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冻疮又痛又痒不好受,防治的药物你家厨房就有

冻疮又痛又痒不好受,防治的药物你家厨房就有
发表人:赵彦鹏医生

中医认为阳虚之人容易受寒,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如果不注意保暖,血虚寒凝就可能形成冻疮。西医认为对寒冷敏感的人,如果受到强烈的寒冷刺激,可以引起人体组织的损伤。天气寒冷人体皮肤的血管自动收缩,目的是想保住体温,由于手、脸、耳、足离心脏较远,血液循环较慢,血流也比较缓慢。因此容易出现冻伤。

 

 

冻疮常见于冬季,早春季节,以儿童、妇女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气候转暖后自愈,易复发。其发病原因是冻疮患者的皮肤在遇到寒冷(0~10℃)、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局部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冻疮的表现是:双手、脸面、鼻子、耳朵、脚趾、足跟等处出现紫红色的冻伤肿块,伴有瘙痒、灼痛。

 

冻疮发生后不要着急,你家厨房里的一种调料就可以治疗冻疮。方法是:用花椒50克,水煎二次,每次20分钟,共煎取半脸盆药水,趁热洗患处(注意勿烫伤),每次洗半小时左右,凉了可以热一下再洗。连用七天为一疗程,严重的可以用两个疗程。

 

一次冻伤后,第二年再次出现冻伤的可能性非常大。因此患者应该在第二年冬季到来之际,注意保暖,加强防范。这里介绍一个预防冻疮的方法:在温水中加少量啤酒,浸泡二十分钟,可以预防和治疗冻伤。因为啤酒中含有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6,具有抗炎和促进肌肉生长的作用。

 

 

预防冻疮,中医还有一个“冬病夏治”的小偏方:就是在盛夏季节,用紫皮大蒜捣烂,晒热后,经常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

 

阳虚体寒之人,为增强体质和抗寒能力,可以在冬季使用张仲景的当归羊肉生姜汤加花椒。药物组成:当归30克、羊肉500克、生姜15克、花椒3克。水煎食用。

 

保暖防冻的措施还包括:出门时要戴手套和暖耳、穿棉鞋和厚袜子。易冻部位另做护垫包裹。平时经常进行跑步、打球等运动,洗手、洗脸用冷水,逐步增加适应寒冷及抗寒的能力。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冻疮疾病介绍:
冻疮是一种寒冷相关的末梢部位局限性、淤血性、炎症性的皮肤病,好发于初冬、早春季节,各年龄组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儿童、青年女性或末梢循环不良者。好发于四肢末端及暴露部位,如手指、耳背、耳廓、鼻尖等处。表现为局部皮肤的瘙痒、红肿、疼痛,严重时可出现皮肤溃烂。冬季发病,气候转暖后可自愈,可局部对症治疗,病情重者可遗留色素沉着或萎缩性斑痕,来年易复发。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冻疮是寒冷季节的常见皮肤病,每到冬季随着气温的降低,在户外工作的家人最担心的就是得冻疮。冻疮也好发于早春季节,以儿童和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者多见,这些患者常伴有肢体末端皮肤发凉、肢端发绀、多汗等表现。皮损好发于手指、手背、面部、耳郭、足趾等处。

     

    人们一旦患上冻疮,即使治好来年也容易再发生,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是这个,一到冬天手就冻成了红萝卜状,痛苦不堪。

     

    冻疮的三大症状

     

     

    一、冻疮所致的瘙痒、疼痛以及漫长的病程和反复发作让人不甚苦恼。部分患者有水泡和溃疡形成,治疗不当常引发感染,其发生的重要环节是长时间在低温潮湿环境所致的机体局部组织微循环障碍。

     

    二、儿童、少年和女性更易患冻疮就是因其神经血管对低温较敏感所致。所以湿冷环境是冻疮发生的直接原因,而皮肤神经血管对低温的反应性过强则是间接原因。

     

     

    三、冻疮发生有较强的选择性,在同样的冷湿环境中只有部分人发生,这部分人可称之为具有“冻疮素质”,实际上是这部分人的神经血管对低温反应过强,在不太低的温度下血管就可发生痉挛性收缩。

     

    冻疮的治疗:抗炎、镇痛与止痒

     

    低温直接导致血管收缩,同时使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冷感受器在低温下激活形成冷觉,而冷觉间接引起血管收缩。对症治疗的药物如解热镇痛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血管层次”如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等,和活血化瘀类中药冻疮膏等,同时,使用胰激肽原酶和维生素E治疗冻疮也常有良好效果。

     

    生活中如何预防冻疮?

     

    1、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身体的锻炼,这样有助于促进血液的循环,从而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


    2、遇寒冷季节,要注意个人保暖防冻、防止潮湿。因为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不论干什么家务,或者什么其他的工作,洗手后一定要及时擦干,潮湿很容易引起冻疮,并且爱美的女性朋友尽量不要穿过紧鞋袜。

     

    3、如果手脚或其它部位受冻后,切记不要立即用热水浸泡或取火烘烤,这样反而会使冻疮加重。如特殊严重者,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

     

    4、对于每年反复发作冻疮者,可以在每个入冬前用亚红斑量的紫外线或红外线照射局部皮肤,从而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

  • 冬天除了有美丽的雪景,还有令人烦恼的冻疮。然而,有那么一部分人,一到冬季就会长冻疮,冻疮发作时不仅奇痒难忍,还有关节不利,难以弯曲等不适。一些对冻疮有防治经验的人,都有自己的调理方法,比如经常泡热水,或者是涂一涂冻疮药膏。

     

