治疗后不能消失。若结节出现溃疡、感染、压迫神经或使关节活动受限,可采用手术切除治疗。控制好原发疾病,多预后良好。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作者 | 韩啸
    文章首发于 | 做整形的人韩啸微博

     

     

    肋软骨隆鼻分为全肋隆鼻梁和半肋支撑鼻头。二三十年时前全肋软骨隆鼻梁并不少见,但是因为创伤大、易变形(肋软骨移植到鼻部后,生理特征必然改变,无法比拟形态和生理特征稳定的惰性材料),隆鼻梁材料逐渐被硅胶膨体等成型材料所代替。

     

    近年来,半肋软骨支撑鼻头又流行起来,优点是材料充足、手术简便,但是肋软骨提取后疤痕位置明显,一眼便可发现,完全违背了美容外科手术应该自然、无明显疤痕的原则,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的鼻头支撑都可以用其他创伤较小手术方式代替,不必如此大费周章。

     

     

    巨大全肋软骨隆鼻的目的是为了制造夸张怪异、硕大高耸的网红鼻畸形。毕加索的很多雕塑和绘画作品中,都把女性的鼻子夸张地塑造成性意味十足的阴茎状,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竟然能在日常生活中流行起来!

     

    很多整形医院口中所提倡的肋软骨移植的优势其实并不存在。创伤巨大的肋软骨隆鼻泛滥流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驱使——容易收高价。一说要冒着气胸的风险切除一段肋软骨的大手术,那还不应该收个大价钱?

     

     

    天行有常,道法自然。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因为创伤巨大、审美怪异,用不了十年,肋软骨隆鼻就会被多数理性的消费者所认清,变得臭名昭著。对于无多余软骨材料的鼻修复者,可以考虑使用少量肋骨进行修复,那些凡是隆鼻就劝人使用肋软骨的整形机构,天良丧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lCls)现在被广泛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最常见的是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抑制剂。免疫治疗导致了细胞免疫能力的恢复,以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然而,免疫系统平衡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这些毒性是该类药物所特有的,一般来说是可控的,但偶尔也会造成重大副作用和死亡。

     

    由于严格的临床试验招募标准,许多患者没办法纳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最初的临床试验,这类患者主要包括: 自身免疫性疾病(AlD)、慢性病毒感染、器官移植、器官功能障碍、功能状态差、脑转移患者,以及老年人、儿童和孕妇。近日,肿瘤领域的知名期刊《肿瘤学年鉴》刊登了一篇文章,总结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上述特殊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因为这些人群在临床实践中占据很大比例。

     

    自身免疫性疾病 (AID)

    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AlD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在首个针对抗PD-1药物用于AlD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黑色素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3%,AID发作率为38%(6%为3级),其他irAEs发生率与之前临床试验中的报告类似(总体发生率为29%,10%为3级)。随后针对PD-(L)1药物的回顾性研究(主要是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报告了类似的结果:ORR,22%-54%;AID发作率,6%-42%;irAEs发生率,16%-38%。

     

    迄今为止唯一的前瞻性研究(阿特朱单抗治疗泌尿系统肿瘤)发现,与非AlD患者(N=962)相比,AlD患者(N=35)的irAEs发生率增加(皮肤病、肝病、内分泌和呼吸系统事件以及AlD发作):46% vs 30%;≥3级事件的发生率为14% vs 6%。11%的患者出现AID发作,但可以控制,很少导致免疫治疗停药;ORR为11% vs 14%。

     

    在一项对49篇文献的系统综述中(N=123,主要是黑色素瘤和NSCLC患者),50%的患者出现了AID发作,34%的患者出现了新的非相关性irAEs,其中大部分事件可以用皮质类固醇来控制,无需停用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AID和非AID人群中的临床疗效相似。

     

    总结现有证据来看, 患者本身存在轻度至中度AID,未必要禁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许多患者(约60-90%)没有AID发作或只是轻度发作,不需要停止免疫治疗,甚至不需要使用皮质类固醇。那些经历过irAEs事件或AID发作的患者,通常可以通过标准治疗成功地进行管理。

     

    然而,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 对中度至重度AID患者或特别是神经系统AID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情况还知之甚少。此外,也有过病情严重恶化的报道。因此,需要对这类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多学科管理。最近发表了一个基于风险的AID患者个体化管理策略,主要探讨的是启动免疫治疗之前使用节制激素用药的选择性免疫抑制剂。

     

    HIV或HBV/HCV感染患者

    在对HlV感染的癌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产生了抗肿瘤活性,其安全性与非HIV人群中报告的相似,大多数irAEs为1/2级,没有证据表明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会增加。大多数患者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lV病毒负荷或CD4+T细胞计数没有明显不利的影响。

