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没想到名医曹颖甫用治感冒的名方,把拉肚子治好了!

没想到名医曹颖甫用治感冒的名方,把拉肚子治好了!
发表人:医者荣耀

曹颖甫先生曾经诊治过这样一个病人。

 

一般大热的三伏天,常人都恨不能不穿衣服,即或是坐着都会汗流浃背。世人都觉得热,可这谢先生可不单单是觉得不热这么简单,不仅睡觉的时候需要盖上几层冬天才会拿出来的被子,而且就算已经盖上了这么多的棉被,谢先生还是觉得异常的冷。不仅如此谢先生还拉肚子,已经连续拉了十天了,经人介绍才请到了曹颖甫老先生来诊治。

 

 

曹颖甫来了后,先是查看了病人的情况,询问一番后才知道,这谢先生原是因为有友人邀请他去赴宴,吃了西餐、喝了冷的汽水,三伏天原本就热,再加上众多友人聚在一起,一时高兴就多吃了些,吃到最后肚子都胀起来了。聚会完后,就各自回家了,当天夜里谢先生就开始拉肚子,他原本以为是吃多了,拉两天肚子就好了,可这种情况竟持续了三天,症状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在曹先生来之前他曾用过轻微的发散表邪的药,但治病效果却不明显。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十日,谢先生刚开始时不吐只是拉肚子,可是越到后面症状越重。不仅腹痛拉肚子,拉完肚子后也没有轻松感。虽是拉肚子常常还会觉得有便秘感,排便不畅。小便的颜色比较深,量也不多。但谢先生的脉象却不沉,仍是浮脉。于是曹先生用了桂枝汤加上神曲、炒麦芽、赤茯苓这三味药给病人服下。众人皆不解,拉肚子的这种症状已经持续十日了,怕冷的程度到了这个地步,怎么还要用解表的药呢?

 

曹先生分析道:“按照大小便的情况来看,谢先生的症状应属于太阴病范畴,但曹先生仍旧是用了解表的桂枝汤让他服下。因他的脉象是浮脉。他盖上被子仍旧觉得冷,和麻黄汤证的症状十分相似,但不用麻黄汤的原因是,谢先生的脉象只是浮而不紧,所以不用麻黄汤。”

 

 

《伤寒论》也曾记载:“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本证的特点在于病人只有呕吐而无下利,呕吐是因胃不和,那么下利则为肠不和。但是只要还在下利就说明肠道还有抗毒逐邪的功能,病邪还没有进一步发展。谢先生之所以会下利,是因为吃太多,食滞损伤了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要用神曲、麦芽消食和胃。加上赤茯苓是因为它既可健脾,又能治疗小便不利。

 

由此可见,夏月受了风寒不应该只想到用香薷散进行治疗。应把眼界放开一点,根据具体的病症进行加减治疗,体会这些名医的治病思路及特点。

本站内容仅供医学知识科普使用,任何关于疾病、用药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当面诊断,请谨慎参阅

推荐问诊记录
推荐科普文章
  • 郝万山老师在讲《伤寒论》这门课时,讲过这样一个病案,一个农村的病人,就诊时主要症状:胃痛、口粘、口苦、嗳气、泛酸等,典型的胃热症状。患者胃溃疡导致胃痛,主要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由于没有钱看病,郝万山老师就让他回去找蒲公英,挑些新鲜的回去,每天中午当凉拌菜吃,病人信了,由于病人家是农村的,所以蒲公英还是很好采摘的。回去连续吃了几个月的蒲公英伴菜,竟然胃痛症状居然消失了。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有条件的话还是应该系统检查、系统治疗。

     

     

    蒲公英,又叫黄花地丁,苦、甘、寒,归肝、胃经,始载于《唐本草》,临床常用来治疗乳痈,也就是西医所说的急性乳腺炎,善于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解食物毒性,散体内郁滞之气。

     

    明代外科名医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里面记载用它治疗乳痈有良效。徐灵胎曾经赞此方是治疗乳痈之妙方。凡是初起红肿热痛着尚未化脓,均可用。

     

     

    具体方法如下:取鲜蒲公英连跟带叶100克,洗净捣烂,用米酒250毫升煮至沸,取药渣用纱布包裹敷肿处,用医用纱布固定,酒药液趁热服下,盖被子睡一个小时,得微汗。有1~2剂肿即退者。