    不过,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尽管了解一些防治冻疮的小妙招,但还是只能得到一时的缓解,终究是缓得了一时,缓不了一世,时间一久还是会复发。甚至还有一些人,会找一些“土方”,比如将萝卜切片,加热后敷在冻疮处,不过这种方式未必管用,还是少用为好。


    那么,为什么会长冻疮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皮肉被寒邪给冻坏了,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明明都是一样的环境,“为什么每次受伤的总是我”?其实这就跟体质差异有关,有些人自身的阳气充足,抗冻能力强,所以即使受到了一点风寒,身体也是可以自行调节的,那些阳气不足或者气血不足的人,自然就会成为冻疮的目标,同样是对雪景的喜爱,看来终究还是错付了。

     

    患过冻疮的人都知道,这个病症,来一次可能会落下病根,以后的冬季只要寒风凛冽,身体要是扛不住,就有可能会复发,所以想要“根治”,还得内调外治,以补充阳气和补益气血为主,那么究竟该如何治疗冻疮呢?这3个方法,或许可以帮助你,不妨了解一下。

     


    1.内调药方

     

    将桂枝、白芍、当归、炙甘草、大枣同用,正常煎水服用,在冻疮发作之前服用效果会更好,其实资深的中医爱好者一眼就能看出这5味中药的不凡之处,这就是医圣张仲景的千古名方“桂枝汤”的基础上,将生姜换成了当归,这个方子其实是桂枝汤的变方,要不然说张仲景的桂枝汤是“万方之祖”,内调阴阳、外调气血,甚至毫不吝惜的说,世间有很多病症,都可以用桂枝汤加减来调理。

     

    既然冻疮是阳气不足或气血不足所致,桂枝汤可以辛甘化阳,源源不断地化生阳气,再加上具有补血活血的当归,从根源上解决冻疮的麻烦。同时这个方剂药性温和,其中的药材药性跟食物也差距不大,所以,针对有冻疮的人士,在冬季的时候服用,还可以改善自己的体质。

     

    2.艾灸

     


    嫌弃喝药太麻烦了,想要更简单的方式,有这样的方法吗?当然有,既然是风寒所致,将体内的风寒驱散,或能缓解,这个时候就可以用中医特有的调治方式——艾灸,轻度的冻疮一般都能通过艾灸调理好,而且操作也很简单,采用回旋艾,在冻疮伤患处回旋,大概半个小时即可。

     

    3.冬病夏治

     

    提到“冬病夏治”,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冬天的疾病,夏天来调理,这是一种特殊的调理方法。像冻疮这种冬天的病症,想要去掉病根的最佳时期其实是在夏季,这非常符合中医所说的“冬病夏治”,这是因为夏季的阳气旺盛,无论是外在还是体内,阳气都是充足的,这也有利于病邪的化解,可以在夏季的时候,将大蒜捣烂之后,涂抹在以前被冻伤的地方,然后在太阳底下暴晒,趁热在容易生冻疮的地方擦柔。

     


    其实调理冻疮最好的方式,还是在于预防,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在病邪发生之前,做好防范才是最重要的,关于冻疮的防范,首先要尽量避免手脚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中,并且在受寒之后不要马上用热水浸泡或者烤火,这样有可能让寒邪入里,更难宣发。

     

    其次就是适量的运动,加快自身气血的流动,有助于阳气的升发,不要一味地依赖取暖设备。

     

  • 一、如何预防“冻疮”

     

    对于冻疮而言,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平日里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耐寒能力,改善末梢血液循环是防治冻疮的重要环节。同时注意在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手、脚、脸、耳部的保暖,防寒防水都要做到。这些易生冻疮或者曾生过冻疮的部位,可预防性涂抹凡士林及冻疮膏等保护剂,千万不要以是否感觉到冷为依据。穿衣宜宽松,不可过紧,避免末梢循环不良。

     

    有些人有手脚冰冷时用火烤、热水烫等复温习惯,这并不利于冻疮的预防。冬日手搓手、捶打等方式御寒也不可取;少量饮酒可扩张血管,但寒冷环境中不可饮酒,因其会加速热量的散失。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平时应注意控制血糖。糖尿病易并发周围血管病变,冬天要特别留意手足的保暖,防止因疏忽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已经有冻疮,就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来促进愈合、防止感染。

     

     

    二、“冻疮”的分类

     

    第一类红肿型,时有痒感,较轻,治愈快。治疗方法简便易行,每天用消毒棉球蘸冻疮膏擦涂患部及周围2~3次即可;也可用冬瓜皮10克、桂皮10克、尖椒5克捣碎,加香油适量调匀敷部,每三天更换一次,但以上两种方法患处如有破伤不可用。

     

    第二类青紫肿胀型。遇热痒痛感觉强烈,因受冻时期长,比较严重,治愈时间长。所以,首先应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如每天做2~3次局部按摩,从大腿根部开始揉摩至足趾部,再从足趾按摩至大腿根部,往返数次。特别是患部及周围要增加次数,反复按摩直到感觉患部温热为止。同时做一些室外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外敷生干姜9克、生附子6克,研末加1~2克七厘散,用凡士林油膏适量调匀敷患部,每2天更换1次,直至痊愈。

     

    第三类溃疡湿烂型,血水渗透疮口蔓延,疼痛难忍,时又发痒,因受冻时期长,误时不治最为严重。如果冻疮局部有感染的迹象,可外擦百多邦或口服消炎抗菌药物。冻疮较重,发生水泡时,处理方法与烧伤水泡类似,保留水泡外皮有利愈合。因此类冻疮治疗方法比较复杂恢复期较长,要及时到医院就医治疗。

     

     

