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臀位是否会影响宝宝发育?

臀位是否会影响宝宝发育?
发表人:妇产科胡主任

胎位不正有多种情况,其中臀位就是很常见的一种异常的胎位,当胎位不正出现臀位时,对于顺产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因些在早期发现有臀位的,要及时纠正,而对于一些查出臀位的孕妇,除了担心生产危险外,更担心的是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其实臀位虽说是一种异常胎位,但对宝宝发育是没有影响的,这一点可放心。


对于孕期的女性,会按孕周的不同来进行各项检查,以更好的了解宝宝在宫内的情况,而在孕检中,有的就会查出有胎位不正的现象,如其中臀位就是很常见的一种异常的胎位。那么臀位会不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呢?臀位有哪些影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臀位是不会影响孕期胎儿的生长发育的,但并不是说它对宝宝就没有影响,其是否影响宝宝的健康主要看分娩时的情况。因臀位在分娩时危险性是比较大的,容易出现脐带脱垂、胎臂上举或是后出头困难等现象,如果在分娩时处理不当,就易引起新生儿窒息或是导致颅内出血、甚至是死亡。因此臀位的宝宝虽说在子宫里发育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否健康还要看宝宝分娩时的情况,一般建议胎儿臀位的,为了安全最好选择剖腹产分娩。


那么臀位宝宝会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它容易导致难产发生,胎儿最宽的是头部,而最窄的是臀部。如果胎儿是头位时,胎头先产出,其它部位就容易随着产道产出。而臀位分娩时是最小的胎臀先娩出,胎头最后才出来,这种情况胎儿身体无法让子宫颈撑开到可让胎头出来,就易发生难产。另外臀位胎儿还易出现胎膜早破,诱发早产,从而可危及胎儿生命,使死亡率上升。另外还可引发胎儿并发症,可导致产程延长、产后出血等一些不良后果,所以胎儿臀位影响危害是非常大的。

 


臀位会影响宝宝发育吗?通过上面的介绍可知,臀位对宝宝发育不会有什么影响,但是却可影响分娩,容易引起一些严重后果,从而可危及到胎儿健康及生命,所以建议臀位胎儿最好剖腹产,或是在孕检中发现后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纠正,以恢复正常胎位,避免分娩时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而危害到宝宝健康。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臀位疾病介绍: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发现宝宝斜颈的家长经常会问道:大夫,这个会不会是遗传呀,孩子他爷爷(爸爸/妈妈…)就有点歪脖子,其实,斜颈宝宝来就诊时,我一般都会问一下孕产史,养育习惯等,因为大部分和宝妈孕期习惯、生产情况、哺乳习惯有关系,但都无明确的定论,目前研究认为小儿肌性斜颈的发病主要与六个因素相关:

     

    第一,和产伤有关系,例如在孕妇分娩时患儿胸锁乳突肌因产道或产钳的挤压受损出血,血肿机化,肌肉发生挛缩。 

     

    第二,与胎位有关系, 胎儿在孕妇子宫内头部常向单侧长期偏斜,局部的血液运行受阻,或者由于患儿的静脉受阻,导致局部的出现瘀血而使胸锁乳突肌发生缺血坏死,最终导致局部肌肉纤维化。

     

    第三,与遗传有关系,通过调查发现大约五分之一的患儿有相关家族病史,该疾患很可能有一定遗传倾向。

     

    第四,与婴儿的睡姿有关系,婴儿在其出生之后,很长时间内习惯睡向一侧,从而使两侧的胸锁乳突肌生长发育不全。

     

    第五,与孕妇的习惯有关系,孕妇在妊娠期间喜欢久坐,因此使胎儿的头常偏向一侧。

     

    第六,父母的年龄、孕期发热、病毒感染、用药等相关因素是先天性肌性斜颈发生的高危因素。

     

    这些因素也就提示了妈妈们在怀孕期和哺乳期,包括备孕时就应该注意以上问题。

     

     

    那么对于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除了推拿我们还可以做什么?推拿是治疗的重点方法,但是其他配合方法一样重要。

     

     

    1.注意宝宝颈部保暖:颈部受凉会引起局部肌肉紧张收缩,使原本就挛缩的肌肉更加紧张,所以建议家长给宝宝穿带领子的衣服,或者出门时围一个小围巾。

     

    2.注意抱宝宝的姿势:俗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身正有助于头不歪,脊柱是支撑人体直立的关键,保证整体脊柱的直立才能保证头是正着的,抱娃抱的歪歪斜斜,怎么纠正孩子的头不歪?所以抱可以自己竖头的宝宝时,家长一定要一手揽着孩子的腰,一手拖着孩子的屁股,让孩子稍微靠着自己的身体,在此基础上纠正孩子的头歪症状。

     

    3.哺乳及玩耍时不忘纠正:我们提到过由于长期朝一侧哺乳引起的习惯姿势性斜颈,那么对于这种本身就属于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患儿,我们可以在哺乳时多让宝宝朝患侧转头吃奶,以锻炼其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及相关肌群,另外在逗宝宝玩耍时,也可以用玩具多吸引宝宝朝患侧偏后上方转头。

