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服用降压药物应注意哪些问题

服用降压药物应注意哪些问题
发表人:郭艳茹

1.高血压患者一般需终身治疗。应根据医嘱按时服药,不得自行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更不得随意停药,如根据自觉症状来增减药物、忘记服药或在下次吃药时补服上次忘记的药量,均可导致血压波动。

2.不要轻信传言和广告,切莫停用正规降压药,而改用保健品替代,以免造成严重后果。切莫停用正规降压药,而改用保健品替代,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3.有些降压药如可乐哌唑嗪、氢氯噻嗪等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应注意选择在平静休息时服药,服药后不宜立即的活动。改变姿势时,特别是从卧位、坐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以免发生跌倒的意外情况。

4.学会自行监测血压的方法,并详细记录每次测量血压的日期、时间以及所有血压数值,以便为医生提供评估病情及药物调整的依据。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高血压疾病介绍:
肾动脉狭窄,是肾动脉主要分支或主干狭窄程度≥50%的肾血管疾病,发病率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如果不早期干预,3年病死率达50%以上,5年和10年存活率分别约18%和5%。其致病因素较多,比如先天性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高脂血症等。本病一般临床无特异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肾性高血压或缺血性肾病,可有头晕、头痛、心悸、胸闷、视力减退、恶心、呕吐等高血压症状。治疗方案随病因不同有差异,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等。对于患侧肾长径大于9cm且残留肾功能较好,狭窄的肾动脉已有侧支循环形成者,患者通过介入或外科手术后预后良好,重建血管后,残留肾功能可以稳定,甚至部分改善。对于患侧肾长径小于7.5cm或患者血清肌酐大于35.4umol/L者,则预后较差[1][2]。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在上世纪60年代我国高血压患者几乎都使用一种降压药,那就是复方利血平片,它如今很少用于降压治疗,曾经有一段时间几乎停产了,但后来有医学界专家呼吁重新使用它,因为在一些难治性高血压时这个药还是有神奇降压效果,不能弃用,如今复方利血平降压片仍然在降压市场有一席之地。

     

    复方利血平片是一种复方制剂由利血平、氢氯噻嗪、维生素B6、泛酸钙、三硅酸镁、氯化钾、维生素B6、硫酸双肼屈嗪、盐酸异丙嗪等成分组成。复方利血平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的治疗,若使用该药物能有效控制血压,且无较明显不适者能够长期使用,但目前治疗高血压的一线用药并不包括该药物,原因是这个药长期使用导致胃溃疡等消化性溃疡、精神抑郁、高尿酸血症的副作用较大。

     

     

    为什么复方利血平片可以用于难治性高血压吗?

     

    1、利血平通过影响交感神经末梢中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导致去甲肾上腺素被酶降解,使去甲肾上腺素被消耗,妨碍交感神经冲动的传递,进而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以及出现中枢神经的镇静和抑制作。

     

    2、硫酸双肼屈嗪为血管扩张药,直接松弛小动脉平滑肌,它的作用主要来自于减少后负荷,可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cGMP)增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cGMP的含量,使平滑肌舒张,小动脉扩张,减低外周血管阻力,扩张静脉作用小。

     

    3、氢噻嗪则为利尿降压药,通过增加水钠的排泄,减少血容量从而使血压下降。虽然以上几种成分联合应用有显著的协同血压作用,但药物随着成分的增多,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也是成倍增加,并且也无复方利血平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资料,所以存在一定风险。

     

    复方利血平片为何没能进入高血压一线治疗药物之列呢?

     

    1、用于高血压一线治疗的五大类降压药作用机制相对于复方利血平片简单而明确,不良反应也较少。

     

    2、复方利血平没有心、脑、肾靶器官保护作用,仅仅是降压,故较适用于单纯性高血压,而用于高血压一线治疗的五大类降压药,不仅可以用于单纯的高血压治疗,还能用于高血压伴有其他疾病的治疗。如用于伴有各种心病(如: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衰等)、糖尿病、高血脂、肾病、甲亢、消化性溃疡及精神抑郁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以及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等。 用于高血压一线治疗的五大类降压药分别为: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剂(ARB),如:缬沙坦、氯沙坦等;③、钙通道阻滞药,如:非洛地平、氨氯地平等;④、β受体阻断药,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等;⑤、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复方利血平成分较多,使用需注意以下7点:

     

    1、与洋地黄或奎尼丁合用时,可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2、与左旋多巴合用可使多巴胺耗竭,导致帕金森氏症;

     

    3、有精神病、抑郁病史者禁用;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5、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禁用;

     

    6、高尿酸、高血脂患者慎用;

     

    7、红斑狼疮、心绞痛患者慎用等。

     

    综上所述,复方利血平片作为一种便宜老药,由于副作用较多,已经很少使用,但姜还是老的辣,危难时刻它能立下汗马功劳攻克难治性高血压,可谓戴罪立功!这里也提醒高血压患者用药前,应当到正规医疗单位诊治,明确自身疾病情况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由医师根据辅助检查结果、具体情况选用最佳治疗方案,方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 高血压对我们危害很大,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患者需要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以内,而降血压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口服药物。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但你们知道吗?高血压患者口服药物治疗以后还有一个经常会出现的并发症,那就是低血压。

     

    好好的高血压怎么就变成低血压,以后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一、高血压患者的低血压

     

    所有的降压药物在其副作用当中,都有低血压这个副作用。这主要是因为降压药的作用就是降低血压,而如果患者血压下降过多,就成了低血压!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降压药的副作用上,都写着有低血压这一个副作用。

     

    二、低血压会有哪些症状?

