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眼镜是常戴好,还是用的时候戴好?

眼镜是常戴好,还是用的时候戴好?
发表人:赵彦鹏医生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用途的电子产品让人琳琅满目,其中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是最常用的电子产品。而手机游戏成为吸引小学生甚至成年人的玩手机时间最长的原因,因为长时间的玩手机、看电视孩子的眼睛度数越来越高,家长不得不给孩子配眼镜了。

 

在生活中就戴眼镜就有两种建议,一种说常戴眼镜对眼睛不好,一种是一会戴,一会不戴会增加戴眼的度数。所以,在生活就出现两种相反的戴眼镜的现象,就戴眼镜这个问题,今天就跟大家好好聊聊。

 

通常,大家都是以眼睛的视力和度数来给孩子配眼镜,以此来来给孩子矫正眼睛的视力的度数, 因此视力与度数成了大家让孩子是否长戴眼睛的标准了。其实,这样标准是不准确的,要想准确的给出孩子是否长戴眼睛的标准,还要结合眼睛视力功能的检查来决定。

 

 

眼睛视力能力的检查有以下几点:

 

一是,眼位检查,若是眼位检查发现患者是外隐斜,在配眼镜的时候建议给孩子进行矫正,并且要求孩子全天佩戴眼镜不能摘下,这样可以起到调节眼睛调节性集合与调动调节,防止孩子眼睛外隐斜越来越严重,帮助恢复孩子的眼位,若是眼位检查检查出患者是内隐斜,度数不大,也能看清楚近处的物体,则可以给孩子进行看进低矫,此时看近可以不要佩戴眼镜,也可以不用常佩戴眼镜。

 

 

二是,眼睛的调节能力,若是眼镜调节能力的检查发现眼睛调节能力不足,则佩戴眼镜必须长期佩戴;3.眼睛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A),AC/A是配眼镜检查的重要标准,如是检查出AC/A是正常的,建议患者正常佩戴,如果是儿童或者是青少年则需要常佩戴眼镜;若是AC/A低于正常值,则是建议患者远近都需要足矫戴镜,若是AC/A高于正常值,则是建议患者近处低矫,近距离可以不用佩戴眼镜。

 

 

总的来说,大多数情况下近视患者,只要是患者佩戴了眼镜,都建议大家常戴眼镜,这样可以稳定眼睛的视力和度数。若是患者是内隐斜、AC/A高于正常值或者是调节过度的内隐斜,则需要根据患者病情情况进行低矫正,若是青少年患者,矫正眼位、矫正视觉功能、预防近视是最重要的,而对于成年人来说这就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了。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小儿近视属于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和成人近视的特点有所不同。近视(近视眼)指眼睛在调节放松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点落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小儿近视指发病为儿童时期,存在调节异常,进展性,易受多因素干扰的特点。儿童青少年的近视日趋低龄化和严重化,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儿童青少年近视,是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问题。

     

     

    导致近视的原因

     

    1、用眼距离过近。正常阅读距离应是30~35cm。

     

    2、用眼时间过长。一般主张连续看书写字或看电视30~40分钟就应休息片刻或向远处眺望一会儿。

     

    3、照明光线过强或过弱。

     

    4、在行车上或走路时看书。眼睛和书本距离无法固定,加上照明条件不好,加重了眼睛调节的负担,经常如此就可能引起近视。

     

    5、躺着看书。两眼不在水平状态,眼与书本距离远近不一致,两眼视线上下左右均不一致,书本上的照度不均匀,都会使眼的调节紧张而且容易把书本移近眼睛,这样可加重眼睛负担,日久就形成近视。

     

    6、营养不良。缺钙、锌、等维生素。

     

    近视的早期表现

     

    远距离视力的减退:对远处目标辨别不清,也因看远不清,故大多数孩子不喜欢室外活动,而对看书、看电子产品、玩玩具等室内活动的兴趣较大,这也反过来加深了近视的程度。

     

    揉眼、流泪:近视的孩子看电视、看书等时间长了之后喜欢揉眼睛、容易流眼泪,这是眼球过度调节而出现的视疲劳现象,更严重的还会出现头痛、疲劳喊累的情况。

     

    眯缝眼、抬头纹:近视的孩子看远处时常使用额肌、眼睑肌及眼球外肌协助,常眯着眼睛看,或者较早的出现抬头纹。

     

    厌学情绪:有些学龄期儿童看书时距离很近还紧皱眉头,往往看书、学习缺乏耐受性,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无症状者:有些患儿由于长期的视力障碍,也未曾配戴过眼镜矫正,看不清、看不远已成为常态,所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从未出现任何不便和不适,这种表面现象往往会掩盖真实的视力问题。