     

    4.热敷做起来:每天用温热的小毛巾(注意不要太热以防烫伤宝宝)热敷患儿颈部胸锁乳突肌处的肿块,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或者找专业医生开中药水煎,沾汤剂外敷效果更好。

     

    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转载及合作事宜可联系jdh-hezuo@jd.com 。

  • 一、肺和大肠的关系

     

    中医理论认为宝宝咳嗽多由肺气宣发升降不利引起,便便出现问题则多因肠道功能传化失司,故咳嗽和便便的关系多为肺和大肠的关系。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与大肠是通过经脉的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肺气的肃降,有助于大肠传导功能的发挥;大肠传导功能正常,则有助于肺的肃降。

     

     肺气的正常宣肃,对于大肠正常的传化糟粕有重要意义,肺气宣降正常则有助大肠传导有节。一方面,肺气肃降,通调气机,下助大肠传导糟粕。另一方面,肺气肃降,通调津液到大肠,使大肠润而不燥,以利传导糟粕。若肺气虚而无力推动,则肺气壅遏肃降不能,可使大肠传导迟缓,而引起排便困难,若痰热闭肺,不能通调津液于大肠,则招致肠燥腑气不通,引起便秘,若肺热移于大肠而使大肠传导功能失职,则可引起泻利。

     

    大肠是传化糟粕之腑,大肠传导正常,腑气通畅,气机调顺,启闭有度,则有助肺的宣降也正常。若大肠传导障碍,积滞不通,糟粕内阻,也会使肺失于宣降,如阳明腑实、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气机上逆,则可影响肺主宣降而出现便秘腹满而喘咳等证。

     

    肺与大肠在功能上相互联系,在病变上亦相互影响,如果大便干燥,说明腑气不通,肺气不降,因此咳嗽就会加重,如果咳嗽比较重,大便偏干,则可以使用一些清热化痰、通腑泄热的药物,使肺气降,咳嗽减轻。

     

     

    二、小儿咳嗽与便便的关系

     

    1.孩子偏小,多不足1岁,体质偏弱,咳嗽痰多难愈,在咳嗽几天后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泻,化验大便并无肠道感染,尤其是用过抗生素治疗的孩子更为明显,这种情况中医认为是因孩子素体虚弱,咳嗽久治不愈,肺虚及脾,若进一步被药物所伤,加重脾的损伤,致水湿不化,下注大肠,就会引起腹泻。这时我们治疗时应肺脾同治,不可将咳嗽和腹泻当成两个病来治,在宣肺止咳的同时,要配合健脾化湿之法,可选用补脾经、揉脾俞、揉足三里等。

     

    2. 孩子素体壮实,平素大便偏干,外感风热或食积内热后咳嗽伴有便秘,反复难愈。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大肠实热积滞,腑气不通,则致肺气壅阻,影响肺的宣肃,单治肺很难见效,在治疗时应在清肺止咳的同时,配合通腑泄热之法,可配合顺摩腹,清大肠,退六腑。

     

  • 自古以来就流传“臀部大好生养”这句话,特别是古时候的人们,由于科技的不发达,延续子嗣的传统压力,很多婆婆都想找臀部大的儿媳妇,避免出现难产~

     

    那以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流传下来的这句俗语,是存在有意义,还是谣言?本文今天针对此问题进行了解~

      

    “臀部大好生养”这句话,的确是存在一定的道理,但是不能作为好生养的依据,因为女性从怀孕到顺利生产的过程,是有多重因素决定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点,外观呈现出来的屁股大,有两类情况,第一类是天生骨架比较大,骨盆比较宽的人,呈现出来的臀部大;第二类是由于臀部的脂肪堆积过多呈现的屁股大。

     

    而第二类还分两种情况的脂肪堆积,一种是整体肥胖导致的臀部大,一种是局部肥胖导致的臀部大!

     

    那针对这两类“臀部大”的人群,我们来进行一个分析~

     

    先来说说,第一类人群,骨盆宽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确会比较占优势,从临床来说,一般骨盆宽且浅的女性,在生产过程中,会更顺利一些,相反则比较困难。

     

    但是,也有少数女性,骨盆也宽,却呈现漏斗形,入口越来越小,那就会导致生产过程中,宝宝很难出来,这种情况,生产时也很易引发难产。

     

    所以,第一类骨盆大的女性群体中,大部分是符合“好生养”这个说法的,少部分不属于!接下来看第二类~

      

     

    第二类中,分两种情况,先来看第一种!

     

    第一种,因整体肥胖导致的臀部大,体内脂肪含量相对较高,研究表明,女性雌激素的合成与脂肪含量相关,脂肪含量减少,雌激素的合成就会减少。

     

    而排卵,月经等一系列生理功能跟雌激素是密切相关的!体脂率过低,身体就无法正常排卵,从而无法正常生育。

     

     

    研究表明,当体内脂肪含量超过22%时,排卵、月经、受孕以及哺乳功能就能正常进行。但是,当超过35%,那么生育率就会下降,心脑血管疾病和患癌概率就会上升!