     

    出现低血压会有哪些症状的患者往往会表现为头晕乏力,战力后黑蒙等相关供血不足的表现!甚至有些人会表现为晕厥等情况!而如何鉴别患者是不是低血压所导致的相关症状,在患者有症状时测量一个血压就能简单的识别患者是不是低血压!

     

    三、出现低血压应该怎么办?

     

    高血压患者一旦出现低血压的情况,首先要明确患者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药物所导致的低血压,那么把药物逐渐的减量,或者是停用患者的血压,大多数可以恢复到正常范围以内,但是如果患者的低血压是因为高血压的并发症所导致的,那么就需要针对患者高血压的相关并发症或者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高血压患者也会出现低血压,而且很多时候都和国梁口服加药物有关。而此时的低血压大可不必过于担心,把药物减量或者停用以后很多低血压都可以恢复到正常范围以内。正常人的血压随内外环境变化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在整体人群,血压水平随年龄逐渐升高,以收缩压更为明显。

     

    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我是有思想有态度的李医生,关注我们,每天都有不一样的科普推荐给您!关注我们,关注心脏健康,关注心理健康,关注身体健康,关注不一样的科普平台!

  • 低血压,是与高血压相反的疾病。患者的血压过低,可能由于过低的血压导致一些疾病症状。低血压的患者于高血压的患者在症状还有治疗注意上都大有不同,血压过低也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还有身体状态产生较大的影响。低血压患者如果出现一些低血压的症状,就要及时护理和治疗。

     


    低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压低于正常。在测量下,成人的血压低于正常血压时,就是低血压。但是一般,人们的血压在正常幅度下是有变化的,随着昼夜波动还有季节性的波动。所以应该在多次同一时间的测量下,来判断是否是低血压,不能通过某一特定情况下,来判断是低血压,最好是多方考虑作出综合判断。


    ​低血压患者一般有一下症状:疲乏、无力,尤其是在早上,这种症状表现得尤为明显,患者感到四肢无力和精神萎靡,在休息以后会好转,但是随之时间长又会有这种感觉。,在傍晚和下午感觉尤甚。头痛、头晕:低血压患者中,这是最主要的症状,头痛的症状会在进行脑力活动以后更加严重,体力活动的长久进行也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每个患者头痛的性质和程度是不一样的,因人而异。多表现为颞顶区或枕下区隐痛,也可呈剧烈的搏动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心前区隐痛或不适:低血压病患者心前区隐痛、不适,不仅可在体力劳动或紧张脑力劳动时发作,在安静时也可发作。严重的时候,甚至引起心绞痛样发作。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精神萎靡、记忆力减退,还会出现失眠的情况。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可能出现皮肤发白,容易出汗,经常忽冷忽热,手脚发麻的症状。

     

     


    低血压患者,在饮食上尤其要多加注意。荤素都要吃,荤素搭配合理,保证合理膳食,充分摄入各种营养物质,才能保证体质的增强。如果患者还同时伴有红细胞含量过低的话,可能会伴随贫血症,要多吃不喊蛋白质、铁、维生素和叶酸的食物,例如红糖、牛奶、蛋黄、猪肝,还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改善贫血状况,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脑的供血状况。还要高钠、高胆固醇饮食。患者不要吃生冷和凉性的食物,比如菠萝还有芹菜以及各种冷饮。不要吃能够降低血压的食物,例如玉米。


    如果患者没有低血压的症状的话,不用进行特殊处理,可以通过进行适当的锻炼来改善体质,也可以服用一些能够不起补气益血的中药。对于低血压的预防,人们在生活中最好保持适当的锻炼,锻炼有利于加强体质,可以改善血压的状况,保障人们的血压状况。在饮食上也不要过于避免食用低脂肪和热量的食物,合理膳食。

  • 利尿剂不仅可降血压,还可治疗心力衰竭等疾病;合理应用不仅可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还可降低降低死亡风险。那么,高血压患者服用利尿剂应注意什么呢?接下来,将为您解析。

     


    血压升高有多种机制,钠盐摄入过多、水钠潴留引起的血容量增多属于其一。利尿剂通过促进钠离子排泄,减轻容量负荷,有利于降低血压。常用利尿剂有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强效利尿剂,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中效利尿剂,螺内酯、氨苯蝶啶等弱效利尿剂。单独用于降血压时,很少使用强效利尿剂,主要以中效利尿剂为主。在降压过程中,需注意:


    利尿剂可引起代谢紊乱,包括血糖、血脂异常等,发生率与利尿剂用量相关,通常发生于长期使用大剂量利尿剂的患者,控制利尿剂的用量则可减轻对代谢的影响。以氢氯噻嗪为例,每日用量控制在6.25-25mg,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合并高尿酸血症,血尿酸长期升高可能诱发痛风,增加肾脏损害。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噻嗪类利尿剂在降血压的同时,可能升高尿酸,增加痛风发病风险。因此,痛风患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建议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患者换用其它降压药。