     

    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HlV潜伏期的影响,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目前正在有前瞻性研究调查ICl治疗的癌症患者中HIV感染的免疫学和病毒学特征。总的来说,现有的数据表明, HlV感染的患者不应排除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方案之外,可以在不增加毒性或影响HlV控制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同样,在对乙肝/丙肝患者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活性和安全性看起来与非感染者相似,包括多种肿瘤类型。迄今为止最大的回顾性研究发现,HBV再激活/复发率为5.3%。一些患者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HCV RNA有所减少。

     

    免疫缺陷患者,包括移植受者

    癌症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免疫缺陷,例如,皮肤癌患者通常伴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在这些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经验有限。最近一项对不可切除皮肤癌合并血液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CLL)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黑色素瘤的ORR为31.8%,梅克尔细胞癌为18.8%,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为26.7%,其生存结局与真实世界中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观察到的结果相似(SCC除外,其生存结局更差)。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是CLL患者的一种新兴治疗策略,抗PD-1的早期试验提示对CLL患者有一定疗效,总体上毒性可接受。

     

    免疫状态低下也可能是长期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结果,如移植受者所接受的免疫抑制治疗。此外,考虑到CTLA-4和PD-1在诱导和维持异体移植耐受中的作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有打破耐受和增加移植排斥的风险。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会增强异体T细胞反应,增强移植物的抗肿瘤效果,但也可能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的发生风险。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经验主要来自对病例报告的分析,其中最大的是对83个病例(黑色素瘤、肝细胞癌、皮肤SCC)的系统综述,这些病例主要接受抗PD-(L)1治疗(73.5%)。结果显示, 异体移植排斥率为39.8%(肾脏43.4%,肝脏37.5%,心脏16.7%)。这导致71%的病例出现了终末期器官衰竭(肾脏72.7%,肝脏75.0%,心脏0%);ORR为27.7%。

     

    与基于CTLA-4的方案相比,基于PD-(L)1方案的风险更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在对64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移植受体(主要是黑色素瘤、肝细胞癌、肺癌)进行的第二项大型系统综述中, 41%的患者出现了移植排斥反应。该人群的ORR为36%,治疗缓解者和非缓解者的移植排斥率相似(36% vs 35%)。

     

    移植排斥的主要风险因素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使用除类固醇以外的≥1种免疫抑制剂、移植后时间较长(>8年)、既往没有排斥病史,移植排斥风险较低。目前还不清楚哪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能充分降低排斥风险而又不明显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活性。

     

    由于透析是肾移植失败后的一种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患者充分了解可能的肾衰竭风险和影响,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是可行的。然而, 如果患者无法接受移植排斥和透析风险,就不应该使用抗PD-1药物。不幸的是,在肝脏或心脏异体移植失败的情况下,不存在其他备选方案,因此不建议对患者进行抗PD-1治疗。

     

  • 肝移植是一种外科手术,它可以切除不再正常工作的肝脏,用活体或死亡供体的健康肝脏代替。肝移植后,患者必须克服许多挑战,尤其是面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如果移植后没有正确观察患者的病情,并对手术部位进行护理,可能会对移植器官和患者的健康造成损害。

     

     

    肝移植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将移植的器官作为异物处理并排斥,这是导致移植后并发症的原因。症状包括以下内容:

     

    出血:在血管吻合处出血的风险很小,血管吻合处是供体血管与受体血管缝合的地方。

     

    肝动脉栓塞:如果肝动脉出现血凝块,会导致肝功能障碍。

     

    胆漏:移植肝与胆管或肠道的连接处可能发生渗漏,导致胆汁排入腹腔。

     

    排斥反应:身体的免疫细胞会把移植的肝脏当成异物来对待,对其进行攻击。

     

     

    感染:移植后,患者的免疫系统受到免疫抑制药物的抑制,因此感染风险很高,尤其是患者对手术区域保护不好的情况下。

     

    肝炎复发:肝移植后,尤其是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后,肝炎可能会复发。

     

    为了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患者必须按照医生的处方定期就诊。

     

    在选择移植之前,医生可能已经与患者讨论过手术内容和后续效果。所以患者必须对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心理准备:术后可能要住院几天,以肝移植为例,需要住院5到10天左右。住院期间,会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注意其生命体征。患者病情稳定后,可出院或转入移植恢复区继续恢复治疗。患者仍需频繁就诊。刚开始检查比较密集,但是检查的次数会随着时间逐渐减少。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患者必须继续服用免疫抑制药物,以避免免疫系统攻击移植的肝脏。这些药物有副作用,包括高血压、毛发过度生长或脱落、手抖、情绪波动、体重增加、骨质流失和糖尿病。这意味着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很弱,感染的风险会更高。幸运的是,还有其他药物可以降低移植后并发症的风险。