     

    第二种,因局部肥胖导致的臀部大,自身的脂肪含量也许并不够,但是研究表明,女性的臀部和大腿的脂肪中含有丰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它是婴儿大脑构建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物质之一,所以,这类人群“好生养”的证据并不充足。

     

    综上所述,“臀大好生养“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是并不是很充分,具体还是因人而异!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前一段时间朋友圈有一篇学术性文章指出母乳喂养对新生儿免疫系统的建立有益,当时很多读者纷纷表示对自己坚持母乳喂养感到骄傲,但是其中不免夹杂着异议,有的说是这种说法及文章的评论大大增加了母乳量少而无法喂养的新手母亲的心理负担,甚至把不能母乳喂养的母亲搞得像罪人。

     

    随后,该作者用另一项研究数据表明,虽然母乳喂养有益于婴儿的神经认知能力的发育,但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并没有比非母乳喂养的孩子更加聪明。那么,关于母乳喂养,具体的事实到底是怎样的?

     

     

    有个同事家小孩1岁4个月,经常感冒,抵抗力比较低。她跟我们说过,她家小孩几乎没喝母乳,在月子里就断奶了。因为小孩刚出生的时候头上有血肿,需要输液治疗。

     

    首先得让小孩吃饱啊,但是刚开始同事奶水不是很顺畅,量也很少,于是孩子他奶奶就着急啊,说先喂奶粉吧,奶粉和母乳差别也不大。慢慢地,母乳更少了,所以孩子几乎是喝奶粉长大的。现在同事就怀疑孩子抵抗力差是不是因为没母乳喂养,心理还挺自责。

     

     

    母乳确实是有“黄金液体”之称,易消化和吸收,是婴儿期前4-6个月最理想的食物和饮料。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纯母乳喂养时间是6个月,6个月后可加入奶粉配合喂养,但推荐母乳喂养时间为2年。母乳中有丰富的抗体和其他免疫活性物质,可增强婴儿的抗感染能力。

     

    2012年清华大学对北京5479名3-6岁的学龄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上有助于预防儿童哮喘和过敏性疾病发病, 尤其是对伴有家庭过敏史的男孩。而在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他们的大脑处于发育高峰期,母乳喂养对婴儿早期的智力开发和今后身心健康发展非常有利。但并没有研究数据支持母乳喂养比非母乳喂养聪明。

      
    此外,母乳喂养可增进母亲和孩子的感情。且据心理学者研究,自然断乳的孩子长大后安全感更足,更容易信任他人。有研究表明:哺乳能促进子宫的恢复,长期哺乳还可使患乳腺癌的风险性下降。但是在临床上遇到过因哺乳时间过长(孩子3岁了仍在哺乳)而导致贫血的母亲。所以,如果坚持自然离乳的母亲,一定要保证自己的营养充足。

      
    母乳喂养好处颇多,但是由于母乳量少或者是由于时间关系无法纯母乳喂养或者喂养时间不足的母亲,也无需自责,更不必被他人责怪,若因此罹患产后抑郁更是得不偿失,要知道,身边很多奶粉喂养的孩子也是健健康康地长大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很多宝妈问做髋关节发育筛查到底有没有必要!

     

    答案是肯定的——非常必要!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髋关节

    髋关节,它由两块骨头组成,一块凸面向外的骨头被一块凹面向内的骨骼包裹,其活动范围大。

     

    髋部的作用很重要,可有助于帮助我们抬腿、平衡身体和行走。

     

    髋关节的发育筛查是怎么回事?

    宝宝出生后不久,儿科医生会对婴儿髋关节的发育情况进行检查。

     

    具体方法是医生通常双手握住婴儿的膝盖,向上屈曲后再外展婴儿的大腿骨,并在骨盆的窝部旋转大腿骨头部。

     

    如果大腿骨头部所处的位置合适,说明髋关节发育良好。

     

    如果旋转髋关节时听到“咔哒”的沉闷声音,代表大腿骨头脱离髋关节窝部,说明髋关节窝部太浅,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髋关节脱位”。较浅的髋关节容易造成大腿骨头部滑脱而出,长此下去可引起髋关节发育异常,原有球和窝的结构变成球和板的结构,医学上称为髋关节发育不良。

    遇到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情况一般怎么办?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发育异常,不是损伤所致,所以婴儿没有主观疼痛的感觉。因此,婴儿都应该接受髋关节检查,不是所有患有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婴儿大腿骨头部都能从窝部滑出,因此可能进行多次检查。

     

    一般通过超声或X线筛查有无髋关节脱位。只有超声波检查提示髋关节发育正常,治疗才能结束。

     

    髋关节发育不良采取什么措施矫正?

