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儿童验光为什么需要散瞳?

儿童验光为什么需要散瞳?
发表人:副主任医师吴珺

一、验光的目的就是确定屈光状态,判断屈光状态的两个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就是眼球必须处于调节静止状态。

二、年龄越小,调节力越强,要使调节静止,只有通过睫状肌麻痹剂使瞳孔扩大,才能使调节处于静止。

三、15 岁以下儿童,特别是 12 岁以下儿童,散瞳时必须扩瞳验光,验光才会准确。

四、目前常用的扩瞳剂有 1%阿托品和 0.5%托品酰胺。前者对睫状肌的麻痹作用强于后者,扩大的瞳孔需要 2~3 周才能恢复,后者扩大的瞳孔 6~10 小时恢复。

五、需用 1%阿托品扩瞳验光的情况:

  • 8 岁以下儿童;
  • 大于+3D 的远视;
  • 共同性内斜视,内斜病人必须用 1%阿托品扩瞳验光,目的是正确判断内斜是由远视引起的,还是由于肌肉力量不平衡引起,前者戴镜治疗,后者必须早期手术治疗。

六、科学的验光是要散瞳的,假性近视是可以通过散瞳验光检查出来。假性近视可以通过散瞳、休息、眼保健操等方法恢复过来,而不需要配镜子。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小儿近视属于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和成人近视的特点有所不同。近视(近视眼)指眼睛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小儿近视指发病为儿童时期,存在调节异常,进展性,易受多因素干扰的特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日趋低龄化和严重化,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儿童青少年近视,是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问题。

     

     

    导致近视的原因

     

    1、用眼距离过近。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cm。

     

    2、用眼时间过长。一般主张连续看书写字或看电视30~40分钟就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3、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

     

    4、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调节的负担,经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5、躺着看书。两眼不在水平状态,眼与书本距离远近不一致,两眼视线上下左右均不一致,书本上的照度不均匀,都会使眼的调节紧张而且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这样可加重眼睛负担,日久就形成近视。

     

    6、营养不良。缺钙、锌、等维生素。

     

    近视的早期表现

     

    远距离视力的减退:对远处目标辨别不清,也因看远不清,故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室外活动,而对看书、看电子产品、玩玩具等室内活动的兴趣较大,这也反过来加深了近视的程度。

     

    揉眼、流泪:近视的孩子看电视、看书等时间长了之后喜欢揉眼睛、容易流眼泪,这是眼球过度调节而出现的视疲劳现象,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疲劳喊累的情况。

     

    眯缝眼、抬头纹:近视的孩子看远处时常使用额肌、眼睑肌及眼球外肌协助,常眯着眼睛看,或者较早的出现抬头纹。

     

    厌学情绪:有些学龄期儿童看书时距离很近还紧皱眉头,往往看书、学习缺乏耐受性,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无症状者:有些患儿由于长期的视力障碍,也未曾配戴过眼镜矫正,看不清、看不远已成为常态,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从未出现任何不便和不适,这种表面现象往往会掩盖真实的视力问题。

     

    眼前小黑影、眼球改变:如果儿童时期近视度数已经很高,患儿有时眼前会有小黑影飘动或者有闪光的感觉,有的孩子还会伴有眼球突出或单眼外斜视的情况。

     

    早期筛查的方法

     

     

    1. 视远发现法:选定一远方目标,经常观看,如果目标变得模糊、看不清时,说明视力开始减退。

     

    2. 小孔法:看不清的远方物体能通过小孔看清楚时,说明眼睛开始近视。

     

    3. 两眼对比法:可选定某一物体,相隔一段距离,经常检查双眼特别是单眼的视力情况,发现一眼视力减退,提示可能为近视。检查时应注意不要按压眼球。

     

  • 当今社会,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大人、小孩子甚至是老人可以说手机、电脑不离手。学生先不说打游戏,上各种网课也是离不开电子产品,随之而来的就是眼睛近视、散光、甚至是眼角膜的脱落,有的小学生早早就戴上眼镜。如何尽早的发现孩子眼睛的不适,尽早的采取干预的措施,尽快矫正视力是非常重要的。

     

     