     

    眼前小黑影、眼球改变:如果儿童时期近视度数已经很高,患儿有时眼前会有小黑影飘动或者有闪光的感觉,有的孩子还会伴有眼球突出或单眼外斜视的情况。

     

    早期筛查的方法

     

     

    1. 视远发现法:选定一远方目标,经常观看,如果目标变得模糊、看不清时,说明视力开始减退。

     

    2. 小孔法:看不清的远方物体能通过小孔看清楚时,说明眼睛开始近视。

     

    3. 两眼对比法:可选定某一物体,相隔一段距离,经常检查双眼特别是单眼的视力情况,发现一眼视力减退,提示可能为近视。检查时应注意不要按压眼球。

     

  • 下班回家,一摸电脑、电视双双滚烫

    孩子肯定又在一直玩电脑、看电视

    晚饭后,孩子抱着平板在沙发上开始了吃鸡

    开了八倍镜后恨不得把眼睛贴在屏幕上打狙

     

    相信这一幕是很多家长们在孩子暑假经常碰到的情况,然而,除了每天揪着耳朵告诫孩子保护视力、少玩游戏、少看电视之外,我们还真无可奈何。

     

     

    那应该怎么做才能保护孩子的视力呢?

     

    视力是如何下降的?

     

    俗话说,知彼知己。方能百战不殆。要想预防近视眼,首先就要了解它。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指当眼睛在放松状态下,外界光线进入眼内后聚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就导致了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导致视物模糊,称为近视眼 [1]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眼睛看不清了。

     

    那么看不清怎么办呢,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就会靠近点看,靠近看得时间久了之后又看不清了,继续靠近,如此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就形成了近视或高度近视。

     

     

    在孩子们长时间看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屏幕时,观看过程中相应眼睛眨眼的次数会减少,从而造成泪腺分泌减少,导致眼部干涩,缺少润滑。

     

    并且电子设备强烈的荧光屏闪烁会不断刺激眼睛,最终促成了眼部疲劳、视力下降 [2]

     

    下面,我们从眼球的解剖结构来分析一下近视发生的原因。

     

     

    如图所示,人体眼球的内部主要结构为角膜、晶状体、玻璃体和后方的视网膜。

     

    其中角膜、晶状体、玻璃体是重要的折光系统,承担了光线的传导,视网膜是感光系统,承担了外界光线、图像的感知。

     

    同时,角膜还是眼球外侧直接接触空气的部分,因此当孩子们长期看电子屏幕时,由于缺少润滑,角膜上的水分蒸发,他们就有了眼部酸涩、干燥、刺痒的感觉。

     

     

    通常来说,近距离用眼时,晶状体曲度会增加、前后径加大,当停止近距离视物时,晶状体会缓慢恢复原来的状态。

     

    虽然短时间内会有些视力模糊,但还是会慢慢恢复过来,这时孩子们尚且处在“假性近视眼”的程度,经过放松、休息,避免继续近距离用眼,视力还可以恢复正常。

     

    然而晶状体就像橡皮筋一样,弹性也是有限的,绷紧过久后会失去弹性。因此如果长期保持近距离视物,缺乏休息,晶状体就会发生疲劳,即使再放松、休息后也无法自动回弹。

     

    因此造成视线传导异常,导致光线在视网膜前方成像,最终就会出现无法恢复的视物模糊,此时孩子们就已经发生了真性近视 [3]

     

     

    以上就是眼睛发生近视的根本原因。那么,该如何帮助孩子们保护视力呢?

     

    帮孩子保护视力

     

    要保护视力,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就是电视关掉、电脑上密码、平板游戏APP卸载,不让孩子们玩了。

     

    但是有时候强制不让孩子们玩也只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孩子们偷偷玩,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应该如何采取柔性措施来帮助孩子保护视力呢?