    首先使用叠加双层纸尿裤的方法。如果叠加双层纸尿裤一周后,髋关节仍然松弛,就需要更积极的治疗方法。

     

    一般都是采取佩戴模具的治疗方法:Raclik模具是用布和塑料制成的,用于保持大腿在正确位置在的一种装置。模具治疗能限制髋部的活动,促进髋部的发育。根据使用模具前髋关节发育的情况,遵医嘱可持续穿戴数周或数月。

    如果宝宝不及时接受治疗,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常见远期并发症是关节疼痛和不成熟性关节炎。未经治疗的髋关节脱位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一条腿看上去比另一条腿长。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髋关节脱位的筛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避免给宝宝将来的行走带来不良影响。

  • 近日,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批准部分公司生产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在3-17岁的未成年人群中紧急使用。

    然而,也有不少宝爸宝妈们担心疫苗会不会影响小朋友的生长发育,那么小孩打疫苗到底靠不靠谱?

    孩子接种新冠疫苗安全吗?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国内放开疫苗接种的年龄限制其实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是在一系列试验之后分析证实了其安全性才采取的措施。

     

     

    就在6月28日晚,世界权威传染病期刊—《柳叶刀·传染病》杂志发表了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关于3-17岁未成年人群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安全性的文章。该研究表明在未成年试验者接种了2剂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以后,被接种者体内能够产生比较强的免疫反应,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以及安全性,不良反应多为疼痛、硬节等常见不良反应,程度也多为轻中度。

     

    因此,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是比较安全的。

     

    孩子有必要接种新冠疫苗吗?

     

    消息自发布以来,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疑惑:成年人要上班,活动范围大,需要接种疫苗;老年人容易发生危重症,也需要接种疫苗;但是儿童和青少年与其他人群相比发病率并不高,也不会和老年人一样病情容易加重,那么我家孩子还有打疫苗的必要性吗?

    首先我们要知道,儿童的生活轨迹和成年人比较起来是比较单一的,一般主要集中在所属学校和自己的家庭附近。

     

    但是纵观国内外疫情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家庭、学校等人员聚集性场所发生病毒传播的情况时有发生,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数量占比也较疫情初期有所增加,虽然如今国内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未成年人的安全,但是对于没有接种过疫苗的未成年人而言,成为被感染者的风险依然存在,因此我们有必要为孩子穿戴上抵抗新冠病毒的盔甲。

     

    儿童相较于成年人而言疫苗接种效果如何?

     

    针对该问题,国务院有关专家组成员王贵强表示:成人与未成年人所接种的疫苗类型都是已经灭活的疫苗,而且使用剂量、剂型和接种的方式也都是一样的,二期临床数据表明未成年人综合抗体阳转率可以达到100% [1],不良反应以局部反应为主,且完全在可控范围内。

    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专家郑慧贞在相关研讨会上也表示,儿童接种新冠疫苗后中抗体滴度与和抗体的阳转率和之前接种过疫苗的群体相比更高 [2]。因此新冠疫苗对儿童的保护作用更优。

     

     

    哪些情况下未成年人不适合打疫苗?

     

    3-17岁儿童和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有以下情况需要注意:

    1. 对疫苗中某些成分过敏,之前接种疫苗时曾经有过敏反应发生;
    2. 患有某些严重的急性疾病或者正处于某些慢性病的急性期;
    3. 患有严重的免疫缺陷疾病或正在接受有关的免疫抑制治疗;
    4. 患有还未能控制的癫痫或者其他类型的严重神经系统疾病。

    疫情尚未远去,疫情防控更是处在关键阶段,早日打好疫苗,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Susan D Hillis, H Juliette T Unwin, Yu Chen.Global minimum estimates of children affected by COVID-19-associated orphanhood and deaths of caregivers: a modelling study.THE LANCET[J], 2021-06-21.
    [2] Epidemiology Working Group for NCIP Epidemic Response, 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The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n outbreak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s (COVID-19) in China. Zhonghua Liu Xing Bing Xue Za Zhi. 2020 Feb 10;41(2):145-151. Chinese. 
  • 随着宝宝的长大,有一些宝宝会出现趴着睡的现象。如果家长给他换一个姿势,他很快又会自己调整成趴着的状态。其实宝宝趴着睡也是一种睡眠的方式,只要宝宝觉着趴着睡舒服,同时不要把口鼻堵住这个也没有什么不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宝宝趴着睡的那些事。

     

     

    宝宝为什么会趴着睡?

     

    1. 寻求安全感。

     

    宝宝趴着睡觉的姿势与其在宫内的姿势是相同的,也是一种最本能的自我保护姿势,所以宝宝趴着睡觉会觉得有安全感。

     

    2.习惯性趴着睡觉。

     

    有些宝宝从出生以后就喜欢趴着睡觉,没有其他的不适,这种情况妈妈不必太过担心,可以慢慢改变孩子的睡觉习惯。

     

    3.缓解肠胃不适。

     

    如果宝宝平时没有趴着睡觉的习惯,却突然开始趴着睡觉,妈妈就需要注意宝宝近期是不是有身体不舒服,一般如果宝宝肠胃不适,比如消化功能不良或者是肠胀气,趴着睡觉会觉得舒服一些。对于有一些生理性肠绞痛的宝宝来说,趴着睡能够增加腹压也是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不舒服的感觉的。

     

    宝宝趴着会更聪明么?