    利尿剂可引起血钾异常,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药物可促进钾离子排泄,长期应用可引起低钾血症;螺内酯、氨苯蝶啶等药物具有留钾的作用,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高钾血症。血钾无论升高还是降低,均可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使用利尿剂2-4周后应注意监测血钾。

     


    利尿剂单独应用时降血压作用有限,加大用量时可能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利尿剂通常与其它降压药联合应用,包括钙通道阻滞剂(地平类降压药)、ACEI(普利类降压药)、ARB(沙坦类降压药)等,不仅可增加降压作用,还可减轻相互之间的不良反应;由于与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联用可增加糖尿病患病风险,因此肥胖、、腹型肥胖、糖尿病前期等糖尿病高危人群、糖尿病患者不建议联合应用这两类降压药。


    综上,利尿剂通过促进钠离子排泄降低血压,强效、大剂量利尿剂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降血压时以中弱效(如氢氯噻嗪)、中小剂量(如每日6.25-25mg氢氯噻嗪)利尿剂为宜;由于利尿剂单独降压作用有限,因此常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如普利、沙坦、地平类降压药等,在增加降压作用的同时,可减轻不良反应。

  • 高血压作为一种慢性病,目前是无法被根治的,只能通过服用药物+改善生活方式来控制。这两点说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真正执行起来很多人还是疑惑颇多的。为了让高血压患者更好地控制好血压,我来分享一下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高血压患者在用药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在临床上高血压事实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前者由于病因不明,所以无法被治愈,而继发性高血压本身病因是明确的,一般来说在去除病因的时候,血压也多能恢复正常。日常生活中,如果不特殊说明,那高血压就是指原发性高血压,它是最常见的高血压类型。


    很多人确诊高血压以后,由于对高血压的了解比较少,所以并不按时服用药物,反而觉得一旦吃了降压药以后就戒不掉了,殊不知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高血压本身目前就无法被治愈,无论吃不吃降压药,这种疾病还是一直存在的,吃药的目的是为了使血压达标,进而降低高血压并发症的风险。不按时服用降压药,就会造成血压的忽高忽低,这样无疑会增加脑梗死、脑出血、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所以高血压患者必须长期坚持治疗,在没有专业人员的建议下,不要擅作主张停用药物或者减量以及减少或者增加服药频率等。


    可能大家不太理解为什么血压忽高忽低会增加心脑血管的风险,举个例子吧,大家估计都有折铁丝的经验吧,如果反复折曲铁丝到一定的次数,铁丝就会断裂,而血压忽高忽低本身就相当于折铁丝,即便血管不破裂,也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损伤。血管受损以后就会加速血管的老化,老化的血管弹性会降低,血压如果忽然升高的时候,血管就容易破,可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选择合适的降压药也比较重要,尽量选择长效降压药。长效降压药和普通降压药相比,工艺更先进,可以持续稳定地控制血压,一天只需要服用一次就可以,特别适合记忆力不好的中老年人。那些短效降压药虽然效果也可以,但是因为一天服用多次,所以很多人容易漏服,而且这也不利于平稳地控制血压。如果降压药能控制血压达标,而且也没有什么不良反应,那就不要随便更换治疗方案。在使用降压药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良反应,比如干咳、下肢水肿、心慌等,就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选择停药或者换药。

     


    2.高血压患者在生活方面需要注意什么呢?


    都说民以食为天,这句话道出了饮食的重要性,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能控制好饮食,那在控制血压这一块已经成功了一半。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应该注意清淡饮食,做到低盐、高钾饮食,每天摄入的食盐应该控制在6g以内,在做饭的时候减少食盐以及含盐高的调味品的用量,尽量不要吃太咸的加工食品(比如腌制品、各类炒货等),在烹饪的时候尽量使用定量盐勺,这样可以起到提示的作用。


    适当增加摄入的钾也有利于降低血压,但是要注意不能直接口服补钾制剂,否则容易导致中毒。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食物中摄取,这样不仅安全性高,而且效果也可以。一般来说,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食物中都含有比较多的钾。建议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以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富含膳食纤维的杂粮、植物来源的优质蛋白为主,健身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尽量不要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戒烟、戒酒、控制好体重也是比较重要的。吸烟和喝酒对身体不好,大家都是知道的,但是吸烟、喝酒还不利于控制血压,而且它们还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所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尽量去除这两大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真的不能做到完全戒酒,那就尽量减少摄入的量,男性喝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每周酒精摄入量男性不超过140g,女性不超过80 g。吸烟和喝酒对身体不好,这里不接受反驳,不要再拿身边特殊的例子去说事,马云一年能挣几个亿,你怎么一个亿都挣不了?