     

    朱良春老师在临床上善于用蒲公英治疗胃炎或者胃脘痛伴有溃疡、糜烂者。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常常加蒲公英12~15克,干姜5~6克,生熟甘草各3克。由于蒲公英苦寒,易于伤胃气,故方中加干姜、甘草缓和其苦寒之弊。在加上生甘草有消炎解毒功效,这样的配伍往往有很好的效果。

     

    蒲公英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泡茶喝,对女性乳腺小叶增生此类由肝郁导致的疾病有很好的缓解作用。还可以缓解肝火上炎导致的眼睛红肿疼痛。

     

    我们老师临床上还常常用蒲公英跟夏枯草配伍,治疗肝功能中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需要大家注意,要根据临床症状不同,在辨病之后使用。内服一般用10克左右。

     

    蒲公英虽好,但不是所有人适合。蒲公英苦寒,一般脾胃阳虚的人忌用。

     

    本文旨在科普并供中医同道参考。患者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一到季节变换,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仿佛又要受虐了。其实鼻炎患者也会觉得很苦恼,很多时候鼻炎和感冒都傻傻分不清楚。但是喷嚏连连,鼻涕连连,那种感觉很是令人难受。一般来说,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喷嚏连续性发作,大量水样清涕,其次是鼻塞和鼻痒,还有部分患者有嗅觉减退、头痛等症状,但大多是暂时性的。

     

     

    在过敏性鼻炎的主症里,喷嚏是排在第一位的,一般呈阵发性,而且每次都会打上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喷嚏,大多在晨起、夜晚或接触变应原后发作。再者就是清水样的清涕。一般还有鼻塞和鼻痒的症状。鼻塞的程度和轻重会各不相同,有间歇性或持续性,一侧、两侧或两侧交替。在鼻痒的时候,往往还伴有眼痒、耳痒、咽痒等症状。

     

    少数过敏性鼻炎患者还有嗅觉减退及头痛症状。一般鼻炎患者出现嗅觉减退,大多是由于鼻黏膜水肿明显,但这种情况一般是暂时性的,但也不排除持续性的可能。少数过敏性鼻炎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头痛症状。

     

     

    那么,这种过敏性鼻炎怎么治疗呢?中医和西医的方法是不一样的。西医可能会用抗组胺剂,降低鼻黏膜敏感性的治疗以及免疫学治疗。而中医的方法也比较多,传统的辨证施治是主要方法,民间偏方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食疗药膳更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

     

    在食疗方子中,有两味药比较好。第一个是蜂蜜,如果是过敏性鼻炎的患者以及花粉过敏的人都可以每天喝上一小勺蜂蜜。这是为什么呢?中医里有一个概念叫“以毒攻毒”,蜂蜜中含有微量的蜂毒,而这个蜂毒恰好可以用于一些过敏性疾病。另外,蜂蜜中还含有一定的花粉粒,对花粉过敏会产生一定的抵抗能力。

     

     

    还有一种比较好的中药,那就是苍耳子,在《药性赋》中就指出,苍耳子具有“透脑止涕”的作用。中医认为苍耳子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经;具有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等功能;适用于鼻渊头痛,风湿痹痛等症。如果用苍耳子12 克,白及9 克,葱白13 根,茶叶12 克,做成苍耳子茶,对于过敏性鼻炎也是大有裨益的。具体怎么制作呢?将上述的原材料用沸水冲泡后,当茶饮服即可。这个食疗茶具有抗菌、通鼻等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苍耳子有小毒,可不要贪杯哟。

  • 医学术语,从古至今都是制造陌生字和词的源头。想想看,当你拿着一盒药,医生开的,看到上面的文字,你肯定会犯晕!西药之所以让人摸不着头脑,是因为其组成导致的,西药以化学药为主,而一些化学物质先天就有怪怪的名字,比如什么什么酰胺等等吧。而中药的名字则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造成的,甚至有些字专门为一个中药而生。 

     

    白术(zhu),是一味很常用的药物,常用并不见得平常。小学一年级,我们就开始学算术(shu)。从那时候开始,我们认为术应该读作shu。研究生时候学文字学的我,要给大家解释下这个字。术,是个形声字,因为笔画减少了,所以看不出。从行,术声。行,甲骨文中指道路。本义:城邑中的道路。后来就开始引申,比如方法策略甚至是古代上级使用下级的一种策略和方法。读shu其实有两个音,一个二声一个四声。 