     

    有的人说趴着睡的宝宝比较聪明,其实这个是没有什么科学依据,不过单凭他自己会选择一种让自己感到舒服和安全的睡姿来说,说他聪明某种程度上也是可以的。同时宝宝趴着睡不会压迫到宝宝的后脑勺,对塑造宝宝的头型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宝宝趴着睡有什么影响呢?

     

    1.趴着利于全身肌肉协调性发育。

     

    经常趴着有利于婴儿腰背部和四肢肌肉发育,更利于全身肌肉协调性发育。

     

    2.小宝宝容易窒息。

     

    3个月内的小婴儿,如果没有大人的看护,自行俯卧睡觉有窒息的风险。所以3个月内的小宝宝,一定要在大人的看护下,趴着玩或睡眠。

     

    所以,宝宝喜欢趴着睡,只是一种正常的睡眠方式,不论哪一种睡眠方式,只要宝宝舒服就好,让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睡姿,也是妈妈们的一种选择。但是如果宝宝突然改变了自己平常的睡觉姿势而改成了趴着睡,我们就要检查一下看宝宝是不是身体出现了什么状况。

     

    缓解胃肠不适的小方法

     

    宝宝突然趴着睡,多为胃肠不适,我们可以帮宝宝通过一些简单的方式缓解这种情况。

     

    1.热敷腹部,用暖水袋敷于宝宝腹部,每日1~2次,注意不要烫伤宝宝。

     

    2.顺时针摩腹,以肚脐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宝宝腹部,以腹部温热、舒适为佳。

     

    3. 分腹阴阳,以双手拇指沿宝宝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反复十余次,有助于消除宝宝腹部胀气。

     

  • 作者 | 沈鉴东

    文章首发于 |  蒲荷孕育

     

    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和未来身高有关系吗?想知道您的宝宝未来能长多高吗?遗传因素当然是最重要的,但要想孩子长高,还有30%的努力空间哦。

     

    宝宝出生体重和未来身高的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对着刚刚出生的小婴儿说:“这小孩长不高,他爸妈的个子在那里!”言下之意是他爸妈个子不高,他也长不高。但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常常会看到另外一种现象,身材并不高大的父母养出一个1米8的帅小伙,或者娇小的妈妈带了一位婷婷玉立、身高1米65以上的女儿。

     

     

    有些身材矮小的孕妇在孕期不停的增加营养,希望能在胎儿期就为孩子的未来身高、体能做好打算,一扫多年因为身材矮小带来的苦闷,圆心中的高大伟岸帅哥哥或长发飘飘的筷子腿美少女梦。可惜的是不知以后孩子能否长高,现实是生出一个重实实的小胖墩。

     

    孩子的身高究竟和那些因素有关系呢?

     

    我们还是来看看现实的、有点残酷的数据:孩子的身高70%来自于父母的遗传,其中父亲、母亲各占35%。也就是说如果父母比较高的话,他的孩子一般也很高。那么我们这一生难道从生下来就被打上烙印了吗?就像《我的中国心》中唱的那样: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还有一些身高因素就需要我们从遗传之外的30%说起了,也就是说我们有30%改变命运的机会,这30%包含哪些因素呢?

     

    1均衡营养

     

    身高是头、脊柱和下肢的总和,是反应骨骼,特别是长骨生长的重要标志。当宝宝营养不能满足骨骼生长需要时,身高增长的速度就会减慢。与骨骼生长关系密切的营养素有维生素D、钙和磷。碘和锌不足,也会造成宝宝个子矮小。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孩子的营养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现在孩子普遍个儿高。

     

    2睡眠

     

    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是刺激宝宝生长的重要激素。人体生长激素一天24小时的分泌量是不平衡的,晚上入睡后分泌速度是白天的2-3倍。所以要想宝宝长高必须保持充足的睡眠,能吃能睡的宝宝生长快,睡眠不足会影响宝宝长个儿 !

     

    3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骨骼的营养,使骨骼生长加速,骨质致密,促进身高的增长。

     

    4疾病

     

    很多疾病都会影响宝宝身长的增长,一般急性病仅影响体重,慢性病则能影响身长。如经长期测量观察,宝宝的身长始终低于同年龄小儿平均身长的10%以上,则称为生长迟缓;低于30%以上,则属异常,都应及时诊治。

     

    5性别

     

    在性别方面,男孩身高一般高于同龄女孩。

     

    6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气候地区

     

    据调查,我国北方宝宝比南方宝宝要高些。生活环境、社会文化水平高的地区,宝宝也长得较高。

     

    总之,非高大父母应该注意给孩子摄取合理的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并注意适当的体育运动的话,仍然是有30%的努力空间的。

     

     

    综上所述:身高和出生时的体重没有关系,所以孕期不需要盲目进补,以免胎儿过重,人为增加难产的风险,对母儿不利。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 作者 | 于晓云
    文章首发于 | 中医美容产后调养于大夫微博