    一般来说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超重或者肥胖的情况,而体重超标不仅仅不利于血压的控制,还会增加别的疾病的风险,比如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建议高血压患者把体重指数控制在18.5~23.9,男性的腰围控制在90cm以内、女性的控制在85cm以内。对于体重指数超过24的患者,可以采取一些减重的措施了,制定好一个科学的计划,然后坚持下来,一年内能瘦5%~10%就可以。


    运动和保持乐观的心态对于控制好血压也有好处,大量的研究发现坚持锻炼身体和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而且还能降低其死亡率。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除了日常生活的活动以外,可以每周至少运动5次,每次运动的时间可以控制在30~60分钟,优先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散步、慢跑、快走等,具体的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对于那些病情不平稳的患者,可以暂停运动,待病情稳定的时候再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运动前也需要注意做热身运动,在运动的时候身边最好有人陪同,而且恶劣天气最好不要进行室外运动,在运动期间注意预防跌倒。

  • 中药治病,正确的服用方法是保证疗效的前提。清代名医徐大椿云:“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服法中忌口是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忌口即服用中药时饮食方面的禁忌。

     

    《本草纲目》中也有许多服药忌口内容,如甘草忌猪肉、菘菜、海藻;黄连、胡黄连忌猪肉、冷水;苍耳忌猪肉、马肉、米泔;桔梗、乌梅忌猪肉;仙茅忌牛肉、牛乳;吴茱萸忌猪心、猪肉;丹参、茯苓、茯神忌醋等。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药)记载服药忌口112条之多。

      

     

    服药忌口是人们经过长期临床实践的总结,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阻碍药物吸收的食物

     

    油腻、肥厚、生硬的食物,不易消化,阻碍药物吸收,无论服用何种药物,都应避免,这属于服药忌口的一般通则。如《本草经集注·序录》载:“服药不可多食肥猪、犬肉、肥羹、鱼鲙腥臊。”《千金要方·服饵》载:“凡饵汤药,其粥、食、肉、菜皆须大熟。熟即易消,与药相宜;若生则难消,复损药力。”

     

    2.改变药物药性的食物

     

    某些食物会改变某些药物的药性,降低药物的疗效。服用滋补中药时,忌食生冷、油腻食物;服用活血化瘀药时,忌食蚕豆、鱼、酸冷食物;服用温里药时,不宜食生冷瓜果等;服用清热药时,忌服烟、酒、薤、姜、花椒、胡椒等辛辣之物;服用化湿药物时,忌食生冷瓜果、饴糖、糯米、猪肉等。

      

    3.会加剧病情的食物

     

    有一类食物称“发物”,容易诱发某些疾病或加重已发疾病。

     

     

    如蘑菇、香菇等,过食这类食物易致动风升阳,触发肝阳头痛、肝风眩晕等宿疾。

     

    海鲜类大多咸寒而腥,如带鱼、黄鱼、鲳鱼、蚌肉、虾、螃蟹等水产品,对于体质过敏者,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症。

     

    发物易引起发热、发疮、上火、动风、生痰、胀气以及诱发痼疾等,常见的发物有羊肉、猪蹄、鹅肉、牛肉、海鲜、香菜、韭菜等。治疗皮肤疮疡肿毒,禁食发物。

     

    4.和药物同用后导致其他病变的食物

     

    有些食物和药物同用后会导致其它病变或不良后果。如《东医宝鉴》载:“服地黄、何首乌,人食萝卜则能耗诸血,令人发早白。”意思是服用地黄、何首乌时,食用萝卜,则会耗诸血,使人头发早白。

     

    总之,中医治病离不开辨证论治,忌口也不能忽视“辨证论忌”。如疾病属寒证,症见体质虚寒,大便溏薄,胃痛喜热,四肢发冷等,则应忌食寒凉生冷之食物,如西瓜、雪梨、香蕉;热证见面目赤红、发热、痔疮下血、心烦失眠者,忌食生姜、辣椒、大蒜、油炸食品等。

  • 沙坦类药物是治疗高血压的常见药物,包括厄贝沙坦、缬沙坦、氯沙坦钾、坎地沙坦酯、替米沙坦、奥美沙坦酯等,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阻断循环和局部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引起的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压力感受器敏感度增加以及促进醛固酮分泌的作用,从而达到降压作用。

     

     

    沙坦类药物的优点:

     

    1.沙坦类药物在各类降压药物中耐受性相对较好。它没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普利类药物)不易耐受的不良反应:干咳。也没有血管扩张药(地平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下肢水肿、心跳加速等。还没有利尿剂(噻嗪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尿频、电解质紊乱等。最后也没有β受体阻断剂(洛尔类)的不良反应:会引起病人心跳变缓,乏力等。

     

    2、沙坦类药在降压的同时可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的恶化,有预防房颤作用,并可用于糖尿病肾病。

     

    3、沙坦类药物,停药时一般不引起高血压“反跳现象”发生。

     

    4、药物半衰期较长,降压较平稳且作用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每天用药一次,患者依从性好。

     

     

    长期使用沙坦类降压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是药三分毒,沙坦类药物也同样有副作用,可起血肌酐的升高、血钾的升高、肝功能的减退、血管神经性的水肿以及对胎儿发育产生影响,另外,沙坦类药物可引起的粒细胞减少和横纹肌溶解风险,如果服用药物期间检查血常规发现问题时,或出现肌肉酸痛一定要及时就诊。长期使用沙坦类药物需注意以下几点:

     

    1.血容量不足的患者在开始服用沙坦类药物之前应先纠正血容量。

     

    2.应从小剂量开始,以免造成血压急剧下降造成危害。

     

    3.禁用于孕妇,也不推荐用于哺乳期妇女。

     

    4.与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联用,会增加高血钾的几率,合用时注意监测血钾水平。

     

    5.与噻嗪类利尿剂联用时应当注意,初始用药可能出现低血容量和低血压风险。

     

    6.与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联用可减弱抗高血压作用。

     

    7.肾动脉狭窄的患者使用沙坦类药物应谨慎,使用中需监测肌酐水平。

     

    8.主动脉和二尖瓣狭窄,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慎用。

     

    9.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不推荐使用。

  • 一、安眠药能长期吃吗?