     

     

    ❶ “近-远-近”间断放松法

     

    虽然没法强制孩子们一点电子设备都不碰,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监督他们每玩1h,停下休息10min。

     

    离开电子屏幕,四处走动走动、活动下眼睛,走到窗台上看看外面的风景,例如绿色的树木,蓝色的天空,舒缓一下眼睛,松弛长期近距离用眼而紧张的晶状体与眼部肌肉。

     

    同时,在这里还可以向各位家长们介绍一个好办法,休息时将近视状态切换为远视,实现“近-远-近”切换法:眺望最远处的高楼,数一下楼上的窗户。

     

     

    上文提到,当眼睛在视远物时,晶状体就会从视近物状态下进行反向压缩,曲度变小、前后径变短,因此可以有效地主动松弛晶状体,避免视力下降。

     

    因此可以让孩子们通过尽力远视来达到这个目的,虽然数窗户到最后往往会数花了眼,但当再回头看向室内,一定会感觉视线清晰了很多。

     

    这就是由于尽力视远物时,晶状体的曲度、紧张度都被用力反向调节恢复到了正常状态,甚至在正常状态后继续调节,直到超常的状态。

     

    因此晶状体将会得到有效的放松,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改善近视的问题。

     

    ❷ 保持安全用眼睛距离

     

    孩子们在课桌前学习或玩电脑、看电视时,保持一定用眼距离也对视力保护有重要帮助。

     

    例如,在课桌前学习时,坚持“三个一”的理念,即:一尺一拳一寸。

     

    拿笔时要求手的位置距离笔尖一寸,身体距离桌子边缘一拳的距离,身体坐正直,眼睛距离桌面一尺的距离,这是标准的写字、学习的姿势,同时也能够保持安全用眼距离。

     

    使用电脑时,尽量电脑椅位置靠后,以胸口距电脑桌2-3拳距离为宜,或在不影响双手操作键盘、鼠标前提下距离越远越好。

     

     

    观看电视时,距离应该随着电视屏幕的大小来调整,电视机越大,孩子距离电视应该越远,简单来说孩子的双眼至少要保持电视屏幕对角线距离的六到八倍。

     

    打个比方,29英寸(74CM)观看距离应为4.5米,34英寸(86CM)观看距离应为5.2米,以此类推。

     

    因此,当用眼距离拉开之后,近视眼的发生率将会有效降低,对保护孩子的视力有重要帮助 [4]

     

     

    ❸ 眼部保健操法

     

    前面还说到,从小上学时我们就都能熟练操作眼保健操。眼保健操的作用在于可以松弛眼部肌肉、改善眼部循环,它能够通过按摩使眼睛得到充分放松。

     

    所以当孩子们长期用眼之后,督促他们做眼保健操是很有帮助的。

     

    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用热毛巾、蒸汽眼罩帮孩子们敷一敷眼睛,局部高温也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促进眼部疲劳恢复 [5]

     

     

    以上就是几个保护孩子视力的好办法,不过仍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目前网上针对保护眼睛、提高视力出现了琳琅满目的“江湖医术”——

     

    例如眼部按摩仪(内含远近跳动的闪灯+眼部按摩)、视力改善动态图等等,然而目前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指向这些措施对于保护视力有良好帮助。

     

    反而,长时间盯着这些所谓远近调节的闪灯、盯着动图时其实仍然在近距离用眼,不仅不能缓解眼部疲劳,反而还会加重眼睛的负担,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哦。

     

    当孩子出现明显视力下降后,还是应当及时纠正不良用眼习惯,注意眼部休息。

     

    如果已经出现近视的话,还是要尽快去正规眼科医疗机构测量视力,尽快配制眼镜,以免恶性循环导致视力越来越低哦。

     

     

    参考文献:
    [1] 瞿佳,李瑾.近视眼发生和发展机制研究的新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21,57(04):311-314.
    [2] 孙树茂,高泽,刘寨花,田海泽,刘荛,吕瑶,赵晓虎,王瑾.大学生视疲劳的调查与干预研究进展[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6(05):62-65+116.
    [3] 代诚,刘梦,李宾中.青少年晶状体形态与眼轴长度的关系[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21,43(06):547-552.
    [4] 余琼武,张萍,周善璧,胡雁,吉明霞,骆益春,游海玲,姚枝秀.不同阅读距离的调节准确度与早发性近视眼的相关性[J].中华眼科杂志,2016,52(07):520-524.
    [5] 亢泽峰. 预防“小眼镜”,家庭是主阵地[N]. 中国家庭报,2021-01-18(002).
  • 有人说一直戴眼镜眼睛度数不会涨得太快,也有人说需要看远处戴,近处不戴。近视眼应不应该一直戴眼镜呢?找对合适的佩戴方式很重要!因为近视不能看清远处物体,眼镜能帮助识别物体,矫正近视。并能缓解因近视带来的视觉疲劳,正确的佩戴眼镜方式,不仅能缓解视觉,还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所以,近视眼佩戴眼镜是可以有助于视力矫正的。

     

     

    一、如何正确佩戴眼镜呢?