     

    众所周知,胎儿性别是由准爸爸的染色体决定的,但孕妈的体质也是影响生男生女的一大关键,而决定孕妈的体质的因素,正是孕妈的饮食习惯。

     

    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揭秘,何种饮食习惯更易让您生个男宝宝吧。

     

    1.多吃高热量食物易生男孩

     

    英国由牛津大学和埃克塞特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婴儿性别与其母亲在怀孕之前的饮食习惯可能存在一定关联。在怀孕前日常摄取含热量较高食品的孕妈中,56%的人后来生了男孩,而摄取含热量较低食品的孕妇生男孩的比例只有45%;

     

    怀孕前每天早餐吃谷物的孕妈中,59%的人后来生了男孩,而很少吃或不吃早餐的孕妇生男孩的比例只有43%。同理,女性怀孕前多吃香蕉和含钾、钙、维生素C等较多的食品,生男孩的机会也较大。

     

    科学家在解释这一新发现时推测说,特定的饮食习惯可能造成孕妇体内葡萄糖水平较高,这也许会更有利于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存活。

     

     

    2.碱性食物提高Y精子受精率

     

    大家都知道,人的身体本来就是属于偏酸性的,而食物也是分酸碱类的,有些食物的属性是酸性的,而有些则是碱性的。

     

    倘若一对夫妇想要孕育一个男宝宝,那么为了增加生出男孩的机率,女性就应该要多吃一些碱性食物以综合人体的酸碱度,使得人体呈现碱性的状态,增加Y精子顺利与卵子受精、结合的机会。

     

    一般来说,碱性食物包括有新鲜的蔬菜、牛奶、柳丁、香蕉、海带等。而人们每天吃的米、面、杂粮、肉、鱼、禽、蛋等,在身体内多呈酸性反应,只有野菜经过消化分解后在身体内呈碱性反应。

     

    因此,女性间隔地吃些野菜可以中和体内的酸性,以维持身体弱碱性的体内环境。这对于孕妈养胎十分重要。

     

     

    3.爱吃咸比爱吃甜更易生儿子

     

    大部分孕妈只听过“酸儿辣女”,却不知道还有一个说法,“咸男甜女”。南非科学家认为,吃红肉和咸食快餐会生男孩,而吃巧克力则有助于生女孩。

     

    该项研究者表示,孩子性别是由精子中包含的一条染色体决定的,X染色体为女孩,Y染色体为男孩,男性饮食会改变携带X或Y染色体的比率。另外,饮食还会影响子宫环境,从而使之更适合携带X染色体的精子或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n-hezuo@jd.com。

  • 作者 | 儿科医生刘华

    文章首发于 | 儿科医生孔令凯

     

    导读:

     

    提到孩子们要做手术,家长们除了担心伤孩子「元气」外,还害怕麻醉会导致孩子变的不聪明,那到底会不会影响孩子智力呢?多久才会影响,多久的不怕呢?

     

    今天看下刘华医生的这篇文章吧,最新的临床证据,才能让人放心。

     

    外科手术是现代医学的伟大的贡献,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存在出生缺陷的婴幼儿能够经过手术的方法而完全健康的生活。

     

    在麻醉术发明之前,许多手术患者不是真正死于疾病,而是惨死在外科医生手术刀下,每一例手术都伴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痛苦嘶叫,所经历的痛苦也是无以名张。得益于麻醉术的发明,才真正让现代医学有了辉煌的发展。

     

    那麻醉,尤其是全麻,对人有影响吗?

     

    一 为什么会想到麻醉能影响大脑发育呢?

     

    2000年, Ikonomidou等人在 Science (《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对酒精造成胎儿酒精综合症(FAS)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通过对大脑突触发育高峰期的新生的幼鼠给予酒精处理,他们复制出胎儿酒精综合征的类似影响,包括脑质量的下降和神经细胞凋亡。

     

    他们发现,酒精导致大量神经细胞凋亡退化的两种不同的机制:N-methyl-D-aspartate (NMDA)拮抗,和 γ-aminobutyric acid receptor (GABAA) 受体的激活[1]。

     

    这项研究很自然的被麻醉科医生注意,因为许多麻醉药物和镇静剂的作用机制也是通过其中一种或者两种产生的。

     

    几年后,在大量的动物实验模型中都发现麻醉药物与神经细胞凋亡之间的密切联系。几乎所有的麻醉药物都存在这样的一些作用,包括苯二氮卓类、异丙酚、氯胺酮、一氧化二氮等等。

     

    那么这些动物实验是不是在人体也有这同样的过程?鉴于动物模型的固有局限性,我们并不能将动物实验的结果直接衍生到人体,毕竟动物实验剂量远高于人体接受的剂量,种属的差异性,药物效能及毒副作用均有所区别。

     

    二 麻醉是否影响大脑的一些不同观点

     

    一些的回顾性临床研究认为,婴幼儿早期的麻醉暴露,是学习障碍的高危因素。

     