     

    有些患者服用安眠药见效后,由于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往往会自行停药,以致失眠症状复发,须重新用药。其实,使用安眠药改善睡眠以后,最好要继续服用几天,让已经紊乱的生物钟逐渐恢复正常,然后逐渐减少安眠药的剂量,再停药,否则欲速不达。对于一些长期依靠服用安眠药入睡的人,与其说是治疗病症需要这类药物,还不如说是心理上依赖。

     

    因此,需要服安眠药时,一般连续服用某种安眠药最长不超过4个月。最好将两三种安眠药交替服用,并辅以精神治疗和适度运动,以减少因长时间服用安眠药产生的依赖性。

     

     

    二、服用安眠药应注意的问题

     

    1. 药物相互作用。

     

    安眠药与下列药物合用时作用增强,须注意:

     

    • 一些抗过敏药有中枢抑制作用与安眠药同服,会产生嗜睡,乏力,头晕等不良反应;
    • 肌松药与安眠药会引起嗜睡,乏力等副作用;
    • 酒精与安眠药同服:过量的酒精有激发安眠药中毒的可能。因为酒精对中枢神经初为兴奋作用,之后为抑制作用。由于大脑各部位受抑制不同,初期出现兴奋症状,后期则出现抑制症状,如嗜睡等。而安眠药对大脑有抑制作用,所以酒后服用安眠药,可产生双重抑制作用,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呼吸及循环中枢也会受到抑制,出现呼吸变慢、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呼吸停止而死亡。

     

     

    2. 注意药物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在改善睡眠的同时,不能忽视安眠药对特殊生理和病理人群的用药禁忌。

     

    孕妇忌服安眠药,有的安眠药可能使胎儿畸形,还可能出现新生儿哺乳困难、黄疸和嗜睡。孕期出现失眠时,最好是通过放松心情,按时作息等生活方式的调理来达到催眠目的;哺乳期妇女如果服用安眠药,其成分可能转移到母乳内,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母亲在哺乳期中服用安眠药,需避免授乳。

     

    年老体弱者,机体代谢功能差,容易造成药物蓄积,会有头晕和走路不稳等副作用,可能给年纪大、身体较弱者带来危险。老年患者长期服用安眠药,可能会导致记忆力逐渐减退反应力下降,长此以往,甚至有可能发展为老年痴呆症;睡眠呼吸障碍者,安眠药能加深中枢抑制,所以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药;患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重症肌无力的人也要注意,这些患者服用安眠药时,症状会急剧恶化。

  • 作者 | 杨明博
    文章首发于 | 肝博士杨明博大夫微博

     

    1. 健康的生活方式才重要,不要把希望都放在药物上。无论是降血脂,还是治疗冠心病,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戒烟戒酒等非药物治疗都是最基本的治疗。

     

    2. 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尽量让血脂达到需要的目标。冠心病患者无论血脂高不高都需要长期吃他汀,不要自己停药。

     

     

    3. 遵医嘱定期复查,包括血脂、肝酶、肌酶,以便了解疗效、确保安全,并及时调整治疗。

     

    4. 一些抗真菌药、抗生素、抗抑郁药等可能与他汀类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他汀的药物浓度,可能增加他汀的副作用。

     

    若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应向医生说明您正在服用他汀,由医生判断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处理。

     

     

    5、服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应谨慎食用柚子或柚子汁。

     

    因为柚子中的活性成分可抑制他汀在体内的分解代谢,大量食用会提高他汀类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增大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的危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目前来说高血压的发病率是比较高的,虽然大多数人都听过高血压这个词语,但是真正了解高血压的人还不足一半。很多人都是血压高的时候吃点药,血压正常就停止吃药,不少人因为不重视高血压而出现了各种并发症。


    之前我在急诊科遇到过一个中年人,他高血压有8年了,平时不怎么重视自己的血压,降压药也是断断续续的吃,突然有一天得了脑出血,被送到急诊科的时候患者已经意识不清了,查头颅CT发现大面积脑梗死。高血压目前没法治愈,只有长期口服药物控制,但是不少人都担心服用高血压会有什么不良反应。为了解除大家的困惑,我来聊一聊高血压的那些你想知道的事。

     


    血压和什么因素有关?