    术后前6周不要携带超过2公斤的重物;术后前3个月不要携带超过9公斤的重物。

    3个月内,避免会拉伤腹肌的活动。

     

    术后至少6个月淋浴比洗澡好。

     

    手术后6个月内不要在水泥或沥青等硬路面上跑步或慢跑。

     

    手术后一年内不得从事骑马、摩托车等暴力活动。

     

    移植后或服用止痛药后一个月内不要开车。

     

    限制饮食中脂肪和钠的摄入。

  • 肋软骨炎是一种由多方面引起的疾病,它的发病原因有很多种,所面对的人群也很广泛,大部分患者都是25到35岁的青壮年,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其症状主要是胸部疼痛难忍,肋软骨肿大等症状,一旦发病至于周期较长。

     


    肋软骨炎是现在很多上班族都患有的一种疾病,它的发病原因有可能是因为病毒感染,也有可能是因为过度劳累损伤以及内分泌失调,这种疾病的患者常常因为疼痛不敢大口呼吸,伸懒腰,剧烈活动等,极大的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


    1.肋软骨炎怎么鉴别


    肋软骨炎分为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和感染性肋软骨炎。


    比较常见的是非特异性肋软骨炎,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患者前期只是感觉到胸痛,经过几天或几周的时间,胸骨部位慢慢隆起,产生肿块,同时伴有疼痛感,一般情况下痛感部位比较固定,在胸骨旁边第2到4根肋骨,偶尔也有患者两侧肋骨都有疼痛的情况,局部按压有剧烈疼痛感,经常有女性肋软骨炎患者将肋软骨炎的痛感错当成胸部痛感而造成误诊,这一点要格外注意。


    感染性肋软骨炎并不常见,其症状与非特异性肋软骨炎大致一样,不一样的在于感染性肋软骨炎患者局部皮肤会出现红肿发热,搔痒的情况,严重时还会发生全身性感染和各种并发症。


    2.肋软骨炎怎么预防


    (1)有些患者是因为上呼吸道感染而患上的肋软骨炎,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开窗,勤通风,使室内空气清新良好。


    (2)不正确的搬运重物的姿势会对软骨和韧带有损伤而患上肋软骨炎,所以在搬运重物时,一定要格外小心,量力而行。


    (3)在日常生活中,多吃瓜果蔬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多喝水,不要吃过于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要避免着凉,室内要保持干燥,不要过于潮湿。

     


    3.肋软骨炎怎么治疗


    肋软骨炎的治疗都是对症下药,轻微疼痛,剧烈疼痛和急性疼痛的治疗方法和使用药物是不一样的,首先我们要先判定是非特异性肋软骨炎还是感染性肋软骨炎,判定之后再根据疼痛的程度,选择不同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所以说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现自己有内软骨炎的症状,要及时去附近的各大医院检查,听从医生的安排进行合理有效的治疗,大多数肋软骨炎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慢慢治愈,但也有一些患者药物起不到很好的治愈效果,这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lCls)现在被广泛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最常见的是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抑制剂。免疫治疗导致了细胞免疫能力的恢复,以识别和消灭癌细胞。然而,免疫系统平衡的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这些毒性是该类药物所特有的,一般来说是可控的,但偶尔也会造成重大副作用和死亡。

     

    由于严格的临床试验招募标准,许多患者没办法纳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最初的临床试验,这类患者主要包括: 自身免疫性疾病(AlD)、慢性病毒感染、器官移植、器官功能障碍、功能状态差、脑转移患者,以及老年人、儿童和孕妇。近日,肿瘤领域的知名期刊《肿瘤学年鉴》刊登了一篇文章,总结了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上述特殊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因为这些人群在临床实践中占据很大比例。

     

    自身免疫性疾病 (AID)

    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AlD人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在首个针对抗PD-1药物用于AlD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黑色素瘤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3%,AID发作率为38%(6%为3级),其他irAEs发生率与之前临床试验中的报告类似(总体发生率为29%,10%为3级)。随后针对PD-(L)1药物的回顾性研究(主要是黑色素瘤和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报告了类似的结果:ORR,22%-54%;AID发作率,6%-42%;irAEs发生率,16%-38%。

     

    迄今为止唯一的前瞻性研究(阿特朱单抗治疗泌尿系统肿瘤)发现,与非AlD患者(N=962)相比,AlD患者(N=35)的irAEs发生率增加(皮肤病、肝病、内分泌和呼吸系统事件以及AlD发作):46% vs 30%;≥3级事件的发生率为14% vs 6%。11%的患者出现AID发作,但可以控制,很少导致免疫治疗停药;ORR为11% vs 14%。

     