    Ing等人回顾性分析了300名10岁儿童,都曾3岁前有麻醉暴露, 对他们进行了语言测试、认知、运动技能和行为测试。接受过麻醉的孩子的语言和抽象推理能力缺乏的风险较高于没有接受过麻醉的孩子[2]。

     

    Filick等也做了相似的调查,2岁以前暴露于麻醉与未暴露的孩子比较。他们认为多种麻醉药物的使用,而不是单一一种麻醉药物的使用,可能是孩子学习障碍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3]。

     

    Wilder等研究中也发现,4岁之前使用过在多个麻醉剂,在是孩子学习障碍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4]。

     

    还有一些小型的研究认为可能会有影响,包括美国儿科学会2015年发表的一项纳入106名儿童(53 vs 53)研究4岁以前接受过全麻的儿童可能与远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能力,以及大脑结构区域体积减少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研究都是回顾性分析的出来的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很难排除有害影响不是由全麻之外的其他因素造成的,包括手术、住院以及疾病本身。

     

    此外,除了以上认为对于孩子确实存在不良影响的研究,也有大量的研究与以上观点相反。

     

    2011年Hansen等回顾分析了2500名婴儿期接受过腹股沟疝修补术儿童,在他们九年级的标准化考试成绩,跟没有任何麻醉暴露的儿童进行比较,发现他们没有区别,不认为麻醉会造成他们会的学习障碍[5]。

     

    Hansen后来再次对比了700多名在生后3个月内接受过婴儿麻醉中的幽门狭窄修复的孩子与对照组的孩子青春期时的学习成绩考试相比也并没有区别[6]。

     

    当然还有一些类似的研究提出了可能对于孩子并没有影响的观点,再次就不一一列举。

     

    而我们的临床循证依据的最高阶的证据来源应该是设计严谨的随机对照研究。

     

    三 麻醉和儿童神经发育关系的最新进展

     

    最近的三大设计精心严谨的大型前瞻性临床试验,评估麻醉药物对小儿神经发育之影响,分别是GAS研究、PANDA研究(儿童麻醉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研究)和MASK研究,近两年,这些临床研究的结果陆续公布出来,也让我们更加清晰了全麻对于儿童的潜在影响。

     

    GAS是The General Anesthesia compared to Spinal Anesthesia(全麻对比脊髓麻醉)的简称,该研究由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儿童医院的Andrew J. Davidson发起进行是一个多国家,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研究,也是已发表的唯一一项在儿童中评估麻醉剂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试验(注,随机对照研究是循证证据的高级别证据,多列为Ⅰ级水平的证据)。

     

    该研究于2007年启动,其主要研究内容是比较了722名婴儿接受不同方式的麻醉(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随机分配363例婴儿至短时间七氟烷全麻组(中位暴露时长为54分钟),359例婴儿至清醒局部麻醉组(脊麻和/或骶麻),他们都接受腹股沟疝修补术。

     

    GAS研究的主要终点是5岁时的FSIQ测试评估对于智商发育的影响,其次要终点已经发表于2015年10月-2016年1月在《柳叶刀》(Lancet)[7]杂志上,该研究认为,婴儿期不到1个小时的七氟醚全麻患儿,到2岁时其神经系统发育的不良后果并没有相对局部麻醉患儿增加。

     

    研究终点结果也于2019年2月发表于《柳叶刀》上,结果同样显示到婴儿早期小于1小时的全麻,不会改变5岁时的神经发育结果,并不会低于孩子的智商发育[8]。

     

     

    PANDA研究由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附属摩根斯坦利儿童医院发起,评估3岁以前接受全身麻醉下(时间20分钟-240分钟不等,中位数为80分钟)施行疝修补术的儿童与其未经麻醉暴露的同胞兄弟姐妹之间,在8-15岁时,详细的评估了他们之间的智商,神经心理学和特定领域的神经认知功能。

     

    最终结果发表在2016年的JAMA杂志[9]上,结果提示,3岁前接受单一麻醉的兄弟姐妹之间的智商得分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性差异,平均智商差异为0.2分。

     

    暴露的兄弟姐妹与未暴露的兄弟姐妹在次级结果,如记忆能力、注意力、视觉空间功能、执行功能、语言、运动和加工速度或行为的均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MASK研究即梅奥儿童麻醉安全(Mayo Anesthesia Safety in Kids, MASK)研究是由梅奥医学中心发起大型队列研究,纳入997名儿童,该研究比较了儿童3岁前,未接受过全醉,接受过单次全麻,接受过多次全醉,3种情况。

     

    2018年公布了其结果[10]显示,3组儿童在8-12岁,15-20岁时的智商没有差异,但与未接受麻醉的儿童相比,经过多次全麻的孩子早期生长发育脆弱性略微有所增加,即处理问题的速度及精细运动协调性轻度下降和父母报告的行为问题略有增加相关。

     

    多次麻醉组及单次麻醉组父母报告的儿童执行能力和阅读能力问题也更多些。

     

    四 基于目前最新研究的结论

     