    血压顾名思义是指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只不过在物理学上统一用压强代替压力,所以血压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是指单位面积血管壁受到的压力,也就是压强。


    对于一个人来说心脏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它如同一个水泵,负责把心脏内的血液泵向全身。这就好比浇水,发动机的作用也就相当于心脏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一个生活常识,水泵的功率越大,那产生的水流的力量也就越大。心脏工作的时候,心率增快其实也就相当于增加心脏的功率,所以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心率越快血压也就越高。


    从血压的定义来看,维持一定的血压需要足够的血液量。这就好比一个气球,如果气球里面没有气体,那气球内壁的压力几乎等于零。同样地,如果血液的量比较少,那就不足以维持正常的血压。相反,如果一个人的血液量比较多的话,那血压就比较容易偏高。


    血压还和血管壁的弹性有一定的关系。大家可能发现一个现象,年轻人得高血压的概率是显著低于中老年人的,根据权威的数据,我国老年人的高血压的患病率能达到50%以上。如果血管有弹性的话,即便血压稍微高一些,那也能缓冲这种变化。可能大家不太理解这句话,举个例子吧,估计大家都买过牛仔裤吧,如果买的是那种有弹性的牛仔裤,哪怕裤子稍微小一点,也不会感觉到有箍腿的感觉,这种现象就类似于有弹性的血管对于血压的缓冲作用。中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本身的血管就会差一些,血管对血压的缓冲作用也会弱一些,所以血压也就容易偏高。


    除此之外,血压还和外周阻力以及血液的粘稠度有关。外周阻力就和路面的摩擦力类似,当心脏舒张的时候,如果外周阻力增加,那血液流向外周的量就会减少,留在心脏的血液量就会增加,所以会造成低压的升高。当血液比较粘稠的时候,心脏要想把血液打出去,就得使劲工作,同样地也会引起血压升高。粘稠的血液就类似于密度增大的液体,密度越大,需要的力量也就越大。就拿注射器来说吧,里面放空气和水,很明显推水用的力量更大一些。

     


    高血压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不良反应?


    目前来说,主流的降压药物主要有4大类,即利尿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可能这样系统地说这些降压药,大家并不知道具体指什么。常见的利尿剂包括呋塞米、氢氯噻嗪、螺内酯,钙离子拮抗剂主要包括氨氯地平、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β受体阻断剂主要包括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主要包括ACEI类和ARB类,前者常见的有卡托普利、赖诺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一般都是带有某某普利),常见的ARB类降压药包括缬沙坦、氯沙坦等(一般都是带有某沙坦)。


    从本质上来说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断剂的降压机制主要都是通过减弱心脏的收缩力来发挥降低血压的作用,但是细说下来,这二者又有比较大的区别。


    在心脏上有β1受体,如果阻断这种受体的作用,就可以减弱心脏的收缩力、降低心率,而且它还能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交感神经的活性,通过多种作用机制起到降压的作用。既然β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那如果矫枉过正肯定也容易造成心率太慢而造成供血不足。在支气管上存在着β受体,如果激动这种受体可以使支气管扩张,而阻断被他受体可能使呼吸道疾病(比如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症状加重。如果突然停用β受体阻断剂,也可能会加重病情。


    在心脏上面有钙离子通道,它就像一个大门一样,控制着钙离子的出入,如果钙离子进入到心肌的量多,那就会使心脏的收缩力增加,进而引起血压升高。钙离子拮抗剂的作用就是和钙离子受体结合,阻止钙离子进入到心肌内,这样的话心脏的收缩力减弱、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钙离子拮抗剂的不良反应其实也和这些药理有关,扩张血管可造成头痛、心跳增快、面部发红,由于它的降压作用强,所以也容易引起直立性低血压。除此之外,海里拮抗剂还会引起便秘、下肢水肿、心率慢等的不良反应。


    利尿剂的降压机制说白了主要是促进液体排出体外。人吃了利尿剂以后,自身的尿量就会增加,就能把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比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排出体外,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后来的研究也发现,利尿剂其实还具有一定的拮抗钙离子的作用。利尿剂能增加人的尿量,自然也能增加电解质紊乱的风险,比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而且尿出来的东西多的话会增加低血压的风险。另外,利尿剂还会抑制尿酸的排泄而造成尿酸升高,它还能造成糖和脂肪代谢紊乱。


    在人体内存在着一个称之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调节体系,这个体系的作用就是升高血压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就是催化血管紧张素的生成,如果这种物质被抑制的话,就会造成血管紧张素的分泌增加,自然能起到降低血 压的作用。这里需要注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还有一个作用就是使缓激肽失去活性,所以如果抑制了这种酶,就会使人体内缓激肽的含量增加。虽然缓激肽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但是它多了会它会引起刺激性干咳的不良反应。ACEI类降压药和ARB类降压药不同的是前者有刺激性干咳的不良反应,而后者没有。但是这两种降压药物都可能会引起高钾血症、低血压、过敏、水肿等不良反应。


    长期吃降压药,结果会如何?