     

    轻度近视(<300度):不建议常戴,可在工作或学习,必要时候佩戴,以便看清物体。高度近视(<600度):建议常戴,一般来说,高度近视人群离开了眼镜就是一片模糊,所以需要经常佩戴眼镜,才能方便生活,而且高度近视佩戴眼镜更有起到调节视力的作用。佩戴眼镜是为了让视力更加清晰,所以佩戴眼镜首先要根据自己视力情况,劳逸结合,让眼部不疲惫的前提下佩戴。

     

    二、近视眼不正确佩戴眼睛的危害

     

    如果说已经明确诊断是真性近视,不戴眼镜的话他看不清楚,病人就只能是靠眯眼睛,这些来调节看清楚。长此以往的话,就是容易近视度数加深,或者是一些假性近视的时候,可能会导致真性近视,或者比较低度的近视。长期不戴眼镜,视力会越来越高,因为如果真的变成高度近视的话,好多并发症就会出现。而且出现近视眼之后,由于看远处的东西比较模糊,所以在做精细的动作的时候影响是非常大的,比如开车的时候,如果出现近视就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而且出现近视不配戴眼镜很容易引起视力疲劳,出现视力疲劳之后就会导致眼睛的度数的加深,形成1个恶性循环,所以在出现近视之后是需要及时配戴眼镜来矫正的,

     

    所以还是要尽早佩戴眼镜,而且对于一些小孩子来讲,需要鉴别真性、假性近视,免得一些假性近视,也给配戴眼镜。我们建议在12岁以前的孩子配眼镜,还是要用慢速散瞳,就是阿托品散瞳,这样才能更准确。而且对于低龄的孩子,一定要半年,或一年左右,就要去验光一次,如果度数改变了,要及时更换眼镜。

     

     

    三、隐形眼镜可以天天带吗?


    隐形眼镜可以天天带。每天配戴隐形眼镜的时间长短,其实视个人角膜状况而定,但基本上每天不建议配戴超过12个小时以上,每周建议5~6天。若是配戴美瞳则要更谨慎,每天勿戴超过10小时,最好每隔一天再使用一次。睡觉时请勿佩戴。若配戴隐形眼镜得宜,例如经常与一般眼镜交错使用,清洗方式正确,其实不会对角膜产生伤害,从年轻使用到老都可以。但若使用习惯不佳,如长时间配戴、或不重视清洁,可能导致角膜缺氧严重,也许立刻就无法再戴隐形眼镜。

  • 文章首发于 |  上海新视界眼科医院

     

    朋友圈中经常可以看到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治疗近视”的神医和偏方:针灸治疗近视、按摩治疗近视、眼贴治疗近视、万能眼镜治近视、仪器治疗近视甚至吃龙眼治疗近视、信佛治近视…

     

     

    然而科学分析、论证表明,目前近视是不可能被治愈的,青少年儿童近视只能通过戴镜矫正。同时,近视也是不可逆转的,但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进行预防和控制。

     

    对于近视,防胜于治更有意义。平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到眼科医院进行检查,充足的户外活动,都对预防近视有积极作用。但如果近视发生了,可以采取以下手段进行矫正。

     

    1. 常规手段:框架眼镜


    框架眼镜是矫正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常规手段,它的优点在于安全、操作方便、普遍适用。当然,孩子验配框架眼镜后,同样需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跟踪视力的发育情况,根据医嘱进行调整。

     

     

    2. 控制增长:OK镜


    OK镜又叫角膜塑形镜,是使用高透氧材料的夜戴型硬性隐形眼镜。它也是目前世界上眼科医生公认的控制儿童青少年近视增长的主要手段之一。

     

    OK镜使用特殊的反几何设计,通过压平角膜的中央曲率,暂时降低佩戴者的屈光率,从而暂时提高裸眼视力。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夜晚佩戴的时候产生的外力,作用在角膜进行塑形,使角膜暂时性变平。原理与激光手术效果相似,但与激光手术不同,角膜塑形术产生的效果是临时性及可回复的,是非手术摘掉近视眼镜的有效可逆性治疗方法。


    与一般隐形眼镜不同的是,角膜塑形镜是在夜间配戴,透过压平眼角膜以达到改善白天视力的效果。晚上睡觉佩戴,早晨将其取下,即可在白天获得清晰的视力,不需要再配戴框架眼镜。

     

     

    综合各方面的论文与数据, 角膜塑形镜的确具有缓解近视加深的作用,但这其中存在个体差异,对眼部条件有一定要求,不是所有近视的孩子都可以佩戴角膜塑形镜,而且也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自理能力。

     