    在一项对49篇文献的系统综述中(N=123,主要是黑色素瘤和NSCLC患者),50%的患者出现了AID发作,34%的患者出现了新的非相关性irAEs,其中大部分事件可以用皮质类固醇来控制,无需停用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AID和非AID人群中的临床疗效相似。

     

    总结现有证据来看, 患者本身存在轻度至中度AID,未必要禁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使用,许多患者(约60-90%)没有AID发作或只是轻度发作,不需要停止免疫治疗,甚至不需要使用皮质类固醇。那些经历过irAEs事件或AID发作的患者,通常可以通过标准治疗成功地进行管理。

     

    然而,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 对中度至重度AID患者或特别是神经系统AID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情况还知之甚少。此外,也有过病情严重恶化的报道。因此,需要对这类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多学科管理。最近发表了一个基于风险的AID患者个体化管理策略,主要探讨的是启动免疫治疗之前使用节制激素用药的选择性免疫抑制剂。

     

    HIV或HBV/HCV感染患者

    在对HlV感染的癌症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产生了抗肿瘤活性,其安全性与非HIV人群中报告的相似,大多数irAEs为1/2级,没有证据表明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发生风险会增加。大多数患者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同时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对HlV病毒负荷或CD4+T细胞计数没有明显不利的影响。

     

    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HlV潜伏期的影响,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目前正在有前瞻性研究调查ICl治疗的癌症患者中HIV感染的免疫学和病毒学特征。总的来说,现有的数据表明, HlV感染的患者不应排除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方案之外,可以在不增加毒性或影响HlV控制的情况下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同样,在对乙肝/丙肝患者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活性和安全性看起来与非感染者相似,包括多种肿瘤类型。迄今为止最大的回顾性研究发现,HBV再激活/复发率为5.3%。一些患者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中HCV RNA有所减少。

     

    免疫缺陷患者,包括移植受者

    癌症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免疫缺陷,例如,皮肤癌患者通常伴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在这些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治疗经验有限。最近一项对不可切除皮肤癌合并血液恶性肿瘤(最常见的是CLL)患者的回顾性研究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黑色素瘤的ORR为31.8%,梅克尔细胞癌为18.8%,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为26.7%,其生存结局与真实世界中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中观察到的结果相似(SCC除外,其生存结局更差)。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是CLL患者的一种新兴治疗策略,抗PD-1的早期试验提示对CLL患者有一定疗效,总体上毒性可接受。

     

    免疫状态低下也可能是长期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结果,如移植受者所接受的免疫抑制治疗。此外,考虑到CTLA-4和PD-1在诱导和维持异体移植耐受中的作用,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有打破耐受和增加移植排斥的风险。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可能会增强异体T细胞反应,增强移植物的抗肿瘤效果,但也可能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的发生风险。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经验主要来自对病例报告的分析,其中最大的是对83个病例(黑色素瘤、肝细胞癌、皮肤SCC)的系统综述,这些病例主要接受抗PD-(L)1治疗(73.5%)。结果显示, 异体移植排斥率为39.8%(肾脏43.4%,肝脏37.5%,心脏16.7%)。这导致71%的病例出现了终末期器官衰竭(肾脏72.7%,肝脏75.0%,心脏0%);ORR为27.7%。

     

    与基于CTLA-4的方案相比,基于PD-(L)1方案的风险更高,但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在对64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移植受体(主要是黑色素瘤、肝细胞癌、肺癌)进行的第二项大型系统综述中, 41%的患者出现了移植排斥反应。该人群的ORR为36%,治疗缓解者和非缓解者的移植排斥率相似(36% vs 35%)。

     

    移植排斥的主要风险因素尚不清楚,有研究显示,使用除类固醇以外的≥1种免疫抑制剂、移植后时间较长(>8年)、既往没有排斥病史,移植排斥风险较低。目前还不清楚哪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能充分降低排斥风险而又不明显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活性。

     

    由于透析是肾移植失败后的一种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患者充分了解可能的肾衰竭风险和影响,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是可行的。然而, 如果患者无法接受移植排斥和透析风险,就不应该使用抗PD-1药物。不幸的是,在肝脏或心脏异体移植失败的情况下,不存在其他备选方案,因此不建议对患者进行抗PD-1治疗。

     

    参考文献:

    Ann Oncol. 2021;32(7):866-880.