    冻疮在治愈后如遇冷容易复发,凡属上述第一、二类型冻疮,治愈后还应采取上述外敷药法、按摩疗法,在原患部敷药,按摩保持一个冬天,至立春日止,这样可以防止反复。同时,应加强适当的运动锻炼,配合饮食营养疗法,使体质不断增强,经络、气血畅通了,就可以抵挡住寒冷对人体的困扰。此外,如手、足受冻,应先揉搓促进血液循环,然后用温水浸泡揉搓,千万不能用温度高、过热、过烫之水洗烫,防止寒气聚之手足反而产生冻疮或其他疾病。

  • 近日,南京的吕女士喝了在冰箱里存放2天的鸡汤后,出现了头痛、低热、腹泻等症状,自行服药后症状却更严重。后经医生检查,发现她患上了李斯特菌脑膜炎。

     

    为什么放在冰箱里的食物也不安全,李斯特菌有多大的威力?《生命时报》采访专家,教你护好舌尖上的健康。

     

    受访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范志红

     

    你家也有一台被污染的冰箱

     

    李斯特菌,又称单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李氏菌,取名自约瑟夫·李斯特。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主要存在于土壤、各类水域及蔬菜上,生存能力强,在0~4℃冷藏环境下仍能存活,甚至在-20℃下仍能生存一年,因此用来冷藏食物的冰箱也常常面临污染风险。

     

    在食源性感染中,李斯特菌病的死亡率排名第3(16%),仅次于创伤弧菌(35%)、肉毒杆菌(17%)。

     

    李斯特菌每年都在世界各地“杀人”,看看这些例子你就知道。

     

    2020年3月
    美国爆发李斯特菌感染,感染事件造成4人死亡,30人住院。据悉,他们是食用金针菇而引发相应症状。

     

    2019年8月
    西班牙卫生部长玛利亚·鲁伊萨证实,李斯特菌已导致一名90岁女性死亡,主要与免疫力衰弱有关,该病菌在一种熏肉中被发现,有114人因此入院治疗。

     

    2017年1月
    南非暴发李斯特菌病疫情,造成了180人丧生,948人染病。

     

    通常,李斯特菌对健康成年人不至于造成太严重的危害,感染后一般表现为发热性胃肠炎症状,包括发热、寒战、头疼、腹痛、腹泻等。

     

    但对于孕妇、新生儿、老年人和其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而言,李斯特菌的感染却是非常危险的,可能造成孕妇早产、流产,以及脑膜炎和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警惕4类容易被污染的食物

     

    食物中有少量李斯特菌存在时(例如每克食物少于100个菌落形成单位)对身体健康影响极微,但细菌数目增加到一定数量就有致病风险。

     

    哪些食物最易被污染?

     

     

    该菌主要污染生乳、奶酪、肉及肉制品、鸡蛋、蔬菜沙拉、海产品、即食食品。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于2004年发布的《即食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评估》报告中对4类即食食品案例进行风险分析发现:

     

    • 巴氏消毒奶的污染率和污染水平较低,但在储藏期内,少量李斯特菌会快速生长繁殖。
    • 冰激凌含牛奶成分,但由于是冷冻食品,李斯特菌不会在储藏期生长。
    • 发酵肉制品常被污染,但终产品的成分不利于李斯特菌的生长。
    • 冷藏熏鱼常受到污染,加工过程无消毒灭菌程序,李斯特菌在过长的储藏期内会生长繁殖。

     

    另外,生吃的蔬菜、沙拉,刺身(即食海鲜)、烟熏三文鱼、网纹哈密瓜、金针菇、鸡肉等,都可能被李斯特菌污染。

     

    6招赶走食物里的致病菌

     

    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为细菌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十分常见,6个生活习惯帮你远离致病菌威胁。

     


     

    1 定期清理冰箱

     

    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被李斯特菌感染的人,有64%可以在其家里的冰箱中找到这种细菌。冰箱异味是细菌繁殖的“预警信号”之一。

     

    清洁冰箱时,要先断电,将食物全部取出,用干净的抹布或湿巾清洁,尽量不要用消毒液清洗,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冰箱门的胶条,很容易被菜汁等污染,建议拿棉签蘸取酒精进行擦拭。

     

    2 烧熟煮透

     

    中国人很讲究口味口感,所以很多菜都要求爆炒,以获得嫩滑的口感,但这给了致病菌存活的机会,尤其是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特别容易受到致病菌污染。

     

    烧熟煮透的一般原则是煮开10~15分钟,如果是大块的肉,时间还需要长一点。

     

    放入冰箱里的饭菜,再次食用也要热透,降低风险。

     

    3 生熟分开

     

    这里的“熟”指切完了能直接吃的东西,比如拌黄瓜、酱牛肉;“生”是指切完了还要经过加热处理的。

     

    生熟分开是为了避免“生”食上携带的细菌传染到“熟”食上,引起食物中毒。烹调生熟食物所用的案板、道具、器皿也应当分开。

     

    4 剩菜及时倒掉

     

    吃菜时减少翻动,最好吃前提前分出来冷藏,减少筷子翻动带入微生物。

     

    肉菜如果第二天不吃,要放冷冻室保存。

     

    及时清理冰箱中的剩饭剩菜,长时间放置不但滋生微生物,营养价值也会大幅下降。

     

    5 正确存储

     

    肉类不要反复化冻,在放入冷冻层之前最好先切成几份,每次按份拿取;熟食、剩饭剩菜等放于冰箱上层,果蔬类食品最好放下层。

     

    选购食品时,要关注生产日期,同时要仔细检查包装,选择没有破损的。

     

    6 特殊人群少吃冷冻饮品

     

    老人、幼儿、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均应控制生冷食品的摄入,少吃或不吃冷冻饮品,降低感染李斯特菌的风险。

     