    散光和近视,都是眼睛的视力受到影响。两种形成原因是不一样的,表现也不同。近视,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现在学生的们的压力都比较大,除了在学校学习,周末基本奔波在各种培训的路上,再加上网课,坐姿不正确都会造成近视。近视,近处清楚。散光,模糊、重影。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配镜矫正不准确,更易导致视疲劳,而且近视度数会加深。

     

    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表现,与角膜的弧度有关。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等,不能聚集于一点,就不能形成清晰的物像。

     

    散光也是有度数的,散光的度数如果是在75度以上,那么就需要像近视一样,经过检测散光的读书,戴散光镜片进行视力矫正。如果不能及时矫正,日久,就会出现视力的模糊、视力下降、眼睛疲劳、斜颈等。但是有很多的家长并不知道这些症状的出现就意味着已经出现了散光。

     

     

    到底怎么样能看出来是不是已经散光呢?

     

    看东西经常感觉模糊,而且看不清楚还有重影;经常看东西时眼睛会眯成缝,觉得看的比较清楚;眼睛会感觉容易疲劳,想揉眼睛;晚上的视力比白天差。如果家里的小朋友出现这些情况,就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那么平时应该怎么注意避免眼睛散光呢?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儿童不要总是在室内待着,要多看远处的风景,给眼部肌肉一个调节舒缓的时间。如果需配眼镜者,不能自己随意佩戴,应到正规的眼科医院由医师检查后配镜。读书的时候,要保持光线的充足。读书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要让眼部肌肉哟偶充分调节的时间,不能总是肌肉紧张。作为家长,要时刻注意观察孩子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小动作,避免因大意而没有发现小朋友的疾病发生。对于小孩的眼睛,建议家长要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 不同地域的人们在外表上都会有一些区别,就比如眼睛方面,而且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疾病都与人们的眼睛存在很大的联系,其中就包括青光眼,同时现在患上青光眼的人群是越来越多。

     

    青光眼的病因都有哪些?


    1、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青光眼患者一般存解剖因素如眼球小、眼轴短、远视、前房浅等若情绪波动、光线较暗地方停留过久、长时间低头阅读等就可能诱发青光眼严重者可导致急大发作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永久失明。继发生青光眼多由外伤、炎症、出血、肿瘤等破坏房角结构使房水排出受阻而导致眼压升高总之青光眼是由眼内生成水不能正常排出而引起,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工作减少患病机率,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2、营养不良

     

    据专家研究结果证明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会增加疾病的发病率,缺乏营养会使眼病病情加重严重者会导致失明。青光眼是种慢疾病表现为无先兆视力下降通常没有什么症状,视力下降是由异常高眼压引起,早期治疗能阻止疾病发展,定期检查有利及早发现病。

     


    3、解剖因素

     

    前房浅、眼轴短、晶体厚、角膜直径短,导致前房角狭窄,房水排出障碍,眼压升高,也是青光眼的原因之一。


    4、年龄、性别

     

    开角型多发于30岁左右,无明显性别差异。闭角型45岁以上患者占青光眼病人68.2%—76.8%,女性多于男性。


    5、屈光因素

     

    屈光不正患者(近视、远视、老花)发病率较高、近视有1/3伴有或发展为开角型青光眼,远视多伴闭角型青光眼。

     

     

    中医治疗青光眼讲究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但同时也包含辩病论治的内容。辨病是根据患病部位特异的病因、病理及病状特点,以辨析诊断疾病,故辨病论治就是针对患病部位特异的病因、病理及症状进行治疗,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即辨病反映疾病的全过程的综合诊断,具有相对稳定性。辨证论治是反映疾病全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临床诊断,针对该阶段的诊断,确定治疗。


    以上几点就是青光眼的病因,而且大多数病因都是与人们的生活存在很大的关联,那么一个人如果想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不让自己患上青光眼,那么最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那样才有利于自己的身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我们的双眼在平时的生活当中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没有眼睛我们的生活将非常不便,所以平时我们对眼睛的保护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有一部分的眼睛近视的患者还会伴有散光的问题,那么,眼睛近视加散光怎么办呢?