     

     

    读作zhu则是特指,一种产于中国的苍术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互生,椭圆形或羽裂,边缘有刺状细锯齿,紫红色头状花生于茎顶术,白蓟。这其实也就是白术最早的释义,也就是解释。晕了吧,文字学比中医学难学多了,可我是一个有学文字学又学中医学的学渣。 

     

    白术,如标题来说,只有百分之十的人能读对,不信大家留言看看。当然咱们今天不是聊文字学,要聊的是中药。中医有个很好玩的方剂,叫做四君子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为什么叫四君子呢?看看方解即可知晓:此手足太阴、足阳明药也。人参甘温,大补元气为君。白术苦温,燥脾补气为臣。茯苓甘淡,渗湿泻热为佐。甘草甘平,和中益土为使也。气足脾运,饮食倍进,则余脏受荫,而色泽身强矣。再加陈皮以理气散逆,半夏以燥湿除痰,名曰六君,以其皆中和之品,故曰君子也。 

     

    不管你懂不懂,反正我懂了。看看白术的作用,上面提到的是燥脾补气,我们说健脾补气吧。四君子汤很有名,原因是以其为基础产生很多方剂,比如六君子等等吧。白术的作用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作用。能够用于治疗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等病症。 

     

     

    当大夫,最不容易了,能碰到各种问题。比如看病,如果遇到育龄妇女,说自己月经后期,那么就需要注意她有没有怀孕。人家怀孕了,你还给她乱开药,肯定完蛋。但是一些药物,是可以安胎的,比如白术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我总以为白术是类似于薏苡仁的种子类药物,其实是根茎。我们通常用焦白术,就是炮制过的白术。 

     

    白术健脾可以治疗腹泻,但让人惊讶的是,老年人便秘也是用这个治疗哦!道理一样,肠胃功能弱能引起腹泻,一样能引起便秘,治疗方法和用药都一样。

  • 在睡眠养生中强调的是失眠是十分常见的,中医最绿色环保的疗法就是用按摩穴位来帮助改善睡眠。除了按摩穴位外,还需要药物调理。那么,用药物如何调理呢?且看下文详述。

     

    失眠的药物调理,需要辨证论治。属于营卫不调的,应该调和营卫。如果营偏虚,可适量服用人参9g,当归12g,大枣3枚,阿胶10g。如果是卫偏虚,可以适当服用黄芪15g,白术10g,砂仁8g,大枣3枚,鹿角胶6g。

     

    如果属于营卫不和的,可服用桂枝汤(桂枝去皮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切3枚甘草炙,6克)。

     

    如果失眠,且伴有男子失精(梦见与女性交合而遗精),女子梦交(梦见与男性交合)的表现,可用《金匮要略》的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芍药、生姜各9克,甘草6克,大枣12枚,龙骨、牡蛎各9克)。

     

     

    属于心肾不交的,可服用天王补心丹(人参去芦、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各五钱,生地黄四两,当归酒浸、五味、天门冬、麦门冬去心、柏子仁、酸枣仁炒各一两)和交泰丸(黄连30克姜汁浸,黄土炒,枳实30克麸炒,白术30克去芦,土炒,吴茱萸60克汤泡,微炒,当归尾39克酒洗,大黄120克用当归、红花、吴茱萸、干漆各30克煎水,洗大黄一昼夜,切碎晒干,仍以酒拌晒之,九蒸九晒)。

     

    如果属于厥气客入,可用半夏秫米汤(半夏制半夏如法半夏、半夏曲15克;秫米去壳50克,淘洗干净,备用。用河中长流水,澄清,取清液煮秫米、半夏为粥,去渣)。

     

    如果属于痰湿阻遏,可用苓桂术甘汤(茯苓12克,桂枝去皮9克,白术6克,甘草炙6克)。

     

    如果属于胃不和而夜不安的,保和丸(山楂六两,神曲二两,半夏、茯苓各三两,陈皮、连翘、莱菔子各一两。上为末,炊饼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远,白汤下)。

     

     

    属于心不安而睡不着的,用酸枣仁汤(酸枣仁60克微炒,人参30克,石膏15克碎,赤茯苓22.5克去黑皮,桂15克去粗皮,知母切,焙、甘草炙各15克)或柏子仁丸(柏子仁炒,别研、牛膝、卷柏各15克,泽兰叶、续断各60克,熟地黄90克)。