    处理食物前后、进食前、上厕所后清洗双手。

  • 记得在照相的时候,为了让大家保持美好的笑容,摄像师会让大家念两个字,而被用到最多的就是“茄子”二字了。因为人们在念“茄子”的时候,说出的口型会让人觉得在笑,而嘴形也是呈微笑状态的,这样表情也会比较自然。

     

     

    但是,茄子不仅仅是在照相的时候,被广泛用到。更多的是茄子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超市买菜,几乎都会有茄子。在饭馆儿吃饭点菜的时候,也会有不少的菜单上会有茄子。也就是说,茄子这种蔬菜已经是老百姓的家常菜了。

     

    但是茄子不仅仅是一种蔬菜,还是一种全身是宝的治病良药。比如《滇南本草》中记载,茄子“散血,止乳疼,消肿宽肠,烧灰米汤饮,治肠风下血不止及血痔”。又比如《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茄子“活血,止痛,消痈,杀虫,已疟、瘕疝诸病”。

     

     

    其实茄子在治病方面,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用茄子的茎叶或根,煎汤熏洗来治疗冻疮。其实茄子这个蔬菜,全身是宝。比如说茄子的花,就是治疗“牙痛”和“女性白带过多”的良药,用秋茄花烧存性,研末后涂患处,可以治疗牙痛。用茄花15克,土茯苓30克,水煎服可以治疗女性白带过多。

     

    也有人在吃茄子的时候,会把茄蒂给扔掉了,其实这个茄蒂也是一味良药呢!平素可采集一些茄蒂,晒干后放入锅内焙干至棕黄色,研为细末,每次用10克茄蒂,开水冲泡当茶喝,可以缓解上火所致的牙龈出血、鼻出血、咽喉红肿、眼屎多、小便黄等多种症状。

     

     

    茄子对于有痔疮的人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好的食疗良品。一是可以用1~2个茄子,洗干净后放入碟子内,隔水蒸熟,熟后取出,加适量的盐后即可食用。二是用200克茄子、100克肉末、100克粳米,煮粥吃,对于便秘及痔疮出血的患者来说,有一定的作用。

     

    茄子这么好,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吃的。比如脾胃虚寒、体弱、便溏、哮喘等患者就不要食用茄子;还有,在手术前也不宜吃茄子。

  • 在这个“冻手冻脚”的天气里,每天门诊上都会遇到不少患者说自己手脚冰凉,尤其是一些女孩子。那么,手脚冰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又该如何调理呢?

     

    手脚冰凉在中医里又叫“四末冷”,主要是指四肢腕踝关节以下部位的温度低于身体其他部位的一种现象。一般表现为从手脚末端向上发展的趋势,常伴有手脚出汗。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手脚冰凉出现的原因分为两大类,即“外因”和“内因”。

     

    外因多为单纯外部寒冷造成的,比如天气寒冷、脚保暖不足等,待将手脚放置温暖处后,温度可自行恢复。这种情况只需个人多注意即可。内因多是由于自身机体内部出现问题,而出现的一种病态表现,将手脚移至温暖处,温度升高不明显或并不升高。“内因”又分为自身阳气不能温煦与长期气血不足。若加以区别,阳气不足的人多有比一般人更怕冷的表现,而气血不足的人一般多伴有心慌、无力等“血虚”的表现。

     

    内因与外因有着较为简单的区分方法

     

    就是触摸冰冷部位,若触摸表层皮肤冰凉,往下深按温度反而逐渐升高,这种多是外因造成的;如果往下深按冰冷感加重,甚至给人冰冷刺骨的感觉,这多是内因造成的。还有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外因的手脚冰凉多有季节性,多出现在冬季或者天气突然转冷时,而内因的手脚冰凉多四季持续存在,冬季或天气转冷时加重。

     

    在手脚冰凉的调理上,中药具有较理想的效果。鉴于中药方剂因人而异,在此向大家介绍一种外洗的方法。

     

     

    从中医的角度说,无论是阳气不足,还是气血不足,都会导致寒凝血脉而手脚不温。所以在外洗上,这两种手脚冰凉可用一样的外洗方法,即艾叶15克,桂枝15克,红花15克,生姜10片(薄厚和大小类似于一元硬币),冰冷较重者可加干姜10克,加入适量冷水中,待水煮沸后再煮10分钟即可,冷却至能忍受最高温度后泡手和脚,泡至身体微微出汗为最理想状态。当然,手脚哪个先泡哪个后泡,或者一起泡,这就看个人喜好了。再搭配一些导引功法,如易筋经,八段锦,太极拳等,效果会更好。这些方法虽然简便有效,但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

     

    《内经》有言,“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手脚冰凉看似是个不大的问题,却说明人体内出现了一些病变,尤其是时间长,情况重的人,应当引起一定程度的重视,尽早发现原因,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 冬季来临,老毛病又犯了,今天就看到几个患者:她们一到冬天,手脚就冰凉。严重的患者,一到冬天基本上全身冰凉。问我怎么办?我思考了好久,想出一个办法,用一个古老的方子解决了此问题。先看看病例。 

     

    韩某,女25岁,公务员。她今天来找我看病,着急忙慌的。问她什么问题,她说自己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这几天北京降温,整个人都不好了。我摸了下她的双手,着实冰凉。而且我们诊室内是有着空调的,我开的温度还是比较高,但是她就是暖不热自己的双手。再问,到晚上被窝里,好久全身还没有暖热。有时候睡一晚上,双脚还没有暖热。 

     

     

    我看她一下,她是个比较瘦弱的人。平常不爱运动,偶尔走动就是在上下班的时候坐地铁,别的时候基本不动。据她描述,她家里存了好多厚衣服,一到冬天基本上都会穿上厚厚的毛衣、手套、雪地鞋,就这样也不行。越是穿的多,越是不想动。加上办公室温度比较高,所以一天基本上不动。 