    基于目前的临床研究的结果,迄今为止发表的唯一临床随机试验结果显示,接受过麻醉对5岁时的神经发育结局没有影响。因此提供了证据支持单次短时间麻醉对平素体健的儿童不太可能引起认知或行为异常。

     

    所以,可以认为:

     

        单次短时间的全麻似乎对于孩子并没有什么影响。

     

        反复多次的全麻暴露可能与学习能力下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有关,这些关联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需要多次手术的儿童更有可能遭受严重的潜在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神经发育。

     

    基于目前的研究来看,即使全麻对于孩子的早期发育可能会有些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程度也是轻微的,所以,权衡手术的利弊,也不必过于焦虑。

     

    五 FDA的观点

     

    2016年12月14日美国FDA发表了一份推荐文件中提到,妊娠女性和3岁以下儿童使用麻醉剂和镇静剂可能会对发育中的脑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反复麻醉或者长时间的(大于3小时)全麻或者镇静药物,可能会对儿童会造成大脑发育的负面影响。

     

    所以FDA推荐,如果手术需要麻醉超过3个小时,医护人员应与妊娠女性和年幼儿童的父母讨论麻醉对大脑发育的潜在不良影响,以及在不损害儿童健康的情况下推迟手术的适当时机,权衡手术的利弊和适宜时机。

     

    但FDA还强调,麻醉暴露超过3个小时的3岁以下幼儿或胎儿会面临风险,该声明主要是基于动物实验数据,还需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风险程度仍不明确。

     

    由于缺乏临床证据,2017年4月美国[11]FDA修改了警告内容,指出妊娠女性和3岁以下儿童不应推迟医学上有必要的操作,需要缓解痛苦和巨大压力的手术,特别是当面临威胁生命的情况下,手术不应被拖延。而且,未经治疗的疼痛可能对儿童及其发育中的神经系统也是存在伤害的。

     

    所以,一般对于短时间的单次的手术对于孩子,并不需要过于担心对孩子的影响而焦虑。而对于一些可以选择时间进行的手术,我们可尽可能到孩子3岁以上来做。

     

    六 最后的结论

     

    基于目前的临床试验,单次短时间(3小时)全麻手术对婴幼儿没有什么有影响。

     

    反复多次的全麻暴露可能与学习能力下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等有关,这些关联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该手术时,一定得做,不然后果更严重。对于一些可以选择时间进行的手术,那就到孩子3岁以上再做。

     

    参考文献

    [1].Ikonomidou C, et al. Ethanol-induced apoptotic neurodegeneration and fetal alcohol syndrome. Science. 2000;287:1056–60.

    [2].Ing C, et al. Long-term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and cognitive function after childhood exposure to anesthesia. Pediatrics 2012;130:476–485.

    [3].Flick RP,  et al.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after early exposure to anesthesia and surgery. Pediatrics 2001;128: 1053–1061.

    [4].Wilder RT,  et al. Early exposure to anesthesia and learning disabilities in a population-based birth cohort. Anesthesiology 2009;110:796–804

    [5].Hansen TG, Pedersen JK, Henneberg SW, Pedersen DA, et al. Academic performance in adolescence after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infancy: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Anesthesiology 2011;114:1076–85.

    [6].Hansen TG, Pedersen JK, Henneberg SW, Morton NS, et al. Educational outcome in adolescence following pyloric stenosis repair before 3 months of age: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Pediatric Anesthesia 2013;23:883–890.

    [7].Davidson AJ.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 at 2 years of age after general anaesthesia and awake-regional anaesthesia in infancy (GAS):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Lancet. 2016 Jan 16;387(10015):228]. Lancet. 2016;387(10015):239-250. doi:10.1016/S0140-6736(15)00608-X

    [8].Shukla A.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 at 5 years of age after general anaesthesia or awake-regional anaesthesia in infancy (GAS): An international, multicentre, randomised, controlled equivalence trial.Acta Paediatr. 2019 Nov;108(11):2115-2116. doi: 10.1111/apa.14943. Epub 2019 Aug 16.

    [9].Sun LS. Association between a single general anesthesia exposure before age 36 months and neurocognitive outcomes in later childhood. JAMA 2016;315: 2312–2320.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316422/

    [10].Warner DO, et al. Neuro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Outcomes after Exposure of Young Children to Procedures Requiring General Anesthesia: The Mayo Anesthesia Safety in Kids (MASK) Study. Anesthesiology. 2018;129(1):89.

    [11].FDA | https://www.fda.gov/drugs/drug-safety-and-availability/fda-drug-safety-communication-fda-review-results-new-warnings-about-using-general-anesthetics-and

    [12].uptodate | Neurotoxic effects of anesthetics on the developing brain

    [13].The Effect of General Anesthesia on the Developing Brain: Appreciating Parent Concerns  Allaying Their Fearshttps://www.apsf.org/article/the-effect-of-general-anesthesia-on-the-developing-brain-appreciating-parent-concerns-while-allaying-their-fears/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可二次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治疗请咨询医生或相关专业人士。如有问题,可联系jdh-hezuo@jd.com

药品使用说明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