    OK镜的适宜人群:

     

    • 年龄8周岁以上;
    • 近视度数600度以内,散光200度以内;
    • 配合医生、家长进行OK镜的验配、护理的人群。

     

    所以,家长如果要给孩子验配OK镜,应该带孩子在规范的机构进行全面的检查,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专业医生和验光师的意见,选择对应的矫正及控制方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夏天让孩子戴太阳镜,不仅起不到护眼的效果,还可能会伤害眼睛。近日,记者从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获悉,儿童太阳镜风险监测显示,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儿童太阳镜存在着安全风险。

      儿童太阳镜风险监测是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第一批重点产品风险监测的项目之一,由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与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武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共同承担风险监测任务。目前,风险监测已进展过半。监测显示,儿童太阳镜透射比超标、顶焦度偏差不达标的现象比较突出,容易伤害孩子的眼睛。

      ■紫外线透射比

      实验:最高超标45个百分点

      记者在市场上购买了三副儿童太阳镜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三副儿童太阳镜的价格分别是39元、99元、248元。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针对儿童太阳镜的产品质量标准,检测人员参照了成人太阳镜的国家标准,用光谱透过率分析仪对样品逐一进行了检测。

      根据成人太阳镜的国家标准,太阳镜镜片的紫外线透过比最高不得超过5%。“儿童太阳镜的紫外线透射比最好比这个标准更低。”检测人员说,如果儿童太阳镜的紫外线透射比为0,紫外线就可以全部被镜片遮挡,保护孩子眼睛不受紫外线伤害。

      然而,实验结果发现,三副儿童太阳镜的紫外线透射比均超过了5%,最高达到了50%,最低也超过了10%。

      风险:眼睛更容易受紫外线伤害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轻工中心的专家表示,此次儿童太阳镜风险监测,紫外线透射比超标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紫外线透射比体现的是紫外线透过镜片进入眼睛的能力,数值越小越好。

      儿童太阳镜紫外线透射比超标,会存在怎样的安全风险呢?“简单来说,就是戴上太阳镜进入孩子眼睛里的紫外线,比不戴时更多。”专家解释说,孩子戴上太阳镜后,因为镜片的遮挡,孩子的瞳孔比不戴太阳镜时更大。这时,如果太阳镜不能阻挡紫外线,眼睛就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

      提醒:买浅色太阳镜或遮阳镜

      市面上存在安全风险的儿童太阳镜,不少都是“三无产品”。因此,专家提醒家长,在给孩子购买儿童太阳镜时,一定要看清吊牌信息,尤其是儿童太阳镜执行的相关标准。

      据了解,太阳镜按QB 2457-1999《太阳镜》分为浅色太阳镜、遮阳镜和特殊用途太阳镜,按GB 10810.3-2006《眼镜镜片及相关眼镜产品 第3部分:透射比规范及测量方法》依据可见光透射比分类可以分为1类、2类、3类和4类。根据儿童视觉发育需要,专家建议家长给孩子选择浅色太阳镜或遮阳镜,或者光透射比分类为1类、2类和3类的太阳镜。

      镜片颜色以灰色、茶色、黄绿色为好,纯黑、粉红、大红、明黄或过于鲜艳的颜色不建议购买。

      ■顶焦度偏差

      实验:三副太阳镜两副镜片有度数

      检测人员参照成人太阳镜的国家标准,对记者送检的三副儿童太阳镜进行了顶焦度偏差检测,也就是检测太阳镜的镜片是否有近视度数。

      根据儿童视觉发育需要,儿童太阳镜最好是平光镜,度数应该为0。但是实验结果显示,三副儿童太阳镜,有两副太阳镜的镜片都有度数,而且近视度数均超过了10度。度数最高的一副,近视为18度,散光为15度。

      风险:可能诱发近视

      顶焦度偏差不达标也是此次风险监测发现的一大安全风险,这样的太阳镜可能诱发孩子成为近视眼。

      “戴这样的太阳镜,就如同给孩子戴了一副近视眼镜。”专家说,儿童如果长时间佩戴有度数的太阳镜,很容易导致视力模糊、眼睛疲劳等症状,影响孩子视力。

      提醒:看竖直物体会变得扭曲

      如何判断一副儿童太阳镜是否有度数?专家介绍了一个简单的方法——拿着太阳镜对着远处的竖直物体进行观看,如果物体变形扭曲,就说明太阳镜带有一定的屈光度数。同时,专家建议儿童佩戴太阳镜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小时,一旦处于室内或者阴暗环境应立刻摘掉太阳镜。