     

    如果是胆气不降而导致的失眠,可用温胆汤(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瓤 各6g,陈皮9g,甘草3g炙,茯苓4.5g,生姜5片,大枣1枚,饭前服)。

     

    如果属于心火上炎,可以服用黄连阿胶汤(黄连12g,黄芩6g,芍药6g,阿胶10g,鸡子黄2枚,上,5味,以水500ml,先煮黄芩、芍药、甘草,去滓,取药汁200ml,将阿胶放进取出的药汁中融化(烊化),药汁温度稍微降低一点了,再将鸡子黄(蛋黄)放进去,搅拌和匀,每天喝三次)。

     

    如果属于肾阴虚的,可以用宋代医家钱乙发明的六味地黄丸(熟地黄8g,山萸肉、干山药各6g,泽泻、牡丹皮、白茯苓去皮各3g。煎汤,空心温水化下)。

     

     

    属于肾阳虚的,可以用张仲景的肾气丸(干地黄37克,薯蓣16克,山茱萸16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丹皮12克,桂枝、炮附子各4克)。

     

    属于肝郁气滞的,可用丹栀逍遥散(甘草微炙赤6g,当归去苗,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白芍药、白术、柴胡去苗各12g。烧生姜1块(切破),薄荷5g后下,水煎服)。

     

    如果属于心脾两虚的,应该用归脾丸(党参8g,炒白术16g,炙黄芪 8g,炙甘草4g,茯苓16g,制远志16g,炒酸枣仁8g,龙眼肉16g,当归16g,木香4g,大枣4g去核)。

     

    如果属于心气虚,应该用参桂饮(北沙参15克,肉桂3克,半夏6克姜汁炒,陈皮3克,砂仁3克姜汁炒,银花6克,僵蚕6克,粉草3克,生姜3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作者:王庆春

    换季的时候人们最容易患上感冒,而且感冒会在大多数人在换季的时候还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感冒了,就加重了。很多的人只要感冒了就会拉肚子,而且情况非常的严重。在这一部分人中,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为什么感冒会导致拉肚子。甚至有人认为感冒拉肚子是排毒,这种方法绝对是错误的。那么感冒拉肚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就需要人们往下看了。

    1、人们服用了可能会导致腹泻的感冒药。大多数的人在感冒之后都会下意识的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或抗病毒类的药物。这样虽然治疗了感冒,但是却会影响到肠道的正常菌群的平衡,会出现腹泻的表现的。而且有少数人可能会服用到过期的感冒药物,这不仅会是人们拉肚子,还有可能会导致人们觉得头晕头痛,犯恶心。

    2、感冒导致了胃肠功能紊乱。人们感冒的时候,就会导致肠胃失衡,胃肠功能紊乱,身体严重不适,腹泻腹痛。大多数的胃肠功能紊乱都非常容易调理,但是如果患者忽视,也会给自己身体带来不良的影响,比如腹泻,拉肚子。如果人们不及时的治疗胃肠功能,并且治疗感冒,甚至会让人拉脱水。

    3、患有胃肠型感冒。人们在感冒的时候,会有一些病毒侵入人体。而胃肠型感冒就是因为病毒所导致的。胃肠型感冒是感冒的一种,而且具体表现为胃肠道的不舒服,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人们可以根据以上症状判断自己是否患有肠胃型感冒并且治疗。

    人们在换季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添加衣服,否则一旦过冷过热就会导致感冒。人们在平时需要多喝一些热水,多吃一些有益于身体健康的食物,也还是要定时定量的做一些运动,增强自己的身体体质,增加抵抗能力以及免疫能力。人们如果想要减少感冒拉肚子的次数,还是要注意入口的食物不能够没有洗。

  • 现在治疗传染病,无论是哪一种,无论传染性怎么样,一律都会采取隔离治疗的方法。但以前有很多名医在在治疗一些有传染性疾病的时候,有他们独特的治疗方法。

     

    曹颖甫的弟子姜佐景曾经治疗过这样一个病人,三月的时候朱锡基,来请他前去看病,病的是家里的一个婢女,姜佐景看着应是烂喉痧的初起表现,于是便给他开了一副透疹轻剂。没想到第二天的时候发热更厉害,也没见有疹点冒出。于是继续用透发的药治疗。