     

    像她这样的情况很多,很常见,基本上一半以上的女性都有这样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轻微的四肢发凉,跟气候有关系的话,不需要治疗。但如果严重了,就是肌体自己的问题,是由于人体阳气不足,不能温暖四肢引起的,出现手脚冰凉。如果不治疗,就会出现冻疮等严重疾病。 

     

     

     

    中医理论认为,四肢不温或者手脚冰凉,多由于阳气不足,营血虚弱引起的。阳气不足,气血运营不畅,寒凝血脉,出现血行不利,手脚冰凉。这时候治疗就需要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办法。按照这个思路,我选用东汉时期著名医家张仲景的名方,当归四逆散加减治疗,效果不错。方子也很简单,就是用当归、桂枝、白芍、细辛、大枣、生姜等。如果不想服用中药,还有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用当归、桂枝、白芍和生姜大枣配合起来作为调料熬羊肉汤喝效果也行。古人也有个方子叫当归生姜羊肉汤,对手脚冰凉的患者也有效。

     

    如果连羊肉汤也不想吃,那还有办法,就是多运动。坚持每天跑步,也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进而环节手脚冰凉的症状。

  • 许多人害怕深冬的来临,不仅是因为天气寒冷,更是因为在这个季节里容易得一种痛痒难忍的疾病,那就是冻疮。除了末梢循环不良的人容易得冻疮之外,老人、儿童和妇女也是好发人群。

    冻疮常见于冬季,由于气候寒冷引起的局部皮肤反复红斑、肿胀性损害,严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病程缓慢,冻疮好发于身体的末梢部位,如耳朵、手指、手背、脚趾、脚跟等部位。主要表现为局部皮损局限性紫红色水肿性斑,局部胀疼发痒,遇热后加重,严重者溃破疼痛。随着天气的变暖,多数患者可以自愈,但是会留下色素沉着和疤痕,并且易于复发,给患者造成困扰。

     

     

    得了冻疮的人往往会尝试很多方法,比如用茄子的根煮水烫洗,用生姜擦拭,热盐水浸泡,涂抹各种冻疮膏等等,但往往效果差强人意。

     

    其实冻疮自古就有,中医叫做冻风。古人也积极探求治疗冻疮的有效方法,经过实践,有一首用后多有良效的方子:当回四逆汤。我们可通过古人的记载感受一下。

     

    《皇汉医学》中清川玄道说:冻风证,诸家有种种之治方,虽未必皆无效,然未闻有神方也。余壮年西游时,访远州见付驿古田玄道翁......见翁治冻风,用当归四逆汤,奏速效......余因大有所得,别后殆将三十余年,于冻风每用此方,必见效。意思是清川玄道曾治疗一妇女,一年前得冻疮导致左脚拇指和中指溃烂紫黑,疼痛难忍,寝食难安。为冻风中最严重的情况。清川玄道给她开了当归四逆汤,结合外贴破敌中黄膏等,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患者痊愈。可以看到此方的确切疗效。

     

     

     

    易患冻疮的患者,除了可以服用当归四逆汤,也要注意平时的保暖,对易患冻疮的部位多加揉搓至发热,手脚部多做活动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可以适当多吃些羊肉,花椒,生姜等偏暖的食物。这个方子需要注意的是:细辛有毒性,所以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这个方子,才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解除病患,温暖过冬。

     

    另外,易患冻疮的患者,平时就要注意加强身体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注意保暖防冻。

  • 我们通常判定上半身最关键的部位在于肩颈,而下半身则是骨盆定江山,从人体结构来看,骨盆处于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就好比是人体的一根“平衡木”。所以一旦盆骨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会像多米诺骨牌倾倒一样,引起连锁反应,例如高低肩、长短腿、脊柱侧弯等等,同时还可能伴有头晕、手麻、颈肩腰腿疼等等症状。如果说自己在家按摩,怕手法不当,适得其反,吃药又怕吃“苦”,那不如就来看看今天我们要说的熥药方吧。

     

     

    熥药方是宫廷正骨派的一大特色,自清朝时起就开始使用,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发展,形成了适合不同部位疾病使用的特色熥药,而颈肩和腰腿就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两个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

     

    1、颈椎熥药方

     

    葛根30克,桑枝20克,红花15克,当归20克,牛膝20克,川椒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川芎20克,桂枝20克,大青盐100克,片姜黄20克,海桐皮20克。头晕、头痛为主的,热敷时往上,敷在风池穴周围;颈部疼痛,伴有上肢发麻的,热敷时往下,以颈椎下段为主;也可用于肩膀、手臂的敷用。

     

    2、腰椎熥药方

     

    骨碎补20克,透骨草20克,伸筋草20克,牛膝20克,桑寄生30克,川断20克,海桐皮20克,红花15克,鸡血藤30克,羌活20克,独活2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木瓜15克。此方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止痛的功效,敷用时,以腰带处和腰椎的交点为主。

     

    3、独家熥药-四子散

     

    紫苏子60克,莱菔子60克,白芥子60克,吴茱萸60克,紫苏子可以降气除寒,白芥子和莱菔子有利气的作用,吴茱萸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疼的功效。

     