  • 作者:包德刚 主治医师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耳鼻咽喉头颈科

    近视症状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多的孩子都带上了眼镜,我们也知道,近视对于日常生活造成的麻烦相当的大,其实如果我们能够尽早的发现近视,那么近视是能够被我们所治愈的,那么近视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孩子经常眯眼

    近视患者看东西时经常眯眼,这是因为眯眼时眼睑可以遮挡部分瞳孔,这样就能减少光线的散射,从而可以暂时提高和改善视力。因此,当您的孩子经常眯眼看物体时,应考虑到其可能患了早期近视。

    孩子频繁眨眼揉眼

    频繁地眨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近视,增强视力。因此,当您的孩子出现频繁眨眼的症状时,应考虑其是否患了早期近视。一些孩子因为近视而看不清物体时,经常用手揉眼睛,为的是更好地看清物体。因此,当发现您的孩子经常揉眼睛时,应及时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

    孩子经常歪着头看物体

    一些患有早期近视的儿童常常会歪着头看物体。这是因为歪着头看物体可以减少散射光线对其视力的影响。因此,当发现你的孩子经常歪着头看物体时,一定要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并要纠正其看物体的错误姿势,以免使其养成歪头的习惯。

    孩子经常皱眉斜视

    一些患近视的儿童有皱眉的习惯。这是他们试图改善视力的一种方法。但经常皱眉会使眼外肌压迫眼球,这反而会加快近视的发展速度。因此,当发现您的孩子经常皱眉时,要及时带其去医院检查视力,并要帮助其改掉经常皱眉的毛病。部分患近视的孩子常会合并有斜视(即当其一只眼睛向前看时,另外一只眼睛会不自主地向外侧看)的习惯。因此,当您发现自己的孩子有斜视的习惯时要考虑其是否患有近视。

    看东西贴得近或看不清

    当您的孩子看物体时总要跟物体贴得很近,读书写字时常常抱怨屋子里的光线太暗时,要考虑到您的孩子可能患有近视。当您的孩子见了熟人常常不打招呼、在暗处行动时常被东西绊倒或碰伤,或是常常看不见黑板上写的字迹时,也应考虑您的孩子是否患有近视。

    上述这些症状就是近视的常见症状,家长们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也出现了上述的症状的话,那么建议家长们立即带孩子去做一些矫正治疗,而且一定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

  • 近年来,我国近视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并有很多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就已经早早地戴上了眼镜,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而关于近视形成的原因,目前还不完全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近视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不良用眼习惯等。

     

     

    大家可能都听老一辈的人说过“近视会遗传”,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那么这种说法可信度有多高?我们身边很多夫妻双方都是近视眼,由于近视造成生活中很多的不方便,他们就有了以上疑问。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解答这个近视会不会遗传的问题。

     

    现在的医学研究表明近视属于多因子控制的遗传病之一,它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高度近视的患者,其遗传因素具有相对稳定和持久的作用。近视程度越高,遗传程度就会越高。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就明白了:近视是会遗传的,尤其父母是高度近视的。如果父母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上者,自己应该意识到宝宝会有遗传的倾向,那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孩子在视觉上与同龄人的差距,发现问题时尽早去医院诊治,或者自己判断不了时尽早带孩子去医院眼科检查。

     

     

    虽说遗传对近视很重要,但是个人生活习惯对近视影响更重要,尤其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为了防止孩子近视,平时就要培养孩子正确做眼保健操的习惯。作为父母的我们一定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下班后在孩子面前不要一直玩手机、看电视,要带孩子多进行户外活动,坚持健康的用眼习惯。

     

    饮食上摄入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果发现孩子读书写字姿势不正确时一定要进行纠正,定期带到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视野、眼轴等的变化情况,18岁以下的青少年应该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近视是一种可控可矫正的疾病,一般都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并且有人认为:戴眼镜会加重近视,这是一种误区,不要有过多的心理负担。如果发现孩子已经近视,要到医院及时科学配镜,矫正视力,防止恶化。

  • 有很多家长在自己的孩子出现近视的时候,都会带孩子去眼镜店配戴眼睛,不过您知道吗,其实儿童近视多数都属于假性近视,是可以通过一些治疗方法来改善的,而且有很多儿童在近视不超过200度的时候,通过这些治疗方法最终都达到了正常的视力,那么具体儿童近视治疗方法都有哪些呢?