    一些人会提出这个问题,估计是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其实这种担心有点不必要。因为任何药物从研发到上市都会经过很多的验证的,就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来说吧,很早就在说研制了,但是差不多大半年了,现在才开始上市,而且这个是速度比较快的。药物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疾病的,使用药物带来的好处肯定要控制在大于药物本身带来的危害,只要严格按照药物推荐的剂量使用,那就比较安全。


    药物的安全剂量其实是来源于大数据,这个数据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人,它只是适合大多数人。虽然推荐剂量适合大多数人,但是这个推荐剂量可能对于个别人来说剂量就超标了,这样的话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就更容易出现了。


    长期的高血压带来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常见的包括心力衰竭、脑出血、脑梗死、肾衰竭、视力减退等等。服用降压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和高血压本身带来的危害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对于那些长期服用降压药物并且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服药的人群来说,他们的血压控制的多数比较好,所以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不大,自然寿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如果乱吃降压药,而且不按照推荐的剂量服用,肯定会造成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多。长期服用降压药虽然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但是它带来的好处是大于益处的。

  • 高血压,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它会导致心脏、大脑、肾脏等多个器官受损,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高血压的范围,学会自我监测血压,对高血压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那么,高血压的范围是多少呢?一般来说,正常血压的范围是90-140mmHg。如果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就被称为高血压。高血压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波动,要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血压测量仪器,如电子血压计、腕式血压计等,方便患者在家中随时测量血压。学会使用这些仪器,了解高血压的范围,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压。

    除了定期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调整饮食:减少食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控制总热量摄入。

    2. 适量运动: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运动。

    3.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都会导致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限酒。

    4. 保持良好心态:学会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5.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高血压并发症,如心脏病、中风等。

    总之,高血压患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并控制血压波动,以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   你是否也曾是被闹钟支配的“起床困难户”?你是否也曾因为闹钟的响声而惊慌失措?你是否也曾因为频繁被闹钟叫醒而感到身体不适?

      近年来,关于闹钟的争议越来越多,甚至有传言称闹钟会诱发高血压,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那么,闹钟真的会“害人”吗?本文将从医学角度为您揭秘闹钟与高血压之间的关系,并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一、闹钟与高血压的关系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其发病原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其中,长期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被认为是诱发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长期频繁被闹钟叫醒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血压调节。具体原因如下:

      1. 突然惊醒:闹钟的突然响声会打断深度睡眠,使人体从安静状态迅速转为清醒状态,这个过程会对大脑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刺激,导致血压升高。

      2. 睡眠不足:频繁被闹钟叫醒会导致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下降,进而影响血压调节。

      3. 精神压力:长期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会导致精神压力增加,进而影响血压。

      二、如何避免闹钟带来的危害

      1. 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 改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舒适,避免噪音干扰。

      3. 选择合适的闹钟:选择声音柔和、节奏舒缓的闹钟,避免使用刺激性的音乐。

      4. 增强体质:通过锻炼、饮食等方式增强体质,提高对压力的抵抗力。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出现高血压等健康问题,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三、总结

      闹钟虽然方便,但过度依赖闹钟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闹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 主动脉硬化,又称主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这种疾病主要发生在主动脉,导致血管壁增厚、变硬,影响血液流动。虽然病因尚不明确,但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等都是其常见的诱因。

    由于主动脉硬化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许多患者往往在体检时才发现。因此,定期体检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主动脉硬化至关重要。

    治疗主动脉硬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饮食控制:低盐、低脂、低糖的饮食有助于减缓主动脉硬化的进展。患者应避免食用过多油腻、高胆固醇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

    2. 药物治疗:针对血压、血脂等危险因素,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降压药、降脂药、抗血小板聚集药等。

    3.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都有助于改善主动脉硬化患者的预后。

    4. 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复查血压、血脂等指标,以及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5.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血管狭窄明显、存在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主动脉支架植入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等。

  • 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是常见的慢性疾病。由于缺乏有效的治愈方法,三高患者需要长期进行管理,以防止病情恶化。

    一、定期医学检测

    三高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包括心脏、血管、血糖以及器官功能等。同时,使用血糖测试器和血压测量器等仪器在家中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二、规范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三高患者需要按时服药,以控制病情。如果长期服药后病情仍未得到改善,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三、合理饮食

    三高的发病与饮食密切相关。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脂、糖分和盐分。同时,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四、生活方式调整

    三高患者应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适当进行运动,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五、心理调适

    三高患者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六、定期医院复查

    为了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三高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三高患者需要通过医学检测、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和心理调适等多种手段,全面管理病情,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 中风,又称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它会导致大脑部分区域的血液供应中断,导致脑细胞损伤。近年来,中风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解放军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刘新峰教授的研究发现,中风的高发时段主要集中在一年中的秋冬季,其中凌晨5点前后更是“魔鬼时刻”。据统计,近50%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会在这一时间段发病。

    究其原因,可能与人体生物钟的调整有关。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生物钟模式开始从黑夜转入白天模式,交感神经兴奋度提高,导致血压波动。对于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肥胖或吸烟等高危人群来说,血管壁上的斑块更容易脱落,堵塞大脑血管,引发中风。

    北京急救医疗培训中心副主任陈志提醒,家中老人突发中风时,家属切勿慌张,喂水、喂药等行为都可能加重病情。正确的急救方法应该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将患者送往医院。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应保持患者平稳,避免扶直坐起,以免加重脑部损伤。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王爱民指出,对于中风患者来说,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除了药物治疗外,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预防中风的重要手段。建议高危人群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控制体重、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以降低中风风险。