     

    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学中心

    作者:毛息花,肯塔基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症流行病学与慢性病流行病学。

  • 首先了解什么是骨转移

     

     

    当癌细胞脱离体内某处原发肿瘤中时发生骨转移,也简称为“骨转”。这些细胞通过血液流动或淋巴系统进入到骨的某部分并成为转移性癌细胞。这不同于在骨中发展的原发性骨肿瘤。当这些癌细胞自身沉积到骨中时,它们释放出形成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物质。破骨细胞导致骨的分解但不生成新的骨,对骨骼造成损害。成骨细胞在老的骨没被分解的前提下生成新的骨,这导致骨骼的硬度异常。

     

    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更好地了解什么是转移:肺癌首先在肺组织中形成,但是肿瘤细胞可以从最初的肿块分离并通过血液流动或淋巴系统到达身体的其它部位,包括骨。肿瘤的这种扩散被称为“转移”。当肺癌转移到骨骼时,这种“骨癌”实际上是肺癌细胞。如果病理学家对骨病变部位进行活检,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它看起来像肺癌细胞。重要的是要了解原发性骨肿瘤和骨转移之间的差异,因为它们治疗方式不同。

     

    转移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骨中,但最常见于靠近身体中心的骨中。脊柱是最常见的骨转移部位。其他常见部位是骨盆(髋),上腿骨(股骨),上臂骨(肱骨),肋骨和头骨。根据癌细胞对骨的影响程度,病变被称为溶骨性病变或成骨性病变。

     

    最可能转移到骨的癌症是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和肾癌。超过2/3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和前列腺癌患者,在其他转移发生前会发生骨转移。大约1/3的原发性肺癌患者、甲状腺癌患者和肾癌患者,其癌症会转移到骨骼。

     

    其次要了解骨转移的体征,症状和诊断

     

     

    骨转移的最常见的体征是疼痛、骨折、脊髓压迫和高血钙水平。医生将在原发性癌症的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这些体征和症状,如果患者开始有骨转移的任何症状,应该通知自己的医生。

     

    骨的疼痛通常是骨转移的第一个症状。疼痛通常间歇性地开始,晚上变得更严重,通常随着运动缓解。它可能逐步恶化然后趋于稳定。有许多药物可用来治疗疼痛。

     

    骨转移会损害骨骼,甚至导致骨折(断裂)。骨转移导致的骨折被称为“病理性”骨折。骨折可以由创伤引起,但是如果骨骼过于脆弱,日常活动也可能造成骨折。

     

    已经扩散到脊柱的癌症会对脊髓造成压力,这被称为脊髓压迫。在肿瘤的影响下,脊髓压迫的体征包括背部或颈部新发或恶化的疼痛,肿瘤下方身体麻木和虚弱,行走困难。如果不及时治疗,脊髓压迫会导致神经损伤,甚至瘫痪。

     

    一些骨转移导致钙从骨骼渗出到血流中,并且可以在血液中引起高钙水平(高钙血症)。高钙血症会导致便秘、恶心、食欲不振、极度口渴、频繁排尿、脱水、疲劳,在非常严重的情况下造成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根据个体情况的不同,可以使用诸如骨扫描,X射线,CT扫描,PET或MRI的影像检查来诊断骨转移。你还可以通过血检来检查你的钙水平或检查肿瘤标志物。高钙水平或升高的肿瘤标志物指标可能预示癌症已扩散到骨。如果发现骨病变,但不清楚是什么,医生可能建议进行活检。活检是采集可疑骨的一部分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来确定哪种细胞构成了肿瘤。所使用的活检方式取决于肿瘤的位置。

  • 一般情况下,抽血化验风湿关节炎时通常要求空腹。这是因为在餐后,食物会被消化吸收,血液中的某些指标可能会受到食物摄入的影响,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空腹指的是在最后一次进食后至少 8 小时内没有进食任何食物。在这段时间内,只可以饮水,不可以喝含糖饮料、咖啡或茶等。

    此外,也应尽量避免剧烈运动或消耗过多能量,以避免对血液指标产生干扰。然而,对于某些特定的风湿关节炎指标,如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空腹并不是必需的,因为其不受食物影响。在进行抽血化验之前,应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和所需的血液指标,提供正确的抽血准备要求。

  • 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可能涉及吸烟、感染、遗传、自身免疫等因素。

    1.吸烟:研究表明,吸烟可能会诱发类风湿的发生,并且可能加重类风湿的严重程度。

    2.感染: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可能与类风湿相关,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奇异变形杆菌等。

    3.遗传:类风湿具有遗传易感性,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相关。

    4.自身免疫:类风湿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与自身免疫紊乱相关,免疫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及细胞介质等引起自身组织器官损伤,出现一系列症状。