    以上的药材都经过粗加工粉碎做成糙末,将药一齐倒进一个大点的容器中,加入度数高些的白酒(对酒精过敏者可不加)、大青盐(可用食盐代替),拌匀后静置一会,让酒被药材充分吸收,达到提升药力的作用。装入大小合适的两个布袋中,袋口缝合,制成药包,上锅蒸制,开锅后再蒸5分钟即可。蒸时不要加锅盖,用一条毛巾替代,这样水蒸气可以散发而不至于打湿药包,只热不烫。蒸好后,取出一个热敷于患处5分钟后重新放回锅中加热,再换另一个药包继续热敷,如此反复交替热敷一小时即可。中医对热敷讲究:一通皮,二通肉,三通血脉,四通筋骨,五六七八直通病处,所以药包起码要换10次效果为佳。

     

     

    当然也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1. 每天热敷一次的话,药包大约可反复使用5天,用完的药包不要直接扔掉,可以把药倒出来加水煮开泡脚,同样有舒筋活血的功效。
    2. 因为药包需要不停更换加热,建议可以使用电磁炉配合蒸锅加热,这样不受空间限制更方便。
    3. 皮肤有外伤者、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不建议使用此法。

     

    熥药,舒服又治病,自古传承,是个不错的选择。

  • 每天我们的厨房里都会产生出很多厨余垃圾,都被我们统统丢掉,殊不知其中还是有宝贝的,甚至还是被我们经常利用的中药。 

     

    现在是吃冬瓜的季节,尤其是吃火锅,大家都喜欢点上一盘冬瓜,俗语说的好,冬瓜香香又去火,火锅和冬瓜真的就是绝配。吃冬瓜的时候我们都会削皮,冬瓜的皮又厚又硬,谁也不可能吃啊,可偏偏就是这被我们扔点的垃圾却还真是一味中药呢。

     

     

    冬瓜皮功效能利尿消肿,《本草纲目》:冬瓜皮治血滞腰酸痛。《本草再新》:走皮肤,去湿追风,补脾泻火。可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亦可用于暑热所致的口渴,小便短赤,常与清热解暑的西瓜翠衣共同煎水代茶饮。另外冬瓜皮煮水喝还可以治疗下焦湿热的白带、白浊,热比较重的还可配伍清湿热药加强疗效。

     

    现在研究证明,冬瓜皮中含有皂苷,尿素,瓜氨酸,脂肪等,在服用冬瓜皮水后的两个小时内,排尿量明显增加,因此冬瓜皮也可以用来治疗肾病水肿期。 

     

     

    在妇科领域,冬瓜皮也是宠儿一枚。现代女性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体内多湿,随着环境污染和食品卫生的日益恶化下,现在的不孕症患者也越来越多,有约三分之一的患者是输卵管问题,其中的输卵管积水也是占很大一部分,在用药的同时,我们常常交代患者回家煮冬瓜皮水喝,疗效甚佳。

     

    (附:冬瓜皮,中药名。为葫芦科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 pida(Thunb.)Cogn.的干燥外层果皮。食用冬瓜时,洗净,削取外层果皮,晒干。

     

    归 经:归脾、小肠经。

     

    功 效:利尿消肿。

     

    主 治: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小便短赤。

     

    相关配伍


    1、治肿胀:用半斤,同冬瓜皮半斤,紫苏根叶半斤,生姜皮三两。煎汤熏洗,暖卧取汗。洗三次,小便清长,自然胀退。(《摘玄方》


    2、跌扑伤损:用干冬瓜皮一两,真牛皮胶一两,锉入锅内炒存性,研末。(《本草纲目》)

     

    相关论述

     

    1、《本草纲目》:冬瓜皮(折伤,烧研、酒服)治血滞腰酸痛。


    2、《本草再新》:走皮肤,去湿追风,补脾泻火。)

  • 随着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很多人都会遭遇冻疮的困扰。冻疮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但其带来的奇痒难忍的痛苦却让人苦不堪言。那么,究竟如何有效预防冻疮呢?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冻疮的成因。冻疮主要是由于寒冷刺激导致皮肤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引起局部组织缺氧、水肿和炎症。因此,预防冻疮的关键在于加强保暖和促进血液循环。

    以下是一些预防冻疮的有效方法:

    1. 增加保暖:在寒冷的天气里,要注意保暖,尤其是手、脚、耳朵等部位。可以选择穿着保暖性好的衣物,如羽绒服、羊毛衫等。同时,可以使用手套、帽子、围巾等配件,进一步保护易受冻部位。

    2. 促进血液循环:适当进行锻炼,如散步、慢跑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抗寒能力。此外,泡脚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帮助缓解脚部疲劳,促进血液循环。

    3. 注意饮食:在寒冷的天气里,要保证充足的能量摄入,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提高身体免疫力,增强抗寒能力。

    4.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引发冻疮。因此,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

    5. 使用护肤品:选择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如润肤霜、保湿霜等,可以保持皮肤的水分和弹性,降低冻疮的发生率。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出现冻疮症状,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此外,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等,更应注意保暖和预防冻疮。

  • 冻疮,这个听起来就让人瑟瑟发抖的名词,在冬季成为了许多人的噩梦。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更让人心生恐惧。那么,冻疮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它呢?