    西医对于儿童近视的治疗,一般都建议让患儿使用儿童巩膜加固术,不过这种方法一般都是用来治疗6岁以下儿童的,而且比较适合遗传性的高度近视患者,所以如果说您的孩子近视度数比较低,而且已经超过了6岁的话,一般不建议您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治疗。虽然西医还可以使用激光手术的方法来治疗近视,但是这种方法只适合成年人,并不适合儿童。

    所以对于儿童的治疗,建议您采用中医按摩方法,中医按摩主要是通过按摩眼睛周围的一些穴位,达到促进眼睛血液循环和缓解视疲劳的效果。每天都坚持按摩的话对于缓解视力具有很好的效果,不过具体的按摩方法建议您到专业的医院去进行咨询。

    另外因为儿童近视之后总是会喜欢揉眼睛,所以如果说您孩子有这种情况的话,建议让孩子没事的时候可以多转动一下眼珠,您可以举起一个手指围着孩子的眼睛画圆圈,然后让孩子看着您的手指转动眼珠,这样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缓解视疲劳,让孩子的眼睛放松一下。

    对于儿童近视治疗方法本文就先介绍到这里,您可以选择比较适合您孩子的治疗方法,为了避免孩子近视更加严重,建议您一定要控制好孩子玩手机和电脑的时间,否则的话近视的治疗是不会有效果的。

  • 现在一个班里一多半孩子都戴眼镜,其实有一种近视是可以恢复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假性近视”

     

    一、什么是假性近视?

     

    假性近视也叫可调节性近视,主要是由于用眼过度、缺乏营养等原因导致的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出现晶状体厚度增加,视物模糊不清。    假性近视经休息调理缓解疲劳,使肌肉放松,多数视力可恢复正常。    假性近视若不及时防控,逐渐发展会导致眼轴变长而成为真性近视。这非常值得家长们警醒,重视孩子的眼睛状况。

     

     

    孩子的眼睛检查建议半年一次,及时发现孩子视力的变化。当孩子出现经常眯眼、眨眼睛、歪着头看东西等情况时,家长一定要重视,去医院检查一下孩子的视力,诊断为假性近视的时候不要掉以轻心,应及时采取正确科学的方法进行干预,防止孩子的视力继续下降,那怎样做才能避免孩子近视呢?其中,关口前移,早发现、早防控,预防是根本!

     

    二、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近视的发生

     

    (1)书写姿势正确:要牢记“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约33厘米);胸离书桌一拳远(约6—7厘米);手离笔尖一寸远(约3.3厘米)。(2)读书姿势要端正应采用坐姿,不要躺着看书,不要在走路时或乘车时看书。(3)改善不良学习环境读书、写字时光线很重要,采用左侧采光,不在强光下看书;学习用品也不能忽视,如纸张不能太白,印刷字体要清晰等。(3)控制阅读时间阅读时间不可太长,必须有间断性休息,可以采取远眺、闭目、散步、做眼保健操等方式。(4)定期检查视力、注意休息、少看电视、电脑和手机、做好眼保健操、合理佩戴眼镜等也是保护眼睛很重要的措施。

     

    三、发现孩子近视后,需不需要散瞳?

     


    常常会有家长问这样一个问题,我孩子近视了,用不用散瞳啊,听说散瞳对眼睛不好?散瞳验光是通过散瞳药物(临床上常用的是1%阿托品眼药膏)麻痹睫状肌,散大瞳孔,测出真正的屈光度。只有通过散瞳验光,才能测出真正的屈光度,以区分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由于散瞳药物的使用,会导致眼睛不能像平时那样进行调节,在遇到强光时会出现怕光、流泪、眯眼、视物不清等情况,但这都是药物的一时作用,药效一过,症状就会消失。阿托品类药物,药效时间较长,一般在10-12天左右。

     

    整体来说,散瞳验光的准确性高,可助区分假性近视和真性近视。所以家长们应该放下对散瞳的恐惧,不该过分担心散瞳会损害孩子的眼睛。但是散瞳后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眼睛,避免强光照射。

  • 近年来,我国学生的近视问题日益严重且低龄趋势明显,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根据对学生普查的统计数据,现在小学生近视发病率在30%左右,中学生约为60%,大学生更是达到80%左右。近视是一种最常见的眼睛问题,使我们的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近视人口持续快速增长,且越来越呈现低龄化状态。

     

    孩子视力不好,真的都是“电子产品”惹的祸?电子产品表示,“这锅太大,我不背!”过早、过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会影响视力的发育。但除了电子产品外,我们还要关注影响视力的七大因素。

     

     