     

     

    到了第三天,早上姜佐景还没来得及去看病人,就看见朱锡基派人来请他了。到了后,朱锡基对他说:“周围人都说她得了猩红热,说怕传染给别人,让我赶紧把她送到医院去,本来大家都只是在背后说说,可这一大早,房东就在下面喊话,怂恿众人让我们送传染病医院,我一时拿不了主意,所以赶紧请你来看看。”

     

    姜佐景查看了一番,说道:“你看病人的烂喉痧已经发出来了,但痧毒发出不畅,病人喉咙肿痛,喉咙表面就像覆着一层白色的豆乳,喘息的声音又这样大,呼吸十分困难,咳痰咳不出来,她又有身热胸闷的症状,眼睛张开都有些困难,而且她整个人表现十分烦躁,这样看来,她的病已经到了烂喉痧比较危险的时期了。”朱锡基说道:“先生不要怕,只管大胆用药。”

     

    斟酌了一下,姜佐景便开出了麻黄、石膏、杏仁、甘草这四味药,又稍微加了些芦根、竹茹、蝉衣、蚤休等清热化痰的药。让人煎汤后给她服下。服下没多久,病人就安静地睡着了,过了一会儿潜伏在体内的痧毒,全部都发了出来,喉痛的症状也渐渐消失了。姜佐景又开了一些调理的药给她服下,三日过后,病竟痊愈了。

     

     

    姜佐景有次出门碰见了该女子,女子不断地道谢,边道谢边说:“之前我病重的时候,喝了您开的药,感觉全身都凉爽了下来,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如此轻松的感觉,就像人做事的时候迷迷糊糊的,突然有人给你指点了一下,瞬间就看到了希望。”

     

    其实不管什么样的出疹,都以疹完全透出来为好,如果迟迟透不出来,可能病症就比较凶险了。烂喉痧在透疹之前会有身体发热的症状,疹还没有发出时候尽管有身热,也应该用药性偏温的药,不能随意使用寒凉药。但当疹已经在发的时候,身体往往会呈现高热的症状,此时在治疗的时候,不可用温热的药,应用麻杏石甘汤,略微加大剂量,往往效果都比较好。

  • 凤仙花,想必大家听到这个名字恐怕基本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吧?但是我说起他的花名:指甲花 恐怕贵州人山里人一定不会陌生的吧!没错!今天,黄医师我要讲的就是这个指甲花的养生秘方!

     

     

    花色丰富,有红色,白色,蓝色或紫色,若将它的花瓣捣碎,能制成色彩缤纷的天然指甲油,很受小女孩的喜爱。所以某些男同胞们还拿这种鲜花来跟女孩表白呢!但是,你们知道吗?在我的家乡贵州,指甲花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植物,还是一味很重要的养生草药。

     

    《贵州草药》中记载了它的性味功效:性平,味甘,能清热解毒,祛淤通络。

     

    它的花瓣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捣烂后用来包患处,可以治疗风湿关节痛,若是用指甲花杆50克至150克来煨水洗患处,效力更强。用花瓣来熬水煎服,则可以治疗慢性咽炎和百日咳。当然,更关键的是,这个药还能够治疗女子的难言之病痛经,取指甲花,月季花各等分,熬水服之,能让患者的疼痛顿减。

     

    由于在古代,贵州是蛮荒瘴疬之地,指甲花这种草药这种能解毒镇痛的药物对于贵州山民而言太珍贵,所以他们将指甲花秘制成一种养生食材,使得它既能长期保存,又可方便服用。

     

    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这种鲜美食材的制作方法,请大家一定要细看哦,其间有要诀:

     

    在夏天的第二个月,采下整株指甲花洗净,晾干,切成段装坛,装坛容量占坛子的3/ 4。坛子上部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然后在面上撒少量的食用碱,炒焦的小麦,切记不要放盐。

     

     

     

    密闭坛子任其溶解,食用碱的作用是使其加速溶解,小麦的作用是产生香味色泽偏黄。在发酵的过程当中,会产生多次的冒坛,也即是菜料涌出坛口。要用干净的竹棍使劲搅动使其气体释放回落。经过几次冒坛的过程,逐渐趋于平静。再过一段时间酝酿,就告功成。