    雌激素也可能与女性特别是更年期女性容易患类风湿有关。如果患有类风湿,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诊断,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 类风湿关节炎是否可以游泳,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判断,类风湿关节炎病情稳定且无关节畸形可适当游泳,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急性期且伴随严重关节畸形不建议游泳。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侵蚀多关节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重要脏器,会造成关节软骨及骨质的破坏,甚至关节畸形等危害。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病情稳定,没有明显的关节畸形,不存在明显的关节活动受限,平时可适当参加游泳锻炼,游泳能促进全身肌肉运动,增强肺部的功能,可提高机体抵抗力。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急性期不建议游泳,病情急性期关节会出现对称性的肿胀、疼痛,游泳可能会加重不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严重畸形,有明显的关节活动受限,不建议去游泳,因游泳对关节活动性要求比较高,尤其是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发病后要及时就医,是否可以参加游泳锻炼,可咨询医生了解。

  • 今天我们讲一下,类风湿里头的其中一个类型,叫恶性类风湿关节炎。

     

    听到恶性类风湿关节炎,大家肯定想,这个是不是那种治不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就叫恶性呢。

     

    其实所谓的恶性类风湿关节炎,不是说类风湿性关节炎治不好,它是指除了类风湿引起的关节疼,全身的手、腕、肩这些关节疼以外,还有关节外的一些症状。就是导致关节外症状的一些其他症状,恶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占类风湿关节炎总数的大概1%。

     

     

    恶性类风湿关节炎是以中年和壮年这种人居多,老年人相对还比较少一些,男的比女的要少,发病比例是男跟女的比例是1:2。

     

    恶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病人症状是比较重的,而且病程是比较长的。我们说它有关节外的症状,这是为什么?

     

    我们以前说过,类风湿这个疾病,它不光是影响的关节,同时它也会影响到许多的内脏器官。比如说,这种恶性的类风湿关节炎,严重的就会出现心脏的、内脏的损害,以风湿性的血管炎比较突出。

     

    比如说我们的指尖,或者是甲周,会出现出血点,还有会出现雷诺现象,雷诺现象简单来说就是缺血的一些表现,比如说发凉,发白这种情况。甚至有些人指尖都会发生坏死这种情况。

     

     

    恶性类风湿关节炎还有就是对心脏的侵袭,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包炎、心内膜炎、心肌炎,还有冠状动脉发炎这种情况;还有它可以累及我们的肠道,而出现肠系膜动脉的栓塞或者炎症;恶性类风湿关节炎还可以侵犯到我们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出现神经炎;有些人还会出现癫痫这种癫病。

     

    还有就是它侵袭到肾脏系统,还可以影响到肾炎,比如我们常说的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功衰;它还可以影响到我们的角膜,出现角膜炎,虹膜炎这种情况。

     

    恶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它的类风湿结节发生率是比较高的,类风湿因子的检测,发现类风湿因子滴度也是比较高的。恶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比较重,而且在愈后也比较差,有些还威胁到人的生命。

     

    我们在西医上的治疗,有时候需要用大剂量的激素来治疗,这是迫不得已的一个方法。当然中医上可能有一些比较好的办法去治疗,但是目前也没有说确切的一个疗效,能非常好的治疗这种恶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所以说恶性类风湿关节炎虽然比较少见,但是它一般是比较重的,要引起十分的注意。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许多患者对于饮食方面存在疑问,尤其是关于海鲜的摄入。本文将为您解答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是否可以食用海鲜的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病情。

    首先,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是否可以食用海鲜,答案是肯定的。只要患者没有对海鲜过敏,就可以适量食用。海鲜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益。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海鲜属于易过敏食物,患者在食用前应先进行过敏测试,确保自身不会出现过敏反应。

    除了海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饮食应该多样化,尽量包含水果、蔬菜、肉蛋奶制品、水产品、大豆及坚果制品等。主食可以选择全谷物或谷薯类。在饮食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饥饱要适当:避免暴饮暴食,保持饮食规律。

    2. 食盐、油脂要适量:过多摄入食盐和油脂会导致关节疼痛加重。

    3. 粗细要搭配:选择一部分粗加工食物,如谷物摄入可选择粗加工的全谷物。

    4. 甜食需少吃:过量的甜食可增加龋齿、糖尿病、肥胖的风险,因此应避免摄入过量甜食。

    5. 三餐要合理:建议每天安排三餐饮食,尽量不要不吃早餐。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很多为高敏体质,如出现某种食物过敏,以后就不要吃了。此外,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适当运动:运动可以增强关节力量,缓解疼痛。但运动量不宜过大,避免关节损伤。

    2. 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病情,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 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

    4. 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要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

    总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以适量食用海鲜,但要避免过敏。在饮食方面,患者应注意多样化、适量、均衡,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引起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原因是什么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与发病机制揭秘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炎症性关节疾病。其病因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本文将为您揭秘JRA的病因,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

    一、病因探究

    1. 感染因素:研究表明,感染可能是JRA的触发因素之一。病毒、细菌、支原体等微生物感染可能导致机体产生异常免疫反应,从而引发关节炎。

    2.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JRA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变异与JRA的发病风险增加相关。