    冻疮,顾名思义,是由于人体暴露部位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生的疾病。在寒冷的冬季,我们的手、脚、耳朵等部位容易受到冻伤,形成冻疮。冻疮的早期症状是局部皮肤发红或出现紫块,伴有轻微瘙痒。后期,冻疮会破皮、流脓水、结痂,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溃烂。冻疮是一种顽固的疾病,一旦患上,很容易反复发作。

    那么,为什么冻疮会在冬季高发呢?其实,冻疮的高峰期并非冬季的严寒时期,而是秋末冬初,天气还不太冷的时段。这是因为,抗寒能力较差或寒冷过敏型体质者,在气温骤降的情况下,血液会更快地集中于内脏器官,以保证机体正常工作,而手、脚、耳等边缘部位的血液却因急剧减少,供血不足,导致皮肤和表层肌肉温度下降,从而引发冻疮。

    那么,如何预防和治疗冻疮呢?首先,我们要从秋末冬初开始,用冷水浸泡往年常生冻疮的部位,如手和脚,每天浸泡半小时,逐渐增加到一小时。其次,我们要注意局部保暖,如天气寒冷时外出要早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套、围巾等。鞋子也应穿得暖暖的,但不宜过紧。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预防和治疗冻疮的药物,如冻疮膏、维生素E软膏等。

    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冻疮,越早越好。在进入冬天之前,尤其是有过冻疮史的朋友,需提前做好预防措施,才能避免复发冻疮。希望本文的介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冻疮,重视冻疮的预防和治疗。

  • 立冬过后,气温逐渐降低,冬季常见的皮肤病冻疮也开始进入高发期。冻疮是由于低温环境下,人体皮肤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局部组织损伤。这类皮肤病多发生在体质较弱、血液循环不良的人群身上,尤其是手指、脚趾、耳朵等部位。

    预防冻疮,首先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平时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接触寒冷环境。此外,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保暖措施:冬季外出时,应佩戴手套、帽子和围巾,避免身体部位直接暴露在寒冷环境中。

    2.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潮湿环境。可以适当使用润肤露,保持皮肤滋润。

    3. 饮食调理: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坚果等,增强机体抵抗力。

    4. 药物治疗:冻疮发生后,可以涂抹一些具有抗炎、促进血液循环作用的药物,如冻疮膏、辣椒酊等。

    5. 寻求专业治疗:若冻疮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我的渐冻症之旅:线上问诊的温暖相伴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家中,心情有些沉重。自从2021年被确诊为SOD1型渐冻症以来,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肢肌肉萎缩,行走变得异常艰难。然而,在这个艰难的时刻,我遇到了一位来自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医生,他的专业和温暖让我倍感安慰。

    我开始时通过互联网医院进行问诊,医生非常耐心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和生活状况。我告诉他,最近体重下降,双腿肌肉也明显收缩。医生听了后,详细询问了我的饮食情况,包括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和营养素。

    医生建议我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并询问了我目前每日的饮食结构。我告诉他,每天会加四勺雅培的益力佳营养素,午餐和晚餐都有半碗多的米饭,菜也正常吃,但相对以前,胃口自然少了。

    医生告诉我,由于我的血糖波动较大,建议我尝试添加乳清蛋白粉。他还提到,我在上海曙光医院开的中药可以继续使用。这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因为我知道医生已经充分考虑了我的整体情况。

    医生还为我提供了一份科学的食谱建议,包括每餐都有蛋和鱼虾等优质蛋白,无需刻意调整。他说,只要每天正常吃这些,就不需要额外加乳清蛋白粉。这让我放心了许多,因为担心过量摄入会对身体造成负担。

    在与医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他的专业和关爱。虽然我们没有见过面,但他的话语让我感到温暖,仿佛有一位朋友在身边支持着我。感谢京东互联网医院,让我在艰难时刻得到了帮助和关爱。

  • 冻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尤其在寒冷季节,其发病率较高。了解冻疮的分类和症状对于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冻疮的分类

    冻疮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表浅型冻疮: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瘙痒,严重时可出现水疱、溃烂等症状。

    2. 深部型冻疮:皮肤损害较深,可出现硬结、溃疡等症状。

    3. 盘状冻疮:表现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皮肤损害,边缘色素加深,中心色淡。

    4. 融合型冻疮:多个冻疮损害融合成一片,症状较重。

    二、冻疮的症状

    冻疮的症状主要包括:

    1. 局部皮肤红肿、瘙痒:冻疮早期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瘙痒,这是冻疮的典型症状。

    2. 水疱:冻疮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水疱,水疱破裂后可形成溃疡。

    3. 疼痛:冻疮患者可出现局部疼痛,尤其在活动时疼痛加剧。

    4. 瘙痒:冻疮患者常伴有瘙痒症状,尤其在夜间瘙痒加剧。

    三、冻疮的治疗

    冻疮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药物治疗:外用药物治疗是冻疮治疗的主要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激素软膏、抗组胺药等。

    2.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紫外线照射、红外线照射等,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冻疮愈合。

    3. 保暖:保持患处温暖,避免受寒。

    4. 日常保养: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

    四、冻疮的预防

    冻疮的预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措施:

    1. 注意保暖:在寒冷季节,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

    2. 避免潮湿: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3. 适当运动: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4. 健康饮食:保持健康饮食,增强免疫力。

  • 随着冬季的到来,冻疮成为了许多人困扰的问题。尽管我们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但冻疮仍然会找上门。那么,这是由于我们的预防措施不够完善,还是我们对冻疮的了解不够深入呢?接下来,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冻疮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冻疮主要发生在气温低于5℃的寒冷季节,通常在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容易再次复发。冻疮主要发生在幼儿、小学生等群体,常见于手足、耳廓等部位。症状表现为局部皮肤发凉,出现暗紫红色或紫蓝色斑片,严重时可能出现水疱、糜烂或溃疡,并伴有痒、灼热感和疼痛。迁延不愈的冻疮还可能留下疤痕,并对寒冷产生过敏。

    冻疮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遗传因素有关。长期接触冷水、生活在寒冷潮湿环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乏运动、营养不良、贫血以及一些慢性病都可能导致冻疮的发生。

    预防冻疮的关键在于保暖、保持干燥、避免受冻部位过紧,以及避免立即烘烤或热水浸泡受冻部位。易受冻部位可以涂抹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物质,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以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酊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常用的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效果。已成溃疡的冻疮可以使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疗则以温经、通络、活血化瘀为主,可使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治疗冻疮的关键在于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以防止复发。以下是一些治疗冻疮的方法:

    (1)坚持用40℃水温浸泡患处。

    (2)使用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

    预防冻疮复发的主要措施包括:

    (1)做好居室防寒、保暖和防潮湿,室内温度最好能保持15℃以上,相对湿度50%左右。

    (2)保持鞋袜、鞋垫、手套干燥。汗脚者不宜穿胶鞋,并使用止脚汗粉。

    通过阅读本文,相信您对冻疮的预防与治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只有充分了解冻疮,我们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它,从而远离冻疮的困扰。

  • 2024年7月的一个寒冷冬日,我,一个来自安徽蚌埠市的普通市民,因为常年冬天皮肤容易冻伤的问题,在朋友的推荐下,尝试了互联网医院的线上问诊服务。

    问诊的当天,我通过医生的助理,一个名叫张晓的医师,开始了我的问诊之旅。张晓医师非常专业和友好,详细地询问了我的病情,并耐心地指导我如何填写相关信息。虽然我与医生之间隔着屏幕,但张晓医师的关怀和细致入微的询问让我感到温暖。

    在填写完详细的病情资料后,我等待着医生的回复。第二天,医生给我提供了专业的建议。医生告诉我,冻疮主要是因为身体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形成的,建议我使用药物进行涂抹,同时保持室内温暖,涂抹冻疮软膏或者维生素E软膏,并局部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

    在医生的指导下,我按照处方用药。医生还告诉我,为了用药安全,需要确认我没有药物过敏史,肝肾功能正常,没有其他疾病史,也没有正在服用的药品。我如实回答了医生的问题,并按照医生的处方用药。

    用药期间,我的冻疮得到了很好的缓解。我非常感激医生的专业知识和耐心,也感谢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便捷服务。通过这次线上问诊,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疗的便利性和高效性。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不仅让我对冻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体验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专业和人性化服务。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互联网医院将为我们提供更多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 寒冷的冬季,冻疮这种疾病让很多患者苦不堪言,尤其是耳朵部位的冻疮,瘙痒难耐,影响生活质量。耳朵冻疮是由于长期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导致耳部血液循环受阻,组织受损所引起的。那么,耳朵冻疮应该如何治疗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冻疮的治疗需要从日常保养做起。患者应该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尤其是在室外活动时,应该佩戴耳套等保暖措施。此外,保持耳朵干燥也很重要,避免汗水等液体刺激冻疮部位。

    对于耳朵冻疮的治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药物和方法:

    1. 冻疮膏:冻疮膏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冻疮的药物,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患者可以将冻疮膏涂抹在患处,每天涂抹2-3次。

    2. 红霉素软膏:红霉素软膏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可以缓解冻疮引起的瘙痒和红肿。使用方法与冻疮膏类似,每天涂抹2-3次。

    3. 硼酸软膏:硼酸软膏具有收敛、消炎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冻疮引起的渗出性皮炎。使用方法:将患处洗净后,涂抹硼酸软膏,每天涂抹2-3次。

    4. 中药外敷:中药外敷也是治疗冻疮的一种方法,常用的中药有生姜、花椒、红花等。将这些中药研成粉末,用醋调和后敷在患处,每天敷1-2次。

    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2. 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

    3.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冻疮的发生。

    总之,耳朵冻疮的治疗需要患者积极配合,采取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要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病情会逐渐好转。

  •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我,一个普通的四川人,不幸患上了冻疮。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冻疮虽然已经愈合,但手指上却留下了褐色斑点,让我既担心又焦虑。一天,我决定尝试线上问诊,寻求医生的帮助。

    我选择了京东互联网医院,这是一个便捷的平台,让我在家就能得到专业医生的诊断。在注册并提交了我的病例后,很快就有医生与我取得了联系。

    医生***非常耐心,他详细询问了我的病情,并在仔细查看我的病例后,给出了专业的建议。他说,这些褐色斑点可能是冻疮未完全恢复的迹象,并建议我继续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当我询问手指冰凉的原因时,他告诉我,这可能是由于周围血管血液循环不佳导致的,并建议我咨询中医科医生或心血管内科医生。

    虽然医生的建议让我有些担忧,但他的专业和耐心让我感到安心。我感激于互联网医院提供的便利,也感激于医生的专业和关心。我相信,在医生的帮助下,我的病情会得到改善。

    这次线上问诊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互联网医院的便捷和高效。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线上问诊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它不仅方便了患者,也为医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帮助更多的人。

  • 冻疮,这一冬季常见疾病,总是让人防不胜防。它不仅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更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了解冻疮的症状,对于预防和治疗都至关重要。

    一、冻疮的症状表现:

    1. 皮肤损害:冻疮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出现红斑、水疱、溃疡等损害,多发生在手脚、面部等暴露部位。

    2. 疼痛:患者会感到局部皮肤疼痛、瘙痒,尤其是在温度变化时,疼痛感会加剧。

    3. 发热:冻疮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能升高至38℃以上。

    4. 关节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5. 疲劳: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无力、疲倦。

    二、冻疮的预防与治疗:

    1. 预防:冬季要注意保暖,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穿着保暖的衣物,佩戴手套、帽子等,避免冻疮的发生。

    2. 治疗:冻疮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1)药物治疗:可使用抗感染药物、止痛药等,缓解症状。

    (2)物理治疗:可进行热敷、按摩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三、冻疮的护理:

    1. 保持患处干燥、清洁,避免感染。

    2. 避免摩擦患处,以免加重症状。

    3. 定期观察患处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冻疮虽然常见,但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不容忽视。了解冻疮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冻疮具有重要意义。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