    1、遗传因素  


    近视爸爸+近视妈妈=近视宝宝?答案是不一定的!近视是属于多因子遗传病,一个个体是否易于患某种疾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的,这种不易于或易于患某种疾病的属性变量称为易患性;遗传对易患性所起作用的大小称为遗传度。

     

    调查结果显示,近视程度越高,遗传度越高,说明遗传因素在近视发病中起的作用越重要。父母双方均是高度近视眼(一般指600度以上),遗传给宝宝的近视几率非常大。若其中一方高度近视,其遗传的几率可降低一半左右。如果父母均是低度近视,遗传的几率要小得多。

     

    另外,排除后天环境的原因,3~6 岁的宝宝出现高度近视,多与遗传有关,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当然,如果父母亲都不是近视眼,但他们都是高度近视基因携带者,在他们本人不显示近视。但他们俩的致病基因遗传给孩子,使孩子具备了两个近视基因,故而会使孩子成为近视眼。

     

    因此我们要注意的是,如果爸爸妈妈都有高度近视的,应意识到宝宝会有遗传近视眼的倾向。在日常生活中,应多注意观察宝宝和同龄的孩子在视觉上的差异。观察宝宝看东西时,眼睛是否会眯起来,是否会歪头,是否会将脸靠近物体等。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应尽早带宝宝去眼科检查。

     

    2、户外活动

     

    遗传因素虽是近视眼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前提,但是遗传因素稳定且无法改变、视觉环境大致确定的情况下,个人行为因素在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起到了很大的影响作用。

     

    一位美国学者在《环球科学》发表文章认为:看书看电视都是室内活动,室内光照不足而眼睛缺少光照才是导致近视的最大原因。研究人员对五百个视力正常的儿童进行了五年跟踪,结果发现,室外活动多的孩子近视发病率低。那是不是因为经常在室外活动的孩子不怎么看书呢?并不全是,因为很多孩子也会在户外长时间看书和使用电子产品,但是他们还是得近视得少。因此,眼睛接触户外阳光的时长才是控制近视的最重要因素。

     

    3、读写习惯

     

    不正确的用眼习惯与近视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用眼距离过近包括读写时书与眼的距离不足1尺,读写姿势不正确,握笔姿势不正确,有走路乘车卧床看书的习惯等都是近视度数加深的原因。

     

    4、睡眠习惯

     

    睡眠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一个生理过程,1岁内的宝宝在睡眠时有“长亮小夜灯”习惯的,不仅会对视力的发育产生影响,还会促进性发育。研究曾证明青少年睡眠不足可引起视疲劳而导致近视。睡眠与青少年近视形成呈正相关性,所以睡眠不足也是近视的危险因素。

     

    5、饮食习惯

     

    营养与视力的关系与研究已广受人们的关注。研究者发现精制糖摄入过高会使血糖浓度明显升高,引起房水渗透压降低,渗入晶状体,使其变凸,导致屈光性近视。同时新鲜果蔬、动物性食品及水产品摄入过少也会损害视力。因此饮食是否均衡与合理直接影响青少年近视的形成与发展。

     

    6、远视及散光

     

    除了最常见的近视影响视力外,远视及散光也是视力差的原因。远视其实是眼球发育不足导致的,虽然随着发育期年龄的增长,远视会逐渐减小,但有些小朋友由于先天发育异常,导致远视度数高,也会影响视力,需要验光后戴镜;而散光往往是角膜形态不规则导致的,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表现。散光程度越高,光学矫正越不足,孩子的视觉偏差多、成像质量越差,朝近视进展也可能越快。

     

    那么预防宝宝近视,我们究竟能做些什么呢?

    1. 在饮食方面要均衡,不挑食、不偏食。  多吃富含维生素A、B1、B2、C及E的食品。常见富含维生素的食品有蛋、奶、鱼、肉、肝脏和新鲜的蔬菜、水果;

     

    2. 多带宝宝到户外运动,少看电视。  目前,环境因素造成的近视已远超过遗传近视的比例;

     

    3. 保持一个良好的姿势  “三个一”: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胸与桌子距离一拳,手握笔时和笔尖距离一寸。这是一个标准的阅读和写字姿势,可以避免距离书本太近;

     

    4. 避免长时间看近  避免让宝宝看手机、看iPad的时间过长,眼睛得不到放松,眼内的肌肉,特别是调节睫状肌得不到松弛,最后就近视了或助推近视的发展;

     

    5. 定期带宝宝到医院进行体检   若发现宝宝已经近视了,要及时配戴眼镜,保证宝宝的正常用眼。

     

    希望每个宝宝都有明亮的双眼,去看、去探索美丽世界!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