    3. 免疫因素:JRA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自身免疫反应,攻击关节组织。

    二、临床分型

    JRA可分为多种临床类型,包括全身型、少关节型、多关节型和伴肌腱附着处炎症关节炎型。不同类型的JRA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三、发病机制

    JRA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

    1. 免疫细胞异常:JRA患者的免疫细胞功能异常,导致自身免疫反应。

    2. 细胞因子异常:JRA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异常,导致炎症反应加剧。

    3. 滑膜炎症:JRA患者的关节滑膜炎症,导致关节软骨损伤。

    四、预防与治疗

    JRA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 治疗方法:JRA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2. 预防措施:预防JRA的关键是加强体质锻炼,提高免疫力,避免感染。

  • 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至今尚无明确结论。根据医学研究,其发病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

    首先,感染因素可能是导致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原因之一。细菌、支原体、病毒、原虫等感染后,可能会在体内作为持续存在的抗原,引发连续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关节炎的发生。

    其次,遗传因素在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病人家族中,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比健康人群高2~10倍。

    此外,内分泌异常也是导致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因素。研究表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更年期达到高峰,妊娠期病情较轻,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病减少,说明性激素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环境因素也可能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相关。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常为本病的诱发因素。但是,明确这些因素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对于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生物制剂等。物理治疗包括热疗、冷疗、电疗等。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关节置换、滑膜切除术等。

    此外,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还应注意日常保养。避免感冒和生活在潮湿环境中,保持居住环境通风、阳光充足,床上用品保持干燥。避免被动吸烟,减少关节压力,可通过使用夹板、拐杖或步行器减少关节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总之,女性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复杂,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了解病因、积极治疗、注意日常保养,对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小儿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并可能伴随全身多系统受累,如心脏、肺部、眼睛等,严重时可导致儿童残疾和失明。由于儿童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率相对较低,许多家长对此疾病缺乏认识,导致病情延误。

    针对小儿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性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性治疗包括:

    • 保证充足的休息,减少活动量,避免过度劳累。
    • 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 必要时进行物理治疗和功能锻炼,改善关节功能。

    药物治疗方面,常用的药物包括: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等,用于缓解关节疼痛和炎症。
    • 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如氨甲蝶呤、硫唑嘌呤等,用于控制病情,减缓关节破坏。
    •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用于控制病情急性发作,缓解关节炎症。
    • 丙种球蛋白: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免疫系统。

    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 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 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 注意饮食,避免辛辣、生冷、高脂肪、高盐等刺激性食物。
    •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此外,家长还应带孩子定期到风湿免疫科就诊,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风湿骨痛片作为一种中成药,在治疗寒湿痹引起的手脚、四肢和腰肌疼痛方面有着显著疗效。其独特的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作用,使得许多患者受益。以下将从疾病、药品、治疗建议、日常保养等方面,为您详细解析风湿骨痛片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疾病解析

    风湿骨痛片主要用于治疗寒湿痹引起的疼痛症状,如手脚、四肢和腰肌疼痛。寒湿痹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多因外界湿冷侵袭,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引起疼痛。此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也常伴有此类疼痛症状。

    二、药品解析

    风湿骨痛片的主要成分包括附子、红花、木瓜、黑梅、麻黄、甘草等。这些药材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其中,附子具有强烈的温经散寒作用,红花、木瓜等药材则能活血化瘀,缓解疼痛。

    三、治疗建议

    1. 遵医嘱:风湿骨痛片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严格按照规定剂量服用。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疾病患者禁止服用。

    2. 注意用量:服用风湿骨痛片时,不得任意增加剂量或时间。如出现唇舌麻木、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心烦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到医院就诊。

    3. 避免饮酒:饮酒会增加乌头类药物的毒性,导致中毒。因此,在服用风湿骨痛片期间,禁止饮酒或饮用酒精饮料。

    四、日常保养

    1. 注意保暖:风湿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外界湿冷侵袭。

    2. 保持良好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 饮食调理: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五、医院与科室

    风湿骨痛片属于风湿科常用药物,如需购买,请前往正规药店或医院咨询。

  •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全面了解与应对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慢性关节炎疾病,它会导致关节疼痛、肿胀和僵硬。了解JRA的检查方法、诊断标准、治疗方法以及日常保养对患儿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

    诊断JRA:哪些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诊断JRA主要依靠其独特的临床特征,但以下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疾病,明确诊断:

    1. 类风湿因子(RF)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CPA)检测

    RF和ACPA是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标志性抗体,但在JRA中,RF阳性率极低,ACPA检测可以帮助诊断早期病例。