  • 随着高血压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常见疾病,血压计已经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必备用品。然而,正确测量血压并非易事,很多人对于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存在误区。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血压的基本概念。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通常所说的血压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代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理想的血压值应该小于120/80mmHg。

    那么,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呢?以下是一些关键步骤:

    1. 休息:测量血压前应先休息5-10分钟,取坐位或平卧位,使手臂、血压计与心脏保持在同一水平。

    2. 袖带位置:袖带中部应位于肱动脉搏动明显处,袖带下缘距肘窝2厘米,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根手指为宜。

    3. 充气和放气:将听诊器胸件放在肱动脉上,注意不要塞入气袖内。然后给气袖充气,当肱动脉搏动声消失后再升高20mmHg或直接升到180mmHg左右,然后慢慢放出气袖中的空气。当听到第一个动脉搏动声时所示的压力值即收缩压,继续放气至动脉搏动声消失时的压力值即舒张压。

    4. 记录:测量血压后应做好记录,以便了解血压变化趋势。

    除了正确测量血压外,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高血压患者和血压不稳定者应定期测量血压,并根据血压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控制血压。

    3.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高血压等疾病。

    总之,正确测量血压对于控制高血压、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高血压的困扰。

  •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关注的焦点。许多高血压患者都希望通过运动来改善病情,其中跑步作为一种常见的运动方式,备受关注。

    然而,关于跑步能否治愈高血压这一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高血压的成因复杂多样,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所以跑步是否能治愈高血压因人而异。

    对于一些由于短时间精神压力、心理负担过重、熬夜等原因引起的血压偏高,通过跑步等运动可以帮助身心放松,使身体恢复正常状态,从而起到一定的降血压作用。

    但对于由于慢性器质性病变诱发的继发高血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仅仅依靠跑步是无法治愈的。这类患者需要尽早配合医生使用控制血压的药物进行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高血压患者还需要定期到医院测量血压、血糖和血脂,并做好记录。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调节,多吃富含钾和钙的食物,如土豆、茄子、海带和生菜等。同时,要限制盐的摄入,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克以内,少吃高钠食物,如牛奶、酸奶、酱油、泡菜等。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等。通过这些综合措施,可以帮助高血压患者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跑步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种有益的运动方式,但并不能保证治愈高血压。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饮食调节、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综合控制病情。

  •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许多患者都希望能找到一种替代药物的方法。近年来,鬼针草作为一种中草药,受到了广泛关注。那么,鬼针草真的能够治疗高血压吗?本文将从鬼针草的成分、作用原理、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鬼针草的成分。鬼针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我国南方地区。研究表明,鬼针草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类、多糖类等,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降血压等作用。

    鬼针草治疗高血压的原理主要与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有关。高血压患者体内自由基过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进而引发高血压。鬼针草中的抗氧化成分可以清除自由基,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降低血压。此外,鬼针草的抗炎作用还可以减轻血管炎症反应,有助于降低血压。

    目前,关于鬼针草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较少。一些研究表明,鬼针草可以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效果与常规降压药物相比尚无定论。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鬼针草不能完全替代降压药物。

    那么,高血压患者应该如何使用鬼针草呢?首先,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鬼针草,避免自行用药。其次,鬼针草可以与其他降压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疗效。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心态等,以降低血压。

    总之,鬼针草具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但并不能完全替代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鬼针草时,应谨慎对待,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疾病逐渐显现,其中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在老年人中尤为高发。无论是治疗还是饮食,高血压患者都需要格外注意,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高血压的成因复杂,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可以有效缓解高血压症状,甚至对轻度高血压有治疗作用。

    那么,高血压患者在治疗与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呢?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则:

    (1)饮食清淡:高血压患者应减少食盐摄入,避免高钠食物,如味精等调味品。

    (2)补充钾元素:高血压患者容易通过尿液流失钾元素,因此应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柑橘、马铃薯、大豆等。

    (3)多吃降压食物:香菇、木耳、海带、胡萝卜等食物具有显著的降压功效,高血压患者可以适量食用。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低脂饮食:减少动物脂肪摄入,避免高热量食物。

    2. 适量运动:保持规律的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

    3. 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波动会影响血压,高血压患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

    4. 定期复查:高血压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 遵医嘱用药:高血压患者应按照医生指导,合理用药。

  • 血压管理是现代人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许多人在日常监测中发现,上午血压正常,而下午血压却升高,这让不少人心生疑虑。那么,上午血压正常下午血压升高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这一状况。例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增加运动量,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调节血压;此外,合理膳食也非常重要,建议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过量饮酒。

    除了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也是控制血压的有效手段。常用的降压药物包括利尿剂、ACE抑制剂、ARBs等,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需要注意的是,药物需长期坚持服用,不可随意停药或减量,以免引起血压反弹。

    此外,还要关注一些可能导致血压波动的因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血压短时间内升高,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平和的情绪,避免过度劳累。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定期监测血压非常重要。建议在早上起床后、晚上睡觉前各测量一次血压,观察血压变化规律。如果发现血压波动较大,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总之,上午血压正常下午血压升高并非不可逆转,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关注相关因素,我们完全有能力控制血压,维护身体健康。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