    眼睛近视的患者在平时生活中非常多见,有些患者是天生的近视眼,而有些则是后天用眼不当引起的视力减退,无论哪种原因引发的近视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对生活造成影响。同时近视的朋友也容易出现散光问题,这更一步的加重了生活的不便,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眼睛近视加散光怎么办,对此有疑问的朋友可以通过下文来学习一下。

    1眼睛近视加散光怎么办呢?

    眼睛近视加散光的纠正办法,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配戴眼镜和激光手术。近视散光的主要症状与其它屈光不正的症状相似,都有视力减退及视力疲劳、眼酸痛、头痛等症状。定期测视力并注意用眼时间,对近视及散光的患者也尤其重要,每半年测一次视力,最少每两年进行一次眼睛的检查,这些做法都非常有必要。

    2眼睛近视可以恢复么?

    目前通过激光矫正近视是现在国际流行的近视矫治手法,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较为理想的术后效果而流行。激光矫治近视手术集计算机、激光、生物医学工程技能于一体,利用不产生热损害的冷激光,准确切削角膜前层组织。该准分子激光波长短,不伤眼周组织,具有精确性高、猜测性强、稳定性好等特色,是矫治近视的最理想方案之一。

    3什么是散光?

    散光是因为眼球在不同方向上对光线的曲折能力不一样而引起的。近视散光又分为单纯近视散光和复性近视散光两种,无论是单纯近视散光还是复性近视散光,都可以通过验光后配戴圆柱镜片来提高视力。引起近视散光的原因很多,角膜表面不同程度的弯曲是规则散光的主要原因,多属先天因素,并且散光度数较大。有些轻度散光仅为0.25D左右,则可能是因为上睑压迫眼球的原因,属生理规模,一般不需要纠正。

  • 大家都以为青光眼是老人的专利,其实儿童也会出现青光眼。儿童青光眼是会引起视神经损伤的疾病,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会导致视神经严重受损,严重的会失明。儿童出现青光眼会有很多明显的症状,比如头晕头痛、视力下降,还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的症状。

     

    儿童青光眼对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但是大家对这个疾病都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孩子出现早期症状的时候,没有检查治疗,后果会非常的严重。儿童在出现青光眼以后会出现很多症状,如果家长发现这些问题就可以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儿童患青光眼的症状


    1、头痛眼胀


    有青光眼的人眼压会急剧升高,三叉神经会受到刺激,反射性的引起三叉神经疼痛,然后患者就会感觉有偏头疼和眼睛肿痛的症状了。

     

    2、视力减退


    很多有青光眼的患者早期会出现视力下降的症状,特别是在夜里会出现雾视的现象,第二天早上消失。这个也是因为眼压过高,视神经受损引起的。

     


    3、虹视


    由于眼压升高,眼内体液循环障碍引起角膜水肿,这个时候看日光就会出现外圈变红,内圈紫红的现象,这个就是虹视。


    4、恶心呕吐


    眼压过高对引起迷走神经以及呕吐神经兴奋,然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了。


    5、畏光、流泪

     


    畏光是青光眼患者很常见的症状,儿童出现青光眼也会畏光,还有的孩子会有流泪大的症状。


    6、看书写字会出现跳行


    很多孩子早期青光眼,在长时间写字或看书的时候就会出现跳行的现象,眼睛也特别容易疲劳。


    很多儿童出现青光眼都是先天性的,如果可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治愈的可能性是很大,最怕的是病情很严重以后才开始治疗,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手术治疗是治疗青光眼最好的方法,主要就是对房水引流进行疏通。手术还是建议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发现有青光眼以后就不要一次性喝很多水,会使眼压升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用途的电子产品让人琳琅满目,其中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是最常用的电子产品。而手机游戏成为吸引小学生甚至成年人的玩手机时间最长的原因,因为长时间的玩手机、看电视孩子的眼睛度数越来越高,家长不得不给孩子配眼镜了。

     

    在生活中就戴眼镜就有两种建议,一种说常戴眼镜对眼睛不好,一种是一会戴,一会不戴会增加戴眼的度数。所以,在生活就出现两种相反的戴眼镜的现象,就戴眼镜这个问题,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

     