     

    待这种食材制作好后,舀一瓢出坛,会闻及一种清新的臭味,这其实是花香太过浓郁的缘故,你大可放心。目前在贵州仅有独山县的老艺人传承了这种古老的制作工艺,制作出的食材叫“臭酸”,味闻起来虽臭,但是食起来鲜美之极。其食用方法是,舀一小碗臭酸,配一小锅荤菜,豆腐,豆芽,青菜同煮便成。臭酸煮肥肠是独山县的火锅臻品,有开胃祛淤,解毒镇痛的养生效果,品之能让人食欲大开。

  • 有一次乘坐长途车,不知怎的,第二天清晨感觉脚趾奇痒难忍,实在痒得不行了便用手挠,结果发现脚趾间长满了水泡,挠破后,水泡里的水流出来了,本以为会不再那么痒了,但是挠破的局部浸渍糜烂,有明显渗出,变得又痒又痛。

     

    而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脚气。脚气发作时,中医的很多方法还是比较管用的。比如说在初发时有多数散在厚型小水疱,破裂后形成环状鳞屑,也可形成多环状鳞屑,可逐渐扩延成片,皮肤逐渐增厚,自觉瘙痒;或者急性期有水疱糜烂及分泌物时,宜每天早晚用土大黄或马齿苋煎水,用5%明矾水作湿敷,或者用马齿苋60g,黄柏20g,苦参20g煎水浸泡,每天2~3次,每次1~2小时。

     

     

    如果是足跖、足跟及足侧缘有局限性不整形嗜红色鳞屑性斑片,表面角化明显,粗糙干燥,境界清晰或不清晰的,可以先用苍肤洗剂(苍耳子15g,地肤子15g,土槿皮15g,蛇床子15g,苦参15g,百部15g,枯矾6g,水3000ml),煮沸20分钟后,冷却,待洗液温热时泡脚15分钟,每天1~2次。

     

    如果是传说中的汗脚,也就是脚上出汗比较多的,应于局部损害减轻后,也就是无糜烂、渗液及明显的角化鳞屑时,每天用5%明矾或干葛水剂(干葛30g,明矾15g,水1000ml,煎水洗泡)每天1次。

     

     

    当然,除此之外,民间老中医还是有一些独门秘方的,比如用将五倍子火烧后研为细末,每天洒在有脚气的指缝内,一般一周会有改善。又比如用茄子根加少许食盐煎水洗脚,也有效果。

     

    相传当年孔明发明的软脚散也是一个疗效很好的验方,具体方子是:白芷10克,防风10克,川芎5克,细辛5克;具体用法是:将上药研末后,用香油调和,涂在患处。

     

     

    还有一个老中医传授的简便方子,也值得一试。具体药物组成是:青黛30克,石膏120克,黄柏60克,滑石粉120克。将上药混合后,研为细末,洒在脚趾缝,每天一二次,一般三天就有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个比较简单的祖传秘方,可以分享给大家。取新鲜的韭菜一把,捣烂后放入洗脚盆内,倒入开水少半盆,加盖十分钟左右,待水稍凉后,将患脚或双脚放入浸泡,并且搓擦半小时后擦干,换穿干净鞋袜,可治多年的脚气病。

  • 有这样一种本草,既可当作药材,清心怡神、疏风散热,又可入食,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是一味不可多得的居家良药,它就是薄荷。

     

    薄荷,辛能发散,凉能清利,专于消风散热。故头痛、头风、眼目、咽喉、口齿诸病为要药。——《本草纲目》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的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喉痛口疮、麻疹不透、胸肋胀闷等症。

     

     

    薄荷可内服,也可外用。内服常用量3~6 克;外用取适量,捣汁或煎汁涂敷即可。除此之外,薄荷还常出现在果酒和糕点等菜肴中,为食疗之佳品。

     

    薄荷煎豉汤暖酒和饮,煎茶生食,并宜。盖菜之有利者也。——昝殷《食医心镜》

     

    现代研究发现,薄荷中的薄荷醇、薄荷酮、挥发油等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消炎

     

    薄荷中的薄荷醇、薄荷酮、挥发油成分对病毒ECHO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念珠菌等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可以抗菌抗病毒。

     

    中枢兴奋作用

     

    小剂量服用薄荷可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促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并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

     

    解痉止痛

     