    2. 抗核抗体(ANA)检测

    ANA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JRA的类型,如全身型、多关节型或少关节型。

    3. X线检查和MRI

    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关节的受损程度,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4. 关节液分析

    关节液分析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化脓性关节炎等疾病。

    JRA的治疗:综合治疗是关键

    JRA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1.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JRA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等。

    2.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儿保持关节的灵活性和功能。

    JRA的日常保养:助力患儿健康成长

    JRA患儿需要特别的日常保养,包括:

    • 保持适当的体重
    • 进行适当的运动
    • 保持良好的心态
    • 定期复查

    结语

    了解JRA,积极治疗和保养,可以帮助患儿健康成长,享受美好的童年。

  • 卡普兰综合征,又称卡普兰肺结节,是一种罕见的肺部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卡普兰综合征的因素:

    1. 免疫异常:免疫异常可能是卡普兰综合征的病因之一。尘肺等疾病可能促进免疫反应,导致肺部类风湿病变。

    2. 遗传因素:遗传素质可能对卡普兰综合征的发病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某些遗传标志可能与该疾病的易感性相关。

    3. 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某些职业性粉尘,如硅尘,可能增加卡普兰综合征的风险。

    4. 炎症反应:肺部炎症反应可能参与卡普兰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5. 免疫遗传学:研究表明,某些HLA基因可能与卡普兰综合征的易感性相关。

    了解卡普兰综合征的病因对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卡普兰综合征,请及时就医。

  •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为了缓解这些症状,许多患者会选择药物治疗。那么,哪些药物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非甾体抗炎药:这类药物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常用于缓解关节炎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双氯芬酸、消炎痛等。需要注意的是,应避免同时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非甾体抗炎药。此外,外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酮洛芬凝胶、吡罗昔康贴片等,对缓解关节肿胀和疼痛也有一定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

    2. 传统抗风湿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延缓和控制疾病的进展,常用药物包括氨甲蝶呤、来氟米特、羟基氯喹、硫唑嘌呤、环孢素等。

    3. 生物抗风湿药:是目前积极有效控制炎症的重要药物,可减少骨质破坏,减少激素用量,减少骨质疏松。目前,最常用的是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白细胞介素-6拮抗剂。肿瘤坏死因子-α常用拮抗剂包括依那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和高利单抗。

    4. 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能迅速缓解关节肿痛症状和全身炎症。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应注意补充钙和维生素D,以避免骨质疏松。

    5. 植物药制剂:植物制剂如雷公藤多苷、青藤碱等,对缓解关节肿痛、晨僵有较好作用。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可以考虑通过手术矫正畸形,提高生活质量。常见的手术包括滑膜切除、人工关节置换、关节融合和软组织修复。滑膜切除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疾病。人工关节置换术适用于晚期畸形和功能丧失的关节。此外,类风湿的治疗还包括免疫净化,如血浆交换或免疫吸附、自体干细胞移植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

    总之,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如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锻炼等,以帮助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晨僵,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症状,让许多患者饱受痛苦。它主要表现为早晨起床后关节及其周围环境的僵硬,持续时间通常超过1小时。这种症状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尤为明显,被视为观察疾病活动的一个指标。然而,除了类风湿关节炎,晨僵也可见于其他关节炎,如骨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和结缔组织疾病等。

    那么,如何治疗晨僵呢?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对于骨性关节炎患者,非甾体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塞来昔布等可以有效缓解晨僵症状。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则可口服抗风湿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如氨甲蝶呤等。

    2. 物理治疗:热敷、理疗等方法可以帮助缓解晨僵症状,保护关节功能。此外,夜间保暖也是减轻晨僵的有效措施。

    3. 运动治疗: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度,缓解晨僵症状。多参加户外活动,晒晒太阳,对改善晨僵也有一定帮助。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保养。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进行关节拉伸运动,保持关节灵活。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也有助于减轻晨僵症状。

    总之,晨僵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炎症状,需要积极治疗。患者应遵医嘱,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并注意日常保养,以减轻晨僵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来氟米特作为一种传统的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传统非甾体抗炎药相比,来氟米特起效较慢,通常需要2-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疗效。虽然它不具备明显的抗炎和止痛效果,但可以有效延缓和控制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情进展,为患者带来福音。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活动情况以及患者的耐受情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来氟米特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肝损伤、骨髓抑制、血压升高、皮疹等,同时具有一定的致畸作用,孕妇禁用。

    面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首先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目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和方法不断更新,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规范用药,监测病情变化。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重日常保养。在急性期,患者应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病情稳定后,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锻炼,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关节稳定性。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选择医院和科室时,应优先考虑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技术的医疗机构。通过多学科合作,为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来氟米特作为一种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有效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良好心态,注重日常保养,以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