    通常,大家都是以眼睛的视力和度数来给孩子配眼镜,以此来来给孩子矫正眼睛的视力的度数, 因此视力与度数成了大家让孩子是否长戴眼睛的标准了。其实,这样标准是不准确的,要想准确的给出孩子是否长戴眼睛的标准,还要结合眼睛视力功能的检查来决定。

     

     

    眼睛视力能力的检查有以下几点:

     

    一是,眼位检查,若是眼位检查发现患者是外隐斜,在配眼镜的时候建议给孩子进行矫正,并且要求孩子全天佩戴眼镜不能摘下,这样可以起到调节眼睛调节性集合与调动调节,防止孩子眼睛外隐斜越来越严重,帮助恢复孩子的眼位,若是眼位检查检查出患者是内隐斜,度数不大,也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则可以给孩子进行看进低矫,此时看近可以不要佩戴眼镜,也可以不用常佩戴眼镜。

     

     

    二是,眼睛的调节能力,若是眼镜调节能力的检查发现眼睛调节能力不足,则佩戴眼镜必须长期佩戴;3.眼睛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A),AC/A是配眼镜检查的重要标准,如是检查出AC/A是正常的,建议患者正常佩戴,如果是儿童或者是青少年则需要常佩戴眼镜;若是AC/A低于正常值,则是建议患者远近都需要足矫戴镜,若是AC/A高于正常值,则是建议患者近处低矫,近距离可以不用佩戴眼镜。

     

     

    总的来说,大多数情况下近视患者,只要是患者佩戴了眼镜,都建议大家常戴眼镜,这样可以稳定眼睛的视力和度数。若是患者是内隐斜、AC/A高于正常值或者是调节过度的内隐斜,则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情况进行低矫正,若是青少年患者,矫正眼位、矫正视觉功能、预防近视是最重要的,而对于成年人来说这就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了。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现代科技正在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兴电子科技产品层出不穷,它们在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和娱乐的同时,也给家长们带来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近视”。

     

    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视力问题,他们会发现自己慢慢看不清楚黑板上的字,又或者是走在马路上时要眯着眼睛去看远处的事物。

     

     

    一旦孩子视力出现问题,最发愁的莫过是家长了,发愁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发愁要不要给孩子调座位?担心度数会不会增长过快?

     

    家长其实不必那么焦虑,也不需要急着给孩子换座位。因为对于已经近视的孩子来说,只要配上眼镜,坐哪儿都是一样的。家长最需要做的是如何防止孩子近视加重?

     

    1. 年龄大小和度数高低

     

    视力受眼睛的角膜曲率和眼轴等因素的影响,而角膜曲率在3岁之后增长就趋于稳定,不再有明显变化,所以大多数近视的发展,都是因为眼轴的不断增长所导致的。


    但眼轴也不是一直都在快速增长的,3岁之前眼轴增长速度比较快,过了3岁之后,眼轴的自然增长速度就开始变慢,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减慢的趋势。到了14岁时,眼轴的生长就达到成人水平,等到了青春期,眼轴就基本不会有大的变化了。

     

    也就是说,对于初发近视年龄较小(14岁之下的孩子)或是初发近视度数较高的孩子,相比于正常孩子来说,随着眼轴的增长,近视进展加快,度数会逐渐加深。

     

    如果初发近视时年龄较大(年满14岁及以上),那么眼轴的增长已经接近稳定,其变化量会相应变少,对视力的影响也就更小。

     

    2. 户外活动时间较少

     

    孩童时期本该是最爱在户外玩耍的时候,但现在的孩子由于繁重的学习压力和电子游戏的陪伴,户外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少。

     

     

    大量研究显示,较少的户外活动时间也很可能会引起孩子近视。

     

    家长应尽量确保孩子每天有不低于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虽然对已经近视的孩子没有太大作用,但对其他孩子还是可以起到预防近视的作用。

     

    3. 长时间近距离阅读或工作

     

    有些孩子晚上不爱睡觉,喜欢躲在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看小说,殊不知这样的行为正是促进近视加深的推手。


    人眼在长时间近距离阅读或工作时,为了使近处的图像可以直接聚焦在我们的视网膜上,眼轴会增长从而导致近视的发生。尤其是在昏暗的环境下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对视力造成的损害更大。

     

    4. 近距内隐斜

     