    薄荷有止痛、止痒、对抗刺激的作用,外用有清凉感,也可以发挥消炎止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痱子、蚊虫叮咬、疮疖等症。

     

     

    辛夷散

     

    方剂分类:理气剂

     

    方剂出处:《疮疡经验全书》卷七

     

    方剂组成:川大黄,朴消,甘草,山栀子仁,薄荷,黄芩,连翘

     

    功效主治:养阴退阳,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泻火通便,清上泄下。用于头昏目赤,烦躁口渴,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睡卧不宁。

     

    苍耳散

     

    方剂类别: 清热剂

     

    方剂出处: 《证治宝鉴》卷十

     

    方剂组成: 苍耳、薄荷、白芷、细辛、南星、半夏、酒芩、荆芥。

     

    功效主治: 疏风止痛,通利鼻窍。用于鼻渊(鼻窦炎),鼻塞流涕。

     

     

    鼻渊通窍颗粒

     

    组方:辛夷、苍耳子(炒)、白芷、薄荷、麻黄、藁本、黄芩、连翘、野菊花、天花粉、地黄、丹参、茯苓、甘草

     

    功效主治:疏风清热,宣肺通窍。用于急鼻渊(急性鼻窦炎)属外邪犯肺证,证见:头痛发热,前额压痛,鼻塞时作,流涕粘白,苔薄黄白。

     

    辛夷消风做

     

    方剂类别:开窍剂

     

    方剂出处:《杂病源流犀烛》卷七

     

    方剂组成:辛夷、黄芩、薄荷、甘菊、川芎、桔梗、防风、荆芥、甘草、生地、赤芍

     

    功效主治:祛风,通窍。用于肺气不清,风热郁滞,孔窍闭塞,气不得通。

     

    需要提醒的是,薄荷芳香辛散,有良好的发汗效果,多用易耗气,故体虚多汗者慎用。


     

  • 周围有许多患者和同事反复受到口疮的折磨。有人说是体质特殊,有人说是上火,有人说是虚火上炎,有人说是胃火,有人说是肠道微生态失衡……

     

    口疮又叫口疳、口腔溃疡、飞滋、复发性口疮等,可能是焦虑紧张、局部损伤、激素水平的改变、食物偏好、药物作用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的缺乏所引起。中医认为此病因火而生,是火热上炎灼伤口舌所致,并将其分为:实火——心脾积热;虚火——心肾不交,虚火上炎。其中关键在于心火,中医的心主神志,所以此病与情绪的关系也就明确了,民间也常说易起口疮者“心火旺”。

     

     

    口疮也可以是其他疾病的伴发症状,一般都有自愈性,病程大约1-2周。致病的原因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多种。治疗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总体来说也不过局部用药与全身用药。

     

    笔者在临床应用一个小妙方治疗口疮,疗效良好且安全易操作。用吴茱萸(生)和肉桂打细粉,储存待用,用时取适量用陈醋和成糊状,夜间睡觉前用药膏贴贴于涌泉穴或足三里和涌泉穴,次日清晨取下,连续贴敷几日,大多有明显效果,且明显降低口疮复发率。

     

    吴茱萸和肉桂同是热药,那么为什么还能对上火的口疮有效呢?笔者认为肉桂本身有引火归原的作用,吴茱萸有降逆下气之用,二药合用,则火气能从上焰引入命门,既能壮命门之阳,又能消除并控制上部过度宣发之火焰,使火归原阳,收放有度。

     

     

    再者可以将其作用机理意象为上部有一团大火在灼伤口舌,这时在人体最低部,肾精的井穴——涌泉穴(也就是肾水由此穴涌出来灌溉周身),本身就是引火归原的大穴,其五行属木,在此处加一小撮已经用陈醋敛收的小火苗,势必会使上部的大火吸引循经下行,至命门时就被其原位相火收归,自此——火归原阳,收放有度。

     

    此外笔者在临床将此法应用于高血压、扁桃体肿大,咽炎患者均不同程度有效。健康提示:用药需遵医嘱,切勿自行主张、自行用药。

快速问医生

立即扫码咨询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 Investor Relations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6561155 消费者维权热线:4006067733

医疗监督热线:950619(京东),0951-12320(宁夏),0951-12345(银川)

Copyright © 2022 jd.com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88号 京ICP备11041704号