    内隐斜是指人眼位有向内偏斜的倾向,而近距内隐斜则是促进近视进展的高风险因素。许多研究发现,由于眼睛调节时出现的双眼会聚现象,容易超出内隐斜患者的负融像性集合范围,出现难以融像从而出现复像的情况,因此内隐斜的患者看近处时会尽可能少地进行眼睛调节。


    但调节较少会给眼球带来较大的调节滞后,致使内隐斜患者的成像落在其视网膜后形成远视性离焦,从而导致了近视进展快的结果。内隐斜越大的孩子,这种效应就越明显,同样的近视进展就越快。

     

    5. 过多摄入糖分

     

    小孩普遍都爱吃糖,但过多摄入糖分,容易导致人体内血糖含量增加,血糖含量过高会影响眼内房水、晶体的渗透压,从而导致晶体变形、眼轴伸长,进一步影响它们对外界光线的折射,导致视网膜成像效果变差,从而造成了近视的发生或加重。


    另外,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导致体内维生素B1的大量消耗。由于维生素B1具有营养视神经的作用,所以维生素B1的大量消耗会导致体内钙含量减少,从而导致视网膜的弹力减退;同时体内缺钙也会影响眼球壁的坚韧性,就有可能会引发或者进一步加重近视。

     

    总之,家长们一定要尽早监测孩子的视力情况,如果出现看东西模糊不清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进行视力检查。同时要时刻注意以上五大注意事项,改正孩子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作息习惯,调整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


    如果孩子已经近视了,家长也不要焦虑,不要抱着“戴眼镜之后眼睛会越带越坏”的偏见,要及时给孩子配镜矫正,这样可以适当缓解眼睛疲劳,有效防止近视的过度加深。

  • 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有很多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就已经早早地戴上了眼镜,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关于近视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近视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用眼习惯等。

     

     

    大家可能都听老一辈的人说过“近视会遗传”,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那么这种说法可信度有多高?我们身边很多夫妻双方都是近视眼,由于近视造成生活中很多的不方便,他们就有了以上疑问。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解答这个近视会不会遗传的问题。

     

    现在的医学研究表明近视属于多因子控制的遗传病之一,它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高度近视的患者,其遗传因素具有相对稳定和持久的作用。近视程度越高,遗传程度就会越高。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就明白了:近视是会遗传的,尤其父母是高度近视的。如果父母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上者,自己应该意识到宝宝会有遗传的倾向,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孩子在视觉上与同龄人的差距,发现问题时尽早去医院诊治,或者自己判断不了时尽早带孩子去医院眼科检查。

     

     

    虽说遗传对近视很重要,但是个人生活习惯对近视影响更重要,尤其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为了防止孩子近视,平时就要培养孩子正确做眼保健操的习惯。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下班后在孩子面前不要一直玩手机、看电视,要带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坚持健康的用眼习惯。

     

    饮食上摄入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果发现孩子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时一定要进行纠正,定期带到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视野、眼轴等的变化情况,18岁以下的青少年应该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近视是一种可控可矫正的疾病,一般都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并且有人认为:戴眼镜会加重近视,这是一种误区,不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如果发现孩子已经近视,要到医院及时科学配镜,矫正视力,防止恶化。

  • 一、如何诊断儿童弱视

     

    典型儿童弱视病症状,如出现视力下降、双眼单视功能障碍等。视力检查提示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本年龄的最低标准。屈光检查,散瞳眼光后可见高度远视、散光、近视等屈光不正,或两眼屈光度数相差1.5DS。眼部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上睑下垂、白内障、眼底疾病等眼部病变。电生理检查可见视神经及视觉传导通路异常。

     

     

    二、儿童弱视和近视有什么区别?

     

    儿童弱视和近视是完全不同的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系统疾病,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弱视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视觉发育迟滞,是发育的落后或停滞,或是根本无发育。近视是屈光的概念,眼睛本身通过各个组织无法将外界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属屈光不正的问题。屈光不正通过外界配戴眼镜,使其可以聚焦在视网膜上,问题就解决了,可看清,而弱视无法通过戴眼镜本身治疗,只有将原发病纠正。如果不是由于屈光引起的弱视,如斜视引起的弱视,需治疗斜视,再促进视觉发育,是方方面面的,需在发育年龄上进行干预,重新进行视觉发育过程来进行治疗。所以弱视和近视完全属于两大系统疾病,且近视的特点是看远处不清楚,但看近处清楚,只是看近处的距离不同,眼前即使是1000度的近视,也有可能看清楚,所以一般近视不产生弱视。

     

    三、斜视与儿童弱视的区别?


    弱视和斜视是不同的概念,弱视是指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且不能矫正者,轻度弱视为0.8-0.6,中度弱视为0.5-0.2,重度弱视为小于等于0.1,弱视的治疗和年龄有密切关系,年龄越小,疗效越好。而斜视是指眼位的改变,正常往前看时,有一只眼或两只眼位置改变引起,儿童的斜视可以由弱视引起。斜视指双眼无法同时注视目标,一只眼注视时,另一只则发生了偏离,它包括固定性斜视和交替性斜视;而弱视指视力低于正常水平。一般交替性斜视不会产生弱视,但固定性斜视会产生弱视,这是二者的联系。可通过临床表现、对比敏感度函数测定及遮盖-去遮盖试验进行鉴别。

     

     

    四、弱视和散光有什么区别

     

    弱视的眼球没有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而且矫正视力又达不到正常;或者有器质性改变及屈光异常,但与其病变不相适应的视力低下和不能矫正的称为弱视。散光就是进入眼球的平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结成焦点,而是形成一条焦线造成的,所以远近的物体都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影像,只能通过配戴合适的散光镜片才能矫正。    

  • 高血压作为人们最熟悉的一种慢性病之一,发病率一直在升高,中国10个人中有3个人患有高血压病,老年人中高血压患者更是超过一半,而且其中大部分并不自知,很多患者其实出现了症状才到医院,平时不会也不懂怎么进行血压测量,导致病情被耽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如急性脑梗、急性脑出血、急性心梗,正是平时高血压未控制导致突然发病,所以高血压防治非常重要,而首要的就是要学会正确的测量血压,这里总结常见测血压容易被忽略的3点注意事项如下。

     

     

    如何测血压才准确?

     

    (1)在自然安静状态下测血压

    在测量血压时,应该是在安静状态下进行测量,晨起憋尿时、运动完、进食后、疼痛后或者失眠后进行血压测量都可能会导致血压增高而不准确。所以测量血压时的状态十分重要。

     

    测血压时不能说话更不能打电话,一定要保持安静,要全身放松的坐在椅子上,如果是家里测血压,可以选择家里的餐桌和书桌作为测血压地点,不要翘着二郎腿。有扶手的话要把另一只胳膊放在椅子扶手上。正因为环境因素对血压影响大,所以有家里测血压比医院测血压更准确的说法。

     

    (2)测量时袖带位置

    一般测量血压时如果选择肘部包饶的血压计,是需要用袖带包住肘部的。正确的测量应是袖带的下端应位于肘前窝上方 2-3 厘米。袖带不宜绑的过松或过紧,以袖带下方容纳一根手指为宜。

     
    (3)浓茶、咖啡以及药物可能影响血压

    浓茶和咖啡中含有的茶多酚、咖啡因等成分会兴奋神经和心脏而影响血压的准确性,所以测量血压前不宜饮用浓茶、咖啡等饮品。另外,有些药物也可能对血压有影响,如地塞米松、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以引起血压升高,主要是因为其具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可以引起水钠潴留,激活交感神经,促进肝脏合成血管紧张素原,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还有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如吲哚美辛、萘普生;口服避孕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如紫杉醇、顺铂、贝伐单抗等等药物可以诱发血压升高。如果是怀疑药物导致血压升高,需要告诉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药物,同时在医生指导下对症处理。

     

    除了以上3点,血压计选择也很关键,正规渠道购买大品牌的血压计,注意所谓手指血压计目前认为是完全不可靠的,没有科学依据,而且血压计需要每年校正至少一次,可以去正规药店或器械销售门店校准。

     

     

    结语

     

    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测血压来说,虽然简单,但却容易因为细节导致测血压不准确,而正确的测量血压是高血压患者做好自己血压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各位高血压朋友要学会正确的测量方法,以免因为测量失误贻误病情。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